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高效诱食剂的应用
水产动物高效诱食剂的使用技术

水产动物高效诱食剂的使用技术
1.规定使用剂量:使用高效诱食剂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使用,
过多使用会对水产动物造成严重的伤害。
2.在适合的水温和光照条件下使用:高效诱食剂需要根据水产动物的
生活习性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使用,同时要根据水温和光照条件进行使用。
3.选择适合的饵料:高效诱食剂的使用要结合适合的饵料,对于不同
种类的水产动物,需选择适合的饵料进行搭配使用,可以提高诱食效果。
4.配合良好的养殖管理:高效诱食剂的使用只是提高诱食效果的一种
手段,还需要配合良好的养殖管理,如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水等。
5.充分拌匀:高效诱食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充分拌匀,使诱食剂均匀
分布,提高诱食效果。
6.使用前充分搅拌:高效诱食剂的使用前需要充分搅拌,避免水产动
物只吃到团块状的诱食剂,影响诱食效果。
7.小批逐步投喂:高效诱食剂的使用过程中,应按照水产动物的饲养
量逐步投喂,避免过量喂食,造成浪费和污染水质。
8.定期检查效果:高效诱食剂的使用效果需要定期检查,根据不同水
产动物的生物学习性作出调整。
水产诱食剂的用途

水产诱食剂的用途一、什么是水产诱食剂水产诱食剂是能将鱼类吸引到饵料周围并引起鱼类食欲促进其完成吞食饵料过程的物质。
这种物质包括鱼类摄饵引诱物质和摄饵刺激物质。
鱼类主要是通过化学感受器(嗅觉和味觉)来感受诱食剂的效应与作用。
鱼类嗅觉能接受水体中低浓度的化学刺激,有感受气味的能力,能区别化学物质。
味觉则仅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
二、鱼类摄食化学感受器水产动物的摄食化学感受器主要包括嗅觉感受器和味觉感受器。
1.嗅觉感受器鱼类的嗅觉感受器通常是一些嗅觉上皮内陷形成的嗅囊,嗅囊内的嗅觉上皮通过形成褶皱(即初级嗅板),增大表面积,增加其与外界水环境的接触面积,从而强化鱼类的嗅觉功能。
初级嗅板数量的多少与鱼类嗅觉灵敏度有关,嗅板数目多则嗅觉上皮的相对面积也大,鱼类的嗅觉也较灵敏。
嗅板数量较多的鳗鲡,嗅觉检测的结果也同时证明,欧洲鳗能感受浓度为2×10-6摩尔/升的芷香酮和3.5×10-19摩尔/升的苯乙醇,其嗅觉灵敏度与狗相似,超过人类嗅觉能力的1200倍。
因此,不同鱼类嗅觉感受灵敏度不同,其诱食剂的种类和有效浓度也应该有所差异。
2.味觉感受器鱼类的味觉感受器就是味蕾,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鱼类味蕾遍布体内外,口、唇、头、体侧、尾、触须与某些变化的鳍条以及舌、咽、鳃腔、食道均有分布,味蕾依*完善的构造辨别食物的味道。
鱼类的味觉较灵敏,根据对岁鱼的研究表明,其味蕾对糖的敏感性阈值是2×10-5摩尔/升,对盐的敏感性阈值是4×10-5摩尔/升,这比人对糖和盐的阈值分别低512倍和184倍。
鱼类味蕾根据顶端与表皮的距离分为三型,分别为Ⅰ、Ⅱ、Ⅲ型。
前两种类型与胆碱能发生神经突触联系,因此兼有化学与机械感觉功能,而Ⅲ型味蕾仅有化学感受功能。
在对鳜鱼的研究中发现,仔、稚鳜鱼味蕾以Ⅲ型为主,而成鱼则以Ⅰ型、Ⅱ型味蕾为主,表明化学感受在仔、稚鳜鱼摄食中起主要作用,而成鱼则同时需要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
水产诱食剂的应用与研究

水产诱食剂的应用与研究水产诱食剂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产饲料中,能改善饲料适口性,对促进水产动物摄食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综述了不同诱食剂的作用机理、功能特点及应用效果。
水产养殖中常用的促摄食物质严格来讲可以分为两类:诱食剂和刺激剂。
诱食剂是对鱼类嗅觉感受系统起作用的一类物质,也有研究认为这类物质还能作用于鱼类的味觉,以促进鱼类的摄食行为。
刺激剂的作用部位则主要是鱼类的味觉系统,直接决定鱼类对食物的吞吐。
诱食剂和刺激物在鱼类摄食过程中很难区分,一些物质同时具有诱食和刺激两方面的作用,因此相关研究将促摄食物质统称为诱食剂。
诱食剂属于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可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强动物食欲,提高动物采食量,并能促进消化酶的分泌,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与利用等。
1 水产诱食剂的作用机理水产动物的摄食可分为 4 个阶段:(1)开始阶段,即发觉食物刺激并意识到食物的存在;(2)寻觅阶段,即寻找刺激位点并开始觅食;(3)摄食阶段,即摄取食物并判断食物的适口性、可食性,以决定吞入或吐出;(4)持续进食阶段,直至饱食为止。
水产动物的摄食行为除受食物的物理性刺激(颗粒大小、形状、硬度、光泽、颜色等)外,还受到饵料中可溶性化学成分的刺激。
