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饵料诱食剂及其应用
小肽诱食剂(DBL)快鱼宝

小肽诱食剂(DBL)快鱼宝小肽(Peptides)是由二个以上的氨基酸彼此以肽键相互连接的化合物。
小肽为10个以下肽链的氨基酸残基,对养殖有价值的大多为2~6个肽链的氨基酸残基。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些肽类物质可引诱水产动物摄食,促进氨基酸的吸收,提高蛋白质的利用与合成;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力,提高其成活率;促进对矿物质的吸收利用,减少畸形率;提高水产动物的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是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
【主要成分】二甲基—β—丙酸噻亭、L-氨基酸、丙氨酸、蛋氨酸等。
【作用机理】水产动物摄食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起始阶段,即发觉和意识到食物刺激和存在;第二寻找阶段,即寻找食物位点,并趋向食物,有时猛咬和吞咽;第三摄取阶段,即摄入食物并判断食物的适口性、可食性等。
通过水产动物嗅觉能接受水体中低浓度化学物质的刺激,能区别化学物质且极灵敏,其嗅囔内的褶皱能增加其与外界水环境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嗅觉的灵敏度,因此,鱼、虾蟹类对诱食剂特别有的气味具有很强的诱食生理机制。
也正是遵循水产动物这一特有的习性从而来提高水产动物摄食频次。
【产品性状】本品为咖啡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沫。
【作用与用途】1、DBL对多种海、淡水鱼类及虾蟹类的摄食行为具有显著的诱食促进作用,特别是对金鱼、鲤鱼、鲫鱼、真鲷和五条鰤的促进作用极为显著。
使水产动物咬饵料次数提高2-3倍,其摄食刺激效果比谷氨酰胺高2.55倍。
2、DBL是高效甲基供体、促生长,能有效地被水产动物利用,(CH3)2-基团上的甲基作甲基供体,促进动物体内消化酶的分泌,活跃海、淡水鱼类及虾蟹类的消化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3、DBL有效的提高水产动物摄食频次,减少残饵,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水产动物的运动能力和抗病、抗应激能力,对水产动物渗透压激变耐力的提高,以降低水产动物体内渗透压缓冲,有效的改善水产动物内体鲜美品质,提升水产动物的经济价值。
4、DBL也是一种新的水溶性的脱壳激素类物质,具有脱壳激素样活性,增加虾蟹的脱壳速度,尤其是在虾蟹养殖中后期,效果更为明显。
氨基酸水产饵料诱食剂

析,“ 香草” 不是“ 一种” 植物的名称,而是“ 多种” 富 含香味物质的植物群体的俗名的合称。其数量之 多,令人目不暇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达 &% 余种。我国有 A 种精品植物,如:香水草 E H0I9586579J4 ;6K560@.0:@ =* F 、香兰、香薄荷、柠 檬罗勒、百里香 E L/M4J@ 45:N5I9.J@ O5::* F 、熏衣 草 E =;P;:<JI; ;:NJ@89Q5I9; +9II* F 、香囊草、香芥、 缬草 E R;I069;:; 5QQ9.9:;I9@ =* F 。 香草” 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 “ "# ! 作养殖动物饲料 据汪乐 E $%%% F 报道,中国小香猪有 " 个特点: 一是纯种,二是体型小,三是喜静,四是肉香。其 中“ 肉香” 是因为小香猪不喂普通饲料,而主要是吃 南方山区的一种 “ 香草 ” ,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小香 猪。此处所说的“ 香草” ,究竟是什么植物,究竟生 长在南方何省何地,并未明确指出。 "# " 作养殖动物饲料添加剂 $* $* # 肉桂、紫苏 日本专家在牛饲料中添加“ 香草” ,进行改善牛 奶品质试验,一组奶牛饲料添加肉桂,另一组添加
水产动物高效诱食剂的使用技术

水产动物高效诱食剂的使用技术
1.规定使用剂量:使用高效诱食剂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使用,
