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食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水产动物高效诱食剂的使用技术

水产动物高效诱食剂的使用技术
1.规定使用剂量:使用高效诱食剂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使用,
过多使用会对水产动物造成严重的伤害。
2.在适合的水温和光照条件下使用:高效诱食剂需要根据水产动物的
生活习性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使用,同时要根据水温和光照条件进行使用。
3.选择适合的饵料:高效诱食剂的使用要结合适合的饵料,对于不同
种类的水产动物,需选择适合的饵料进行搭配使用,可以提高诱食效果。
4.配合良好的养殖管理:高效诱食剂的使用只是提高诱食效果的一种
手段,还需要配合良好的养殖管理,如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水等。
5.充分拌匀:高效诱食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充分拌匀,使诱食剂均匀
分布,提高诱食效果。
6.使用前充分搅拌:高效诱食剂的使用前需要充分搅拌,避免水产动
物只吃到团块状的诱食剂,影响诱食效果。
7.小批逐步投喂:高效诱食剂的使用过程中,应按照水产动物的饲养
量逐步投喂,避免过量喂食,造成浪费和污染水质。
8.定期检查效果:高效诱食剂的使用效果需要定期检查,根据不同水
产动物的生物学习性作出调整。
水产诱食剂的用途

水产诱食剂的用途一、什么是水产诱食剂水产诱食剂是能将鱼类吸引到饵料周围并引起鱼类食欲促进其完成吞食饵料过程的物质。
这种物质包括鱼类摄饵引诱物质和摄饵刺激物质。
鱼类主要是通过化学感受器(嗅觉和味觉)来感受诱食剂的效应与作用。
鱼类嗅觉能接受水体中低浓度的化学刺激,有感受气味的能力,能区别化学物质。
味觉则仅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
二、鱼类摄食化学感受器水产动物的摄食化学感受器主要包括嗅觉感受器和味觉感受器。
1.嗅觉感受器鱼类的嗅觉感受器通常是一些嗅觉上皮内陷形成的嗅囊,嗅囊内的嗅觉上皮通过形成褶皱(即初级嗅板),增大表面积,增加其与外界水环境的接触面积,从而强化鱼类的嗅觉功能。
初级嗅板数量的多少与鱼类嗅觉灵敏度有关,嗅板数目多则嗅觉上皮的相对面积也大,鱼类的嗅觉也较灵敏。
嗅板数量较多的鳗鲡,嗅觉检测的结果也同时证明,欧洲鳗能感受浓度为2×10-6摩尔/升的芷香酮和3.5×10-19摩尔/升的苯乙醇,其嗅觉灵敏度与狗相似,超过人类嗅觉能力的1200倍。
因此,不同鱼类嗅觉感受灵敏度不同,其诱食剂的种类和有效浓度也应该有所差异。
2.味觉感受器鱼类的味觉感受器就是味蕾,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鱼类味蕾遍布体内外,口、唇、头、体侧、尾、触须与某些变化的鳍条以及舌、咽、鳃腔、食道均有分布,味蕾依*完善的构造辨别食物的味道。
鱼类的味觉较灵敏,根据对岁鱼的研究表明,其味蕾对糖的敏感性阈值是2×10-5摩尔/升,对盐的敏感性阈值是4×10-5摩尔/升,这比人对糖和盐的阈值分别低512倍和184倍。
鱼类味蕾根据顶端与表皮的距离分为三型,分别为Ⅰ、Ⅱ、Ⅲ型。
前两种类型与胆碱能发生神经突触联系,因此兼有化学与机械感觉功能,而Ⅲ型味蕾仅有化学感受功能。
在对鳜鱼的研究中发现,仔、稚鳜鱼味蕾以Ⅲ型为主,而成鱼则以Ⅰ型、Ⅱ型味蕾为主,表明化学感受在仔、稚鳜鱼摄食中起主要作用,而成鱼则同时需要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
水产诱食剂的应用与研究

水产诱食剂的应用与研究水产诱食剂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产饲料中,能改善饲料适口性,对促进水产动物摄食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综述了不同诱食剂的作用机理、功能特点及应用效果。
水产养殖中常用的促摄食物质严格来讲可以分为两类:诱食剂和刺激剂。
诱食剂是对鱼类嗅觉感受系统起作用的一类物质,也有研究认为这类物质还能作用于鱼类的味觉,以促进鱼类的摄食行为。
刺激剂的作用部位则主要是鱼类的味觉系统,直接决定鱼类对食物的吞吐。
诱食剂和刺激物在鱼类摄食过程中很难区分,一些物质同时具有诱食和刺激两方面的作用,因此相关研究将促摄食物质统称为诱食剂。
诱食剂属于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可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强动物食欲,提高动物采食量,并能促进消化酶的分泌,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与利用等。
