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课件十一
合集下载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件第十一章

11. 模拟单元包括函数器、坐标转换器、电子开关等。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符号,如机械控制、操作件和操 作方法、非电量控制、接地、接机壳和等电位、理想电路 元件(电流源、电压源、回转器)、电路故障、绝缘击穿等。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件第十一章
识图入门
(三)常用图形符号 由于电气图中涉及的电气图形符号种类繁 多,不能一一列举。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件第十一章
识图入门
5. 开关、控制和保护装置包括触点(触头)、开 关、开关装置、控制装置、电动机起动器、继电器、 熔断器、保护间隙、避雷器等。
6. 测量仪表、灯和信号器件包括指示、积算和 记录仪表、热电偶、遥测装置、电钟、传感器、灯、 喇叭和电铃等。
7. 电信:交换和外围设备包括交换系统、选择 器、电话机、电报和数据处理设备、传真机、换能器、 记录和播放器等。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件第十一章
识图入门
(2) 双字母符号 双字母符号是由表10.1所列的一个表示种类 的单字母符号与另一个字母组成,其组合形式应以 单字母符号在前、另一个字母在后的次序列出。双 字母符号可以较详细和更具体地表述电气设备、装 置和元器件的名称。双字母符号中的另一个字母通 常选用该类设备、装置和元器件的英文名称的首位 字母,或常用缩略语及约定俗成的习惯用字母。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件第十一章
识图入门
文字符号通常由基本符号、辅助符号和数字组成。 新的国家标准规定的文字符号是以国际电工委员 会(IEC)规定的通用英文含义为基础的,而旧的文字 符号则是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基础,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本节主要介绍新符号,并注意新旧符号的对照。 1. 基本文字符号 基本文字符号用以表示电气设备、装置、元器件以及 线路的基本名称和特性,它可分为单字母符号和双字 母符号两种。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件第十一章
识图入门
(三)常用图形符号 由于电气图中涉及的电气图形符号种类繁 多,不能一一列举。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件第十一章
识图入门
5. 开关、控制和保护装置包括触点(触头)、开 关、开关装置、控制装置、电动机起动器、继电器、 熔断器、保护间隙、避雷器等。
6. 测量仪表、灯和信号器件包括指示、积算和 记录仪表、热电偶、遥测装置、电钟、传感器、灯、 喇叭和电铃等。
7. 电信:交换和外围设备包括交换系统、选择 器、电话机、电报和数据处理设备、传真机、换能器、 记录和播放器等。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件第十一章
识图入门
(2) 双字母符号 双字母符号是由表10.1所列的一个表示种类 的单字母符号与另一个字母组成,其组合形式应以 单字母符号在前、另一个字母在后的次序列出。双 字母符号可以较详细和更具体地表述电气设备、装 置和元器件的名称。双字母符号中的另一个字母通 常选用该类设备、装置和元器件的英文名称的首位 字母,或常用缩略语及约定俗成的习惯用字母。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件第十一章
识图入门
文字符号通常由基本符号、辅助符号和数字组成。 新的国家标准规定的文字符号是以国际电工委员 会(IEC)规定的通用英文含义为基础的,而旧的文字 符号则是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基础,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本节主要介绍新符号,并注意新旧符号的对照。 1. 基本文字符号 基本文字符号用以表示电气设备、装置、元器件以及 线路的基本名称和特性,它可分为单字母符号和双字 母符号两种。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第11章数字集成vlsi系统设计基础

时序逻辑电路分析
