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评价常用技术方法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一、引言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简称ERA)是提前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和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轻或消除这些影响的过程。
本导则旨在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提供技术指导,确保评价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评价范围与目标1. 评价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各类建设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交通、能源等领域,涉及土地、水体、大气、生物多样性等环境要素。
2. 评价目标准确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和不利影响,为决策者提供可行性建议和风险管理策略,确保项目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可持续发展。
三、评价方法1. 收集基础信息通过调查研究、实地勘察和数据采集等方式,全面收集与评价对象相关的基础信息,包括项目位置、规模、技术流程等。
2. 风险识别与分类根据收集到的基础信息,识别出评价对象可能产生的各类环境风险,如土壤污染、水源短缺、生物入侵等,并将其进行合理分类和划分。
3. 风险评估与分析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评价对象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包括几率分析、影响程度评价等,并综合考虑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
4. 风险管理与控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案,明确风险控制目标、措施和责任主体,并建立监测与预警体系,以及风险应对预案。
四、评价报告编制1. 报告概述对评价项目进行概述,包括评价目的、范围、方法和主要发现等,确保报告的可读性和理解性。
2. 评价结果与分析详细阐述评价结果,包括对各类环境风险的评估结果和分析,明确影响因素、敏感性等,提供决策参考。
3. 风险管理建议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建议,推荐控制措施和风险管理策略,确保环境风险的合理管控。
4. 评价数据和信息提供评价所用的数据来源、监测方法和质量控制等信息,确保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可复制性。
五、评价监督与审查1. 监督与协调相关环境保护部门应对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过程进行监督和协调,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方法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年第23卷第1期SUN Y ATS EN UNIVERSITY FORUM,V ol123 N o11 2003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方法Ξ胡应成1,朱冠友2(1.广州市番禺区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1400;2.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摘 要: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方法一般按5个步骤进行:首先分析建设项目的系统结构,找出系统中的风险因素;第2步分析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第3步分析主要风险因素的类型、产生的原因等,第4步建立数学模型对风险影响进行模拟,第5步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计划。
关键词: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风险因素;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X82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792(2003)0120099206在现代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世界环境却经受了诸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等几起特大污染事故,使得世界各国越来越密切地关注工业设施重大事故引起的环境风险问题。
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方法正在不断地探索发展之中,甚至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提出不同的评价方法。
在最近几年的环境风险评价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一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技术方法,即第一步对建设项目的系统结构进行分析,找出系统中的环境风险因素,第二步分析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第三步对主要风险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指出风险类型、产生风险的原因等,第四步建设数学模型对风险进行模拟,第五步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计划。
结合某重油库建设项目(储罐容积分为20000、10000、5000和1000m3,每个容积3个罐,共12个罐,总容积10万t)的环境风险评价,对以上技术方法加以论述。
一、系统结构及运行系统的重要性分析就一般建设项目而言,其系统结构包括生产系统、公用工程、生产辅助系统、存贮系统、消防系统等。
根据各子系统的特点和结构特征分别评价其安全重要性。
(一)运输系统所使用的原料由何种方式运输,运输过程的事故,如撞车、翻车等,易引起原料的泄漏,造成燃烧、爆炸或其它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
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

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摘要:1.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的概念和意义2.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的方法和技术3.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的应用案例4.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正文:一、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的概念和意义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是指在环境风险评价过程中,根据污染物的性质、浓度、分布以及环境因素,对场地土壤中污染物的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相应的风险等级。
