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综合练习题(一)

合集下载

小学6年级数学综合练习题

小学6年级数学综合练习题

小学6年级数学综合练习题1. 某书店新上架了6套套装图书,每套有4本。

如果小明购买了3套套装图书,那么他总共买了多少本书?解答:小明购买了3套套装图书,每套套装有4本书,所以他总共买了3 × 4 = 12 本书。

2. 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度是5米,宽度是3米,小红在花坛的一周边上栽植了一圈花苗,每两株花苗之间的间距是0.5米。

请问小红需要多少株花苗?解答:长方形花坛的周长计算公式是:周长 = 2 × (长度 + 宽度)。

根据题目可知,这个花坛的周长是 2 × (5 + 3) = 16 米。

每两株花苗之间的间距是0.5米,所以花坛需要的花苗数是 16 ÷ 0.5 = 32 株。

3. 小明今天早上从家里骑自行车去学校,他用时20分钟。

下午回家时,他因为累了,用时多了5分钟。

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时间?解答:小明早上骑自行车去学校用了20分钟,下午回家时用了20 + 5 = 25分钟。

所以小明一共花了20 + 25 = 45分钟的时间。

4. 某班有35名男生和28名女生,老师要按照男女生人数相等的原则组队,问老师能组成几个队伍?每个队伍有多少人?解答:这个班级中男生人数为35,女生人数为28。

要想组成男女生人数相等的队伍,我们需要找到他们人数的最大公约数。

35和28的最大公约数是7。

所以老师能组成 7 个队伍,每个队伍中的人数是 35 ÷7 = 5 人。

5. 小明想买一台价值4500元的电视机,他已经攒了2700元,他还需要再攒多少钱?解答:电视机的价格是4500元,小明已经攒了2700元,所以他还需要再攒 4500 - 2700 = 1800元。

6. 一根绳子长1米。

小明把这根绳子分成了3段,其中一段长40厘米,另一段长20厘米。

请问还剩下多长的绳子?解答:一根绳子长1米,其中一段长40厘米,另一段长20厘米。

40厘米 + 20厘米 = 60厘米,所以还剩下 1 - 0.6 = 0.4 米的绳子。

2020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旅游中的数学问题》综合练习题(1)(附答案)-精品

2020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旅游中的数学问题》综合练习题(1)(附答案)-精品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旅游中的数学问题1.小强一家周末要自驾车到北戴河游玩,如图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______比例.照这样计算,6小时行驶______千米。

2.下列问题与翡翠山湖小学四年级有35名同学旅游有关系,请回答。

(1)已知每位同学要120元的旅游费,那么这次旅游要花多少元?(2)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38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3.下列问题与小刚、小强两人骑车去旅行有关系,请回答。

小刚,小强两人骑车的速度之比是15:13,如果小刚,小强分别由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半小时后相遇;如果他们同向而行,那么小刚追上小强需要多少小时。

两地之间相距10千米的距离,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图上,在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4.下列问题与北京市民到外地去旅行有关系,请回答。

据媒体报道,2010年北京市民到外地旅游总人数约5000万人,2012年市民到外地旅游总人数增长到约7200万人.求这两年北京市民到外地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

某市民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行了240千米,按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60千米,王飞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多少千米?5.下列问题与小明一家三口“五一”节去旅游有关,请回答。

(1)旅游各种费用如图旅游共花费多少元?(2)两地之间相距5千米的距离,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图上,在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6.小明全家坐火车从北京去外地旅行,已知一列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前3小时行驶210千米,照这样计算,再行4.5小时就可以到达乙城,甲乙两城共多少千米?(用比例解)7.小红一家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旅行,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2.5小时行驶已知了1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4小时才能到达乙地.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用比例知识解答)8.旅行社为了吸引市民组团去某一著名景点旅游,推出了如下收费标准:如果人数不超,过25人,人均旅游费用为1000元;如果人数超过25人,每增加1人,人均旅游费用降低20元,但人均旅游费用不得低于700元,现有一单位组织员工去该景点旅游,共支付费用27000元,那么该单位参与本次旅游的人数有多少?9.下列问题与旅游有关,请回答。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复习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复习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综合复习题一、填空。

