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荧光光谱在北京清代官式琉璃构件保护研究中的应用
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清代金釉碗彩料的化学成分和元素分布

mi cr o—X —r a y luo f r e s ce nc e a na l y s i s . The r e s ul t s s how t ha t Cu, Fe, M n, Au a r e t he m ai nl y c ol or ed e l e m en t s a nd Pb i s a ki nd of s ol ve n t . M or e ov er , t he r ed gl a z e o f bow l i s a k i nd o f hi g h t e m pe r a t ur e g l a z e , but t he go l de n, l i g ht ye l l o w a nd g r e e n gl az e s a r e t he ki nd of l ow t e m pe r a t ur e g l a ze s .The el em ent a l ma ppi ng s s how t ha t t he e ye s of g ol df is h a r e pai nt e d b y co l o r e d p i g me nt mi xe d by Cu, Au, Fe, Pb, t he w ho l e bod y of g ol df is h i s pa i nt e d b y a k i nd o f pi g me nt mi x ed by Pb n d a Fe , but t he s c al e s o f g o l df is h a r e pa i n t ed b y c ol o r e d pi g me nt mi x ed b y Au a nd Pb.Fu r t he r mo r e. t he g r ad es of pur i t y of di f f e r e nt c ol o r e d pi g me nt s a r e ve r y h i g h and no ot he r me t al l i c el e me nt s e xc e pt t hat t he co l o r e d e l e m en t s ar e de t e c t e d i n o ur e xpe r i m en t . Thi s c a n be r eg a r de d a s t he r ef e r e nce t o a u t h ent i c a t i ng t he g en ui ne ne s s of t he c ol or
揭秘故宫文物检测研究实验室:用显微镜保护文物

揭秘故宫文物检测研究实验室:用显微镜保护文物2016-03-22新闻资讯到2020年,紫禁城就满600岁了,“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是所有故宫人的心愿。
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科技无疑是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
无论是安全保护、文物修复,还是观众服务,科技之手正在让古老的故宫焕发出新的生机。
今天,让我们走进故宫博物院来探访“故宫里的科技”。
故宫东北部,景仁宫的东面,有一排红墙黄瓦的建筑,远远望去似乎与其他宫殿别无二致,这就是延禧宫旧址。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故宫文保科技部文物检测研究实验室的所在地,也是故宫中最有科技含量的地方之一。
文物检测研究实验室人员在工作给文物做“全身体检”每天早上八点,文物检测研究实验室的康葆强都会打开实验室外面的玻璃门,换上拖鞋,再穿上白大褂,开始一天的工作。
他所在的房间就位于实验室一层玻璃门的旁边,透过房间的窗户可以看到一栋俗称“水晶宫”的白色西洋建筑。
在康葆强实验室的桌子上和地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很多大小不一的透明袋子,袋子里面装着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粉末,袋子上写着这些粉末的材质以及取样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康葆强每天的工作就围绕着这些透明袋子中的样本展开。
“这就是门前那栋水晶宫外墙掉下来的锈粉。
”康葆强拿起其中一个袋子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道。
用他所负责的X射线衍射仪,可以分析出这些样本材料中的矿物组成信息。
“应用这些设备可以在文物修复前进行前期检测,并在修复后进行效果研究和评价。
”康葆强解释说,“比如,我们要用一种材料修复陶瓷,首先可以用这些设备看看这个材料的成分。
又比如,我们想用现代的玉石材料修复古代文物上的镶嵌部分,用这些设备就可以帮助分析这个材料是否与古代的相一致。
文物保护修复部门在进行文物的实际修复时,可以参考我们对材料的分析结果,去比较或者寻找可以用来修复文物的现代材料。
”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X射线衍射仪只适用于取样分析手段,也就是进行测试的样品必须是研磨好的粉末或者很平整的平面,面对一些无法取样的珍贵文物就无能为力了。
文物考古中的实验室分析技术

