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评价专篇

合集下载

环境风险评价案例分析

环境风险评价案例分析

环境风险评价案例分析案例描述:某市国家级园区计划建设一座化工厂,该化工厂将生产有机溶剂,该地区周围有人口聚集区、水源保护区和湿地生态系统。

园区管理委员会决定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以评估该化工厂对周围环境的潜在风险。

步骤一:确定环境影响因素开始环境风险评价前,需要确定可能的环境影响因素。

在该案例中,有机溶剂的生产和使用将是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

步骤二:评估环境影响在确定环境影响因素后,需要评估这些影响对周围环境的潜在危害。

例如,有机溶剂可能会渗入地下水中,对水源保护区造成污染,还可能通过废气排放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步骤三:识别潜在风险在评估环境影响后,需要识别潜在的风险。

在该案例中,潜在风险包括地下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固体废物处理不当等。

步骤四:确定控制措施为了减轻潜在的风险,需要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在有机溶剂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减少有机溶剂的泄漏和排放。

此外,可以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和废气治理设施,以防止环境污染。

步骤五:评估风险和可行性在确定控制措施后,需要评估风险减轻效果以及措施的可行性。

风险评估可以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进行,以确定潜在风险的等级和控制措施的优先级。

同时,还需要评估控制措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步骤六:监测与管理最后,对化工厂的运营和控制措施进行持续监测和管理,以确保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可以建立监测体系,定期收集和分析有机溶剂排放的数据,及时调整和改进控制措施。

结论:通过对该化工厂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可以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同时,通过风险评估和可行性评估,可以确定最合适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化工厂的运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得到最小化。

此外,持续的监测和管理是保障环境风险控制的关键。

在环境风险评价案例分析中,除了以上所述的步骤外,还需要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1. 社会经济影响:化工厂的建设和运营将对当地的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例如,该厂的建设可能会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但也可能增加当地居民的健康风险和安全隐患。

环境风险专项评价

环境风险专项评价

环境风险专项评价1 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1.1评价等级依据HJ/T169-2004,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以及环境敏感程度,项目子站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定为一级。

母站以及输配管线为二级。

1.2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子站风险评价范围为距离源点半径5km范围内。

母站风险评价范围为距离源点半径3km范围内。

根据国内天然气输配管线的风险距离预测计算类比分析,中压管线的风险距离在管线两侧40m范围内。

2 风险识别2.1 物质危险性识别(1)CNG的理化性质压缩天然气是天然气加压并以气态储存在容器中,它与管道天然气的组分相同,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还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如氦和氩等。

在标准状况下,甲烷至丁烷以气体状态存在,戊烷以上为液体。

CNG的压力范围一般在20-25Mpa、温度-5-50℃、密度0.76kg/m3、低热值36.19MJ/m3、爆炸极限5.0%-5.1%。

(2)CNG的危险性天然气比空气轻,具有无色、无味、无毒之特性。

天然气公司均要遵照有关规定添加臭剂(四氢噻吩),以资用户嗅辨。

若天然气在空气中浓度为5%~15%的范围内,遇明火即可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即为天然气的爆炸极限。

爆炸在瞬间产生高压、高温,其破坏力和危险性都是很大的。

由于天然气中90%以上的都是甲烷,对于处于高压状态下的CH,无论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都要对其性4质、技术参数和特殊要求作全面了解和掌握。

经查阅研究测试及查验的CH主要4理化性质及燃爆参数列于表2.1-1:表2.1-1 CH4主要理化性质及燃爆参数除以上重要参数外,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CH生产储存场所火灾4爆炸危险度为H=(R-L)/L=(15-5)/5=2。

火灾危险性确定为甲类,一级易燃气体。

最小点火能量仅为0.28mJ,燃烧速度快,燃烧热值高(平均热值为33440kJ/m3),对空气的比重为0.55,极易燃烧、爆炸,并且扩散能力强,火势蔓延迅速,一旦发生火灾难以施救。

环境风险评价专题1汇总

环境风险评价专题1汇总

环境风险评价专题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文)的精神,对整个项目营运期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事故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消除和减缓事故风险影响的措施及应急预案。

