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二(第三课时)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语文园地讲解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语文园地讲解

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受,让学生体验观察的乐趣。

2.写下平时观察中的新发现,或者观察中发生的事。

练习修改习作。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4.积累花名歌谣,了解几种花的特点。

5.积累成语,运用成语。

6.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成语积累与观察写作。

【教学难点】写下平时观察中的新发现,或者观察中发生的事。

练习修改习作。

【教具学具】1.教具:词语卡片;将教材P36中的三幅图画扩大成教学挂图。

【授课类型】综合练习课【教学方法】导引法、练习法、实践法【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课时目标】1.激发学生观察的愿望,体会观察的乐趣。

2.能仔细认真观察图画,能与他人交流观察的内容和感受。

3.有不明白的地方,能向别人请教或与别人商讨。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千世界神秘莫测,可看可发现的事物很多很多。

本单元课文的作者通过敏锐细致地观察,获得了惊喜,品尝到了发现的乐趣。

下面我们也来比比眼力,体验一下观察的乐趣。

二、阅读课文,明确要求1.读课文第36页图下的内容。

2.明确要求。

(1)自己看图,与同桌交流自己看到了什么?(2)仔细观察,准备在全班交流自己看到的、想到的。

(3)听的同学可以补充自己的意见。

(4)评一评谁的发现多,说得好。

(5)交流这次观察的感受。

三、指导观察,合作探究1.初次观察,拟制标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幅图画,谁来说说,每幅画画了什么内容。

最好用一句话概括,并给这三幅图画各拟上一个标题。

(这三幅画的名称可能是:树、杯、老人)2.再次观察,交流看法。

师:在初次观察中,有三位同学给图画拟了标题,可是一定会有人不同意这种标题。

请同学们再次进行仔细观察,然后各抒己见,交流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教师把各种意见集中起来)3.三次观察,比比发现第一幅:请发现人谈谈你发现的过程。

师:一棵没有叶子的古树,围绕树枝绘有十位人的头像,这些头像的下面是2个普通的人,而上面8位都是科学家,这棵树又可命名为“科学树”。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三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三篇】

【导语】⽆忧考整理了⼈教版三年级上册语⽂《语⽂园地⼆》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语⽂园地⼆》教案⼀ 【教学⽬标】 1、选择⼀个课外读到的名⼈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篇习作,介绍⾃⼰熟悉的⼈的⼀件事。

3、⾃主发现引⽤⼈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名⾔。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语交际。

2、习作练习。

【教学准备】 收集⾃⼰准备讲的名⼈故事中涉及的名⼈图⽚、名⼈像,准备讲名⼈故事时⽤。

【教学课时】4课时。

第⼀课时⼝语交际讲名⼈故事 〖课时⽬标〗 1、培养学⽣⼤胆、⼤⽅和他⼈进⾏交流的好品质; 2、注重交际习惯的提⽰和引导: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听明⽩;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3、学⽣体会到和同学交流的快乐。

〖教学流程〗 ⼀、谈话导⼊ 最近在语⽂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课外⼤家也在读名⼈故事、寻找名⼈资料,今天我们以⼩组为单位举⾏⼀个故事会。

⼆、读读要求 1、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听明⽩;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2、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家互相交流。

三、分组举⾏,组内交流 1、各⼈先在组内展⽰⾃⼰所画(或收集到)的名⼈像或图⽚,简要介绍⾃⼰要讲的故事的主⼈公。

2、各⼩组内学⽣试讲、教师巡视。

3、⼩组评价,评出本组“故事王”、“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王”、“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名单,教师颁奖。

2、全班交流: 荣获“故事王”称号的同学⾮常荣幸,“故事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

哪位“故事王”给全班同学讲讲? 3、挑选⼀、⼆名“故事⼤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

如仪态是否⾃然⼤⽅、语⾔是否流利、有声有⾊等等。

五、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故事、“故事王”讲的名⼈故事,⼤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语文园地二第三课时

