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综合练习1

合集下载

北京市丰台区2020年中考数学综合练习一(含解析)

北京市丰台区2020年中考数学综合练习一(含解析)

北京市丰台区2020年中考数学综合练习(一)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于4月29日在北京延庆举行,会期共162天,预计参观人数将不少于16000000次.将16000000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16×106B.1.6×107C.0.16×108D.1.6×1083.已知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b B.|a|<|b|C.ab>0D.﹣a>b4.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折叠,若∠1=80°,则∠2的度数是()A.50°B.60°C.70°D.80°5.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均为120°,则该多边形是()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七边形6.如果a2+3a﹣2=0,那么代数式()的值为()A.1B.C.D.7.弹簧原长(不挂重物)15cm,弹簧总长L(cm)与重物质量x(kg)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弹簧总长L(cm)1617181920重物重量x(kg)0.5 1.0 1.5 2.0 2.5当重物质量为5kg(在弹性限度内)时,弹簧总长L(cm)是()A.22.5B.25C.27.5D.308.为了迅速算出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一位同学创造了一张奇妙的算图.如图,y轴上动点M的纵坐标y m表示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直线x=10上动点N的纵坐标y n表示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线段MN与直线x=6的交点为P,则点P的纵坐标y p就是这名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有下面几种说法:①若某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为7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80分,则他的学期总评成绩为75分;②甲同学的期中考试成绩比乙同学高10分,但期末考试成绩比乙同学低10分,那么甲的学期总评成绩比乙同学低;③期中成绩占学期总评成绩的60%.结合这张算图进行判断,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①③B.②③C.②D.③二.填空题(共8小题)9.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10.有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标有1~6这六个整数,投掷这个正方体一次,则向上一面的数字是偶数的概率为.11.能说明命题“若a>b,则ac>bc”是假命题的一个c值是.12.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如果=,则∠ACD的度数是.13.《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译文大致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尺,问木条长多少尺?”如果设木条长x尺,绳子长y 尺,可列方程组为.14.如图,在▱ABCD中,点E在DA的延长线上,且AE=AD,连接CE交BD于点F,则的值是.15.为方便市民出行,2019年北京地铁推出了电子定期票,电子定期票在使用有效期限内,支持单人不限次数乘坐北京轨道交通全路网(不含机场线)所有线路,电子定期票包括一日票、二日票、三日票、五日票及七日票共五个种类,价格如下表:种类一日票二日票三日票五日票七日票单价(元/张)2030407090某人需要连续6天不限次数乘坐地铁,若决定购买电子定期票,则总费用最低为元.16.如图,在Rt△ABC中,∠ACB=90°,将△ABC绕顶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A'B'C,D 是A'B'的中点,连接BD,若BC=2,∠ABC=60°,则线段BD的最大值为.三.解答题(共8小题)17.下面是小明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如图1,直线BC及直线BC外一点P.求作:直线PE,使得PE∥BC.作法:如图2.①在直线BC上取一点A,连接P A;②作∠P AC的平分线AD;③以点P为圆心,P A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AD于点E;④作直线PE.所以直线PE就是所求作的直线.根据小明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AD平分∠P AC,∴∠P AD=∠CAD.∵P A=PE,∴∠P AD=,∴∠PEA=,∴PE∥BC.()(填推理依据).18.计算:()﹣1﹣6tan30°﹣(﹣1)0+.19.解不等式组:.2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3)x﹣3m=0.(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方程的两个根都是整数,请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m的值,并求此时方程的根.21.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CD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DC、BC于点E、F、G,连接DE、DG.(1)求证:四边形DGCE是菱形;(2)若∠ACB=30°,∠B=45°,ED=6,求BG的长.22.如图,AB与⊙O相切于点A,P为OB上一点,且BP=BA,连接AP并延长交⊙O于点C,连接OC.(1)求证:OC⊥OB;(2)若⊙O的半径为4,AB=3,求AP的长.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kx(k≠0)与双曲线y=(x>0)交于点A(2,n).(1)求n及k的值;(2)点B是y轴正半轴上的一点,且△OAB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B的坐标.24.某年级共有400学生,为了解该年级学生上学的交通方式,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a.不同交通方式学生人数分布统计图如图1所示:b.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单程所花费时间(分)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2所示(数据分成6组:10≤x<20,20≤x<30,30≤x<40,40≤x<50,50≤x<60,60≤x≤70):c.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单程所花费时间在30≤x<40这一组的是:30 30 31 31 32 33 33 34 35 35 36 37 38 39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单程所花费时间的中位数为分;(3)请你估计该年级采用公共交通方式上学共有人,其中单程不少于60分钟的有人.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mx2﹣6mx+9m+1(m≠0).(1)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和B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且AB=4,求m的值.(3)已知四个点C(2,2)、D(2,0)、E(5,﹣2)、F(5,6),若抛物线与线段CD 和线段EF都没有公共点,请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2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边BC上的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连接DE、点C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为C′,连接AC′并延长交直线DE于点P,F是AC′的中点,连接DF.(1)求∠FDP的度数;(2)连接BP,请用等式表示AP、BP、DP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连接AC,若正方形的边长为,请直接写出△ACC′的面积最大值.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P、Q两点给出如下定义:若点P到x、y轴的距离中的最大值等于点Q到x、y轴的距离中的最大值,则称P、Q两点为“等距点”,如图中的P、Q两点即为“等距点”.(1)已知点A的坐标为(﹣3,1)①在点E(0,3)、F(3,﹣3)、G(2,﹣5)中,点A的“等距点”是E、F;②若点B在直线y=x+6上,且A、B两点为“等距点”,则点B的坐标为(﹣3,3);(2)直线l:y=kx﹣3(k>0)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D.①若T1(﹣1,t1)、T2(4,t2)是直线l上的两点,且T1、T2为“等距点”,求k的值;②当k=1时,半径为r的⊙O上存在一点M,线段CD上存在一点N,使得M、N两点为“等距点”,直接写出r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2.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于4月29日在北京延庆举行,会期共162天,预计参观人数将不少于16000000次.将16000000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16×106B.1.6×107C.0.16×108D.1.6×108【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非负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将16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6×107.故选:B.3.已知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b B.|a|<|b|C.ab>0D.﹣a>b【分析】根据数轴可以判断a、b的正负,从而可以判断各个选项中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数轴可得,﹣2<a<﹣1<0<b<1,∴a<b,故选项A错误,|a|>|b|,故选项B错误,ab<0,故选项C错误,﹣a>b,故选项D正确,故选:D.4.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折叠,若∠1=80°,则∠2的度数是()A.50°B.60°C.70°D.80°【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解答】解:∵a∥b,∴∠1=∠3=80°,由翻折不变性可知:∠2=∠4=(180°﹣80°)=50°,故选:A.5.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均为120°,则该多边形是()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七边形【分析】首先可求得每个外角为60°,然后根据外角和为360°即可求得多边形的边数.【解答】解:180°﹣120°=60°,360°÷60°=6.故选:C.6.如果a2+3a﹣2=0,那么代数式()的值为()A.1B.C.D.【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由a2+3a﹣2=0,得到a2+3a=2,则原式=,故选:B.7.弹簧原长(不挂重物)15cm,弹簧总长L(cm)与重物质量x(kg)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弹簧总长L(cm)1617181920重物重量x(kg)0.5 1.0 1.5 2.0 2.5当重物质量为5kg(在弹性限度内)时,弹簧总长L(cm)是()A.22.5B.25C.27.5D.30【分析】根据表格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函数关系式,当x=5时,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值即可.【解答】解:设弹簧总长L(cm)与重物质量x(kg)的关系式为L=kx+b,将(0.5,16)、(1.0,17)代入,得:,解得:,∴L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L=2x+15;当x=5时,L=2×5+15=25(cm)故重物为5kg时弹簧总长L是25cm,故选:B.8.为了迅速算出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一位同学创造了一张奇妙的算图.如图,y轴上动点M的纵坐标y m表示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直线x=10上动点N的纵坐标y n表示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线段MN与直线x=6的交点为P,则点P的纵坐标y p就是这名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有下面几种说法:①若某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为7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80分,则他的学期总评成绩为75分;②甲同学的期中考试成绩比乙同学高10分,但期末考试成绩比乙同学低10分,那么甲的学期总评成绩比乙同学低;③期中成绩占学期总评成绩的60%.结合这张算图进行判断,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①③B.②③C.②D.③【分析】根据题意在坐标系中画出对应的图象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①中,与x=6的交点大于75,故错误②中,乙与x=6的交点大于甲与x=6的交点,所以期末总评成绩乙大于甲,正确③中,由图象可知,期末总评成绩占60%,故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共8小题)9.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x≥2.【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2≥0,再解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2≥0,解得:x≥2,故答案为:x≥2.10.有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标有1~6这六个整数,投掷这个正方体一次,则向上一面的数字是偶数的概率为.【分析】由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2、3、4、5、6六个数字,投掷这个骰子一次,则向上一面的数字是偶数的有3种情况,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2、3、4、5、6六个数字,投掷这个骰子一次,则向上一面的数字是偶数的有3种情况,∴投掷这个骰子一次,则向上一面的数字是偶数的概率为:=.故答案为:.11.能说明命题“若a>b,则ac>bc”是假命题的一个c值是0(答案不唯一).【分析】举出一个能使得ac=bc或ac<bc的一个c的值即可.【解答】解:若a>b,当c=0时ac=bc=0,故答案为:0(答案不唯一).12.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如果=,则∠ACD的度数是60°.【分析】根据垂径定理求出=,求出、、的度数,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即、、的度数是=120°,∴∠ACD=°=60°,故答案为:60°.13.《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译文大致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尺,问木条长多少尺?”如果设木条长x尺,绳子长y 尺,可列方程组为.【分析】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剩余4.5尺可知:绳子比木条长4.5尺得:y﹣x =4.5;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尺可知:绳子对折后比木条短1尺得:;组成方程组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故答案为:.14.