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教育中融入医学人文——以组胚课教学为例

合集下载

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教育之中

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教育之中

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教育之中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它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包括道德、伦理、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教育。

医学教育是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教育,它注重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养。

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教育之中是为了培养具备医学专业素养、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医学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

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应加强对医学伦理、医学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医学伦理是医学专业人才必备的道德规范,要求医生要尊重患者权益,保护患者利益,严守职业道德。

医学道德要求医生要以人为本,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通过加强医学伦理和医学道德的教育,可以使医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道德操守,提高医患关系。

医学教育应帮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展人文素养。

医学专业是一门复杂而综合的学科,医生不仅需要精通医学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涵盖了对人类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医生在诊治病人时,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关心患者的感受和需求。

只有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医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医疗服务。

医学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医生的社会责任感。

医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具备为社会健康做出贡献的责任感。

医生在实践中不仅要关心患者的疾病,还要关心社会的健康问题,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活动,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通过加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医生在卫生领域中的作用,为人民健康服务。

医学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医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医学教育应帮助学生培养对患者的关怀和爱心。

医生需要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

在医患关系中,医生的人文关怀能力非常重要,它可以代替冷漠和漠视,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注,减轻患者的痛苦。

组胚的教学经验解析

组胚的教学经验解析

组胚的教学经验解析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生最早接触的医学课程之一,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医学的学习兴趣。

而作为一门形态学科,组胚本身的教学内容是较为枯燥乏味的。

如何将这些枯燥乏味的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帮助他们的记忆,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通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方法,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1 课堂内在课堂上,我们除了沿袭传统的图片、模型及动画教学外,更开创了系统教学、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1 系统化及结构与功能相结合教学组胚是描述人体微细结构的一门学科,而人体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结构都是与特定的功能相适应的。

首先上升到系统层面对整体组织结构进行描述,可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再细化认识特定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又可将枯燥的,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变成一个有趣的认知过程,从而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以消化管的学习为例,我们首先可以提出一个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如:一个苹果吃进去后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为什么最后会变成粪便排出呢?这样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简要的告诉学生,苹果经咀嚼后经食管快速运送到胃,在胃进行碾磨和初步消化后就进入了小肠,小肠可对苹果进行充分的消化和吸收,剩下的残渣再经过大肠吸收掉其中的部分水和电解质,最后就变成粪便从肛门排出了。

这样,学生对消化管的功能就有了一个整体的初步认识。

接下来,再结合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对消化管的各段进行详细讲解,如,食管负责输送食物,经常被摩擦,故它的上皮是最耐受摩擦的复层扁平上皮;粘膜下层的粘液性腺则可分泌粘液润滑管壁,利于食物的通过。

而胃需要对食物进行碾磨,所以它的肌层比较厚,有三层;胃底腺的壁细胞和主细胞可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胃的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故可对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和吸收,等。

使学生可通过对机能的理解记忆形态结构特点,从而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形象性,使知识记忆更加牢固。

