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_基于中日数据的比较研究_蔡蒙萌
中日比较视角下汇率升值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中日比较视角下汇率升值对就业的影响分析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在宏观调控中,就业问题作为主要的调控目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如何拉动就业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与社会的繁荣稳定。
对于我国而言,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共识,大量的失业队伍涌入城市务必增加了城市的负担,威胁着社会的安定和谐。
因此政府应对这个问题给予较多关注。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各国的就业不仅与国内政策有关,也与国际经济交往的规模及汇率有关。
本文在前人利用就业结构角度基础上再加入汇率因素对就业的影响进行研究。
尽管中国跟日本在经济体制、金融结构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异,但在金融改革推进和金融开放进程中的政策措施、所面临的金融宏观环境及政治背景等方面都存在许多相同、相似或堪以对比之处。
在就业结构角度基础上引入汇率因素对就业影响研究并就中国跟日本进行比较以达到丰富就业理论的目的。
总结出主要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汇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1汇率升值影响就业的理论传导在宏观经济中,汇率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量,其变化会对一国的贸易造成冲击。
如果汇率在短期内发生变化,一国贸易品的成本或价格必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直接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原有竞争优势的改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贸易商品结构。
通常情况下,汇率发生变化,从长期来看,一国的国内各产业的投资回报率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并且制约其盈利能力,产业间的投资分布情况也将同时受到影响,对于那些不宜的本国生产的产品,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到国际,对于那些高附加值、高生产效率的行业将会是该国产业结构中纳入的重点。
汇率变化在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中的主要表现为:增强非价格的竞争优势,以及增加资本人与劳动的流入。
汇率升值产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主要表现为:1.2汇率升值影响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的比重巴萨效应是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简称,巴萨效应是一种现象,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经济增长率越高,那么工资实际增长率也就越高,其实际汇率上升的也越快。
汇率变动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分析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enB s es rd d s y d r ui s T aeI ut n n r
21 0 2年 第 4期
汇 率 变 动 对 我 国就 业 的影 响分 析
倪梦琦 卫 萌
( 徽 大学 商学院 , 徽 合肥 200 ) 安 安 3 0 0 摘 要 : 率 是 一 国在 对 外 经 济 活 动 过 程 中最 重 要 的 综 合 性 价 格 指 标 之 一 , 率 的 变 动 对 一 国 的 经 济 发 展 有 着 深 刻 的 汇 汇
1 引 言
表 明这 个 企 业 的 设 备 先 进 程 度 越 高 , 即企 业 的单 位 劳 动 的
人 近 年 来 , 民 币对 美 元 不 断 升 值 , 时 国 内 物 价 也 迅 速 产 出量 就 越 多 。所 以 , 民 币 升 值 将 迫 使 出 口 企 业 降 低 生 人 同 这 上 涨 , 货 膨 胀 现 象 明 显 , 就 形 成 了 人 民 币对 外 升 值 对 内 产 规 模 , 时 资 本 劳 动 比率 较 低 的 企 业 与 资 本 劳 动 比率 较 通 这 为 需 贬值 的形态 。汇 率 的波 动 会 影 响 国家 出 口产 品 的价 格 , 从 高 的 企 业 相 比 , 了降 低 同 样 的 产 出 , 要 大 量 少 量 减 少 资 本 投入 , 大 量 减少 劳 动 需求 , 大 量 减少 就 业 。因此 , 并 即 企 而 改 变 出 口部 门 的 投 资 决 策 , 终 影 响 国 对 就 业 影 响 的 一 般 理 论 基 础 上 , 结 了 汇 率 变动 的 就 业 效 应 , 及 汇 率 变 动 的 就 业 传 导 机 制 , 对 人 民 总 以 并 币 升 值 而影 响 国 内就 业 压 力增 加 的 问题 提 出建 议 。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就业影响的简单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就业影响的简单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其汇率波动对经济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其中,就业是汇率变化对经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本文主要对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就业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实证分析。