如图,在▱ABCD中,点E在DA的延长线上,且AE=AD,连接CE交BD于点F,则的值是.【分析】由△EDF∽△CBF,可得=,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设AD=3a,则AE=a,∵DE∥BC,∴△EDF∽△CBF,∴===故答案为.15.为方便市民出行,2019年北京地铁推出了电子定期票,电子定期票在使用有效期限内,支持单人不限次数乘坐北京轨道交通全路网(不含机场线)所有线路,电子定期票包括一日票、二日票、三日票、五日票及七日票共五个种类,价格如下表:种类一日票二日票三日票五日票七日票单价(元/张)2030407090某人需要连续6天不限次数乘坐地铁,若决定购买电子定期票,则总费用最低为80元.【分析】分5种方案计算费用比较即可.【解答】解:连续6天不限次数乘坐地铁有5种方案方案①:买一日票6张,费用20×6=120(元)方案②:买二日票3张:30×3=90(元)方案③:买三日票2张:40×2=80(元)方案④:买一日票1张,五日票1张:20+70=90(元)方案⑤:买七日票1张:90元故方案③费用最低:40×2=80(元)故答案为80.16.如图,在Rt△ABC中,∠ACB=90°,将△ABC绕顶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A'B'C,D 是A'B'的中点,连接BD,若BC=2,∠ABC=60°,则线段BD的最大值为4.【分析】连接CD.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求出CD=A′B′=2,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连接CD,在Rt△ABC中,∵∠ACB=90°,BC=2,∠ABC=60°,∴∠A=30°,∴AB=A′B′=2BC=4,∵DB′=DA′,∴CD=A′B′=2,∴BD≤CD+CB=4,∴BD的最大值为4,故答案为4.三.解答题(共8小题)17.下面是小明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如图1,直线BC及直线BC外一点P.求作:直线PE,使得PE∥BC.作法:如图2.①在直线BC上取一点A,连接P A;②作∠P AC的平分线AD;③以点P为圆心,P A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AD于点E;④作直线PE.所以直线PE就是所求作的直线.根据小明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AD平分∠P AC,∴∠P AD=∠CAD.∵P A=PE,∴∠P AD=∠PEA,∴∠PEA=∠CAD,∴P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填推理依据).【分析】(1)根据要求作图即可;(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可得.【解答】解:(1)如图所示:直线PE即为所求.(2)证明:∵AD平分∠P AC,∴∠P AD=∠CAD.∵P A=PE,∴∠P AD=∠PEA,∴∠PEA=∠CAD,∴P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PEA,∠CA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8.计算:()﹣1﹣6tan30°﹣(﹣1)0+.【分析】原式利用零指数幂、负整式指数幂法则,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2﹣6×﹣1+2=1.19.解不等式组:.【分析】分别求得各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求得公共部分即可.【解答】解:由①得x≤2;由②得x>﹣1;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2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3)x﹣3m=0.(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方程的两个根都是整数,请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m的值,并求此时方程的根.【分析】(1)先求出判别式△的值,再根据“△”的意义证明即可;(2)根据求根公式得出x1=3,x2=﹣m,即可求出m的值和方程的根.【解答】(1)证明:△=(m﹣3)2﹣4×1×(﹣3m),=m2﹣6m+9+12m,=(m+3)2,无论m取任何实数,(m+3)2≥0,即△≥0,∴原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解:∵△=(m+3)2,由求根公式,得,,原方程的根为:x1=3,x2=﹣m,∵方程的两个根都是整数,∴取m=1,方程的两根为x1=3,x2=﹣1.21.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CD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DC、BC于点E、F、G,连接DE、DG.(1)求证:四边形DGCE是菱形;(2)若∠ACB=30°,∠B=45°,ED=6,求BG的长.【分析】(1)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证∠EDC=∠DCG=∠ACD=∠GDC,可得CE∥DG,DE∥GC,由菱形的判定可证结论;(2)过点D作DH⊥BC,由菱形的性质可得DE=DG=6,DG∥EC,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H=DH=3,HG=DH=3,即可求BG的长.【解答】解:(1)∵CD平分∠ACB,∴∠ACD=∠DCG,∵EG垂直平分CD∴DG=CG,DE=EC,∴∠DCG=∠GDC,∠ACD=∠EDC∴∠EDC=∠DCG=∠ACD=∠GDC∴CE∥DG,DE∥GC∴四边形DECG是平行四边形,且DE=EC∴四边形DGCE是菱形;(2)如图,过点D作DH⊥BC,∵四边形DGCE是菱形,∴DE=DG=6,DG∥EC∴∠ACB=∠DGB=30°,且DH⊥BC∴DH=3,HG=DH=3∵∠B=45°,DH⊥BC∴∠B=∠BDH=45°∴BH=DH=3∴BG=BH+HG=3+322.如图,AB与⊙O相切于点A,P为OB上一点,且BP=BA,连接AP并延长交⊙O于点C,连接OC.(1)求证:OC⊥OB;(2)若⊙O的半径为4,AB=3,求AP的长.【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P=∠BP A,可证∠BAP+∠P AO=90°,∠C+∠CPO=90°,结论得证;(2)作BD⊥AP于点D,先求出OB,OP的长,再求出CP长,根据△BPD∽△CPO,得出比例线段,求PD的长,则AP可求.【解答】(1)证明:∵AB=BP,∴∠BAP=∠BP A,∵AB与⊙O相切于点A,∴OA⊥BA,∴∠BAO=90°,即∠BAP+∠P AO=90°,∵OA=OC,∴∠P AO=∠C,∵∠BP A=∠CPO,∴∠C+∠CPO=90°,∴∠COP=90°,即CO⊥BO;(2)解:如图,作BD⊥AP于点D,在Rt△ABO中,AB=3,OA=4,则BO=5,OP=2,在Rt△CPO中,PO=2,CO=4,则CP=2,∵BA=BP,∴AD=PD,由(1)知∠COP=90°,∵∠BDP=90°,∠BPD=∠CPO,∴△BPD∽△CPO,∴,即,∴PD=,∴AP=2PD=.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kx(k≠0)与双曲线y=(x>0)交于点A(2,n).(1)求n及k的值;(2)点B是y轴正半轴上的一点,且△OAB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B的坐标.【分析】(1)由点A的横坐标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n值,进而可得出点A的坐标,由点A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k值;(2)分AB=AO,OA=OB,BO=BA三种情况考虑:①当AB=AO时,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CB1的长度,结合点C的坐标可得出点B1的坐标;②当OA=OB时,由点A的坐标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OA的长度,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OB2的长度,进而可得出点B2的坐标;③当BO=BA时,设OB3=m,则CB3=4﹣m,AB3=m,在Rt△ACB3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出关于m的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点B3的坐标.综上,此题得解.【解答】解:(1)∵点A(2,n)在双曲线y=上,∴n==4,∴点A的坐标为(2,4).将A(2,4)代入y=kx,得:4=2k,解得:k=2.(2)分三种情况考虑,过点A作AC⊥y轴于点C,如图所示.①当AB=AO时,CO=CB1=4,∴点B1的坐标为(0,8);②当OA=OB时,∵点A的坐标为(2,4),∴OC=4,AC=2,∴OA==2,∴OB2=2,∴点B2的坐标为(0,2);③当BO=BA时,设OB3=m,则CB3=4﹣m,AB3=m,在Rt△ACB3中,AB32=CB32+AC2,即m2=(4﹣m)2+22,解得:m=,∴点B3的坐标为(0,).综上所述:点B的坐标为(0,8),(0,2),(0,).24.某年级共有400学生,为了解该年级学生上学的交通方式,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a.不同交通方式学生人数分布统计图如图1所示:b.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单程所花费时间(分)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2所示(数据分成6组:10≤x<20,20≤x<30,30≤x<40,40≤x<50,50≤x<60,60≤x≤70):c.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单程所花费时间在30≤x<40这一组的是:30 30 31 31 32 33 33 34 35 35 36 37 38 39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单程所花费时间的中位数为31分;(3)请你估计该年级采用公共交通方式上学共有200人,其中单程不少于60分钟的有8人.【分析】(1)用被抽查总人数乘以乘公共交通对应的百分比可得其人数,再减去其它分组的人数求出40≤x<50的人数,从而补全图形;(2)根据中位数的概念计算可得;(3)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思想计算可得.【解答】解:(1)∵选择公共交通的人数为100×50%=50(人),∴40≤x<50的人数为50﹣(5+17+14+4+2)=8(人),补全直方图如下:(2)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单程所花费时间共50个数据,其中位数是第25、26个数据的平均数,所以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单程所花费时间的中位数是=31(分),故答案为:31;(3)估计该年级采用公共交通方式上学共有400×50%=200(人),其中单程不少于60分钟的有200×=8(人),故答案为:200、8.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mx2﹣6mx+9m+1(m≠0).(1)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和B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且AB=4,求m的值.(3)已知四个点C(2,2)、D(2,0)、E(5,﹣2)、F(5,6),若抛物线与线段CD 和线段EF都没有公共点,请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考点】H4: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H5: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HA: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专题】535:二次函数图象及其性质.【分析】(1)利用配方法得y═m(x﹣3)2+1,由此即可得出顶点坐标;(2)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以及AB=4,即可得到A、B两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即可求出m的值;(3)结合图象即可得出当抛物线与线段CD和线段EF都没有公共点时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y=mx2﹣6mx+9m+1=m(x﹣3)2+1,∴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3,1);(2)∵对称轴为直线x=3,且AB=4,∴A(1,0),B(5,0),将点A的坐标代入抛物线,可得:m=﹣;(3)如图:①当m>0时满足,解得:m>;②当m<时满足0,解得:m<﹣1;]综上,m<﹣1或m>.2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边BC上的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连接DE、点C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为C′,连接AC′并延长交直线DE于点P,F是AC′的中点,连接DF.(1)求∠FDP的度数;(2)连接BP,请用等式表示AP、BP、DP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连接AC,若正方形的边长为,请直接写出△ACC′的面积最大值.【考点】LO:四边形综合题.【专题】152:几何综合题.【分析】(1)证明∠CDE=∠C'DE和∠ADF=∠C'DF,可得∠FDP'=∠ADC=45°;(2)作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证明△BAP≌△DAP'(SAS),得BP=DP',从而得△P A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结论;(3)先作高线C'G,确定△ACC′的面积中底边AC为定值2,根据高的大小确定面积的大小,当C'在BD上时,C'G最大,其△ACC′的面积最大,并求此时的面积.【解答】解:(1)由对称得:CD=C'D,∠CDE=∠C'DE,在正方形ABCD中,AD=CD,∠ADC=90°,∴AD=C'D,∵F是AC'的中点,∴DF⊥AC',∠ADF=∠C'DF,∴∠FDP=∠FDC'+∠EDC'=∠ADC=45°;(2)结论:BP+DP=AP,理由是:如图,作AP'⊥AP交PD的延长线于P',∴∠P AP'=90°,在正方形ABCD中,DA=BA,∠BAD=90°,∴∠DAP'=∠BAP,由(1)可知:∠FDP=45°∵∠DFP=90°∴∠APD=45°,∴∠P'=45°,∴AP=AP',在△BAP和△DAP'中,∵,∴△BAP≌△DAP'(SAS),∴BP=DP',∴DP+BP=PP'=AP;(3)如图,过C'作C'G⊥AC于G,则S△AC'C=AC•C'G,Rt△ABC中,AB=BC=,∴AC==2,即AC为定值,当C'G最大值,△AC'C的面积最大,连接BD,交AC于O,当C'在BD上时,C'G最大,此时G与O重合,∵CD=C'D=,OD=AC=1,∴C'G=﹣1,∴S△AC'C=AC•C'G==﹣1.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P、Q两点给出如下定义:若点P到x、y轴的距离中的最大值等于点Q到x、y轴的距离中的最大值,则称P、Q两点为“等距点”,如图中的P、Q两点即为“等距点”.(1)已知点A的坐标为(﹣3,1)①在点E(0,3)、F(3,﹣3)、G(2,﹣5)中,点A的“等距点”是E、F;②若点B在直线y=x+6上,且A、B两点为“等距点”,则点B的坐标为(﹣3,3);(2)直线l:y=kx﹣3(k>0)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D.①若T1(﹣1,t1)、T2(4,t2)是直线l上的两点,且T1、T2为“等距点”,求k的值;②当k=1时,半径为r的⊙O上存在一点M,线段CD上存在一点N,使得M、N两点为“等距点”,直接写出r的取值范围.【考点】MR:圆的综合题.【专题】21:阅读型;23:新定义.【分析】(1)①找到x、y轴距离最大为3的点即可;②先分析出直线上的点到x、y轴距离中有3的点,再根据“等距点”概念进行选择即可;(2)先求出C、D点坐标以及CD长度,分析出N点到坐标轴距离中最小距离为,从而确定r的最小值,根据CD长度确定r的最大值.【解答】解:(1)①∵点A(﹣3,1)到x、y轴的距离中最大值为3,∴与A点是“等距点”的点是E、F.②点B在直线y=x+6上,当点B坐标中到x、y轴距离其中至少有一个为3的点有(3,9)、(﹣3,3)、(﹣9,﹣3),这些点中与A符合“等距点”的是(﹣3,3).故答案为①E、F;②(﹣3,3);(2)∵T1(﹣1,t1)、T2(4,t2)是直线l上的两点,∴t1=﹣k﹣3,t=4k﹣3.