过多使用会对水产动物造成严重的伤害。
2.在适合的水温和光照条件下使用:高效诱食剂需要根据水产动物的
生活习性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使用,同时要根据水温和光照条件进行使用。
3.选择适合的饵料:高效诱食剂的使用要结合适合的饵料,对于不同
种类的水产动物,需选择适合的饵料进行搭配使用,可以提高诱食效果。
4.配合良好的养殖管理:高效诱食剂的使用只是提高诱食效果的一种
手段,还需要配合良好的养殖管理,如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水等。
5.充分拌匀:高效诱食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充分拌匀,使诱食剂均匀
分布,提高诱食效果。
6.使用前充分搅拌:高效诱食剂的使用前需要充分搅拌,避免水产动
物只吃到团块状的诱食剂,影响诱食效果。
7.小批逐步投喂:高效诱食剂的使用过程中,应按照水产动物的饲养
量逐步投喂,避免过量喂食,造成浪费和污染水质。
8.定期检查效果:高效诱食剂的使用效果需要定期检查,根据不同水
产动物的生物学习性作出调整。
钓鱼中各种氨基酸诱食剂说明及使用方法

钓鱼中各种氨基酸诱食剂说明及使用方法钓鱼中各种氨基酸诱食剂说明及使用方法氨基酸类鱼类诱食剂氨基酸分D型、L型和DL型?作为鱼类诱食剂来讲?L型比D型的诱食效果高一倍。
1.L-丙氨酸丙氨酸)L-丙氨酸为口色结晶性粉末?属于甜味型氨基酸?甜度约为蔗糖的70%。
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瞇?山蚕丝蛋白质水解制成。
制作鱼类诱食剂时建议添加量为0. 04-lg/kg?除对虹鱒鱼之外?儿乎对所有的海、淡水鱼类及水产动物都具有诱食性。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5-20g/瓶)、食品添加剂商店。
2.L-精氨酸白色结晶性粉末?水洛液为强碱性?山胶原蛋白质分离制得?易溶于水?不溶于乙瞇?微溶于乙醇。
对鲤鱼、鲫鱼、鲂鱼和大麻哈鱼有诱食作用。
號:鱼有暂时性忌避反应。
制作钓饵时建议添加量为:0?3-1. 5g/kgo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饲料公司。
3?甘氨酸(氨基乙酸)口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用明胶水解经分离制成?甜味型氨基酸。
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瞇。
对儿乎所有的海、淡水鱼类和水产动物均具有强烈的诱食效果。
建议添加量为l-2g/kgo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
4.L-异亮氨酸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结晶性薄片?苦味氨基酸。
易溶于水、无机酸和碱溶液?不溶于冷乙醇和乙瞇。
在加工时遇热不受损失(如加工膨化钓饵时)。
对泥瞅、牙鯛有明显的诱食性。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
5.L-赖氨酸赖氨酸非常活泼?受热时易分解破坏?故常使用的L-赖氨酸盐为口色结晶性粉末?受热后无损失。
易溶于水?山血粉、酪蛋口、大豆水解后分离制成。
对虹鱒鱼、真鲫、鲤鱼、鲫鱼有明显诱食效果?建议添加量为4-8g/kgo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和饲料公司。
6.L-蛋氨酸(L-屮硫氨酸)白色结晶性粉末或近透明片状。
略有苦味及鱼肉味。
易溶于水?不溶于乙瞇?难溶于乙醇。
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不适宜用于发酵钓饵中?对鲫鱼和鲤鱼有一定的诱食效果。
建议添加量为l-5g/kgo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饲料公司。
钓鱼中各种氨基酸诱食剂说明及使用方法

钓鱼中各种氨基酸诱食剂说明及使用方法氨基酸类鱼类诱食剂氨基酸分D型、L型和DL型,作为鱼类诱食剂来讲,L型比D型的诱食效果高一倍。
1.L-丙氨酸(L-α-丙氨酸)L-丙氨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属于甜味型氨基酸,甜度约为蔗糖的70%。
