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困生一个成长机会
学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

学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
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和支持的学生。
针对学困生的问题,学校和社会应该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帮助他
们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首先,学困生帮扶计划应该建立在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
学校和社会应该通过家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困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心理状态等信息,为制定帮扶计划提供依据。
其次,学困生帮扶计划应该注重个性化。
每个学困生的情况不
尽相同,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量身定制帮扶计划。
可以通过设置个
性化学习方案、提供专门辅导等方式,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困难,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同时,学困生帮扶计划也需要注重多方合作。
学校、家庭、社
会等各方应该共同参与学困生的帮扶工作,形成合力。
学校可以组
织教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提供学习指导和心理辅导;家庭
可以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爱和支持;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帮助学困生拓展视野,增加学习动力。
除此之外,学困生帮扶计划还需要注重长期性。
学困生的学习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需要长期的关注和帮助。
学校和社会应该建立健全的跟踪机制,对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长期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帮扶计划,确保学困生能够持续得到帮助和支持。
综上所述,学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应该建立在全面了解、个性化、多方合作和长期性的基础上,为学困生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健康成长。
希望学校和社会能够共同关注学困生问题,制定更多更有效的帮扶计划和措施,为学困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三年级学困生帮扶计划

三年级学困生帮扶计划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几人在学习上存在较大的困难,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我制度了以下的帮扶措施。
一、找出原因教师是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深思熟虑地、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情况,找出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
就像医生细心地研究病人的机体,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一样。
二、降低门槛,激发兴趣。
针对学困生学习困难,接受知识慢,对学习很容易失望。
作为教师,我注意做到降低门槛,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学困生能容易地完成学习任务,轻松地掌握符合他们现实状况的知识。
这样,就容易把学困生引入学习的殿堂,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所以每次布置作业时,让学困生能轻松地完成作业,培养学习兴趣。
三、主动出击,帮扶前进。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他们往往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自卑感,正是由于他们缺乏学习的兴趣,所以一般遇到困难他们不会主动去请教。
作为教师要主动关心他们,主动帮助他们,并且要发动学习好的同学也主动去帮助他们。
1.建立学生“一帮一”学习小组。
各班在优等生与“学困生”之间建立“一帮一”让学困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接对同学,促使他们能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中。
四、开展学习竞赛活动,点燃成功火苗。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兴趣。
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开展很多的学习竞赛、评比活动,学困生往往会被老师和同学们遗忘。
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要时刻把学困生放在心上,要给他们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展示自我。
这样,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爱学习。
他们在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没有遗忘他们,并且非常重视他们,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自觉形成。
总之,教师的心目中要有学困生,但我们绝不能把他们当成是学困生,特别是不能把们他当成是永久的学困生。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自觉的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使学困生转变成为"不学就困"的好学生。
小班化教学,让学困生展翅飞翔

小班化教学,让学困生展翅飞翔发布时间:2021-06-22T16:00:15.47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6期作者:于九军[导读]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乡村学生大量流向县城、集镇,乡村小学的生源急剧缩减,实施小班化教学势在必行。
于九军江苏省海安市城东镇延寿小学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乡村学生大量流向县城、集镇,乡村小学的生源急剧缩减,实施小班化教学势在必行。
我校是现在全市唯一的一所村小,二十年前办学规模为双轨,拥有近六百名学生,每班学生数达五六十人,而如今还不足二百人,每班班额均在三十五人以下。
小班化教学在班级人数较少的优势下,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和空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关注学困生的发展,为他们创设条件,让他们也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小班化教学恰好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在教学预设中实现关注由于小班化的人数少,任课教师有更多时间去接触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性格、基础和智商等,因此在教学预设中就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
针对不同学生做不同的设计,特别是对班级里的学困生,要在教学的多个环节上为他们设计一些容易解决的问题,使他们有话可说,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在合作学习中实现关注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具体有小组讨论、小组交流、小组合作操作、小组调查、小组探究、小组游戏、小组竞赛、组内互教、组内互考等。
在分组时,要把学困生分配到每个小组中,以优带差、以优助差,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提出稍难的问题让学困生思考。
同时在合作竞争中,由于小组的综合实力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这就能促进组员间团结协作、相互激励、彼此帮助、默契配合,每个成员都要动手动脑,积极参加讨论,贡献自己的智慧,为本组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
这样既给了学困生机会和权利,也赋予其义务和责任,并能激发起学困生表达的欲望。
三、在作业设计中实现关注在以往教学中,作业大多数是班级统一布置,而专为学困生设置的作业几乎没有,导致班级中学困生的作业质量极差,有时甚至根本完不成或者是抄袭其他同学的。
2024年学校贫困生帮扶工作计划(9篇)