1、58 +58 +58 +58 =( )×( )=( )。

2、12个 34 是( );24的56是( )。

3、26×37 表示的意义是( )。

4、713 的倒数是( );( )和 14 互为倒数。

5、12 ×( )= 35 ×( )=0.5×( )。

6、在○里填上>、<或=56 ×4○ 56 9×35 ○35 ×9 37 × 12 ○3771103÷○7310⨯ 71135⨯○71135÷ 213345⨯÷○213345÷⨯ 7、六(3)班有学生45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49 ,女生有( )人,男生有( )。

8、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 19,3天看了全书的( )。

9、一袋大米30kg,已经吃了它的25 ,还剩( )( ) ,还剩( )kg 。

10、比30多 16 的数是( );比36少 34 的数是( )。

1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____,后面是____,左面是____,右面是____。

12、四面八方中八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绘制地图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来绘制的。

14、请你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

(1)大熊猫住在工作站的北面,梅花鹿住在工作站的南面。

(2)大象住在工作站的东面,斑马住在工作站的西面。

(3)工作站的东北角住着羚羊,东南角住着老虎,西北角住着狮子、西南角住着猴子。

15、看图填空。

(1)老师从家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到学校。

(2)从广场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到书店。

(3)小红从学校向北走200米,再向西走100米到家,用“○”标出小红家。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期末综合测验卷(一)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期末综合测验卷(一) 人教新课标

2019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综合测验卷(一)(90分钟完成)一、算一算(第1题12分,第2题8分,第3题4分,第4题4分,共28分)。

1.直接写出得数。

112×6= 827 ÷49= 56×34 = 27÷4=2÷67= 18 ÷ 5= 27÷67= 14÷29=310×512= 0 × 415= 29×0.125= 23×23×23=2.计算下面各题。

(1)516×45÷815(2) 57÷114+57×711(3) (5-35)×15 (4) (14+25)×5133.解方程。

(1) x ÷45=56 (2) 23x ÷57=284密封 线内不得答题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二、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0.5的倒数是( ),4×( )=1。

2.0.25:23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它的比值是( )。

3.14: ( ) =( )30 = 75=( )%=( )(填小数) 4.(1)4袋木耳重65千克,平均每袋木耳重( )千克。

(2)1袋花生米重65千克,5袋这样的花生米重( )千克。

5.在○里填上“<”、“>”或“=”。

29×29 27+27+2727×3 57÷3457×346.学校买来25盒白粉笔,20盒彩粉笔。

彩粉笔的盒数是白粉笔的( )%,白粉笔盒数与彩粉笔盒数的最简单整数比是( ),白粉笔的盒数比彩色笔多( )%。

7.(1)用120粒种子做发芽试验,有117粒发芽,发芽率是( )%。

(2)六年级同学体育达标测试有285人达标,达标率为95%,六年级有 ( )人。

8.(1)数学小组有60人,美术小组的人数是数学小组的56,美术小组有( )人。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综合练习题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综合练习题

比和比率姓名( )得分()一、 填空:1. 甲乙两数的比是 11:9, 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

甲、( )( ) 乙两数的比是 3:2 ,甲数是乙数的()倍,乙数是甲数的() 。

( )2. 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男生人数4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比是()。

3. 一本书,小明计划每日看2,这本书计划()看完。

74. 一根绳长 2 米,把它均匀剪成5 段,每段长是()米,每段是这根绳索的() 。

( )( )5. 王老师用 180 张纸订 5 本簿本,用纸的张数和所订的簿本数的比是(),这个比的比值的意义是( )。

6.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57.9吨大豆可榨油1吨, 1 吨大豆可榨油()吨,要榨 1 吨油需大豆()吨。

838. 甲数的 2等于乙数的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359. 把甲数的 1给乙,甲、乙两数相等,甲数是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多() 。

7 ()()10. 甲数比乙数多 1,甲数与乙数比是()。

乙数比甲数少() 。

4( )11. 在 6 :5 = 1.2 中,6 是比的(),5 是比的(),1.2 是比的( )。

在 4 :7 =48 :84 中, 4 和 84 是比率的(),7 和 48 是比率的()。

12. 4 :5=24 ÷()= () :1513. 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 1 :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