文物考古中的实验室分析技术文物考古是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领域,而实验室分析技术在文物考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一系列科学技术手段,实验室分析技术能够帮助考古学家揭示文物的年代、制作工艺、原料成分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文物考古中常用的实验室分析技术,包括放射性碳定年、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质谱分析等。
一、放射性碳定年技术放射性碳定年是一种常用于文物考古的技术手段。
该技术基于放射性碳-14在物质中的衰变速率进行测定,可以确定物质的年龄。
通过采集文物中含有有机物的样品,如木材、纺织品等,实验室可以测定其中碳-14同碳-12的比例,从而推测出文物的年代。
放射性碳定年技术在文物考古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考古学家确定文物的历史时期,为文物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二、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X射线荧光光谱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研究文物中的元素成分。
该技术利用物质受到X射线照射后产生的特征荧光,通过分析荧光的能谱可以确定文物中含有的元素及其含量。
对于文物考古研究来说,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可以帮助考古学家识别文物的原料种类、制作工艺等重要信息。
例如,通过对青铜器等金属文物进行X射线分析,可以确定其成分并进一步了解其制作工艺和流传历史。
三、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在文物考古中被广泛应用。
SEM技术能够提供高清晰度的文物表面形貌图像,并结合能谱分析技术,还可以确定文物中元素的分布情况。
这对于研究文物的制作工艺、表面处理方式以及使用痕迹等方面十分重要。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考古学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的细节信息,从而推测文物的历史背景和使用方式。
四、质谱分析技术质谱分析是一种高精度的分析技术,常用于研究文物中的有机物质。
质谱分析技术可以对文物样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帮助考古学家确定文物的材料来源、工艺特征等关键信息。
在文物考古中,质谱分析技术可以应用于研究陶瓷、颜料、染料等文物材料的分析,为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文物鉴定中的科技手段X射线荧光分析的应用与优势

文物鉴定中的科技手段X射线荧光分析的应用与优势引言: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通过对文物的鉴定与保护,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历史文化。
而在文物鉴定领域,科技手段的应用日益重要。
X射线荧光分析作为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在文物鉴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X射线荧光分析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与优势。
一、X射线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X射线荧光分析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材料分析方法,可以确定物质样品的成分组成。
X射线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 高能X射线照射:X射线荧光分析仪器通过采用高能的X射线照射文物样品表面,使文物中的原子发生内层电子跃迁。
2. 荧光X射线的发射:样品中的元素被激发后,会发射出特定能量的荧光X射线。
3. 荧光X射线的检测:荧光X射线会被检测器捕捉并记录能谱,进而分析出样品的元素组成和含量。
二、X射线荧光分析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1. 文物的成分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可以提供文物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比例信息,用于确定文物的材料性质和制作工艺。
2. 伪造文物的识别:通过对文物进行X射线荧光分析,可以快速鉴别伪造品,揭示其与真品在物质成分上的差异。
3. 文物的年代鉴定:X射线荧光分析可以利用样品中的元素含量与年代特征进行对比,从而对文物的年代进行初步判断。
4. 文物的修复与保护:通过对文物进行定量分析,可以为文物的修复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选择适合的修复材料和方式。
三、X射线荧光分析在文物鉴定中的优势1. 非破坏性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无需取样,对文物本身无损伤,可以保护珍贵文物的完整性。