学校贫困生帮扶工作计划班级中一部分学生学习很差,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较低。
为了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使他们尽快进步,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尽快赶上来,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困生主动要求进步。
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理解教育,才会可能被培养成贴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他们学习、生活由于变化而还有些不适应,还有些父母离异,老师务必采用多种方法,透过各种途径,摸清状况,区别对待,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多一点肯定,多一点帮忙,逐步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他们倍感亲切、温暖,让他们安心并乐意学习,努力追上其他学生。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学习。
及时指导学生的学习,引导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透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他们爱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具体措施1、学生与老师和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个性成长档案,制定出前进中每一步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并由老师监督实施,及时调整前进步伐。
2、根据学困生基础差的特点,精心制定一套相应的辅导资料,每次辅导有详细的辅导记录,总结优缺,尽量做到使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听懂、学会尽快赶上其他学生。
3、定期对学困生进行考了解学习生活状况。
5、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与变化。
6、为学困生建立学习档案,把学困生根据学困学科分配给各位任课老师和班主任,使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关注。
7、利用年级组活动时间给老师带给交流反馈的机会,不断调整帮扶计划。
使帮扶学困生成为每一位任课老师的职责。
8、学困生考评奖励措施根据每次考试的成绩,对这些学困生的成绩的高低按顺序进行排列,然后与上学期成绩进行比较,提高位次的按比例分出一二三等奖,没有进步的不予评价。
有进步的学生,期末要进行表彰,颁发进步奖,以示鼓励。
根据每个教师转化学生的个数及成绩进行评奖,评出一二三等爱心工程奖,最后记入教师的师德考核中去。
小学培优助困计划

小学培优助困计划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应当帮助更多成长在不宽裕家庭的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为此,我们拟推出“小学培优助困计划”。
该计划将面向我国各地贫困地区的小学生。
我们会评估每个参与计划的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为其提供形式各异的帮助。
对学习积极并表现出较强学习能力的孩子,我们将提供更多培训机会,如送他们参加各级学科竞赛以检验和加强自己的学习成果。
除此以外,我们还将资助部分优秀但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孩子参加暑期学科培训营,让他们在寒暑假中也能继续学习并拓展见识。
对于家庭真正无法承担学费的孩子,我们还将提供全额或部分奖学金,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
总体来说,本计划的宗旨是帮助贫困地区学习上足智多谋但家庭条件限制的孩子,让他们在小学阶段就能得到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培养。
我们相信只要给予他们更多学习机会和经济支持,他们未来也一定能成长为有用的公民。
学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

