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风险评价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风险评价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风险评价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风险评价

摘要:环境风险评价在当今环境影响评价中逐渐引起重视。它对人类生存及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有重大作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初步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风险评价。

关键词:环境风险风险评价应用

1、环境风险评价的必要性

近年来,各类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泄漏等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从历史性事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项目建设以前,进行突发性事故可能发生的原因及其概率分析、事故发生后果危害的预测,以及采取何种对策以便减少危害影响分析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环境风险评价是对事故出现的概率及其后果进行预测及评价,它不同于常规的环境影响评价,它主要分析环境评价中不确定性的问题,即探讨环境潜在危险及防范措施。因此,将环境风险评价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其意义在于通过风险识别找出事故隐患,通过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确定出事故产生的后果及发生的概率,为环境风险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在事故发生时,采取必要的防范与应急措施,使损失降低到最小。

2、环境风险评价的应用

环境影响评价中考虑的影响是指由系统引起的,其影响后果是相对确定的,影响程度也相对较易度量,而对影响的条件性、不确定性或概率性方面一般是不考虑的。可以这样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影响”可以被认为是具有很高发生概率且明显地需要采取缓解措施的“风险”。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风险评价不是为了增加另外一个评价体系,而是为了提高整个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

环境风险评价需要从工程分析开始,找出可能产生事故的风险隐患,同时也要对项目周围原有的风险隐患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生产工艺、包装运输、原料燃料的使用量以及产品贮存等。风险源确定后,按选用模式对其进行风险度评价,确定项目本身的风险级别,并进一步预测一旦发生事故时污染物的扩散情况,包括危害扩散范围、危害人数、持续时间等。预测模式在风险评价导则中已给出。另外,在污染防治措施中要增加事故危害防范与应急措施。防范措施一般从安全管理、事故预防措施等方面考虑制定,应急措施则需要考虑事故发生时通讯、技术、急救、抢修、监测、后勤供应等方面。

3、实例分析

3.1氯气理化性质和毒理性质。

氯气为黄绿色,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2.49。

(完整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第一章

习题 1.简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参考答案: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2.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原则。 参考答案: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内容的书面表现形式,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技术文件。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过程中应遵循下列原则: (1)环境影响报告书应该全面、客观、公正,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评价内容较多的报告书,其重点评价项目可另外编写分项报告书;主要的技术问题另外编写专题报告书。 (2)文字简洁、准确,图表清晰,论点明确,典型项目或比较复杂的项目,应有主报告和分报告(或附件),主报告应简明扼要,分报告把专题报告、计算依据列入。环境影响报告书应根据环境和工程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进行编写。 3.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总体结构应符合国家环评技术导则的要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2)基础数据可靠。若不同来源的同一参数出现不同时应进行核实。 (3)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合理 (4)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不能带有感情色彩。 (5)表达准确,篇幅合理 (6)署名符合要求 4.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点。 参考答案: (一)按照现状调查及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点 1.总论 2.建设项目概况 3.环境概况 4.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及经济技术论证 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 8.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9.结论 10.附件、附图及参考文献 (二)按照环境要素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点 1)总论;

浅谈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

浅谈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 摘要:作为我国减轻环境影响的有力工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不仅仅是对我们污染区的治理,开发区的合理开采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还成为环境规划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从中国环境现状出发,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中的一些重要作用,提出一些改进方案。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制度 前言: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自70年代起,就建立的初步的发展模式。进几年来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引进国外先进的程序模式,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创建符合中国需要的环境影响初步分析,环境影响管理检查等工作为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环境事业正以稳健的步伐蒸蒸日上。 1.何谓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英文缩写EIA),即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其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2.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开展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的模式下逐步发展起来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一项正式的法律制度首创于美国。继美国之后,瑞典、澳大利亚分别在1969年的《环境保护法》和1974年的《联邦环境保护法》中效仿美国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随后西方各国陆续将这项制度推广开来。 我国在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中吸取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原则规定了扩、改、新建工程时,必须要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这标志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正式确立。1980年的《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范围和内容。1981年和1986年又两度对该办法进行了修订,使之更加完善。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1992年到1994年的3年间,执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项目数分别为36366、34276和31476,分别占当年建设工程项目数的61%、57%和63%。 1998年11月,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并予发布实施,该条例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适用范围、程序、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等都做了明确规定。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价法》正式出台,作为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最高立法,它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做出了更加系统、完整和明确的规定,最终从国家法律的高度肯定了这项制度。

