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风
《乡村的风》阅读答案

《乡村的风》阅读答案引言概述:《乡村的风》是一篇描写乡村生活的文章,通过对乡村风景和人文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漂亮和独特之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乡村的风》的内容,分别是乡村风景、农田耕作、农民生活、乡村文化和乡村发展。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阐述,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章。
正文内容:1. 乡村风景1.1 自然景观:《乡村的风》中描绘了乡村的自然体面,如绿树成荫的村庄、青山绿水的田野等。
1.2 季节变化:文章中通过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变化,展示了乡村的漂亮和多样性。
2. 农田耕作2.1 农作物种植:文章中提到了乡村的农民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2.2 农田管理:描写了农民们如何耕种、施肥、灌溉等,展示了他们的勤劳和智慧。
3. 农民生活3.1 劳作生活:文章中描述了农民们的劳作场景和日常生活,如早起劳作、晚归家庭。
3.2 乡村文化:描绘了农民们的节日庆祝、传统习俗等,展示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4. 乡村文化4.1 传统手工艺:文章中提到了乡村的传统手工艺,如编织、陶艺等,展示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2 乡村音乐:描绘了农民们的音乐欢聚,如唢呐、二胡等,展示了乡村音乐的魅力。
5. 乡村发展5.1 农业科技:文章中提到了乡村农业科技的进步,如农机化、温室种植等,展示了乡村发展的现代化。
5.2 乡村旅游:描绘了乡村旅游的兴起,如农家乐、乡村民宿等,展示了乡村发展的多元化。
总结:通过对《乡村的风》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乡村的漂亮风景、农民的勤劳生活、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乡村发展的现代化和多元化。
这篇文章通过描绘乡村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更加了解和欣赏乡村的风景和人文。
乡村的风,是一种独特的风景,它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漂亮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乡村的风》阅读答案

《乡村的风》阅读答案引言概述:《乡村的风》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文章,通过描绘乡村风景和生活,表达了对乡村的热爱和憧憬。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乡村的风》的内容,包括乡村的自然景观、乡村的人文风情、乡村的生活方式、乡村的传统文化和乡村的发展前景。
正文内容:1. 乡村的自然景观:1.1 乡村的漂亮山川:《乡村的风》中描绘了乡村的山川美景,如青山绿水、奇峰异石等,展现了乡村的壮丽景色。
1.2 乡村的植被丰富:文章中提到了乡村的植被丰富,有茂密的森林、翠绿的田野、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2. 乡村的人文风情:2.1 乡村的淳朴民风:《乡村的风》中描绘了乡村人民的淳朴善良,他们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给人以温暖和亲切的感受。
2.2 乡村的民俗活动:文章中提到了乡村的民俗活动,如传统的节日庆祝、乡村集市等,展现了乡村独特的文化魅力。
3. 乡村的生活方式:3.1 乡村的宁静生活:《乡村的风》中描述了乡村的宁静生活,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压力,人们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3.2 乡村的健康生活:文章中提到了乡村的健康生活方式,如新鲜的空气、有机的食物等,对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4. 乡村的传统文化:4.1 乡村的民间艺术:《乡村的风》中提到了乡村的民间艺术,如传统音乐、舞蹈等,展示了乡村独特的文化魅力。
4.2 乡村的手工艺品:文章中描绘了乡村的手工艺品,如陶瓷、织锦等,体现了乡村的传统工艺和技艺。
5. 乡村的发展前景:5.1 乡村旅游的兴起:《乡村的风》中提到了乡村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憧憬乡村的生活方式和风景,促进了乡村的发展。
5.2 乡村产业的发展:文章中强调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如农业、农村电商等,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结:综上所述,《乡村的风》通过描绘乡村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生活方式、传统文化和发展前景,展现了乡村的独特魅力和无限潜力。
乡村的漂亮风景、淳朴民风、健康生活方式、丰富的传统文化和蓬勃发展的产业,使人们对乡村充满憧憬和憧憬。
《乡村的风》阅读及答案

《乡村的风》阅读及答案引言概述:《乡村的风》是一篇描写乡村风景的散文,通过对自然体面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原生态之美。
本文将对《乡村的风》的阅读内容进行详细解析,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优美的散文作品。
一、自然体面的描写1.1 作者对乡村的自然体面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如何描绘了乡村的山峦起伏、田野连绵的景象。
