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文言文实词(精简版)
鄂教版八下文言文常用实词及多义词一览表

或王命急宣
有时
三峡
悄怆
悄怆幽邃
忧伤的样子
小石潭记
奔
乘奔御风
指奔马
三峡
邃
悄怆幽邃
深
小石潭记
御
乘奔御风
驾
三峡
清
以其境过清
凄清
小石潭记
以
不以疾也
当作“似”
三峡
交辉
五色交辉
交相辉映
答谢中书书
疾
不以疾也
快
三峡
四时
四时俱备
四季
答谢中书书
素
素湍绿潭
白
三峡
歇
晓雾将歇
消散
答谢中书书
湍
素湍绿潭
急流的水
三峡
颓
夕日欲颓
坠落
被
满井游记
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酒杯
湖心亭看雪
娟然
娟然如拭
美好的样子
满井游记
裘
狐裘不暖锦衾薄
皮袍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掠
髻鬟之始掠也
梳理头发
满井游记
衾
狐裘不暖锦衾薄
被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披
柔梢披风
开,分散
满井游记
控
将军角弓不得控
拉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泉
泉而茗者
汲泉水
满井游记
掣
风掣红旗冻不翻
拉,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茗
泉而茗者
煮茶
满井游记
罍
罍而歌者
端着酒杯
满井游记
蹇
红装而蹇者
骑驴
满井游记
浃
汗出浃背
湿透
满井游记
鄂教版语文文言文词语归类(二)(鄂教版九年级必修备课资料)

鄂教版语文文言文词语归类(二)(鄂教版九年级必修备课资料)293、忍所以动心忍性使-----坚韧 294、恒人恒过常常,经常295、过人恒过犯过失 296、困困于心困扰297、作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298、征征于色征验,表现299、发发于声产生 300、喻而后喻了解,明白301、出出则敌国外患者在国外 302、智不可谓智聪明303、知类不可谓知类明白事理 304、文舍其文轩彩饰305、敝邻有敝舆而欲窃之破旧 306、褐邻有短褐而欲窃之粗布或粗布衣服307、梁舍其梁肉精粮 308、诎公输盘诎穷尽309、莫宋莫能守没有谁 310、追盖追先帝之殊遇回溯往事311、光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312、恢恢弘志士之气广大313、弘恢弘志士之气扩大 314、义引喻失义合理的主张和思想315、陟陟罚臧否提拔官吏 316、臧陟罚臧否善317、否陟罚臧否恶 318、科作奸犯科法律条文319、昭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显示,表明 320平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公正321、理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治 322、法使内外异法也制度,标准323、简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选拔,选择 324、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325、咨悉以咨之询问 326、裨必能裨补阙漏弥补327、阙必能裨补阙漏欠缺,弊病 328、淑性行淑均善329、均性行淑均平 330、行阵必能使行阵和睦指部队331、所以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的原因 332、兴隆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兴起发达333、倾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倾塌,覆灭 334、颓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灭亡335、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遗憾,后悔336、贞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坚定而有操守337、布衣臣本布衣平民 338、躬躬耕于南阳本指身体,引申为亲自339、闻达不求闻达于诸侯显达,有名望 340、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卑微,见识浅陋341、感激由是感激感动奋发 342、驱驰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343、尔来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那时以来 344、夙夙夜忧叹早晨345、毛深入不毛苗 346、庶庶竭驽钝表示希望或可以347、驽庶竭驽钝劣马 348、驽钝庶竭驽钝比喻才能平庸上349、斟酌至于斟酌损益商讨,考虑 350、慢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351、彰以彰其咎表明,显扬 352、诹咨诹善道询问353、纳察纳雅言采纳 354、馨惟吾德馨香气,指品德高尚,声名远播355、鸿谈笑有鸿儒大 356、儒谈笑有鸿儒有学问的人357、白丁往来无白丁平民 358、调可以调素琴调弄,这里指弹奏359、丝竹无丝竹之乱耳泛指奏乐的声音 360、案牍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361、劳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 362、形无案牍之劳形形体,身体363、蕃可爱者甚蕃多 364、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沾染365、濯濯清涟而不妖洗濯 366、妖濯清涟而不妖美丽而不端庄367、蔓不蔓不枝生枝蔓 368、枝不蔓不枝长枝节369、净亭亭净植洁净 370、植亭亭净植树立371、亵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372、鲜陶后鲜有闻少373、宜宜乎众矣应当 374、谪谪守巴陵郡降职或远调375、越越明年经过 376、制增其旧制规模377、胜状予观夫巴陵胜状佳景,好景色 378、横横无际涯广宽379、晖朝晖夕阴阳光 