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项目施行以后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具体防治对策和措施。本文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的发展,总结了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法律法规责任不明确、环评机构存在质量和管理问题、导则体系不够完善、公众参与问题突出,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评机构;导则;公众参与 Abstract:The role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s analysising and evaluating the potential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of the proje ct,and proposing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This article described the devel opment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China.It analysised the p roblem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our country:the responsibility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is not clear;quality and management problems exists i n EIA agencies;guidance system is not complete;the problem of public participa tion is serious and proposed solutions to address the problem. Key word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 agencies;guidelines;public parti cipation 科技的持续进步以及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社会经济取得巨大的收获,于此同时却也造成了各种环境问题的产生。人们越来越关心怎样才能谋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环境影响评价即EIA[1],指的是对规划及建设项目、国家政策实施之后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制定相关计划和方案来预防或减少产生的有害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引入和实施可以使人们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到对环境破坏的最小化。 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开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研究,但当时的环境影响评价很局限:只在一些新建大中型项目中进行,只做一种被动的反应性评价,对项目的引起直接或间接的环境效应考虑不周。小平同志南巡以后,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得到了拓宽,大区域的项目与项目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都需要进

浅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方法

2013-2014学年上学期环境影响评价期末课程论文 题目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方法 姓名曾克英 学号114120243 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应用生物教育(A)班 二0一三年十二月

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方法 曾克英生科院 11级应生(A)班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开发任何一项建设项目都必须有一份符合国家标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此文主要从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原则、基本要求和编制要点三方面简述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方法。 关键词:环境概况环境影响预测环保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以来,我国的环境评价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内容上都发生了重要变化,非污染生态研究评价、清洁生产评价、环境风险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等日益受到重视。近几年,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文件,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内容的书面表现形式,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技术文件。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内容的书面表现形式,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技术文件。在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应该全面、客观、公正,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

全部工作;评价内容较多的报告书,其重点评价项目可另外编写分项报告书;主要的技术问题另外编写专题报告书。 2.文字简洁、准确,图表清晰,论点明确,典型项目或比较复杂的项目,应有主报告和分报告(或附件),主报告应简明扼要,分报告把专题报告、计算依据列入。环境影响报告书应根据环境和工程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进行编写。 二: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基本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总体结构符合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总体结构应符合国家环评技术导则的要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2.基础数据可靠 基础数据是评价的基础,基础数据如果有错误,特别是污染源排放量有错误,即使选用正确的计算模式和精确计算,其计算结果也是错误的。因此,基础数据必须可靠。若不同来源的同一参数数据出现不同时应进行核实。 3.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合理 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模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参数也因污染物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因此,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应具体分析,应选择模式的推导条件和评价条件相似或相同的模式。 4.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 结论中必须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选址合理性做出明确的回答,不能模棱两可。结论必须以报告书中客观的论证为依据,不能带有感情色彩。 5.表达准确,篇幅合理 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文字简练,篇幅不易过长。凡带有综合性、结论性的图表应放到报告书的正文中,对有参考价值的图表应放到报告书的附件中,以减少篇幅。

