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评价发展及问题探讨
环境风险管理及应急措施探讨

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问题探讨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长期累积的环境矛盾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各种人为活动和自然灾害带来的环境风险不断加剧。
重特大环境事故频频闯入公众视野,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目前,已成为环境领域专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也把防范环境风险作为四大战略任务之一。
(1)环境风险定义风险是一种潜在的危险状态,包括两层含义,即危险爆发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以及危险的危害性后果。
环境风险则可理解为环境受危害的不确定程度以及事故发生后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赵晓莉将环境风险定义为“是由自发的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 对自然或社会) 引起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能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产生破坏、损害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良后果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 毕军将环境风险定义为“由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引起的,通过降低环境质量,从而能对人类健康、自然生态产生损害的事件,可以用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来表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技术导则》中指出: 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 或健康) 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表征,其定义为事故发生概率与事故造成的环境( 或健康) 后果的乘积。
综上所述,可将环境风险定义为由自然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并通过自然生态环境的媒介作用,对人、财产、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的一种潜在危险状态,包括这种危险状态爆发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以及危险可能导致的危害性后果两方面的内容。
环境风险评价是对某建设项目或区域开发行为诱发的灾害, 以及自然灾害, 对人体健康、经济发展、工程设施、生态系统等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识别、度量和管理[ 1]。
世界发生越来越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如: 2005年中国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 2006年菲律宾装载200万升工业燃油的/ 太阳一号0油轮发生重大泄漏事故等, 给环境、社会经济都造成严重后果。
环境风险评价能避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为环境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化工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与应对方式分析

化工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与应对方式分析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壮大,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引发的环境影响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化工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涉及到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于化工企业而言,如何有效评估环境影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化工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与应对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为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废水排放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各种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对地下水和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 废气排放化工生产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气体如果排放到大气中会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植物生长都会造成危害。
3. 固体废弃物处理化工企业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废旧设备、废弃包装材料等,如果随意丢弃或填埋,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4. 能源消耗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如果未能有效利用和节约能源,将对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
1. 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化工企业需要加强对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设施建设,保证排放达标,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推行清洁生产化工企业应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技术,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设备技术,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3. 提倡节能减排化工企业应该提倡节能减排的理念,使用节能型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废气的排放。