∵k>0,∴|﹣k﹣3|=k+3>3,4k﹣3>﹣3.依据“等距点”定义可得:当﹣3<4k﹣3<4时,k+3=4,解得k=1;当4k﹣3≥4时,k+3=4k﹣3,解得k=2.综上所述,k的值为1或2.②∵k=1,∴y=x﹣3与坐标轴交点C(0,﹣3)、D(3,0),线段CD=3.N点在CD上,则N点到x、y轴的距离最大值中最小数为,若半径为r的⊙O上存在一点M与N是“等距点”,则r最小值为,r的最大值为CD长度3.所以r的取值范围为≤r≤3.故答案为E、F;(﹣3,3)。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综合训练题1(附答案)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综合训练题1(附答案)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综合训练题1(附答案)1.若一元二次方程(k﹣1)x2+3x+k2﹣1=0的一个根为0,则k的值为()A.k=0B.k=1C.k=﹣1D.k=1或k=﹣1 2.菱形ABCD的周长是8cm,∠ABC=60°,那么这个菱形的对角线BD的长是()A.cm B.2cm C.1cm D.2cm3.如图,在菱形ABCD中,P是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过点P作PE⊥BC于点E.PF⊥AB 于点F.若菱形ABCD的周长为24,面积为24,则PE+PF的值为()A.4B.C.6D.4.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6枚白色棋子和若干枚黑色棋子,这些棋子除颜色外都相同.将袋子里的棋子摇匀,随机摸出一枚棋子,记下它的颜色后再放回袋子里.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统计发现,摸到白色棋子的频率稳定在0.1,由此估计袋子里黑色棋子的个数为()A.60B.56C.54D.525.已知反比例函数y=(k≠0)与正比例函数y=﹣2x没有交点,且双曲线图象上有三点A(﹣1,a)、B(﹣3,b)、C(4,c),则a、b、c的大小关系为()A.a>b>c B.b>a>c C.c>b>a D.c>a>b6.某广场有一块正方形的空地正中间修建一个圆形喷泉,在四个角修建四个四分之一圆形的水池,其余部分种植花草.若喷泉和水池的半径都相同,喷泉边缘到空地边界的距离为3m,种植花草的区域的面积为100m2,设水池半径为xm,可列出方程()A.(2x+3)2﹣πx2=100B.(x+6)2﹣πx2=100C.(2x+3)2﹣2x2=100D.(2x+6)2﹣2πx2=1007.如图,已知AB∥CD∥EF,它们依次交直线l1,l2于点A、D、F和点B、C、E,如果AD:DF=3:1,BE=12,那么CE等于()A.9B.4C.6D.38.矩形的正投影不可能是()A.矩形B.梯形C.正方形D.线段9.下列四个三角形,与图中的三角形相似的是()A.B.C.D.10.把图1中的菱形沿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将这四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拼成如图2,图3所示的正方形,则图1中菱形的面积为()A.6B.24C.26D.1211.下列关于比例线段和相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a:b=c:d,则ac=bdB.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C.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C>BC,则D.经过位似多边形对应顶点的直线一定交于同一点12.一个长方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其俯视图为正方形,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为()A.48cm3B.72cm3C.144cm3D.288cm313.x2=﹣x方程的根是.14.如图,在△ABC中,AB=6,AC=4,D是AB边上的一点,当AD=时,△ABC ∽△ACD.15.点(m+3,2)和点(3,)是同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则m的值为.16.如图,在边长为4cm的正方形ABCD中,点Q是边CD的中点,点P是边BC上的一点,连接AP,PQ,且∠APQ=∠P AD,则线段PQ的长为cm.17.如图,利用一面墙(墙长25米),用总长度49米的栅栏(图中实线部分)围成一个矩形围栏ABCD,且中间共留两个1米的小门,设栅栏BC长为x米.(1)若矩形围栏ABCD面积为210平方米,求栅栏BC的长;(2)矩形围栏ABCD面积是否有可能达到240平方米?若有可能,求出相应x的值,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18.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口罩需求量大幅上升.某工厂接到任务紧急生产一批口罩,下面是每时生产口罩的数量与完成任务总共需要的时间的关系.每时生产口罩的数量/万只2346时间/时72483624(1)每时生产口罩的数量与时间有什么关系?(2)如果每时生产8万只口罩,那么完成这项任务一共需要多少时?19.如图,转盘黑色扇形和白色扇形的圆心角分别为120°和240°.(1)让转盘自由转动一次,指针落在白色区域的概率是多少?(2)让转盘自由转动两次,请用树状图或者列表法求出两次指针都落在白色区域的概率.(注:当指针恰好指在分界线上时,无效重转)20.如图,在△ABC中,AB=AC,点D是BC中点,点E是AD中点,延长BE至F,使EF=BE,连接AF,CF,BF与AC交于点G.(1)求证:四边形ADCF是矩形.(2)若AB=5,BC=6,线段CG的长为.21.某一广告墙PQ旁有两根直立的木杆AB和CD,某一时刻在太阳光下,木杆CD的影子刚好不落在广告墙PQ上,(1)你在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线CE及木杆AB的影子BF;(2)若AB=6米,CD=3米,CD到PQ的距离DQ的长为4米,求此时木杆AB的影长.2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边AD上的点,点F在边CD上,且CF=3FD,∠BEF =90°.(1)求证:△ABE∽△DEF;(2)若AB=6,延长EF交BC的延长线于点G,求CG的长.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在x轴上,∠ABO=90°,AB=BO,直线y=kx﹣4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A,与y轴分别交于点C.(1)求k的值;(2)点D与点O关于AB对称,连接AD,CD.证明:△ACD是直角三角形;(3)在(2)的条件下,点E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S△ECD=S△OCD,直接写出点E 的坐标.参考答案1.解:把x=0代入一元二次方程(k﹣1)x2+3x+k2﹣1=0,得k2﹣1=0,解得k=﹣1或1;又k﹣1≠0,即k≠1;所以k=﹣1.故选:C.2.解:∵菱形ABCD的周长为8cm,∴AB=BC=2(cm),OA=OC,OB=OD,AC⊥BD,∵∠ABC=60°,∴△ABC是等边三角形,∴AC=AB=2cm,∴OA=1(cm),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得:OB===(cm),∴BD=2OB=2(cm),故选:B.3.解:连接BP,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菱形ABCD的周长为24,面积为24,∴BA=BC=6,S△ABC=S菱形ABCD=12,∵S△ABC=S△P AB+S△PBC,∴×6×PE+×6×PF=12,∴PE+PF=4,故选:A.4.解:设袋子里黑色棋子的个数为x个,根据题意得:=0.1,解得:x=54,经检验:x=54是分式方程的解,估计袋子里黑色棋子的个数为54个.故选:C.5.解:∵反比例函数y=(k≠0)与正比例函数y=﹣2x没有交点,∴函数y=﹣2x在二、四象限,则反比例函数y=(k≠0)图象在一、三象限,∵﹣3<﹣1<0,∴点A(﹣1,a)、B(﹣3,b)在第三象限,∴a<b<0,∵4>0,∴C(4,c)在第一象限,∴c>0,∴a、b、c的大小关系是c>b>a,故选:C.6.解:设水池半径为xm,则正方形的边长为(2x+6)m,根据题意得:(2x+6)2﹣2πx2=100,故选:D.7.解:∵AB∥CD∥EF,∴=3,∴BC=3CE,∵BC+CE=BE,∴3CE+CE=12,∴CE=3.故选:D.8.解:用平行光线对矩形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正投影,可以得到矩形、正方形、线段,不可能是梯形,故选:B.9.解:根据勾股定理,所给图形的两直角边为=,=2,所以,夹直角的两边的比为=,观各选项,只有B选项三角形符合,与所给图形的三角形相似.故选:B.10.解:设图1中分成的直角三角形的长直角边为a,短直角边为b,,得,∴图1中菱形的面积为:×4=12,故选:D.11.解:若a:b=c:d,则ad=bc,A不正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B正确;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C>BC,则,C正确;经过位似多边形对应顶点的直线一定交于同一点,D正确.故选:A.12.解:∵俯视图为正方形,根据主视图可得:正方形对角线为6cm,长方体的高为8cm,∴长方体的体积为:6×6÷2×8=144(cm3).故选:C.13.解:x2=﹣x,x2+x=0,x(x+1)=0,∴x=0或x+1=0,∴x1=0,x2=﹣1.14.解:∵△ABC∽△ACD,AB=6,AC=4,∴,即,解得AD=.故答案为:.15.解:∵点(m+3,2)和点(3,)是同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2(m+3)=3×,∴m=﹣6.故答案为:﹣6.16.解:如图,延长AD,PQ交于点H,设PC=xcm,∵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CD=BC=4cm,AD∥BC,∵点Q是边CD的中点,∴DQ=CQ=2cm,∵AD∥BC,∴∠H=∠QPC,又∵∠DQH=∠CQP,∴△DQH≌△CQP(AAS),∴PC=DH=xcm,PQ=QH,∴AH=AD+DH=(4+x)cm,∵∠APQ=∠P AD,∴AH=PH=(4+x)cm,∴PQ=QH=()cm,∵PQ2=CQ2+PC2,∴()2=4+x2,∴x=或x=0(舍),∴PQ=cm,故答案为:.17.解:若设BC=x米,则AB=(49+1+1﹣3x)=(51﹣3x)米.(1)依题意得:x(51﹣3x)=210,整理得:x2﹣17x+70=0,解得:x1=7,x2=10.当x=7时,51﹣3x=51﹣3×7=30>25,不合题意,舍去;当x=10时,51﹣3x=51﹣3×10=21<25,符合题意.答:栅栏BC的长为10米.(2)矩形围栏ABCD的面积不可能达到240平方米,理由如下:依题意得:x(51﹣3x)=240,整理得:x2﹣17x+80=0.∵Δ=(﹣17)2﹣4×1×80=﹣31<0,∴原方程没有实数根,∴矩形围栏ABCD的面积不可能达到240平方米.18.解:(1)因为每时生产口罩的数量与时间的积一定,所以每时生产口罩的数量与时间成反比例;(2)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把(2,72)代入得:k=144,故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y==18(时),答:完成这项任务一共需要18小时.19.解:(1)∵转盘黑色扇形和白色扇形的圆心角分别为120°和240°,∴白色扇形是黑色扇形的2倍,∴让转盘自由转动一次,指针落在白色区域的概率是;(2)画树状图如下: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两次指针都落在白色区域的结果有4种,∴两次指针都落在白色区域的概率为.20.(1)证明:∵点E是AD中点,∴AE=DE,在△AEF和△DEB中,,∴△AEF≌△DEB(SAS),∴AF=DB,∠AFE=∠DBE,∴AF∥DB,∵AB=AC,点D是BC中点,∴DB=DC,AD⊥BC,∴AF=DC,∠ADC=90°,∴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ADC=90°,∴平行四边形ADCF是矩形;(2)解:过G作GH⊥CD于H,如图所示:则GH∥AD,∵AB=AC=5,点D是BC中点,∴AD⊥BC,BD=CD=BC=3,∴AD===4,由(1)得:AF=DC=BD=3=BC,AF∥BC,∴△AGF∽△CGB,∴==,∴AG=CG,∴AG=AC=,∴CG=AC﹣AG=5﹣=,故答案为:.21.解:(1)如图所示:(2)设木杆AB的影长BF为x米,由题意,得=,解得x=8.答:木杆AB的影长是8米.22.(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90°,∵∠BEF=90°,∴∠AEB+∠DEF=90°,又∵∠ABE+∠AEB=90°,∴∠ABE=∠DEF,∴△ABE∽△DEF;(2)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CD=6,AD∥BG,∵CF=3FD,∴DF=1.5,设DE=x,∵△ABE∽△DEF,∴,即,解得x=3,∴DE=3,∵DE∥CG,∴△DEF∽△CGF,∴,∵CF=3FD,∴,∴CG=9,23.(1)解:令AB=BO=m,∵∠ABO=90°,∴AB⊥x轴,则设点A的坐标为(m,m),∵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A,∴=m,解得m=±2,∵m>0,∴m=2,∵点A(2,2)在直线y=kx﹣4上,∴2=2k﹣4,∴k=3;(2)证明:由(1)可知B(2,0),AB=2,∵AB⊥BO,点D与点O关于AB对称,∴D(4,0),BD=2,∴AD2=AB2+BD2=22+22=8,过点A作AE⊥y轴,垂足为E,则点E(0,2),AE=2,∵直线y=3x﹣4与y轴交于点C,∴C(0,﹣4)则CE=6,∴AC2=AE2+CE2=22+62=40,∵∠OCD=90°,OD=4,OC=4,∴CD2=OD2+OC2=42+42=32,∵8+32=40,∴AD2+CD2=AC2,∴△ACD是直角三角形;(3)解:①当点E在CD上方时,如下图,过点O、A作直线m,由点O、A的坐标知,直线OA的表达式为y=x,由点C、D的坐标知,直线CD的表达式为y=x﹣4,则直线CD∥m,即OA∥CD,∵S△ECD=S△OCD,即两个三角形同底,则点E与点A重合,故点E的坐标为(2,2);②当点E(E′)在CD下方时,在y轴负半轴取CH=OC=4,则点H(0,﹣8),∵则S△ECD=S△OCD,∴过点H作直线m′∥CD,则直线m′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即为点E,∴直线m′的表达式为y=x﹣8,联立y=x﹣8和y=并解得(不合题意值已舍去),故点E的坐标为(4+2,2﹣4),综上,点E的坐标为(4+2,2﹣4)或(2,2).。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综合练习1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综合练习1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总分120分120分钟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1.在四边形ABCD中,∠A=60°,∠ABC=∠ADC=90°,BC=2,CD=11,自D作DH⊥AB于H,则DH的长是()A.7.5 B.7 C.6.5 D.5.52.下列说法:①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②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③有两个角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④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⑤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3.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是(0为对角线的交点)()A.AB=CD,AD=BC,∠A=90°B.OA=OB=OC=ODC.ABCD,AC=BD D.ABCD,OA=OC,OB=OD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C⊥BD,添加适当的条件使四边形ABCD成为菱形.下列添加的条件不正确的是()A.AB∥CD B.AD=BC C.BD=AC D.BO=DO5.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条件是()A.对角线AC平分对角线BD,且AC⊥BDB.对角线AC平分对角线BD,且∠A=∠CC.对角线AC平分对角线BD,且平分∠A和∠CD.对角线AC平分∠A和∠C,且∠A=∠C6.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有两个一条边长为1的平行四边形.则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小于或等于17.矩形各内角的平分线能围成一个()A.矩形 B.菱形 C.等腰梯形 D.正方形8.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要成为正方形,需增加的条件是()A.