浅谈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目的是环境部门的行政管理供应根据,经过环境影 响评价工作的展开,可以提出降低环境影响的建议,推动中国环境工作的优良成 功实施。然而在现实实施的时候,因为存在的部分问题,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 效果受到了必然的影响。本文简单讨论了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有 关对策。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对策 引言 现阶段全世界都遇到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那就是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的 是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因素。环境法中环境影响评价是预防性原则的表现,是我国环境立法吸收西方国家有关制度的产物。可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其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本文提出有关的建议,希望可以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的 完善供应参考,让其更加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 1.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关键问题 1.1导则标准系统还要完善 因为基础研究数据和环统与环保普查数据的不统一,当前的导则系统在内容 与方式上多元化不足,所以在整体的操作性上比较弱,实施力度不够。同时,当 前的导则系统只是把环境的个体范围、短期影响作为重要的核心,疏忽了导则系 统整体的完整性,对系统的长期发展缺乏一个客观的分析。整体太过抽象与笼统 的评定指标,不能细化的评判规范,欠缺正确性描述的指标解释,特别是大型的 环境影响项目缺少举例说明解释和数据来源根据,环保治理实施人员不能详细进 行对策,造成在详细建设时环评报告的指导性不强,环评工作对于企业的意义止 步于手续的完善,使环评工作可以起到的现实防治污染的作用弱化了。 1.2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有效开展的保证。虽然环境影响评价已经纳 入了环评法,但只是要求专项的审批机关应当将环评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 的依据,若不采纳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时,只需作出说明并存档备查。根据上述 规定可以看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只不过是政府决策时的参考,并没有法律强制力。 1.3没有落实公众参与机制 当前,中国展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没有有效落实公众参与机制,其关键因 素是:首先,环境保护意识是公众没有的,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主动性不高。一 些人认为环境评价工作影响不到自己的工作生活,所以不愿意参与其中;一些人 尽管参加了这项工作,然而其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根本没有发挥到实际作用; 其次,不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有关部门不注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公众的参与,没有传递环境评价信息给公众,造成不能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很难获得发挥监督 作用;最后,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公众参与的形式相对简单,大部分是实施 简单的民意调查,并且这种调查结果大部分状况下并不合理。 1.4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时间问题 我们在发展的时候所要控制的宏观方面研究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时间问题,也 是我们在时间上深层次的评价环境影响,这是我们在将来的发展中所要关注的时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迅速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它不仅提高了我们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并且还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由于很多企业还是以粗放型的经济结构为主。它们很少注重环保问题,也没有足够的意识去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从而导致了一些环境问题的产生。在我国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们也格外注重环境问题,只有对它有足够的重视并且想办法改善它,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首先我们就得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只有做好这一步,才能更好地改善环境问题。但是就现在而言在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依然有许多问题存在,所以我们就应该找到这些问题,并且想办法解决它。 标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问题;对策 引言 现阶段,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是给我们的环境却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环保工作的重要保障,构建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能够提升环境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现状;其次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对策。 1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中,不仅明确规定了项目建设者的环境保护责任,而且還提出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处理环境影响方面的问题,以此作为科学依据,项目建设工作得以有序展开。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管理的量化分析,采用这种技术手段对环境强化管理,有助于环境保护,也为经济发展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应用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就可以将生态环境中所存在的污染问题找出来,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环境影响评价促使环境保护机制不断地完善,生态系统构建目标逐步实现。应用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从环境保护的视角出发,对各种开发建设项目进行评价。这种管理手段具有强制性,也发挥法律效应。 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 2.1人们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执行力度不够 众所周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工作,它不仅要通过观察和评估找出有问题的项目,然后根据一定的追踪和观察找出问题所在,得出结论形成报告,还要通过这些报告找出解决措施,在这过程中还要注重公众的参与度和遵循严格的程序。在工作中,每一个步骤对我们来说都十分重要,环环相扣,每一个过程都不能出错,所以对执行人员的考验也比较大。但是在环境问题影响评价工作中由于人们的惰性和一些其他的原因,经常导致执行力度不够,各个执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工作的积极性也不够,这样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