2. 多元素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可以同时分析多个元素的含量和比例,提供全面、准确的成分分析结果。
3. 快速高效:X射线荧光分析具有快速分析速度和高准确度,适用于大批量文物的快速鉴定和筛查。
4. 灵敏度高:X射线荧光分析可以检测样品中微量元素,对于探测文物中的微量元素掺杂具有重要意义。
四、X射线荧光分析的局限性1. 仅限于表面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只能对文物的表面进行分析,无法获取深层信息,对于内部结构的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
故宫珍宝的科技鉴定

故宫珍宝的科技鉴定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不仅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这些珍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这些珍宝的科技鉴定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故宫珍宝的科技鉴定工作,介绍其意义、方法和应用。
一、科技鉴定的意义故宫珍宝的科技鉴定,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文物进行分析、检测和鉴定,以确定其年代、真伪、材质、工艺等关键信息的过程。
这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科技鉴定可以帮助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通过科学的手段对文物进行鉴定,可以有效防止伪造品的流入市场,保护珍贵文物的安全。
其次,科技鉴定有助于深入了解文物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科技手段对文物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其制作工艺、历史背景等重要信息,为文物研究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科技鉴定可以促进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播。
通过科技手段获取的文物数据可以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文物的虚拟展示和在线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故宫珍宝。
二、科技鉴定的方法在对故宫珍宝进行科技鉴定时,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主要的科技鉴定方法包括:1. 光学显微镜分析: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文物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分析其工艺特征和材质成分,判断真伪和年代。
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文物进行非破坏性分析,确定其元素成分和含量,揭示制作工艺和来源。
3. 红外光谱分析:通过红外光谱仪对文物进行分析,识别材料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帮助鉴定真伪和年代。
4. 放射性碳测年法:对文物中的有机物进行碳测年,确定其年代和历史时期,为文物研究提供时间线索。
5. 数字化三维重建: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文物进行三维重建,实现文物的虚拟展示和在线传播,提升文物保护和传播效果。
三、科技鉴定的应用故宫珍宝的科技鉴定在文物保护、研究和展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1. 文物保护:科技鉴定可以帮助鉴定文物的真伪和年代,有效防止伪造品的流入市场,保护珍贵文物的安全和完整性。
文物保护中的光谱分析技术

文物保护中的光谱分析技术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任务,光谱分析技术在文物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帮助专家们了解文物的组成、状况和变化,并为相关修复和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光谱分析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以及其所带来的好处。
一、光谱分析技术简介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的吸收、散射或发射来确定物质的特性和组成的方法。
常见的光谱分析技术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光谱等。
这些技术可以揭示文物的化学成分、年代以及受损程度等重要信息。
二、光谱分析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1. 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光谱分析技术,专家可以了解文物的化学成分,以确定其原材料的来源、制作工艺和修复史等重要信息。
