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复兴之路观后感
国博复兴之路观后感

国博复兴之路观后感《国博复兴之路》是我近期观看的一部纪录片,该片通过对中国国家博物馆建设历程的深入剖析,生动展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从规划到建设再到展览运营的全过程,同时也展现了在全球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国家博物馆如何实现国际化的突破与发展。
观看本片,让我对国家博物馆的重要性与文化传承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本片通过对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建设历程的详细介绍,展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文化交流与展示的重要平台,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文化传承的推动,以及国家软实力的提升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片中提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览不仅仅是展示历史文化的窗口,更是对于国家文化底蕴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被片中展示的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背景所吸引,深深感受到国家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守护者的重要职责。
其次,本片中还反映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如何面临国际化的挑战,通过与国际顶级博物馆的合作,实现对外交流与展览的目标。
我很欣喜地看到,中国国家博物馆积极推进与世界各地博物馆的合作,引入国际化管理与展览理念,提高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特别是通过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国际知名博物馆的合作举办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不仅赢得了国际博物馆界的认可,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
这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再次,本片还深入剖析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从规划到建设的艰辛历程。
片中反映的建设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如设计方案的争议、施工中的技术难题等,让我对国家博物馆的建设与管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由衷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克服种种困难和艰辛中,最终完成了一个世界级的博物馆而感到骄傲和敬佩。
这也让我更加深信,只有通过严格的规划、科学的管理和创新的思维,才能办好博物馆这一文化事业。
最后,观看《国博复兴之路》让我意识到,国家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展示平台,更是一个承担文化传承责任的机构。
国家博物馆的成就离不开一批批辛勤工作的专业人士,他们无私奉献,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呵护着国家文化的瑰宝。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观后感五篇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观后感五篇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观后感五篇,欢迎品鉴!第一篇: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观后感2007年10月13日我参观了大型主题展览《复兴之路》,参观群众上万人,我很荣幸成为几万参观者中的一员。
展厅中陈列的景观、文物实物和图片,吸引了我们,十几本厚厚的留言本,记满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学生、解放军官兵、港澳同胞的留言。
我们为新时期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而感到骄傲,为有这样的领导力量感到自豪。
参观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
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人民的执著追求。
陕北延安,是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突飞猛进的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
展览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
展览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的强大。
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力。
第二篇: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观后感冬月寒风,来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怀抱一颗崇敬之心,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踏着前人的脚步,捡拾民族文化的偏旁部首,在泱泱大国源远流长的精神家园里汲取文化知识与力量。
国博复兴之路观后感

国博复兴之路观后感篇一: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观后感参观《复兴之路》观后感2013年4月20日,在303中心党委和团委的带领下,我们去了向往已久的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复兴之路》,再一次见证了中国近100年辛酸的历史。
走进《复兴之路》的大厅,我立刻看见了展厅墙上醒目的大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小到大,这些字不断地出现在历史课、政治课上。
华夏五千年,中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丝绸之路、四大发明、郑和下西洋,这些推动和促进了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壮举??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号称“居于世界中央”的大国沦为了半殖民地的国家,在那些所谓的欧洲“蛮夷”的坚船利炮下不堪一击。
没落腐朽的封建制度,封闭的大门,陈旧落后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这是曾经的中国??看着墙上一张张帝国主义列强残杀中国人的照片,我的心无法平静。
作为一个当代年轻人,我深为自己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感到骄傲,同时也为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感到痛心和愤怒,要把它作为警钟,时刻提醒自己。
展览的最后一部分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里有三峡大坝和青藏铁路的景观模型,还有成功进行载人试验飞行的神舟飞船,看到中国农村、城镇发生天覆地的变化,还有申奥成功的喜悦,整个展厅洋溢着昂扬的斗志和振奋人心的力量,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取得的如此巨大的成就。
走出展览馆,脑海里时时闪现那一幅幅真实的场景,历史的变革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中国从繁荣富强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又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走向富强。
中国曲折的历史告诫我们要始终与时俱进,实事求是。
中国的伟大复兴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青一代所肩负的历史重任。
我们是祖国的希望,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力。
303中心变电站班组高唳晨篇二: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观后感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观后感班级:24131201 学号:1120123639 姓名:马欣博那是2013年10月12日,和高中小伙伴一起去参观了国家博物馆,由于近代史老师的推荐,很认真的参观了复兴之路展厅,紧扣“伟大的民族复兴”的主题思想,彰显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伟大创举和辉煌成就,体现自强不息、探索奋斗的民族精神是复兴之路的一个基本核心,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拼死抗争顽强不息的精神也使我们感到深深的震撼。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新时代观后感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新时代观后感三篇第一篇:参观了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个伟大的历程被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和“美起来”。
每个阶段都通过大量的文物、图片和视频生动展示了中国的发展历程。
在“站起来”阶段,我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早期革命活动,以及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这一阶段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实现了新中国的建立。
在“富起来”阶段,我看到了中国在经济、文化和科技方面的巨大进步。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中国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
在“强起来”阶段,我看到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这一阶段展示了中国如何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等措施,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和合作。
同时,我也看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如参与维和行动、推动全球治理等。
在“美起来”阶段,我看到了中国在环保、公益和艺术领域的发展。
这一阶段展示了中国如何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在公益和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同时,我也看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参与者。
参观完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我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一历程是无数先烈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
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将继续走向繁荣富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观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让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这个展览以时间为脉络,展示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美起来的伟大历程。
在展览中,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这些文物和图片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精神。
国博复兴之路观后感

