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论文1

合集下载

数据分析报告论文模板

数据分析报告论文模板

数据分析报告论文模板一、介绍在数据科学和商业决策中,数据分析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数据分析可以揭示数据中的模式、趋势和关联性,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档旨在为撰写数据分析报告的学者和分析师提供一个模板,以确保报告的结构清晰且内容准确。

二、数据收集和整理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准备数据。

这一步通常包括数据收集、清理和整理。

数据收集的方法可以包括调查问卷、实验数据、数据库查询等。

数据清理阶段涉及处理缺失值、异常值和重复值,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数据整理阶段,我们可以进行数据转换、合并和计算,以得到适合后续分析的数据集。

三、问题陈述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分析的目标和问题。

问题陈述应该明确、具体,并指导分析的方向。

例如,我们可以研究某个产品在不同市场上的销售情况,或者了解顾客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

问题陈述应该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明确的指导。

四、数据探索在数据探索阶段,我们将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探索性分析。

这一阶段包括统计描述、可视化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

通过数据探索,我们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变量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异常值。

数据探索的结果将为后续的数据建模和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五、数据建模在数据建模阶段,我们将根据问题陈述和数据探索的结果选择适当的建模方法。

常用的数据建模方法包括回归分析、分类算法、聚类分析等。

通过数据建模,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趋势、识别关键因素以及探索隐藏的模式。

数据建模的结果可以为决策者提供量化的指导和预测。

六、结果分析与讨论在结果分析与讨论阶段,我们将对模型的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这一阶段需要对结果进行合理的解读,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和预测能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探讨数据分析的局限性和可能的改进方法。

结果分析与讨论的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清晰的结论和建议。

七、结论与建议在本节中,我们将总结整个数据分析报告,提供结论和建议。

结论应该回答初始问题陈述并总结主要发现。

数据分析方法论文15篇(土工实验数据分析方法探讨)

数据分析方法论文15篇(土工实验数据分析方法探讨)

数据分析方法论文15篇土工实验数据分析方法探讨数据分析方法论文摘要:数据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

这一过程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过程。

在实用中,数据分析可帮助人们作出判断,以便采取适当行动。

数据分析的数学基础在20世纪早期就已确立,但直到计算机的出现才使得实际操作成为可能,并使得数据分析得以推广。

数据分析是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关键词数据分析方法数据论文数据数据分析方法论文:土工实验数据分析方法探讨【摘要】土工实验是进行土木工程的重要前提条件,其能够为施工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能够有效防止工程建设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事故。

本文对其数据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析了实验准确性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方法应用,希望可以为土工实验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土工实验;实验数据;数据分析;分析方法一、引言在进行实验过程中,由于土体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土质质检所存在的物理学特性以及采样、运输、存储等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点,都容易对数据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致使实验的结果出现误差。

另外,因为实验本身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也同样容易发生数据偏差的问题。

因此,本文着重从实验数据所涉及的内容,影响实验数据的因素,以及提升实验准确率的角度出发,对土工实验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探讨。

二、土工试验数据所涉及内容(一)土的比重实验。

土工试验过程中,土的比重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地域相同或者相近,那么土的比重也将会比较相近。

但是,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其整个的操作流程比较复杂,所以不同的单位会采用本地所出具的或者考察的相关数据直接进行比重实验,这样容易导致实验数据的误差存在。

(二)土的密度实验。

通过土的密度实验可以详细的了解土的组成,可以了解其组成成分的性质,能够为之后的施工提供更多的参考。

土的密度与土粒的重量、孔隙体积、孔隙大小、孔隙水重等等内容息息相关,能够反映土的组成和基本结构特征。

大数据论文3000字范文(精选5篇)

大数据论文3000字范文(精选5篇)

大数据论文3000字范文(精选5篇)第一篇:大数据论文3000字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云计算、物联网等主题时,“大数据”一词已逐渐成为IT网络通信领域热门词汇。

争夺大数据发展先机俨然成为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问题,其中不乏IBM、EMC、甲骨文、微软等在内的巨头厂商的强势介入,纷纷跑马圈地,它们投入巨额资金争相抢占该领域的主动权、话语权。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除了推动现有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其对我们生产生活的方式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从个人视角来看,不管是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海量邮件或是从网上获取的社交、购物、娱乐、学习、理财等信息,还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手机存储,大数据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对企业而言,互联网公司已开始采用大数据来冲击传统行业,精准营销与大数据驱动的产品快速迭代,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教育、医疗、交通等行业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出现了各种新的应用,数据化、社交化的新媒体平台、智能交通与城市数字监管系统,以及病历存储调用的医疗云等,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来高效完成信息采集,这样可优化升级管理运营。