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由蚕丝蛋白质水解制成。
制作鱼类诱食剂时建议添加量为0.04-lg/kg,除对虹鳟鱼之外,几乎对所有的海、淡水鱼类及水产动物都具有诱食性。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5-20g/瓶)、食品添加剂商店。
2.L-精氨酸白色结晶性粉末,水溶液为强碱性,由胶原蛋白质分离制得,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微溶于乙醇。
对鲤鱼、鲫鱼、鲂鱼和大麻哈鱼有诱食作用。
鲶鱼有暂时性忌避反应。
制作钓饵时建议添加量为:0.3-1.5g/kg。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饲料公司。
3.甘氨酸(氨基乙酸)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用明胶水解经分离制成,甜味型氨基酸。
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对几乎所有的海、淡水鱼类和水产动物均具有强烈的诱食效果。
建议添加量为1-2g/kg。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
4.L-异亮氨酸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结晶性薄片,苦味氨基酸。
易溶于水、无机酸和碱溶液,不溶于冷乙醇和乙醚。
在加工时遇热不受损失(如加工膨化钓饵时)。
对泥鳅、牙鲷有明显的诱食性。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
5.L-赖氨酸赖氨酸非常活泼,受热时易分解破坏,故常使用的L-赖氨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受热后无损失。
易溶于水,由血粉、酪蛋白、大豆水解后分离制成。
对虹鳟鱼、真鲷、鲤鱼、鲫鱼有明显诱食效果,建议添加量为4-8g/kg。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和饲料公司。
6.L-蛋氨酸(L-甲硫氨酸)白色结晶性粉末或近透明片状。
略有苦味及鱼肉味。
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难溶于乙醇。
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不适宜用于发酵钓饵中,对鲫鱼和鲤鱼有一定的诱食效果。
建议添加量为1-5g/kg。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饲料公司。
水产诱食剂研究现状和进展

水产诱食剂研究现状和进展在不同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不同诱食成分即诱食剂,用来提高饲料产品的诱食作用是当前水产饲料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目前人们将诱食剂定义为具有使水产动物趋向饲料周围的化学物质;而具有促进摄食、持续和吞入等一系列摄饵行为的化学物质叫做促摄饵物质。
对于鱼来说具有引诱和促进两种性质的活性物质较多,所以可统称为诱食剂。
研究发现,水产动物诱食剂的类型与水产动物食性有关。
一般来说,肉食和杂食性水产类动物对碱性和中性物质较敏感,而草食性水产动物则对酸性物质较敏感。
诱食剂的作用机理: 诱食剂主要由具有一定挥发性的天然物质(如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提取的浓缩物)和人工合成香味原料(如醛、酮、醇、酸、酯、醚等化合物)配制而成。
诱食剂是一种色、香、味统一的结合体。
诱食剂的特点是:一般具有鲜艳的色彩,能刺激视觉,引起食欲;散发浓郁的香气,感染周围的环境,通过刺激嗅觉,诱导动物采食;具有良好的适口性,能刺激味觉,促进动物采食。
色、香、味协同作用,构成饲料诱食剂的基本特征。
水产用诱食剂一般都是根据鱼类最喜食的动植物提取物中所含的化学成分,配成人工合成提取物,通过因子除去试验而逐渐确定下来的。
它往往含有二种以上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鱼的摄食刺激有协同作用。