380、夕朝晖夕阴日暮381、极南极潇湘尽 382、霏霏雨雪霏霏形容雨雪繁密的样子383、畏忧谗畏讥害怕 384、萧然满目萧然凄凉冷落的样子385、惊波澜不惊起,动 386、集沙鸥翔集栖止387、郁郁郁郁青青形容香气很浓388、青青郁郁青青花盛叶茂的样子389、一长烟一空全 390、璧静影沉璧圆形的玉391、把把酒临风持,执 392、临把酒临风面对393、或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394、为或异二者之为指心理活动395、进是进亦忧指在朝廷做官 396、先先天下之忧而忧在……之前397、后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之后 398、微微斯人没有399、归吾谁与归归依,同道 400、向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401、彻长夜沾湿何由彻彻晓,天亮 402、庇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遮盖,掩护403、刈观刈麦割 404、荷妇姑荷箪食挑,提405、饷相随饷田去用酒食等款待 406、但但惜夏日长只是407、惜但惜夏日长珍惜 408、秉右手秉遗穗拿着409、输家田输税尽交纳 410、事曾不事农桑从事411、晏岁晏有余粮晚 412、肉食者肉食者谋之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413、牺牲牺牲玉帛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物品414、孚小信未孚信用,诚实,为人所信服。
人鄂共同篇目词语

人教版”“鄂教版”共有篇目字词集七上篇目1.《走一步,再走一步》训诫(jiâ):告诫,教导。
嶙峋(lín xún):形容人瘦削。
头晕目眩(xuàn):头脑发昏,眼睛发花。
形容被事情繁琐弄得不知所措。
啜泣(chuîqì):抽噎(yē),抽抽搭搭地哭。
[笔耕不辍(chuî)——点缀(zhuì)——掇条凳子(duō)] 小心翼翼(yìyì):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翼翼:谨慎,严肃。
耸立(sǒng)迂回(yū)凝视(níng)纳罕(nàhǎn)闷热悬崖峭壁蓬乱灌木高不可攀颤抖心惊肉跳晕倒攀爬屡次灰心丧气应付着眼抵达2.《理想》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即:靠近、接触。
洗濯(zhuï):洗。
浪子回头:不务正业的人改邪归正。
浪子:二流子。
碌碌终生(lùlù):形容人事务繁杂,辛辛苦苦但又平平淡淡地度过了一辈子。
绝处逢生: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绝处:死路。
海天相吻(wěn):天空与海面在远处,仿佛相互连接成为一体。
缀连(zhuìlián)倔强(juãjiàng)玷污(diàn)埋怨(mán)扒窃(páqiâ)诅咒(zǔzhîu)浓阴(nïng yīn)忠厚饥寒离乱远行蜕变怨恨弧线功勋脊梁船舶3.《第一次真好》俗子:鄙俗的人。
低回:留恋。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玲珑剔透(líng lïng tī):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也比喻人精明灵活。
玲珑:精巧细致;剔透:孔穴明晰。
[挑剔(tiāo tī)]不可磨灭: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
鄂教版九上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整理

18、《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标题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做,记录孟子言行的一部书,儒家经典之一。
它善用比喻说理。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伋jí的再传弟子。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称之为“亚圣”。
他主张行仁政,希望君主“以民为贵”。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
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
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①环:围。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①池:护城河。
②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甲胄zhîu,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补充注释——是:指示代词,这。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鄂教版八年级文言实词复习

一、八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实词1、夸父与日逐走逐2、饮于河、渭河渭3、文首,白喙文4、溺而不返溺溺5、往古之时,四极废极废6、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兼覆周7、杀黑龙以济冀州济 8、积芦灰以止淫水淫9、淫水涸涸 10、冀州平平11、方七百里方 12、河阳之北阳13、年且九十且 14、面山而居面15、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塞迂16、吾与汝毕力平险汝毕17、指通豫南指 18、杂然相许杂然许19、其妻献疑曰献 20、以君之力以2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丘22、如太行、王屋何如……何 2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24、且焉置土石且焉置25、投诸渤海之尾诸尾2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遂荷27、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反28、甚矣,汝之不惠惠29、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毛30、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彻31、曾不若孀妻弱子曾若32、虽我之死虽 