然而大数据在给我们展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国家信息安全、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不久前,斯诺登披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一直进行信息监视活动、已收集数以百万计的全球人的信息数据的消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

该事件对“大数据”的信息安全敲响了警钟。

大数据让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成为可能,将信息存储和管理集中化,我们在百度上面的记录,无意识阅读的产品广告、旅游信息,习惯去哪个商场进行采购等这些痕迹,却不知所有的关系和活动在数据化之后都被一些组织或商家公司掌控,这也使得我们一方面享受了“大数据”带来的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无处不在的“第三只眼”却在时刻监控着我们的行动。

面对大数据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隐忧,我们在技术上要应对其“大容量、多类别、高时效”的三大挑战。

数据分析论文

数据分析论文

数据分析论文数据分析是一门研究如何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实用信息的学科。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据的产生和积累呈现爆炸式增长的趋势。

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无论是在商业领域、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管理中,数据分析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是指通过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以发现数据中隐藏的模式、关系和趋势。

数据分析的核心任务是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支持决策和解决问题。

数据分析的过程普通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挖掘和数据可视化等环节。

在数据分析的方法中,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是两个重要的分析手段。

统计学通过对数据的描述、判断和预测,揭示数据的内在规律和统计特征。

机器学习则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和算法,让计算机自动从数据中学习和识别模式,以实现对未知数据的预测和分类。

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相辅相成,在数据分析中起到了互补的作用。

数据分析的应用范围广泛,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

在商业领域,数据分析可以匡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设计、提升销售业绩等。

例如,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电商平台可以了解用户的购买偏好,从而优化商品推荐和个性化营销。

在科学研究中,数据分析可以匡助科学家发现新的科学规律、验证假设和推动学科进步。

例如,天文学家通过对天体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了黑洞和暗能量等重要的宇宙现象。

在社会管理中,数据分析可以匡助政府和组织制定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公共服务等。

例如,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对交通流量数据的分析,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提升交通效率和减少拥堵。

然而,数据分析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是数据分析的基础。

如果数据存在错误、缺失或者偏差,那末分析结果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数据清洗和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其次,数据分析需要运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

不同的问题和数据类型需要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和算法。

统计学论文(数据分析)

统计学论文(数据分析)

统计学论文(数据分析)统计学论文(数据分析)引言概述:统计学论文是一种重要的学术研究形式,它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来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数据分析是统计学论文的核心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特征、关系和趋势,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方法、结果解释和结论总结五个方面,详细介绍统计学论文中的数据分析过程。

一、数据收集:1.1 选择合适的数据源: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数据的来源。

可以从公共数据库、调查问卷、实验记录等多种渠道获取数据。

1.2 确定数据采集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方法。

可以采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收集数据。

1.3 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应注意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可以通过多次观察、重复实验、合理设计问卷等方式提高数据的质量。

二、数据清洗:2.1 数据筛选和去除异常值:在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出符合研究目的的数据,并去除异常值,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数据缺失值处理: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据缺失的情况。

对于缺失值,可以采用插补方法或者删除缺失数据的方式进行处理。

2.3 数据标准化和转换:为了方便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和转换。

常见的方法包括z-score标准化、对数转换等。

三、数据分析方法:3.1 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对数据进行整体描述和总结的方法。

可以通过计算平均值、标准差、频数等指标,来了解数据的分布和变异情况。

3.2 探索性数据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是通过可视化和图表分析等方法,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关系。

可以使用散点图、箱线图、直方图等图表来展示数据的特征。

3.3 推断性统计分析:推断性统计分析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和关系。

可以使用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推断。

四、结果解释:4.1 解释分析结果:在数据分析完成后,需要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

统计学论文(数据分析)

统计学论文(数据分析)

统计学论文(数据分析)统计学论文(数据分析)引言概述: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分析、解释和展示数据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数据分析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商业决策到科学研究。

本文将介绍统计学论文中的数据分析部分,重点讨论数据分析的五个关键部分。

一、数据预处理:1.1 数据清洗:对数据进行清洗是数据分析的第一步。

这包括去除缺失值、异常值和重复值等。

清洗后的数据将更加准确可靠。

1.2 数据转换:有时候需要对数据进行转换,例如将连续型数据离散化、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对数据进行归一化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统计模型的要求。