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初探

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初探
考索. 探 微
课程教育 研究
C o u r s e E  ̄c a i f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4 年3 月 上旬 刊
( 2 ) 对 于 某些 设计 出的教 学案 例 , 虽然 学生 积极 努 力 完成 , 但 3 . 教学 实施 效果 这 都要 求教 师 和 学 基 于项 目的教 学模 式 大 大激发 了学 生对 该 门课 程 的兴 趣 和 是在 后 期的 答辩 中难 以 演示 比较 满意 的效 果 . 以更 形 象更 生动的 效果 完 成对课 程 积极 性 . 为 了完成课 题 项 目, 学 生在遇 到 问题 时候 , 会 积 极联 系课 生 在设 计和 实现 上 开动脑 筋 . 程 的理论 知识 . 动 手查 阅资料 . 从 而 解决 实践 问题 。 这 一过 程 的 实 抽 象 内容的 理解 和把 握 。 施. 有 效 的提 高 了学生发 现 问题 、 分析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的能 力。 5 . 结束 语 基 于 项 目的于 项 目的教 学模 式在 数 据 结 构 的授 课 中已 经开 展 2年 .
取得 了比较 满意 的教 学效 果 。通 过课 为每 个课 题 内容都 保 留功 能拓展 部 分 . 这 就鼓 励 了 学生在 项 目实 在 这 2年 多的 实践 教 学 中 . 施 中在 原有 基本 功 能基础 上发 挥想 象 力 , 对题 目的功 能进 行 外延 程 实践 .学生不仅 深入 理 解 了数据 结构 的基 本 原理 和基 础 知识 。 对抽 象的理 论知 识通 过课 题 项 目的 实践有 了更 深入 的感 性认 识 的 扩展 。 基 于项 目的教 学模 式锻 炼 了学 生 团体 协 作 . 分 工 实现 能 力 。 同时 . 学生普 遍 感觉 自己的动 手能 力得 到 了提 高 , 遇 到 问题 、 分析 在 整个 项 目的 完成过 程 中 . 每 个学 生既要 完成 属 于 自己的模 块 功 问题和 解 决 问题 的 能力得 到 了锻 炼 . 这 为后 续 的软件 专 业课 程 的 能. 相 互 之 间又要 进行 沟通 合作 。 为 了共 同的 目标 而努 力 , 最终 实 开 设打 下 了牢 靠的基 础 现 各部 分之 间 的协调 联机 调试 经 过这 种 学 习模 式 的锻 炼 . 在 后 参 考文 献 : 续 的 电子设 计竞 赛 中 . 不 少 团队获得 了令 人 瞩 目的成 绩 『 1 ] 刘 素娟 . 基 于项 目的研 究性 学 习活动 设 计研 究m. 中 国教 育技术 装备 . 2 0 0 9 , 2 1 : 1 1 -1 3 4 . 注 意事 项 虽然这 种 教 学模 式有许 多优 点 , 有 效 促进 了 自主 学 习、 思 维 『 2 ] 陈 宇. 基 于 项 目学 习模 式 在 计 算机 软件 教 学 中的应 用l 1 1 . 创 新及 团体 合作 能 力的培 养 . 但 不 可否认 仍 然存在 一部 分 问题 需 时 代 教 育 . 2 0 1 1 . 8 : 1 8 0 -1 8 1 要 加 以注 意。 l 3 1 王立 强 . 基 于项 目学 习和 实践 的课 程 改 革 创新 探 索m. 实 f 1 1 数 据 结构课 程 中有 些教 学知识 点 难 以设计 出 比较 满意 的 验 室研 究与探 索 2 0 1 2 . 4 : 1 1 4 - 1 1 6 教 学案 例 . 这 需要 教 师加 强 素材 积 累及 资料 收 集 , 以便 在后 期 的 杜玲. 基 于 项 目教 学的 学业 评 估 与反 馈探 究m. 课程教育 研究 2 0 1 2 . 2 9 : 2 3 4 -2 3 5 教 学 中设 计 出比较 满意 的教 学案例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培育医学人文精神的教学方案设计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培育医学人文精神的教学方案设计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培育医学人文精神的教学方案设计张馨怡;孜白旦·阿不来提;包秋娟;白生宾;廖礼彬
【期刊名称】《解剖学杂志》
【年(卷),期】2022(45)2
【摘要】为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教育部提出了以医学人文教育为主题之一的生命健康全周期理念--“新医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

如何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贯穿医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组织学与胚胎学为医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研究人体微细结构相关功能及发育,更蕴含着生命教育、职业素养、沟通协作、创新探索等丰富的人文精神。

当前缺少针对各个章节精准融合人文素养的研究,多为对策性研究[1-5],部分研究仅将人文内容流于表面,缺乏横向联系且内容生硬。

本研究旨在扩充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融入人文的精度、深度和广度,成为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有效的手段,致力于培养切合新时代要求的医学人才。

【总页数】3页(P164-166)
【作者】张馨怡;孜白旦·阿不来提;包秋娟;白生宾;廖礼彬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民族地区医学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培育人文精神的思考
2.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育
3.混合式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本科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探索
5.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课程思政”融入《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思政”融入《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思政”融入《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一、课程内容设计《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生物科学与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细胞组织学、胚胎学等内容。

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我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通过选取一些符合学科特点和前沿发展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对科学的怀疑精神。

我们通过前沿科技的发展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在细胞水平如何保护生命”,将生命的伦理、道德和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融入到课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我还结合当代社会和时事热点,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考虑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方向。

通过这些设计,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升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教学方法探索在教学方法上,我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大力推崇案例教学法。