1风险识别及确定评价等级1.1物质风险性识别本项目生产、加工、运输、使用及贮存过程的原辅材料、“三废”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及其储量、理化、毒理性质见报告表及附页。

工业气体在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中,通常被划为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按化学性质区分,项目所用工业气体有:○1助燃气体氧气,具有助燃能力,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乙炔、氢、甲烷等易燃气体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能使活性金属粉末、油脂剧烈氧化引起燃烧。

常压下,吸入40%以上氧时,可能发生氧中毒,长期吸入可发生眼损害甚至失明。

○2不燃气体氮气、氩气、二氧化碳,对人具有窒息性,性质稳定,不燃烧;液态氮、液态氩以及液态二氧化碳常压下汽化可致皮肤冻伤。

综上分析,确定本项目风险类型为助燃气体氧气的泄露、火灾和爆炸。

1.2生产、公用、贮运工程潜在危险性识别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第7.4.4节,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所造成的泄露、火灾和爆炸等后果十分严重的、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属风险事故。

本项目风险因素归纳如下:(1)建设区域存在的自然风险因素:地震、雷电、汛期、台风、夏季高温等;(2)生产、公用、储运过程主要风险因素○1项目所有危化品采用危化品专用运输车辆陆运,原料由原料供应商负责运至厂内。

如运输人员未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中有关危化品运输管理规定;发生车祸等导致罐内液体泄漏、喷出或中毒事故,从而污染周围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体,进而影响人群的健康安全;○2物料的输送管道因材料缺陷、机械损伤、各种腐蚀、焊缝裂纹或缺陷、外力破坏、施工缺陷和特殊因素等导致管道氧气等物质局部泄漏,引发火灾、爆炸事故;○3危化品贮罐在维护与使用不当时,会引起液氧、液氮、液氩以及液态二氧化碳的泄漏、爆炸事故。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一、背景介绍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环境风险,我们对某地区进行了环境风险评估。

本报告旨在客观全面地评估该地区的环境风险状况,为环境保护和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估目标1. 评估该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2. 识别和分析环境威胁因素;3. 评估环境风险的潜在影响;4. 提供合理的环境风险管理建议。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1. 收集该地区环境质量相关数据,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土壤污染等方面;2. 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建立相应的数据库;3. 利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和模型,对环境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4. 综合各项数据和分析结果,形成综合评估报告。

四、评估结果1. 环境质量状况评估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空气质量良好,水质状况普遍符合标准,但仍存在部分污染源和潜在污染风险。

土壤污染方面,整体较为严重,需要重视。

2. 环境威胁因素识别与分析在环境威胁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工业废弃物排放、水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

这些因素对环境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并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

3. 环境风险潜在影响评估在对环境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后,我们认为环境风险对该地区生态系统和公众健康造成的潜在影响具有一定严重性,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控和治理。

4. 环境风险管理建议针对所发现的环境风险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管理建议:- 建立严格的环境监测和管理制度,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 推动技术创新,提升环境保护设施的净化效率;- 完善环境法律法规,提高环境保护的法制化水平;- 加强公众环境意识和教育,促进环保行动的落实。

五、结论通过对某地区环境风险的评估,我们发现其环境质量状况较好,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潜在威胁。

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环境风险,确保公众的生态环境和健康安全。

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共同创造美好的环境和生活。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材料范文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材料范文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材料范文1.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工业项目进行环境风险评估,以评估项目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

风险评估是为了保证项目在环境和生态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前预防和控制可能的环境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2. 项目概述该工业项目是一家生产化工产品的企业,位于某市区域工业园区内,占地面积约50亩。

主要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储存、生产制造、废物处理等环节,预计在投产后每年将产生约1000吨的废水和2000吨的废气。

3. 方法和流程我们采用了以下步骤进行环境风险评估:3.1 现场调查首先,我们进行了对项目现场的实地调查。

通过对工厂区域的走访和观察,了解了项目的整体情况,包括设备、储存情况、废物处理设施等。

3.2 环境因素分析其次,我们对项目周边的环境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气象、水文地质、生态环境等。