浅析我国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浅析我国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发表时间:2018-09-30T17:06:47.6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作者:徐金玲 [导读] 在很多方面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在将来的工作开展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应坚持不断丰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并制定合理有效的工作方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改善固有的缺失和不足现象,推动国家向前进步。文章针对我国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徐金玲 身份证号码:23100519900308**** 摘要:现阶段科技发展不断加快,为了得到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必须坚持加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将其有效落实。从客观角度来分析,我国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难度较高,在很多方面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在将来的工作开展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应坚持不断丰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并制定合理有效的工作方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改善固有的缺失和不足现象,推动国家向前进步。文章针对我国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中,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模式来执行,不仅无法得到预期效果,还有可能在未来工作实践上,造成严重的漏洞。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展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我国现有的一些情况和问题来完成,应坚持在评价的综合性方面得到良好的提升,这样就能够对不同的工作进行更好的整改和优化,确保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我国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一)为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和集中处理创造条件 对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而言,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得到了高度的关注,若无法合理有效开展工作,必然会导致地方的发展陷入到严重的困境,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我国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拥有非常丰富的意义,其能够为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和集中处理创造条件。现如今的城市污染总量开始不断的增加,虽然执行了一些干预手段,可是在全局工作上,并没有做出良好的调整,这就需要在日后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方面,不断的进行改善和巩固。区域环境容量是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通过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掌握大气扩散规律和水体自净能力,进而确定区域环境容量,把单个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纳入总量控制,对区域内各污染源控制分担率、处理率作出合理分配,并采取污染物综合集中处理措施,获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效果。从这一点来看,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能够搜集到较多的数据和信息,在日后的干预过程中,能够拥有更加明确的依据。 (二)促进可持续发展 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不可能永久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而是要保持不断进步的状态,这样才能对相关问题更好的改善、解决,确保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创造出较高的价值。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其能够在很大层次上,对多方面的不足进行有效的解决,对未来工作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开发建设决策之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可以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区域的环境功能,分析并研究区域环境承载力,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论证开发建设的可行性,进而对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利用方向、布局的合理性等宏观决策提出建议。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积极主动应对环境问题的方式,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有利于促进区域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过程中,针对国家持续性发展的推动作用非常显著,日后应继续强化。 二、我国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对策 (一)加强环境调查 就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本身而言,其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影响因素,我们必须坚持在具体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按照科学、合理的模式来进行,将多方面的内容开展合理的干预,这样才能对未来的综合进步,不断的奠定坚实的基础。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加强环境调查,能够对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进步产生较大的帮助。第一,环境调查必须选择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完成。例如,我们可以在环境调查的过程中,配合应用3S技术模式来操作,该项技术不仅能够搜集到较多的数据和信息,更加能够在操作的便捷程度上获得大幅度的提升,针对未来的工作进步,可以做出较为卓越的贡献。第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展过程中,还需要坚持从环境的不同特点来出发,尤其是地方环境的一些特殊气候或者是之前出现的严重灾害,这些都是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对象,应坚持做出合理化的融入,这样就能够对将来的工作发展,不断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二)完善评价体系 对于现阶段的科技发展而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很多内容都可以选用不同的技术技术手段来完成,很多工作的实践过程中,都可以创造出较高的价值。本文认为,在今后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当中,必须坚持在体系上不断的完善,针对各方面的疏漏和问题都要做出良好的解决。