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单位比面积单位大B.若是假分数,那么一定大于5C.只有两个因数的自然数,一定是质数2、乙是甲的倍数,那么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A.甲B.乙C.甲与乙的乘积3、把56分解质因数为()A. B. C. D.4、由8个体积为a3的小正方体,堆成一个大正方体,现将其中一个小正方体取出堆到第三层(如图),表面积增加了()A. B. C. D.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0是最小的数B.奇数+偶数=奇数C.真分数都比1小D. 的分数单位比的分数单位大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7、写出3个分子是8的最简分数________.8、一个分数约分后,它的大小不变,但分数单位却变________,两个分数通分后,它们的大小不变,但分数单位却变________。

9、一瓶衣物除菌液的净含量是750毫升,也就是________升.10、a是自然数,化成最简分数是________。

11、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剪断后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________厘米.12、是________个;9个是________;7个________是。

13、3里面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

三、判断题(共4题,共计8分)14、所有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15、一个橘子的体积约是500立方分米。

()16、在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的一角,挖去一个棱长3厘米的小正方体,那么剩下部分的体积与原正方体体积相比变小了,表面积也变小了。

()17、一块巧克力分给3个小朋友吃,每人吃到这块巧克力的。

()四、计算题(共2题,共计8分)18、直接写得数37+58= 4÷24= 12+ = 2- =0.08×0.25= 0×= 1- =- =19、口算10×700= 20×30= 9×1000= 10×50= 400×20=1×700= 200×30= 90×100= 100×50= 400×2=五、作图题(共2题,共计10分)20、在每个图中的适当部分画上阴影表示它下面的分类。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一个工程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这条路的,比第二天多修了这条路的,第三天修了这条路的,三天一共修了这条路的几分之几?递等式中的表示的是()。

A.第二天修了这条路的几分之几B.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修了这条路的几分之几C.第二天和第三天一共修了这条路的几分之几D.第一天和第三天一共修了这条路的几分之几2、把一个棱长4cm的正方体橡皮泥,捏成棱长为2cm的正方体,可以捏()块。

A.2B.4C.6D.83、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A.100B.101C.102D.1204、把1升的水倒入容量为200毫升的纸杯中,可倒()杯。

A.1B.4C.55、布袋里放了5个球:〇〇〇●●,任意摸一个再放回,小明连续摸了4次都是白球.如果再摸一次,认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摸到黑球B.一定能摸到黑球C.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大D.不可能再摸到白球a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一个最简分数,如果能化成有限小数,它的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________。

7、的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把这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是________。

8、一个数既是9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________。

9、一袋饼,用如图中的任何一种包装盒包装,都正好装完,这袋饼最少有________个.10、一个数既是15的因数又是15的倍数,这个数是________。

11、在2,23,36,47,65,71,111这些数中,奇数有________;偶数有________;质数有________;合数有________。

12、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它有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13、长5厘米、宽4厘米、高7厘米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棱长7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三、判断题(共4题,共计8分)14、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15、201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16、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它的表面积就是6厘米.()17、下面的计算方法对吗?[24,36]=2×6=12()四、计算题(共2题,共计8分)18、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1是()。

A.奇数B.偶数C.质数D.合数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60厘米,它的体积是()。

A.125厘米B.125立方厘米C.125平方厘米3、求一只圆柱形油桶能装油多少升,是求它的___;求这只铁桶所占空间的大小,是求它的____.()A.表面积;体积B.体积;容积C.容积;体积4、一筐苹果,2个一拿,3个一拿,4个一拿,5个一拿都正好拿完而没有余数,这筐苹果最少应有()。

A.90个B.60个C.30个5、掷一枚骰子,奇数点朝上的可能性()偶数点朝上的可能性。

A.等于B.大于C.小于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分数单位是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________.7、一间长8米、宽5米、高3米的教室,四面墙壁都要涂上油漆,除去门窗面积12.6 ,需要涂漆的面积是________,如果每个方米要付油漆费28元,一共需要________元。

8、一根绳子,用去4米,还剩3米。

剩下的米数是用去米数的________,用去的米数是全长的________,剩下的米数是全长的________。

9、在墙角堆放4个棱长10分米的正方体纸箱,露在外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10、保养一条公路,上午保养了千米,这时,剩下的比上午保养的多千米.还剩下________千米没有保养,这条公路全长是________千米。