水产动物对诱食剂的感应是通过水产动物的视觉和化学感受器共同实现的。
水产动物的视觉能感受到食物颜色刺激及光的阴暗,嗅觉使鱼类有感觉水体中气味的能力,能区分水体中低浓度化学物质的刺激,从而可寻觅和辨别食物。
鱼类的味蕾遍布全身,同样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
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可从颜色、散发的气味及口味等方面给予鱼类刺激,促进鱼类摄食。
2 水产诱食剂的功能特点2.1 改善饲料适口性,促进新饲料资源的利用随着渔业资源的衰减和鱼粉价格的上涨,新饲料资源的开发势在必行。
新型饲料蛋白替代鱼粉时常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但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诱食剂时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水产动物的采食量。
2.2 促进饲料消化吸收,降低饵料系数许多诱食剂可促进胃肠道消化酶的分泌,提高机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从而起到促进生长的作用。
水产动物高效诱食剂的使用技术

水产动物高效诱食剂的使用技术水产动物饲料是水产养殖的关键环节之一,合理使用高效诱食剂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
本文将介绍水产动物高效诱食剂的使用技术,包括选择高效诱食剂、正确使用高效诱食剂、剂量控制和使用条件等方面。
1.选择高效诱食剂选择合适的高效诱食剂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考虑的是水产动物的种类和需求。
不同种类的水产动物对高效诱食剂的反应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养殖品种选择合适的诱食剂。
其次要考虑的是高效诱食剂的成分和质量。
高质量的诱食剂通常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味道,可以有效地吸引水产动物食用。
2.正确使用高效诱食剂正确使用高效诱食剂可以提高其效果。
首先要确保高效诱食剂的保存和使用条件符合要求,避免其受潮或变质。
其次要正确掌握高效诱食剂的使用方法。
通常可以将高效诱食剂与饲料混合使用,也可以将高效诱食剂直接喷洒在水中,吸引水产动物前来进食。
另外,要注意高效诱食剂的使用频率和时间,根据水产动物的进食习性和需求来制定合理的使用计划。
3.剂量控制高效诱食剂的剂量控制也是非常关键的。
剂量过多可能会造成水质污染和水产动物的过高摄食,而剂量过少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所以,在使用高效诱食剂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控制剂量,可以通过试验和观察水产动物的反应来确定最佳的剂量。
4.使用条件高效诱食剂的使用条件也会对其效果产生影响。
首先要保持养殖水体的清洁和透明度,避免污染和浑浊,以免影响水产动物对诱食剂的感知和进食。
其次要考虑水温和水质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水产动物在不同水温和水质条件下的进食状况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使用条件。
总之,水产动物高效诱食剂的使用技术包括选择高效诱食剂、正确使用高效诱食剂、剂量控制和使用条件等方面。
合理使用高效诱食剂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剂量控制和使用条件,以确保其安全和有效性。
水产动物诱食剂研究进展

? (1)针对不动水产动物设计不同诱食剂并确定诱食剂活性成分含量。 针对同种水产动物的不同发育阶段探索其最适诱食剂含量。
? (2)研究水产动物对诱食剂产生效应的生化作用机理,并以此选用 不同诱食剂。
? (3)尝试使用复合诱食剂并确定各自组分的最适含量。 ? (4)筛选更加廉价且作用效果好的诱食剂新类型,进一步降低饲料
3.1.2 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 苗玉涛等(2004)在核苷酸对苏氏芒鲶诱食效果试验中, 分别对尿苷酸、腺苷酸和鸟苷酸的诱食效果进行研究,结 果表明,10- 4mol/ L的尿苷酸和10- 3mol/ L的鸟苷酸对 芒鲶均有显著的诱食作用,腺苷酸没有显著的诱食作用。
? Jun Kohbara等(2006)在使用7种核苷酸类物质检测金 枪鱼嗅觉神经反射时发现,5'-磷酸尿嘧啶核苷、5'-磷酸 次黄嘌呤核苷和5'-二磷酸腺苷的诱食性最高,最低作用浓 度为10-4~ 10- 5mol/ L,次黄嘌呤核苷的有效作用浓度为 10-2 mol/L。
水产动物诱食剂研究进展
专业:水产养殖 年级:2010 报告人:杨菲 2011.1.11Fra bibliotek主要内容:
1. ? 水产动物诱食剂的含义和作用
2. ? 水产动物诱食剂作用机理
3. ? 水产动物诱食剂的种类
4.