第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初期阶段,应坚持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已经搜集到的庞杂信息开展良好的梳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可行性,同时能够在后续的评价过程中,拥有一定的基础,在评价的综合水平上可以获得良好的提升,减少了既往单一评价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第二,在评价体系的完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部分特殊情况的影响。例如,有些地方缺水严重,有些地方灾害严重等等,这些都是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要坚持做出合理的纳入,从而为环境保护和地方建设,提供充足的参考和指导。第三,在评价体系的完善时,一定要对国家的相关规范、标准做出良好的融入,尤其是最新颁布的一些政策,绝对不能出现违规的现象,要坚持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体系上,纳入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这样才能对未来的综合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 (三)加强问题的解决 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全局工作正在不断的进步,但是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得到妥善的解决,否则很容易对将来的工作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优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对问题的解决,投入针对性的手段和方法。第一,要坚持对评价人员的素质做出科学提升,所有的评价工作都需要不同岗位的人员来完成,当人员素质获得提升以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考试整理稿)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 1、总则 (1)熟悉导则的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旅游度假区等区域开发以及工业园区等类似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 (2)熟悉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①识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 ②分析确定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 ③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的规模、工艺和布局的合理性,优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 ④对拟议的开发区各规划方案(包括开发区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 (3)熟悉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 2、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 (1)熟悉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开发区规划简介 b)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 c)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 d)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选择 e)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指标) f)评价专题设置和实施方案 (2)环境影响识别的要求与方法 ①按照开发区的性质、规模、建设内容、发展规划、阶段目标和环境保护规划,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调查主要敏感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资源、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现有环境问题和发展趋势,识别开发区规划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影响,初步判定主要环境问题、影响程度以及主要环境制约因素,确定主要评价因子。 ②主要从宏观角度进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两方面的环境影响识别。 ③一般或小规模开发区主要考虑对区外环境的影响,重污染或大规模(大于1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还应识别区外经济活动对区内的环境影响。 ④突出与土地开发、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相关的主要环境影响的识别分析,说明各类环境影响因子、环境影响属性(如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判断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等。 ⑤影响识别方法一般有矩阵法、网络法、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3)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的内容与要求 ①开发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根据开发区性质、发展目标和生产力配置基本要素,分析开发区规划选址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开发区生产力配置一般有十二个基本要素,即土地、水资源、矿产或原材料资源、能源、人力资源、运输条件、市场需求、气候条件、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启动资金。 ②开发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 a、按主要的规划要素,逐项比较分析开发区规划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其他专项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包括区域总体规划对该开发区的定位、发展规模、布局要求,对开发区产业结构及主导行业的规定,开发区的能源类型、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置、给排水设计、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中各专项规划的关系,开发区规划中制定的环境功能区划是否符合所在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等。 b、可采用列表的方式说明开发区规划发展目标及环境目标与所在区域规划目标及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性。 (4)熟悉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专题的设置 ①评价专题的设置要体现区域环评的特点,突出规划的合理性分析和规划布局论证、排污口优化、能源清洁化和集中供热(汽)、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等涉及全局性、战略性内容。 ②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一般设置以下专题: a)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b)规划方案分析与污染源分析 c)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评价 d)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e)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置 f)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浅谈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展望2200字