11、一个长方形牛奶盒里面的长、宽、高分别是6cm、4cm、15cm。

里面装满牛奶,亮亮喝了一些(图中空白部分),亮亮喝了________毫升牛奶。

12、一根铁丝长米,比另一根短米,两根铁丝共长________米。

13、一根长方体木料,它的横截面积是,长是5m。

6根这样的木料体积是________立方米.三、判断题(共4题,共计8分)14、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15、质数和质数的乘积还是质数。

()16、12、60和16的最小公倍数是:2×6×5×8=480()1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用一根72厘米的铁丝正好弯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那么这个长方体一组长、宽、高的和是()厘米。

A.36B.24C.182、正确的说法是()A.正方形形状B.长方形形状3、下面的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A.12B.21C.102D.984、一个里面空着的长方体容器,从里面量长4分米,宽3分米,高2.5分米,将28升水倒入容器,结果是()。

A.水装不满B.刚好装满C.水会溢出5、363至少减去()后,能同时被2、3、5整除.A.3B.13C.23D.8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50以内6的倍数有________。

7、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填小数)8、找出下面数的所有因数,填在横线上.(从小到大填写)18的因数有:________9、容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所以物体的体积等于容积.________.(判断对错)10、长方体有________个面,________条棱,________个顶点.11、动物园里有4头大象和9只老虎,大象的数量是老虎的________,老虎的数量是大象的________。

12、如果a=2×3×5×7,b=2×3×3×7,那么a、b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13、求较大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________法比较方便。

三、判断题(共4题,共计8分)14、既是3的倍数,又是7的倍数的最小的数为21。

()15、的分子加上1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它的分母应该加上10。

()16、把24分解质因数是24=2×3×4。

()17、的分子比分母大,所以不是最简分数.()四、计算题(共2题,共计8分)18、把和都写成分母是3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19、直接写得数.35×10= 20×50= 900÷3= 0.6+0.9=0.8-0.7= + = - = + =五、作图题(共2题,共计10分)20、涂色表示每个图下面的数.21、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六、解答题(共5题,共计30分)22、一根长米的铁丝,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第二次用去全长的,一共用去全长的几分之几?还剩全长的几分之几?23、小明家有三种塑料桶,分别是5千克装,10千克装,2千克装。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把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可能得到的展开图是()。

A. B. C. D.2、一堆水果,已经卖出了全部的,还剩吨。

卖出的和剩下的比较()。

A.卖出的水果多B.剩下的水果多C.无法确定 D 一样多3、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5段,每段长是这根铁丝的()A. B. C.4、如图,一个长方体被挖掉了一小块,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体积减少,表面积也减少B.体积不变,表面积增加C.体积减少,表面积不变D.体积不变,表面积也不变5、把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两段相比较()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一样长D.无法比较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一袋面粉48千克,打算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这袋面粉的________,4天一共吃了这袋面粉的________,是________千克。

7、已知a=2×3×5,b=3×5×7,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8、________的倒数是最小的质数。

9、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母是18而大小不变的分数.10、五(1)班的人数在40﹣50人之间,体操比赛中,无论是4人一排,6人一排,还是 8人一排,都正好排完.五(1)班有________人.11、把约分后的分数填在横线上.________12、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________,还能表示________.13、把一个棱长2dm的正方体切成两个体积相等的长方体,其中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三、判断题(共4题,共计8分)14、长方形的个数占全部图形个数的。

()15、任意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只有公因数1。

()16、的分数单位是。

()17、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32.,这两个数一定是1和132。

()四、计算题(共2题,共计8分)18、直接写得数73–37= 38+45= 81–5= 56÷7=270–90= 720-400= 340+470= 22÷2=30×4= 312×2≈460+250= 270-90=+ = -= 1-=19、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④6﹣(1﹣)①+ ②+ ﹣③﹣(+)⑤++ + ⑥+ + ⑦+ ﹣⑧﹣+五、作图题(共2题,共计10分)20、下面是一个长方体的正面(前面)、左面和下面的展开图。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填空。

(20分)1.40分=()时 2500毫升=()升2.如果自然数C是B的5倍,则B与C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

3.分数单位是19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4.()吨的和()吨的( )( )一样重。

5.58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6.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

7.做一个长8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鱼缸,用角钢做它的框架,至少需要角钢()米,至少需要玻璃(),最多可装水()。

8.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米,占全长的()。

9.一个四位数□56□,要使它能同时被3和5整除,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二、判断。

(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5分)1.因为315的分母含有2、5以外的质因数,所以315不能化为有限小数。