诱食剂通过刺激水产动物的嗅觉、味觉和视觉等使其聚集到饲料周围,加快摄食,提高采食量。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产动物对食物的选择行为是食物本身性状的信息特征,在水环境中化学信息显得特别重要。
在隔光和有流水的特定试验条件下,发现只有化学溶出物的信息特点和水流刺激对水产动物的趋食行为起作用,而在动物完成吞咽动作时味觉起关键作用。
诱食剂就是根据水产动物的这一特点而研制的。
水产动物的视觉能感受到颜色的刺激及光的明暗,嗅觉使鱼类有感觉气味的能力,能接受和区别水体中较低浓度化学物质的刺激,从而可寻觅和辨别食物;水产动物的味蕾几乎遍布身体的各个部位,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
水产饵料诱食剂的研究与应用

育 银鲫 、 豚 、 河 真鲷 等 多种鱼 类有诱食 效果 。 大蒜 、 洋葱 、阿魏 中有 含硫 的挥 发性 低分 子有 机物 而具 有特 殊气 味 ,其强烈 的蒜 香对 多数 鱼类 的嗅觉有 刺 激作 用 , 吸 引 其采 食 ; 柏 主要 含 有 黄连 素 , 能 黄 对 鱼 类 有诱 食 作 用 。另外 , 鲜水 果 ( 新 如葡 萄 、 樱 桃 、 瓜 、 子 等) 甜 柿 的提 取 液 对 鱼 类也 有 一 定 的诱 食 作 用 。 藻粉 中富含 的各 种氨基 酸 , 海 而有些 氨基 酸对 水产动 物具 有很 强 的诱 食 作用 。在 鲤鱼饲 料
提 取物 的 味道 。 鱼类 对 甜 的感 觉很灵 敏( 比人 的味 觉 强 5 2倍 )故 一般 而 言 , 、 、 、 、 的食 1 , 苦 涩 辛 酸 咸 物不 宜作 鱼饲料 。
为 除受食 物 的物理刺 激 ( 颗粒 大小 、 如 形状 、 泽 、 光
颜 色 、 度等 ) 硬 而引 起感 应 外 , 会受 到 饲 料 中溶 还
中图分 类号 :9 3 3 ¥ 6. 5 7
在水 产养殖 中 ,很多饵 料投 放后 未被 动 物采 食 就沉入 水底 , 于被完 全摄食 , 不但 引起 了极 难 这
大 的浪费 , 污 染 了水 质 , 高 了生 产 成本 , 还 提 因此 在饵料 中添 加刺激 动物 食欲 的物质— — 诱食 剂就 相 当重 要 。诱 食 物质 不 但可 提 高 采食 量 、 高 饲 提 料利 用 率 、 进 动 物 生 长 , 可提 高 机体 抗 病 能 促 还 力 和 免 疫 力 , 强 甲壳 动 物 生 理 性 蜕 壳 , 少 水 加 减
新型高效水产饲料诱食剂——蚯蚓粉

新型高效水产饲料诱食剂——蚯蚓粉新型高效水产饲料诱食剂——蚯蚓粉在水产饲料中添加高效、经济、实用的诱食剂可以提高淡水鱼和虾、蟹的摄食量,提高水产动物的生产性能,缩短其养殖周期。
同时也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及人工配合饵料的利用率,减少饲料在水中的溶失浪费,避免未采食或浪费的饲料导致的水质污染,利于保护水体环境。
而且还可以在配合饲料中增加价格低廉、适口性差的饲料原料的添加比例,进一步降低饲料成本。
因此水产动物诱食剂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蚯蚓粉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水产饲料诱食剂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
1蚯蚓粉的加工制备 1.1蚯蚓的培养方法择温暖潮湿土地挖一条深0.5 m、宽1.5 m左右的长沟,沟长根据具体地形而定,一般以10 m长为宜。
沟底要求平坦、拍紧,如果是沙质土壤,须打三合土底板。
如果打三合土后完全不能渗水,则要在低处开排水沟或埋排水管,要求不能积存雨水,又不能渗透过快。
从沟底向上分层加入20cm厚的肥沃菜园土,30 cm 厚的腐熟牛粪和半腐烂的树叶、杂草混合物,放人蚯蚓 5 000~10 000条·m-2,上面覆盖黑塑料布或稻草帘子遮阴,湿度保持在60%左右,pH以6~7.5为宜。
当蚓床湿度太大,pH过高时,会使蚯蚓体水肿膨大、滞食而死。
温度应保持在20~30℃,2个月后即可从沟的一头挖蚯蚓,15 d为一个周期,一般每666.7 m2可年产蚯蚓2~3 t,每6 kg鲜蚯蚓可加工成l kg蚯蚓粉蚓种选择目前以从日本引进的大平2号、北星2号最好,是赤子爱胜蚓经人工驯化的品种,年繁殖司达2 000-3 000倍,每666.7 m2产鲜蚓可达7 t。
在天敌防御方面以鸟、鼠为主,防御的方法以加厚覆盖物较为有效。
养成蚯蚓的收集方法主要采用光照下驱法,还可用甜食诱捕法、红光夜捕法等其他方法采收。
1.2蚯蚓粉的加工制备把收获的成蚓分散在干净水泥地面上曝晒,使其快速脱水成蚯蚓干。