例如,利用红外光谱可以分析油画中的颜料成分,从而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绘画风格和年代。
2. 腐蚀状态评估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帮助专家评估文物的腐蚀状态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通过分析文物表面的反射光谱,可以确定文物表面的腐蚀程度以及可能导致腐蚀的因素。
这些信息对于文物的保护和修复至关重要。
3. 古墨迹鉴定光谱分析技术可以用于古墨迹的鉴定,以确定文物中的古文书、字画和印章的真伪。
通过分析发射光谱或拉曼光谱,专家可以确定古墨迹的成分和制作技术,从而判断其真实性。
4. 文物年代测定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帮助专家确定文物的年代,以了解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例如,通过分析文物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含量,可以通过放射性碳测年技术确定文物的年代。
三、光谱分析技术的好处1. 非侵入性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可以在不破坏文物的情况下获取所需的信息。
这对于珍贵的文物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们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害。
2. 精确性光谱分析技术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可以提供准确和可靠的分析结果。
这些结果可以帮助专家做出科学的决策,并采取适当的保护和修复措施。
3. 快速性光谱分析技术通常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对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高效进行非常重要。
北京清代官式琉璃构件胎体的工艺研究

虽然胎体 的烧 成 温度基 本相 同 , 其 耐 火度 逐 渐 降低 ; 但 相对 于清代 早 期 的 琉璃 构 件 胎 体 而 言 , 清代
B in 0 0 9,Chn  ̄2 C n ev t n Te h oo yDe at n ,Th lc s u ,B in 0 0 9 ej g 1 0 0 i ia . o sr ai c n lg p rme t o ePaa eMu e m ej g1 0 0 ,Chn ) i ia
摘 要 :利 用波长 色散 X射 线 荧光光谱 仪 、 X射线 衍射 仪 、 热膨胀 分析 仪 、 扫描 电子 显微 镜等 手段 , 对
北 京清代 官 式琉璃 构件 胎体 的元 素含 量 、 物相 组成 、 成 温度 、 烧 显微 结 构及 物 理性 能进 行 了测试 与
观 察 , 结合 北京 门头沟地 区煤矸 石原 料进 行 了讨 论. 并 结果 表 明 : 清代 不 同时期 官 式琉 璃 构件 胎 体 元 素组成 略 有不 同, 古代 工 匠依 据不 同煤矸 石原 料 的 物理 化 学性 能 差 异 , 目的选 择 不 同地 层 、 有 不
fu r s e c p c r m er ( DXRF) l o e c n es e to ty W ,X—a ifa t n XRD) h r o c a ia n l z ra d s a n n — r ydfre i ( o ,t em me h nc 1 ay e n c n ig e a
北 京 清 代 官 式 琉 璃 构 件 胎 体 的 工 艺 研 究
x射线荧光光谱应用领域

X射线荧光光谱在许多科学和工程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下面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
材料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可以用来分析材料的组成和成分。
它可以用于质量控制、合金分析、矿石分析等。
例如,将样品暴露在X射线下,根据不同元素的发射光谱能够确定材料中元素的类型和含量。
地质学:X射线荧光光谱在地质学中用于分析岩石、土壤和矿物的成分。
这对于研究地质样品的形成过程和地质历史很重要。
环境科学:X射线荧光光谱可以用于环境监测、污染物研究和土壤分析。
通过分析样品中的元素含量,可以评估环境中的污染程度以及其潜在影响。
艺术和文化遗产研究:X射线荧光光谱可以用于研究艺术品和文化遗产中使用的材料,例如绘画、陶瓷和古代文物。
通过分析样品中的元素组成,可以了解它们的起源、制作工艺和修复历史。
金属材料检测:X射线荧光光谱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它可以用来检测金属中的杂质、合金成分和其他关键参数,确保金属材料符合规格要求。
这些只是X射线荧光光谱应用的一些例子,实际上,它在许多其他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包括医学、矿业、电子、能源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方法应用
(1)应用一:古建修缮保护工程
自 2002 年起,故宫及北京其他官式建筑
陆续进行了大规模的古建修缮工程。在修缮
过程中,琉璃构件从建筑中被拆卸下来。其
中一些损坏较为严重的不在保护
