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互变规律

合集下载

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相互影响
质量互变规律为否定之否定规律提供 了量的基础,而否定之否定规律则深 化了事物发展的质变内涵,两者相互 补充、相互渗透,共同推动事物的发 展。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相 互转化往往伴随着肯定、否定、否定 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 两者共同作用,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 展。
04
质量互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 规律的哲学思考
对质量互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深入理解
质量互变规律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即量变和质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量变是事 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飞跃。
否定之否定规律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即事物发展的一个周期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等阶段构 成。在肯定阶段,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在否定阶段,事物打破原有质的稳定性, 向新的质变转化;在否定之否定阶段,事物经过自我扬弃,重新回到原有质的稳定状态,
质量互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践应用
在实践中,应遵循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注重量 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同时不断自我革新、自我 完善,推动事物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
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应善于抓住机遇实现质的飞跃, 同时保持谦虚谨慎、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在自我肯定与自 我否定的辩证统一中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形式
事物发展的总方向和总趋势是 前进和上升的,但发展的道路
却是迂回曲折的。
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 而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
进。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 的统一,在实施一项重大决策 时,既要有信心又要有勇气面
对困难和挫折。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

高中政治选修三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高中政治选修三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一、认识质量互变规律㈠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1.质与量⑴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⑵质的含义: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特别提醒】①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质的规定性。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不可分的,是直接同一的。

质是一定事物的质,离开特定事物的质是不存在的。

②事物本质属性的存在决定着事物质的存在,事物非本质属性不影响事物质的存在。

⑶量的含义: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特别提醒】量与事物的关系:量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不存在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

“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知识整合】比较质与量2.质变与量变——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⑴量变:即量的变化。

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所发生的变化。

⑵质变:即质的变化。

是指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⑶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

3.质量互变规律的主要内容:⑴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⑵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没有量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③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量变与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

【知识整合】比较量变与质变㈡遵循质量互变规律1.质量互变规律要求: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质量互变原理

质量互变原理

质量互变原理
质量互变规律亦称“量变质变规律”“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规律”。

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之一。

量变引起质变的思想在古代就有了。

中国战国时的《战国策》中有:“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荀子》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

”古希腊善于诡辩的麦加拉学派曾提出一些有趣的辩题,如:多一粒谷子能否变成谷堆?少一根头发能否变成秃头?在这些貌似玩笑的例子里,包含有量变引起质变的思想火花。

黑格尔在《逻辑学》中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质量互变规律,但是以唯心主义为基础阐述的,视绝对精神为这一规律的主体,而且只集中讲了如何由量变引起质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质量互变规律奠定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对它的地位、作用等作了全面科学的阐述。

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是由于内部矛盾运动引起发展的。

量变是事物数量上的增减,是一种不显著的、非根本性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突变、飞跃。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量变超过一定限度必然引起质变,使旧质变为新质,然后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新的量变超过一定限度又引起新的质变,如此往复不已,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质量互变规律(马原).ppt

质量互变规律(马原).ppt

谢谢
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 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式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
方法论意义
(1)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无 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2)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正确处 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3)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在实际 工作和生活中,要把远大的理想目标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 起来,把敢想、敢闯的革命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 起来,既反对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又反对急躁、陷于空想。
1.量变的含义
演讲人
目录
01
量变的含义
02
质量互变规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质变的含义
04
方法论意义
量变的含义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 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的含义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 断。 3.区分量变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 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质量互变规律PPT课件

质量互变规律PPT课件

科技发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总结词
科技发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是指科技领域的创新和突破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探索,最终实现 质的飞跃。
详细描述
在科技领域,新的理论、技术和产品的出现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科研 人员通过对现有知识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渐形成新的理论体系和技术路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 新的理论和技术逐渐成熟,最终实现质的飞跃,成为引领科技发展的新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
制定长期发展战略
企业应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明 确发展方向和目标,逐步实现

创新管理方式
创新管理方式,提高企业效率 和竞争力。
优化产品和服务
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产 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提高员 工凝聚力和归属感。
质量互变规律在个人能力提升中的应用
生物学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总结词
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和演化
详细描述
在生物学中,质量互变规律对生物体的生长和演化产生重要影响,如生物体的生长、繁殖和进化等过程,都遵循 了质量互变规律。
04
质量互变规律在社会发展 中的影响
社会变革中的量变与质变
要点一
总结词
社会变革中的量变与质变是指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 量的积累引发质的改变,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质量互变规律的概念
事物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然 会引起质的变化,即数量的变化会引 发质的变化。
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01
02
03
指导实践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 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指 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 要的意义。
预测未来
通过对事物量变的观察和 分析,可以预测事物发展 的趋势和未来状态,从而 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

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二、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之一。

它主要揭示的是事物的发展形式和过程,指出事物由于自身内部的矛盾,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为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量变的辨证发展过程。