语文园地二第三课时
双石镇双石小学备课案
年级三学科语文第二单元
备课人:谢春萍执教人:授课时间:年月日总顺序号:
课题
语文园地二
需课时数
3
第3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
目标
1、通过阅读引用人物所说的话,结合泡泡内容,发现所说的话与陈述性成分在句子中有三种相对位置关系。
2、、读读背背,学习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3、通过组词,强化形近字的音形义和同音字的形义区分。
3、有感情的读“名人名言”,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会背。
展示提升
1、交流汇报:用文中语句说一说成语的意思和道理。
2、交流“我的发现”中的三个句子,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
3、展示有感情的读“名人名言”,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会背。
请同学说一说怎样区分形近字的音形义和同音字的形义
小组每人根据老师的要求读《闻鸡起舞》
4、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重点
难点
通过阅读引用人物所说的话,结合泡泡内容,发现所说的话与陈述性成分在句子中有三种相对位置关系。
教具学具
课件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预习
要求
读我的发现和成语故事,填书上的我会填。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复备
导入
这节课,我们大家合作完成读读背背,区分形近字的音形义和同音字的形义,并了解《闻鸡起舞》的故事内容。
自主学习
1、读成语故事《闻鸡起舞》,借助拼音把故事读通顺。
2、我会填耍()杂()推()究()要()朵()准()穷()
峰()郊()诚()纪()
蜂()胶()城()记()
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读成语故事《闻鸡起舞》,结合故事内容,用文中语句说一说成语的意思和道理。
2、读“我的发现”中的三个句子,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第三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第三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第三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识字妙招》。

2.能理解并复述课文《识字妙招》中的主要内容。

3.能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字音、生字的正确书写方法。

4.能初步运用生字,识字妙招方法解读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有效地识字和使用生字。

2.教学难点:生字的掌握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识字妙招》的课本、幻灯片及教具制作。

2.学生的练习本、橡皮擦和铅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本课的课文是《识字妙招》。

首先利用幻灯片或者课本第十页图片,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引导学生猜测本篇课文的内容。

2. 学习课文1.阅读课文《识字妙招》,先行学生朗读整篇课文并尝试理解段落的内容。

2.音读单词和词组,学生识别新的生字和正确读音。

3.学生在课文原文下方的课文解读栏下,寻找与生字相关的词语及其相关用法。

教师在此帮助学生分析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不断练习读课文,加强对生字和词组的掌握。

3. 教导学生如何学习和认识生字1.观察生字笔画和结构特点。

2.了解生字的读音和意思。

3.学生模仿读音,对生字进行默写,并校对对比答案。

4.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书写练习,练习生字的正确书写和基本构造,提高书写和阅读能力。

4. 课堂练习1.师生互动探讨,教师让学生自己想出并回答一些课堂问题,例如:“什么是识字妙招?”,“为什么要学会用识字妙招?”等常见问题。

2.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刚学到的生字和词语,并尝试使用《识字妙招》方法掌握这些字。

5. 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再次强调识字的重要性。

2.介绍下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对下节课进行预习以便于更好地掌握。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针对小学生容易遇到的识字和理解语文内容的问题,通过《识字妙招》这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如何认识新的生字,并且初步学会了如何使用生字和掌握句子的含义。

在课堂练习环节,老师加强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学生也表现得十分活跃。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五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五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五篇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

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1【学习目标】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2、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的写下来。

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感动的内容。

3、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4、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5、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

【课前准备】1、提前一段时间布置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2、准备“爬山虎”图片。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读写写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

a.自由读记,读中正音。

b、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按组听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

a,住宅住址隐蔽隐藏b.洞穴倾斜平坦宽敞c、均匀重叠空隙痕迹d.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二、读读记记1、读中正音。

a,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b.按顺序齐读。

c.同桌互读,一人随机、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

2、解疑说话。

a、提出不懂词语,共同交流解疑。

b、自由选择几个词说一段话。

三、我的发现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

2、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3、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写得这么细致、具体?思考交流。

4、读“小林”“小东”的话。

四、成语故事1、写故事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读故事。

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成语含义。

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a、从“生动传神”及第三自然段的例子,感受画的形象逼真。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含三课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含三课时)

《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学好汉语拼音,学习普通话,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受谜语诗的趣味。

语言运用:结合日常生活,在真实语境中复习形近声母。

思维能力:区分同音节的不同声调。

审美创造:热爱阅读,品味阅读的乐趣。

课前解析语文园地二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

第一个板块“识字加油站”:呈现的是拼音本的封面,让学生了解拼音本上的内容,学会在拼音本上写明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会认8个生字,会写2个字。