33、何苦而不平苦34、河曲智叟亡以应亡 35、操蛇之神闻之操36、惧其不已也已 37、帝感其诚感38、一厝朔东厝 39、子罕弗受弗40、以示玉人示 41、若以与我若与42、齐大饥大 43、扬其目而视之扬44、予唯不食嗟来之食唯嗟来之食45、以至于斯也斯 46、从而谢焉谢焉47、众争取啖之啖 48、衡独危坐树下自若危坐自若49、非其有而取之其 50、缘溪行缘51、落英缤纷落英 52、欲穷其林穷53、屋舍俨然俨然 5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55、阡陌交通阡陌 56、悉如外人悉57、并怡然自乐怡然 58、便要还家要59、咸来问讯咸问讯 60、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邑人61、遂与外人间隔遂间隔62、皆叹惋皆叹惋6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 64、此中人语云语6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道66、既出,得其船既 67、便扶向路扶向68、处处志之志 69、及郡下,诣太守及诣70、太守即遣人随其往遣 71、遂迷,不复得路遂72、闻之,欣然规往规 73、未果,寻病终寻74、后遂无问津者问津7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馨7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绿青77、谈笑有鸿儒鸿儒78、往来无白丁白丁 79、可以调素琴调80、无丝竹之乱耳丝竹乱81、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劳形82、何陋之有之 83、可爱者甚蕃蕃8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予独染85、濯清涟而不妖濯清涟妖8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蔓枝87、香远益清益 88、亭亭净植净植8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 90、花之隐逸者也隐逸91、陶后鲜有闻鲜 9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93、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袭94、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其果95、老年人常思既往既 96、故惟知照例例97、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 98、事事皆其所已经者已经99、惟怯懦也故苟且苟且100、人固有之,国亦宜然固宜二、八年级下学期课内文言实词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2、或王命急宣或: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亭午:夜分:曦: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奔:以:5、良多趣味良:6、哀转久绝绝:7、属引凄异属:引:8、故渔者歌曰故: 9、风烟俱净俱:10、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自:许:11、负势竞上竞: 12、蝉则千转不穷穷:13、窥谷忘反反: 14、水尤清冽尤:15、潭中鱼可百许头可:许:16、影布石上布: 17、佁然不动佁然:18、以其境过清过:清:19、乃记之而去乃:去:20、隶而从者隶:从:21、答谢中书书书: 22、晓雾将歇歇:2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颓:鳞:竞:2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复:与:25、月色入户户: 26、欣然起行欣然:27、念无语为乐者念: 28、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29、盖竹柏影也盖: 30、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31、冻风时作作: 32、偕数友出东直偕:33、波色乍明乍: 34、鳞浪层层鳞浪:35、娟然如拭娟然: 36、柔稍披风披风:37、呷浪之鳞鳞: 38、夫不能以游堕事堕:39、恶能无纪恶:纪:40、余拏一小舟拏: 41、上下一白一:42、与余舟一芥芥: 4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4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得:。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至关重要。
下面为您列举 120 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并附上简单的翻译和例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1、爱:喜爱,爱护。
例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导他。
)2、安:①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
” ②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被:①覆盖。
“被发行吟泽畔。
” ②表示被动。
“忠而被谤。
”4、倍:①通“背”,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②加倍。
“每逢佳节倍思亲。
”5、本:①草木的根或茎干。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②根本,基础。
“此之谓失其本心。
”6、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