()2.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比它的体积大。

()3.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4.身高1.4米的小明要过一条平均水深1.2米的小河,一定不会有危险。

()5.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是因为它们的计数单位不同。

()三、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5分)1.x3表示()。

A.x×3B.x×x×xC.x+32.最大公因数是12的两个数()。

A.24和36B.3和4C.24和483.如果ab分子加上2a,要使分数和大小不变,分母应该是()。

A.2a+bB.2abC.3b4.一个正方体棱长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倍,体积扩大()倍。

A.2B.4C.8四、计算。

(40分)1.直接写得数。

(10分)7 10 -15= 8÷0.4=13-524=5 7 +514=5 9 -25= 7-6.38=14+15=58+13=0.22×0.5= 10-4.8-3.2=2.解方程。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1000毫升水比10升水多B.升、毫升、毫米都是容量单位C.毫升是比升小的容量单位2.老师要求将下面图1中的每个图形都绕它的中心顺时针旋转90°后画下来.图2是小强画的,但有一个图他画错了,这个图形是()A.图1B.图2C.C、D.D、3.a和b是相邻的两个偶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2B.a C.b D.不能确定4.正方形的相邻两边互相()A.垂直B.平行C.重合5.四(1)班的学生数是偶数,在40~50之间,如果每3人一组进行实践活动,可全部分完且没有剩余,那么这个班可能有()人.A.42B.48C.42或486.化成带分数是()A.6B.5C.47.一个分数通分后,它的()不变.A.分数单位B.大小C.分数意义8.如图,()可以表示下面哪种情况的统计.A.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B.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C.小明1﹣﹣8岁的身高D.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9.星期天王叔叔和李叔叔两家自驾车去游玩.两辆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行至十字路口时,王叔叔的车刚刚驶过,红灯亮起,李叔叔只能停下.绿灯亮起时,李叔叔继续前行追赶王叔叔,结果李叔叔比王叔叔提前到达目的地与上述文字描述相吻合的图是()A.B.C.10.任取一个两位数,如果是双数就除以2;如果是单数就乘3加1,得出结果后,如上反复进行,最后总能得到的结果是()A.1B.9C.7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五年级(1)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分三段统计,结果如图.(1)这个班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的男女生相差人.(2)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班男生共有人.(3)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全班同学从高到矮排成一行,张林在第11个,他的身高可能是.A.1.49米B.1.58米C.1.61米12.常用的条形统计图有和两种,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13.如果把○与△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有36个,△最多有个,最少有个.14.+就是个,再加上4个,等于个,也就是.15.分母为4的最简真分数有和,它们的分数单位都是,分子是3的假分数有个.16.36和24的公因数按从小到大排列依次是,其中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7.写出16所有的因数,共能写出个.18.一个带分数分数单位是,再添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这个带分数是.19.李叔叔从一个长方体的一端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后,长方体剩余部分的长是8分米,宽和高与原来相同,表面积减少了36平方分米.剩余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分米.20.把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焊成一个宽2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长是厘米.三.判断题(共5小题)21.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判断对错)22.两个非零自然数的乘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判断对错)23.一张油饼分给两个人吃,每人吃了油饼的.(判断对错)24.1﹣就是6个减去1个剩下5个,等于.(判断对错)25.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玻璃鱼缸,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30厘米.做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74平方分米.(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3小题)26.直接写出得数.+=﹣=+=1﹣=﹣=+=﹣=+=27.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5和718和5429和5828.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cm)五.应用题(共5小题)29.济丰楼饭庄安排张大、王二、李三、赵四、刘五和孙六,六个人按这个顺序轮流值班,每天一人,周六、周日不休息.2015年12月4日正好是赵四值班,那么12月25日这一天应该轮到谁值班?30.从甲地到乙地,小王用了时,小李用了40分,小张用了时,三人谁的速度最快?31.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玻璃容器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容器里面装有5升水,将一个铁球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这时水深1.5分米.这个铁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32.下面是某市一中和二中篮球队的五场比赛得分情况统计图.(1)两个学校的篮球队第二场比赛时成绩相差多少分?(2)哪场比赛两个学校的篮球队成绩相差最大?33.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九分之四,第二次用去全长的九分之一,还剩下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A、1000毫升=1升1升<10升因此,1000毫升水比10升水多是错误的;B、升、毫升、毫米都是容量单位,说法错误,因为毫米是长度单位;C、毫升是比升小的容积单位,说法正确;故选:C.2.解:旋转90度后如图:所以图形D画错;故选:D.3.解:因为a、b是两个相邻的非零偶数,所以a、b的最大公因数是:2.故选:A.4.