蚯蚓在适温、适水条件下有尸解现象,因此必须快速晒干,以严格控制“尸解酶”的活性,否则会减少重量造成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咖刮仵研壮效
1998第l4期 中国饲料 13
味觉和视觉等,使
业 它们集聚在饲料周
金 围,从而提高动物
水 的食欲,并促进摄 食行为。有关诱食 院 剂的研究,国外已 做了较多的工作, 黄I 有的成果已应用于 _I 渔业生产,受到国 内水产动物营养学 三fV 家们的极大关注。 耋l 1诱食剂的研究 女 方法 日本、美国、前 松 苏联早在60年代 就采用多种方法研 究了在饵料中添加 诱食剂促进鱼虾类 食欲的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方法也不断改进 与完善。这些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1对比试验试验中以某一标准饲料为基础 日粮,同时选定若干鱼虾类等水产动物喜食的天 然饵料,采用物理的、化学的(如有机溶剂抽提、制 成浆液、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等)方法将其分离成若 干部分,并将这些物质以单一的或复合的形式,按 定比例与基础日粮混合,然后分别进行饲养对 比试验。诱食剂的作用效果常用鱼类的摄食行为 (如啄咬食物的频率、对食物的趋向性、摄食时间 的长短等)或摄食数量(率)等指标评价。 1.2 电生理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水 产动物接触到某些化学物质后,其味觉、嗅觉器官 或细胞的兴奋性会产生变化,并引起感受器电位 的变化,可用仪器记录观察电位变化,从而判断某 物质是否为某种动物的诱食剂。 1.3数学分析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动物喜食 的各种天然饵料进行喜食性差异分析,同时分析 具有代表性的天然饵料一般化学成分,从而判断 化合物之一。主要包括甘氨酸、L一丙氨酸、谷氨 酸、L一组氨酸、L一脯氨酸、L一缬氨酸、精氨酸、 酪氨酸、L一蛋氨酸、L一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 酸、鸟氨酸和由氨基酸合成的谷胱甘肽(GsH)等。
有的单一氨基酸具有较强烈的诱食作用,有的几
种氨基酸混合在一起才具有诱食作用,或与核苷
酸、甲基胺内脂、色素、荧光物质和其他有机化合
物或盐类协同作用而产生诱食效果。
2.2动植物的提取物 一些学者为研究水产动
物的诱食剂,将一些动植物的某些成分采用化学
方法(如有机溶剂等)提取后分别进行研究,结果
发现枝角类、摇蚊幼虫、蛤子、牡蛎、皓鱼肉、玉筋
鱼、鲻鱼肉、太平洋磷虾、桃江对虾、三疣梭子蟹、
丁香、田螺、蚕蛹、蚯蚓、赤子爱胜蚓等动植物的提
取物、长鳍金枪鱼和乌贼的内脏自身消化物等.有
较好的诱食作用。
2.3 生物碱 甜菜碱具有强化鱼类新陈代谢的
功效,各国学者研究都证实甜菜碱对鲤、龙虾、罗
氏招虾、大西洋鲑、虹鳟、鲷、缫、鳗鲡等许多水产
动物都具有很好的味觉刺激和诱食效果。
2.4含硫有机物 中岛谦二等(1992)在配合饲
料、半天然饲料和天然饲料中掺人1m mol/L的
DMPT(二甲基一8一丙酸噻亭),结果使鲤、鲫、源
五郎鲫摄食频率提高0.3—0.6倍;在饵料中罪加
5m mol/L的DMPT使鲷、蛳和牙鲜的体重增长率
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5倍、4.5倍和1.3倍。
2.5其他物质 有研究表明,核苷酸、尿苷一5’
单磷酸盐、羊油、甲酸、香味素、陈皮、类似维生
素B2的萤光物质、盐酸三甲胺(1MAH)、柠檬酸等
具有一定的促摄食作用。
3诱食剂的作用特点、效果
3.1诱食剂的作用机理Jones(1991)认为.水产
动物的摄食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①起始阶
段,即发觉或意识到食物刺激和存在;②寻找阶
段,即寻找食物刺激的位点,并趋向食物,有时表
现为猛咬或吞咽;③摄食阶段,即摄人食物并判断
食物的适口性、可食性,以食物的摄人为标志。水
动物饵料诱食剂及其应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4一 中国饲料 1998年第14期
产动物这种摄食行为除受食物的物理性刺激如颗
粒大小、形状、硬度、光泽、颜色等而引起感应外,
还会受到从饵料中溶出物成分的化学刺激而引起
感应,这类化学刺激往往就是诱食剂,它们通过动