1 水产诱食剂的作用机理水产动物的摄食可分为 4 个阶段:(1)开始阶段,即发觉食物刺激并意识到食物的存在;(2)寻觅阶段,即寻找刺激位点并开始觅食;(3)摄食阶段,即摄取食物并判断食物的适口性、可食性,以决定吞入或吐出;(4)持续进食阶段,直至饱食为止。
水产动物的摄食行为除受食物的物理性刺激(颗粒大小、形状、硬度、光泽、颜色等)外,还受到饵料中可溶性化学成分的刺激。
水产动物对诱食剂的感应是通过水产动物的视觉和化学感受器共同实现的。
水产动物的视觉能感受到食物颜色刺激及光的阴暗,嗅觉使鱼类有感觉水体中气味的能力,能区分水体中低浓度化学物质的刺激,从而可寻觅和辨别食物。
鱼类的味蕾遍布全身,同样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
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可从颜色、散发的气味及口味等方面给予鱼类刺激,促进鱼类摄食。
2 水产诱食剂的功能特点2.1 改善饲料适口性,促进新饲料资源的利用随着渔业资源的衰减和鱼粉价格的上涨,新饲料资源的开发势在必行。
新型饲料蛋白替代鱼粉时常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但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诱食剂时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水产动物的采食量。
2.2 促进饲料消化吸收,降低饵料系数许多诱食剂可促进胃肠道消化酶的分泌,提高机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从而起到促进生长的作用。
水产动物高效诱食剂的使用技术

水产动物高效诱食剂的使用技术水产动物饲料是水产养殖的关键环节之一,合理使用高效诱食剂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
本文将介绍水产动物高效诱食剂的使用技术,包括选择高效诱食剂、正确使用高效诱食剂、剂量控制和使用条件等方面。
1.选择高效诱食剂选择合适的高效诱食剂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考虑的是水产动物的种类和需求。
不同种类的水产动物对高效诱食剂的反应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养殖品种选择合适的诱食剂。
其次要考虑的是高效诱食剂的成分和质量。
高质量的诱食剂通常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味道,可以有效地吸引水产动物食用。
2.正确使用高效诱食剂正确使用高效诱食剂可以提高其效果。
首先要确保高效诱食剂的保存和使用条件符合要求,避免其受潮或变质。
其次要正确掌握高效诱食剂的使用方法。
通常可以将高效诱食剂与饲料混合使用,也可以将高效诱食剂直接喷洒在水中,吸引水产动物前来进食。
另外,要注意高效诱食剂的使用频率和时间,根据水产动物的进食习性和需求来制定合理的使用计划。
3.剂量控制高效诱食剂的剂量控制也是非常关键的。
剂量过多可能会造成水质污染和水产动物的过高摄食,而剂量过少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所以,在使用高效诱食剂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控制剂量,可以通过试验和观察水产动物的反应来确定最佳的剂量。
4.使用条件高效诱食剂的使用条件也会对其效果产生影响。
首先要保持养殖水体的清洁和透明度,避免污染和浑浊,以免影响水产动物对诱食剂的感知和进食。
其次要考虑水温和水质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水产动物在不同水温和水质条件下的进食状况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使用条件。
总之,水产动物高效诱食剂的使用技术包括选择高效诱食剂、正确使用高效诱食剂、剂量控制和使用条件等方面。
合理使用高效诱食剂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剂量控制和使用条件,以确保其安全和有效性。
诱食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2)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营养与病害教研室 郭松林 席 峰
!