学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学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学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渤海镇中心小学张颖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刘艳辉一人在学习上存在较大的困难,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我制度了以下的帮扶措施。
一、找出原因教师是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深思熟虑地、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情况,找出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
就像医生细心地研究病人的机体,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一样。
二、降低门槛,激发兴趣。
针对学困生学习困难,接受知识慢,对学习很容易失望。
作为教师,我注意做到降低门槛,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学困生能容易地完成学习任务,轻松地掌握符合他们现实状况的知识。
这样,就容易把学困生引入学习的殿堂,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所以每次布置作业时,我会让学困生做常规作业(如朗读课文与抄写、听写生字词),让学困生能轻松地完成作业,培养学习兴趣。
三、主动出击,帮扶前进。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他们往往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自卑感,正是由于他们缺乏学习的兴趣,所以一般遇到困难他们不会主动去请教。
作为教师要主动关心他们,主动帮助他们,并且要发动学习好的同学也主动去帮助他们。
1.建立学生“一帮一”学习小组。
各班在优等生与“学困生”之间建立“一帮一”辅助网络,让学困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接对同学,让优等生辅导学困生释疑解难,温故知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拦路虎”,克服消极、畏难情绪。
同时,教师在备课时也要注意设计帮扶学困生的环节,设计一些符合学困生实际水平能解答的问题去让他们回答,促使他们能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中。
四、开展学习竞赛活动,点燃成功火苗。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兴趣。
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开展很多的学习竞赛、评比活动,如:每单元1次单词竞赛,每个模块1次的单词挑战赛等等。
对于学困生,背单词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任务,因此在这些竞赛中学困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学困生帮扶方案及措施和效果

学困生帮扶方案及措施和效果一、背景及意义随着教育公平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家庭教育环境、社会资源分配等多种因素,仍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成为所谓的“学困生”。
这些学生往往面临着学习成果不佳、自信心不足等问题,长此以往,甚至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
为了帮助学困生摆脱困境,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帮扶方案至关重要。
通过对学困生的关爱和支持,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为实现教育公平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困生帮扶方案及措施1. 建立关爱机制(1)学校方面:加强师生交流,了解学困生的生活状况、家庭背景和学习困难,为他们提供关爱和支持。
(2)家庭方面: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多与孩子沟通,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树立信心。
2. 个性化辅导(1)针对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确保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
(2)教师要关注学困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的问题。
3. 提高学习兴趣(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游戏、实验、讨论等,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学科竞赛、文艺表演、运动会等,让学困生在活动中收获成就感,提高自信心。
4. 强化学习方法(1)教授学困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如阅读、记忆、思考等,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2)培养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逐渐摆脱依赖。
5. 心理辅导(1)对学困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排解学习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鼓励学困生参加团体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学困生帮扶效果1. 学习成绩提高:通过个性化辅导、强化学习方法等措施,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显著提高,基本能跟上班级进度。
2. 学习兴趣增强:学困生对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提升,课堂参与度明显增加,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3. 自信心提升:在关爱和支持下,学困生克服了自卑情绪,自信心得到了提升,能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帮扶学困生计划