1.2 作者通过对乡村的晨曦、夕阳等自然现象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静谧和祥和之美。
1.3 作者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树木、花草等植物,表现了乡村的生机勃勃和生机盎然。
二、乡村生活的描写2.1 作者通过对乡村人们的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乡村人们的勤劳朴实和淳朴善良。
2.2 作者通过对乡村的田园体面和农民劳作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乡村人们的辛勤劳作和对土地的热爱。
2.3 作者通过对乡村的村庄建造、风俗世情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原生态和文化传统。
三、乡村风情的描写3.1 作者通过对乡村的节庆活动、民俗风情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独特风情和浓厚文化底蕴。
3.2 作者通过对乡村的乡愁、故乡情怀等情感表达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深情厚谊和乡土情怀。
3.3 作者通过对乡村的乡音乡调、乡味乡情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朴实真挚和独特魅力。
四、乡村的变迁和发展4.1 作者通过对乡村的现状和未来的展望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发展变迁和社会进步。
4.2 作者通过对乡村的农业产业、乡村旅游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4.3 作者通过对乡村的环境保护、乡村建设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生态漂亮和社会文明。
五、对乡村的思量和感悟5.1 作者通过对乡村的自然体面、乡村生活、乡村风情等方面的描写,表达了对乡村的热爱和感慨。
5.2 作者通过对乡村的人文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描写,表达了对乡村的敬畏和珍惜。
5.3 作者通过对乡村的未来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描写,表达了对乡村的期待和祝福。
结语:通过对《乡村的风》的阅读及答案的解析,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乡村的自然体面、乡村生活、乡村风情等方面的夸姣之处。
乡村的风 阅读答案

乡村的风阅读答案乡村的风,是一种独特的风格和氛围,它与城市的喧嚣和忙碌形成鲜明的对比。
乡村的风景、文化、人情味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宁静、舒适和放松的感觉。
本文将从乡村的自然环境、乡村的文化传承以及乡村的人情味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乡村的风。
一、乡村的自然环境乡村的自然环境是其独特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通常位于城市的郊区或者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区,这里的空气清新,水质纯净,植被丰富。
在乡村,你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田野,听到鸟儿的歌唱,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乡村的自然环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远离喧嚣和压力的休闲场所,让人们可以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二、乡村的文化传承乡村的文化传承是乡村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之一,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和手工艺品制作等。
比如,农历春节是乡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举行庙会、舞龙舞狮等活动,传承和弘扬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此外,乡村还有一些独特的手工艺品制作,比如竹编、草编等,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观赏性,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和购买。
三、乡村的人情味乡村的人情味是乡村风的又一重要特征。
乡村的人们通常生活在一个大家庭或者亲戚邻居集中的社区中,彼此之间的关系紧密,相互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
在乡村,人们习惯于互相帮助和支持,乡村的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在乡村的小巷弄堂里,你可以看到邻里之间互相问候、交流的场景,这种亲切和融洽的氛围让人感到温暖和舒心。
综上所述,乡村的风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文化传承和人情味。
它是一种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宁静、舒适和放松的感觉。
无论是身处城市还是乡村,我们都应该珍惜和保护乡村的风,让这种独特的风格和氛围得以延续下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美好。
《乡村的风》阅读答案

《乡村的风》阅读答案引言概述:《乡村的风》是一篇描写乡村风景的文章,通过对自然景观、人文风情以及乡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乡村的风》的内容。