诱食剂的特点 鱼虾诱食剂是以鱼虾的摄食生理为理论基础
动作时味觉起关键作用。诱食剂就是根据鱼类的 这一特点而研制的。鱼类的视觉能感受到颜色的 刺激及光的明暗, 嗅觉使鱼类有感觉气味的能力, 能接受和区别水体中较低浓度化学物质的刺激, 从而可寻觅和辨别食物; 鱼类的味蕾几乎遍布身 体的各个部位, 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鱼类在 水中接近某种饵料物质时, 嗅觉和味觉均立即产 生效应并相互配合, 决定是否接近乃至最后摄取。 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可从颜色、 散发的气味及口味 等方面给鱼类以刺激, 促进鱼类摄食。 # 鱼虾诱食剂的种类及应用 鱼虾诱食剂能改善饲料适口性, 提高摄食量 及饲料利用率, 此外还能减轻水质污染, 从而降低 鱼类的发病率、 死亡率, 增加经济效益。 #$! 氨基酸及其混合物 氨基酸是良好的鱼类 诱食剂, 根据鱼类的食性, 肉食鱼类对碱性和中性 氨基酸敏感, 而草食鱼类对酸性氨基酸敏感。 #$!$! 单一氨基酸 氨基酸对不同鱼类的诱食 活性效果完全不同。 % & 丙氨酸是虹鳟、 大西洋 鲑电 生 理 反 应 的 有 效 刺 激 剂 ( ’()(*, 。 !+,- ) ( !+2- ) 认 为, ./()01 % & 蛋氨酸能刺激鳟鱼苗的 “食物搜索” 活性。 340/1 ( !+2+) 报道, 尽管 % & 胱 氨酸没有活性, 但 % & 蛋氨酸与牛磺酸中的硫原 子可能对 适 口 性 很 重 要。刘 德 芳 ( !++# ) 用浓度 &# &+ 结果 !5 6 !5 74* 8 % 的氨基酸对鱼类进行试验, 表明虹鳟饲料中添加蛋氨酸效果最好, 丙氨酸、 胱 氨酸、 甘氨酸也可促进摄食; 斑点叉尾鱼回饲料中添 加胱氨酸效果最好, 蛋氨酸、 丙氨酸也可增进食 欲; 鲤鱼饲料中添加精氨酸、 谷氨酸效果最好, 添 加蛋氨酸、 丙氨酸也有促进采食作用; 草鱼饲料中 添加胱氨酸效果显著, 添加精氨酸、 蛋氨酸、 丙氨
钓鱼诱食剂

诱食剂在水产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诱食剂可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增进水产动物的食欲,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降低饲料系数,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并减轻水质的污染。
本文论述了水产动物诱食剂的作用、种类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诱食剂又称引诱剂、食欲增进剂,是一类以水产动物摄食生理为理论基础研制的,能将水产动物吸引到饲料周围并引起其食欲增加,促进饲料摄食过程完成的化学物质。
这种物质包括水产动物摄饵引诱物质和摄饵刺激物质。
水产动物诱食剂的种类很多,本文主要介绍其作用、种类和应用情况,谨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1 诱食剂的作用1.1 加快水产动物的摄食速度,减轻水质污染。
添加诱食剂能有效增进水产动物的食欲,从而加快其摄食速度,降低饲料损耗,减轻养殖水体的污染。
研究发现,用添加了含硫有机物,如1 mmol/L的DMPT的饲料饲喂鲤鱼,可使鲤鱼的摄食频率提高30%~60%,鲤鱼的饱食时间较空白对照组缩短12~21 min;甜菜碱能提高幼鱼的适应性和成活率,使其摄食时间减少25%~50%;用添加了贻贝粉的饲料饲喂对虾,饱胃时间可由对照组的60 min以上降到20~30 min。
1.2 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摄食量。
试验表明,在鳖饲料中分别添加2 mg/L和4 mg/L的苯二氮卓化合物,摄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3.8%和16%,增重提高26.1%和30%,饲料系数下降9.8%和12%〔1〕。
添加贻贝粉(ASL粉)作诱食剂,能使异育银鲫的摄食量比对照组提高22.34%,增重提高33%〔2〕。
1.3 促进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降低饲料系数。