4. 加强环境管理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对环保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环保政策的贯彻执行。
5. 积极开展环境监测化工企业应积极开展对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土壤的环境监测,及时掌握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有效预防环境风险。
6. 完善环境风险评估化工企业应根据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制定应对措施和预案,做好环境风险的评估和应急预案。
7. 增加环境投入化工企业在环保方面需要增加投入,进行废水、废气处理设施的更新换代和环保设备的采购,提升企业的环保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2019年第24期(总第60期)中国高新科技China High-techNO.24 2019(Cumulatively NO.60 )环境风险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杨放(苏州市白云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阐述了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必要性及内容,以苏州为例,对该地区的环境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展开 了分析,如对环境风险源识别不足、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差别较大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如强化领导、明确责任、规范编制、注重衔接等,可供相关项目参考。
关键词:环境风险评价;应急管理;风险处置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820文章编号:2096-41 37 ( 2019 ) 24-0122-02 D0I:10. 13535/ki. 10-1507/n.2019. 24. 430引言当前我N各种工业发展迅猛.但随之而来的是 各种环境污染事件,尤其是一部分恶性污染事件给 社会大众带来了不良影响。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不 但会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使人们的财产安全得不 到保障,并且还会影响社会各方面的正常运行有 关各方必须严格进行环境风险测评,通过采取合理 的措施来对突发的环境污染危害等级和覆盖区域进 行准确评判,加强环境风险调控,完善应对机制1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必要性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由环境风险事故所引发的 火灾、爆炸事故等恶性事故致死人数A因工致死 人数的13.8%.高居首位;生产往往伴随着很多原 理不明的副反应,导致此阶段W工致死人数占生产 事故总死亡人数是非正常生产过程的〇倍;设&老化、年久失修,材质、加工缺陷化及易腐浊等触发 因素也是项目事故多发的重要原W;此外生产过程 屮的安全事故还具有危险因素多、事故扩散快,难 控制、亊故征兆不明显、事故后果性质恶劣、救援 救助困难等特点。
W此进行项丨彳环境K险评价是非 常有必要性的2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的是环境风险,即事故状态 对环境的影响。
是否应该废除环境风险评估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环境风险评估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环境风险评估。
首先,环境风险评估存在着很多局限性和缺陷。
环境风险评估通常只考虑单一因素对环境的影响,而忽视了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这样的评估结果往往是片面的,无法全面反映环境风险的真实情况。
此外,环境风险评估还存在着数据不准确、专家意见主观性强等问题,导致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不高。
因此,废除环境风险评估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更好地保护环境。
其次,环境风险评估的废除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在进行环境风险评估时,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这些过程本身就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而且,评估结果往往会导致对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和污染,例如在建设项目中,为了符合环境风险评估的要求,可能会采取一些对环境有害的措施。
因此,废除环境风险评估可以减少对环境的不必要破坏。
最后,废除环境风险评估可以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
环境风险评估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并且往往拖延了环境保护项目的实施。
如果废除环境风险评估,可以将这些资源直接投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更快地推动环境保护项目的实施,更好地保护环境。
总之,废除环境风险评估可以避免评估结果的不准确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因此是值得提倡的。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环境风险评估。
首先,环境风险评估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保护。
如果废除环境风险评估,可能会导致环境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进而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损害。
其次,环境风险评估可以提高环境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通过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客观地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如果废除环境风险评估,可能会导致环境管理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无法有效地保护环境。
最后,环境风险评估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环境管理手段。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关的环境风险评估标准和规定,废除环境风险评估将会与国际接轨脱节,影响国际合作和交流。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环 境 风 险 评 价 研 究 进 展