” ②庸俗,浅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兵:①兵器,武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②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8、病:①疾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 ②困苦,困乏。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9、察:①仔细看,观察。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明察,了解。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朝:①早晨。
“朝辞白帝彩云间。
” ②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
” ③朝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1、曾:①读“zēng”,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曾祖”“曾孙” ②读“céng”,副词,曾经。
“曾经沧海难为水。
”12、乘:①乘坐,驾驭。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②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13、诚:①真心,真诚。
“帝感其诚。
” ②确实,的确。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4、除:①台阶。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 ②任命,授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5、辞:①言辞,文辞。
“辞达而已矣。
” ②告别。
“今者出,未辞也。
”16、从:①跟随,跟从。
“从先人还家。
” ②听从,顺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③自,由。
鄂教版语文文言文词语归类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词语归类1、辨见两小儿辨斗辨论2、斗见两小儿辨斗争斗3、沧日初出沧沧凉凉寒冷4、决孔子不能决也判断、判定5、汝孰为汝多知乎你6、安子将安之哪里7、恶乡人皆恶我鸣讨厌、憎恨8、更子能更鸣,可矣改变9、溉家无井而出溉汲洗涤10、汲家无井而出溉汲从下往上打水11、闻有闻而传之者听到12、闻闻之于宋君使听到13、穿吾穿井得一人凿通14、对丁氏对曰回答15、使得一人之使劳动力16、使晏子将使楚出使17、习齐之习辞者也熟练18、辞齐之习辞者也辞令,言辞19、方今方来将要、正要20、辱吾欲辱之羞辱21、过过王而行经过,走过22、坐何坐犯罪23、赐楚王赐晏子酒赏赐24、诣吏二缚一人诣王到……去25、固齐人固善盗乎本来26、善齐人固善盗乎擅长27、席晏子避席对曰坐具28、徒叶徒相似只、仅29、实其实味不同果实30、然所以然者何这样31、异水土异也不同32、熙圣人非所与熙也同“嬉”,戏弄、开玩笑33、病寡人反取病焉辱34、差撒盐空中差可拟大致,差不多35、拟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36、走诸儿竞走取之跑37、寻寻作复裈过一些日子38、鄙蜀之鄙有二僧边远的地方39、语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说40、恃子何恃而往凭借、倚仗41、越越明年到,及42、去西蜀之去南海距离43、时学而时习之按时44、愠人不知而不愠恼恨45、诲诲女知之乎教导46、罔学而不思则罔迷惘而无所得47、殆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48、齐见贤思齐焉这里是看齐的意思49、省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反省50、敏敏而好学勤奋、努力51、耻不耻下问以……为羞耻52、识默而识之记住53、从择其善者而从之跟随,引申为学习54、面方北面而持其驾面向55、持方北面而持其驾驾着56、用吾用多费用,钱财57、御吾御者善驾驭车马58、塞近塞上之有有善术者边塞59、亡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60、吊人皆吊之对其不幸表示安慰61、居居数月过了62、引丁壮者引弦而战拉开63、保父子相保保全64、汝曹汝曹知否你们.曹,辈65、摧众则难摧折,毁灭,崩坏66、戮力戮力一心合力,协力67、许望城二里许表示约数,左右68、熟渡者熟视小奚仔细地,详细地69、阖速进,则阖闭70、趋予愠为戏,趋行疾走.趋行,快步而行71、仆及半,小奚仆跌倒72、就理书就束完成73、牡而前门已牡下矣门闩74、近思渡者言近道接近75、道思渡者言近道道理76、穷穷暮而无所归宿者穷尽77、疾君有疾在腠理小病、轻病。
鄂教版七上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学生版文档

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2、缚者何为者也《晏子使楚》3、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使楚》二、古今异义1、见两小儿辩斗.古义:今义:《两小儿辩日》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今义:《两小儿辩日》3、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今义:《两小儿辩日》4、谓左右..曰古义:《晏子使楚》今义:5、坐.盗古义:《晏子使楚》今义:6、晏子避席.而对曰古义:今义:《晏子使楚》7、其实..味不同古义:《晏子使楚》今义:8、反取病.焉古义:《晏子使楚》今义:二、词类活用1、孔子东.游《两小儿辩日》2、我将东.徙《枭逢鸠》3、国人道之,闻.