通过案例教学,我引入了一些生命科学领域的经典案例,让学生在分析和讨论案例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内涵,同时也增加了对人生、社会和价值观念的思考。

我们讨论了近几年来生物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伦理和道德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是在发展中应当考虑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们的思想得到了启发,对科学和生命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也应用了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通过展示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而且也可以增进学生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和认识。

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和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深入理解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胚胎学实验课上,我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胚胎的发育过程,通过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学生们对课程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课外拓展与实践在课外拓展与实践活动中,我鼓励学生参加一些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生命科学实验室开放日、科技创新现场调研等活动。

将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带入医学教学活动中的方式

将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带入医学教学活动中的方式

将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带入医学教学活动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文素质对人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对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的教育达成了共识,耳鼻喉科学作为临床医学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仅有助于专业知识的学匀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而且有助于学员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个人素质、各人职业道德的养成以及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提高。

实践证明: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他们健全人格的发展大都有极深远的积极影响。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那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呢?一、注重医学教学过程中人文因素的挖掘(一)注重医学知识及产生过程中人文因素的挖掘首先,在教学中向学生生动地讲述医学家建构医学理论的历史和故事,展示其中医学美对医学家的吸引,再现医学家建构医学理论,解答医学难题的艰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可以激发学生崇尚医学,追求医学的热情,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其次,医学知识内容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形成。

医学是一门救死扶伤的伟大科学。

而现实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处处充满了各种挑战,如生与死,健康与疾病。

在课堂教学中,带教老师应尽量挖掘教材中这些影响人文素质的教育因素,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将授业和传道水乳交融地进行,这样,学员不仅牢固地掌握了知识,而且会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周围事物,会正确的理解、对待艰苦的学习生活。

(二)注重学员学习过程中人文因素的挖掘在课堂练习中,有些学生缺乏理性,没有意志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差,思路稍一受阻就放弃,等着带教老师讲解答案,往往是无所适从,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做法,即不相信自己的答案,对外来的答案深信不疑,结果弄出了许多笑话。

针对这样一种表现,带教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学方法,只要是可以由旧知识推演出的新知识,都可以由学员思考、推演,带教老师一旁启发、诱导,让他们感觉到这些新知识都是由他们自己推导出来的。

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教育之中

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教育之中

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教育之中医学教育是一门既具有科学性、工程性,又具有人文性、艺术性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的类型不断增多、干预方式不断升级、对患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以使医学人才真正形成“医者仁心”的价值观念,在工作中体现高尚的人格品质。

首先,医学教育需要在教学中强调人文关怀。

医生走入医院或病房,面对的是生死存亡的大事,需要拥有高超的技能、深刻的医学知识,但更需要人文素养。

在学校的学习教育过程中,医学生需要理解人们的健康问题是必须加以关注,承担着人民的生命健康的责任。

同时,他们需要学会怎么去理解、倾听和关怀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摆脱医生的叫好不叫座的形象,真正成为病人信赖的医生。

其次,医学教育需要加强艺术修养的培养。

医生需要具备高超的手艺和工程能力,但医学教育中也应注重人文艺术的修养,如文学、绘画、音乐等学科,强调和培养医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修养,使其在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具备情感共鸣和理解能力。

如能娴熟地表演沟通技巧,就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和表达患者对疾病的感受,从而更好地处理疾病问题。

再次,医学教育需要注重道德规范和伦理建设,从而赋予医学人才正确的认知和行为准则。

例如,医生需要关注患者的权益、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医疗机构需要保护患者隐私等,在医学教育中,应加强这些原则的认知和应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明白遵守规则和伦理的重要性,做到严谨、负责、公正,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最后,医学教育要着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医学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教育要引导医学学生关注医学研究的前沿创新,积极探索、创新、改进医学技术和医疗模式等,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教育之中可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情感与人文素养,并构建医学教育的整体性,以此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医学人才,完善医疗保健的体系,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