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C.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互相平分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3分)9.如图,凸五边形ABCDE中,∠A=∠B=120°,EA=AB=BC=2,CD=DE=4,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_ .10.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设有下列条件:①AB=AD;②∠DAB=90°;③AO=CO,BO=DO;④矩形ABCD;⑤菱形ABCD,⑥正方形ABCD,则在下列推理不成立的是_________A、①④⇒⑥;B、①③⇒⑤;C、①②⇒⑥;D、②③⇒④11._________ 的矩形是正方形,_________ 的菱形是正方形.12.若四边形ABCD是矩形,请补充条件_________ (写一个即可),使矩形ABCD是正方形.13.如图,在△ABC中,点D在BC上过点D分别作AB、AC的平行线,分别交AC、AB于点E、F①如果要得到矩形AEDF,那么△ABC应具备条件:_________ ;②如果要得到菱形AEDF,那么△ABC应具备条件:_________ .14.在矩形ABCD中,M为AD边的中点,P为BC上一点,PE⊥MC,PF⊥MB,当AB、BC满足条件_________ 时,四边形PEMF为矩形.三.解答题(共11小题)15.(6分)如图所示,顺次延长正方形ABCD的各边AB,BC,CD,DA至E,F,G,H,且使BE=CF=DG=AH.求证: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16.(6分)已知:如图,△ABC中,D是BC上任意一点,DE∥AC,DF∥AB.①试说明四边形AE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②连接AD,当AD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DF为菱形,为什么?③在②的条件下,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DF为正方形,不说明理由.17.(6分)已知:如图,△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外角平分线,DE∥AB交AE 于点E,求证:四边形ADCE是矩形.18.(6分)已知:如图,M为▱ABCD的AD边上的中点,且MB=MC,求证:▱ABCD是矩形.19.(6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C=45°,BC=4,AD=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0.(8分)如图,∠CAE是△ABC的外角,AD平分∠EAC,且AD∥BC.过点C作CG⊥AD,垂足为G,AF是BC边上的中线,连接FG.(1)求证:AC=FG.(2)当AC⊥FG时,△ABC应是怎样的三角形?为什么?21.(8分)如图,E是等边△ABC的BC边上一点,以AE为边作等边△AEF,连接CF,在CF延长线取一点D,使∠DAF=∠EFC.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2.(8分)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0,BE∥AC,EC∥BD,BE、EC相交于点E.试说明:四边形OBEC是菱形.23.(8分)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CE∥BD,DE∥AC,若AC=4,判断四边形CODE 的形状,并计算其周长.24.(8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BD的垂直平分线MN与AD相交于点M,与BD相交于点O,与BC相交于N,连接MN,DN.(1)求证:四边形BMDN是菱形;(2)若AB=6,BC=8,求MD的长.25.(8分)如图所示,有四个动点P,Q,E,F分别从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出发,沿着AB,BC,CD,DA以同样速度向B,C,D,A各点移动.(1)试判断四边形PQEF是否是正方形,并证明;(2)PE是否总过某一定点,并说明理由.第十九章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章末测试(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在四边形ABCD中,∠A=60°,∠ABC=∠ADC=90°,BC=2,CD=11,自D作DH⊥AB于H,则DH的长是()A.7.5 B.7 C.6.5 D.5.5考点: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过C作DH的垂线CE交DH于E,证明四边形BCEH是矩形.所以求出HE的长;再求出∠DCE=30°,又因为CD=11,所以求出DE,进而求出DH的长.解答:解:过C作DH的垂线CE交DH于E,∵DH⊥AB,CB⊥AB,∴CB∥DH又CE⊥DH,∴四边形BCEH是矩形.∵HE=BC=2,在Rt△AHD中,∠A=60°,∴∠ADH=30°,又∵∠ADC=90°∴∠CDE=60°,∴∠DCE=30°,∴在Rt△CED中,DE=CD=5.5,∴DH=2+5.5=7.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30°的锐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2.下列说法:①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②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③有两个角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④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⑤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直接利用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①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两组对边的中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故错误;②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错误;③有两个邻角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错误;④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正确;⑤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此题难度不大,注意熟记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3.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是(0为对角线的交点)()A.AB=CD,AD=BC,∠A=90° B. OA=OB=OC=ODC.ABCD,AC=BD D.ABCD,OA=OC,OB=OD考点:矩形的判定.分析:矩形的判定定理有:(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据此判断.解答:解:A、由“AB=CD,AD=BC”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又∠BAD=90°,则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以判定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可以判定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ABCD得到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根据AC=BD,利用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只能得到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矩形的判定定理,但考生应注意的是由矩形的判定引申出来的各图形的判定.难度一般.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C⊥BD,添加适当的条件使四边形ABCD成为菱形.下列添加的条件不正确的是()A.AB∥CD B.AD=BC C.BD=AC D.B O=DO考点:菱形的判定.分析:通过菱形的判定定理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项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这一定理可以推出四边形ABCD为菱形,故本选项错误,B项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这一定理可以推出四边形ABCD为菱形,故本选项错误,C项根据题意还可以推出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故本选项正确,D项根据题意可以推出Rt△AOD≌Rt△COB,即可推出OA=OC,再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这一定理推出四边形ABCD为菱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择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判定,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菱形的判定定理.5.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条件是()A.对角线AC平分对角线BD,且AC⊥BDB.对角线AC平分对角线BD,且∠A=∠CC.对角线AC平分对角线BD,且平分∠A和∠CD.对角线AC平分∠A和∠C,且∠A=∠C考点:菱形的判定.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边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A、C的反例如图,AC垂直平分BD,但AO≠OC;B只能确定为平行四边形.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菱形的判定.菱形的特性: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有两个一条边长为1的平行四边形.则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小于或等于1考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利用割补法得出阴影部分面积为四边形EFMN的面积,进而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G <1,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作EN∥AB,FM∥CD,过点E作EG⊥MN于点G,可得阴影部分面等于四边形EFMN的面积,则四边形EFMN是平行四边形,且EN=FM=1,∵EN=1,∴EG<1,∴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阴影部分)的面积小于1.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求法,得出阴影部分面等于四边形EFMN的面积是解题关键.7.矩形各内角的平分线能围成一个()A.矩形B.菱形C.等腰梯形D.正方形考点:正方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矩形的四个角平分线将矩形的四个角分成8个45°的角,因此形成的四边形每个角是90°又知两条角平分线与矩形的一边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这个四边形邻边相等,根据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得到该四边形是正方形.故选:D.点评:此题是考查正方形的判别方法,判别一个四边形为正方形主要根据正方形的概念,途经有两种:①先说明它是矩形,再说明有一组邻边相等;②先说明它是菱形,再说明它有一个角为直角8.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要成为正方形,需增加的条件是()A.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 C.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互相平分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判定: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而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同时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性质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故本选项正确;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而非正方形,故本选项错误;C、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本选项错误;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都互相平分,这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判定: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二.填空题(共6小题)9.如图,凸五边形ABCDE中,∠A=∠B=120°,EA=AB=BC=2,CD=DE=4,则它的面积为7 .考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作辅助线延长EA,BC相交于点F,CG⊥EF于G,BH⊥EF于H,因为∠EAB=∠CBA=120°,可得∠FAB=∠FBA=60°,可得△FAB为等边三角形,容易证明四边形EFCD是菱形,所以S ABCDE=S CDEF﹣S△ABF由此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延长EA,BC相交于点F,CG⊥EF于G,BH⊥EF于H,因为∠EAB=∠CBA=120°,所以∠FAB=∠FBA=60°,所以△FAB为等边三角形,AF=FB=AB=2,所以CD=DE=EF=FC=4,所以四边形EFCD是菱形,所以S ABCDE=S CDEF﹣S△ABF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对应的角、线段都相等.10.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设有下列条件:①AB=AD;②∠DAB=90°;③AO=CO,BO=DO;④矩形ABCD;⑤菱形ABCD,⑥正方形ABCD,则在下列推理不成立的是 CA、①④⇒⑥;B、①③⇒⑤;C、①②⇒⑥;D、②③⇒④考点: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再由邻边相等,得出是菱形,和一个角为直角得出是正方形,根据已知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最后的答案.解答:解:A、由①④得,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故正确;B、由③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由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正确;C、由①②不能判断四边形是正方形;D、由③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由②,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用到的知识点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如: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且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且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灵活掌握这些判定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1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判定定理(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故答案为:有一组邻边相等,有一个角为直角.