许多诱食剂可以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增强鱼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促进生长,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
解涵等(1997)用诱食促生长剂2号饲喂罗氏沼虾,结果提高了消化酶的活性,促进了生理性脱壳,使体长相对增长率提高11.67%,相对增重率提高33.5%,成活率提高10%,饲料系数降低22.69%〔3〕。
1.4 提高水产动物对植物性饲料的利用,广辟饲料资源。
新型高效水产饲料诱食剂——蚯蚓粉

新型高效水产饲料诱食剂——蚯蚓粉新型高效水产饲料诱食剂——蚯蚓粉在水产饲料中添加高效、经济、实用的诱食剂可以提高淡水鱼和虾、蟹的摄食量,提高水产动物的生产性能,缩短其养殖周期。
同时也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及人工配合饵料的利用率,减少饲料在水中的溶失浪费,避免未采食或浪费的饲料导致的水质污染,利于保护水体环境。
而且还可以在配合饲料中增加价格低廉、适口性差的饲料原料的添加比例,进一步降低饲料成本。
因此水产动物诱食剂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蚯蚓粉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水产饲料诱食剂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
1蚯蚓粉的加工制备 1.1蚯蚓的培养方法择温暖潮湿土地挖一条深0.5 m、宽1.5 m左右的长沟,沟长根据具体地形而定,一般以10 m长为宜。
沟底要求平坦、拍紧,如果是沙质土壤,须打三合土底板。
如果打三合土后完全不能渗水,则要在低处开排水沟或埋排水管,要求不能积存雨水,又不能渗透过快。
从沟底向上分层加入20cm厚的肥沃菜园土,30 cm 厚的腐熟牛粪和半腐烂的树叶、杂草混合物,放人蚯蚓 5 000~10 000条·m-2,上面覆盖黑塑料布或稻草帘子遮阴,湿度保持在60%左右,pH以6~7.5为宜。
当蚓床湿度太大,pH过高时,会使蚯蚓体水肿膨大、滞食而死。
温度应保持在20~30℃,2个月后即可从沟的一头挖蚯蚓,15 d为一个周期,一般每666.7 m2可年产蚯蚓2~3 t,每6 kg鲜蚯蚓可加工成l kg蚯蚓粉蚓种选择目前以从日本引进的大平2号、北星2号最好,是赤子爱胜蚓经人工驯化的品种,年繁殖司达2 000-3 000倍,每666.7 m2产鲜蚓可达7 t。
在天敌防御方面以鸟、鼠为主,防御的方法以加厚覆盖物较为有效。
养成蚯蚓的收集方法主要采用光照下驱法,还可用甜食诱捕法、红光夜捕法等其他方法采收。
1.2蚯蚓粉的加工制备把收获的成蚓分散在干净水泥地面上曝晒,使其快速脱水成蚯蚓干。
蚯蚓在适温、适水条件下有尸解现象,因此必须快速晒干,以严格控制“尸解酶”的活性,否则会减少重量造成损失。
诱食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诱食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诱食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摄食:诱食剂可以使养殖动物对饲料表现出更高的摄食欲望,从而增加其摄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
这对于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2. 改善饵料口感:有些饲料口感不佳或因为配方中添加了某些成分而产生异味,这样会降低养殖动物的食欲。
诱食剂可以通过改善饵料的口感和味道,增加其吸引力,从而增加养殖动物的食欲。
3. 提高饵料稳定性: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饵料容易分解或溶解,导致养殖动物对饲料的摄食量减少。
诱食剂可以提高饵料的稳定性,延长其在水中的持久性,从而增加养殖动物对饲料的摄食欲望。
4. 防止养殖动物选择性摄食:有些养殖动物存在选择性摄食的行为,即只摄食具有高营养价值的饵料成分而忽略其他成分。
诱食剂可以通过增加其他成分的吸引力,促使养殖动物平衡地摄食各种饵料成分,提高其全面营养供给和生长水平。