解:根据正方形的特征可知:正方形的邻边互相垂直.故选:A.5.解:40~50之间3的倍数有:42、45、48,又因四(1)班的学生数是偶数,所以这个班可能有42人,也可能有48人.我是这样想的:用3分别乘自然数1、2、3、4…14、15、16,从中找出符合要求的倍数即可.答:这个班可能有42或48人.故选:C.6.解:=5.故选:B.7.解:分数通分后的大小与原分数的大小相比,大小不变.8.解:A,表示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用单式条形统计图;B,表示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必须用复式条形统计图;C,表示小明1﹣﹣8岁的身高,用单式统计图;D,表示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千克,可以用复式条形统计图,但是统计图中只有4项,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B.9.解:A统计图符合题意;B统计图中李叔叔到达终点晚于王叔叔,与题目中果李叔叔比王叔叔提前到达目的地矛盾,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统计图中刚开始李叔叔比王叔叔行驶的快,与题干中两辆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行至十字路口时,王叔叔的车刚刚驶过,红灯亮起,李叔叔只能停下矛盾,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A.10.解:当这个两位数是18时:18÷2=99×3+1=2828÷2=1414÷2=77×3+1=2222÷2=1111×3+1=3434÷2=1717×3+1=5252÷2=2626÷2=1313×3+1=4040÷2=2020÷2=1010÷2=516÷2=88÷2=44÷2=22÷2=11×3+1=44÷2=22÷2=1;结果是4,2,1循环出现,选项中有1,可以说最后是1.故选:A.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解:(1)12﹣10=2(人);答:这个班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的男女生相差2人.(2)3+12+6=15+6=21(人);答:这个班男生共有21人.(3)班同学从高到矮排成一行,张林在第11个,因为男生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的人数有12人;所以张林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即他的身高可能是1.58米;填B.故答案为:2,21,B.12.解:常用的条形统计图有单式和复式两种,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故答案为:单式,复式,多少.13.解:根据以上方向,得:如果把○与△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有36个,△可能有36个,可能有35个,也可能有37个;故答案为:37,35.14.解:+就是3个,再加上4个,等于7个,也就是1.故答案为:3,7,115.解:分母为4的最简真分数有和,它们分数单位都是;分子是3的假分数有,,,共有3个.故答案为:,,;3.16.解:24的因数有1、2、3、4、6、8、12、24;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36和24的公因数按从小到大排列依次是1、2、3、4、6、12,其中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故答案为:1、2、3、4、6、12,1.17.解:16的因数有1、2、4、8、16,共5个;故答案为:5.18.解:最小的合数是4,4=,即28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28﹣5=23即原分数是2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3答:这个带分数是3.19.解:36÷4=9(平方分米)9=3×3故原来长方体的宽和高都是3分米,3+8=11(平方分米)8×3×3=24×3=72(立方分米)答:剩余长方体的体积是72立方分米.故答案为:72.20.解:48÷4﹣2﹣1=12﹣2﹣1=9(厘米)答:这个框架的长是9厘米.故答案为:9.三.判断题(共5小题)21.解:任何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都能分成多幅单式折线统计图,但是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不一定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所以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2.解:两个非0的自然数1和2、2和3它们的积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6和9…,它们的积不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所以两个非零自然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此句话是错误的.故答案为:×.23.解:1÷2=但是由于没有“平均”两个字,每人吃的或多或少,就不一定是.故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4.解:1=,是6个,是1个,6个减去1个剩下5个,等于;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5.解:50×40+(50×30+40×30)×2=2000+5400=7400(平方厘米)7400平方厘米=74平方分米答:做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74平方分米.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四.计算题(共3小题)26.解:+=﹣=0+=11﹣=﹣=1+=﹣=+=27.解: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5×7=35;18和54的最大公因数是18,最小公倍数是54;29和58的最大公因数是29,最小公倍数是58.28.解:5×5×6=150(平方厘米)5×5×5﹣4×2×2=125﹣16=109(立方厘米)答:它的表面积是150平方厘米,体积是109立方厘米.五.应用题(共5小题)29.解:方法一:4567赵四刘五孙六张大891011王二李三赵四刘五12131415孙六张大王二李三16171819赵四刘五孙六张大20212223王二李三赵四刘五2425孙六张大方法二:25﹣4=21(天)21÷6=3(周)…3(天)2015年12月4日正好是赵四值班,那么12月25日这一天应该轮到张大值班.答:12月25日这一天应该轮到张大值班.30.解:时=45分钟时=35分钟45分钟>40分钟>35分钟所以小张用的时间最短,则小张的速度最快;答:小张的速度最快.31.解:5升=5立方分米原来的水的高度:5÷(2×2)=5÷4=1.25(分米)升高的水的高度:1.5﹣1.25=0.25(分米)铁球的体积:2×2×0.25=4×0.25=1(立方分米)答:这个铁球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32.解:(1)53﹣48=5(分)答:两个学校的篮球队第二场比赛时成绩相差5分.(2)第四场比赛两个学校的篮球队成绩相差最大.33.解:+=1﹣=答:还剩下这根铁丝的.。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如果a是质数,那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只有一个因数B.a一定不是2的倍数C.a只有两个因数 D.a一定是奇数2、长方体的6个面中,最少有()个面是长方形。