通过对时序逻辑电路的输入、输出及状态进行分析,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性。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合适的触发器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出满足特定功能的时序逻辑电路。同时 需要考虑时序问题,确保电路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03
数字集成VLSI系统关键技术
高性能计算技术
并行处理技术
通过多核处理器、GPU加速等技术提高计算能力。
逻辑综合
将HDL代码转换为门级网表,优化电路性能并降低功 耗。
布局布线
根据电路需求和工艺要求,将门级网映射到具体的 芯片上,实现电路的物理实现。
时序分析
对布局布线后的电路进行时序分析,确保电路时序的 正确性和性能。
仿真验证与测试方法
前仿真
在电路设计阶段进行仿真验证, 检查电路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设 计要求。
THANKS
感谢观看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第11章数 字集成vlsi系统设计基础
• 数字集成VLSI系统概述 • 数字集成VLSI系统基本原理 • 数字集成VLSI系统关键技术 • 数字集成VLSI系统实现方法
• 数字集成VLSI系统应用实例 • 数字集成VLSI系统前沿研究动态
01
数字集成VLSI系统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柔性电子在数字集成VLSI中潜在价值
柔性电子器件
利用柔性基底和可弯曲的电 子材料制造柔性电子器件, 实现可穿戴、可折叠的数字
集成VLSI系统。
生物兼容性
柔性电子具有良好的生物兼 容性,可用于生物医学应用 中与人体紧密接触的电子设
备。
轻量化与便携性
柔性电子器件具有轻量化、 薄型化和可弯曲的特点,便 于携带和集成到各种移动设 备中。
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
通过对时序逻辑电路的输入、输出及状态进行分析,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性。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合适的触发器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出满足特定功能的时序逻辑电路。同时 需要考虑时序问题,确保电路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03
数字集成VLSI系统关键技术
高性能计算技术
并行处理技术
通过多核处理器、GPU加速等技术提高计算能力。
逻辑综合
将HDL代码转换为门级网表,优化电路性能并降低功 耗。
布局布线
根据电路需求和工艺要求,将门级网映射到具体的 芯片上,实现电路的物理实现。
时序分析
对布局布线后的电路进行时序分析,确保电路时序的 正确性和性能。
仿真验证与测试方法
前仿真
在电路设计阶段进行仿真验证, 检查电路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设 计要求。
THANKS
感谢观看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第11章数 字集成vlsi系统设计基础
• 数字集成VLSI系统概述 • 数字集成VLSI系统基本原理 • 数字集成VLSI系统关键技术 • 数字集成VLSI系统实现方法
• 数字集成VLSI系统应用实例 • 数字集成VLSI系统前沿研究动态
01
数字集成VLSI系统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柔性电子在数字集成VLSI中潜在价值
柔性电子器件
利用柔性基底和可弯曲的电 子材料制造柔性电子器件, 实现可穿戴、可折叠的数字
集成VLSI系统。
生物兼容性
柔性电子具有良好的生物兼 容性,可用于生物医学应用 中与人体紧密接触的电子设
备。
轻量化与便携性
柔性电子器件具有轻量化、 薄型化和可弯曲的特点,便 于携带和集成到各种移动设 备中。
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
东南大学,电路基础,实验班讲义第11讲

def
p = UI cos ϕ{ + cos[2 ω +Ψ)} + UI sin ϕsin[2 ω +Ψ)] 1 (t u (t u