刘桂友 , 徐琳瑜 ,李巍
( 京 师范 大 学 环 境学 院 , 京 10 7 ) 北 北 0 85
摘
要: 重大环境 污染事故常伴有人 员伤亡 , 给社会、 济、 经 人群健康和 环境 带来 巨大破坏 , 环境风 险评价是预
防环境 污染事故并提供有 效应 急措施 的必要工作。对环境 风险评价发展的三个阶段 : 健康风险评 价、 事故 风险
随着工 业化 、 市化进 程 的加快 , 城 人类? 耗 自然 肖
一
20 06年 1月 连续 发 布三 个 文 件 :关 于 开展 环 境 《
资源 的速率 也 变得更 快 。在此 过程 中排放 的大 量有 害污 染物 , 对人 体 健 康 及 人类 赖 以生存 的环境 造 成
安全 大检查 的紧 急通知 》 《 于 加强 环 境 影 响评 价 、关 管理 防范环 境风 险的通 知 》 《 于检 查 化 工石 化 等 、关 新 建项 目环 境 风 险 的 通 知 》 要 求有 针 对性 的 开 展 , 环境安全大检查 , 重点是重要江河干流及其 主要支 流沿线 的大 中型 企业 , 别 是 化 工企 业 。要 求 通 过 特 查 找建设 项 目存 在 的环境 风 险隐 患 , 出 改进 措 施 提 和建议 , 防止重 大环境 污染 事故及 次生 事故 的发生 。 环 境风 险评 价 不 仅 是 环 境 科 学 发 展 的 必 然 结 果, 亦是 当前 社 会 安全 保 障 的 迫切 需 要 。环 境 风 险 评价 的 出现标 志着 环境保 护 战略 由事故后 被动 治理 转 向事故前 预测 和 有 效管 理 , 可见 环境 风 险评 价 的 研究 , 是环境 宏 观控 制 技 术体 系 的一 个重 要 发 展 方 向 , 是环 境保 护 管理 体 系 中 重点 提 倡 的基 本 工 作 更 之一 。正 是这些 原 因 , 得 环境 风 险 评 价 工作 愈 来 使 愈 受到许 多 国家环保 机构 和有关 国际组织 重视 。
环境污染现状及风险评价研究论文

环境污染现状及风险评价研究论文
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其中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和积累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环境污染的现状,并对其风险进行评价。
首先,空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不当等因素导致了大量有害气体的排放,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
这些污染物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对大气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引发酸雨、臭氧层破坏等问题。
其次,水污染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和生活污水都对水体造成了污染。
水污染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和农药等进入水体后会累积在生物体中,进而威胁到食物链的安全。
此外,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工业废物的排放、农药的使用和土地利用不当都导致了土壤的污染。
土壤污染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质量造成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潜在的威胁。
对于环境污染的风险评价,应综合考虑污染物的种类、来源、浓度和暴露途径等因素。
风险评价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监测数据,并进行模型预测和风险估计。
通过风险评价可以识别污染源和暴露途径,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综上所述,环境污染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通过对环境污染的现状和风险评价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环境污染的影响和危害,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积累,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清洁和健康。
浅论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风险管理

显 然 ,环境风 险管理属于政府 同时也是企业 的一项重 要职责 ,而 环境 风险是指 由 自发 的 自然原 因和人类 活动对 自然或 社会) 引起 的,通 过环 境介质传播 ,能对 人类社会 及 自然环境产生 破坏 、损 害乃 风险管理是建立 在风险评 价的基础之上 的 ,所以 ,首先政府应 该研究 至毁灭性作 用等不 良效果发 生的概率及其后 果。而环境 风险评价 和管 制订相关 的法规 条例及环境 风险评价 的技术 规定 和理论方法 ,为合理 理就是 指人类 的各 种开发 活动或面 临的危害( 括 自然灾 害等) 包 对人体 有效 开展环境风 险评价提供指 导和依据 。其 次 ,政府的决策者应 根据 健康 、社会 经济 、生 态系统 等所 引起 的风 险可 能带来 的损 失进 行评 评价 出来 的风 险和可能 的代 价 ,以及预 防和减少风险措施进行决 策 ,
估 ,并 由此进行管 理和抉策 的过 程。 目前 ,我国正处于环境 污染事件 在效益 和损失 面前 进行权衡 ,同时在决策过程 中要 考虑公众的可接受
的高发期 ,认识 和重视环境风 险评价和环境风 险管理对开展好 现阶段 性 ,让 公众积极参 与进来 。最后 是政府监督落实 各种防范和预 防应急 的环境保护工作有着重要 的现实意义
发性环境风 险评价 ; 从其评 价范 围而言可分 成 _个 等级, 二 即微观风 险评 研究成果 的基础 上,探 索适合我 国的环境风险评价 的模 型 、方法个系
价、系统风险评价和 全国( 宏观) 或 风险评 价; 若按环境 风险评价 的应用 统 ,研究 制定 环境风险评 价的法律程序 、相关政策.为在 我国科学开 领域 , 分为 自然灾 害的危 险评价 、有 毒有害 化学 品的生态 风险评 展环 境风险评价 和环 境风险管理提供保 障。 则可
我国环境风险评价及其应用研究

3 00 5 5 0福 州市 连 江县 环 境 监 察 大 队 林 忠
【 摘 要】 文章对环境风险评价概念的内涵进行 了界定和对环境风险评价方法进行 了介绍,对我国环境风险评价存在的重要意
义进行 了分析 ,并对我 国风 险管理评 价存在的 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 出相应 完善措 施 ,在此基础上 ,对其发展 趋势进行 了阐述。
2环 境 风 险 评 价 内 涵界 定 .
随着环境风 险评价工作 的不断深 入,更多学者 加强 了对环境风 险评价 的应 用方面 的研 究 。本文 以某化学厂 的氯气泄漏事故为 例 ,对其环境风险进行评价 。
1源 项 .
在考虑到3 吨液氯储槽泄漏 事故发生 以后 ,假设发 生了严 0 重的液氯储 罐破裂并泄露 的事故 以后 ,此次事故将 泄漏液氯量 为 3 吨 ,泄 露 的时 间是 3 分钟 ,则 根据 类型调 查 ,我们 可 以 0 0
二 、我 国环境风 险评 价步骤 和方法
1环境 风 险 识 别 . ・
所谓环境风 险识别主要 是指 ,在环境 影响识别和 工程分析 的基础 上 ,对风 险的影响 因素进行 辨识 ,环 境风 险识 别主 要包 括 了风 险因子识别 和项 目筛选两个 内容 。 所谓项 目筛选 法包括两个 方面 的内容 。第一 ,使 用核查表 进行 筛选 。第二是运 用概率风 险评 价法 ,例 如德尔斐法 等对此