此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水的重量占盐水的 (—)。

图上距离 3 厘米表示实质距离 180 千米,这幅图的比率尺是( )。

一幅地图的比率尺是图上 6 厘米表示实质距离 ()千米。

实质距离 150 千米在图上要画( )厘米。

14. 12 的约数有(),选择此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构成一个比例是()。

写出两个比值是 8 的比()、()。

15. 加工部件的总个数必定,每小时加工的部件个数的加工的时间()比率;订数学书的本数与所需要的钱数(的部件和没有加工的部件个数(16. 假如 x ÷ y =712 ×2,那么 x 和y 成()比率;加工部件的总个数必定,已经加工)比率。

苏教版小学数学6年级下册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旅游中的数学问题》综合练习题(1)(附答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6年级下册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旅游中的数学问题》综合练习题(1)(附答案)
参考答案
1.正;600
【解析】(1)根据图可知: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2)100÷1×6=600(千米)。
2.(1)120×35=4200(元),
答:这次旅游要花4200元。
(2)设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
1:2000000=38:x,
x=76000000;
76000000厘米=760千米;
两地之间相距10千米的距离,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图上,在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4.下列问题与北京市民到外地去旅行有关系,请回答。
据媒体报道,2010年北京市民到外地旅游总人数约5000万人,2012年市民到外地旅游总人数增长到约7200万人.求这两年北京市民到外地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
(2)10千米=1000000厘米,
设图上距离为x厘米,根据比例尺可得:
x:1000000=1;100000,
解得x=10,
答:地图上应画10厘米。
【解析】这类问题先读图,找出单位“1”以及给出的数据,然后由问题找出合适的数据,再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4.(1)设这两年北京市民到郊区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由题意,得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旅游中的数学问题
1.小强一家周末要自驾车到北戴河游玩,如图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______比例.照这样计算,6小时行驶______千米。
2.下列问题与翡翠山湖小学四年级有35名同学旅游有关系,请回答。
(1)已知每位同学要120元的旅游费,那么这次旅游要花多少元?
5000(1+x)2=7200
解得:x1=0.2,x2=-2.2

【5套打包】聊城市小学六年级数学上期末考试单元综合练习题及答案(1)

【5套打包】聊城市小学六年级数学上期末考试单元综合练习题及答案(1)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 期末达标测试题(六)人教新课标含答案一、填空题1.甲数是,乙数是甲数的,乙数是 ________;丙数与乙数互为倒数,丙数是 ________。

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 18 米,宽是长的,宽是 ________米?3.学校有足球56 个,且足球的数目是篮球的,则篮球的数目比足球少________个。

4. 和 ________互为倒数.:的比值是 ________.5.小明读一本故事书,已读页数和未读页数的比为3∶5,他已经读完 21页,还有 ________页没有读?6.一只羊栓在一块草地中央的树桩上,树桩到羊颈的绳长是 4 米,这只羊能够吃到 ________平方米地面的草。

7.李叔叔家昨年大豆产量为500 吨,今年产量为600 吨,今年比昨年 ________ %。

8.80k 的 20%是 ________ k; 1 小时的 65%是 ________分.二、小法官,巧判断9.随意一个数都有倒数。

10.假如你去商铺时,向北走了400 米,回来时你应当向东走400 米.11.比的前项扩大 4 倍,比值也扩大 4 倍.12.两个圆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必定相等。

13.扇形的圆心角度数越大,说明这一部分占总量的百分比就越大。

三、选择题14.一堆沙重 2 吨,第一次运走它的,第二次运走了吨,两次运走的沙对比,()。

A. 第一次运得多B. 第二次运得多C. 无法比较15.= ( )A. B. 7 C. D. 1316.28 人的是()A. 20 人B.人C.人3D. 32人17.5 千克油,用去,还剩下多少千克?正确的算式是()A.5 ×B.5 (×1﹣)C.5﹣18.清晨,小亮从家沿西偏南方向走1000米到学校,夜晚下学原路返回应沿方向走 1000 米到家.A. 西偏南B.西偏南C东.偏北 D.东偏北19.认真察看如图,切合图意的算式是()A. ×B. ×C. ×20.60 的相当于 80 的()A. B. C.21.把一个圆的半径按n:1 的比放大,放大后与放大前圆的面积比是()。