一、自然景观1.1 作者对乡村自然景观的描写:文章中描绘了乡村的山水如画,如翠绿的稻田、蓝天白云、清澈的小溪等,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1.2 乡村自然景观的特点:乡村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与城市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
乡村的美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1.3 乡村自然景观的价值:乡村的自然景观不仅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还有助于人们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对身心健康有积极影响。
二、人文风情2.1 乡村人文风情的描绘:文章中通过对乡村人们的生活、乡村文化的描述,展现了乡村的人文魅力。
例如,乡村人们勤劳朴实、热情好客,乡村文化传承久远。
2.2 乡村人文风情的特点:乡村人文风情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家庭、友情和邻里之间的互助和关爱。
乡村的人文风情给人一种温暖和融洽的感觉。
2.3 乡村人文风情的价值:乡村人文风情的价值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加强社会凝聚力,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乡村生活3.1 乡村生活的描绘:文章中对乡村生活的描绘着重展现了乡村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例如,清晨的鸟鸣和农民的劳作,夜晚的星空和村民的欢声笑语。
3.2 乡村生活的特点:乡村生活以农耕为主,注重自给自足,追求简朴而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
乡村生活远离城市的喧嚣,更加亲近自然。
3.3 乡村生活的价值:乡村生活的价值在于保护和传承传统农耕文化,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四、乡村发展4.1 乡村发展的现状:文章中对乡村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指出了乡村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人口流失、缺乏基础设施等。
4.2 乡村发展的方向:文章中提出了乡村发展的方向,包括发展乡村旅游、创新农业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等,以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的风》阅读及答案

《乡村的风》阅读及答案引言概述:《乡村的风》是一篇描写乡村风景和生活的文章。
通过对乡村的自然体面、人文风情、农耕生活、传统文化以及乡村发展的描述,展现了乡村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这篇文章的内容。
正文内容:1. 自然体面1.1 乡村的山水之美:文章中描绘了乡村的山川河流、田野湖泊等自然景观,展现了乡村独特的自然体面。
1.2 乡村的四季之美:文章中描述了乡村春夏秋冬的景色,如春天的繁花似锦、夏天的绿树成荫、秋天的金黄稻田和冬天的银装素裹,展示了乡村四季变化的漂亮。
2. 人文风情2.1 乡村的淳朴民风:文章中描绘了乡村人们淳朴善良的性格特点,他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展示了乡村人文风情的独特魅力。
2.2 乡村的传统习俗:文章中描述了乡村传统的节日、婚丧嫁娶等习俗,如春节的舞狮、中秋的赏月等,展示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3. 农耕生活3.1 乡村的农田景观:文章中描绘了乡村的农田,如稻田、麦田等,展示了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
3.2 乡村的农事活动:文章中描述了乡村的农事活动,如耕种、种植、收割等,展示了农民的勤劳和智慧。
4. 传统文化4.1 乡村的民间艺术:文章中描绘了乡村的民间艺术,如腰鼓、秧歌等,展示了乡村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4.2 乡村的传统建造:文章中描述了乡村的传统建造,如土坯房、木屋等,展示了乡村传统建造的风格和特点。
5. 乡村的发展5.1 乡村旅游的兴起:文章中描述了乡村旅游的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乡村游玩,推动了乡村的发展。
5.2 乡村产业的发展:文章中描绘了乡村的农产品加工、农家乐等产业的兴起,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总结:通过对《乡村的风》的阅读,我们深入了解了乡村的自然体面、人文风情、农耕生活、传统文化以及乡村的发展。
乡村的风景和生活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美感和体验,同时也展示了乡村的潜力和活力。
我们应该重视乡村的保护和发展,让乡村的风继续吹拂着我们的心灵。
《乡村的风》阅读答案

《乡村的风》阅读答案引言概述:《乡村的风》是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描写乡村的风景和生活,展现了乡村的美丽和宁静。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乡村的风》的阅读答案。
一、乡村的自然风景1.1 作者通过描写乡村的自然风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1.2 文中提到了乡村的山水、田野、河流等元素,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1.3 乡村的自然风景是文中的一个重要背景,也是表达作者情感的一种方式。