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此题比较简单,注意熟记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12.若四边形ABCD是矩形,请补充条件此题答案不唯一,如AC⊥BD或AB=AD等(写一个即可),使矩形ABCD是正方形.考点:正方形的判定.专题:开放型.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矩形,根据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或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当AC⊥BD或AB=AD时,矩形ABCD是正方形.故答案为:此题答案不唯一,如AC⊥BD或AB=AD等.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此题比较简单,注意熟记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13.如图,在△ABC中,点D在BC上过点D分别作AB、AC的平行线,分别交AC、AB于点E、F①如果要得到矩形AEDF,那么△ABC应具备条件:∠BAC=90°;②如果要得到菱形AEDF,那么△ABC应具备条件:AD平分∠BAC.考点: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分析:已知DE∥AB,DF∥AC,则有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①因为有一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添加条件:∠BAC=90°;②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添加条件:AD平分∠BAC.解答:解:∵DE∥AB,DF∥AC,AF、AE分别在AB、AC上∴DE∥AF,DF∥AE∴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①∵∠BAC=90°∴四边形AEDF是矩形;②∵AD是△ABC的角平分线,∴∠DAE=∠DAF∴∠ADE=∠DAE∴AE=DE∴▱AEDF是菱形.故答案为∠BAC=90°,AD平分∠BAC.点评:本题考查菱形和矩形的判定.本题是开放题,可以针对各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给出条件,再证明结论.答案可以有多种,主要条件明确,说法有理即可.14.在矩形ABCD中,M为AD边的中点,P为BC上一点,PE⊥MC,PF⊥MB,当AB、BC满足条件AB=BC 时,四边形PEMF为矩形.考点: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欲证明四边形PEMF为矩形,只需证明∠BMC=90°,易得AB=BC时能满足∠BMC=90°的条件.解答:解:AB=BC时,四边形PEMF是矩形.∵在矩形ABCD中,M为AD边的中点,AB=BC,∴AB=DC=AM=MD,∠A=∠D=90°,∴∠ABM=∠MCD=45°,∴∠BMC=90°,又∵PE⊥MC,PF⊥MB,∴∠PFM=∠PEM=90°,∴四边形PEMF是矩形.点评:此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应用,是一开放型试题,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三.解答题(共11小题)15.如图所示,顺次延长正方形ABCD的各边AB,BC,CD,DA至E,F,G,H,且使BE=CF=DG=AH.求证: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此题先根据正方形ABCD的性质,可证△AEH≌△CGF≌△DHG(SAS),得四边形EFGH为菱形,再求一个角是直角从而证明它是正方形.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CD=DA,∠EBF=∠HAE=∠GDH=∠FC G,又∵BE=CF=DG=AH,∴CG=DH=AE=BF∴△AEH≌△CGF≌△DHG,∴EF=FG=GH=HE,∠EFB=∠HEA,∴四边形EFGH为菱形,∵∠EFB+∠FEB=90°,∠EFB=∠HEA,∴∠FEB+∠HEA=90°,∴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方法:一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16.已知:如图,△ABC中,D是BC上任意一点,DE∥AC,DF∥AB.①试说明四边形AE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②连接AD,当AD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DF为菱形,为什么?③在②的条件下,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DF为正方形,不说明理由.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分析:①根据DE∥AC,DF∥AB可判断四边形AEDF为平行四边形;②由四边形AEDF为菱形,能得出AD为∠BAC的平分线即可;③由四边形AEDF为正方形,得∠BAC=90°,即当△ABC是以B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即可.解答:解:①∵DE∥AC,DF∥AB,∴四边形AEDF为平行四边形;②∵四边形AEDF为菱形,∴AD平分∠B AC,则AD平分∠BAC时,四边形AEDF为菱形;③由四边形AEDF为正方形,∴∠BAC=90°,∴△ABC是以B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即可.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矩形的性质.17.已知:如图,△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外角平分线,DE∥AB交AE于点E,求证:四边形ADCE是矩形.考点:矩形的判定.分析:首先利用外角性质得出∠B=∠ACB=∠FAE=∠EAC,进而得到AE∥CD,即可求出四边形AEDB 是平行四边形,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即可求出四边形ADCE是矩形.解答:证明:∵AB=AC,∴∠B=∠ACB,∵AE是∠BAC的外角平分线,∴∠FAE=∠EAC,∵∠B+∠ACB=∠FAE+∠EAC,∴∠B=∠ACB=∠FAE=∠EAC,∴AE∥CD,又∵DE∥AB,∴四边形AEDB是平行四边形,∴AE平行且等于BD,又∵BD=DC,∴AE平行且等于DC,故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又∵∠ADC=90°,∴平行四边形ADCE是矩形.即四边形ADCE是矩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矩形的判定,灵活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出四边形AEDB是平行四边形是解题关键.18.已知:如图,M为▱ABCD的AD边上的中点,且MB=MC,求证:▱ABCD是矩形.考点:矩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可知△ABM≌△DCM,可知∠A+∠D=180°,所以是矩形.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M=DM,MB=MC,∴△ABM≌△DCM.∴∠A=∠D.∵AB∥CD,∴∠A+∠D=180°.∴∠A=90°.∴▱ABCD是矩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即有一个角是90度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C=45°,BC=4,AD=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考点: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如上图所示,延长AB,延长DC,相交于E点.△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DE=2,则可以求出△ADE的面积;∠C=∠AED=45度,所以△C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E=CB=4厘米,则可以求出△CBE 的面积;那么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差.解答:解:延长AB,延长DC,相交于E点,得到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DE和△CBE,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DE=AD=2,BE=CB=4,那么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4×4÷2﹣2×2÷2=8﹣2=6.答: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6.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作延长线,找到交点,组成新图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0.如图,∠CAE是△ABC的外角,AD平分∠EAC,且AD∥BC.过点C作CG⊥AD,垂足为G,AF是BC边上的中线,连接FG.(1)求证:AC=FG.(2)当AC⊥FG时,△ABC应是怎样的三角形?为什么?考点: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专题:证明题.分析:先根据题意推理出四边形AFCG是矩形,然后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对角线相等;由第一问的结论和AC⊥FG得到四边形AFCG是正方形,然后即可得到△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1)证明:∵AD平分∠EAC,且AD∥BC,∴∠ABC=∠EAD=∠CAD=∠ACB,∴AB=AC;AF是BC边上的中线,∴AF⊥BC,∵CG⊥AD,AD∥BC,∴AF∥CG,∴四边形AFCG是平行四边形,∵∠AFC=90°,∴四边形AFCG是矩形;∴AC=FG.(2)解:当AC⊥FG时,△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四边形AFCG是矩形,∴四边形AFCG是正方形,∠ACB=45°,∵AB=AC,∴△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评:该题目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知识点比较多,注意解答的思路要清晰.21.如图,E是等边△ABC的BC边上一点,以AE为边作等边△AEF,连接CF,在CF延长线取一点D,使∠DAF=∠EFC.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考点:菱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在已知条件中求证全等三角形,即△BAE≌△CAF,△AEC≌△AFD,从而得到△ACD和△ABC 都是等边三角形,故可根据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判定.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证明:在△ABE、△ACF中∵AB=AC,AE=AF∠BAE=60°﹣∠EAC,∠CAF=60°﹣∠EAC∴∠BAE=∠CAF∴△BAE≌△CAF∵∠CFA=∠CFE+∠EFA=∠CFE+60°∠BEA=∠ECA+∠EAC=∠EAC+60°∴∠EAC=∠CFE∵∠DAF=∠CFE∴∠EAC=∠DAF∵AE=AF,∠AEC=∠AFD∴△AEC≌△AFD∴AC=AD,且∠D=∠ACE=60°∴△ACD和△ABC都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学会在已知条件中多次证明三角形全等,寻求角边的转化,从而求证结论.22.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0,BE∥AC,EC∥BD,BE、EC相交于点E.试说明:四边形OBEC是菱形.考点:菱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在矩形ABCD中,可得OB=OC,由BE∥AC,EC∥BD,所以四边形OBEC是平行四边形,两个条件合在一起,可得出其为菱形.解答:证明:在矩形ABCD中,AC=BD,∴OB=OC,∵BE∥AC,EC∥BD,∴四边形OBEC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OBEC是菱形.点评: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23.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CE∥BD,DE∥AC,若AC=4,判断四边形CODE的形状,并计算其周长.考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分析:首先由CE∥BD,DE∥AC,可证得四边形CODE是平行四边形,又由四边形ABCD是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易得OC=OD=2,即可判定四边形CODE是菱形,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CE∥BD,DE∥A C,∴四边形CODE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4,OA=OC,OB=OD,∴OD=OC=AC=2,∴四边形CODE是菱形,∴四边形CODE的周长为:4OC=4×2=8.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矩形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证得四边形CODE是菱形是解此题的关键.24.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BD的垂直平分线MN与AD相交于点M,与BD相交于点O,与BC相交于N,连接MN,DN.(1)求证:四边形BMDN是菱形;(2)若AB=6,BC=8,求MD的长.考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分析:(1)根据矩形性质求出AD∥BC,推出∠MDO=∠NBO,∠DMO=∠BNO,证△DMO≌△BNO,推出OM=ON,得出平行四边形BMDN,推出菱形BMDN;(2)根据菱形性质求出DM=BM,在Rt△AMB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出BM2=AM2+AB2,推出x2=(8﹣x)2+62,求出即可.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90°,∴∠MDO=∠NBO,∠DMO=∠BNO,在△DMO和△BNO中,,∴△DMO≌△BNO(ASA),∴OM=ON,∵OB=OD,∴四边形BMDN是平行四边形,∵MN⊥BD,∴平行四边形BMDN是菱形.(2)解:∵四边形BMDN是菱形,∴MB=MD,设MD长为x,则MB=DM=x,在Rt△AMB中,BM2=AM2+AB2即x2=(8﹣x)2+62,解得:x=.答:MD长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的应用.注意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5.如图所示,有四个动点P,Q,E,F分别从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出发,沿着AB,BC,CD,DA以同样速度向B,C,D,A各点移动.(1)试判断四边形PQEF是否是正方形,并证明;(2)PE是否总过某一定点,并说明理由.考点: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动点型.分析:(1)正方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故可根据正方形的定义证明四边形PQEF是否使正方形.(2)证PE是否过定点时,可连接AC,证明四边形APCE为平行四边形,即可证明PE过定点.解答:解:(1)在正方形ABCD中,AP=BQ=CE=DF,AB=BC=CD=DA,∴BP=QC=ED=FA.又∵∠BAD=∠B=∠BCD=∠D=90°,∴△AFP≌△BPQ≌△CQE≌△DEF.∴FP=PQ=QE=EF,∠APF=∠PQB.∴四边形PQEF是菱形,∵∠FPQ=90°,∴四边形PQEF为正方形.(2)连接AC交PE于O,∵AP平行且等于EC,∴四边形APCE为平行四边形.∵O为对角线AC的中点,∴对角线PE总过AC的中点.点评:在证明过程中,应了解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为使问题简单化,在证明过程中,可适当加入辅助线.。