小学数学六年级《综合训练(一)》练习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综合训练(一)》练习题

综合训练(一)一、填空:1.有____个三位数,它的百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1。

2.某数的21增加15,结果是39,某数是_________。

3.分数169去掉______个与它相同的分数单位后,其分数值等于41。

4.如果81×49=B 2,那么B=________。

5.50以内是5的倍数或4的倍数的自然数有_______个。

6.妈妈今年35岁,恰好是小红年龄的5倍。

______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红年龄的3倍。

7.一个自然数,被7,8,9除的余数分别是1,2,3,并且三个商数之和是570,这个自然数是_______。

8.在100到500之间的整数中,有_______数中含有数数字2。

9.把0.6+0.06+0.006+……定成最简分数是________。

10.三个质数的倒数之和是2431551,这三个质数之和是_______。

二、计算题:1.900300200100999333222111++++++++ΛΛ2.⎪⎭⎫ ⎝⎛-+÷⎥⎦⎤⎢⎣⎡⎪⎭⎫ ⎝⎛⨯-+%508.11073545.1021991.83.⎪⎭⎫ ⎝⎛+⨯⎪⎭⎫ ⎝⎛-⨯⨯⎪⎭⎫ ⎝⎛+⨯⎪⎭⎫ ⎝⎛-⨯⎪⎭⎫ ⎝⎛+⨯⎪⎭⎫ ⎝⎛-50115011311311211211Λ4.()90117.5697173.285697210633⨯⨯+⨯-⨯三、看图计算:1.如下图,AB=AC ,AD=AE ,∠BAD=30º,求x 的度数。

2.下图中ABCD 和BEFG 都是平行四边形。

E 点在AD 上,C 点在GF 上,已知ABCD 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求BEFG 的面积。

四、应用题:1.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以每小时100千米和120千米的速度从A 城开往B 城,甲车比乙车早1小时离开A 城,但结果两车同时到达B 城。

求A 、B 两城之间的路程长多少千米?2.在一次调查中,得到如下信息:103的学生戴眼镜,31的男生戴眼镜,41的女生戴眼镜,那么,男生人数是学生总数的几分之几?3.一项工程,甲乙合做12天可以完成,如果甲单独工作2天,乙单独工作3天则可完成工程的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无锡师范附属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卷(2006.6)(一)
一、计算:(28%)
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8%)
2006-619= 8÷20= 7.06-0.06=
=3
1
83+ =⨯4.03.0 =÷6594 =766- =⨯12
5
256
2、 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4%)
(1)46×8-120÷15 (2)17
8
341179243+++
(3)(12.5×8-40)÷0.6 (4)3
5
)3254(32⨯-+
(5)3.4×2.77+0.23×3.4 (6)
728
391125⨯++)(
3、解方程。

(6%)
χ-53χ=56 42∶=5
3χ∶75
二、填空:(第2、3题各2分,其余每空一分。

)(25%)
1、2006年“五·一”黄金周,某市共接待游客466700人次,改写成用万
作单位的数是(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一亿七千四百万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记作约是( )亿。

2、5
2
3时=( )时( )分 2400毫升=( )升
3、( )%=4÷5=24
( ) =( )∶10=( )小数
4、把一根8厘米长的铁丝剪成同样长的5段。

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的长是
()()
厘米。

5、比80米多
2
1
是( )米,12千克比15千克少( )%。

6、51∶3
1
的比值是( ),把4∶0.8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

7、12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在照片上小华的身高是5厘米,她的实际身高是1.6米。

这张照片的比
例尺是( )。

9、王叔叔在2006年1月~6月期间,共收到邮件270封,其中普通邮件和
电子邮件的比是2∶7,他收到普通邮件占
(
)()
,电子邮件( )封。

10、一项工程甲独做6天完成,乙独做
9天完成。

甲乙合作( )天完
成这项工程。

11、用一根长12厘米长的铁丝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接头处忽略不计),有
( )种不同的围法(边长取整厘米数)。