二、乡村的生活方式2.1 文中描绘了乡村人们的生活方式,强调了他们的朴素和纯真。
2.2 乡村的生活方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2.3 通过描写乡村的生活方式,作者传达了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反思和思考。
三、乡村的人情味3.1 文中展现了乡村人们的淳朴和热情,他们彼此关心和帮助。
3.2 乡村人情味体现在邻里之间的互助、友爱和团结上。
3.3 乡村人情味是文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表达作者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四、乡村的文化传统4.1 文中提到了乡村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强调了乡村的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4.2 乡村的文化传统是乡村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
4.3 通过描写乡村的文化传统,作者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
五、乡村的未来展望5.1 文中提到了乡村的发展和变化,展现了乡村的未来展望。
5.2 乡村的未来展望是一个重要的议题,需要人们共同努力来实现。
5.3 通过描写乡村的未来展望,作者呼吁人们关注乡村的发展和保护。
结论:《乡村的风》通过描写乡村的风景、生活方式、人情味、文化传统和未来展望,展现了乡村的美丽和宁静。
这篇作品让人们反思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和压力,呼吁人们关注乡村的发展和保护。
读完《乡村的风》,我们对乡村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入,也更加珍惜和喜爱乡村的美丽。
《乡村的风》阅读及答案

《乡村的风》阅读及答案引言概述:《乡村的风》是一篇经典的散文作品,通过描绘乡村体面和生活,带给读者一种宁静、自然的感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乡村的风》的内容,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回答相关问题。
正文内容:1. 乡村体面的描写1.1 自然景观的漂亮:《乡村的风》中描绘了乡村的山川、田野、河流等自然景观,展现出其独特的漂亮。
1.2 植物的繁茂:作者通过描写乡村中各种各样的植物,如花草树木等,展示了乡村的绿意盎然的一面。
2. 乡村生活的描写2.1 农田劳作:《乡村的风》中描述了农民们在田间劳作的情景,展示了他们辛勤劳作的精神和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
2.2 家庭生活:作者通过描写乡村的家庭生活,如家人团聚、共进晚餐等,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温馨和亲情的重要性。
3. 乡村文化的传承3.1 传统节日:《乡村的风》中提到了乡村中举办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展示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乡村人民的欢乐。
3.2 乡村手工艺:作者通过描写乡村中的手工艺,如编织、陶艺等,展示了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和传统技艺的价值。
4. 乡村人民的精神风貌4.1 乡村人民的勤劳:《乡村的风》中描述了乡村人民的勤劳和顽强不拔的精神,他们为了家庭和乡村的发展默默付出。
4.2 乡村人民的善良:作者通过描写乡村人民的善良和乐于助人,展示了乡村人民的美德和乡村社区的和谐氛围。
5. 乡村的未来展望5.1 乡村振兴:《乡村的风》中提到了乡村的振兴,展示了乡村发展的希翼和潜力。
5.2 乡村旅游:作者通过描写乡村的风景和乡村文化,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为乡村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总结:综上所述,《乡村的风》通过描绘乡村的体面、生活和文化,展示了乡村的漂亮和独特之处。
通过了解乡村的风景、生活、文化和人民的精神风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回答相关问题。
同时,乡村的未来展望也给我们带来了希翼和启示,我们应该积极参预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的风
许俊文
风是乡村的魂。
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
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
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
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
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
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
莲荡也是。
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
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
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
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
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
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
