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导学案第1课时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人教新课标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口语交际【学习目的】1.细心观察图画,总结观察的方法。
可以重复观察、从不同角度观察。
2.引导先生把想到的内容和观察的感受说清楚。
3.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气,培育交流的才干。
4.体验观察带来的乐趣。
【学习重点】引导先生在观察中总结观察的方法,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
【学前预备】制造多媒体课件。
〔教员〕【学习进程】一、激趣。
1.听音乐谈感受。
2.结合生活实践说〝看〞。
二、主题学习。
1.同桌伙伴:〔1〕给出第一幅图,瞬间看,记载下看到什么,同桌交流说,指名说。
〔2〕再次出示图,观察后,同桌交流意见。
〔3〕指名说:一末尾看到的是什么?后来又发现了什么?两次看到的一样吗?2.小组协作:〔1〕出示第二幅图,依然是记载下第一眼看到的,小组里交流意见。
〔2〕再次出示图,给出足够时间看,小组内一致意见。
〔3〕引荐一名组员汇报看到的结果。
〔4〕其他小组补充纠正。
〔5〕指名说是怎样发现的?怎样看的?〔6〕师依据先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补充,并做重点板书。
看:细心、重复、多角度;说:看到的、想到的3.竞赛看说:〔1〕给出第三幅图。
先初看,说说一末尾看到的是什么;然后细看,细心看看到了……;再重复看、多角度看,看到……,想到……;从……看到……,再看到……,看出……,想到……。
〔2〕竞赛规那么:看得细心、发现最多、最幽默、先举手、讲得大声、讲得清楚、讲得精彩……听得细心者都有奖。
单设:慧眼奖,巧嘴奖。
三、拓展:擅长发现的乐趣。
结合生活实践谈自己细心观察的乐趣。
师现场创设观察的情境,激起观察和交流的愿望,培育先生的言语表达才干。
第二课时【学习内容】习作【学习目的】1.围绕主题,把观察中的发现或观察进程中发作的事情写上去。
2.言语详细生动,观察要细致,依照一定的顺序写。
【学习重点】引导先生运用本组作者的表达方法,把观察的经过和自己的发现写详细。
【学前预备】制造多媒体课件。
【学习进程】一、导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第1课时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包括《语文园地》中的“字词句运用”部分。
学生将通过学习,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字词,并能运用所学进行简单的句子创作。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理解字词含义,并能用所学字词进行句子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学难点1. 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句子的创作和表达。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本课生字词,引导学生观察字词结构,理解字词含义,并进行书写练习。
3. 句子创作:学生运用所学字词进行句子创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第1课时2. 重点字词:列出本课重点字词,并进行简要解释。
3. 句子创作:展示几个典型的句子创作实例。
作业设计1. 书写练习:学生按照要求书写本课生字词。
2. 句子创作:学生运用所学字词进行句子创作。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创作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字词,并能进行简单的句子创作。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和运用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细节关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部分,因为它关系到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的关键点和理解的深度。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学难点包括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以及句子的创作和表达。
这些难点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来帮助学生克服。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1)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
主要内容包括:词语盘点、读读写写、日积月累、读读记记、我会默写、阅读短文等部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并熟练运用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成语、俗语等,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短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兴趣。
3. 通过我会默写、读读写写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短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词语盘点、读读写写、日积月累等环节,巩固学生的词汇量和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词语盘点:引导学生复习、巩固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成语、俗语等。
3. 读读写写: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的把握,培养学生的语感。
4. 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 读读记记:让学生阅读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我会默写:挑选一些课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让学生进行默写。
7. 阅读短文:引导学生阅读短文,讲解短文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短文。
8.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列出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成语、俗语等。
2. 读读写写:标注出课文中需要朗读、积累的句子、段落。
3. 阅读短文:简要列出短文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每个写5遍。
(2)默写我会默写的词语、句子。
(3)阅读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2. 答案:(1)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我会默写的词语、句子。
最新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第1课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第1课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突显单元主题目标,通过生生交流的方式对提问策略进行梳理和总结。
这一部分围绕提问策略展开交流,旨在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懂得在阅读中自觉运用提问策略,逐步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并不陌生,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已经有所练习,有所体会。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九组汉字,均为典型的形声字。
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认识“驻、钞”等生字。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排比句和设问句两项内容,落脚点都是运用。
首先是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再者是体会自问自答这一表达方式的效果。
在排比句部分,教材中罗列了两组句子,分别为排比句和表达意思相同的陈述句。