首先,从理论层面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对出口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可能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从而对企业进行裁员,进而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而人民币汇率贬值则可以促进出口,提高外贸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生产就业机会。
另外,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还会对国内吸引外资、推动国内消费等方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就业。
然后,从实证数据的角度来看,可以使用人民币汇率及就业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究汇率对就业的影响程度。
具体方法为,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进行单位根检验,探究汇率是否存在稳定性。
然后,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汇率和就业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探究汇率对就业的影响,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稳健性分析。
通过对现有的相关研究和实证分析结果的综合考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人民币汇率的变化确实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程度不同。
特别是在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其对就业的影响呈现出更加明显的效应。
具体来说,当人民币汇率升值时,出口企业的压力增加,可能会直接或间接的对就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而人民币汇率贬值则有利于出口企业的发展,增加生产就业机会,对就业产生积极影响。
另外,人民币汇率变化还会对国内消费和外资流入产生影响,对就业也会有一定的间接辐射作用。
综上所述,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就业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从政策层面来看,应该以维护汇率稳定、保护企业和就业的稳定为核心,并根据宏观经济形势适时调整相关政策,实现汇率、产业和就业的协调发展。
汇率变动对我国就业和工资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三产业视角的分析

曹 海 军 。 雯 雯 何
华 东师 范大 学, 海 204 上 02 1
摘 要: 汇率 、 就业和工 资三者有着密切联 系。从 三大产业层 面出发 , 在特 定假 定条件 下, 中国 18 以 90~
20 06年度的相关数 据为基础 , 经过分析得 出这些 变量存在 长期 均衡 关 系的结论 。短期之 内人 民 币升值 对就 业有 负面影响 , 对工资有正面影 响。但从 长期考虑 , 民 币对第一 、 人 第二产业具 有促 进就业 的影 响, 间接证 也 实我 国第一 、 第二产业开放 程度 不高的假 定。最后提 出相关政策建议 , 应避免汇率的大幅度 变动。
实际汇率是一种相对价格 , 在理论上认为其变动会对
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产生影响 , 贬值将有利于可 贸
易部 门, 是不 利于不可 贸易部 门 , 值则相 反。我 国改 但 升 革开放之后 , 各个行业 的对外 联系不 断加强 , 受到外 部 冲
击 的影响也在加大。汇率 的升值对 可贸易 部门与 不可 贸
江 苏 广 播 电视 大 学 学 报
J u a f in s a i T lv inUn esy 2 O . o.0 o r l a g uR do& e io i ri O 9 1V 1 n od es v t 2
汇 率 变 动 对 我 国就 业 和 工 资 影 响 的 实 证 研 究
易部 门的影响最终体 现在产业 上。本文是 选择产 业就业
和工资的角度来分析汇率波动对产业的影响程度 。
目前 国内外针对汇率对就业影 响的研究主要是将产业
分析与上述两部门分析独立 , 要么从行业分析, 要么从两部门
y ̄, j: - 但是得出的结论则基本~致。在国外学者中,r sn Ba o n 和 Lv 18 ) oe(97 利用 17 96年间的季度数据对美 国制造 90—1 ̄ o 业的实证研究发现: 美元升值会显著地导致产量和就业的下 降, 特别是对 耐用 品部 门而 言; oet2O ) R br(O4 对阿根廷、 巴西 和智利等南美洲国家的研究则得 出了贬值会促进制造业就 业的结论 。Mes l (95 则从 贸易角度分析 了就业水平, se i 19 ) rn 认为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影响为正 , 因此汇率 的贬值有利于就
汇率波动对就业水平影响的研究综述

汇率波动对就业水平影响的研究综述崔惠斌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要]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标,汇率水平的波动直接影响到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文章从一般均衡的角度出发,对汇率波动对就业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汇率就业经济发展作者简介:崔惠斌(1982.5-),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劳动力市场与就业。