? 水产动物诱食剂的前景及展望
1. 水产动物诱食剂的含义和作用
诱食剂是根据水产动物最喜欢的动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人工合 成或提取的物质。诱食剂往往有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组成,这些化 合物对水产动物的摄食有协同作用,通过对水产动物的嗅觉、味 觉和视觉的等产生刺激,使其聚集到饲料周围,加快摄食,提高 采食量。同时诱食剂还具有促进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提 高饲料转化率,减轻水质污染和降低成本等重要作用。
诱食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2)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营养与病害教研室 郭松林 席 峰
!
诱食剂的特点 鱼虾诱食剂是以鱼虾的摄食生理为理论基础
动作时味觉起关键作用。诱食剂就是根据鱼类的 这一特点而研制的。鱼类的视觉能感受到颜色的 刺激及光的明暗, 嗅觉使鱼类有感觉气味的能力, 能接受和区别水体中较低浓度化学物质的刺激, 从而可寻觅和辨别食物; 鱼类的味蕾几乎遍布身 体的各个部位, 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鱼类在 水中接近某种饵料物质时, 嗅觉和味觉均立即产 生效应并相互配合, 决定是否接近乃至最后摄取。 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可从颜色、 散发的气味及口味 等方面给鱼类以刺激, 促进鱼类摄食。 # 鱼虾诱食剂的种类及应用 鱼虾诱食剂能改善饲料适口性, 提高摄食量 及饲料利用率, 此外还能减轻水质污染, 从而降低 鱼类的发病率、 死亡率, 增加经济效益。 #$! 氨基酸及其混合物 氨基酸是良好的鱼类 诱食剂, 根据鱼类的食性, 肉食鱼类对碱性和中性 氨基酸敏感, 而草食鱼类对酸性氨基酸敏感。 #$!$! 单一氨基酸 氨基酸对不同鱼类的诱食 活性效果完全不同。 % & 丙氨酸是虹鳟、 大西洋 鲑电 生 理 反 应 的 有 效 刺 激 剂 ( ’()(*, 。 !+,- ) ( !+2- ) 认 为, ./()01 % & 蛋氨酸能刺激鳟鱼苗的 “食物搜索” 活性。 340/1 ( !+2+) 报道, 尽管 % & 胱 氨酸没有活性, 但 % & 蛋氨酸与牛磺酸中的硫原 子可能对 适 口 性 很 重 要。刘 德 芳 ( !++# ) 用浓度 &# &+ 结果 !5 6 !5 74* 8 % 的氨基酸对鱼类进行试验, 表明虹鳟饲料中添加蛋氨酸效果最好, 丙氨酸、 胱 氨酸、 甘氨酸也可促进摄食; 斑点叉尾鱼回饲料中添 加胱氨酸效果最好, 蛋氨酸、 丙氨酸也可增进食 欲; 鲤鱼饲料中添加精氨酸、 谷氨酸效果最好, 添 加蛋氨酸、 丙氨酸也有促进采食作用; 草鱼饲料中 添加胱氨酸效果显著, 添加精氨酸、 蛋氨酸、 丙氨
钓鱼诱食剂

诱食剂在水产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诱食剂可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增进水产动物的食欲,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降低饲料系数,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并减轻水质的污染。
本文论述了水产动物诱食剂的作用、种类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诱食剂又称引诱剂、食欲增进剂,是一类以水产动物摄食生理为理论基础研制的,能将水产动物吸引到饲料周围并引起其食欲增加,促进饲料摄食过程完成的化学物质。
这种物质包括水产动物摄饵引诱物质和摄饵刺激物质。
水产动物诱食剂的种类很多,本文主要介绍其作用、种类和应用情况,谨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1 诱食剂的作用1.1 加快水产动物的摄食速度,减轻水质污染。
添加诱食剂能有效增进水产动物的食欲,从而加快其摄食速度,降低饲料损耗,减轻养殖水体的污染。
研究发现,用添加了含硫有机物,如1 mmol/L的DMPT的饲料饲喂鲤鱼,可使鲤鱼的摄食频率提高30%~60%,鲤鱼的饱食时间较空白对照组缩短12~21 min;甜菜碱能提高幼鱼的适应性和成活率,使其摄食时间减少25%~50%;用添加了贻贝粉的饲料饲喂对虾,饱胃时间可由对照组的60 min以上降到20~30 min。