总而言之,诱食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养殖动物的食欲,增加摄食量,改善饲料口感,提高饵料稳定性,防止养殖动物选择性摄食,从而促进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健康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以上,饲料转化率提高 11%。 2.4
脂肪类诱食剂 研究表明,脂肪酸也有一定的诱食作用。 陈昌 福等(1989 )报道,用水溶性低级脂肪酸对日本鳗鲡 等进行味觉刺激,发现鳗鲡有一定的嗅觉反应和强
2011.10 7
科学研究
组稿 \Email: nmgxmy2008@ 烈的味觉反应, 而且随着脂肪酸分子量的增加,诱
种类很多,本文主要介绍其作用、种类和应用情况, 谨供广大养殖者参考借鉴。 诱食剂的作用 加快水产动物的摄食速度,减轻水质污染 添加诱食剂能有效增进水产动物的食欲,从而 加快其摄食速度,降低饲料损耗,减轻养殖水体的 污染。 研究发现,用添加了含硫有机物,如 1mmol/L 的 DMPT 的饲料饲喂鲤鱼, 可使鲤鱼的摄食频率 提高 30%-60% , 鲤鱼的饱食时间较空白对照组缩 短 12-21min ; 甜菜碱能提高幼鱼的适应性和成活 慎;三是去年亏损出现后,政府没有扶持或补贴,也 没有相关权威部门就龙虾的安全性进行明确表态, 一些养殖户放弃养龙虾转行了。 对养殖龙虾的几点建议 总的来看,目前盐城龙虾产业情况是市民想吃 不敢吃、养殖户想养不敢养、饭店想卖不好卖。 面对 龙虾产业发展的这种不正常情况,为了保证龙虾产 业这一特色产业健康发展,我们建议: (1 )相关部门应当尽快就龙虾食用的安全性做 一个权威测定。 如果没有问题,就要积极引导广大 消费者正确食用龙虾,要给消费者一个新的信心。 (2 ) 要以小龙虾 养殖的国家 标准规范龙 虾养 殖。 “龙虾门”事件给人们一个警示,就是要保证龙 虾产业链每一道关口的安全系数。 要从养殖、销售 等各个环节推出一系列措施 , 提高龙虾的 质量标 准,提振龙虾产业。 (3 ) 要 加 大 科 技 创 新 力 度 , 增 加 小 龙 虾 科 技 含 量 。 龙 虾 产 业 的 健 康 发 展 ,关 键 在 于 加 大 科 技 创新力度 ,增加 科 技 含 量 高 、附 加 值 高 的 产 品 的 加 工 量 和 占 有 量 ,促 进 龙 虾 产 业 链 向 深 加 工 领 域 迈进。
Modern Animal Husbandry
业殖养禽畜
代当
皱纹盘鲍具有明显诱食8.0cm 的泥鳅有 诱食作用;饲料中含 0.25% 的陈皮对草鱼的诱食效 率最高,草鱼的咬饵次数和啄咬力分别为对照组的
食作用增强。 来源于动植物油脂的磷脂,除能在动 物体内提供甘油、脂肪酸、磷酸、胆碱和肌醇等成分 外,还可促进饲料中脂类的吸收。 此外,磷脂具有强 烈的化学诱食作用,并可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对水 产动物的摄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刘梅珍等 (1992 )在饲料中添加 2% 及 5% 的脂肪培育团头鲂 鱼种, 结果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 11.10% 和
10%-30%。 2.3
含硫化合物类诱食剂 此类诱食剂主要有 DMPT (二甲基 -β- 丙酸噻 亭 )、二 甲 亚 砜 (DM )和 大 蒜 素 等 。 据 报 道 ,DMPT (1 mmol/L ) 可使 鲤、 鲫的摄食 频 率 提 高 0.3-0.6 倍 ; 用 添 加 了 DMPT (5 mmol/L ) 的 饲 料 喂 养 18d 后, 试验组真 鲷的体重是 对照组的 2.5 倍 ;DMPT 可增强金鱼、鲤等的咬食行为,对各种海淡水鱼 类 和长臂虾的生长、摄食和抗逆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 作用,并能改善养殖品种的肉质,使淡水品 种呈现 海产风味,从而提高淡水品种的经济价值。 大蒜素 不仅具有诱食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治鱼类的 细菌性疾病。 曾虹等(1996 )报道,在罗非鱼饲料中 添加合成大蒜素 50mg/kg ,日增重和成活率均提高
1.3
系数
促进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降低饲料 许多诱食剂可以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增强鱼体