汇率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比价,也就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外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
按照不同的角度,汇率可以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等。
汇率作为宏观经济重要的景气指标,对内外均衡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汇率制度的选择对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
作为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汇率的变化在短期内会影响一国贸易品的成本或价格,以改变其原有的竞争优势从而改变贸易商品的结构;从长期看,汇率水平变化将影响一国国内各产业的投资回报率和盈利收益能力,进而影响投资在产业间的分布,使那些不适应在本国生产的产品实现国际间转移,迫使一国不断地将具有高附加值、高生产率的行业纳入到自己的产业结构中,汇率变化的这些作用落实到贸易部门则表现为增强贸易部门的非价格的竞争优势,落实到非贸易部门则体现为资本与劳动流入的增加。
由此可见,汇率的变动对一国的就业水平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从相关研究来看,学者结合汇率形成机制大致从币值变动和汇率波动两个方面研究汇率对就业水平的影响。
一、币值变动对就业水平的影响在研究币值变动对就业的影响方面,观点一般集中于贬值可以促进就业,而升值则不利于就业的实现。
Branson和love(1987)利用1970到1986年间的季度数据对美国的制造业的实证研究揭示了美元升值对就业尤其是耐用品部门就业的抑制作用。
Campa和Goldberg(1998)、Goldberg和Tracy(1999,2001)通过对美国制造业数据的考察发现本币贬值会扩大就业,而本币升值对国内就业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汇率波动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发生 了升值 ,那 么就会导致本国就业减少。 以上是从 国 民收入核算 的角度来分 析汇率波动对就 业 的影 响 ,现在从汇率变动对就业影响 的传导渠道做进
一
步分 析。所谓汇率影响就业 ,实际上就是汇率通过各
“ 汇率 杠杆论” 中曾指出 ,如果潜在产 出不再是假定不
格优 势就会丧失 ,继而减少商 品的出 口数量 ,国际竞争
1 8 94 1 8 9 5 1 8 9 6
1 8 9 7
2 .0 32 7 2 3. 7 9 6 3 52 4 .8
3 2 21 7 .
4 70 81 . 0 9 4 8 30 9 7 .O 51 8 O 2. 0 2
尔经济学奖得主 克鲁格曼就指责人 民币与美元挂钩 的举
措有损世界其他地区 的经济利益 。时至今 日,人 民币的 汇率问题依 旧备受指 责。最近I 一份评估 报告对人 民 MF
币升值展开 了攻击 。报 告称 ,人 民币汇率兑一揽子货 币
表示 的是两个 国家货 币之间的一种互换 关系。汇率的变
国方面 的强 烈反对 。中国政府罕见 地授权 中国驻 I 代 MF 理发布一 份长达 6 的声 明 。声 明称 ,中国转 型消费 主 页 导经济委靡不振 ,是全球金融危机造成 的。 “ 全球危 机
I 为投 资 ,G 为政府购买 ,x 表示 出 E,M l 表示进 口,f一 ) ( M) 为净出 口。通过该恒等式 ,可 以看出 出口的增长能够
理论基础
在开放 的宏 观经济条件下 ,汇率又被称 为汇价 ,是 指一个 国家 的货 币折算成 另一个国家货 币的 比率 ,或者
说是用外 国货 币来表示 的本国货币的价格 ,因此说汇率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汇率变动会影响国内出口行业的竞争力,从而对就业产生影响。
汇率贬值会使得出口商品价格降低,提升了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促进了出口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出口企业的订单量,对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汇率升值则会使得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减少了出口企业的竞争力,有可能导致出口订单量减少,对就业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汇率变动对外资流入和对外投资的影响,进而对就业产生影响。
汇率贬值会使得外资进入我国的成本降低,从而促进了外资流入,增加了对外资的需求,进而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而汇率升值则会使得外资进入的成本增加,减少了外资流入我国的动力,对于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会产生不利影响。
汇率变动还会影响跨境劳动力流动和人才流失。
汇率贬值会降低国内的劳动力成本,在某些行业吸引了更多的外籍劳动力流入,增加了就业机会。
而汇率升值则会提高国内劳动力成本,可能导致一些具有高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流失,对于就业和人才培养会产生不利影响。
第四,汇率变动还会对旅游业和服务业就业产生影响。
汇率贬值会使得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变低,提升了国内旅游业的吸引力,增加了来华旅游的游客量,为旅游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而汇率升值则会使得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变高,减少了入境旅游的吸引力,可能导致旅游业的就业岗位减少。