九年级数学竞赛综合训练题(1)(含解答)-

九年级数学竞赛综合训练题(1)(含解答)-

九年级数学竞赛综合训练题(1)(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学校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过点P (-1,3)作直线,使它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5,这样的直线可以作( )条 (A )4 (B )3 (C )2 (D )1 2.方程13++x x -y=0的整数解有( )组 (A )1 (B )2 (C )3 (D )4 3.如图,若将图(a )的正方形剪成四块,恰能拼成图(b)的矩形,设a=1,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A )2537+ (B )253+(C )251+ (D )21(+)24.关于x 的不等式组255332x x x x a +⎧>-⎪⎪⎨+⎪<+⎪⎩只有5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6<a <-211 (B )-6≤a <-211 (C )-6<a ≤-211 (D )-6≤a ≤-2115.已知四边形ABCD ,从下列条件:(1)AB ∥CD (2)BC ∥AD (3)AB =CD (4)BC =AD (5)∠A =∠C (6)∠B =∠D中任取其中两个,可以得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这一结论的情况有( )种(A )4 (B )9 (C )13 (D )15 6.已知x 、y 、z 都是实数,且x 2+y 2+z 2=1,则m=xy+yz+zx ( )(A)只有最大值 (B )只有最小值 (C )既有最大值又有最小值 (D )既无最大值又无最小值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jab a b ⅠⅡⅢⅣⅣⅢⅡⅠ(b)(a)ba7.已知x=1313+-,y=1313-+, 则x 4+y 4等于 .8.甲、乙两商店某种铅笔标价都是1元,一天,让学生小王欲购这种铅笔,发现甲、乙两商店都让利优惠:甲店实行每买5枝送1枝(不足5枝不送);乙店实行买4枝或4枝以上打8.5折,小王买了13枝这种铅笔,最少需要花 元.9.若1≤p ≤20, 1≤q ≤10,且方程4x 2-px+q=0的两根均为奇数,则此方程的根为 . 10.在1、2、……,2003中有些正整数n ,使得x 2+x -n 能分解为两个整系数一次式的乘积,则这样的n 共有 个.11.已知如图所示,∠MON=40°,P 为∠MON 内一点,A 为OM 上一点,B 为ON 上一点,则当△PAB 的周长取最小值时,∠APB 的度数为 .12.若关于x 的方程rx 2-(2r+7)x+r+7=0的根是正整数,则整数r 的值可以是 .三、解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3.已知a 、b 、c满足方程组2848a b ab c +=⎧⎪⎨-+=⎪⎩, 试求方程bx 2+cx-a=0的根.PNMBOA14.已知两个二次函数y1 和y2,当x=a(a>0)时,y1取得最大值5,且y2=25. 又y2的最小值为-2,y1+y2=x2+16x+13. 求a的值及二次函数y1、y2的解析式.15.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M、N分别在BC、CD上,使得△CMN的周长为2.求:(1)∠MAN的大小;(2)△MAN面积的最小值.ND CMAB16.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是矩形,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沿矩形按逆时针方向前进,即按A →B →C →D →……顺序前进,已知甲的速度为每分钟65米,乙的速度为每分钟74米,问乙至少在跑第几圈时才有可能第一次追上甲?又乙至多在跑第几圈时一定能追上甲?请说明理由。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选择、填空综合训练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选择、填空综合训练1

选择、填空综合训练(时间:40分钟分值:5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8)33的立方根是( )A.8 B.-8 C.2 D.-22.下列计算结果是x5的为( C )A.x10÷x2B.x6-x1C.-x2·(-x)3D.(-x)3·(-x)2 3.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数据,可求这个物体的表面积为( )第3题图A.60π cm2B.48π cm2C.96π cm2D.80π cm2 4.一组数据3,5,5,7,若添加一个数据5,则发生变化的统计量是( )A.平均数B.中位数C.方差D.众数5.满足下列条件的三条线段a,b,c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a∶b∶c=1∶2∶3 B.a+b=4,a+b+c=9C.a=3,b=4,c=5 D.a∶b∶c=1∶1∶26.如图,小明随意向水平放置的大正方形内部区域抛一个小球,则小球停在小正方形内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 )第6题图A.34B.13C.12D.147.如图所示,在正五边形ABCDE中,过顶点A作AF⊥CD,垂足为点F,连接对角线AC,则∠CAF的度数是( )第7题图A.16° B.18° C.24° D.28°8.如图,在长为62米、宽为42米的矩形草地上修同样宽的路,余下部分种植草坪.要使草坪的面积为2400平方米,设道路的宽为x米,则可列方程为( )第8题图A.(62-x)(42-x)=2400 B.(62-x)(42-x)+x2=2400C.62×42-62x-42x=2400 D.62x+42x=24009.已知二次函数y=-14x2+bx+c的图象如图,则一次函数y=-14x-2b与反比例函数y=cx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第9题图10.如图1,点P为矩形ABCD边上的一个动点,运动路线是A→B→C→D→A.设点P运动的路径长为x,△ABP的面积S△ABP=y,图2是y随x变化的函数图象,则矩形ABCD的对角线BD的长是( )第10题图A.34B.41 C.8 D.1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比较大小:-3-22(填“>”“<”或“=”).12.要使式子x+3x-1+(x-2)0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13.如果在解关于x的分式方程xx-1+k1-x=2时出现了增根x=1,那么常数k的值为.14.如图,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MN∥BC,分别交AB,AC于点M,N.若AB=8,AC=10,则△AMN的周长为.第14题图15.《九章算术》第九章“勾股”问题十九:“今有邑方(正方形小城)不知大小,各开中门.出北门三十步有木,出西门七百五十步见木.问:邑方几何(小城的边长)?”根据描述如图所示,其中E表示西门,F表示北门,G,H处是木(E,F 分别是所在边的中点).则邑的边长为步.第15题图16.如图,在Rt△ABC中,∠B=90°,点O在边AB上,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经过点C,过点C作直线MN,使∠BCM=2∠A.若OA=4,∠BCM=6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第16题图17.如图,点O是▱ABCD的对称中心,AD>AB,E,F是边AB上的点,且EF=12 AB,G,H是BC边上的点,且GH=13BC,若S1,S2分别表示△EOF和△GOH的面积,则S 1与S2之间的等量关系是.第17题图18.如图,等腰Rt△ABC中,∠ACB=90°,AC=BC=1,且AC边在直线a上,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①,可得到点P1,此时AP1=2;将位置①的三角形绕点P1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②,可得到点P2,此时AP2=1+2;将位置②的三角形绕点P2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③,可得到点P3,此时AP3=2+2;….按此规律继续旋转,直至得到点P2020为止,则AP2020=.第18题图选择、填空综合训练(时间:40分钟分值:5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8)33的立方根是( D )A.8 B.-8 C.2 D.-22.下列计算结果是x5的为( C )A.x10÷x2B.x6-x1C.-x2·(-x)3D.(-x)3·(-x)2 3.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数据,可求这个物体的表面积为( C )第3题图A.60π cm2B.48π cm2C.96π cm2D.80π cm2 4.一组数据3,5,5,7,若添加一个数据5,则发生变化的统计量是( C )A.平均数B.中位数C.方差D.众数5.满足下列条件的三条线段a,b,c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C )A.a∶b∶c=1∶2∶3 B.a+b=4,a+b+c=9C.a=3,b=4,c=5 D.a∶b∶c=1∶1∶26.如图,小明随意向水平放置的大正方形内部区域抛一个小球,则小球停在小正方形内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 C )第6题图A.34B.13C.12D.147.如图所示,在正五边形ABCDE中,过顶点A作AF⊥CD,垂足为点F,连接对角线AC,则∠CAF的度数是( B )第7题图A.16° B.18° C.24° D.28°8.如图,在长为62米、宽为42米的矩形草地上修同样宽的路,余下部分种植草坪.要使草坪的面积为2400平方米,设道路的宽为x米,则可列方程为( A )第8题图A.(62-x)(42-x)=2400 B.(62-x)(42-x)+x2=2400C.62×42-62x-42x=2400 D.62x+42x=24009.已知二次函数y=-14x2+bx+c的图象如图,则一次函数y=-14x-2b与反比例函数y=cx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C )第9题图10.如图1,点P为矩形ABCD边上的一个动点,运动路线是A→B→C→D→A.设点P运动的路径长为x,△ABP的面积S△ABP=y,图2是y随x变化的函数图象,则矩形ABCD的对角线BD的长是( B )第10题图A.34B.41 C.8 D.1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比较大小:-3<-22(填“>”“<”或“=”).12.要使式子x+3x-1+(x-2)0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 x≥-3且x≠1且x≠2.13.如果在解关于x的分式方程xx-1+k1-x=2时出现了增根x=1,那么常数k的值为 1 .14.如图,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MN∥BC,分别交AB,AC于点M,N.若AB=8,AC=10,则△AMN的周长为 18 .第14题图15.《九章算术》第九章“勾股”问题十九:“今有邑方(正方形小城)不知大小,各开中门.出北门三十步有木,出西门七百五十步见木.问:邑方几何(小城的边长)?”根据描述如图所示,其中E表示西门,F表示北门,G,H处是木(E,F 分别是所在边的中点).则邑的边长为 300 步.第15题图16.如图,在Rt△ABC中,∠B=90°,点O在边AB上,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经过点C,过点C作直线MN,使∠BCM=2∠A.若OA=4,∠BCM=6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6π3-4 3 .第16题图17.如图,点O是▱ABCD的对称中心,AD>AB,E,F是边AB上的点,且EF=12 AB,G,H是BC边上的点,且GH=13BC,若S1,S2分别表示△EOF和△GOH的面积,则S 1与S2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S1=32S2.第17题图18.如图,等腰Rt△ABC中,∠ACB=90°,AC=BC=1,且AC边在直线a上,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①,可得到点P1,此时AP1=2;将位置①的三角形绕点P1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②,可得到点P2,此时AP2=1+2;将位置②的三角形绕点P2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③,可得到点P3,此时AP3=2+2;….按此规律继续旋转,直至得到点P2020为止,则AP2020= 1346+674 2 .第18题图。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7《正多边形》综合练习1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7《正多边形》综合练习1

3.7 正多边形【基础巩固】1.正多边形都是_______对称图形,一个正72边形有_______条对称轴,每条对称轴都通过正n边形的_______;一个正多边形,如果有偶数条边,那么它既是_______图形,又是_______图形.2.正十二边形的每一个外角为_______,每一个内角是_______,该图形绕其中心至少旋转_______才能和本身重合.3.用一张圆形的纸剪一个边长为4 cm的正六边形,则这个圆形纸片的半径最小应为_______cm.4.正方形ABCD的外接圆圆心O叫做正方形ABCD的_______.5.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那么正六边形的中心角的度数是_______,半径是_______,边心距是_______,它的每一个内角是_______.正n边形的一个外角度数与它的_______角的度数相等.6.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4倍,则这个多边形是( )A.八边形B.十二边形C.十边形D.九边形7.边长为a的正六边形的内切圆的半径为( )A.2a B.a C a D.1a28.△ABC为⊙O的内接三角形,AB=1,∠C=30°,则⊙O的内接正方形的面积为( )A.2 B.4 C.8 D.169.如图,有一个⊙O和两个正六边形T1、T2.T1的6个顶点都在圆周上,T2的6条边都和⊙O相切(我们称T1、T2分别为⊙O的内接正六边形和外切正六边形).(1)设T1、T2的边长分别为a、b,⊙O的半径为r,求r:a及r:b的值;(2)求正六边形T1、T2的面积比S1:S2的值.【拓展提优】10.如图,正六边形螺帽的边长是2 cm ,这个扳手的开口a 的值应是( )A .2B cmC cmD .1 cm11.如图,有一圆内接正八边形ABCDEFGH ,若△ADE 的面积为10,则正八边形ABCDEFGH 的面积为 ( )A .40B .50C .60D .8012.如图,两正方形彼此相邻且内接于半圆,若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6 cm 2,则该半圆的半径为( )A .(4+B .9 cmC .D .cm13.将一块正五边形纸片(图①)做成一个底面仍为正五边形且高相等的无盖纸盒(侧面均垂直于底面,见图②),需在每一个顶点处剪去一个四边形,例如图①中的四边形ABCD ,则∠BAD 的大小是_______.14题图14.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以D 为圆心、DA 为半径的圆弧与以BC 为直径的半圆交于另一点P ,延长AP 交BC 于点N ,则BN NC_______. 15.(1)如图①,把等边三角形的各边三等分,分别以居中那条线段为一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并去掉居中的那条线段,得到一个六角星,则这个六角星的边数是_______.(2)如图②,在5×5的网格中有一个正方形,把正方形的各边三等分,分别以居中那条线段为一边向外作正方形,并去掉居中的那条线段.请你把得到的图形。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华师大版)数学上册期末综合练习卷(含答案) (1)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华师大版)数学上册期末综合练习卷(含答案) (1)