结论:无功功率反映了电抗元件与外电路间交换能量的幅值。 结论:无功功率反映了电抗元件与外电路间交换能量的幅值。 反映了电抗元件与外电路间交换能量的幅值 电感元件的无功功率(感性无功,正值) 电感元件的无功功率(感性无功,正值)为: QL =UIsinϕ =UIsin90° =UI=ωLI2=U2/(ωL) ° ω ω 电容元件的无功功率(容性无功,负值) 电容元件的无功功率(容性无功,负值)为: 1/(ω QC =UIsinϕ =UIsin (-90°)= -UI= -1/(ωC)I2 = -ωCU2 - °
Q1 = P1 tan ϕ 1 = 60 var
对负载2 对负载
λ 2 = cos ϕ 2 = 0.6
P2 S2 = = 50 VA cos ϕ 2
ϕ 2 = −53.13o
(容性 容性) 容性
Q2 = P2 tan ϕ 2 = −40 var
两负载并联。 两负载并联。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
为瞬时功率的可逆分量, 为瞬时功率的可逆分量,值 正负交替,能量在N 正负交替,能量在 0与外电 周期性交换。 路之间作周期性交换 路之间作周期性交换。
对比分析(1):纯电阻吸收的功率 对比分析( ):纯电阻吸收的功率 ): 电压u、 取关联参考方向, 吸收的瞬时功率为: 电压 、电流 i 取关联参考方向,则R吸收的瞬时功率为: 吸收的瞬时功率为
U
ϕ
UR
UX
电压三角形
定义:将电压分解为两个分量, 定义:将电压分解为两个分量,一个和电流 同相,称为有功分量;一个和电流正交, 同相,称为有功分量;一个和电流正交,称 为无功分量。 为无功分量。
电工电子技术课件11.1-11.2

集电极电阻RC :将电流的 变化变换为电压的变化,以 实现电压放大。
RB C1+ +
ui
RC iB iC
+C2 +VCC ++
+ uCE uBE
uo
基极电阻RB:使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提供大小适 当的基极电流。
耦合电容C1和C2 :用来隔断直流、耦合交流。电容值 应足够大,以保证在一定 的频率范围内,电容上的交
11.1 基本放大电路 的组成及各元件的
作用
11.1.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11.1.2 放大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需要将微弱的电信号进行 放大,以便有效地进行观察、测量、控制和调节。
晶体管的主要用途之一是利用其放大作用组成放
大电路。
11.1.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晶体管电路的三种连接方式:
EC
基本放大电路(共发射极)
RB C1+ +
ui
RC iB iC
+C2 +VCC ++
+ uCE uBE
uo
RB
RC +C2 +VCC
C1+ iB iC +
+
RS +
+ us
ui
+ uCE uo
uBE RL
11.1.2 放大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晶体管: 放大元件。
电源EC:保证发射结处于正 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 置,为输出信号提供能量。
E
C
B
ui
B uo ui
C
B
uo
E
ui
E
uo
RB C1+ +
ui
RC iB iC
+C2 +VCC ++
+ uCE uBE
uo
基极电阻RB:使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提供大小适 当的基极电流。
耦合电容C1和C2 :用来隔断直流、耦合交流。电容值 应足够大,以保证在一定 的频率范围内,电容上的交
11.1 基本放大电路 的组成及各元件的
作用
11.1.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11.1.2 放大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需要将微弱的电信号进行 放大,以便有效地进行观察、测量、控制和调节。
晶体管的主要用途之一是利用其放大作用组成放
大电路。
11.1.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晶体管电路的三种连接方式:
EC
基本放大电路(共发射极)
RB C1+ +
ui
RC iB iC
+C2 +VCC ++
+ uCE uBE
uo
RB
RC +C2 +VCC
C1+ iB iC +
+
RS +
+ us
ui
+ uCE uo
uBE RL
11.1.2 放大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晶体管: 放大元件。
电源EC:保证发射结处于正 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 置,为输出信号提供能量。