汇率的变动对就业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汇率变动只是影响就业的一个因素,还需要考虑其他的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对于保持经济稳定和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起到积极的作用。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摘要]随着人民币汇率浮动管理制的进一步推行,汇率的波动将会越来越不确定,其对我国就业结构究竟有多大利弊,学术界对此见仁见智。
本文在论述了汇率波动对就业影响的原理后,采用协整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年底就业人数构成比重与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与第二产业就业构成比重并没有明确的长期均衡关系。
[关键词]实际有效汇率就业结构Johansen协整检验对于任何一个开放型国家,其政府在管理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中都会以实现内外经济均衡为目标,汇率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经济变量。
2022年7月21日,央行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截止2022年4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5%。
本文主要分析有管理浮动汇率制下汇率波动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为央行的汇率浮动管理提供现实参考依据和政策建议。
一、汇率波动影响就业的原理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就业量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失业是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就业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从而个人收入增加,消费量也将因此增加,但消费增加比不上收入的增加,从而使消费与收入之间产生缺口,这一缺口造成消费需求不足;总需求是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共同决定的,所以,只要有足够强大的投资需求就可以填补收入与消费之间的缺口,故用投资需求的增加来扩大总需求是凯恩斯主义有效需求原理的核心内容,主张利用政府的控制力扩大总需求解决失业。
汇率波动改变外汇的价格从而影响外商直接投资,进而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另一方面又通过改变贸易品价格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工资)以及消费。
那么根据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汇率波动对就业可产生间接的影响。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主要通过三个渠道对中国实际宏观经济产生影响:一是汇率波动将引起进出口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将对进出口额产生影响,最后对就业产生影响;二是汇率波动将通过影响外商来华直接投资从而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继而波及到就业;三是汇率波动影响了货币当局的干预政策,从而导致了国内资产价格及货币供应的变化,总需求(投资和消费)也将受到影响,进而间接作用于就业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卷第5期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Vol.5 No.5. 2015年10月 Journal of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Oct.2015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基于中日数据的比较研究蔡濛萌(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摘 要:从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角度出发,运用中日相关数据数据研究两国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就业结构影响。
在对实际有效汇率与三大产业就业人数之间关系的分析中发现,日元汇率升值促进日本劳动力资源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但人民币汇率升值只降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并没有相应增加。
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强化汇率风险识别和应对,推动就业政策与汇率波动相呼应,并增加人力资本再投资以降低就业波动风险。
关键词:实际有效汇率;就业结构;劳动力流动壁垒中图分类号:F830.7;F24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082(2015)05-0023-08一、引言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就业问题关乎一国的国计民生和稳定繁荣,因此各国政府都把就业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
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一方面将长期面对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民工荒”与“找工作难”并存,“毕业即失业”与“企事业单位高薪引进人才难”并存。
