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展览

合集下载

复兴之路观后感

复兴之路观后感

复兴之路观后感复兴之路观后感一、引言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有幸观赏了近期举办的“复兴之路”展览,展览深入展示了我国近年来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

下面将从展览内容、呈现方式,以及观展感受等方面发表我的观后感。

二、展览内容1:经济篇:该展览详细介绍了我国经济从落后逐步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壮丽历程。

通过图表、数据等方式展示了经济增长速度的惊人,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

同时,展览还呈现了一些重要的经济项目,如高铁、水利工程等,充分展示了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

2:科技篇:科技领域是我国近年来最为突出的发展领域之一,展览中详细介绍了我国在、5G通信、高科技制造业等领域的取得的重大突破和应用成果。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模型等方式,观众可以亲身体验到科技进步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改变。

3:文化篇: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我们最为引以为傲的,展览中以重要历史事件、文化符号等为主线,生动展示了我国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观众可以通过参观实物、观看文艺表演等方式,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

4:其他篇:展览中还涵盖了教育、环保、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彰显了我国在各个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三、呈现方式1:图文展示:展览中采用了大量的图表、图片等形式展示数据和事实,使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我国的发展成就。

2:多媒体展示:展览中设置了多个大屏幕,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项目和科技成果,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相关情况。

3:实物模型:展览中还展示了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物模型,如高铁站、大桥等,使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项目的壮丽场景。

四、观展感受在参观览展的过程中,我被展览的内容所震撼。

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很难想象在如此短时间内,我国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

展览内容详实,呈现方式生动,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我国近年来的发展进步。

我为我国的科技、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感到骄傲。

附件:1:本文涉及的附件为展览的图片和数据,具体见附件1:法律名词及注释:1:经济增长速度:指国家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百分比,是衡量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推荐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

推荐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

推荐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前几天去看了复兴之路展览,那感觉就像坐上了一台时光穿梭机,嗖的一下,把咱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在眼前过了一遍。

刚走进展览厅,就像是翻开了一本厚厚的、充满故事的大书。

一开始看到的是近代中国那叫一个惨啊,列强就像一群恶霸,到处欺负咱。

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就好比是一张张大网,把咱中国紧紧地困住,让人看着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儿。

但是咱中国人可没那么容易被打倒。

从太平天国运动到义和团运动,虽然这些抗争最后没完全成功,但那也是咱老百姓不愿意被欺负,站起来反抗的证明啊。

就像一个人被人揍了一拳,虽然可能没马上把对方打跑,但也得挥挥拳头表示一下“我可不是好惹的”。

再往后看,就看到了辛亥革命,那可是一个大变革啊。

就像在黑暗中突然亮起了一盏灯,把封建帝制给推翻了。

不过这盏灯还不够亮,中国还是在黑暗中摸索了好一阵子。

直到共产党出现,这才是真正的曙光啊。

共产党就像一群超级英雄,带着老百姓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奋斗。

土地革命的时候,让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那农民心里可高兴了,就像给了他们一把开启美好生活的钥匙。

然后抗日战争,那是全民族的生死之战。

看着展览里那些照片和介绍,感觉自己都能闻到当年战场上的硝烟味。

咱们中国人那时候可团结了,大家都拧成一股绳,跟小日本死磕。

最后把小日本打跑了,那感觉就像打了一场超级艰难的游戏,终于通关了。

解放战争更是一场伟大的胜利,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新中国就像一个新生的婴儿诞生了。

看着新中国成立那部分的展览,心里充满了自豪。

就像自己家有了新的希望,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也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

大跃进的时候有点着急了,想一口吃成个胖子,结果摔了个小跟头。

但是咱中国人很善于总结经验啊,改革开放就像一阵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

从那时候开始,中国就像开了挂一样,经济发展得超级快。

展览里展示了很多改革开放后的成果,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咱现在有高铁,那速度快得就像闪电一样,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以前想都不敢想。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物品介绍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物品介绍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物品介绍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物品介绍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中,展览物品是整个展览的核心和灵魂。

通过展品的选择和展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博物馆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技。

下面我将从展览物品的广度和深度来介绍这次展览的一些精彩物品。

1. 金文化展品展览中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古代的金文化展品。

这些展品包括金器、金石文物和金币等,它们展现了我国古代文明中的金属工艺水平和审美情趣。

通过这些展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我国古代的金属工艺、商业交流和文化交融,从而对我国古代社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2. 文物复原展品除了金文化展品,展览中还有许多精美的文物复原展品。

这些文物复原展品包括陶器、铜器、玉器等,它们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古代文物进行还原,并呈现给观众。

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古代艺术品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了解了古代工艺和文化的精髓。

通过这些展品,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明的璀璨和博大。

3. 科技与文化展品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中,还展示了一些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展品。

这些展品包括古代的天文仪器、钟表、大地测量仪器等,它们展现了古代我国人民在科技和文化领域的伟大成就。

通过这些展品,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从而对古代我国的科技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4. 现代艺术展品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中还展示了一些现代艺术展品。

这些展品包括现代绘画、雕塑、摄影等,展示了我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成果和艺术风采。