这一评估过程有助于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为后续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具有以下意义:1.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污染场地土壤管理的决策依据;2.有助于优化土壤环境监测资源配置,提高监测效率;3.有助于防范和减轻土壤污染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4.有助于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促进绿色发展。
二、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的方法和技术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的评估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1.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调查:收集场地土壤的基本情况、污染源、污染物种类和浓度等信息;2.建立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模型:根据调查数据,建立适用于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的模型;3.筛选风险评价筛选值:通过模型计算,确定场地土壤中各污染物的风险评价筛选值;4.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筛选值,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应急和减缓措施。
三、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的应用案例某城市在进行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调查时,发现场地土壤中存在多种化学污染物。
为了评估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公共健康的风险,该城市采用了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场地土壤环境基本情况,确定污染物种类和浓度;2.建立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模型;3.根据模型计算,确定各污染物的风险评价筛选值;4.根据风险评价筛选值,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污染物清理、隔离和监测等。
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一、引言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环境风险的潜在和实际状况,为企业制定环境风险管理和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本技术指南旨在提供浙江省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步骤,以保障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技术指南内容1. 背景和目的:介绍企业环境风险评估的背景和目的,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企业责任。
2. 环境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阐述环境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包括风险、危害、暴露、脆弱性等,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 环境风险评估步骤:3.1. 识别环境危害:识别企业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包括污染源、化学品排放、废物处理等。
3.2. 评估风险暴露途径:分析危害的暴露途径,确定可能受到影响的环境介质(土壤、水体、大气等)和敏感受体(人体、生态系统)。
3.3. 评估环境风险:综合评估环境危害和暴露途径,计算环境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并确定主要风险源和关键风险因素。
3.4. 风险管理和控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环境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包括源控制、工艺改进、应急预案等。
4. 环境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介绍常用的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例如风险矩阵法、剂量响应模型、环境影响评价等,以及适用于不同行业的特定评估方法。
5. 数据收集和监测:指导企业如何收集和监测与环境风险评估相关的数据,包括环境监测数据、企业运行数据和相关政策法规数据等。
6.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规范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制要求,包括报告结构、内容要点和格式,以便企业向相关部门和公众汇报评估结果。
7. 环境风险评估的监管和审核:介绍浙江省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管和审核机制,以确保企业环境风险评估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三、结论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提供了一套系统和科学的方法和步骤,帮助企业评估和管理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对环境带来的风险。
企业应按照指南要求,识别和评估环境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风险评估的研究与应用

环境风险评估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环境风险评估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
环境风险评估主要是通过对环境状况、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等相关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将环境影响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和预测。
这项技术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但是其在应用中的不断完善,已经成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环境风险评估的定义和基本原理环境风险评估是指对一种特定环境问题(如一项工程、一种污染物、某个行业)的与环境有关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环境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是:在评估范围内,确定可能产生风险的环境因素和风险受体,并确定可能发生的风险情景,然后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和预测,最终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二、环境风险评估的应用领域环境风险评估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不同规模范围的生态系统、土壤与地下水、大气等不同领域。