按照环境风 险评价 的应用领 域来对环境风险评估进行分类的话 , 则环境风险评估可 以被分为建设项 目环境风 险评价和有毒害化 学 品生态风 险评价以及 自然灾害危害风险评价三种主 要类型。
在 这个公 式中 ,c(, t ) t 表示 的是在 第t X —。 时间里 ,第i 个烟 囱在 下风 的方向X 距离的地方所产 生的浓度 贡献 ; 表示平均风 速 ;X 表示下方 向的距离 ;而Q则表示 的是第i 烟团源强 ,i 个 表 示 烟团释 放数 ; , 则分 别表示X Yz , ,三个 方 向的扩 散 参数 。此 时 ,则毒气 致死率计 算可 以为Y=A 一 ) Bl C“ , ( 5+ 。 n[ t】 在这 个公 式中 ,c为有 毒气体 浓度 ( 以通过 烟团模式进行 计 可 算 出来 ) ;Y是一 个中 间变量 ;t是表 示和 有毒气 体接触 的时 e 间,A, n B, 则主要是取决于有毒气体 的性 质。 有毒气体 所造成 的致死 率通常 是和 有毒气体 的接触 时间、 毒气 浓度和 毒气性 质直接 相关 ,中介变量 Y 和有毒 气体致死 百 分率 的关系是可 以通 过查表直 接获得 的,在 该厂氯气泄 漏事故 中,Y的计算值 是一 . 10,可 以通过 查表得 到液氯 储槽泄漏 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风险评价发展及问题探讨论文导读:对具有安全危险和潜在重大环境危害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风险评价。
发展历程、现状,环境风险评价发展及问题探讨。
关键词:风险评价,发展历程、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相关要求,对具有安全危险和潜在重大环境危害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以其实现从源头防范环境风险,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损失。
本文通过介绍国内外环境风险评价发展过程及进展,对我国目前环境风险评价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1、相关概念
1.1风险
通用的风险定义:风险是指特定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可能危害后果的乘积[4-9],即:
式中:R为风险水平(值);P为事件发生概率(或机率);D为事件发生后可能危害后果。
1.2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ERA,EnvironmentRisk Assessment)是利用现有获得的知识和资料,依赖有关基础学科(如生态毒理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化学、生态学等)的最新研究成果,借助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工具来认识和鉴别环境风险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危害后果及程度,并计
算危害出现的概率的过程[1]。
本文所指的环境风险评价专指事故环境风险评价,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化学品的生产与存储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其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并提出减小环境风险概率的方案和降低风险危害的对策(应急预案)。
2国内外发展过程及现状
2.1 国外发展过程及现状
国外事故风险评价主要按三条路线进行:概率风险评价(PRA,Probability Risk Assesement)、实时(Real-time)后果评价和事故后(Over-post或Past Accident)后果评价[2](见下表1)。
论文检测,发展历程、现状。
概率风险评价是在事故发生前、预测某设施(或项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及其可能造成的环境(或健康)风险,目前国内环境影响评价风险评价以此类为主;实时后果评价主要研究内容是事故发生期间有毒物质的实时迁移轨迹及浓度分布,以便作出正确的防护措施决策,减少事故损失,其代表为核电站实时剂量评价系统的研究;事故后后果评价主要研究事故停止后对环境的长期影响,其代表为研究者对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停止后对中、西欧的影响后果评价。
表1 事故风险评价路线一览表
路线阶段内容范例概率风险评价
事故发生前预测事故及风险NRC、1975、WASH1400 实时评价事故发生期间毒物迁移及实时浓度IAEA、1988、“RODOS ” 系统(90)研究事故后果评价事故停止后事故后环境影响1988-1994 IAEA VAMP研究环境风险评价研究首先源起于民用核电系统,7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至20世纪80年代,风险评价达到高峰,评价体系基本成形。
1975年,在美国核管会的《核电厂概率风险评价实施指南》中系统地建立了概率风险评价的方法。
1975年,Walter在人类环境国际科学家大会(日本,东京)上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包括对政策意外失误的影响分析,并提出应当具备应急计划。
198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的红皮书《联邦政府的风险评价:管理程序》,提出风险评价四步法:即危害鉴别;剂量—效应关系评价;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
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故后各国开始对风险管理提出要求,1986年美国通过《应急计划与社区知情权法》(EPCR)并提出《应急计划技术指南》。
1987年,欧共体(CEC)规定:有化学事故隐患的工厂必须进行环境风险评价。
1990年亚洲开发银行提出解决环境评价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同时颁布了《环境风险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后,风险评价体系开始不断扩展与完善,发展的内容开始逐渐包含生态风险评价[3]。
此后风险评价在各个国家均开始实际使用。
2.2国内发展过程及现状
我国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起步较晚,其研究是以介绍国外理论为始,以秦山核电站核设施运行环境风险评价为行业试点开端。
论文检测,发展历程、现状。
1989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成立了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组织有毒化学品的风险评价。
论文检测,发展历程、现状。
论文检测,发展历程、现状。
1989~1992年,由胡二邦主持完成的秦山核电厂事故应急实时评价系统,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备的环境风险评价案例[4]。