E
C
B
ui
B uo ui
C
B
uo
E
ui
E
uo
电路的基础知识(PPT)

替代定理
总结词
通过用一个电压源或电流源替代某支路,从而简化电 路分析的方法。
详细描述
替代定理是电路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通过用 一个电压源或电流源替代某支路,从而简化电路的分析 过程。该方法适用于具有多个支路的复杂电路,能够有 效地减少计算量。
05
电路的暂态分析
一阶电路的响应
01
02
03
详细描述
节点电压法是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根据基尔霍夫定律 列出电路的方程组,然后求解未知量的方法。该方法适 用于具有多个节点的复杂电路。
叠加定理
总结词
将复杂电路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电路,分别计算各简单 电路的响应,然后将各响应叠加得到复杂电路的总响 应。
详细描述
叠加定理是线性电路的基本性质之一,它可以将一个 复杂电路分解为若干个线性独立的部分,然后分别计 算各部分的响应(电压或电流),最后将这些响应叠 加起来得到整个电路的总响应。
03
元件与电路模型
电阻器
总结词
电阻器是用于限制电流的元件,其阻值由导体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
详细描述
电阻器是电子电路中最常用的元件之一,主要用于限制电流和调节电压。其阻值范围广泛,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 电阻器的阻值由导体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不同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阻值。
响应分类
二阶电路的响应也可以分为零状态响应、零输入 响应和全响应。
自然频率和阻尼比
二阶电路的自然频率和阻尼比决定了电路的振荡 和衰减特性。
冲激响应
定义
冲激响应是指在电路中加 入一个冲激函数(单位阶 跃函数)作为输入信号时, 电路的输出响应。
特性
冲激响应具有瞬时性和无 持续性,它反映了电路对 冲激函数的瞬态响应。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11章 振荡与信号转换电路

高低阈值电压分别为:+UZR2 和
R1 + R2
-U ZR2 R1 + R2
⒉
振荡周期: T =2Rf C ln (1+
2R2 R1
)
⒊ 矩形波发生器
改变电容C充放电时间常数, 可使方波变为矩形波。
高电平时间ton与周期T的比值
称为占空比,
用q表示:q=
ton T
图11-18
图11-17
11.2.2 由门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解:D=10100000B=160,28=100000000B=256
【例11-9】已知UREF=5V,模拟电压UA=3V, 试求其相应的10位数字电压D。
解:
11.3.2 数模转换电路
⒈ 主要技术指标
⑴ 分辨率
定义: D/A转换器的最小输出电压与最大输出电压之比。 计算公式:1/(2n-1) 例如,对于一个8位D/A转换器,其分辨率为:
tW1 =(R1+R2)C ln2 tW2 =R2C ln2
11.3 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电路
11.3.1 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基本概念
⒈ 定义
⑴ 数模转换: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模拟信号称为数模转换 ⑵ 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称为模数转换
⒉ 数字信号与相应模拟信号之间的量化关系
【例11-8】已知UREF=10V,8位数字量D=10100000B, 试求其相应模拟电压UA。
11.1.1 正弦振荡基本概念
⒈ 自激振荡的条件 : AF =1
又可分解为振幅平衡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
振幅平衡条件: | AF |=1
相位平衡条件:φa +φf =2nπ(n=0,1,2,3,…)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第十一章 时序逻辑电路