通过这些展品,观众可以了解当代我国艺术的发展脉络和艺术家们的创作理念,从而对当代我国艺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总结回顾:通过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物品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这次展览的广度和深度。

从金文化到文物复原,再到科技与文化和现代艺术,展览物品涵盖了我国古代和当代的各个方面,使观众可以全面地了解我国的历史、艺术和科技。

在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这些展品深入地探讨我国文化的丰富多彩,进而对我国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国家有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认识。

《复兴之路》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译文

《复兴之路》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译文

《复兴之路》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
天,译文
《复兴之路》展览是一次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回顾和展示,展览通
过珍贵的文物、图片、文件和文献等形式,向观众展示了自中华民族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以来的发展历程。

展览从中华民族独立解放、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到现代化建设
等方面,全面展示了中华民族在摆脱贫困和落后、实现复兴和强大的
道路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此次展览不仅回顾了中华民族昨天,更让人们看到了未来。

随着
中国走向复兴,中华民族必将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通过这次展览,观
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所需要做的努力和付出,也更加坚定了寻求民族繁荣富强的决心和信心。

关于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精选5篇

关于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精选5篇

关于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精选5篇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1只有我们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我们党,才能领导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这是真理,是被中国人民的血泪见证过的真理,是被中国革命历史实践检验过的真理!在《复兴之路》这次主题展览中,同时也展出了中国革命历史中一些有识之士采取的救亡运动和不同的革命道路,包括:洋务运动、康有为、谭嗣同等的变法维新、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陶行知等教育救国,这些道路被历史证明了它们对于改变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命运是行不通的。

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成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马关条约》;变法维新在慈禧的一手遮天下只剩得一个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窃国大盗袁世凯收入囊中;爱国知识分子们的种种努力奋斗,在军阀反动派面前收效甚微。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发展到壮大,虽然中间有过认识上的不统一,有过左和右的错误,但他们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他们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

只有他们才能够领导千百万的劳苦大众翻身做主。

万里长征,那么多的艰难险阻,还有敌人飞机大炮的围追堵截,但最后红军胜利了,我们党胜利了,建立和壮大了自己的根据地,延安成为青年们向往的革命圣地。

党在这里坐定指挥,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当我盯着墙上反映延安时期精神面貌的图片时,我看到了一种生命力,一种坚实的民族精神,那种精神是永远不会被打败、击垮的。

进入展览的第五个部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真切地感到了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这里有三峡大坝和青藏铁路的景观模型,有成功进行载人试验飞行的神舟飞船,有中国农村、城镇发生的翻天覆地大变化,有申奥成功的喜悦,整个展厅洋溢着昂扬的斗志和振奋人心的力量。

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取得的如此巨大的成就。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投资者所青睐的国家之一。

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国也从一个制造大国开始向一个创新大国迈进,我亲身地感受到祖国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我感到自己正在经历着一个历史的转折,一场伟大的复兴。

深邃的思想内涵和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

深邃的思想内涵和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
很 强 大 , 但 实 际 却 是 落 日的 辉 煌 。 那 些 昔 E l
行者 孙 中 山先 生面 对 日益深 重 的民族 危机 ,
作始 也简 ,其将 毕也钜” 。
被蔑 称作 为 “ 蕞 尔小 国 ”的 西方 国家早 已经 认识 到改 良的 道路 行 不通 ,只 有革命 才是 中
以 反帝 反 封 建 为 标 志 的 第 一 次 国 内革
放 眼于 全球 ,中国 与资本 主 义强 国间 的差距 国 的出路 。沈 嘉蔚 、陈宜 明创 作的油 画 同 命 战争 中 ,国共 合作 与北伐 战争 是其 高潮 。
越来 越 大 ,统治 者 不思进 取 反倒妄 自尊 大 。 盟 会 成 立 记 录 了其 高 举 民 族 民 主 革 命 旗 油 画 ( ( 贺胜 桥战 役》 ( 作者 :尹戎生 )抓 取 决 定性 的一 仗 ”来 油 画中 金殿 上 几根硕 大 的象 征皇权 的 朱红大 帜 ,与章 炳麟 、邹容 、陈 天华 等资 产阶级 革 了其 中最具 典型 意 义的 “
墓 的思 想 内涵 和 浓厚 的艺术 氛 围
国国家博物馆 “ 复兴之路”展览
n s i g h t a n d R i c h Ar t i s t i c At mo s p h e r e
E x hi b i t i o n o f“ R oa d t O R e v i v a l ”i n Na t i on a l Mu s e um o f Chi n a
理 片 中 ,精 心 选 择 了 美 术 经 典 作 精神 内 涵 ,达 到 内容 与形 式的 和谐统 一 。 历 的扬帆航 船 寓意深 长 。展 览的序 厅 由两幅 壁
包括观 众 平 时 难 得 一 见的 珍 贵 藏 史与艺 术这两 种 因素的相 互 依托 与融合 ,也 画和一 座主题 雕 塑所组 成 ,体量 巨大 ,极具 多处半 景 画和 背景 图等 。除馆藏 使观 众在 艺术 欣赏 中感受 历 史 ,在 历 史体 味 视觉 震撼 力 ,琳琳琅 琅 ,内 容丰 富 ,形象生