通过朗读,学生不难发现它们句式上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然而它们在表达上的不同需要反复朗读,细细体会。
在设问句部分,教材出示了按个设问句。
设问句的特点是自问自答、无疑而问,具有引发读者注意和思考的作用。
设问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设问句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
当然,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照样子写一写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在实践中得以丰富。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一组与“提问”紧密相关的古代名句,旨在让学生积累名句的同时,帮助他们在积淀文化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提问的意义。
教学时,要以读背为主,让学生在读通顺的基础上粗知大意,最终达成熟读成诵的目的。
【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方式梳理、总结提问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运用偏旁表意的特点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3.理解、体会排比句在表达上的特点,了解设问的修辞手法。
4.积累与提问有关的名句,丰富语言材料。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体借助识字加油站,根据形声字“音、形、义相统一”的特点感知识字的趣味,并准确识记“驻、钞”等生字。
四上语文园地二(导学案)

科目语文班级四课时 4 备课时间2014年月日课题语文园地二课型上课时间年月日学习目标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受,让学会僧体验观察的乐趣。
2.写下平时观察中的新发现,或者观察中发生的事。
练习修改习作文,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4.积累花名的歌谣了解几种花的特点,并作适当拓展,让学会僧依照短文试写歌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5.积累成语,运用成语。
教材分析学习重点:写下平时观察中的新发现,或者观察中发生的事。
练习修改习作文。
学习难点:能一边读课文,一边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板书设计(总课时)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师: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秘,认识事物见的联系。
本组教材的几篇课文讲的就是观察和发现方面的趣事。
我们来看看书上的图,比比谁的眼力好!二、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
1.交流自己看到到的情况。
要求:一开始看到了什么?后来又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并由此说出观察的感受。
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学习讨论,准备展示。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课堂展示,总结归纳。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观察方法:观察要仔细,要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希望小朋友们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总课时)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习作同学们,上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共同体验了“留心观察”的妙趣,受益匪浅。
本次习作,就与观察息息相关。
二、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
1、自读本次习作提示,说说本次习作的要求。
2、拓宽学生写作思路本次习作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3、口头作文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每双眼睛里都有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同学们用自己明亮的眼睛认真观察过周围的事物吗?现在就请你把自己独特的发现告诉大家吧。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第1课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第1课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以及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好处,知道在阅读中要自觉运用提问策略。
【语文要素】2.借助形声字的特点,认识“驻、钞”等12个生字。
3.能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
4.能体会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
5.朗读、背诵有关提问的名句。
【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以及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好处,知道在阅读中要自觉运用提问策略。
2.能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体会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积累有关提问的名句。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谈话导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2.交流阅读体验,梳理提问策略。
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交流学到的提问策略,教师相机帮助学生梳理。
预设:(1)从《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课学到了既可以针对课文局部提问,也可以针对课文整体提问。
(2)从《夜间飞行的秘密》一课学到了可以从内容、写法、获得的启示等角度提问。
(3)通过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明白了要提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
3.总结运用提问策略阅读的好处。
(1)指名学生汇报自身的阅读体验,交流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好处。
(2)读一读课文中学习小伙伴的话,总结好处。
教师相机激励学生在阅读中养成敢于提问、主动提问的好习惯。
4.引导学生提出、交流运用提问策略存在的问题。
预设:针对写法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教师把针对《夜间飞行的秘密》的写法提出的问题汇集起来,让学生读一读课文,再读一读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加深感受。
二、识字加油站1.学生自由读读每一组汉字,读准字音。
2.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1)第一部分由六组读音相同的形近字组成。
每组汉字的左边为较熟悉的字,右边为生字;第二部分由三个汉字组成,每组的两个生字偏旁相同,读音和字义不同。
(2)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说说自己的发现。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语文园地二

十月芙蓉,十二月腊梅。
5、《语文园地二》中我们学习了成语故事《 》,讲述的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 )画竹子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例文
小狗打架
大家有没有见过小狗打架啊,但我可是亲眼见过!
星期六,我刚一到奶奶家门口,就看见两只小狗在为了争一块骨头打的不要开交。那只小黄狗先是抢到了骨头,只见它咬住骨头,拔腿就跑,小黑狗可是不干了,它毫不示弱的追了上去,就这样,它们追来追去,又跑了回来。
我特别喜欢丝瓜,更喜欢丝瓜的品质。
、课后反思
走到骨头跟前,津津有味的啃起了自己的“战利品”。
我亲眼目睹了这场“狗王争霸”的激烈场面。真是一场有趣的“战争”啊!