其中,矿业、化工、冶金、交通和建筑等行业是环境风险评估的重点领域。
目前,环境风险评估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展,如在生态修复、环境规划和土壤污染修复等项目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环境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对于环境风险评估,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有很多。
其中,运用风险矩阵分析法是最为实用的方法之一。
其基本思路是将风险影响以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的形式进行排序,以便识别出风险等级。
其他方法还包括因子分析、贝叶斯网络、主成分分析和生态风险评价等。
四、环境风险评估的意义和作用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风险评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可以评估和预测环境问题的危险程度,为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其次,它可以指导环境管理和规划,提出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
最后,它可以为决策者和公众提供有用的信息,协助决策者制定更合理、科学的环境保护决策,同时也可以增加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推动其参与环境保护事业的积极性。
五、未来展望随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环境风险评估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环境影响评估方法

环境影响评估方法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EIA)时,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至关重要。
环境影响评估方法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评估的范围、数据收集方法、评估技术和评估结果的呈现。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用的环境影响评估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首先,最常见的环境影响评估方法之一是定性评估。
这种方法侧重于对环境影响进行描述和分类,而不是定量化。
定性评估通常通过专家意见、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来完成。
它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不需要大量数据和复杂的分析技术。
然而,定性评估可能缺乏客观性,因为它依赖于专家判断,而且结果的可比性有时较低。
其次,定量评估是另一种常见的方法,它更加注重对环境影响进行量化和数值化。
定量评估通常使用模型和数据分析工具来评估环境影响,并生成具体的数字结果。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可比性,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评估。
然而,定量评估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和专业技术,因此成本和时间消耗较大。
除了定性和定量评估之外,还有一种方法是综合评估。
综合评估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以获取更全面的评估结果。
它既考虑了环境影响的质量,又考虑了影响的数量。
综合评估通常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或评估模型来实现,以综合考虑各种环境影响因素。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克服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各自的局限性,提供更全面的评估结果。
然而,综合评估也需要综合考虑大量的数据和因素,因此可能会增加评估的复杂性和成本。
除了以上介绍的评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如生命周期评估、风险评估等。
生命周期评估关注产品或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资源获取、生产、使用到废弃处理,以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
风险评估则侧重于评估特定活动或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以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选择适合的环境影响评估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特点、可用数据和技术条件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评估的目的和要求来确定最合适的方法。
例如,对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可能需要采用综合评估方法,以全面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而对于小型项目或特定环境影响较为明显的项目,定量评估或风险评估可能更为合适。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2)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
然而,建设项目所带来的环境风险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科学、全面地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带来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本文提出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本导则旨在指导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以确保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并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概述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所带来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可以及时发现并预防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减少环境风险带来的损失。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应覆盖项目前、中、后三个阶段,从项目的规划、建设到运营及拆除等环节进行评估。
3.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流程3.1 确定评价对象在进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用地、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媒介,以及可能受到影响的生态系统和人群。
3.2 数据收集与整理在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估之前,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