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和实地勘查,了解了项目所处环境的特点和潜在风险。

3.3 风险识别和评估在了解项目和环境的基础上,我们对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了识别和评估。

采用了常用的分析方法和模型,综合考虑了项目活动对大气、水体、土壤等介质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可能破坏,并综合评估了各项风险的严重程度。

3.4 应急响应与管理计划最后,我们针对评估出的环境风险,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响应与管理计划。

该计划包括预防措施、监测与检测措施、应急响应程序等,旨在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

4. 环境风险评估结果4.1 水体环境风险根据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的废水排放可能对周边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风险。

由于项目没有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对附近的河流和地下水源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我们建议在投产前建设废水处理系统,以确保废水的处理达标排放。

4.2 大气环境风险根据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的废气排放将带来一定的大气污染风险。

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在投产前必须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废气处理措施,以确保废气排放达标。

专业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专业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专业环境风险评估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对某企业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以便为企业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综合考虑了环境因素、法律法规、技术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我们针对该企业进行的专业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2. 风险评估方法在本次评估中,我们采用了风险评估矩阵方法,将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作为评估指标,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最终的风险等级。

3. 风险评估结果基于评估指标的分析,我们对该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评估,并将其分为以下几类风险:3.1 水污染风险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水资源,存在水污染的风险。

可能导致水污染的因素包括废水排放、露天储存等。

水污染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可能面临政府的处罚和法律诉讼。

3.2 大气污染风险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大量工业废气,其中包含有害物质和颗粒物等。

这些废气对周边空气质量和员工健康都会造成潜在的威胁。

此外,大气污染也存在可能引发爆炸和火灾的风险。

3.3 土壤污染风险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废弃物、化学品泄漏等,这些可能导致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会对农作物生长和土地质量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此外,土壤污染也会对地下水资源构成潜在威胁。

3.4 安全事故风险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如设备故障、工人操作不当等。

这些安全事故可能导致员工受伤、设备损坏以及产生其他连锁反应。

因此,安全事故风险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4. 风险管理建议针对以上风险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以下风险管理建议,以帮助企业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减轻风险的影响:4.1 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对废水、废气和废弃物等的监测和处理,确保排放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应定期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环境问题。

4.2 强化设备和操作管理企业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的可能性。

某某公司环境风险评价报告(案例).

某某公司环境风险评价报告(案例).

某车间环境风险评价报告审核:*** 编制:*** 日期:2011年4月3日1.1 环境风险识别1.1.1 物质的危险性识别根据(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物质风险识别的范围: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

本车间物质风险主要为黄磷、P2S5、P2O5、磷酸、H2S、氟化物和含砷磷废渣等。

现将物质毒性特征列举在表1.1-1和表1.1-2。

表1.1-1 物质危险性识别表名称特性识别结果黄磷火灾、爆炸、易燃。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入。

健康危害:急性吸入中毒表现为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疼、头晕、全身无力、呕吐、心动过缓、上腹疼痛、黄疸、肝肿大。

重症出现急性肝坏死中毒性肺水肿等。

口服中毒出现口腔糜烂、急性肠胃炎,甚至发生食道、胃穿孔。

数天后出现肝、肾损害。

重者发生肝、肾功能衰竭等。

本品可致皮肤灼伤,磷经灼伤皮肤吸收引起中毒,重者发生中毒性肝病、肾损害、急性溶血等,以致死亡。

急性毒性:LD50:3.03mg/kg(大鼠经口);亚急性毒性:0.3mg/kg,117天,兔经口,骨骼系统生长障碍;150mg/m3,60天,大鼠吸入,骨骼系统生长障碍,死亡;150mg/m3,60天,家兔吸入,血液系统、循环系统,结构和生化变化。