A.4B.3C.53、一个长方体鱼缸,长6dm、宽4dm,倒入水后量得水深3dm,倒入了()L水。

A.60B.72C.80D.1004、两个质数的和是12,积是35,这两个质数是()A.3和8B.2和9C.5和75、甲、乙两人做掷骰子游戏,下面()游戏规则是公平的。

A.质数甲赢,合数乙赢B.奇数甲赢,偶数乙赢C.小于4的甲赢,大于4的乙赢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食堂买来2吨煤,7天烧完,平均每天烧了这堆煤的________,平均每天烧________吨。

7、一个数是3、5、7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________.8、一个数是15的约数,又是15的倍数,这个数是________.它的约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约数里________、________是质数,________是合数,________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从小到大依次填写)9、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分米、4分米、3分米,则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________分米,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体积是________立方分米。

10、13和39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7和17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11、用一根长的铁丝围成了一个正方体的框架(接口处忽略不计)。

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________ ,表面积是________ 。

12、在直线上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圈出2和3的倍数。

1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cm,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_cm2,体积是________cm3.三、判断题(共4题,共计8分)14、计算,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先相加,只是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卷》(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瓶饮料的标签上标着500ml,是指这瓶饮料的()是500mlA.表面积B.体积C.容积2.按规律画图()A.B.C.D.3.48是8和12的()A.最小公倍数B.公倍数C.公因数4.因为4×8=32,所以8是32的()A.因数B.质因数C.倍数5.的分子加上1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A.加上24B.乘2C.加上10D.除以26.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0),则甲数和乙数相比()A.甲数大B.乙数大C.一样大7.一根铁丝长60cm,用它做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棱长是()cm.A.5B.6C.128.这样依次排下去,第38个是()A.〇B.☆C.△9.一个偶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A.6B.10C.15D.3010.约分时直接用分子、分母的()去除,可以一次得到最简分数.A.最大公约数B.公约数C.公倍数D.最小公倍数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写出一组只有公因数1的数.12.下面是某小学2008~2014年患龋齿人数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1)男、女生患龋齿人数最多的是年,一共人;在年男生患龋齿的人数最少,年男、女生患龋齿的人数相差最多,年男、女生患龋齿的人数同样多.(2)从总体上看,男、女生患龋齿的人数呈趋势.女生从年到年患龋齿的人数出现了回升,男生患齲齿的人数有次出现回升.13.小红串了一串黑白相间的珠子(如图),只有珠子的两端部分露出来,你知道色的珠子多,多颗.如果这串珠子中黑珠有20颗,那么白珠有颗.14.里面有个,再添上个就是,也就是.15.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对折3次,每段是全长的.16.已知是最简真分数,那么符合条件的所有真分数的和是.17.一个正方体,如果高减少3厘米,就变成了一个长方体(如图).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减少48平方厘米,原来正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18.如果a的最大因数是17,b的最小倍数是1,a×b的积的所有因数有个.19.用○在下面图里框数,共有种不同的框法,框出4个数的和最大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20.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60cm2,原来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dm2.三.判断题(共5小题)21.●●〇★★★★●●〇★★★★…第24个是〇形..(判断对错)2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求它6个面的面积之和,也就是它所占空间的大小.(判断对错)23.12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判断对错)24.甲数比乙数多,那么乙数比甲数少.(判断对错)25.1﹣,就是4个减去1个,剩下3个,等于.(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3小题)26.直接写出得数.(1)﹣=(2)+=(3)﹣=(4)1﹣+=(5)﹣=(6)+=(7)0.75﹣=(8)+﹣=27.求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5和712和1628与1428.求下面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五.操作题(共2小题)29.涂一涂,在每个图里选适当部分涂上阴影,表示它下面的分数.30.根据所给的长、宽、高各画一个长方体.六.应用题(共2小题)31.有两杯同样多的果汁,小丽喝了一杯果汁的,军军喝了一杯果汁的,谁喝的那杯果汁剩下的多一些?32.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储水箱,底面是边长为0.3m的正方形,箱高1.8m,做一个这样的蓄水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铁皮?七.解答题(共3小题)3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34.五年级(1)、(2)班要完成大扫除任务.五(1)班来了48人,五(2)班来了54人.如果把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分成若干小组,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多少人?35.将1﹣1001的自然数按如表方式排列,用一个方框框出九个数,要使这九个数的和等于2007或2008,你能否办到?