3.寄存器的分类 常见的寄存器按功能可分为:基本寄存器和移 位寄存器。 (1)基本寄存器 图11-1是一个4位的寄存器,其中CR是 异步清零控制端。在往寄存器中寄存数据或代码之 前必须先将寄存器清零,否则可能出错。D0~D3 端是数据输入端,在 CP脉冲上升沿作用下,D0 ~D3 端的数据被并行地存入寄存器。输出数据可 以并行从Q0~Q3端输出。
27
三、实训器材 (1)器具类:数字电路实验箱、示波器、万 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2)器件类:本实训所需元器件的规格、型 号、数量等见实训器件明细表11-6所示。
第十一章 时序逻辑电路
1.知识目标 (1)知道寄存器、计数器的基本构成; (2)知道寄存器、计数器的基本功能和常见 的类型; (3)懂得典型集成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的应 用。 2.能力目标 (1)学会典型集成移位寄存器的简单应用; (2)学会典型集成计数器的简单应用。
1
第一节 寄存器 在数字系统中,常常需要对一些数据暂时存 放起来,这种能够暂时存放数据的逻辑电路称为寄 存器。 一、寄存器的功能、构成和分类 1.寄存器的基本功能寄存器具有接收数据、存 放数据和输出数据的功能。 2.寄存器的基本构成寄存器是由门电路和具有 存储功能的触发器组合起来构成的。一个触发器可 以存储一位二进制代码,存放N位二进制代码的寄 存器需用n个触发器来构成。此外,寄存器还应包 含由门电路构成的控制电路,以保证信号的接收和 清除。 2
12
13
1.二进制集成计数器 74LS161是典型的二进制集成计数器,该计数 器为4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能同步并行预置数、 异步清零,具有清零、置数、计数和保持4种功能 ,它的实物图及引脚图见图11-6所示。
14
15
16
2.十进制集成计数器 74LS192是典型的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具 有双时钟输入、清除和置数等功能,其引脚排列及 逻辑符号如图11-8所示。
大学电子电路基础 第十一章

二.触发器的分类
I. 从电路结构不同分 1).基本触发器 2).同步触发器 3).主从触发器 4).边沿触发器 II. 从逻辑功能不同分 1). RS触发器 2). JK触发器 3). T 触发器 4). D 触发器
11.1 基本触发器
11.1.1、 基本RS触发器
1.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1).电路结构(以与非门构成为例) Q 端、Q 端为两个互补的输出端 ; Q = 1、Q = 0 , 定义为 1 态; RD、SD 端是触发信号引入端。 非号表示“0”触发有效, 脚标“D”表示直接触发 SD 端 是 置 1 端(置位端), RD 端 是 清 0 端(复位端), &
Q
Q ┌
Q ┌
Q ┌ C1 1T
当T触发器的输入控制端为 T=1时,称为T’触发器。
┌
1K C1 1J
CP
T
4.主从JK触发器存在的问题——一次变化现象
例 已知主从JK触发器 J 、 K 的波形如图所示,画出输出 Q 的
波形图(设初始状态为0)。
解:画出输出波形如图示。
CP J K =0
Q
由此看出,主从JK触发器在 CP=1期间,主触发器只变化(翻转)一次,
t D 0 0 设初态Q=0 t
触发器保存下来的状态是CP 作用沿到达时刻的输入状态。 特别注意:当 D 端信号和 CP 作用沿同时跳变时,触发器存 入的是 D 跳变前的状态。
Q
t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仿法
本节只讨论有时钟控制的触发器。
有时钟控制的触发器,从功能不同分:
RS 触发器、JK 触发器、T 触发器、 D 触发器等。
n+1 Q = D D=0 0
D = 1 1 D = 0 D=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分析基础
例2 电路如图所示,E1=6V,E2=1.5V, R01=0.6Ω,R02=0.3Ω,当R为多大时,R上 获最大功率,最大功率为多少?
电路分析基础
作业
P49 2-24 2-25
R0 =200 k US =150V
U0
V
200KΩ
+
150V
-
U0
R
电路分析基础
什么是二端网 络、有源二端 网络?无源二 端网络?
应用戴维南定理求 解电路的过程中, 电压源、电流源如 何处理?
戴维南定理适用于 哪些电路的分析和 计算?是否对所有 的电路都适用?
如何求解戴维南 等效电路的电压 源及内阻?定理 的实质是什么?
US -
US P I RL ( ) 2 RL R0 R L
2
电路分析基础
S I
R0 + US -
US P I RL ( ) 2 RL R0 R L
2
RL
把上式加以整理可得:
P US ( R0 RL ) 2 4 R0 RL
2
由此式能看出负 载上获得最大功 率的条件吗?