数据收集可包括田野调查、文献资料收集、样品采集等方式,对环境风险评价所需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
3.3 定性与定量评价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个方面。
定性评价主要是通过专家经验和判断来判定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和危害程度。
定量评价则是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和计算等方法对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
3.4 环境风险分析在环境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确定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因子和风险等级。
环境风险分析应考虑到不同路径和途径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潜在的生态风险。
3.5 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应针对评价结果中所确定的环境风险因子和风险等级,以减少风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4.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方法4.1 理论方法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理论方法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生态风险评价、风险识别与分析等。
环境风险评价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风险评价课后习题答案环境风险评价课后习题答案环境风险评价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和预测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这些风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环境风险评价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环境风险评价?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环境风险评价是通过对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或活动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的过程。
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决策者和相关方了解潜在的环境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这些风险。
2. 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步骤是什么?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步骤包括:问题定义和范围确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
问题定义和范围确定阶段主要确定评价的目标和范围;风险识别阶段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和受体;风险评估阶段主要是对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风险管理阶段是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风险沟通阶段是将评估结果传达给决策者和相关方。
3. 环境风险评价中的风险识别方法有哪些?环境风险评价中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包括:文献调研、现场调查、专家咨询、模型模拟等。
文献调研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来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和受体;现场调查是通过实地考察和采样来获取现场数据;专家咨询是通过请教相关领域的专家来获取专业意见;模型模拟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
4. 环境风险评价中的风险评估方法有哪些?环境风险评价中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定性评估是根据专家判断和经验,对风险进行主观评估,通常用于初步评估和快速评估;定量评估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采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通常用于详细评估和决策支持。
5. 环境风险评价中的风险管理措施有哪些?环境风险评价中常用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风险控制、风险减轻和风险转移。
风险控制是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来控制和减少风险的发生和扩散;风险减轻是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和行为习惯,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暴露和接触;风险转移是将风险转移给其他方,如购买保险或签订合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风险评价常用技术方法目录一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 (2)二环境危害计算 (5)三危险化学品泄漏量计算 (6)四预先危险性分析 (12)1.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 (12)2.预先危险性分析步骤 (12)3.预先危险性分析要点 (13)五事故树分析方法 (15)1方法概述 (15)2事故树分析的基本步骤 (15)3 事故树定性分析 (16)六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 (18)七安全检查表评价方法 (20)1安全检查表概述 (20)2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20)4安全检查表的内容 (21)一 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1.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采用多烟团模式或分段烟羽模式、重气体扩散模式等计算。
按一年气象资料逐时滑移或按天气取样规范取样,计算各网格点和关心点浓度值,然后对浓度值由小到大排序,取其累积概率水平为95%的值,作为各网格点和关心点的浓度代表值进行评价。
2. 多烟团模式在事故后果评价中采用下列烟团公式:()()()⎥⎥⎦⎤⎢⎢⎣⎡--=222/32exp 22,,x o z y x x x Q o y x C σσσσπ()⎥⎦⎤⎢⎣⎡-⎥⎥⎦⎤⎢⎢⎣⎡--22222ex p 2ex p z o y o z y y σσ (7.1) 式中:C ()o y x ..--下风向地面()y x ,坐标处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mg.m -3);o o o z y x ,,--烟团中心坐标; Q--事故期间烟团的排放量;σX 、、σy 、σz ——为X 、Y 、Z 方向的扩散参数(m )。