九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练习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①;②;③;④;⑤;其中一定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2.在Rt△ABC中,∠C=90°,AB=5,AC=4,则cos B的值是()A.B.C.D.3.四边形AB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3所示,若AD⊥CD,AB∥CD,AB=5,A点坐标为(﹣2,7),则点B坐标为()A.(﹣2,2)B.(﹣2,12)C.(3,7)D.(﹣7,7)4.小王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连续抛4次,硬币均正面朝上落地,如果他再抛第5次,那么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A.1B.C.D.5.已知方程x2﹣4x+2=0的两根是x1,x2,则代数式的值是()A.2011B.2012C.2013D.20146.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AB上,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ACD的是()A.∠ABC=∠ACD B.∠ADC=∠ACB C.D.AC2=AD•AE 7.若分式的值是正整数,则m可取的整数有()A.4个B.5个C.6个D.10个8.一枚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2,3,4,5,6个点.甲乙两人各掷一次,如果朝上一面的两个点数之和为奇数,则甲胜;若为偶数,则乙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获胜的可能性大B.乙获胜的可能性大C.甲乙获胜的可能性一样大D.乙一定获胜9.“凤鸣”文学社在学校举行的图书共享仪式上互赠图书,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图书向本组其他成员赠送一本,某组共互赠了210本图书,如果设该组共有x名同学,那么依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A.x(x+1)=210B.x(x﹣1)=210C.2x(x﹣1)=210D.x(x﹣1)=210二.填空题10.已知==,且a+b﹣2c=6,则a的值为.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OA过点(2,1),则tanα的值是.12.把二次函数y=(x﹣1)2+2的图象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函数的表达式是.13.如图,ED为△ABC的中位线,点G是AD和CE的交点,过点G作GF∥BC交AC于点F,如果GF=4,那么线段BC的长是.14.如图,矩形ABCD中,AB=1,AD=2,点E是边AD上的一个动点,把△BAE沿BE 折叠,点A落在A′处,如果A′恰在矩形的对称轴上,则AE的长为.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5分)15.计算下列各题(1)(2)(3)(4)16.如图,在△ABC中,∠A=30°,∠B=45°,AC=,求AB的长.17.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2a+5=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1)求a的取值范围;(2)若x12+x22﹣x1x2≤30,且a为整数,求a的值.18.在歌唱比赛中,一位歌手分别转动如下的两个转盘(每个转盘都被分成3等份)一次,根据指针指向的歌曲名演唱两首曲目.(1)转动转盘①时,该转盘指针指向歌曲“3”的概率是;(2)若允许该歌手替换他最不擅长的歌曲“3”,即指针指向歌曲“3”时,该歌手就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歌曲“1”,求他演唱歌曲“1”和“4”的概率.19.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同时由港口A出发开往海岛B,甲船沿东北方向向海岛B航行,其速度为15海里/小时;乙船速度为20海里/小时,先沿正东方向航行1小时后,到达C 港口接旅客,停留半小时后再转向北偏东30°方向开往B岛,其速度仍为20海里/小时.(1)求港口A到海岛B的距离;(2)B岛建有一座灯塔,在离灯塔方圆5海里内都可以看见灯塔,问甲、乙两船哪一艘先看到灯塔?20.如图,在△ABC中,∠BAC=90°,AB=AC,点D、E分别在BC、AC上,且∠ADE =45°.(1)求证:△ABD∽△DCE;(2)若AB=2,BD=1,求CE的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C.4.B.5.D.6.C.7.A.8.C.9.B.二.填空题10.解:∵==,∴设a=6x,b=5x,c=4x,∵a+b﹣2c=6,∴6x+5x﹣8x=6,解得:x=2,故a=12.故答案为:12.11.解:如图,tanα==故答案为:.12.解:根据“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可知,把二次函数y=(x﹣1)2+2的图象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函数的表达式是y=(x﹣1+3)2+2﹣2,即y=(x+2)2,故答案为y=(x+2)2.13.解:∵ED为△ABC的中位线,∴AD、CE为△ABC的中线,∴点G为△ABC的重心,∴AG=2GD,∵GF∥BC,∴△AGF∽△ADC,∴==,∴CD=GF=×4=6,∴BC=2CD=12.故答案为12.14.解: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过A′作MN∥CD交AD于M,交BC于N,则直线MN是矩形ABCD的对称轴,∴AM=BN=AD=1,∵△ABE沿BE折叠得到△A′BE,∴A′E=AE,A′B=AB=1,∴A′N==0,即A′与N重合,∴A′M=1,∴A′E2=EM2+A′M2,∴A′E2=(1﹣A′E)2+12,解得:A′E=1,∴AE=1;②如图2,过A′作PQ∥AD交AB于P,交CD于Q,则直线PQ是矩形ABCD的对称轴,∴PQ⊥AB,AP=PB,AD∥PQ∥BC,∴A′B=2PB,∴∠P A′B=30°,∴∠A′BC=30°,∴∠EBA′=30°,∴AE=A′E=A′B×tan30°=1×=;综上所述:AE的长为1或;故答案为:1或.三.解答题15.解:(1)原式=﹣1+4﹣2=+1;(2)原式=2﹣3﹣(3﹣2)+3=2﹣;(3)原式=10+3+2=15;(4)原式=3+4+4﹣4+2=9.16.解:过C作CD⊥AB于D,∴∠ADC=∠BDC=90°,∵∠B=45°,∴∠BCD=∠B=45°,∴CD=BD,∵∠A=30°,AC=2,∴CD=,∴BD=CD=,由勾股定理得:AD==3,∴AB=AD+BD=3+,答:AB的长是3+.17.解:(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2a+5=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0,即(﹣6)2﹣4(2a+5)>0,解得a<2;(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x1+x2=6,x1x2=2a+5,∵x1,x2满足x12+x22﹣x1x2≤30,∴(x1+x2)2﹣3x1x2≤30,∴36﹣3(2a+5)≤30,∴a≥﹣,∵a为整数,∴a的值为﹣1,0,1.18.解:(1)∵转动转盘①一共有3种可能,∴转盘指针指向歌曲“3”的概率是:;故答案为:;(2)分别转动两个转盘一次,列表:(画树状图也可以)45 6BA11,41,51,622,42,52,633,43,53,6共有9种,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同.由于指针指向歌曲“3”时,该歌手就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歌曲“1”,所以所有的结果中,该歌手演唱歌曲“1”和“4”(记为事件A)的结果有2种,所以P(A )=.(说明:通过枚举、画树状图或列表得出全部正确情况得(4分);没有说明等可能性扣(1分).)19.解:(1)过点B作BD⊥AE于D在Rt△BCD中,∠BCD=60°,设CD=x,则BD =,BC=2x在Rt△ABD中,∠BAD=45°则AD=BD=,AB=BD=由AC+CD=AD得20+x=x解得:x=10+10故AB=30+10答:港口A到海岛B的距离为海里.(2)甲船看见灯塔所用时间:小时乙船看见灯塔所用时间:小时所以乙船先看见灯塔.20.解:(1)∵∠BAC=90°,AB=AC,∴∠B=∠C=45°,又因为∠DEC=∠ADE+∠CAD=45°+∠CAD(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同理∠ADB=∠C+∠CAD=45°+∠CAD,∴∠DEC=∠ADB,又∠ABD=∠DCE=45°,∴△ABD∽△DCE;(2)∵AB=2,∴BC=2,∵△ABD∽△DCE,∴=,即=,=,CE=﹣.。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自我综合评价(一)(练习题)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自我综合评价(一)(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自我综合评价(一)(153)1.如图,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色的正方形瓷砖铺设长方形地面,请观察下列图形,并解答有关问题:(1)铺设地面所用瓷砖的总块数为(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n表示第n 个图形);(2)按上述铺设方案,铺一块这样的长方形地面共用了506块瓷砖,求此时n的值;(3)是否存在黑瓷砖与白瓷砖块数相等的情形?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2.已知x1=3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c=0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x2=.3.如图,小明将一根长为1.4米的竹条截为两段,并互相垂直固定,作为风筝的龙骨,制作成了一个面积为0.24平方米的风筝,则竹条截成的两段长分别为米和米.4.波音公司生产某种型号飞机,7月份的月产量为50台,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计划9月份生产飞机98台,那么8,9月份飞机生产量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5.有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小2,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的积的3倍刚好等于这个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是.6.现定义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b=a2−3a+b,如:3★5=32−3×3+5.若x★2=6,则实数x的值是.7.解下列方程:(1)3x2−5x+2=0;(2)(7x+3)2=2(7x+3);=0;(3)t2−√3t−94(4)(y+1)(y−1)=2y−1.8.某超市如果将进货价为每个40元的商品按每个50元销售,就能卖出500个,但如果这种商品每个涨价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0个,如果你是超市的经理,为了赚得8000元的利润,你认为售价(售价不能超过进价的160%)应定为多少?这时应进货多少个?9.青海新闻网讯:2016年2月21日,西宁市首条绿道免费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正式启用.市政府2016年投资了112万元,建成4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配置720辆公共自行车.今后将逐年增加投资,用于建设新站点、配置公共自行车.预计2018年将投资340.5万元,新建12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配置2205辆公共自行车.(1)请问每个站点的造价和公共自行车的单价分别是多少万元?(2)请你求出2016年到2018年市政府配置公共自行车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10.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x2=0A.9x+2=0B.z2+x=1C.3x2−8=0D.1x11.用配方法解方程x2+10x+9=0,配方后可得()A.(x+5)2=16B.(x+5)2=1C.(x+10)2=91D.(x+10)2=10912.方程(x−1)(x+2)=0的根是()A.x1=1,x2=−2B.x1=−1,x2=2C.x1=−1,x2=−2D.x1=1,x2=213.若n(n≠0)是关于x的方程x2+mx+2n=0的一个根,则n+m+4的值为()A.1B.2C.−1D.−214.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1=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1B.k>1C.k<1D.k⩽115.六一儿童节当天,某班同学每人向本班其他每个同学送一份小礼品,全班共互送1035份小礼品,如果全班有x名同学,那么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A.x(x+1)=1035 B.x(x−1)=1035×2C.x(x−1)=1035D.2x(x+1)=103516.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x2+(2m+1)x+m−2=0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A.m>34B.m>34且m≠2C.−12<m<2 D.34<m<217.一元二次方程(x+3)2−x=2(x2+3)化成一般形式为,方程根的情况为.参考答案1(1)【答案】n2+5n+6(n+2)(n+3)【解析】:第1个图形用的正方形瓷砖的个数=3×4=12,第2个图形用的正方形瓷砖的个数=4×5=20,第3个图形用的正方形瓷砖的个数=5×6=30,⋯,以此类推,第n个图形用的正方形瓷砖的个数=(n+2)(n+3)个.故答案为:n2+5n+6或(n+2)(n+3)(2)【答案】根据题意,得n2+5n+6=506,解得n1=20,n2=−25(不符合题意,舍去).∴n=20【解析】:由(1)令“所用瓷砖的总块数=506”,然后解关于n的一元二次方程(3)【答案】根据题意,得n(n+1)=2(2n+3),解得n1=n2=3±√33(不符合题意,舍去),2∴不存在黑瓷砖与白瓷砖块数相等的情形【解析】:分别用n表示出黑瓷砖与白瓷砖的块数,令它们相等,判定关于n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整数解,进而说明结论2.【答案】:1【解析】:∵x1+x2=4,x1=3,∴x2=13.【答案】:0.60.8;0.80.6【解析】:设将竹条截成长度分别为x米和(1.4−x)米的两段,x(1.4−x)=0.24,解得x1=0.6,x2=0.8.得12当x=0.6时,1.4−x=0.8;当x=0.8时,1.4−x=0.6.故将竹条截成的长度分别为0.6米和0.8米4.【答案】:40%【解析】:设8,9月份飞机生产量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x,根据题意,得50×(1+x)2=98,解得x=0.4或x=−2.4(不合题意,舍去),即8,9月份飞机生产量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40%5.【答案】:24【解析】:设这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为x,则个位上的数字为x+2. 根据题意,得3x(x+2)=10x+(x+2).整理,得3x2−5x−2=0.解得x1=2,x2=−13(不合题意,舍去).当x=2时,x+2=4.故这个两位数是246.【答案】:4或−1【解析】:根据题意,得x2−3x+2=6,整理,得x2−3x−4=0,解得x=4或x=−1.7(1)【答案】∵a=3,b=−5,c=2,∴b2−4ac=(−5)2−4×3×2=1,∴x=−b±√b2−4ac2a =5±√12×3=5±16,∴x1=1,x2=23【解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答案】移项,得(7x+3)2−2(7x+3)=0. 因式分解,得(7x+3)(7x+1)=0.∴7x+3=0或7x+1=0.∴x1=−37,x2=−17【解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答案】∵a=1,b=−√3,c=−94,∴b2−4ac=(−√3)2−4×1×(−94)=12,∴t=√3±√122=√3±2√32,∴t1=3√32,t2=−√32【解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4)【答案】原方程可化为y2−2y=0,即y(y−2)=0,∴y1=0,y2=2【解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8.【答案】:设此商品的售价为每个(50+x)元,则每个商品的利润是[(50+x)−40]元,销售数量为(500−10x)个.由题意,得[(50+x)−40](500−10x)=8000,整理,得x2−40x+300=0.解得x1=10,x2=30.∵商品售价不能超过进价的160%,即不能超过64元,∴x=10. 这时应进货500−10x=400(个).答:售价应定为每个60元,这时应进货400个【解析】:设此商品的售价为每个(50+x)元,然后表示出单件利润、销售量. 根据“总利润=单件利润×销售量”,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出x的值,然后根据商品售价不能超过进价的160%,判定出符合题意的x,进而得出问题的结果9(1)【答案】设每个站点的造价为x万元,公共自行车的单价为每辆y万元.根据题意,得{40x+720y=112,120x+2205y=340.5,解得{x=1,y=0.1.答:每个站点的造价为1万元,公共自行车的单价为每辆0.1万元【解析】:分别利用“投资了112万元,建成4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配置720辆公共自行车”;“投资340.5万元,新建12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配置2205辆公共自行车”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组求解(2)【答案】设2016年到2018年市政府配置公共自行车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a.根据题意,得720(1+a)2=2205.解得a1=34=75%,a2=−114(不符合题意,舍去).答:2016年到2018年市政府配置公共自行车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5%【解析】:利用2016年配置720辆公共自行车,结合增长率为a,表示出2018年配置2205辆公共自行车,得出等式求解10.【答案】:C【解析】:A项是一元一次方程,B项是二元二次方程,D项是分式方程.只有C项符合条件.11.【答案】:A【解析】:移项,得x2+10x=−9.配方,得x2+10x+25=25−9,即(x+5)2=16.故选A12.【答案】:A【解析】:∵(x−1)(x+2)=0,∴x−1=0或x+2=0,∴x1=1,x2=−2.故选 A13.【答案】:B【解析】:把x=n代入方程x2+mx+2n=0,得n2+mn+2n=0,即n(n+m+2)=0.∵n≠0,∴n+m+2=0,∴n+m=−2,∴n+m+4=−2+4=2.故选 B14.【答案】:D【解析】:∵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1=0有实数根,∴Δ=b2−4ac=4(k−1)2−4(k2−1)=−8k+8⩾0,解得k⩽115.【答案】:C【解析】:设全班有x 名同学,由题意,得x(x −1)=1035.故选 C16.【答案】:D【解析】:因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2)x 2+(2m +1)x +m −2=0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所以Δ=b 2−4ac >0,x 1+x 2>0,x 1x 2>0,故{ (2m +1)2−4(m −2)2>0,−2m+1m−2>0,m−2m−2>0, 即{m >34,m ≠2,m −2<0,2m +1>0, 或{ m >34,m ≠2,m −2>0,2m +1<0, 故34<m <2.故选D17.【答案】:x 2−5x −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解析】:原方程可化为x 2−5x −3=0, b 2−4ac =(−5)2−4×1×(−3)=37>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F
E D
C B
A
1、9的算术平方根是 若a<1的结果是
2、下列二次根式中不.
可以..再.化简..
的是( )A 、xy 1.0 B 、x 2+1 C 、y 3 D 、3
1
3、下列二次根式中与 3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
1
9
B 、18
C 、12 D
、8 4.下列性质中,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是( ) A .对角线互相平分 B .对角线相等,C .对角线互相垂直 D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5.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B 、两个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C 、梯形中相邻两个角互补 D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6、已知0<xy ,化简二次根式的正确结果为
7、若一组数据1、2、3、x 的极差是6,则x 的值为
8、对甲、乙两同学100米短跑进行5次测试,通过计算,他们成绩平均数相等,方差 025.02
=甲S ,0245.02
=乙S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短跑成绩比乙好
B .乙短跑成绩比甲好
C .甲比乙短跑成绩稳定
D .乙比甲短跑成绩稳定 9、已知一组数据:654321,,,,,x x x x x x 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3,则,则另一组数据: 3232323232354321-----x x x x x x ,,,,,
10、如图,若正方形OABC 的顶点
B 和正方形的图象上,则点E 的坐标是( , ). 11、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若
x x -+-22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
围为 若3a =-,则a 与3的大小关系 。