帮扶学困生计划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一部分学生
由于家庭贫困、身体残疾、家庭环境等原因,面临辍学、辍学、无
法继续接受良好教育的困境。
为了帮助这些学困生,改善他们的学
习环境,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我们提出了帮扶学困生计划。
首先,我们将建立一个学困生档案库,对家庭贫困、身体残疾、家庭环境等原因导致的学困生进行登记和核实。
通过这一步骤,我
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困生的情况,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其次,我们将建立帮扶学困生基金,通过社会公益募捐、政府
资助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资助学困生的学习和生活。
基金将主要
用于支付学困生的学杂费、购买学习用品、提供生活补助等方面,
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同时,我们将组织志愿者团队,定期走访学困生家庭,了解他
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他们提供心理关怀、学习辅导、生活指导
等方面的帮助。
志愿者团队还将组织各类公益活动,为学困生搭建
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我们将建立学困生帮扶工作考核机制,对各地帮扶学困
生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确保帮扶工作的落实和效果。
同时,我们还将建立学困生帮扶工作宣传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帮扶学
困生的重要性,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帮扶工作中来。
帮扶学困生计划的实施,不仅能够帮助学困生解决实际困难,
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质量,也能够促进教育公平,增强社会
凝聚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帮扶学
困生计划,共同努力,让更多的学困生享受到温暖和帮助,共同创
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学困生一个成长机会
作者:樊利民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9年第01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而现实中的学业两极分化现象让人重新思考,如何贯彻新理念,关注学困生,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一、教师要给学困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现代教学模式最大弊端就是不能很好地进行“因材施教”,这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来说是很不利的。
面对四五十人,甚至七八十人的一个班级,教师很难面面俱到照顾好每一个学生,于是那些“优秀生”很容易引起老师的关注,他们基础好、有自信、得到的鼓励多。
而那些“学困生”却很少引起老师的注意,本来基础薄,再加上失败多、受到的批评多,甚至有些教师怕耽误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很少给他们发言的机会。
这样恶性循环,势必导致“学困生越来越差”。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教学中我常常为学困生着想,给他们设置些适当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
如:我在讲小学语文中《草船借箭》时,我让学生尽情地讲自己所知道的“三国”。
大家个个争先,都想一吐为快。
望着举起的小树林般的手臂,我把发言的机会给了张同学。
他平时活泼、顽皮,上课爱说话,自觉性较差,所以成绩在班内属“学困生”;却没想到他能站起来,把三顾茅庐的故事有声有色地讲了一遍,并评价了张飞的暴躁、关羽的傲气,尤其赞美了刘备的谦虚,博得了同学们的喝彩。
我不断的点头表示赞同,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在学困生身上潜在着巨大的潜能,只要你能点燃,他就会进出火花,就能赢得成功。
二、教师要及时发现学困生的亮点给予表扬
“学困生”不等于样样都差,成绩仅反映的是孩子的某一方面而不是全部。
有些学生虽成绩不好,但大脑却非常灵活,应变速度快,交际能力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协作能力。
我班有一个贾同学,学习成绩不很理想,究其原因,是由于不刻苦、不踏实造成的。
如:在讲历史《官渡之战》一课时,出现了以下对话情景:
师:“官渡之战发生在哪一年呢?”
“这……”(刚才还口若悬河的贾同学一下字怔住了。
)
“大概是,公元前……”
生:“哈哈,公元后吧,应是公元200年,哈哈……”(同学们哄堂大笑,他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再也讲不下去了。
)
从他最后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由于不细心,而导致对历史事件时间的记忆出错。
可他知识面广、善于思考、有独立见解。
他对《三国演义》里面人物、事件之间的联系、前因后果等的思考却是相当深刻!这一点,成绩最好的学生如果只读书而不思考,即使再刻苦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见解。
对学困生身上的“亮点”,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予以肯定。
三、教师要有鼓励学困生上进的气度
学困生的多次失败,不仅会削弱其激情,而且使其失去学习的动力,最终自暴自弃,甚至逃避学习、完全放弃学习。
因此,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信心,逐步转变失败心态,形成积极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
请看下面一段课堂实录:
师:请同学门讲述“关羽失荆州,走麦城”的故事,并评价一下这个事件对蜀国的影响。
刘伟:“我认为荆州一失,使《隆中对》中…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计划落空,致使蜀国未能完成统一大业。
”
众生:“正确!”
师:“还有没有其他看法”?
贾红:(他站了起来,脸色通红,分明有汗珠在滚动.吞吞吐吐地)说:“我认为……关羽失掉荆州,还丢了性命,使刘备对东吴增添了深仇大恨,所以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的劝阻,发举国之兵为他报仇,致使后来被东吴将领陆逊火烧连营,使蜀国元气大伤,自己也死在了白帝城.使诸葛亮不得不辅助一个昏君,蜀国后来被魏所灭,君主的昏庸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我认为……认为这和关羽大意失荆州有很大关系。
”
全班同学鼓掌。
贾同学第一次回答丢了面子,如果没有后来的机会,老师给他的第二次机会为他挣回了面子,送给他十足的自信,对他的回答给予的鼓掌,就是对他的最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