常取σX =σy对于瞬时或短时间事故,可采用下述变天条件下多烟团模式:()()2223/2222,,,,,,()()2,,,exp()exp 2222i i ie w w w w x eff x eff y eff x eff y eff z eff H x x y y Q C x y o t σσσπσσσ⎧⎫'--⎪⎪=---⎨⎬⎪⎪⎩⎭(7.2)式中:(),,,i w w C x y o t --第i 个烟团在w t 时刻(即第w 时段)在点(x,y,0)产生的地面浓度;Q ' --烟团排放量(mg ),Q t Q Q ;∆='为释放率(mg.s -1),t ∆为时段长度(s );effx ,σ、eff y ,σ、eff z ,σ--烟团在w 时段沿x 、y 和z 方向的等效扩散参数(m ),可由下式估算:),,(12,2,z y x j wk k j eff j ==∑=σσ (7.3)式中:222,,,1()()j k j k k j k k t t σσσ-=- (7.4)iw x 和iw y --第w 时段结束时第i 烟团质心的x 和y 坐标,由下述两式计算:)()(111,1,--=--+-=∑k k w k k x w w x i w t t u t t u x (7.5))()(111,1,--=--+-=∑k k w k k y w w y i w t t u t t u y (7.6)各个烟团对某个关心点t 小时的浓度贡献,按下式计算:1(,,0,)(,,0,)ni i C x y t C x y t ==∑ (7.7)式中n 为需要跟踪的烟团数,可由下式确定:11(,,0,)(,,0,)nn i i C x y t f C x y t +=≤∑ (7.8)式中,f 为小于1的系数,可根据计算要求确定。
3. 分段烟羽模式当事故排放源项持续时间较长时(几小时至几天),可采用高斯烟羽公式计算,:⎪⎭⎪⎬⎫⎪⎩⎪⎨⎧⎥⎦⎤⎢⎣⎡+∆+-+⎥⎦⎤⎢⎣⎡-∆+--=2222222)(exp 2)(exp)2exp(2z r s z r s y r z y z h z z h z y u Q C σσσσσπ (7.9)式中,C--位于S(0,0,Zs)的点源在接受点r(xr,yr,zr)产生的浓度。
短期扩散因子(C/Q )可表示为:)11.7(2)(exp 2)(exp )2exp(21)/(222222⎪⎭⎪⎬⎫⎪⎩⎪⎨⎧⎥⎦⎤⎢⎣⎡+∆+-+⎥⎦⎤⎢⎣⎡-∆+--=z r s z r s y r z y z h z z h z y u Q C σσσσσπ式中:Q--污染物释放率)(1-⋅s mg ; h ∆--烟羽抬升高度;y σ、z σ--下风距离)(m x r 处的水平风向扩散参数和垂直方向扩散参数,扩散参数按(7.4)计算。
4. 重气体扩散模式重气体扩散采用Cox 和Carpenter 稠密气体扩散模式,计算稳定连续释放和瞬时释放后不同时间时的气团扩散。
气团扩散按下式计算:在重力作用下的扩散:[]212)1(-=ρKgh dt dR (7.11)在空气的夹卷作用下扩散:dt dRQ e γ=(从烟雾的四周夹卷) (7.12)Ri au U e 1= (从烟雾的顶部夹卷) (7.13)式中:R--瞬间泄漏的烟云形成半径;h--圆柱体的高;γ--边缘夹卷系数,取0.6;a--顶部夹卷系数,取0.1;u 1--风速,m/s ;K--试验值,一般取1;R i --Richardon 数,由下式得出:()()21,1U gl Ri c -=αρ (7.15)α--经验常数,取0.1;U 1--轴向紊流速度;l--紊流长度;二 环境危害计算1.任一毒物泄漏,从吸入途径造成的效应包括:感官刺激或轻度伤害、确定性效应(急性致死)、随机性效应(致癌或非致癌等效致死率)。
如前述,这里只考虑急性危害。
毒性影响通常采用概率函数形式计算有毒物质从污染源到一定距离能造成死亡或伤害的经验概率的剂量。
概率Y 与接触毒物浓度及接触时间的关系为:[]e n e t t t D B A Y ⋅+=log式中,A t 、B t 和n 与毒物性质有关;D 为接触的浓度 (kgm -3);t e 为接触时间 (s);D n .t e 为毒性负荷。
在一个已知点其毒性浓度随着雾团的通过和稀释而变化。
鉴于目前许多物质的A t 、B t 、n 参数有限,因此在危害计算中仅选择对有成熟参数的物质按上述计算式进行详细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可用简化分析法,用LC(50)浓度来求毒性影响。
若事故发生后下风向某处,化学污染物i 的浓度最大值D imax 大于或等于化学污染物i 的半致死浓度LC i50,则事故导致评价区内因发生污染物致死确定性效应而致死的人数Ci 由下式给出:()∑=lnln ln ,5.0j i Y X N Ci式中N (X iln ,Y jln )表示浓度超过污染物半致死浓度区域中的人数。
2.最大可信事故所有有毒有害物泄漏所致环境危害C ,为各种危害C i 总和:C C ii n ==∑13. 最大可信灾害事故对环境所造成的风险R 按下式计算:R P C =⋅式中:R--风险值;P--最大可信事故概率 (事件数/单位时间);C--最大可信事故造成的危害 (损害/事件);三 危险化学品泄漏量计算1. 液体泄漏速率液体泄漏速度QL 用柏努利方程计算:式中:gh )P P (A C Q dL 220+-=ρρQ L ——液体泄漏速度,kg/s ;C d ——液体泄漏系数,此值常用0.6-0.64。
A ——裂口面积,m 2;P ——容器内介质压力,Pa ;P 0——环境压力,Pa ;g ——重力加速度。
h ——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 。
本法的限制条件:液体在喷口内不应有急剧蒸发。
2. 气体泄漏速率当气体流速在音速范围(临界流):当气体流速在亚音速范围(次临界流):式中:P ——容器内介质压力,Pa ;p 0——环境压力,Pa ;κ——气体的绝热指数(热容比),即定压热容Cp 与定容热容C V 之比。
假定气体的特性是理想气体,气体泄漏速度Q G 按下式计算:式中: Q G ——气体泄漏速度,kg/s ;P ——容器压力,Pa ;102+⎪⎭⎫ ⎝⎛1+≤k kP P κ102-⎪⎭⎫ ⎝⎛1+>k k P P κ1112-+⎪⎭⎫ ⎝⎛+=κκκκG d G RT M APYC QC d ——气体泄漏系数;当裂口形状位圆形时取1.00,三角形时取0.95,长方形时取0.90;A ——裂口面积,m 2;M ——分子量;R ——气体常数,J/(mol ·k);T G ——气体温度,K ;Y ——流出系数,对于临界流Y=1.0对于次临界流按下式计算:3. 两相流泄漏假定液相和气相是均匀的,且互相平衡,两相流泄漏计算按下式:式中:Q LG ——两相流泄漏速度,kg/s ;C d ——两相流泄漏系数,可取0.8; A ——裂口面积,m 2;P ——操作压力或容器压力,Pa ;P C ——临界压力,Pa ,可取P C =0.55P ;ρm ——两相混合物的平均密度,kg/m 3,由下式计算:式中:P 1——液体蒸发的蒸气密度,kg/m 3;()()()211121*********⎪⎭⎪⎬⎫⎪⎩⎪⎨⎧⎥⎦⎤⎢⎣⎡+⨯⎥⎦⎤⎢⎣⎡-⨯⎪⎭⎪⎬⎫⎪⎩⎪⎨⎧⎥⎦⎤⎢⎣⎡-⨯⎥⎦⎤⎢⎣⎡=-+-κκκκκκκp p P P Y ()C m d LG P P A C Q -=ρ22111ρρρV V m F F -+=P 2——液体密度,kg/m 3;F V ——蒸发的液体占液体总量的比例,由下式计算; 式中:C p ——两相混合物的定压比热,J/(kg ·K);T LG ——两相混合物的温度,K ;T C ——液体在临界压力下的沸点,K ;H ——液体的气化热,J/kg 。
当F V >1时,表明液体将全部蒸发成气体,这时应按气体泄漏计算;如果F V 很小,则可近似地按液体泄漏公式计算。
4. 泄漏液体蒸发量泄漏液体的蒸发分为闪蒸蒸发、热量蒸发和质量蒸发三种,其蒸发总量为这三种蒸发之和。
4.1 闪蒸量的估算过热液体闪蒸量可按下式估算Q 1=F ·WT /t 1式中:Q 1——闪蒸量,kg/S ;W T ——液体泄漏总量,kg ;t 1——闪蒸蒸发时间,s ;F ——蒸发的液体占液体总量的比例;按下式计算式中:C p ——液体的定压比热,J/(kg ·K);T L ——泄漏前液体的温度,K ;T b ——液体在常压下的沸点,K ;H )T T (C F C LG p V -=HT T C F b L p -=H ——液体的气化热,J/kg 。
4.2 热量蒸发估算当液体闪蒸不完全,有一部分液体在地面形成液池,并吸收地面热量而气化称为热量蒸发。
热量蒸发的蒸发速度Q 2按下式计算:式中:Q 2——热量蒸发速度,kg/s ;T 0——环境温度,k ;T b ——沸点温度;k ;S ——液池面积,m 2;H ——液体气化热,J/kg ;λ——表面热导系数(见表A2-1),W/m ·k ;α——表面热扩散系数(见表A2-1),m 2/s ;t ——蒸发时间,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