浅谈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

体发生 的模型 , 显微镜 的使 用 、 标本 的爱 护、 织结 构的辨认 和 组 绘 图、 人体发生奥秘的探索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 责任 意识 、 恩 感 心态和奉献精神 的素材 ; 各个微 观的组织结构最终构 成了人体 ,
为 学 生 树 立 了整 体 与 局 部 的 观 念 。
2 医 学 人 文教 育 融入 组 织 学 与 胚胎 学 实 验教 学 的 有效 途 径
模式 。 1 医学 人 文 教 育 融 入 组 织 学 与 胚 胎 学 实 验 教 学 过 程 中 的 可 能 性
2 1 第 1次 实验 课 是 人 文教 育 融入 的 最佳 时机 .
第 1次实验课 通过介绍组织学的研究 内容 和组 织学绘 图的
基本 要 求 , 以培 养 医 学 生 整 体 与 局 部 关 系 的 哲 学 思 维 。 例 如 , 可
参 考 文 献
[1] 刘嘉林 , 周汉新 , 余小舫 , 结合 腹股沟疝 应用解 剖学 的进 展谈 等. 临床实 习教学的改进[] 医学理论 与实践 ,0 5 1 (1 :3 0 J. 2 0 ,8 1 )1 6 . [2] 李万强 , 洪丽 , 安高 , 腹 股沟管局 部结 构图片制 作及手势 应用 等. 教学体会 [] J.四川解剖学杂志,0 7 1 ( )4 —7 20 ,5 2 :64.
科 学 素 质并 使 之 形 成 良好 的医 学 职 业 道 德 并 在 未 来 的 医学 职 业 生 涯 中 能够 对 患 者 进 行 人 文 关 怀 [ , 而 理 想 的 医 学 教 育 应 是 1因 ]
课 主 要 是 在 显 微 镜 下 观 察 组 织 或 者 器 官 标 本 的 微 观 结 构 以 及 人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 , 有许多结构学 生不容易 理解 , 比 如腹股沟管 、 腹直肌鞘 的局部结构等 , 想在有 限的课 堂讲解 中 要 让学生理解并记住确 实不易 。很 多同仁 都有 自己 的经 验 , 在模 型制作 、 手势应用 以及结合 临床 问题教 学等方 面进 行 了一 些有 益的改革和尝试 ] 但多是只针对腹股 沟管事先 制作 好模型进 , 行讲解 , 在课 堂上一边制 作模 型一边 讲解 的教学模 式还鲜 见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2018年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Moodle 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组织学与胚胎学为例”(SGH18H508);2017年西安培华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模块整合下的‘CBL +PBL +TBL ’三联教学法在组胚学立体教学模式中的创新研究”(PHZ1703)在医学教育中融入医学人文———以组胚课教学为例*史敏,马怀芬,王敏,赵莎,孙琳,魏琪(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陕西西安710125,1243838277@qq.com )〔摘要〕医学人文教育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重将医学科学与人文相融合,以人文精神价值理念指导医者的医疗行为。

以组胚学为例,在分析组胚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在组胚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阐述了组胚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方案:调整课程设置,隐性增加人文教育内容;加强师资力量,提升授课教师人文素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有机融入人文理念;丰富学生文化生活,营造良好人文环境,以期为新模式下的医学教育提供借鉴和实践经验,促进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医患冲突;人文精神;组织学与胚胎学〔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565(2019)04-0536-04DOI :10.12026/j.issn.1001-8565.2019.04.24Integrating Medical Humanities into Medical Education :Take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Teaching as an Example SHI Min ,MA Huaifen ,WANG Min ,ZHAO Sha ,SUN Lin ,WEI Qi(School of Medicine ,Xi 'an Peihua University ,Xi ’an 710125,China ,E -mail :1243838277@qq.com )Abstract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pays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people -oriented ,emphasi-zes th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and guides doctors'medical behavior with humanistic spiritual values.Taking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cours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of incorporating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into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teaching ,and further elaborated the practical scheme of incorporating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into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teaching :adjusting curriculum settings ,implicitly increasing the content of humanities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staff ,enhancing the humanities literacy of teachers ;carefully design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enriching students'cultural life and creating a good humanistic environment.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med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model ,and promot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medic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Key words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Doctor -patient Conflict ;Humanistic Spirit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医患关系产生于患者身心最脆弱尤其需要安慰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人世间最温情、最温暖、最和谐的关系。

为何医院不断宣传的技术领先、服务至上,但换来的却是医疗恶性事件的频发?医患紧张,固然与大众医疗健康知识欠缺密不可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医患紧张”背后隐现着“医德迷失”的问题,究其本质是医学、医疗层面人文精神的缺失[1]。