之与宋君《穿井得人》四、虚词问其故《两小儿辩日》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1、其及其家穿井《穿井得人》为其来也《晏子使楚》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小儿辩日》2、而家无井而出溉汲《穿井得人》有闻而传之者《穿井得人》闻之与宋君《穿井得人》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穿井得人》3、于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使楚》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4、为为其来也《晏子使楚》缚者何为者也《晏子使楚》生于淮南则为橘《晏子使楚》一儿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5、以以故东徙《枭逢鸠》何以也《晏子使楚》子将安之《枭逢鸠》犹恶子之声《枭逢鸠》宋之丁氏《穿井得人》6、之国人道之《穿井得人》得一人之使《穿井得人》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今方来,欲辱之《晏子使楚》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五、重点实词1、故:①问其故《两小儿辩日》2、得:①吾穿井得一人《穿井得人》②以故东徙《枭逢鸠》②得一人之使《穿井得人》③何故《枭逢鸠》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穿井得人》3、闻:①楚王闻之《晏子使楚》4、使:①得一人之使《穿井得人》②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人》②晏子使楚《晏子使楚》③使人善盗耶《晏子使楚》5、沧沧凉凉:6、决:7、孰:《两小儿辩日》8、徙:9、恶:10、更:《枭逢鸠》11、溉:12、汲:13、对:《穿井得人》14、习辞:15、方:16、诣:17、固:18、善:19、徒:19、所以然者何《晏子使楚》六、重点句式1、问其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复习(一)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两小儿辩日》孰为汝多知乎?()()
《晏子使楚》缚者曷为者也?()圣人非所与熙也。
()《木兰诗》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论语八则》不亦说乎?()默而识之()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八则》)()()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汤熨之所及也。
()火齐之所及也。
()
《愚公移山》始一反焉。
()一厝朔东,( ) 甚矣,汝之不惠。
( ) 河曲智叟亡以应。
()《桃花源记》便要还家。
()一一为具言所闻()略无阙处。
(《三峡》)()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鱼我所欲也》故患有所不辟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失穷乏者得我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益其所不能。
()
入则无法家拂士。
()困于心,衡于虑。
()
《公输》公输盘不说。
()知而不争()
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守圉有余()《岳阳楼记》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小麦覆陇黄()《满井游记》夫不能以游堕事()恶能无纪()小惠未徧《曹刿论战》()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子鱼论战》既陈而后击之()不禽二毛. ( ) 《李将军列传》广家世世受射。
()
诸将多中首虏率()广为圜阵外向( )
胡虏益解()汉军罢()
或失道()南绝幕()
《送东阳马生序》四支僵硬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
()同舍生皆被绮秀()
二、常见的文言实词词意整理
1、爱:1)若爱重伤(怜惜)2)士以此爱乐为用(爱戴)3)晋陶渊明独爱菊(喜爱)
2、安:1)而死于安乐也(安逸)2)衣食所安(安养)3)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3、鄙:1)肉食者鄙(眼光短浅)2)不以臣卑鄙(见识浅陋)3)蜀之鄙有二僧(边远的地方)4)与睹李将军浚浚如鄙人(郊野、乡下)
4、薄:1)狐裘不暖锦衾薄(厚度小)2)薄暮冥冥(迫近)3)不宜妄自菲薄(轻视,鄙薄)
5、驰:1)公将驰之(驱车追赶)2)每冒风驰行(急速,快)3)乃使其子敢往驰之(赶马快跑)
6、耻:1)明耻教战(耻辱)2)不耻下问:以…为耻
7、出: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2)扁鹊出(出来)3)水落而石出者(露出、显现)
8、辞:1)固自辞于大将军(不接受)2)口不能道辞(言辞)3)旦辞爷娘去(辞别)
9、从:1)民弗从也(听从,服从)2)客从外来(由,自)3)战则请从(跟随,跟从)
10、当:1)今乃得一当单于(对抗)2)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应当)
11、道:1)口不能道辞说(说)2)行道之人弗受(道路)3)益慕圣贤之道(学说,主张)
12、发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射箭
2、舜发于畎亩之间:被起用
3、征于色,发于声:表现,显露
4、野芳发而幽香:开放
5、黄发垂髫:头发
13、鼓
1、公将鼓之:击鼓进军
2、一鼓作气:击鼓
3、百姓闻王钟鼓之声:一种打击乐器
14、固
1、汝心之固:顽固
2、吾义固不杀人:本来固自辞于大将军
15、故
1、公问其故:缘故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因此
3、温故而知新:旧的,原来的
4、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
顾
16、1)拔剑四顾心茫然:看2、三顾臣于草庐之间:拜访3、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
17、观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观赏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3、余因得遍观群书:阅读18、会