从90年代起,我国的重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均开始实施环境风险评价,尤其是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要求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包含有环境风险评价的章节[2]。
2004年12月11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对我国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目的、基本原则、程序、方法和内容做出了相关规定,此后我国所有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均需包括有与之配套的风险评价内容。
我国环境风险评价发展见下表2。
表2 我国环境风险评价发展时间表
时间事件70年代开始核工业开始风险研究评价80年代国家环保总局开始重视与开展研究1989-1992年核工业核电厂事故应急实时剂量评价系统1990年国家环保局057号文要求进行环境风险评价90年代亚行项目开展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讨论会
90年代未引入欧盟RODOS系统95年中石化起草环境风险评价导则2000年出版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2003~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3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动向
3.1国外研究动向
国外的风险评价是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而进行的。
目前国外环境风险评价具有如下的特点和趋势:研究热点已由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转移到生态风险评价;从污染物数量来说,已由单一污染物作用进步到考虑多种污染物的复合作用;从研究类型来说,不仅考虑化学污染物,特别是有毒有害化学物,而且还考虑到非化学因子;从评价范围方面来说,由局部环境风险发展到区域性环境风险乃至全球环境风险;生态风险不仅仅只考虑到生物个体和种群,而且考虑到群落、甚至整个生态系统;技术处理上由定性向半定量、定量方向发展。
论文检测,发展历程、现状。
3.1国内研究动向
自90年代开始,我国大部分重大项目均进行了事故风险评价,目前国内的风险评价多集中于项目事故风险评价,进入21世纪来,事故风险评价在多种行业和领域都有研究,在这期间,事故风险评价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风险评价方法均为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相关要求进行,其工作流程包括为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系列流程构成了我国目前环境影响评价风险评价体系,如田为民对南水北调工程干渠水毁事故进行风险评价,提出了基于风险的干渠选址意见[5];黄海波等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天然气加油站设备进行事故风险评价,提出降低工作中事故风险概率,是削减CNG加气站爆炸事故风险的关键控制点[6];庄庆伟运用故障分析及事故树法对LPG罐车公路运输途中的风险进行了评价,得出从人为和管理因素着手控制LPG罐车泄漏事故的结论[7]。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事故风险评价在各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论文检测,发展历程、现状。
4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风险评价体系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风险评价方法均为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相关要求进行,该评价体系为多侧重于项目事故风险评价,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经验及感受,现行的《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在具体工作中仍存在如:评价工作等级判据不全(无伴生/次生有毒有害物质判据)、评价范围单一(不管环境要素均为固定的3km、5km)、缺少风险值计算及对比判据、缺少环境安全距离具体细则及要求、风险评价的结论无具体的风险管理体系等细则问题,急切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对《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进行补充完善,也需要更多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者在该领域投入更多的精力予以研究与完
善。
5结论
环境风险评价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在国内外已成为环境影响评价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对风险事故后果进行定量化预测是进行风险评价的重要保证,也是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
目前我国风险评价还处于由起步的定性分析向定量评价完善阶段,仍存在定量化及风险评价外推过程的不确定性,有关组织机构网络和法律法规体系尚未配套,污染的连续监测预警系统十分缺乏,应急监测和应急措施的方法、技术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等问题,由于资料来源及篇幅限制,提到的一些问题的研究在本文中仍难以展开,我们将就我国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的完善对风险定量进行进一步的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1]张行云.浅谈环境风险评价评价[J].山东环境,1994.01,Vol.58:14~15;[2]胡二邦,彭理通,陆雍森等.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6;
[3]AsianDevelopment Bank,Dealingwith uncertiainty in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ADB Env,1990;[4]查国志.我国环境风险评价学科的开拓者——记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环境科学所前所长胡二邦研究员[J].科学中国人,2005(5):56~57;[5]田为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北省段水毁风险评价[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6年增刊:32~34;[6]黄海波,杨建军等.CNG加气站设备失效与爆炸燃烧风险评价[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Vo24,No.4:17~20,66;
[7]庄庆伟.LPG罐车公路运输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首都经
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