后继续使用。查阅故宫古建修缮历史,琉璃
图 3 25 个紫禁城外清代建筑琉璃构件胎体分子式组成图
图 2 55 个紫禁城建筑琉璃构件胎体分子式组成图
第三组和第四组分别包含 13 个(QL01-QL13)和 4 期;第五组包含 7 个样品(JQ01-JQ07),款识为嘉
个样品(QL14-QL17),样品款识均为乾隆时期,根 庆时期;图中位于最右侧的第六组包含两个样品 (XT0
据样品款识,第三组为乾隆早期,第四组属于乾隆中 和 XT02),款识为宣统时期。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构件与外檐彩画、地面砖材等均属于较易发 生残损状况的建筑元素,更换周期比大木、
外 5 个官式建筑上的 25 个琉璃构件样品,样品烧造的 内檐彩画、石质文物等构件更为频繁。然而在有些建筑
确切年代可从其年代款识或文献记载中得知,具体信息 档案中竟未见任何琉璃构件更换的记载,这与屋顶构件
见表 2。依照上述方法对这 25 个琉璃构件胎体进行测试 的现实情况并不相符。在没有或不宜查看构件款识的情
所得的元素结果,对其进行计算,得到 55 个
琉璃构件样品的胎体分子式组成,结果见表 1。
图 2 为这 55 个清代不同时期琉璃构件胎
体的分子式组成图,从图中可见,55 个样品
被分为 6 组:第一组包含 23 个样品(KX01
到 KX23),为康熙时期烧造;第二组包含 6 个样品(YZ01-YZ06),款识为雍正时期;
分析,并计算其胎体分子式组成,其胎体分子式组成图 况下,光凭样式和尺寸很难区分清代不同时期的琉璃构
见图 3,图 3 同时也列出了 6 组清代不同时期琉璃构件 件,对于一项需要大量更换或添配琉璃构件的修缮工程
样品的胎体分子式组成。
来说,亟需确定琉璃构件的烧造年代和烧制工艺,从而
表 2 25 个官式建筑琉璃构件信息
样品 来源
数量
年代
备注
文献记载于康熙年间建成,是康
淳亲
6
康熙 熙第七子的府邸,款识与康熙时
王府
期太和殿琉璃构件款识类似
9 天坛 乾隆早期 款识:乾隆辛未年制
款识:嘉庆三年 窑户赵士林,
历代
1
嘉庆 配色徐益寿,房头陈千祥,窑匠
帝王庙
许万年
款识:嘉庆五年官窑敬造;嘉庆 5 昌妃陵 嘉庆
伍年制、官窑敬造窑户赵士林
元素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相对年代判别分析方 法,已在古陶瓷研究上应用广泛。可用于建筑琉璃构件 胎体元素组分定量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波长色散 X 射线荧光光谱(WDXRF)以其分析精度高、准确性好、 分析速度快、样品制备简单等优点,成为较理想的分析 测试方法。本文选择 WDXRF 分析方法,在前期工作 基础上对清代不同时期琉璃构件胎体的元素组成进行测 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与对比,初步建立了清代不同 时期琉璃构件的年代序列。
(2)应用二:清代琉璃构件烧造制度研究 通过对故宫及北京地区其他古建筑拆卸下来的 1000 多块琉璃构件调研,我们发现琉璃构件上有许多 类型的款识,这种在产品上刻铭记的方法,是为了监控 产品质量和追查残次品的责任。清代朝廷所需的建筑 琉璃是采取临时雇工烧造或招商代办的方式烧造:照 时价给值雇工,在工部管理下把这些工匠分成若干作 直接从事生产,反应到产品上是“工部”、“一作徐造”
如图 3 所示,淳亲王府的样品落到第 1 组;天坛样 等款识;制定有约束承办烧造事务窑户、铺户的法条,
三、结果与讨论
陶瓷的胎体组成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化
合 物, 一 般 用 胎 体 分 子 式 来 表 示, 即 m
R2ORO·R2O3·n RO2,其中 R 代表元素, R2ORO 为碱性氧化物(Na2O、K2O、MgO、 Cao 等 ),R2O3 为 中 性 氧 化 物(Al2O3、 Fe2O3 等),RO2 为酸性氧化物(SiO2、TiO2 等),m 和 n 则为其摩尔含量 [4]。根据测试
二、样品与实验 清代康熙年琉璃构件样品 23 个(KX01-23)[2], 雍正年琉璃构件样品 6 个(YZ01-06),乾隆年琉璃 构件样品 17 个(QL01-17),嘉庆年琉璃构件样品 7 个(JQ01-07),宣统年琉璃构件样品 2 个(XT01-02), 所有样品均来源于故宫。图 1 为琉璃构件样品上典型 的年代款识,从左到右分别为雍正八年琉璃窑造斋戒 宫用,乾隆三十年春季造,嘉庆三年和宣统年官琉璃 窑造。
图 1 琉璃构件年款
切除琉璃构件样品釉层和外表层,用蒸馏水清洗, 具体样品制备过程以及仪器测试条件见用文献 [3]。
· 26 ·
·文物保护工作研究·
表 1 紫禁城建筑琉璃构件胎体分子式组成
序号 样品
分子式组成
序号 样品
分子式组成
序号 样品
分子式组成
1 KX01 0.22R2ORO·R2O3·3.52RO2 20 KX20 0.21R2ORO·R2O3·3.49RO2 39 QL10 0.23R2ORO·R2O3·2.9RO2 2 KX02 0.21R2ORO·R2O3·3.49RO2 21 KX21 0.19R2ORO·R2O3·3.46RO2 40 QL11 0.23R2ORO·R2O3·2.79RO2 3 KX03 0.17R2ORO·R2O3·3.53RO2 22 KX22 0.2R2ORO·R2O3·3.47RO2 41 QL12 0.23R2ORO·R2O3·2.91RO2 4 KX04 0.19R2ORO·R2O3·3.4RO2 23 KX23 0.2R2ORO·R2O3·3.46RO2 42 QL13 0.23R2ORO·R2O3·2.7RO2 5 KX05 0.21R2ORO·R2O3·3.49RO2 24 YZ01 0.18R2ORO·R2O3·3.15RO2 43 QL14 0.28R2ORO·R2O3·4.93RO2 