在深入探讨质量互变规律之前,首先需要理解这一规律的三个基本范畴——质、量、度。

一般的概念叫概念,基本的概念叫范畴。

1、质、量、度(1)质质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并且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严格地说,从逻辑学角度,质、量都是人们思维的起点,是不能下定义的。

比如“内在规定性”是一个更难让人理解的词。

这里“内在”理解为“事物固有的”;“规定性”理解为“属性,一种客观的规定,而不是人为的规定”。

质,就是这样一个哲学范畴:它决定着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其它事物,把它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所以也可以说,质是把事物区别开来的一种界限,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区别性或差别性。

但是,要对质有一个全面而辨证的理解,还应掌握这样几点:A、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这种同一,可以从两方面来把握:第一,“凡物必有质”。

第二,“凡质必属物”。

B、质与属性的关系质存在于事物之内,又表现于事物之外。

一个事物的质,是在和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相互比较中存在的,因此,也只有在和其他事物发生联系时,一个事物的质才会显示出来。

事物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复杂的,因此事物的质往往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属性或特性。

要通过属性正确把握事物的质,就要注意区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才决定事物的质,非根本属性不决定事物的质。

C、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任何事物的质都具有许多不同的方面。

D、把握事物的质的意义。

正确认识事物的质,在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事物的质是我们区别各种事物的根据,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第二,不同质的事物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典型的表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简述质量互变规律

简述质量互变规律

简述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一切社会事物的发展都以“质变”的方式实现的。

它的核心
哲理就是:将困难视为机会,将挑战当成发展,将过程当作峰值,将发展当成质变,将变局当成趋势。

也就是说,质量互变是事物发展中不断产生的力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这是物理性质的。

高等教育领域中,质量互变规律的运用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这种规律的思想被
用来指导如何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教育效率的提升,例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快地获取知识。

此外,教师也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质量互变规律作为准绳,不断地检验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成果,从而实现教师本身的质量变革。

质量互变规律作为一种思维模式,是高等教育领域持续改进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它也是我国高校“发展更加开放,质量更加精益”的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之一。

质量的改进通过借鉴和创新的思路及方法,探索过去的历史,挑战未来的课题,将对整个高校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高校要想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就必须把质量互变规律作为指导思想,
而把“高质量,高效率”作为发展的目标,从而实现统一的标准、灵活有效地运行、内外融通和发展。

才能使高校更好地融入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脉络,使命、发展、价值、贡献融为一体,坚定不移地走向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质量互变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和量的对立统一1.质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世界上的事物所以千差万别,就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质的规定性。

事物的质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

事物的质是客观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事物的质又是多方面的。

例如,一个人既有自然属性方面的质,也有社会属性方面的质,还有思维属性方面的质等等。

事物的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

事物的属性是事物质的表现,人们正是通过认识事物的属性去认识事物的质的。

在事物多种多样的属性中,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区别。

本质属性的有无直接决定着事物的质,而非本质属性的消失,则不影响事物的存在。

质是区分事物、划分事物界限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起点。

2.量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物体的大小、运动的快慢、分子的多少和排列顺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等等,这些都是事物量的规定性及其表现。

事物量的规定性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同事物不可分离。

理解事物量的规定性,要注意两点:第一,量的规定性和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质的规定性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某一事物失去了自己的质,该事物就变成了他事物。

量的规定性则不同,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

在一定的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事物的质。

第二,量的规定性是多方面的。

有内涵的量与外延的量、精确的量与模糊的量、要素的量与结构的量等。

内涵的量标志质的程度,如温度的高低、颜色的深浅、硬度的大小。

外延的量标志质的规模,如物的数量、体积、重量等。

质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量则进一步把同质的事物从量上区别开来,同质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

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认识质是基础、是前提,由质到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在科学研究中,确定事物及其结构、性质状态的性质,叫做定性研究;对事物进行数量分析、计算和测定是定量研究。