1.3 数据集成:当数据来自不同的来源时,需要将它们整合到一个数据集中。

这可能涉及到数据的合并、连接和拆分等操作。

二、探索性数据分析:2.1 描述统计分析:通过计算数据的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可以对数据的特征进行描述。

常用的描述统计指标包括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

2.2 数据可视化:通过绘制图表,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趋势和关系。

常用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包括直方图、散点图、箱线图等。

2.3 相关性分析:通过计算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判断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这有助于发现变量之间的潜在关联和影响。

三、假设检验与推断统计:3.1 假设检验: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可以判断样本数据是否代表了总体的特征。

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

3.2 置信区间估计:通过计算样本数据的置信区间,可以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

置信区间提供了总体参数的范围估计。

3.3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之间的差异,判断这些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回归分析:4.1 简单线性回归:通过建立一个线性模型,可以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简单线性回归可以用于预测和解释因变量的变化。

4.2 多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可以考虑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通过建立一个多元线性模型,可以更全面地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

开题报告数据分析型论文(3篇)

开题报告数据分析型论文(3篇)

第1篇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

据统计,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成本已超过1万亿元,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因此,研究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策略,对于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城市交通拥堵的成因和规律,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拥堵治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 研究内容(1)城市交通拥堵现状分析通过对城市交通拥堵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了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时空分布、拥堵程度、影响因素等,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2)城市交通拥堵成因分析从交通需求、交通供给、交通管理、城市规划等方面分析城市交通拥堵的成因,为治理策略提供理论支撑。

(3)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的应用探讨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的应用,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流量预测、交通诱导等。

(4)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策略研究结合大数据分析结果和国内外成功案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策略。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最新研究成果。

(2)数据分析法: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城市交通拥堵数据进行分析。

(3)案例分析法:借鉴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成功案例,为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提供借鉴。

(4)比较分析法:对比不同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策略的效果,为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提供参考。

2. 技术路线(1)数据收集:收集城市交通拥堵相关数据,包括交通流量、交通事故、交通设施等。

(2)数据预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标准化处理。

(3)数据分析: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

(4)结果展示: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进行展示。

(5)策略制定: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策略。

大数据分析论文

大数据分析论文

大数据分析论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大数据分析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

大数据分析是指利用各种分析工具和算法对大规模数据集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发现数据中的模式、趋势和关联性,从而为决策提供支持。

本文将探讨大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应用领域以及面临的挑战。

首先,大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可视化。

数据收集是大数据分析的第一步,涉及到从各种来源获取数据,如社交媒体、传感器、交易系统等。

数据存储则需要高效的数据管理系统来存储海量数据,常见的存储技术包括分布式文件系统和数据库。

数据处理是大数据分析的核心,它涉及到数据清洗、转换和分析等步骤,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数据可视化则是将分析结果以图形或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使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数据的含义。

其次,大数据分析的关键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

机器学习算法能够从数据中自动学习并做出预测或决策,是大数据分析中非常重要的技术。

数据挖掘则侧重于从大量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包括分类、聚类和关联规则学习等。

统计分析提供了一套方法论来评估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则使得计算机能够理解和处理人类语言,这对于文本数据的分析尤为重要。

在应用领域方面,大数据分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零售、政府和教育等多个行业。

在金融领域,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银行和投资公司进行风险评估和欺诈检测。

在医疗领域,大数据分析可以用于疾病预测、个性化治疗和药物研发。

零售行业则利用大数据分析来优化库存管理、顾客关系管理和市场营销策略。

政府机构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而教育机构则利用大数据分析来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然而,大数据分析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其次是数据质量问题,数据的不完整、不准确或不一致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绩评定表课程设计任务书汇率是在商品交易和货币运动越出国界时产生的,是一国货币价值在国际的又一表现。

因为一国货币汇率受制于经济、政治、军事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彼此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而且在不同时间,各因素产生作用的强度也会出现交替变化,所以很难准确地找出究竟哪些因素影响着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化,在开放经济中,汇率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价格。

汇率的失衡或错估,不仅会破坏经济的外部平衡,而且会给国内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另外,汇率的变化还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销售生产较大的影响。

所以,对影响汇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指导汇率政策的制定、预测汇率变化趋势、优化投资策略,以及研究与汇率有关的生活消费等问题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spss在经济、管理、医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问题中,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通过运用SPSS分析方法对我国人民币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汇率的情况。