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促进生长,提高饲料的利用效 率。 解涵等(1997 )用诱食促生长剂 2 号饲喂罗氏沼 虾,结果提高了消化酶的活性,促进了生理性脱壳, 使体长相对增长率提高 11.67% , 相对增重率提高
8.33% 。 2.5
小肽类诱食剂 小肽(Peptides )是由二个以上的氨基酸彼此以 肽键相互连接的化合物。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些 肽类物质可引诱水产动物摄食, 促 进氨基酸 的吸 收,提高蛋白质的利用与合成;增强水产动物 的免 疫力,提高其成活率;促进对矿物质的吸收利用,减 少畸形率; 提高水产动物的饲料转化率 和生产性 能,是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 李秀琴(2003 )在甲鱼 饲料中添加肽大素 (剂量为 350mg/kg 饲料 ),结果 使 甲 鱼 增 产 0.1156 kg/m2 ,增 收 4.40 元/m2 ,经 济 效益显著。 汪碧莲(2001 )在鳗鲡饲料中加入 2% 的 小肽制品,结果试验组的生长率、摄食率和饲料转 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38.6% 、13.5% 和 8.1% 。 冯 健等(2004 )在南美白对虾饲料中添加 2% 的虾肽 , 结果能明显改善植物蛋白的适口性,提高大豆蛋白 的消化吸收率,起到与鱼粉相同的养殖效果 ,从而 降低生产成本。
率,使其摄食时间减少 25%-50% ;用添加了贻贝粉 的饲料饲喂对虾,饱胃时间可由对照组的 60min 以 上降到 20-30min 。
1.2
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摄食量 试 验 表 明 , 在 鳖 饲 料 中 分 别 添 加 2mg/L 和
4mg/L 的苯二氮卓化合物,摄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
高 13.8% 和 16% ,增 重 提 高 26.1% 和 30% ,饲 料 系 数下降 9.8%和 12%。 添加贻贝粉(ASL 粉)作诱食 剂,能使异育银鲫的摄食量比对照组提高 22.34% , 增重提高 33%。
0.1%-0.2% ,罗非鱼摄食后其肠道内的蛋白酶和淀
粉酶活性显著上升;对虾、罗氏沼虾采食含 一定量 甜菜碱的饲料时,其摄食时间可缩短 1/4-1/2 (宋强 华,1993 ); 虹蹲的 增重速度 及饲料转化 率可提高
33.5% ,成活率提高 10%,饲料系数降低 22.69%。 1.4
提高水产动物对植物性饲料的利用 , 广辟饲 添加诱食剂可使水产动 物更好地利 用植物性 蛋白质,从而减少动物性蛋白的使用量,缓解蛋白 质饲料资源的紧缺,提高养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 有报道,在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可使鲤鱼饲料中 动植物蛋白的比例由 1∶3 增加到 1∶6 而不影响鲤鱼 的生长效果。 料资源
2.2
甜菜碱 甜菜碱是从甜菜加工副 产品中提取 的甘氨酸
甲基内酯,它作为甲基的供体,可部分取代蛋氨酸 和胆碱;能够促进脂肪代谢,抑制肝脂肪沉积,缓和 应激,调节渗透压;可提高消化酶活性,促进新陈代 谢; 同时它还具有甜味和鱼虾对之敏感的鲜味,对 鱼类和甲壳类动物的嗅觉和味觉均有强 烈的刺激 作用,有很强的诱食效果,可以促进鱼类生长,降低 饲料系数。 研究表明,在罗非鱼饲料中添加甜菜碱
2 2.1
水产饲料诱食剂的种类及应用 氨基酸类诱食剂
L- 氨基酸已被认为是引诱鱼类、 甲壳类及其
他水产动物最有效的化合物之一。 研究表明,多种 氨基酸对鱼类的嗅觉和味觉都具有极 强的刺激作 用。 鱼类的嗅觉、味觉及其趋化性既有一定的相似 性,又有明显的种间差异,不同氨基酸在分子结 构 上的差异,是造成鱼类嗅觉和味觉感受器对其敏感 性和识别性不同的内在原因,对鱼类有引诱作用的 氨基酸多为中性氨基酸。 研究表明,在鲤鱼饲料中 添加精氨酸、谷氨酸效果最好,添加丙氨酸、蛋氨酸 对摄食也有促进作用;在草鱼饲料中添加胱氨酸效 果显著,添加精氨酸、丙氨酸、蛋氨酸也有效果。 L-
1 1.1
!!!!!!!!!!!!!!!!!!!!!!!!!!!!!!!!!!!!!!!!!!!!!