在对我国劳动力供给是否处于刘易斯拐点的争论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就业总量与结构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特别是在当前的开放经济环境下,国际经济变动的外部因素都有可能通过国际金融、贸易等方式作用于国内就业,一国汇率就成为就业的影响因素之一。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汇率的升值贬值及其波动都会对一国就业产生影响。
[1]国际经济学的传统理论认为本币贬值会增加国内就业,本币升值会抑制国内就业,但近年来的一些实证研究却发现了与传统观点不同的结论,如Nucci和Pozzolo认为实际有效汇率的上升会通过降低进口中间产品的投入而间接增加就业。
[2]近年来,相关研究从两个方面展开了更为具体化的探索:一方面是就典型国家汇率波动进行的经验研究,如王孝成对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就业波动进行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就业波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且在长期可能呈现与短期相反的效果。
[3]另一方面则是以具体产业部门或具体区域为样本的研究,如毛日昇针对汇率波动下的工业行业就业进行实证收稿日期:2015-06-24作者简介:蔡濛萌(1984—),女,满族,吉林吉林人,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
分析,汇率波动对工业行业就业的负面影响会随着行业平均净利润水平的上升而下降,且对国有工业企业就业的影响显著小于私营工业企业。
[4]王相宁和郭桂圆基于中国制造业30个行业的面板数据测算不同行业在汇率影响就业过程中的差异,认为人民币升值对就业的总体效应为负效应,且此过程中具有不同程度和不同特征的行业异质性。
[5]杨碧云和成思利用广东省各市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广东省就业的影响,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广东省就业的影响存在滞后性。
[6]从既有研究的演进来看,多数研究是以单一国家货币、单一产业大类或单一地区为样本,而不同国家和产业部门之间样本的比较研究相对较少,这可能是导致不同实证研究得出差异性结论的主要原因。
考虑到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过程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元的汇率波动有诸多相似之处,中日两国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给国内就业带来的影响是否具有可比性?这些影响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是否呈现出某种差异性?本文将以比较研究的方式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二、汇率变动影响就业结构的理论模型为了便于比较分析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不同产业部门就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以下假设:开放经济环境下一国生产部门分为贸易品生产部门和非贸易品生产部门;劳动力在两部门间流动不受任何限制;劳动力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
由此可知,各部门的劳动供给与该部门工资正相关,需求与该部门工资负相关,那么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两部门工资相同。
定义为劳动力总供给,为劳动力总需求,与分别为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的劳动力需求。
当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时,劳动力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即L S=L D,由于L D=L T+L N,则有:L S=L T+L N (1)假设贸易开放且交易费用为零,满足同样货物无论在何地销售其价格都必然相同的一价定律,P T和P N分别代表本国的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价格水平。
由于满足一价定律,用贸易品的价格P T代表外国的价格水平,用非贸易品P N的价格水平代表本国价格水平。
综合价格水平由两部门价格共同决定,即p=p Tαp N1-α,其中α(0<α<1)为贸易品占本国消费品的比重。
根据一价定律用间接标价法来表示汇率e为非贸易品与贸易品之比,即,e上升表示实际汇率升值,下降则表示实际汇率贬值。
定义实际工资,相应的贸易部门的实际工资为,非贸易部门的实际工资为,各部门的实际工资都大于零。
代入(1)式得:L S(w)=L T(we1-α)+L N(weα) (2)用(2)式分别求出均衡时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对汇率的偏导数:(3)(4)由(2)式中的各项可知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对实际工资的导数存在L'S>0,L'T<0,L'N<0,且由w>0可以判断出(3)<0,(4)>0。
即对贸易部门而言,实际汇率贬值可以增加贸易部门就业,实际汇率升值则对贸易部门就业起到抑制作用;对非贸易部门则相反,实际汇率升值促进非贸易部门就业,实际汇率贬值对非贸易部门就业起到抑制作用。
以下分别用我国与日本的两部门就业数据来检验这一结论。
三、基于中日比较的实证分析(一)数据选取选取1990年至2014年的数据作为研究的样本。
由于我国的贸易部门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因此使用第二产业年底就业人数来近似贸易部门就业数据。
分别用P、S、T来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各年底就业人数,全部取对数变换后使用,可以实现在不改变原来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的情况下,弱化时间序列的异方差并突显数据趋势的线性化。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各年底就业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按照国际惯例实际有效汇率用REER表示,数据来自于IMF统计资料。