第二个板块“用拼音”安排了两项内容:“读一读,读准声调”是同音节不同声调的练读,通过集中拼读,可以提高学生拼读的准确性。

“比一比,读一读”是区分形近声母b-d 和f-t的练习。

通过两组常见事物的音节词,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辨别形近声母。

第三个板块“字词句运用”:“读一读,连一连”这道题旨在复习学过的9个生字,让学生熟练读出生字,将生字的读音与相应的单韵母u、ɑ、i相连,进一步巩固汉语拼音。

第四个板块“日积月累”:编排的是谜语诗《画》,引导学生了解画中景物的特点,积累谜语诗的同时,感受谜语诗的趣味。

第五个板块“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篇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让学生在听故事、和大人一起读故事、演故事中体验课外阅读的快乐。

教学目标1.了解拼音本上的内容,学会在拼音本上写清楚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会认8个生字,会写2个字。

(重点)2.读准同音节的不同声调。

(重点)3.能区分2组形近声母,区分易混淆的音节词。

(难点)4.能认读学过的生字,知道拼音能帮助识字。

(难点)5.朗读、背诵谜语诗《画》。

(重点)6.在大人的帮助下,阅读《小白兔和小灰兔》,了解故事内容。

(难点)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1.了解拼音本上的内容,学会在拼音本上写清楚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会认8个生字,会写2个字。

2.读准同音节的不同声调。

一、激趣导入,揭示题目同学们,在奇妙的语文园地中,你们会收获丰富的语文知识。

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第3课时2024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第3课时2024版

正月山茶满盆开
二月迎春初开放
三月桃花红十里
四月牡丹国色香
五月石榴红似火
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茉莉花如雪
八月桂花满枝香
九月菊花姿百态
十月芙蓉正上妆
冬月水仙案头供
腊月寒梅斗冰霜
读了这首歌谣,我 知道了花不但装点了生 活,而且给我们带来了 美的享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歌谣, 知道了一年十二个月都开什么 花。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 注意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
语文园地二
第3课时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课前导入
一年四季,花开不断,我们都喜欢花 朵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阅读《十二月 花名歌》
我爱阅读
十二月花名歌
正月山茶满盆开,二月迎春初开放。 三月桃花红十里,四月牡丹国色香。 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茉莉花如雪,八月桂花满枝香。 九月菊花姿百态,十月芙蓉正上妆。 冬月水仙案头供,腊月寒梅斗冰霜。
词语解释
正月:农历一月。歌谣中的月份都是指农历。 山茶: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红色或白色,是 一种著名的观赏植物,花很美丽。 迎春:花名。即迎春花。
牡丹:落叶灌木,花大,颜色通常是深红、 粉红或白色,著名的观赏植物。 芙蓉:即木芙蓉。 上妆:演员于演出前进行化妆。
歌谣中分别介绍了1月到 12月中每个月的哪些代表花?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23)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23)

芜湖市育瑞实验小学监制1
教学设计者:朱文秀育瑞实小电子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学生写作,师来回巡视,给予差生适当的指导。

二、选出典型的习作(好的和差的)进行作中讲解,让学生评价好的好在哪里,差的有哪些不足,以指导自己的习作。

三、师提出修改的要求。

1.师提出修改的方法──朗读法。

2.师提出修改作文的要求:
①句子是否通顺;
②写作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来写的;
③有无错别字;
④是否写出了手中事物的特点;
⑤文章是否写得生动、具体。

四、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评,也可以自己修改。

五、在修改的基础上,将习作写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语文园地二口语交际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13年03月日
教(导)学目标
在交际中能就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自己的建议。
重点
发表自己的建议
难点
在交际中能就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自己的建议
知识考点
将真实想法写下来
教具学具
生字卡片



家庭作业




语文园地二
口语交际
我们伸出双手,献上爱心
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
1.想一想。
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伸出双手,献上爱心,外地的陌生人找不到要去的地方,我们可以为他们指路;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我们可以上前搀扶……想一想。你的周围或别的地方有需要帮助的人吗?想好后跟同学和老师说说。
提示:可从家人、同伴、邻居、福利院的孤儿、贫困地区的儿童等方你打算怎样帮助他们,在小组内跟同伴们说一说,然后再在班上说一说。
3.议一议。
在小组内商量,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就帮助谁,怎样帮助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听同伴的意见。
4.演一演。
根据小组商量的方案,试着表演一下帮助的过程。
课后反思(自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