国博复兴之路观后感国博复兴之路观后感(一)今天去了扩建后的国家博物馆,去观看《复兴之路》的展览,这次展览以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和文物,真实再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上下求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奋斗历程,展示了盛世中华团结和谐的繁荣景象。
鸦片战争之前,西方列强已经进行了工业革命,并且通过对外侵略和扩张完成了生产资料的原始积累,在政治上实行资本主义,经济上大工业生产,而中国逐步走到封建社会的末期,经济上仍以手工作坊为主,在那样一个弱肉强食的环境中,无论从哪方面讲,孱弱的中国都注定成为牺牲品。
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像刀子一样割着每个参观者的心,弱国无外交,血淋淋的事实让我们这些蜜罐中长大的人不寒而栗。
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抗争,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还有包括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内的仁人志士,他们都为中国摆脱任人宰割的地位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无论阶级如何,他们都是英雄!在这个反抗的过程中,外国势力不断进行干预,以太平天国为例,美国的洋枪队并不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而仅仅是为了巩固它在华的既得利益,正如它现在插足利比亚,并不是为了使利比亚人民摆脱独裁统治,而是为了控制它并控制它的石油资源,一切国家行动都是利益驱动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崭新的思想将贫苦大众与工人阶级联合在一起,鲜明的纲领始终使人感到未来充满希望并愿为之奋斗终生。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下,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之下,中国共产党依旧没有停止过奋斗。
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妥善处理西安事变,促成国共合作,实行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抵抗日本侵略。
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极大地消耗了侵华日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解放战争后,新中国从东方站了起来,在国内外形势依然严峻的形式下,党领导人民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不断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攀升。
复兴之路读后感(通用13篇)

复兴之路读后感复兴之路读后感(通用13篇)复兴之路读后感篇1我依稀记事时,妈妈就告诉我,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组成一个家;上幼儿园时,老师开始教我们画鲜艳的五星红旗;进入小学,一首小诗让我知道:“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读了《复兴之路》这本薄薄的而又厚重的书,更加深了我对这“家”的认识和热爱。
我认真而又深情地读着这本书,一段段详实生动的叙述,一幅幅真实亲切的画面,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让我激动,让我自豪。
透过文字,我仿佛看到了1949年10月1日那隆重的开国大典,敬爱的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升起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然后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那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我仿佛来到1978年12月18日庄严肃穆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我感到那富有智慧和策略的会议精神,似温暖和煦的春风迎面拂来,吹遍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读着,读着,我不禁为之惊叹。
六十年的风雨春秋,中国以全新的面貌傲立于联合国之中,亿万人民用无穷的智慧与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长江上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大庆第一口油井喷油、第一座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第一颗爆炸成功的原子弹……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横空出世,青藏铁路正式通车,海尔集团创造的神话,百年三峡梦圆,百年奥运圆梦,千载飞天梦圆……这一切的一切让中国人扬眉吐气,这一切的一切有力地证明中华民族踏上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复兴强盛之路,这一切的一切必将载入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史册。
读着,乐着,我更被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震撼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顷刻间,千万间广厦夷为平地,千万个鲜活的生命被掩埋在废墟之下。
地震发生之后,全国军民,上至党中央,下至普通百姓,无一不用自己的骨肉亲情和血肉之躯,铸造了一座体现民族精神的丰碑。
那带着希望小学的学生冲出震中的教师,那救了别人的孩子却顾不上自己孩子的警察,那省下干粮留给邻居的工人,那些全国各地数不胜数的志愿者、献血者、捐款捐物者……一个又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用平凡而又夺目的光束,汇成我们民族精神的光芒。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精选5篇)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复兴之路》展区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1伴随着春天的到来,国家博物馆也迎来了复苏的脚步。
国博重装运营后,《复兴之路》是国家博物馆重新运营的重点展出之一。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天安门广场附近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有国外友邦的旅游人士,也有来自外乡的兄弟同胞。
而最热闹、队伍最长的当属国家博物馆的参观队伍,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龙,虽然人多,但是井然有序。
在经过了2个小时的排队候,我进入了国家博物馆的主展区,找到了《复兴之路》主题展览区。
《复兴之路》展区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展示了历史如何选择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国家基本路线方针的时刻,同时也展现了屹立于世界的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
此次《复兴之路》总共分为五部分,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大量的图片、史实、雕塑、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全面的展示了中国近170年来的风风雨雨。
在参观旧中国鸦片战争时,心情无比沉重,一组《苦难的中国人民》雕塑深深的震撼了我,老人拄着拐杖,妇女挑着竹篮,竹篮中还坐着一个小孩,每个人的眼神充满了无奈和痛苦。
这组雕塑是当时中国人民的一个缩影。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中国人民不满国内现状,对国家未来进行的一次伟大的探索,而新文化运动则解放了国人的思想,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思想浪潮。
而当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时,国内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为国家找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道路。
这是全中国人民的希望,自此,中国人民有了奋斗的方向。
复兴之路观后感(通用21篇)