如果你能请分别写出这个方框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A当这九个数的和是2007时,能否办到,如果能方框中最大数是,最小数是;B当这九个数的和是2008时,能否办到,如果能方框中最大数是?最小数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根据容积的含义: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体积;由此可知:饮料瓶子的标签上印有“净含量500ml”的字样,这个“500ml”是指瓶中饮料的容积.【解答】解:一瓶饮料的标签上标着500ml,是指这瓶饮料的容积是500m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体积、容积及其单位.体积、容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是指物体所容纳物体的体积.2.【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正方形中点的个数与中间图形的线的条数相等,由此即可选择.【解答】解:A,有1条直线和1条曲线,应该有2个对应点,所以不符合题意;B,一条曲线围成的图形,对应的点应该有1个,也不符合题意;C,有1条直线和1条曲线组成,对应有2个点,符合题意;D,有四条线围成,应该有4个对应的点,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观察图形,得出正方形内点与图形的变化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分析】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因为48既是12的倍数,又是8的倍数,而12和8不是互质数,所以48是12和8的公倍数,但不是最小公倍数.【解答】解:因为48既是12的倍数,又是8的倍数,且12和8不互质,所以48是12和8的公倍数.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4.【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4×8=32,所以8是32的因数;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5.【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由此解答.【解答】解:的分子加上10,分子增加了2倍,相当于把分子扩大了3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应该增加分母的2倍,即应加上24.答: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24.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6.【分析】根据“积一定(0除外),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解答即可.【解答】解:甲数的等于乙数的,即甲数×=乙数×<,所以甲数>乙数;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积一定,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反之,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就越小.7.【分析】正方体的12条棱一样长,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棱长×12,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正方体框架,用60厘米除以12,即可求出正方体的棱长.【解答】解:60÷12=5(厘米)答:棱长是5厘米.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明确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再根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求解.8.【分析】由题意可知,循环出现的图形排列规律是:4个图形为一个循环周期,用38除以循环图形的个数,余数是几,就是循环图形的第几个,没有余数就是最后一个.【解答】解:循环出现的图形的排列规律是:4个图形为一个循环周期,38÷4=9 (2)余数是2所以第38个图形是☆.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得出图形的排列周期规律.9.【分析】根据一个偶数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可得这个数是3、5的公倍数,求出3、5的公倍数中最小的偶数,即可求出这个数最小是多少.【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这个数是3、5的公倍数,因为3、5的最小公倍数是3×5=15,15×2=30,所以这个偶数最小是30.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求几个数的公倍数的方法.10.【分析】求最大公因数也就是这几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把这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这个过程叫做约分.约分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由此得解.【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约分时直接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约数去除,可以一次得到最简分数.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化简约分的过程的理解运用情况.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分析】根据互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所以写出一组互质数,即满足它们只有公因数1,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互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所以一组只有公因数1的数可以是:8和9.故答案为:8和9.【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根据互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所以写出一组互质数即可.12.【分析】(1)找出这两条线的最高点,就是这一年男生、女生患龋齿的人数最多的年份,即2008年,然后再把人数相加,即86+81=167人;找出这实线的最低点,就是男生患龋齿的人数最少的年份,即2013年;找出这两条线的差距最大的点,就是男、女生患龋齿的人数相差最多的年份,即2013年;找出这两条线的差距相交的点,就是男、女生患龋齿的人数同样多的年份,即2012年;(2)根据折线的总体变化趋势,从总体上看,男、女生患龋齿的人数呈下降趋势.女生从2011年到2012年患龋齿的人数出现了回升,男生患齲齿的人数有2次出现回升.据此解答.【解答】解:(1)男、女生患龋齿人数最多的是2008年,一共167人;在2013年男生患龋齿的人数最少,2013年男、女生患龋齿的人数相差最多,2012年男、女生患龋齿的人数同样多.(2)从总体上看,男、女生患龋齿的人数呈下降趋势.女生从2011年到2012年患龋齿的人数出现了回升,男生患齲齿的人数有2次出现回升.故答案为:2008,167,2013,2013,2012;下降,2011,2012,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从折线统计图读出数据,以及判断变化趋势,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进行解答.13.