物的的嗅觉器官如鱼类鼻囊中的嗅觉上皮、味觉 器官如口腔、鳃、咽部、食道等器官组织中的味蕾 而使鱼等水产动物的食欲增强,摄食量增大,摄食 时间缩短等。研究表明,各种鱼类所喜爱的气味 有所不同,肉食性鱼类喜食腥味大的动物性饵料, 鳗喜欢腐败肉类的气味,黑鲷对死鱼的臭气能引 起吞食反应,淡水中的鲤、鲫、鲢等喜食具有芳香 气味舶植物性饵料。大多数鱼类的味觉对吉有 氨基和 一羟基的碱性氨基酸(精氨酸、赖氨 酸)、中性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脯氨 酸的反应颇强,核苷酸、脂肪酸、甜菜碱等对鱼类 味蕾有刺激作用。 3.2促进水产动物的撮食不同的诱食物对不 同的水产动物具有不同诱食效果。在饲料中舔加 0.5% 1.5%甜菜碱对所有鱼及甲壳动物的嗅觉 和味觉都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西洋鲑、虹鳟、河 鳟的味觉和嗅觉对L一脯氨酸(5 ̄not/L)有很好 的反应。L一丙氨酸(50nmol/L)是虹鳟、大西洋 鲑、河鳟苗、鲤、金鱼的有效摄食刺激源。L一蛋 氨酸能刺激河鳟的“觅食”活动。虹鳟对0.O1mow L的L一亮氨酸授湿棉团的效应时间最长,对L一 色氨酸和L一苯丙氨酸有很好的适口性,在许多 研究中,引起虹鳟产生摄食行为反应的浓度通常 为1OOⅡmol/L 100n moI/L。在酪蛋白一明胶日 粮中添加0.5% 1.0%的GSH对鲑、鳟的开食效 果颇佳。组氨酸、精氨酸、鸟氨酸对泥鳅均具有引 诱性。用甘氨酸、L一丙氨酸、L一缬氨酸(用量分 别为450、593、515mg/1oo克饲料)与适量的类似 维生素B2的萤光物质混合物,可使真鲷的摄食效 率大大提高。1O克饲料中吉508n ̄甘氨酸促鳗 鲡摄食作用较强。饵料中舔加1.5%的甘氨酸、 牛磺酸、丙氨酸等可使对虾的日摄食率提高 0.3% 1.2%。对虾、罗氏糟虾采食吉一定量甜 菜碱的饲料时,其采食时间可缩短1/4—1/2(张 旭军,1990;宋强华,1993)。饲料中添加诱食剂还 有助改善在疾病或应激状态下摄食量下降的状 况,从而维持高营养摄入,可减轻某些病情 (Ghitfino,1989)。 动植物提取物或授出物有促水产动物摄食的 效果,往往是由于这些物质中所含有的氨基酸等 活性成分而产生的。马明和(1981)用蚯蚓浆液作 诱食物质,可提高对虾的摄食量、增加摄食次数并 加快生长;王道宏等(1989)用含4%赤子爱胜蚓
糜的饲料饲养尼罗罗非鱼,结果发现尼罗罗非鱼
对此种饲料特别喜欢,其啄咬次数明显多于其他
试验组;伍一军(1996)用蚯蚓的乙醚授出物对鲤、
鲫进行试验,结果皆无引诱效果;丁香对鲫鱼具有
显著诱食效果;饲料中0 25%的陈皮对草鱼的诱
食效率最高,使草鱼咬饵料次数和啄咬力分别为
对照组的7.25倍和2.1倍(陈振昆.1996);
Heinsbx ̄ek等用鲟鱼籽、牛脾与L一丙氨酸、甘氨
酸、L一组氨酸、L一脯氨酸(氨基酸舶用量分别为
2.85、5.08、0 39、2.17克/千克饲料)混合,作为诱
食剂,加人白仔鳗的开口饲料中(舔加20%),使
白仔鳗的摄食量增加,生长速度提高80%。
3.3 改进饵料品味 当为了某些特殊目的而需
在饵料中加人一些添加剂,尤其是舔加高浓度矿
物质、药物等成分后,会使饵料的适口性大大降
低,而很多诱食剂具有水产动物喜爱的味道如苯
丙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具有独特的甜味,蛋氨酸
的衍生物带有肉味,缬氨酸、异亮氨酸等带俩链的
氨基酸具有巧克力香味,诱食剂的芳香成分可起
到中和或掩盖饵料中不良气味的作用。香味素、
风味素也可起到类似的作用。
3 4促进水产动物对人工饵料的消化暖收 竹
田正彦等(1987)报道,添加诱食剂饲喂的鳗鱼,其
胃内蛋白质消化酶的活性可提高2倍,血液中游
离氨基酸和血糖值低,说明诱食剂不仅活跃了鳗
鱼的摄饵行动,而且增强了消化和吸收机能。
3.5为新饲料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广问的前菁
据伊奈和夫等(1982)报道,用一半以上鱼类所不
喜食的大豆蛋白粉和蓝豆粉混舍后替代动物蛋
白,并与长鳍金枪鱼和乌贼的内脏自身消化物以
3:4的比例混合,其饲养真鲷的效果与用天然饵
料或标准饵料大体相同,说明使用诱食剂可使水
产动物利用原来所不喜食的植物性蛋白。这对缓
解当前饲料源特别是蛋白质饲料资源紧铁的问题
具有重大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略)
f通讯地址:武汉市洪山,邮鳊:43007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