1.2 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摄食量。
试验表明,在鳖饲料中分别添加2 mg/L和4 mg/L的苯二氮卓化合物,摄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3.8%和16%,增重提高26.1%和30%,饲料系数下降9.8%和12%〔1〕。
添加贻贝粉(ASL粉)作诱食剂,能使异育银鲫的摄食量比对照组提高22.34%,增重提高33%〔2〕。
1.3 促进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降低饲料系数。
许多诱食剂可以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增强鱼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促进生长,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
解涵等(1997)用诱食促生长剂2号饲喂罗氏沼虾,结果提高了消化酶的活性,促进了生理性脱壳,使体长相对增长率提高11.67%,相对增重率提高33.5%,成活率提高10%,饲料系数降低22.69%〔3〕。
1.4 提高水产动物对植物性饲料的利用,广辟饲料资源。
水产动物诱食剂的作用

水产动物诱食剂的作用作者:贺文辉来源:《黑龙江水产》 2016年第5期贺文辉(泰来县汤池镇政府黑龙江泰来 162411)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水产配合饲料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传统的自然放养己开始向高密度集约化饲养转变,大量的集约化饲养几乎全靠人工配合饲料,其适口性与传统的天然饵料相比差异很大,因此水产动物诱食剂的添加己必不可少。
一、诱食剂的定义水产动物饲料诱食剂是一种非营养性添加剂。
它是根据水产动物最喜食的动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人工合成或提取的物质。
诱食剂往往由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组成,这些化合物对水产动物的摄食有协同作用,通过对水产动物的嗅觉、味觉和视觉等产生刺激,使其聚集到饲料周围,加快摄食,提高采食量(张艳秋等,2005)。
二、诱食剂的种类主要诱食剂包括动植物提取物、含氮化合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核苷酸、生物碱、含硫有机物、中草药、脂肪、糖类、有机酸及核苷酸等。
三、诱食剂的作用诱食剂是为了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强动物食欲、提高动物摄食量及促进饲料消化吸收与利用,而添加于饲料中的一类特殊添加物,包括香味剂(风味剂、增香剂)、调味剂(呈味剂)和水产诱食剂。
饲料中添加诱食剂不但具有促进水产动物觅食、改善其对饲料的适口性、提高摄食速度、摄食量和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同时具有促进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并且减轻饲料对水质的污染和降低成本等诸多益处。
四、诱食剂的作用机理水产动物的摄食过程一般分为起始阶段感受到水中饵料的刺激及存在)、寻找阶段辨别饵料刺激发生的位置,并接近饵料,引起食欲,产生吞咽、咬食等动作)、摄食阶段判断饵料适口性和可食性,以饵料的摄入为摄食完成标志)。
产生上述反应的生理基础是嗅觉、视觉和味觉等生理反应的综合作甩钟文彪,2013)。
视觉在水产动物仔、稚、幼期的摄食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功能是寻找、发现、辩认、选择饵料,以及摄食时调整方向和姿态。
不同水产动物对不同食物产生刺激的反应强弱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凌江李权
528241
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翁如柏
510222
32 万方数据
水产动物高效诱食剂的应用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余元星 中国渔网广州办,510140 海洋与渔业 OCEAN AND FISHERY 2006(4)