《观察小鸡》
今天上午,妈妈在街上买了两只小鸡。
这两只小鸡太可爱了!一只披着鹅黄色的绒毛,另一只穿着雪白色的衬衣,远远看去,就像两团小绒球,在地上滚来滚去。当我靠近它们时,它们就发出了“叽叽、咕咕”的叫声,好像在跟我打招呼。瞧,它们正扬着圆圆的小脑袋,撅着尖尖的小嘴巴,挺着胸膛,翘着小尾巴,抬着小脚丫,迈着步子围着我转来转去。
4、说故事。
六、评价提升学习——及时测评、促进发展。
(一)反馈练习
1、填一填。
( )( )有神 目不转( ) 随遇( )( )
( )( )心机 笑( )颜开 心花( )( )
四年级语文园地二导学案

语文园地二主备教师:陈景明复备教师:审核人:一、内容分析语文园地一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五项内容。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由课文内容延伸到生活中的以诚待人事例,从而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习作”的要求是说说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里话。
习作内容很贴近孩子生活实际。
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为学生创设一吐为快的宽松环境。
“我的发现”是通过小东和小林之间的对话交流习作经验,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勤动笔的习惯。
这是本册的一个训练重点。
“日积月累”选编了节选《孟子》《后汉书》《论语》的6句名句,要求学生能流畅地朗读这些名句,能懂得大概的意思。
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记忆。
“趣味语文”说“信”,这项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同时积累语言。
二、课标要求1.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和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3.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的语言;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4.通过复习、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几种阅读方法,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
5.通过学生自主复习,归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阅读方法。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重点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读、议、交流、背诵完成园地二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一、学习目标1.学生读小东和小林之间的对话,知道习作要养成留心观察、勤动笔的习惯。
2.背诵“日积月累”选编的节选《孟子》《后汉书》《论语》的6句名句。
3熟.读“趣味语文”说“信”,并能背诵,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
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二、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组学习三、评价方式1.针对目标1:让学生在读例句的基础上有什么发现,通过自读自悟、口头交流等方式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关于词句段运用二
(1)每一组句子都由几个句子组组成、
(2)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联系?
(3)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体会这样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4)师生共同总结,说出这些句子都是设问句,试问句的特点就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可以起到强调自己所表达意思的作用。
(2)围绕着思考和提问,这4句话讲了哪几个方面?
(3)在阅读课文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问,你觉得可以是哪些角度?
(我们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对文章中一个词语,一句话的理解,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还可以是对文章主题的概括。)
2、关于识字加油站。
(1)各小组之间交流每一组字词之间的共同点。(每一组字都有相同的声旁加上不同的形旁,都是形声字,读音只是声调不同。形旁表示字意,声旁表示字音。)驻扎 蛀虫 ຫໍສະໝຸດ 拐/捐款 娟秀 手绢/花苞 冰雹 鲍鱼
3、读一读词句段运用中的句子,通过比较,找出各组句子中相同的地方。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样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合
作
探
究
1、关于交流平台。
(1)各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自学时自己思考出的这个交流平台的主题。
达
标
检
测
1、读句子,选择正确的字填空。(只填序号)
①驻 ②蛀 ③拄
(1)战士们日夜( )守着祖国的边疆。
(2)( )着拐杖的老爷爷慢慢地向前走着。
(3)这几天弟弟的牙好疼呀,原来是有( )牙了。
①娟 ②捐 ③绢 ④涓
(1)妈妈买了一个新手( )。 2.同学得了重病,我们积极给他( )钱。
(2)一股( )( )清泉从山上流了下来。 4.老师的板书,字迹( )秀,我很喜欢。
2、照样子写一写。
(1)夏红学习成绩为什么非常优秀?因为她学习刻苦。
(2)社会有这样大的进步,靠的是什么?靠科学技术的力量。
3、改写下面的句子,使句子的表达更加简练。
操场上热闹起来了,有跳皮筋的,有跑步的,有踢足球的,还有打篮球的。
课堂
小结
1、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自
主
学
习
1、自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思考交流平台围绕着什么主题进行交流的?
阅读时要动脑筋,积极提出问题。
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2、读一读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拼音和字词,观察每一组字词中读音和字形方面的相同之处。
课后作业
继续完成我们的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语文园地2
交流平台:思考与提问
识字加油站:形声字
词句段运用:改写与设问
2、老师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拓展
延伸
1、形声字是古人把表示字意的形旁和表示字音的声旁结合起来,这是一种造字的方法,其实古人造字还有其他方法,比如人们常说的六书,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古人造字的方法。
2、设问是修辞的一种方法,我们还学过其他一些修辞方法,请把我们学过的修辞方法归纳整理起来,回想他们的名称,体会他们的表达效果。
四年级语文科上册导案
课题
语文园地2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理解与实践,
主备人
编号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让学生学会阅读与思考,养成在阅读时思考与提问的习惯。
2、利用识字加油站,体会形声字的特点,掌握几种形旁的意义。
3、通过词句段运用,让学生体会到,同样一种意思,需要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在阅读时,积极思考并善于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
在学生学习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在语言表达的时候,运用不同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复习本单元几篇课文,回忆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都提出了哪些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
这一单元的课文我们学完了,知道了阅读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问题。我们都有了许多的收获。现在,看看语文园地这个版块,给我们准备了哪些知识吧。
(2)围绕着课本当中出现的形声字,举例说明几个形旁的意思,如绞丝旁与丝线、布帛有关系。
(3)师生共同说出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3、关于词句段运用一
(1)各小组之间交流,每组的两个句子意思相同吗?
(2)每一组中都有一个排比句,请读出来,另一个句子是排比句吗?和第1个句子相比,第2个句子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