6 KX06 0.22R2ORO·R2O3·3.5RO2 25 YZ02 0.18R2ORO·R2O3·3.16RO2 44 QL15 0.29R2ORO·R2O3·4.95RO2 7 KX07 0.18R2ORO·R2O3·3.56RO2 26 YZ03 0.19R2ORO·R2O3·2.68RO2 45 QL16 0.29R2ORO·R2O3·4.91RO2 8 KX08 0.19R2ORO·R2O3·3.55RO2 27 YZ04 0.18R2ORO·R2O3·2.85RO2 46 QL17 0.31R2ORO·R2O3·4.63RO2 9 KX09 0.21R2ORO·R2O3·3.56RO2 28 YZ05 0.19R2ORO·R2O3·2.55RO2 47 JQ01 0.26R2ORO·R2O3·4.76RO2 10 KX10 0.17R2ORO·R2O3·3.55RO2 29 YZ06 0.18R2ORO·R2O3·3.05RO2 48 JQ02 0.27R2ORO·R2O3·4.77RO2 11 KX11 0.18R2ORO·R2O3·3.5RO2 30 QL01 0.24R2ORO·R2O3·3.11RO2 49 JQ03 0.28R2ORO·R2O3·4.7RO2 12 KX12 0.21R2ORO·R2O3·3.52RO2 31 QL02 0.28R2ORO·R2O3·3.27RO2 50 JQ04 0.28R2ORO·R2O3·4.52RO2 13 KX13 0.22R2ORO·R2O3·3.49RO2 32 QL03 0.26R2ORO·R2O3·3.09RO2 51 JQ05 0.28R2ORO·R2O3·4.4RO2 14 KX14 0.15R2ORO·R2O3·3.51RO2 33 QL04 0.25R2ORO·R2O3·3.05RO2 52 JQ06 0.28R2ORO·R2O3·4.46RO2 15 KX15 0.16R2ORO·R2O3·3.53RO2 34 QL05 0.26R2ORO·R2O3·3.43RO2 53 JQ07 0.28R2ORO·R2O3·4.49RO2 16 KX16 0.21R2ORO·R2O3·3.55RO2 35 QL06 0.26R2ORO·R2O3·4.17RO2 54 XT01 0.27R2ORO·R2O3·5.5RO2 17 KX17 0.19R2ORO·R2O3·3.54RO2 36 QL07 0.26R2ORO·R2O3·4.12RO2 55 XT02 0.27R2ORO·R2O3·5.51RO2 18 KX18 0.2R2ORO·R2O3·3.54RO2 37 QL08 0.27R2ORO·R2O3·4.16RO2 19 KX19 0.22R2ORO·R2O3·3.52RO2 38 QL09 0.23R2ORO·R2O3·2.84RO2
作者:1 古陶瓷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故宫博物院) 2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 3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 本文由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资助(2006BAK31B02)
[1] 段鸿莺,康葆强,丁银忠等 . 北京清代官式琉璃构件胎体的 工艺研究 [J]. 建筑材料学报,2012,(3):430-434 [2] 样品来自故宫太和殿,款识为“工造”、“一作成造 工造” 等,据太和殿修缮记录,此批样品烧造年代为康熙时期 [3] 段 鸿 莺, 梁 国 立, 苗 建 民 . WDXRF 对 古 代 建 筑 琉 璃 构 件胎体主次量元素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A]. 古陶瓷科学技术 国际讨论会论文集 [C].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119-124
·文物保护工作研究·
X 射线荧光光谱在北京清代官式琉璃构件 保护研究中的应用
段鸿莺 1,2 赵 鹏 3 苗建民 1,2
一、前言 中国有着悠久的琉璃烧制历史,由于其华美的色泽 和良好的防水性能,公元 4 世纪琉璃首次应用于建筑上, 称为建筑琉璃构件。此后,琉璃构件的烧制工艺随其广 泛应用而迅速发展。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政治 中心,北京遗存了许多清代官式建筑,大量的琉璃构件 曾被烧制与使用。但由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琉璃构件 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出于在古建修缮工程中对这些发 生病害的构件进行保护处理的需要,作者曾挑选清代不 同时期带有纪年款的琉璃构件,对其胎釉元素、烧成温 度、显微结构及物理性能进行过测试对比,发现清代不 同时期琉璃构件的原料和烧制工艺略有不同 [1],烧制工 艺及物理性能的差别意味着后期的保护处理方法可能略 有不同。通过对故宫近年古建修缮拆卸下来琉璃构件的 调研,发现大部分琉璃构件没有款识,在带有款识的琉 璃构件中,仅小部分带有纪年款,这种情况下,光凭样 式和尺寸很难区分清代不同时期的构件,故建立清代官 式琉璃构件的年代序列,是古建修缮前一项重要的研究 工作。《威尼斯宪章》(第九条)指出:“无论在任何 情况下,修复之前及之后必须对古迹进行考古及历史研 究”。中国古建修缮往往对瓦顶构件进行大面积的补配 或更换,因此,检测、记录、研究和保护现有的琉璃构 件迫在眉睫。同时,年代序列的建立对琉璃构件的研究 也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