“复兴之路”展览简介

“复兴之路”展览简介

“复兴之路”展览简介前言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智慧和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民族兴旺、国家强盛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今天,中华民族已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中华儿女的梦想和追求一定能够实现!第一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一单元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17世纪以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兴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开始大规模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

与此同时,在“康乾盛世”余晖中,中国封建社会走到末世。

清王朝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生产方式落后,社会停滞不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危机四伏的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第二单元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掠夺财富、屠杀人民,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攫取经济、政治和文化特权,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三单元中国人民的抗争和觉醒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抗击外敌入侵,使帝国主义列强灭亡中国的图谋未能得逞。

民族危机、人民苦难的不断加深,强烈激起仁人志士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思考和探索。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
国家博物馆的应对措施
•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建立健全文物保护机制,确保文物安全 • 提高博物馆服务质量,举办特色展览、文化活动,吸引更多观众 •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博物馆现代化水平,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参观体验
国家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国家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规划
• 制定文物保护、博物馆发展等各类规划,明确博物馆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 加强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地博物馆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完善博物馆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博物馆的运行效率与水平
国家博物馆的重要展览
• 基本陈列:包括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艺术史等各类基本陈列,展 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 临时展览:包括文物修复、民间艺术、当代艺术等各类临时展览,展示中国文化的活力和 创新 • 国际展览:与世界各地博物馆合作举办各类国际展览,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02
国家博物馆在复兴之路上的关键转折点
• 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加大对文物保护、博物馆事业的投入,为博物馆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国际文化交流:中国与世界各地博物馆的合作与交流,为博物馆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 社会需求:国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对博物馆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为博物馆 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国家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类研究的发展 • 提高博物馆现代化水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参观体验 • 拓展博物馆服务功能,举办博物馆教育、公共服务等各类活动,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
国家博物馆的拓展
• 举办博物馆教育、公共服务等各类活动,提高国民文化素养,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 • 与企业、社区等各类机构合作,开展文化普及、社会教育等活动,拓展博物馆的社会服务 功能 • 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开展线上展览、在线教育等活动,拓展博物馆的影响力与覆 盖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兴之路》展览参观报告
2011年11月10日下午,我组织部分同学,参观了国家博物馆陈列的《复兴之路》展览。

《复兴之路》是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复兴之路》展览总共分为五个大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7世纪以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兴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开始大规模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掠夺财富、屠杀人民,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攫取经济、政治和文化特权,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抗击外敌入侵,使帝国主义列强灭亡中国的图谋未能得逞。

在这一部分展览中,展厅里面陈列了大量的历史文物,虎门炮台的雕像以及大量的图片,真实的展现了当年爱国官兵不屈不挠,抵御侵略的精神和勇气。

第二部分,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始探索民族和国家的出路。

农民阶级发起反抗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的武装斗争,封建统治阶级试图通过局部变革巩固政权,资产阶级寻求采用改良方式变法图强。

与各种探索不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只有革命才是中国的出路。

他们举起民族民主革命旗帜,发动武装起义,提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然而,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支持下,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果实,建立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资产阶级革命派挽救共和的努力屡遭失败。

但是,自此此后,以民主、科学为基本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兴起,各种思潮涌现,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三部分,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梦想。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依靠和发动工农群众,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掀起大革命高潮。

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

这一时期,中国其他阶层也提出了一些救国主张,都未能找到解决中国根本问题的出路。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面对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倡导推动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经过14年浴血抗战,中国人民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历史性抉择。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坚持独裁、内战的反动政策,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积极斗争。

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在展厅中,一件件革
命先辈使用过的武器,向我们展现了当年斗争的艰辛;立在一侧的渡江先锋船,千疮百孔,足见战斗之激烈。

第四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巩固新生政权,医治战争创伤,为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在社会主义制度得到确立以后,新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明确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此时的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努力冲破帝国主义的封锁遏制,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改善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努力,为国内建设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进入这一部分展厅,朱红色的布景让人感觉心中豁然开朗。

巨大的落地窗俯瞰长安街的车水马龙,照应着新时代的辉煌。

第一面国旗,国徽母模……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将我们拉回60年前,来到这个国家诞生的时候。

珍贵的史料、文物,向我们诉说着那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第五部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创立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面对国际环境的巨大变化和国内改革建设的快速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这一部分展览,展品十分丰富。

从神舟飞船到奥运会,再到60周年国庆庆典。

这一部分历史,是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的。

看着一件件记录着祖国腾飞的文物,我们为能生活在这样一个见证蜕变的年代感到庆幸,也感到自己未来肩负重大。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谱写了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壮丽史诗。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历史昭示我们: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作为当代大学生,回顾一百余年以来中华民族从屈辱到复兴的艰辛道路,我们必须居安思危,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为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做好准备。

今天的中国,虽然已经跻身世界最强国家的行列,但我们依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戒骄戒躁,以自己的努力继承先辈们开创的大好局面,并将我们伟大的国家推向新的高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