3
2
6
2011.10
当代 畜禽养殖业
Modern Animal Husbandry
科学研究
组稿 \Email: nmgxmy2008@ 脯氨酸在大西洋鲑鱼、鳟鱼的味觉和嗅觉试验中效 果很好,谷氨酸对罗非鱼有较强的诱食作用 ,L- 缬 氨酸对加州鲈有较强的引诱作用,但对鲤鱼无引诱 作用;含硫氨基酸中,L- 蛋氨酸能够刺激褐鳟鱼苗 摄食。 复合氨基酸对水产动物可起到协同 诱食作 用。 过世东(1996 )在饲料中添加复合氨基酸,使白 仔鳗的摄食量增加 10.8% ,生长率提高 81.8% 。
科学研究
组稿 \Email: nmgxmy2008@
Modern Animal Husbandry
业殖养禽畜
代当
诱食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王 秀 山东省无棣县畜牧兽医局 山东省无棣县房管局
251900
孙富君
251900
在水产饲料中添加适量 的诱食剂可 改善饲料 的适口性,增进水产动物的食欲,提高饲料的消化 吸收率,降低饲料系数,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并减轻 水质的污染。 本文论述了水产动物诱食剂的作用、 种类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诱食剂又称引诱剂、食欲增进剂,是一 类以满 足水产动物摄食生理为理论基础研制的,能将水产 动物吸引到饲料周围并引起其食欲增加,促进饲料 摄食过程完成的化学物质。 这种物质包括水产动物 摄饵引诱物质和摄饵刺激物质。 水产动物诱食剂的 受这次龙虾事件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龙虾养殖户。 据盐城盐都区帝龙龙虾养殖场徐老板说,自龙 虾事件发生后,去年很多龙虾养殖户都亏损得血本 无归,不少养殖户已经不再养殖龙虾,而是尝 试养 螃蟹了。 今年以来,他们的龙虾苗销售很困难,去年 小龙虾苗卖到了一斤 10 元,依然很抢手,而今年小 龙虾苗的价格降到 8 元,来买的养殖户却很少。 由 于个体养殖户减少,这使得他们养殖场的经营也变 得更困难了。 徐老板还说,出现今年这种状况是在他预料之 中的,因为去年南京“龙虾门”事件发生后,不少养 殖户都很纠结:卖,没有好价钱,也不一定能卖掉; 不卖,就要开始养殖投入,养到下一年不知道能不 能卖掉。 每年 3 月份是投放小虾苗的时候,往年养 殖户这时候早开始预订虾苗了,但今年虾苗预订量 锐减,部分养殖户选择了观望,还有部分养殖 户已 经转行。 龙虾养殖户锐减原因分析 一是不少养殖户去年亏损,今年无力继续进行 养殖;二是部分龙虾养殖户仍在“空塘”观望。 去年 的龙虾事件让他们知道养殖龙虾风险大 , 心存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