定性是定量的基础,确定事物“是什么”,才能把它从千差万别的事物中区别开来,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事物的质变采取什么样的飞跃 形式,取决于事物的性质及其所处的条 件。
秦山核电站
原子核裂变
原子核的裂变在原子弹爆炸 中是爆发式飞跃,而在核电站的原子 反应堆中却是非爆发式飞跃。 原子弹爆炸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事物的质变采取什么样的飞跃 形式,取决于事物的性质及其所处的条 件。 实现祖国统一,我们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司马迁著《史记》用了15年 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用了20年 马克思著《资本论》用了40年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不积跬步,无 以至千里;不积细流, 无以成江海。 荀 子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 台,起于垒土;千 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气候变化过程:
温暖期 寒冷期 温暖期
生产生活过程:
生产
消费
生产
商品交换过程:
商品 货币 商品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完整 过程。
社会发展过程:
劳动发展过程:
原始公有制 私有制 公有制
原始统一
体脑分离
体脑统一
认识发展过程:
实践 认识 实践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是爆发式飞跃
火山爆发
南昌起义
原子弹爆炸
地 震
海啸
战 争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
二是非爆发式飞跃
物种的演变、 猿到人的转化、人们 世界观、人生观的改 变等都是非爆发式飞 跃。
人类的起源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事物的质变采取什么样的飞跃 形式,取决于事物的性质及其所处的条 件。 事物的质变 “依事物本身的性 质和条件,经过不 同的飞跃形式,一 事物转化为他事 物。” 毛泽东
思考:
• 质和量是统一的吗?二者有联系吗?
• 恩格斯:“数是我们所知道的最纯粹的 量的规定,但是它充满了质的差异。” • 离开质,量毫无意义;而没有一定的量, 就没有一定的质。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定性分析是确定事物 的结构、性质及其运动状态的 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是运用数 学工具对事物进行数量的分析、 计算和测定的方法。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 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联产承包责任制 深圳特区
在改革开放中,许多探索性的实践 都需要经过试点,先搞局部试验,试验成功 了再全面推广。这些试点和试验也是局部性 部分质变的表现。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 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3、质量互变规律
•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的质的基 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 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 律。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 的渐近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4、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 一种:“激变论”只承认事物的质变 否认事物的量变。 • 一种:只承认事物的量变,否认事物 的质变。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 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 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 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 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 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 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 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 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 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我们这个民族有数 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 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 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 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 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 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 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 一份珍贵的遗产。 毛泽 东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万丈高楼平地起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善不积 不足以成名, 恶不积不足以 灭身。 勿以善 小而不为,勿 以恶小而为之。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 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社会主义要赢得 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 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 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 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 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生 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 管理方法。 邓小平
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否定
发展
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岳 飞
邓世昌
九八抗洪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经历无数次大 风大浪,却一直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 着伟大民族的生机和活力,其中就有爱国主 义精神作为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起作用。即既克服又保留。爱因斯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完整 过程。
哲学发展过程:
正常作息过程:
朴素唯物辩证法
唯心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工作
休息
工作
学习实践过程:
学习
应用
学习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 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 发展的形式与状态的规律
主要内容:
• • • • 1、质、量、度 2、质变、量变及其关系 3、质量互变规律 4、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1、质、量、度(定义、特点、关系)
• 质: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 在的规定性。
质的特点
★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 ★质表现事物之间的差别。 ★质是由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决定
主张和平统一,即采取非爆发 式飞跃的形式来实现,但我们 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一旦 台独势力的活动超出一定的度 或外国势力插手干涉,我们就 不得不采取武力统一的形式, 即通过爆发式飞跃的形式来实 现祖国的统一。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 • • • • • 第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二,相互渗透。 量变过程中包含质变。 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肯定和否定的含义
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趋势; 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 化为他事物的趋势。
在生物有机体 中,遗传是肯定方面, 变异则是否定方面; 同化是肯定方面,异 化则是否定方面。
2、辩证的否定观
• • • •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我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量变有两种形式:
一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量变有两种形式:
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 构方式上的变化。
音乐中 七个音符通过不 同的排列组合, 既可以组成催人 奋进的雄壮乐曲, 也可以组成格调 低下的靡靡之音。
• 质变:是事物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 • 标志: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 复归不是简单的重复。 •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 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的道路和方向是波 浪式前进,螺旋式发展。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完整 过程。
星系演化过程:
星云 恒星 星云
宇宙发展过程:
大爆炸
坦相对论对牛顿力学的否定就是既克服又 保留。
运动是相对的, 时空是绝对的。
运动是相对的, 时空也是相对的。
3、否定之否定规律
• 一个周期两次否定。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一般公式: 肯 定


否定之否定
麦 粒
植 株
麦 粒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事物发展由肯定 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 的过程,显示了事物自 我发展的辩证性质,是 真正的、自然的、历史 的和辩证的否定,是在 更高阶段上重新达到原 来的出发点的否定。
量变的特点
• 从内容上看:量变包括数量的增减,场所 的变更,速度的改变,程度的变化。 • 从方式上看:量变是缓慢的、渐进的、不 显著的变化。 • 从状态上看:量变呈现事物发展中的平衡、 静止、稳定相持等状态。 • 从根源上看:量变是事物本身矛盾着的各 个方面又斗争又统一所引起的。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制定了让 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先后批 准并实施了多种经济技术开发特区,这些都是哲 学上局部性部分质变原理的具体运用。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 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
解放战争时 期的战略决战特别是 三大战役,就是质变 过程中量的扩张的表 现。
《“秃头辩”》片段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 变开辟道路。
一个人从童年到少年、青年、壮 年和老年,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和研究生, 这些都是人一生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 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建立农会
革命根据地延安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块块革 命根据地的建立,相对于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 社会的全国而言,就是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的。
• 思考: • 一个事物是不是只有一种质呢? • 质通过什么表现出来?人们通过什么 来认识质呢? • ——属性表现质 • 属性:一事物与他事物发生联系作用 时,表现出来的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