1、多会于此:聚会
2、会挽雕弓如满月:将要
3、会天大雨:正碰上
19、或
1、或失道:同“惑”,迷失
2、或能免乎:或许
3、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4、或以为亡:有的人
20、及
1、虽及胡耇,或则取之:遇到
2、及郡下,诣太守:到达
3、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4、及死之日:等到
5、及其未既济也:趁着
6、宋公及楚人战于泓:跟,与
21、加
1、弗敢加也:虚夸
2、而山不加增:增加
3、万钟于我何加焉:带来益处
4、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22、间
1、凡天地之间:中间
2、安得广厦千万间:用于房屋,量词
3、遂于外人间隔:隔离,间隔
4、又何间焉:参与
5、时时而渐进:间或
23、解
1、子墨子解带为城:解下
2、于时冰皮始解:溶解
3、秦军解去:解围
4、胡虏益解:通“懈”,懈怠
24、绝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隔绝
2、猿则百叫无绝:停止
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到极点的
25、良
1、此皆良实:善良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好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的确
26、临
1、临表涕零:对着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3、临溪而渔:靠近
27、乱
1、吾视其辙乱:杂乱
2、猿鸟乱鸣:混杂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战乱
4、无丝竹之乱耳:扰乱
28、面
1、面山而居:对着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
3、四面楚歌:方面
29、没
1、中石没镞:陷入
2、浅草才能没马蹄:淹没3)广军几没(覆灭)
30、且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
2、且焉置土石:况且
3、盖遇之勤且艰若此:并且31、请
1、曹刿请见:请求
2、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请允许我
3、则又请焉:请教
32、穷
1、欲穷其林\穷冬烈风(尽)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贫困
33、屈
1、手指不可屈伸:弯曲
2、不战而屈人之兵:使-----屈服
3、猥自枉屈:受委屈
4、理屈词穷:少
34、去
1、则有去国怀乡:离开
2、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3、公然抱茅入竹去: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35、然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的样子
2、然,胡不已乎:(既然)这样
3、不以为然:这样
4、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然而
36、如
1、日初出则大如车盖:如同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及,比得上
3、如太行王屋何:用于短语“如-----何”,表示“对待-----怎么样”
4、若爱重伤,则如勿伤:不如
5、洛阳亲友如相问:如果5、急诣部,如书:按照
37、若
1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2、若爱重伤:如果3、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好像4、更若役:你的,你们的
38、私
1、秉徳无私:私心
2、臣之妻私臣:偏爱
39、孰
1、徐公来,孰视之:通“熟”,仔细
2、孰为汝多知乎:谁
40、数
1 数奇:命数2、广数自请行:屡次3、杀数人:几
41、素
1则素湍绿潭:白色2、可以调素琴:不加装饰的单于素闻广贤
42、虽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
2、故余虽愚:虽然
43、汤
1、媵人持汤沃灌:热水
2、汤熨之所及也:通“烫”,用热水焐
44、亡
1、今亡亦死:逃跑
2、暮而果亡其财:丢失
3、寡人虽亡国之余:灭亡
4、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45、闻
1、单于素闻广贤:听说
2、闻寡人之耳者:使-----听见
3、不求闻达于诸侯:闻名=
46、信
1、必以信:忠诚老实,对神说实话
2、小信未孚:信用
3、忌不自信:相信
47、修
1 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长2、乃重修岳阳楼:修建3、修身养性:修养
48、因
1因推堕儿:趁势2、因引而入塞:于是
49、再
1、再而衰:第二次
2、日再食:两次
50、中
1、诸将多中首虏率:符合
2、中石没镞:射中
3、中无杂树:中间
51、属
1、又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2、属于作文以记之:通“嘱”,托付
3、司命之所属:管辖
52、朝
1、朝服衣冠:早晨
2、皆朝于齐:朝见
3、于是入朝见威王:朝
53、与
1、胡虏易与耳:对付
2、吾与汝毕力平险:和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助词5
4、遗
、以光先帝遗德:遗留2、使长史持糒醪遗广:送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55、至
1、色愈恭,礼愈至:周到
2、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到达
56、患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忧
2、无敌国外患者:忧患
57、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