日本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厚生劳动省的《日本の統計》和世界银行数据库的《世界统计年鉴》第六大项以及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日元实际有效汇率数据。
(二)模型检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1990—2014年变动趋势如图1所示:图1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1990—2014年变动趋势图1990年至2014年,我国农业就业人口总数基数巨大但整体呈现不断下降的状态。
相应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总数呈增加趋势。
我国第二产业年度就业人数从1990年到1998年之间基本稳定增加,1998年到2001年之间略有降低,主要是由于该时期受到亚洲金融危机以及相应紧缩政策的影响。
从2003年又开始维持稳定增长,主要是该时期宏观经济环境转暖且一系列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发挥作用。
至2010年底,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虽然不断提升,但占比为34.6%,仍然低于第一产业的36.7%。
此现象从2011年开始逆转,至2014年底,全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为38.5%,分别超过第一、二产业就业比例。
样本区间内,日本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图2所示:图2 日元实际有效汇率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1990—2014年变动趋势图1990年日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年底各就业人数占比分别为9.19%、33.9%和56.91%。
随着泡沫经济崩溃,日本进入到漫长的产业结构改革和调整时期。
2000年后经济形势出现转机,产业结构继续升级,就业促进战略初现成效。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继续降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逐渐增多,到2014年年底日本三个产业间的就业人数占比分别变为3.1%、30.4%和66.5%。
分别用LP、LS、LT与实际有效汇率取对数LREER建立VAR模型。
1.确定滞后阶数VAR模型滞后阶数由AIC信息准则和SC信息准则确定,用eviews7.2进行操作综合选取滞后阶数结果如表1所示:表1 中日数据LREER分别与LP、LS和LT建立VAR模型的阶数LP LS LT 人民币LREER建立与LP的2阶模型建立与LS的2阶模型建立与LT的3阶模型日元LREER建立与LP的2阶模型建立与LS的2阶模型建立与LT的2阶模型2.单位根检验只有当确定变量是同阶单整时协整数据才能做进一步分析,因此先用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法检验各个变量以及其一阶差分的单整阶数,检验结果见表2和表3:表2 我国三个产业就业人数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ADF值变量ADF值检验形式临界值结论LREER-3.481(C,T,1)-3.217**非平稳△LREER-2.575(0,0,0)-2.968*平稳LPIP-2.820(C,T,0)-3.162**非平稳△LPIP-3.026(C,0,0)-3.012*平稳LSIP-3.973(C,0,0)-3.814***非平稳△LSIP-3.315(0,0,0)-2.365*平稳LTIP-0.727(C,0,1)-2.899***非平稳△LTIP-3.129(0,0,0)-2.792*平稳表3 日本三个产业就业人数与日元实际有效汇率的ADF值变量ADF值检验形式临界值结论LREER-3.728(C,T,1)-3.166**非平稳△LREER-2.871(0,0,0)-1.927*平稳LP-1.740(C,T,1)-3.981**非平稳△LP-3.152(C,0,1)-1.120**平稳LS-2.806(C,T,3)-3.265**非平稳△LS-3.315(C,T,4)-2.314*平稳LT-1.695(C,T,3)-2.895**非平稳△LT-3.521(0,T,4)-3.226*平稳注:检验形式(C,T,K)中C为位移项,表示检验方程包含常数项,T为趋势项,K表示滞后阶数,由AIC 准则选定。
*表示1%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表示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表示10%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
以上检验结果显示,两国数据LREER、LP、LS和LT未通过单位根检验,而其一阶差分序列△LREER、△LP、△LS和△LT均通过单位根检验。
因此,各变量均为I(1)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
3.中日数据的协整检验(1)我国数据的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表4 我国数据的协整检验结果模型协整向量个数特征值迹(Trace)5%临界值P值1None*0.75289.84545.2280.006At most 1*0.38166.71836.4150.250 2None*0.69518.63215.6700.070At most 1*0.045 1.126 3.7060.002 3None*0.96112.65216.5230.023At most 1*0.506 1.845 3.7150.234注:*表示在5%置信度水平下拒绝原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