12、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和AC 的中点,F 是BC 延长线上的一点,DF 平分CE 于点G ,CF=1,则BC= ;
13、小明和小兵两人参加学校的理化实验操作测试,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上图所示,则小明5次成绩的极差R 1与小兵5次成绩的极差R 2之间大小关系为R 1 R 2(填>、<、
A C
B
α
或=);
14、在△ABC 中,∠A =40°,当∠B= 时,△ABC 是等腰三角形。

15、等腰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8,AB=3,则BC=
16、平行四边形的一角的平分线把对边分成长为3、4的两部分,则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17. 如图, 已知:AB=AC,D,E 分别在AC,AB 上,且BD=BC,AD=DE=BE, 求 :∠A=
18、如图,△ABC 中,AD ⊥BC 于D ,CE ⊥AB 于E ,AD 、CE 交于F ,若CF =AB ,那么∠ACB 的大小是
19、已知: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 16 cm ,BD = 12cm ,BE ⊥CD 于点E ,
则BE 的长为 ㎝; 20、如图,∠BAC =30°,AB =6。

现请你给定线段BC 的长,使构成△ABC 能构成等腰三.....角形..。

则BC 的长可以是 。

21、如图,在菱形ABCD 中,∠B =600,点E 、F 分别从点B 、D 出发以同样的速度沿边
BC 、DC 向点C 运动,给出以下四个结论: ① AE=AF ; ② ∠CEF=∠CFE ;
③ 当点E,F 分别为BC 、DC 的中点时,△AEF
是等边三角形; ④ 当点E 、F 分别为边BC ,DC 的中点时,
△AEF 的面积最大,上述结论正确的序号有 。

22.2
211a a a a
a a
-=-+
+-若先化简再求值。

23、如图,过四边形ABCD 的四个顶点分别作对角线AC 、BD 的平行线,所围成的四边形EFGH 显然是平行四边形。

(1)当四边形ABCD 分别是菱形、矩形、等腰梯形时,相应的平行四边形EFGH 一定是...“菱形、矩形、正方形”中的哪一种?请将你的结论填入下表: (2)反之,当用上述方法所围成的平行四边形EFGH 分别是矩形、菱形时,相应的原四边
B C
D
A
B
E F
形ABCD 必须满足....怎样的条件?
24、直线:y=-3
3x+1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A,B 二点,以线段AB 为一边作顶角为120°
的等腰三角形ABC,求出C 点的坐标.
2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纸片中,,AC ⊥AB ,AC 与BD 交于点O ,沿对角线AC 对折后,E 与B 对应.
⑴、试问:四边形ACDE 是什么形状的四边形?请加以证明。

⑵、若其他条件不变还应具备一个什么条件时EO 平分∠AOD 成立?说明其理由.
⑶、若四边形ABCD 的面积S =12cm ,设CE 、AD 交于点F ,求翻转后纸片重叠部分的面积即ACF S ∆
26、定义:到凸四边形一组对边距离相等,到另一组对边距离也相等的点叫凸四边形的准.内点..
.如图1,P H P J =,P I P G =,则点P 就是四边形ABCD 的准内点.
(1)如图2, AFD ∠与
DEC ∠的角平分线,FP EP 相交于点P .求证:点P 是四边形ABCD 的准内点.
(2)分别画出图3平行四边形和图4梯形的准内点.(作图工具不限,不写作法,但要有必要的说明)
(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在括号内填“真”或“假”. ①任意凸四边形一定存在准内点.( ) ②任意凸四边形一定只有一个准内点.( ) ③若P 是任意凸四边形ABCD 的准内点,则PD PC PB PA +=+或PD PB PC PA +=+.( )
27、如图①所示,Rt △ABC 中,∠C=90°,AC=12,BC=5,点M 在边AB 上,且AM=6.
图1
B J I
H G
D
C A
P (第26题)
图2
图4
F E
D
C B A P
G H J
I
(1)动点D 在边AC 上运动,且与点A 、C 均不重合,设CD=x . ①设△ABC 与△ADM 的面积之比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②当x 取何值时,△ADM 是等腰三角形?写出你的理由.
(2)如图②,以图①中的BC 、CA 为一组邻边的矩形ACBE 中,动点D 在矩形边上运动一周,能使△ADM 是以∠AMD 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共有多少个?(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说明理由)
28、如图:直线6+-=x y 与坐标轴分别相交于点A 、B ,点P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Q 是双曲线(0)k y k x
=
≠上的一点,若O 、A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请在图中找
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Q ,并求出点Q 的坐标和写出相应k 的值。

29、已知∠AOB =90°,在∠AOB 的平分线OM 上有一点C .将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C 重合.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OA 、OB(或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D 、E 当三角板绕点C 旋转到CD 与OA 垂直时(如图1).易证:OD +OE =2OC. 当三角板绕点C 旋转到CD 与OA 不垂直时.在图2、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OD 、OE 、OC 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x
x
备用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