OCEAN AND FISHERY
2006年第4期
水产动物高效诱食剂的应用
目前的水产养殖中。饲料主要是以植物性原料为主 的配合饲料,花生麸、豆饼、小麦为主.黄粉、麦皮、玉米等 次之。这种饲料尽管营养齐全,但却失去了水中活饵的风 味和诱惑力,致使水产动物觅食兴趣淡化,摄食量下降, 饲料浪费大.成为水产动物快速增长的重要障碍因素。随
乌鳢、七星鱼、虹鳟以及娃娃鱼等,(爹使用浓度。原粉用于
养鱼,添加量为0.2%一0.3%。诱捕野生鱼要适当提高浓
度;用于养鳖,最经济有效浓度为l%。③使用方法。将诱
食剂按比例均匀拌人饲料中即可投喂。为防止诱食剂流 失,将饲料加工成颗粒剂或膨化饲料投喂,效果最佳。 4市场展望 水产动物高效诱食剂是近年来推向市场的.很多养 殖户使用后反映其效果良好。它具备常用水产饲料添加 剂的作用,但更突出“诱食”的功能.在投入等量饲料的情 况下.能促使水产动物摄食量增加.生长明显加快等功 能,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水产 动物高效诱食剂的应用会越来越好。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yyyy200604020.aspx
水平。据测试1公斤甘氨酸三甲丙脂相当于3.5公斤蛋氨 中国渔网广州办
余元星
510140
(上接第17页)时间太久,加上广东气温和湿度都较高,饲料表面 的油脂被氧化破坏。使得部分试验鱼出现营养不良,抵御病害的能 力下降。在养殖后期(10月18日到11月2日)1号塘平均每天都出 现lO多尾鱼死亡.初步估计与饲料质量有关。 4.3养殖模式的优点 通过试验,我们认为80:20池塘养殖是一种可持续性的科学养 殖模式,在养殖过程中它的优点是很明显的:
5建议 本次试验使用的是豆粕型膨化饲料.但这试验多次更换试验人 员,造成后续的人员没能掌握好投料方法.造成饲料过多损耗.饲料 优势在这次试验里没有体现出来,经济效益欠佳。另外,除了从而提 高每斤鱼的单位成本这个主观原因外,试验所在地(佛山南海)的塘 租高,饲料本身的价格较高等客观原因,也大大降低了此模式的效 益。因此,如能降低饲料的原料和加工成本,在一些塘租较低的地 方。用此种模式养一些价格较好的鱼.将更能充分发挥此模式的优 越性。 (致谢美国大豆协会对养殖试验给予的技术指导。) 广东省南海科达・恒生水产有限公司
1.3肌醇 肌醇对鳟鱼、鲤鱼和鲫鱼等鱼类有强烈的诱食作用, 不仅可提高生长速度.而且可避免鱼类最常见的肌醇缺 乏症。 1.4醋酸镁 醋酸镁在每千克罗非鱼饲料中添加0.59克,其生长 速度明显加快。 2诱食剂的功能 经研究证实.在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该诱食剂有6
大功能:①诱食增重效果突出。能使水产动物摄食量增 加,生长明显加快,一般鱼类均可增产。②提高饲料营养
①运用该模式养殖的密度不高,而且还配有20%的辅助鱼,以
调节水质。养殖过程中不用换水,试验员不用当心水质会变坏。 (爹养殖全过程不使用药物,商品鱼不可能含有任何药物残留, 保证了鱼的质量安全,符合现在提倡的无公害健康养殖观念,是值得 推广的养殖模式。
③在养殖过程中增氧机使用时间明显减少.只在天气闷热,试
酸的营养价值。③提供饲料利用。加入诱食剂后,水产动 物摄食时间缩短,饲料食尽,可节省饲料成本。④投药防
病是水产动物养殖中的难题,加入诱食剂后可使水产动
物顺利摄食药饵。⑤提高幼体成活率。诱食剂是水产动物
幼体理想的开食诱导剂,促使幼体早开食,多摄食。显著
着养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一种新型的生物制品——水
产动物诱食剂应运而生。这种诱食促长剂.如甘氨酸三甲 丙脂、甜菜碱、肌醇、醋酸镁.已运用于集约化养殖。下面 分别做一下简单介绍: 1主要诱食剂 1.1甘氨酸三甲丙脂 又名三甲基甘氨酸.是一种存在于生物体的天然生 物碱化合物.性质稳定.能耐200。C以下高温,无毒无残 留,易溶于水,掺人饲料中不影响其它维生素的效果。 1-2甜菜碱 是由甜菜加工出来的一种副产品,对所有鱼类及虾 蟹均有强烈的诱食作用,在鱼饲料中的添加量为0.5%~
1.5%。
提高幼体成活率。⑥提高捕获率。是大水面养鱼较好的诱
捕剂。在水面设置能开闭的网箱,定时投喂拌有诱食剂的 饲料,鱼经驯食后一次性捕获率达85%以上,是实现活鱼 供市的先进方法。 3使用注意事项
目前此类产品在国内已经开始使用,其使用要点:①
适应范围。凡是采用人工饲料养殖的水产动物,在其饲料 中添加诱食剂均有明显诱食增重效果,除广泛用于各类 淡水鱼养殖外.对那些在自然界以活食为生的水生动物 效果更突出,如鳖、鳎、鳗、鳝、虾、蟹和蛙;鱼类中的鳜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