浅谈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展望2200字 当前,环境影响的评价管理已经成了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力量源泉,它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推动力,也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探讨,同时结合这些现状和问题,提出未来的展望,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现状问题展望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指的是对规划的具体项目实施后有可能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展开一个系统并且科学的预测,同时结合评估的结果,提出一些可以避免产生不良环境后果的策略,更好的预防后续会产生的环境破坏的影响。 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的环保部门也多次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这样的行动和举措主要是为了应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所做出的措施。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时候,我国主要坚持的方针是清洁生产、无污染排放、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等共同结合。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方面并不是很乐观,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另有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体系和机制不够完善等。 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机构设置 对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来说,应该在相应的管理机构的管理模式及相关的约束下进行开展。但是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还是面临着管理机构设置不够合理的问题,缺乏一个完善的机构设置来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我国的管理机构设置存在着重复的现象,没有办法对相应的机构做到管理和约束,同时在监督方面也比较薄弱,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最终会使得机构设置没有办法推动工作的开展。 (二)缺乏科学职能设置 对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来说,职能设置不合理是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现在缺乏一个科学的职能设置,并且普遍存在着职能交叉的问题。在某一个环境问题出现的时候,各个部门之间经常会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同时,我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机制当中还缺乏必要的职能配置,从而使得相关部门的职能发挥被大大的降低,最终影响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利于环境的建设。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方法不够科学和合理,缺乏一些必要的科学依据,从而使得最终的评价结果出现含糊其辞的情况。有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部门甚至通过弄虚作假或者伪造数据来应对工作的开展。实际上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缺乏一个必要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现存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展望 (一)对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体制进行完善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发展和展望,需要从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体制的完善中入手,具体应该从管理机构的健全和管理权限的明确两个方面来开展。首先,我国应该健全管理的机构,对于各个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应该配备的职能,要开展充足的调研,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doc