从教育层面来看,“医患冲突”—635—Chinese Medical Ethics Apr.2019Vol.32No.04是对医者道德品质的现实拷问,也是对医学人文教育成效的拷问。

《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及有关文件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直接手段,医学教育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医德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医学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医学生将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作为自身职业责任;重视人文素质培养,培养医学生关爱患者、敬畏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2]。

1医学人文与医学本质的关系巴德年院士在阐述自己对医学本质的认识时讲道:“科学求真,人文讲善,艺术要美,而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统一,医学是科学与艺术最完美的结合。

”他所认为的医学是集科学之真、人文之善为一体的伟大事业,医学的本质是医学与人文的结合。

“医乃仁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就是对好医生的最佳诠释。

伴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期望不断提高,患者对医疗的理解融入了更多的情感和关怀渴望,这将为医学院校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起到警示作用。

医学人文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着重将医学与人文相融合,以人文精神指导医者的医疗行为,提高医护者的职业道德素养。

医疗实践表明,解除病患痛苦需要深厚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然而良好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亦是实现治病救人最重要的一环。

人文精神让医生在利用医疗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以一种同理心善待患者,尊重患者的意愿,加强与患者及亲属的沟通,达到医患和谐。

医学生秉承“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不仅应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医学事业的特殊性,树立“敬畏生命”的人文意识,这对于其适应今后的医学工作至关重要。

因此,医学生必须加强医学人文素养,这不仅是现代医学的必然趋势,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现阶段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国内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占比仅为7% 8%[3],即便如此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公共课,而欧美发达国家的医学人文课程开设占比为20%,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尽管大多数医学院校都已经勾画出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目标,但因繁重的专业课程使得人文类课程多以选修课进行,致使人文课程边缘化。

医学院校对人文素养课程的不重视直接导致学生对该类课程的忽视,不能将人文课与专业课等同视之。

而且,医学人文课程安排很不合理且教学方式单一,课程开设较晚且都是传统的理论讲授,学生不能接触到具体的现实案例,导致人文教育与临床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对医学人文知识学习兴趣不高、人文观念淡薄[4]。

此外,医学人文教育至今未形成良好的经常性机制,且人文课程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较差,即使学生能够进行课程学习,但也仅了解或熟悉一些相关的规范条文,却不会从自身需求去“感悟、接收、内化”,从而导致其无法将人文理念内化,更不能将知理、向善、行德进行统一[5]。

因此,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教育缺乏时效性和长期性,人文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仍停留于形式。

总之,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突出问题为课程设置不合理,表现为学时少、开课晚,且教学方式单一;教育缺乏经常性机制及实践性较差。

医学人文素养培养的主要阵地是学校,但目前医学院校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现状并不乐观,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高等教育扩招后生源整体素质在降低,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薄弱,加之医学生源多为“理科”毕业生,本身就存在人文素养的“先天”不足;第二,我国传统的“轻德重术”医学课程体系过度强调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人文素养培养模式仍处于摸索中,从而制约了医学生人文素养和医学人文水平的提高[6];第三,我国医学人文课程为非专业课程选修课,而医患关系则是医学人文课程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这种不平行关系直接导致医学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发生知识“断裂”[7]。

医学院校应顺应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以人性化医疗为目标,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满足临床医疗工作的内在需求。

然而必须强调的是,人文素质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如何尽早(尤其是在学生的医学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效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能力,更加突出了培育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这对刚入校的医学生来说尤其重要[8]。

因此,人文教育应从医学基础课开始,将科学教育与人文—735—教育结合,从医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就将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置于同等重要地位,实现医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3以组胚课为例在医学基础课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组胚学属于医学形态学课程,该课程通常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是医学生入校最早接触医学教育的课程之一[9]。

组胚学研究正常人体的微观结构及新个体发生过程等基础知识,课程内容抽象、难懂,其研究的许多内容都涉及医学人文知识和伦理问题,如男女生殖系统的差异,内分泌系统异常所致的呆小症、侏儒症,胚胎发育过程中畸形胎儿的形成,这些都可成为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素材。

在组胚学教学中将医学人文知识和伦理理念融入其中,让抽象的人文知识富有温度和感染力,从而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对其今后采用人文精神理念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