关键词:spss;汇率;影响因素;回归1问题分析 (1)2数据来源 (1)3数据定义 (2)4数据输入 (2)5变量的标准化处理 (3)5.1描述性分析选入变量及参数设置 (3)5.2描述性分析 (4)5.3描述性分析结果输出 (5)6.1描述性分析选入变量及参数设置 (5)6.2线性回归分析 (7)7进一步的分析和应用 (17)总结 (22)参考文献 (23)汇率影响因素分析1问题分析汇率是在商品交易和货币运动越出国界时产生的,是一国货币价值在国际上的又一表现。

因为一国货币汇率受制于经济、政治、军事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彼此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而且在不同时间,各种因素产生作用的强度也会出现交替变化,所以很准确地找出究竟哪些因素影响着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化。

在开放经济中,汇率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价格。

汇率的失衡或错估,不仅会破坏经济的外部平衡,而且会给国内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另外,汇率的变化还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销售产生较大的影响。

所以,对影响汇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指导汇率政策的制定、预测汇率变化趋势、优化投资策略,以及研究与汇率有关的生产消费等问题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数据来源所用数据参考自“人民币汇率研究”(陈瑨,CENET网刊,2005)、“汇率决定模型与中国汇率总分析”(孙煜,复旦大学<经济学人>,2004)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与走势分析”(徐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2),其中通货膨胀率、一年期名义利率、美元利率和汇率4个指标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的部分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3数据定义4数据输入5变量的标准化处理在初始的12个自变量里,变量的取值单位有比率、亿元和亿美元等,度量方式不统一,所以有必要先对它们进行标准化处理。

描述性分析步骤如下:5.1描述性分析选入变量及参数设置依次单击菜单“分析、描述统计、描述”,打开“描述性”对话框,如图1·1所示。

在对话的左侧变量列表框中选择变量“通货膨胀率”、“一年期名义利率”、“美元利率”、“GDP-亿元”、“净出口-亿美元”、“居民总储蓄-亿美元”、“居民消费-亿元”、“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实使外资-亿美元”、“外汇储备-亿美元”和“外债规模-亿美元”,单击选中按钮,将其选入到左侧的“变量”列表框。

如图1·2所示图1·1图1·25.2描述性分析单击图1·1中的“选项”按钮,打开“描述:选项”对话框,如图1·3所示,依次选择“均值”;在“离散”选项组中选择“标准差”、“最小值”和“最大值”;在“分布”选项组中选择“峰度”和“偏度”;在“显示顺序”选项中选择“变量列表”。

图35.3描述性分析结果输出设置完毕后,单击图1·1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执行描述性分析。

[数据集1]结果分析:表1为描述性统计量。

通过观察每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信息,可以了解这个变量的极值情况(极大值和极小值)、取值波动情况(标准差)以及分布情况(峰度和偏度)。

从各变量的取值范围来看,相差的数据级很大,所以有必要进行标准化;从峰度、偏度的取值来看(都接近0),各变量都没有过分地偏离正态分布。

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本题中的自变量较多,并且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共线性问题,所以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步骤如下:6.1描述性分析选入变量及参数设置依次单击菜单“分析、回归、线性”命令,打开“线性回归”对话框如图2·1所示,在对话框的左侧变量列表框中选择变量“汇率”,单击选择按钮,将其选入“因变量”列表框;按下ctrl键,同时选中变量“通货膨胀率”、“一年期名义利率”、“美元利率”、“GDP-亿元”、“净出口-亿美元”、“居民总储蓄-亿元”、“居民消费-亿元”、“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实使外资-亿美元”、“外汇储备-亿美元”和“外债规模-亿美元”,单击选择按钮,将其选入到右侧的自变量列表框,如图2.2所示图2·1图2·26.2线性回归分析在本题中向前逐步法只能在最终模型只保留一个变量,向后逐步法只能在最终模型保留多个变量,可见向后逐步回归法更能充分利用本题中的数据。

单击图2.1中的统计量安缪,打开线性回归:统计量的对话框如图2.3所示,在该对话框中,“回归系数”选项组中选择估计;在残差选项组中选择“Durbin-Watson”;其它复选框中的选择“模型拟合度”和“共线性诊断”再单击图2.1中绘制按钮,打开线性回归图对话框如图2.4所示在左侧变量列表框中选中变量“*ADJPRED”,单击选择按钮,将其选入到“Y”列表框,用同样的办法,将变量“DEPENDENT”选入到“X”列表框;“标准化残差图”选项组选择“正态概率图”。