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
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
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
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
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
对,缺风。
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
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
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
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
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
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
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
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
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
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
一拔又一拔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
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
庄稼在风中拔节,驴马在风中友情,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柳忆
任启亮《人民日报》(2009年5月1日6 版)
小时候,家乡的树很多,印象最深的是杏树、石榴树和柳树。
每到初春,站在山上向下望去,前面是一片片、一团团白的粉的杏花,后面是一排鹅黄色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垂柳,随着季节的推移颜色由浅变深,鹅黄渐而翠绿,渐而墨绿,像一条镶嵌在村子边上变化着的翡翠饰带,十分美丽壮观。
我们的村子比较小,只能读到四年级,因此小学五年级到中学,我都是在邻村的渠沟镇读的书。
上学的路上,每天都要走过村前那条站着两排柳树的乡村大道,冬去春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两旁的柳树,从荣到枯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了。
虽然离开家乡已经20多年,尽管那两排柳树已不复存在,但它们的英姿,它们与我少年相伴的日子,一直挥之不去。
那些柳树,树干挺拔粗壮,枝叶繁茂,柳荫如盖,不仅挡风遮日,也为我和我的伙伴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
躲在树的后面捉迷藏,做游戏。
有时演习抓特务,头戴柳枝编的帽子,手握自制的木头手枪,你追我赶,大呼小叫,可尽兴了。
有一次放学的路上,我们几个同学追赶一个小名叫石头的同学,追着追着突然不见了,我们怀疑他趟过河沟躲到对面的麦田里去了,便埋伏在麦田四周,半天不见动静,只好回来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突然头顶的柳枝哗哗作响起来,接着一片片柳叶飘飞起来,洒落我们满头满身,这时
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石头不知什么时候偷偷爬到柳树上头去了……
在我的印象中,柳树是一种极易种植和成活的树种,每年春节前后,从柳树的枝杈上砍下直径5厘米左右,长两米左右的一段,家乡叫做“柳传子”,在适宜的土壤上挖个坑一埋,开春后就会发芽,渐渐长出叶子来。
因此,“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这句俗语恐不是没有根据的。
柳树在新芽初放时是嫩嫩的,浅浅的,黄黄的,随着春的加深,它也由浅变深,由黄变绿,叶子越来越浓,越来越大,直至墨绿如黛,遮天蔽日。
春天的柳留给我的印象最深,在它摇动的枝头和稀疏的阴影下,在它充满诗意和希望的色彩里,在它飘飞的洁白柳絮中,这一段上学的路似乎变短了,身上的书包也没有那么重了。
如果遇到一场绵绵春雨,就更高兴了,没有人会使用雨具,让那雨丝穿过柳枝飘到自己的脸上和身上,尽享滋润和舒畅的美妙,用现在的词那叫爽。
春天,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做柳笛。
清明前后,同学们每天都要爬到树梢折一些光滑鲜嫩、粗细不等的柳枝,先是截成一段一段,接着慢慢拧松,使皮脱离柳枝,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里边的枝子抽出来,这样就形成了笛筒。
把笛筒的一头用小刀刮成喇叭似的薄嘴,再用剪刀剪出几个圆孔,柳笛就做成了。
每个人都做许多柳笛,长的、短的、粗的、细的。
放学的路上,大家各自拿出自己的柳笛,竞相吹起来,看谁的响,看谁吹的花样多,一个赛过一个。
虽然很少有人能吹出什么曲儿来,但那音调那原声让我们亲切,让我们兴奋得手舞足蹈。
深秋,柳叶飘落的景象也令人难忘。
秋天的柳,由绿变黄,但与初春的黄是完全不一样的,它是绿中
带黄,黄中泛着绿,那是成熟了的黄,历经风雨的绿。
平时它是打着旋,翻着跟头无声无息落下来的,如遇刮风天,它又像仙女散花那样飘飘洒洒铺天盖地。
这时候,那条乡村柳树大道就像覆上了一层美丽的地毯。
因为路上走的人太多,加上牛车和自行车的碾轧,往往把“地毯”破坏了,我们便会走下路面,跑到河沟的坡上来,那里不仅有一层厚厚的叶子,走在上面还软软的、滑滑的,或者干脆脱掉鞋,直接感受它的温柔,而且还能看到河面上飘浮着的一层黄绿相间的叶子,顺着水流缓缓飘动,有时我们还用一根树枝划来划去,使柳叶变成不同的形状,那种感受实在令人愉悦和兴奋。
每到春至,我便想起家乡的柳树,这些都是20多年来不可能再体验的记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