死亡。

慢性毒性:长期接触元素磷的工人,开始消化不良、身体虚弱、贫血、呼吸有大蒜味,后期出现黄胆症、粘膜出血、尿蛋白等症状直至死亡,尸体解剖发现肝、肾的破坏极为严重。

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症、消化系统紊乱、中毒性肝病。

引起骨骼损害、尤以下颚骨显著,后期出现下颚骨坏死及齿槽萎缩。

极度危害P2O5腐蚀性。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入。

健康危害:遇水生成磷酸,有时含游离磷而引起磷中毒;LD50:无资料,LC50:1217mg/m3,1小时(大鼠吸入);急性中毒:短期大量吸入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出现咽喉炎、支气管炎。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目录1、概述 (1)2、风险识别 (1)2.1 风险识别范围 (1)2.2设施风险分析 (4)2.3 不可抗力风险分析 (4)2.4 危害因素分布 (5)2.5重大危险源辨识 (5)2.6环境敏感性判别 (6)2.7 评价等级、范围及主要保护目标 (7)2.8评价内容 (10)3、源项分析 (10)3.1 典型案例分析 (10)3.2典型事故污染源源强的确定 (11)4、源强分析 (12)5、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13)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5)6.1水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5)6.2生产区风险防范措施 (18)6.3防火防爆措施 (19)6.4防毒措施 (20)6.5安全管理措施 (21)6.6环境风险预警措施 (22)7、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山东邹平亚太中慧食品有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1、概述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灾难事故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事件,它具有危害性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同时风险发生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发生,对周围环境会产生较大影响。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的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2、风险识别2.1 风险识别范围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和生产设施风险识别。