【分析】珠子是这样排列的:一个白珠子接着一个黑珠子,又一个白珠子一个黑珠子;被遮挡部分也是这样排列;这串珠子的两端都是白色的,那么白珠子比黑珠子多1;由此求解.【解答】解:这串珠子是一个白色、一个黑色进行排列的,两端都是白色的,那么白色的珠子就比黑色多1;如果黑珠子有20颗,那么白珠子有:20+1=21(颗);故答案为:白,1,21.【点评】本题要注意:被遮挡部分的规律和其它部分规律相同,所以只需要看整串珠子两端的颜色即可.14.【分析】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分子是几,就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当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等时,这个分数的值是1,由此求解.【解答】解:里面有3个,8﹣3=5,所以:再添上5个就是,也就是1.故答案为:3,5,1.【点评】解决本题根据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意义进行求解,关键是找出有多少个分数单位.15.【分析】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对折1次,被平均分成2段,对折2次被平均分成4段,对折3次被平均分成8段,每段是全长的.【解答】解: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对折3次,这根绳子被平均分成8段,每段是全长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16.【分析】在分数中,分子与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为最简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为真分数.据此确定分母是18的最简真分数有哪些后,将它们相加即可.【解答】解:分母是18的最简真分数的分子小于18且与18互质,分母是18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3.故答案为:3.【点评】根据最简分数与真分数的定义确定分母是18的最简真分数有哪些是完成本题的关键.17.【分析】根据题意,高减少3厘米,表面积比原来减少48平方厘米,表面积减少的只是4个侧面的面积,减少的4个侧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用减少的面积除以4求出减少的一个面的面积,用面积除以宽(3厘米),即可求出正方体的边长,再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解答即可.【解答】解:边长:48÷4÷3=12÷3=4(厘米)体积:4×4×4=16×4=64(立方厘米)答:原来正方体的体积是64立方厘米.故答案为:64.【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理解高减少3厘米,表面积比原来减少48平方厘米,表面积减少的只是4个侧面的面积,底面积不变,进而求出正方体的边长,再根据体积公式解答即可.18.【分析】根据一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它本身,最小公倍数是它本身;由此可知:a是17,b是1,求a ×b的积的所有因数,即求17的所有因数,根据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进行列举即可.【解答】解:由分析可知:a是17,b是1,则a×b=17,17的所有因数有:1、17,两个;故答案为:两.【点评】此题考查了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明确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等于它本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9.【分析】(1)横着看,第一行和第二行一共有9种不同的框法,由于这些数自左向右都是逐渐增大的,所以就会框出9种不同的和;竖着看,第一列和第二列一共有3种不同的框法,由于这些数自上向下都是逐渐增大的,所以就会框出3种不同的和;再用9乘3就是框出不同和的个数;(2)很明显,框出4个数的和最大是29+30+39+40=138.【解答】解:(1)第一行和第二行一共有9种不同的框法,所以就会框出9种不同的和;第一列和第二列一共有3种不同的框法,所以就会框出3种不同的和;因此共有9×3=27种不同的框法.(2)框出4个数的和最大是29+30+39+40=138.故答案为:27,138.【点评】本题考查理解题意和看表格的能力,关键是要从表格看出框出四个数的联系.20.【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减少了正方体的两个面的面积,也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相当于正方体的(12﹣2)面的面积由此可以求出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再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160÷(12﹣2)×6=160÷10×6=16×6=96(平方厘米),96平方厘米=0.96平方分米,答:原来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0.96平方分米.故答案为:0.9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三.判断题(共5小题)21.【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这组图形是按照2个黑色圆形,1个白色圆形,4个五角星进行循环排列的,一共是7个图形,求出24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循环,还余几,再根据余数进行推算.【解答】解:2+1+4=7(个)24÷7=3…3,第24个图形是第4个周期的第3个图形,即:〇.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决这类问题往往是把重复出现的部分看成一组,先找出排列的周期性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22.【分析】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意义,长方体的6个面总面积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长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的意义及应用.23.【分析】根据“一个数的因数最大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最小是它本身”,进行分析:12的最小倍数是12,最大因数是12;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由分析知:一个数的因数最大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最小是它本身,即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有相等的情况;所以本题:12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进行解答.24.【分析】把乙数看作单位“1”,则甲数就是(1+),求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用甲、乙两数之差除以乙数,然后与比较即可.【解答】解:÷(1+)=÷==即乙数比甲数少.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找出对应量,即乙数比甲数少的与甲数比,用除法解答即可.25.