1概述 1.1任务由来及背景 河北滦县经济开发区于2016年由原河北滦县司家营经济开发区和原河北滦县经济开发区整合而成,滦县人民政府于2017 年对河北滦县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进行调整,新增面积1.924 km2。其中,河北滦县经济开发区北区规划面积3.123 km2,规划范围为:平青大公路收费站高压走廊以北,平青大公路以东,杨家沟村与松树营村以西,平青大公路樊各庄路口以南区域。根据规划,北区园区产业定位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新型材料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及综合配套服务区。北区现有企业2家,为河北偏凉汀酒业有限公司、滦县首龙通力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一期工程),目前北区无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根据河北滦县经济开发区规划及滦县发展改革局“关于滦县经济开发区北区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拟在北区建设污水处理厂工程,处理能力10000m3/d,污水处理厂总占地面积30000m2,总建筑面积2875.59 m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68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令第44号)以及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令1号)等有关环保政策、法律法规的规定,该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滦县恒信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经过现场勘察和资料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有关要求,编制完成了《滦县经济开发区北区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8年7月18日,滦县恒信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组织召开了本项目技术评估专家评审会,会后,我单位根据专家意见认真的进行了修改完善,现呈交建设单位上报审批。 1.2项目特点 本项目总投资11250.81万元,处理规模是10000m3/d,项目位于滦县经济开发区北区,规划K8路与K5路西南侧,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2′44.22″,北纬39°47′40.86″。厂区北侧为规划K5路,东侧为规划K8路,南侧为空地,西侧为空地。北区污水经过处理之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2002)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考试整理稿)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考试整理稿)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 1、总则 (1)熟悉导则的 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旅游度假区等区域开发以及工业园区等类似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 (2)熟悉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①识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 ② 分析确定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 ③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的规模、工艺和布局的合理性,优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 ④对拟议的开发区各规划方案(包括开发区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 (3)熟悉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 2、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 (1) 熟悉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开发区规划简介 b)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 c)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 d)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选择 e)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指标) f)评价专题设置和实施方案 (2)环境影响识别的要求与方法 ①按照开发区的性质、规模、建设内容、发展规划、阶段目标和环境保护规划,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调查主要敏感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资源、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现有环境问题和发展趋势,识别开发区规划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影响,初步判定主要环境问题、影响程度以及主要环境制约因素,确定主要评价因子。 ②主要从宏观角度进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两方面的环境影响识别。 ③一般或小规模开发区主要考虑对区外环境的影响,重污染或大规模(大于1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还应识别区外经济活动对区内的环境影响。 ④突出与土地开发、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相关的主要环境影响的识别分析,说明各类环境影响因子、环境影响属性(如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判断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等。⑤影响识别方法一般有矩阵法、网络法、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3)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的内容与要求 ①开发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根据开发区性质、发展目标和生产力配置基本要素,分析开发区规划选址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开发区生产力配置一般有十二个基本要素,即土地、水资源、矿产或原材料资源、能源、人力资源、运输条件、市场需求、气候条件、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启动资金。 ②开发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 a、按主要的规划要素,逐项比较分析开发区规划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其他专项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包括区域总体规划对该开发区的定位、发展规模、布局要求,对开发区产业结构及主导行业的规定,开发区的能源类型、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置、给排水设计、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中各专项规划的关系,开发区规划中制定的环境功能区划是否符合所在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等。 b、可采用列表的方式说明开发区规划发展目标及环境目标与所在区域规划目标及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性。 (4)熟悉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专题的设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 环境影响报告书是整个论文的重点。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是环境影响评价承担单位向其委托单位——工程建设单位或其主管单位提交的工作文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作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到的各项资料、数据,得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9]。 建设项目的类型不同,对环境的影响差别很大,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内容也就不同。虽然如此,但其基本格式、基本内容相差不大。根据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本次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共分为十五章: 第一章总论:包括项目的背景;编制依据;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等级;评价范围;评价重点;污染控制及保护目标; 第二章建设区域环境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地表水文;土壤植被;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社会环境概况; 第三章建设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基本概况;总平面布置及场地利用;公用工程;填埋工艺方案; 第四章工程分析:包括工程污染源分析;工程污染物排放; 第五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包括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章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包括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大气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声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周围生态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生活垃圾运输过程中环境影响分析; 第七章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包括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渗滤液防治措施;废气防治措施;噪声防治措施;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第八章风险事故评价:包括地表水风险评价;地下水风险评价;填埋气爆炸风险评价;洪涝对填埋场的风险评价;事故防范与应急措施; 第九章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包括总量控制原则;海港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情况;总量控制因子;污染物排放情况;总量控制目标与建议; 第十章公共参与:包括公共参与的目的、方法及内容; 第十一章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包括社会损益分析;经济损益分析;环境损益分析; 第十二章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包括环境管理及制度;环境监测; 第十三章选址合理性分析及总量控:包括垃圾填埋场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场区布局合理性分析;工程技术可行性分析; 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污染防治措施;总量控制结论;场址合理性分析结论; 报告书编制的重点为工程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分析,污染因子分析,以及事故风险分析。