其中的面积最大是( )平方厘米。

12、△△□☆★△△□☆★△△□☆★……左起第30个是( ),△是
( )个时,其他三种图形一共是18个。

13、一部公交车上,老年乘客的人数约占所有乘客的
121,学生人数约占4
1
,其他青壮年人数约占3
2
,问车上( )人数最少。

如果车上的座位数约是乘客总数的
152
,那么超过()(
)
的人不让座,
就会有老年乘客站着。

江苏省无锡师范附属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卷(2006.6)(二)
14、小明在操场上插几根长短不同的竹竿,在同一时间里测量竹竿长和相应的影长,情况如下表:
这时,小明身边的王强测量出了旗杆的影长是6米,可推算出旗杆的实际高度是( )米。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6%)
1、小军和他的家人居住在面积是110( )的房子里,他们在桌面面积
是90( )的桌子上用餐。

A .平方厘米
B .平方分米
C .平方米
2、王强把1000元按年利率2.25%存入银行。

两年后计算他缴纳20%利息
税后的实得利息,列式应是( )。

A .1000×2.25%×2×(1-20%)+1000 B .[1000×2.25%×(1-20%)+1000] ×2 C .1000×2.25%×2×(1-20%)
3、参加某次数学竞赛的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是1∶3,这次竞赛的平均成绩
是82分,其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女生的平均成绩是( )。

A. 82分 B. 86分 C. 87分 D. 88分
4、 投掷3次硬币,有2次正面朝上,1次反面朝上,那么,投掷第4次硬
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
A .41
B .21
C .31
D .3
2
5、如果用□表示1
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右图由
7个立方体叠加的几何体,从正面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

A
B .
C .
D .
四、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6%)
1
、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行,这一年的二月份有29天。

……………………………………………………………………( ) 2、作业量一定,已完成的和未完成的不成比例。

…………………( )
3、100增加20%后,再减少20%,所得的数与原数相等。

………( )
4、用98粒黄豆做发芽实验,结果全部发芽。

发芽率是98%。

…( )
5、两个奇数的和还是奇数。

…………………………………………( )
6、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3
1。

…………………( )
五、操作题:(4%)
1、在下面的方格图中先画出和长方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
形各一个,再在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

六、解决问题:(27%)
1、无锡国际学校小学部美化环境,用彩色水泥砖铺路面,用面积4平方分
米的方砖铺要3600块,若改用面积9平方分米的方砖铺要几块?(4分)
2、小刚有一本科技书共6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5
1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60%,两天共看了多少页?(4分)
江苏省无锡师范附属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卷(2006.6)(三)
3、“六·一”那天,冬冬买了《昆虫王国的奥秘》和《海洋世界》两套丛书
共用去260元,一套《昆虫王国的奥秘》丛书的价钱是《海洋世界》的8
5

一套《海洋世界》丛书的价钱是多少元?(4分)
4、“小草”文学社假期到无锡太湖边采风。

汽车从学校出发,7
6
小时行了全
程的4
3
,这时距离无锡太湖边还有4千米。

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共
用多少小时?(4分)
5、妈妈的茶杯,这样放在桌上。

(如图)
(1)这只茶杯占据桌面的大小是多少平方厘米?(2分)
(2)茶杯中部的一圈装饰带好看吧,那是小明怕烫伤妈妈的手特意贴上的,
这条装饰带宽5厘米,长至少有多少厘米?(接头处忽略不计)(2分)
(3)这只茶杯装满水后的体积是多少?(3分)
6、某校六年级有120名师生去参观自然博物馆,某运输公司有两种车辆可供选择:
(1)限坐40人的大客车,每人票价5元,如满坐票价可打八折; (2)限坐10人的面包车,每人票价6元,如满坐票价可按75%优惠。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为六年级师生设计一种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算出总租金。

(4分)
七、统计。

(4%)
下面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航模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

1、这甲飞机飞行了( )秒,乙飞机飞行了( )秒,甲飞机的飞
行时间比乙飞机长
()()。

(1.5分) 2、从图上看,起飞后第10秒乙飞机的高度是( )米,起飞后第( )
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 起飞后大约( )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

(1.5分)
3、说说从起飞后第15秒至20秒乙飞机的飞行状态。

(1分)
甲飞机 乙飞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