单击图2.1中的保存按钮,打开线性分析保存对话框,如图2.5所示。

在预测值选项组中选择“未标准化”,在残差选项组中选择“未标准化”、“标准化”和“学生化”;再单击图2.1选项按钮,打开线性回归:选项对话框如图2.6所示。

在默认状态下,回归分析模式包含“在等式中包含常量”选项,若不选此项,则回归模型经过原点。

回归方程是否包含常数项,对某些回归结果的解释将不一样。

“缺失值”选项组中给出处理缺失值的方式,主要有“按列表排除个案”、“按对排除个案”和“使用均值替换”3种。

设置完毕后,单击图2.1的确定按钮,执行多元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数据集:[数据集1]模型摘要:结果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模型摘要给出了逐步回归的各模型的拟合情况,最终模型的R值、R方直和调整R方值都达到0.99以上,即模型几乎解释了总变异的全部,说明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非常好。

方差分析表结果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6个模型回归的均方分别为6.535、7.188、7.896、8.983、10.262、11.968;剩余的均方分别为0.024、0.019、0.016、0.016、0.018、0.018;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分别为277.953、381.967、487.379、573.982、572.309、647.355,相应的概率p值均为0.000,小于0.05,可以认为因变量“汇率”和自变量通货膨胀率、一年期名义利率、美元利率、GDP-亿元、净出口-亿美元、居民总储蓄-亿元、居民消费-亿元、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实使外资-亿美元、外汇储备-亿美元、外债规模-亿美元存在线性关系。

模型的参数估计:居民消费(亿元)-1.809E-5 .000 -.114 -.474 .656 .005 220.487 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002 .001 -.320 -3.257 .023 .027 36.947 实使外资(亿美元).001 .001 .103 .886 .416 .020 51.266 外汇储备(亿美元).001 .000 .057 1.581 .175 .200 5.004 外债规模(亿美元).005 .001 1.025 5.279 .003 .007 144.233 3 (常量) 4.440 .375 11.847 .000一年期名义利率-.105 .032 -.100 -3.251 .017 .241 4.146 美元利率-.193 .049 -.133 -3.937 .008 .198 5.049 GDP(亿元)-4.128E-5 .000 -.578 -11.326 .000 .088 11.426 净出口(亿美元).000 .001 -.076 -1.495 .185 .088 11.313 居民总储蓄(亿元).000 .000 .683 12.235 .000 .073 13.684 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002 .000 -.289 -4.245 .005 .049 20.353 实使外资(亿美元).001 .001 .065 .828 .439 .037 26.923 外汇储备(亿美元).000 .000 .050 1.642 .152 .250 3.994 外债规模(亿美元).004 .000 .946 10.432 .000 .028 36.088 4 (常量) 4.398 .363 12.118 .000一年期名义利率-.116 .029 -.110 -4.025 .005 .290 3.452 美元利率-.184 .047 -.127 -3.939 .006 .210 4.770 GDP(亿元)-4.191E-5 .000 -.587 -12.038 .000 .092 10.918 净出口(亿美元).000 .001 -.073 -1.471 .185 .089 11.251 居民总储蓄(亿元).000 .000 .704 14.484 .000 .092 10.860 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002 .000 -.269 -4.321 .003 .056 17.833 外汇储备(亿美元).000 .000 .042 1.500 .177 .273 3.666 外债规模(亿美元).005 .000 .987 13.406 .000 .040 24.942 5 (常量) 4.334 .386 11.238 .000一年期名义利率-.112 .031 -.107 -3.655 .006 .292 3.426 美元利率-.157 .046 -.109 -3.414 .009 .246 4.071 GDP(亿元)-4.134E-5 .000 -.579 -11.163 .000 .093 10.781 居民总储蓄(亿元).000 .000 .668 14.901 .000 .124 8.056 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001 .000 -.207 -4.227 .003 .104 9.617 外汇储备(亿美元).000 .000 .033 1.131 .291 .286 3.495 外债规模(亿美元).004 .000 .925 14.383 .000 .060 16.587 6 (常量) 4.192 .370 11.321 .000一年期名义利率-.112 .031 -.107 -3.591 .006 .292 3.426美元利率-.143 .045 -.099 -3.180 .011 .265 3.779 GDP(亿元)-4.253E-5 .000 -.595 -11.804 .000 .101 9.901 居民总储蓄(亿元).000 .000 .673 14.872 .000 .126 7.968 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001 .000 -.200 -4.055 .003 .106 9.467 外债规模(亿美元).004 .000 .963 17.315 .000 .083 12.033 a. 因变量: 汇率结果分析:该表包含了进入模型的变量,主要描述模型的参数估计值(未标准化和标准化的),以及每个变量的系数估计值的显著性检验和共线性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