浅谈对环境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浅谈对环境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环境质量评价: 从环境卫生学角度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客观的定性和定量调查分析、评价和预测。环境质量评价实质上是对环境质量优与劣的评定过程,该过程包括环境评价因子的确定、环境监测、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环境识别,因此环境质量评价的正确性体现在上述5个环节的科学性与客观。按照一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加以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客观和定量的评定和预测。 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1)较全面揭示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2)找出污染治理重点对象; (3)为制定环境综合防治方案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规划提供依据; (4)研究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5)预测和评价拟建的工业或其他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即环境影响评价。 现状评价: 现状评价是对在建工程或已建工程的现状进行环境质量评价,以便了解目前工程的环境状况,针对不利影响提出措施,保证和提高环境质量。水环境现状评价主要是对研究水域当前的质量状况按照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估,以确定水域现状环境质量优劣等级,并为工程前后环境质量比较提供依据。 预断评价: 预断评价是对计划兴建工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或某地区或建设项目周围将来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并作出评价,对不利影响提出减免或改善措施,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 目前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环境质量评价。②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③环境影响后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其作用是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及规定应采取的行动,可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提出环保要求和建议,可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对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管理的科学依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在与内蒙古自治区就环评法执法检查情况交换意见时指出,规划环评是环评法的主要立法目的和宗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应充分发挥其在政府决策中的支撑作用。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推行,收到了明显效果。第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是我国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控制新污染的两项主要制度。第二,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步骤和程序都贯穿在基本建设各个阶段,使计划管理、经济管理、建设管理都包含环境保护的内容,从而把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纳入国民经济计划轨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第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可以调动社会各方面保护环境的积极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进行的预测和估计。影响评价的对象包括大中型工厂,大中型水利工程,矿山、港口及交通运输建设工程,大面积开垦荒地、围湖围海的建设项目,对珍稀物种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或对各种自然保护区和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产生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区域的开发计划以及国家的长远政策等。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改革。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能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是认识生态环境与人类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浅析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浅析 发表时间:2016-08-06T15:07:30.1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1期作者:吴庆瑜[导读] 环境影响评价既是环境法的基本制度之一,同时也是准确解决经济发展让其符合国家长远利益与总体礼仪,加强环境管理的有效方法。 广东环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525000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既是环境法的基本制度之一,同时也是准确解决经济发展让其符合国家长远利益与总体礼仪,加强环境管理的有效方法。本文从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分析入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进程,接着提出能够提高进我们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对策,从而更好的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环境保护的指导功能。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重要性;工作;思考 引言: 环境影响评价又被称为环境预断评价,是指我们人类所生存活动的空间和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对人类生活、发展导致影响的各类自然方面的原因和社会方面的原因。环境影响评价法经过法律法定化、制度化与程序化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的改善,所以说环境影响评价法是以环境资源法为手段,对人和自然关系实施调整的重要制度。 1、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1.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陈旧经济发展形式的重大改革:环境影响评价已变成环境法中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是完成科学综合决策的依据与前提,对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与经济建设的环境影响施展着关键的控制监管功能。因为环境问题的牵涉性与决策民主化的一定要求,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变成社会与政府职能部门一起关注的焦点。在陈旧的经济发展中,常常思考直接的、眼前的经济效益,没有或非常少考虑环境效益,有时甚至为得到暂时的效益,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 1.2环境影响评价为拟定范围经济发展规划供应合理的根据:在陈旧的发展中,一个区域,一个城市因为缺少社会的、经济的、尤其是环境的综合分析评价,非常大的盲目性,常常导致畸形发展,发生资源与环境的严重破坏与污染。经过环境影响评价,掌握地区的环境特点与环境容量,在这基础上拟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才可以跟客观规律相符并切实可行。 1.3环境影响评价是为建设工程拟定可行的环境保护对策、进行科学管理的根据:经过环境影响评价,能够得到要把建设工程的污染与破坏限制在什么区域与程度才可以跟环境标准要求的信息与资料相符,据此,提出既跟环境效益相符又跟经济效益相符的环境保护对策,并在工程设计中体现。 2、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近况 2.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与确定阶段 中国起步于70年代的环境影响评价,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把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引入中国。1978年12月31日,在中共中央批转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中,第一次以党中央名义对环境保护作出关键的指示,并第一次提出要展开环境影响评价。1979年9月,中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强制性法律制度确定下来,以示着中国正式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2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加强与完善阶段 自1994年起,国家环保总局陆续公布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办法和规范、火电厂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标准等一连串技术导则、编制标准。1996年召开第4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公布了国务院有关环境保护多个问题的决定。1998年11月国务院253号令公布进行建设工程环境管理的第一个行政法规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对进一步做出了环评的内容、流程、基本要求、责任、惩罚等具体的规定。1999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第2号令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方法。 2.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提高与拓展阶段 2002年10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这样环境影响评价由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拓展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003年9月1日起执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对环评的主体、对象、内容、流程等给予清楚的确定,让环评制度的法律地位与层次获得了非常大的提高,变成中国环评制度发展的关键里程碑。2004年2月,人事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相关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3、提高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总体水平的思考 3.1确定指导原则:任何一项工作的展开都一定要在明确、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指引下,才可以把工作展开得更加成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关系到中国乃至世界国计民生的关键工作,所以更不可以缺少积极健康的指导原则。原则拟定方面,要尊重各方合理化利益,各方权益要积极协调,要努力完成每一个方面的协调统一。依据中国基本国情拟定,最大限度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功能的同时让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经济压力减轻。 3.2改善公众参与制度: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的完善。提升公众合理意识的参与。现在,中国依然不是参与式行政蓬勃发展的时代,还处于雏形之中的公民参与理念,公民参与更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持行政机关和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平衡。所以中国要培养公众融人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运行经过中,使参与行为远离瞎掺和或非理性的抗争,同时也不再是无关紧要的摆设,而是真正可以对行政主体形成一定的支配力与约束力,对环境影响评阶活动形成实质性影响。在公众参与的有关法律标准上做出完善。 3.3增强评价报告审议后的监管工作力度:有了评价结果假如不可以依据评价结果实施主动及时的执行和纠正,那么评价结果也只是空头支票。因此一定要增强评价报告审议之后的后续监督检验工作,而这一部分工作也是整个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最为关键的一个部分,只有增强这一部分的工作力度,环评才可以真正发挥自身功能。 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准确实施 4.1改革环保管理体制,清楚确定环保执法部门各自权力与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