物质风险识别范围包括主要原辅材料、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

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包括主要生产装置、储运工程、环保设施和公用工程等。

受影响的环境要素识别应当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排放途径确定,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生态等,明确受影响的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1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别》(GB18218-2014)表1、表2中所列物质,对本项目进行环境风险识别:公司各项目所用工艺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风险评价专篇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
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
(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
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
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
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1、项目概况
1.1 拟建工程的具体内容
莱芜市九羊福利铁厂能源综合利用配套80万t/a焦化煤气工程
属高炉项目的配套工程,公司现有128m3高炉一座和350m3高炉一座,
年需焦炭60万吨。公司拟建焦炉建设项目完成后可新增优质机焦80
万吨/年,一是解决高炉原料供应问题,二是利用焦炉煤气发电,降
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项目总体生产规模确定为年产80万吨焦炭,一期工程年焦炭生
产能力40万吨。配煤炼焦,回收化学产品,焦炉煤气净化,配套建
设有完善的环保、劳安、卫生、消防等设施,剩余煤气供公司电厂使
用。本次评价内容为一期工程。
1.2 拟建项目建设位置
莱芜市九羊福利铁厂能源综合利用配套80万t/a焦化煤气工程
拟建于莱芜市菜城区羊里镇九羊总公司南侧,厂址地势平坦,交通万
便,一期工程预计占地面积17.55公顷。拟建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见
图1。
1.3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焦炉年产焦炭:40万吨
焦炉煤气:19892万m3/a 年产焦油:17297t/a
生产的焦炭全部用于炼铁,焦炉煤气作为焦炉、锅炉等生产用气。
1.4 工艺流程简述
焦炉采用双联下喷单热式捣固机焦炉。焦炉炭化室高4.3m,炭
化室平均宽460mm。该焦炉是在我国大中型焦炉的基础上改进而来,
复热式改为单热式,加宽了炭化室,该焦炉具有炉体严密、加热均匀、
机械化程度高、环保设施完善、焦炭质量高等优点。
炼焦工艺流程:由备煤车间送来的配合好的装炉煤经皮带机送入
焦炉煤塔,装煤车按作业计划从煤塔取煤,经计量捣固后,精煤在装
煤车内形成煤饼,再由装煤车将煤饼装入各炭化室内,精煤在炭化室
内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由炭化室两侧的燃烧室燃烧回炉煤气加热,煤
在100O℃左右的高温下干馏,经软化、收缩、半焦、最后生成焦炭。
煤料在炭化室内经过一个结焦周期的高温干馏,炼制成焦炭和煤气。
炭炭化室内的焦炭成熟后,用推焦车推出,经拦焦机导入熄焦车
内,熄焦车由电机车牵引至熄焦塔内喷水熄焦。熄焦后的焦炭卸至凉
焦台上,经补充熄焦、凉放、蒸发焦炭申水分后,焦炭即可通过皮带
机输送到露天储焦场供高炉使用。
煤在炭化室内干馏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汇集到炭化室内的顶部
空间,进入机侧上升管,经桥管进入集气管。高温的荒煤气在桥管内
被喷洒的78℃氨水冷却,荒煤气被冷却到80-85℃,荒煤气中的焦油
等同时被冷凝下来。煤气和冷凝下来的焦油同氨水一起经吸煤气管进
入冷凝鼓风工段,进行煤气净化及化学产品回收。
焦炉加热用的焦炉煤气,由外部管道引入。进入焦炉的焦炉煤气
经预热至45℃左右,调压后送到焦炉地下室,通过下喷管把煤气送
入燃烧室立火道与从废气开闭进入的空气汇合燃烧,燃烧后的废气通
过立火道的跨越进入下降气流的立火道,再经过蓄热室,在此,格子
砖把废气的热量回收后,再进入小烟道废气交换开闭器、烟道、总烟
道,从90m高的烟囱排入大气中。
冷凝鼓风工艺流程:来自焦炉的荒煤气(~82℃),沿吸煤气管道
进入汽液分离器,焦油氨水被分离出来,自流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
煤气进入三台并联横管式初冷器自上而下流动(其中一台各用),冷却
水自下而上流动,煤气被冷却至21℃,经捕雾器后由煤气鼓风机压
送至电捕焦油器,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捕集焦油后送到脱硫工段。
脱硫工段工艺流程:自冷凝鼓风工段来的煤气进入予冷塔,煤气
由40℃被冷却至30℃,并达到饱和,喷洒液由塔顶喷入,塔底抽出,
循环使用。同时连续往喷洒液申补充一定量的剩余氨水。循环过程中
多余的水进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用低温水对予冷塔循环液进行冷
却,煤气自予冷塔出来依次进入脱硫塔,脱硫液由塔顶喷入,与煤气
逆流接触,以NH3为碱源,吸收煤气申的H2S,并在H.P.F催化剂作用
下,直接氧化为元素硫,为提高入脱硫躇煤气中NH3/H2S比例,从蒸
氨氨分解工段的氨分缩器后引入一部分氨汽进入予冷塔,在1#脱硫
塔内60%左右的H2S被脱除,其余在2#脱硫塔内脱除。从2#脱硫塔顶
出来的煤气含H2S<2Oomg/m3,进入洗涤工段。
蒸氨氨分解工段:来自脱硫工段约32℃的煤气首先进入1#洗氨
塔下部的终冷段,通过终冷循环水喷淋冷却至23℃,然后自下而上
进入塔上部的洗氨段,被剩余氨水和半富氨水喷淋洗涤,脱除煤气申
的大部分氨。从1#洗氨塔顶出来的煤气进入2#洗氨塔下部的循环洗
涤段和塔上部的蒸氨废水段,用蒸氨废水喷洒洗涤,最后经软水段净
化送洗苯塔。
粗苯蒸馏工段工艺:经过洗涤后的富油,经富油泵抽出,依次经
油汽换热、油油换热,分别与粗苯蒸汽、热贫油换热后进入管式炉加
热至180℃~190℃,送入脱苯塔的提馏段。在此,用再生器来的蒸
汽汽提,并于精馏段顶部送入粗苯回流。塔顶逸出粗苯蒸汽,经油汽
换热器、冷凝冷却器、油水分离器得到液体粗苯,进入中间槽,一部
分作回流,另一部分去两苯塔,脱苯塔排出的热贫油经换热冷却送到
洗涤工段用于煤气的脱苯洗涤。
具体生产工艺及污染流程见图2。

煤塔煤 装煤车 炭化室 熄焦车 熄焦塔 凉焦台
焦炭
粉尘、SO2
图2 工艺流程图

硫磺
荒煤气 冷凝鼓风 硫磺 洗涤 脱苯 净煤气
发电 剩余煤气 焦油
废水 蒸氨 氨汽 尾气 氨分解炉 粉尘、SO2 富油 粗苯蒸馏

热贫油 精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