复兴之路观后感复兴之路观后感(通用21篇)看完某一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
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复兴之路观后感(通用2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复兴之路观后感篇1看完复兴之路,我庆幸自己出生在这样一个时代。
中国一路这样走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我们才有今天。
在这样一个和谐的社会生活。
大唐盛世是我们的自豪,八国联军侵占中国的耻辱我们不能忘记,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在跌倒后终于又站起来了,我们迎来了美好的日子。
复兴之路,从衰落到再次兴盛的过程中所探索走过的道路。
而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
这条路我们走的太苦,满满的艰辛,满满的劳苦,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
即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
即如片中所言,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
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
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
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
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
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方向中国仍然在努力,相信中国一定会变的越来越强大。
复兴之路观后感篇2《复兴之路》是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阵容庞大,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全剧以历史时间为脉络,有序曲《我的家园》和《山河祭》、《热血赋》、《创业图》、《大潮曲》、《中华颂》五个章节构成。
伟大的长征,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以节目表现了出来。
可见主创班底以及演出的艺术家和演员为其付出了多大的辛劳、智慧情感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博复兴之路观后感
今天去了扩建后的国家博物馆,去观看《复兴之路》的展览,这次展览以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和文物,真实再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上下求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奋斗历程,展示了盛世中华团结和谐的繁荣景象。
鸦片战争之前,西方列强已经进行了工业革命,并且通过对外侵略和扩张完成了生产资料的原始积累,在政治上实行资本主义,经济上大工业生产,而中国逐步走到封建社会的末期,经济上仍以手工作坊为主,在那样一个弱肉强食的环境中,无论从哪方面讲,孱弱的中国都注定成为牺牲品。
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像刀子一样割着每个参观者的心,弱国无外交,血淋淋的事实让我们这些蜜罐中长大的人不寒而栗。
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抗争,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还有包括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内的仁人志士,他们都为中国摆脱任人宰割的地位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无论阶级如何,他们都是英雄!在这个反抗的过程中,外国势力不断进行干预,以太平天国为例,美国的洋枪队并不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而仅仅是为了巩固它在华的既得利益,正如
它现在插足利比亚,并不是为了使利比亚人民摆脱独裁统治,而是为了控制它并控制它的石油资源,一切国家行动都是利益驱动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崭新的思想将贫苦大众与工人阶级联合在一起,鲜明的纲领始终使人感到未来充满希望并愿为之奋斗终生。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下,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之下,中国共产党依旧没有停止过奋斗。
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妥善处理西安事变,促成国共合作,实行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抵抗日本侵略。
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极大地消耗了侵华日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解放战争后,新中国从东方站了起来,在国内外形势依然严峻的形式下,党领导人民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不断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攀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现了不可思议的增长,在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党领导人民完成了在外国人眼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党的正确领导,稳定的周边环境,已经成为了我国实现实现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条件。
而这几十年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无可争议的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此时此刻,作为一名党员,我在为自己骄傲的同时,也越来越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之重大,我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才干,才能不负党的信任,人民的重托。
走进国博,迈向《复兴之路》,仿佛时光倒转,轮回到那听了许多,却不曾经历过的100多年前。
《复兴之路》是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复兴的伟大历程,站在序言那里,感觉像是就要打开尘封的大书,要费好大的力气翻阅,我深深的吸了口气,嗅着陈年纸墨的余香,开始接受心灵的洗礼。
这次参观,吸引我的多是一些细节。
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劳工的照片,他们几乎浑身赤裸,只在最隐私处围了块破布,嶙峋的肋骨仿佛要从沾满污泥的皮肤顶出来一样,漠然的双眼看不到一点神采,猜想他们可能是正在劳动的时候被工头拉过去站在那里,给外国人拍照的。
他们看上去是那么的渺小,尽管每个人都是鲜活的生命,但是生命竟是如此的卑微。
我很庆幸,自己生在现在的这个时代,也很庆幸,我可以让自己的儿子在阳光下成长。
存着一颗感恩的心,对爱国大臣、对革命领袖、对仁人志士、对抗日英烈、对党和政府、更对每一个普通的劳动者。
我想起日前菜农因菜贱而自杀的事情,当时曾想人的生命怎能如此卑微,但是正是他的牺牲,才换来了有关方面的重视,才换来了更多菜农及菜农的家庭好好生活的机会。
即使到现在,我们的国家还没到人人都衣食无
忧的程度。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还远远没有实现,就业和住房的问题就是我们周围甚至我们自身的现实困扰......
复兴之路还很长,还要更加努力的走下去。
在这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责任的,爱自己、爱家人、爱一切可爱的人和事物,好好的工作、好好的生活,至少就是尽了一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