电流源isc和电阻Ro并联的电源模型, 称为诺顿等效电路。
电路分析基础
在端口电压电流采用关联参考方向 时,单口的VCR方程可表示为
1 i u isc Ro
电路分析基础 例
求图(a)单口网络的诺顿等效电路。
电路分析基础 解:为求isc,将单口网络从外部短路,并标明
短路电流isc的参考方向,如图(a)所示。由KCL和 VCR求得
*R0=RL
电源内阻与负载电阻相等称为阻抗匹配。晶体管收音机的 输出变压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使喇叭上获得最大功率的。
负载上的最大功率为: PL max
US 4R0
2
电路分析基础
例题
例1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24V,内阻为3Ω, 试求变阻器RL分别为1 Ω、3 Ω、9 Ω时,负 载获得的功率及电源的效率
再求输入电阻RAB A
20Ω
30Ω
C
30Ω 20Ω
D
R0
恒压源被短接后,C、D 成为一点,电阻R1和 R2 、R3 和 R4 分别并联后相串联。 即:
B
R0=RAB=20//30+30//20 =12+12=24Ω A + _ 2V
24Ω I5
得原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由全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16Ω
2 I5 0.05A 24 16
电路分析基础
2.9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2.10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任务告知:
1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内容的理解及应用, 2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分析计算电路,
电路分析基础
2.9 戴维南定理
内容:对外电路来说,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均
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电阻元件串联的有源支路来 等效代替,其电压源US等于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UOC,电阻元件的阻值R0等于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除源后两 个外引端子间的等效电阻Rab。
线性 有源 二端 网络
a R0 b US
a
+
b
适用范围:
只求解复杂电路中的某一条支路电流或电压时。
电路分析基础 无源二端网络: 二端网络中没有电源 A 有源二端网络: 二端网络中含有电源 A
B
B
注意:
戴维南定理中的“等效代替”,是指对端口以外的 部分“等效”,即对相同外接负载而言,端口电压和流 出端口的电流在等效前后保持不变。
uS R1 isc i2 i3 iS2 iS1 iS2 R1 R2 R3
电路分析基础
为求Ro,将单口内电压源用短路代替, 电流源用开路代替,得到图 (b)电路,由 此求得
( R1 R2 ) R3 Ro R1 R2 R3
电路分析基础
根据所设isc的参考方向,画出诺顿等效电路[图 (c)]。
电路分析基础
诺顿定理内容 含独立源的线性电阻单口网络N,就端口特 性而言,可以等效为一个电流源和电阻并联 的单口网络.[图 (a)]。
电流源的电流等于单口网络从外部短路 时的端口电流isc;电阻Ro是单口网络内全 部独立源为零值时所得网络No的等效电阻 [图(b)]。
电路分析基础
isc称为短路电流。Ro称为诺顿等效电阻。
电路分析基础
例
R1 I5 R5 R2
等效电路
R1
+ _ U R3 R4 有源二 端网络
R2
I5
R3 U _ +
R4
R5
已知:R1=20 、 R2=30 R3=30 、 R4=20 U=10V 求:当 R5=16 时,I5=?
电路分析基础
A
20Ω 30Ω
+
30Ω
10V _
I5
16Ω
电路分析基础
4.7 诺顿定理
前面的章节中已介绍过实际电压源与实 际电流源可以等效互换,那么,既然一个 有源线性电阻单口网络可以等效成一个实 际电压源模型,必然也可以等效成一个实 际电流源模型。大约在戴维南定理提出50 年之后,诺顿提出了这一概念,被称为诺 顿定理。诺顿定理是戴维宁定理的对偶定 理。
B
电路分析基础
戴维南定理应用举例
1. 如图所示有源二端网络,用内阻为50k的电压表测 出开路电压值是30V,换用内阻为100k 的电压表测 得开路电压为50V,求该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解
根据测量值列出方程式:
有源
二端网络
US =(30/50) RS +30 US =(50/100) RS +50
A + _US
R0
R0 =RAB US =UOC
20Ω
B
A
20Ω
30Ω
B 求 戴维南等效电路
先求等效电源US及R0
10V_
+
U OC U AD U DB 30 20 10 10 20 30 30 20 6 - 4 2V
C
30Ω+D源自UOC _ 20Ω B电路分析基础
isc i2 i3 iS2
u R1 iS1 S iS2 R1 R2 R3
Ro
( R1 R2 ) R3 R1 R2 R3
电路分析基础
5、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一个实际电源产生的功率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消 耗在电源及线路的内阻上,另一部分输出给负载。
如何使负载 电工技术中一般考虑的 上获得最大 是如何提高电源的利用率 功率呢? 问题,而电子技术中则希 望负载上得到的功率越大 越好。 用左图所示的闭合电路来分析。 I S 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 I U S R0 R0 R L + RL 负载上获得的功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