【分析】1﹣,把1变为4个,再减去1个,即可得到剩下3个,从而求解.【解答】解:1﹣,就是4个减去1个,剩下3个,等于.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分数的减法运算,关键是把1变为4个再相减.四.计算题(共3小题)26.【分析】根据分数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1)﹣=(2)+=(3)﹣=(4)1﹣+=(5)﹣=(6)+=(7)0.75﹣=(8)+﹣=【点评】考查了分数加减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27.【分析】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是,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根据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求解.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解答】解:5和7互质,所以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5×7=35;12=2×2×316=2×2×2×2所以12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2×2=4,最小公倍数是2×2×3×2×2=48;28和14时倍数关系,所以28和14的最大公因数是14,最小公倍数是28.【点评】考查了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约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28.【分析】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ab+ah+bh)×2,体积公式:V=abh,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体积公式:V=a3,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12×5+12×7+5×7)×2=(60+84+35)×2=179×2=358(平方分米);12×5×7=420(立方分米);答: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358平方分米,体积是420立方分米.8×8×6=384(平方厘米);8×8×8=512(立方厘米);答: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84平方厘米,体积是512立方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体积搜狗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五.操作题(共2小题)29.【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第一幅图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7份表示其中的2份;第二幅图表示把长方形平均分成8份表示其中的3份;第三幅图表示把三角形平均分成三份表示其中的3份.【解答】解:【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用分数表示.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分子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30.【分析】长方体有6个面.有三组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他四个面都是长方形,并且这四个面完全相同;据此解答.【解答】解:【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体的特征及立体图的画法.六.应用题(共2小题)31.【分析】把两个同样多的果汁的量看作单位“1”,由于两个杯子装果汁的量同样多,先根据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求出两杯果汁喝掉的量的多少,再根据喝掉的越少剩余的越多即可解答.【解答】解:因为=,=,<,又因为喝掉的越少剩余的越多,所以小丽喝的那杯果汁剩下的多一些.【点评】明确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是解答本题的依据,关键是求出两杯果汁喝掉的量的多少.32.【分析】已知这个水桶无盖,底面边长是0.3米的正方形,高是1.8米,根据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个水桶的4个侧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0.3×0.3+0.3×1.8×4=0.09+0.54×4=0.09+2.16=2.25(平方米).答:做一个这样的蓄水箱至少需要2.25平方米的铁皮.【点评】此题属于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解答时要弄清缺少哪个面,是求哪几个面的总面积,由此解决问题.七.解答题(共3小题)33.【分析】(1)把一个正三角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其中1份涂色,表示.(2)把一个圆面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其中1份涂色,表示.(3)把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它的,其中5份涂色,表示.(4)把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其中3份涂色,表示.【解答】解:【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34.【分析】要求每组最多有多少人,也就是求48和54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先把48和54分解质因数,找出它们公有的质因数,再根据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把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乘起来即可.【解答】解:48=2×2×2×2×3,54=2×3×3×3,所以48和54的最大公约数是:2×3=6;答:每组最多有6人.【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把问题转化成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再根据求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方法解答即可.35.【分析】用一个正方形框子框出的9个数的和必定是9的倍数;框中最大数是中间的数加8,最小的数是中间的数﹣8,由此解决问题.【解答】解:设方框内最小的数(左上角)为a,则框内的九个数可分别表示为:a,a+1,a+2,a+7,a+7+1,a+7+2,a+7×2,a+7×2+1,a+7×2+2.它们的和是9a+7×3+7×2×3+(1+2)×3=9×(a+8).由于总和9×(a+8)是9的倍数,所以总和是2008不可能,只可能是2007.当方框内9个数的和是2007时,框内的最小数是2007÷9﹣8=215,最大数是215+7×2+2=231;答:方框中的最大数是231,最小数是215.故答案为:231,215.【点评】此题有一定难度,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数的整除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