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产培训计划
农艺工培训计划

农艺工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农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而农艺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人员之一。
农艺工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为了提高农艺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我们制定了一份农艺工培训计划。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各地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农场的农艺工,以及有意从事农业生产的技术人员。
三、培训内容1. 农业生产基础知识本课程主要包括土壤学、植物生长发育、气象学等基础知识,通过表格、图片等形式进行讲解,帮助学员全面了解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
2. 农作物栽培技术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的栽培技术,包括良种选择、土壤处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3. 农业机械操作与维护本课程主要包括农业机械的操作技术和维护知识,主要针对播种机、收割机、灌溉设备等常用农业机械进行详细讲解。
4. 农业技术创新与实践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农业技术创新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帮助学员了解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方法。
5. 安全生产与环保意识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环保意识培养,包括化肥农药的使用、农业生产中的安全隐患等内容。
6. 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和检测方法,包括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产品质量检测的方法等内容。
四、培训方式1. 网络直播我们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设农艺工培训课程的网络直播,为各地的农艺工提供远程学习的便利。
2. 现场培训我们将组织一些农业生产实践基地,让学员亲自参与农业生产过程,现场学习农艺技术。
3. 小组授课我们将把学员按照不同的地区和岗位划分成不同的小组,由专业老师进行针对性授课,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农艺技术。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本次培训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线上学习,第二阶段为现场实践。
具体时间和地点将根据各方学员的需求进行安排。
六、培训师资我们将邀请一批农业专家和资深农艺工作进行授课,他们将带领学员深入了解农业技术,让学员受益匪浅。
种植技能培训计划

种植技能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1. 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水平,增加种植产量和质量。
2. 培养农民科学种植、管理和营销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3. 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4. 增强农民的职业发展意识,促进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二、培训内容1. 种植基础知识- 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土壤肥力与土壤管理- 种子处理和播种技术- 病虫草害防治基础知识- 作物水肥管理技术2. 种植技术- 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技术(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 高效栽培模式和技术- 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无土栽培等技术- 水稻田间管理技术3. 种植管理- 种植管理大纲- 作物生长不良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种植过程中的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作物生长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饲用玉米、粮用玉米、花生种植解决办法4. 营销与经济效益- 农产品市场行情了解- 农产品包装和加工- 农产品营销技巧- 种植成本分析与经济效益评估5. 现场实践- 农田现场操作技术培训- 种植技术现场指导- 病虫害识别与处理实践- 作物生长周期管理实践三、培训对象1. 农民2. 种植大户3. 农业合作社成员4. 农业技术人员四、培训方式1. 线下课堂授课2. 田间实践指导3. 互动讨论4. 线上课程辅导五、培训计划1. 培训前期准备- 确定培训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 选定培训地点和教学设施- 选拔优秀的农业技术培训师- 进行开班仪式- 依照培训计划进行理论课程授课- 安排田间实践指导- 进行经验分享和互动讨论3. 培训结束- 进行结业考核- 颁发培训证书- 举行结业典礼- 汇总培训效果、问题与建议,并进行总结六、培训效果评估1. 考核与评比- 结业考核- 种植成果评比- 农民实用技术能力大赛2. 培训效果评估- 问卷调查与反馈- 总结分析培训效果- 提出改进建议七、预期效果1. 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水平,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2. 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3. 增强农民职业发展意识4. 推广优质农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5. 提高农业人才队伍素质1. 培训场地和教学设备准备2. 培训资料和教材准备3. 培训师资力量整合4. 培训宣传推广准备九、培训推广1. 向当地农民和种植大户宣传推广2. 通过农业合作社、乡村大集等渠道推广3.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结语种植技能培训计划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加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
国家级农业培训计划名单

国家级农业培训计划名单第一部分:农业生产技术培训1.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培训内容: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技术,如良种选育、耕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培训对象:农民、农业合作社成员等培训方式:课堂讲解、实地示范、现场指导等培训时间:2周2. 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番茄、黄瓜、茄子等蔬菜的种植技术,如施肥、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培训对象:欲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民及相关从业人员培训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时间:1周3. 水果栽培技术培训内容:包括苹果、梨子、桃子等水果的栽培技术,如修剪、疏果、保湿等内容。
培训对象:水果种植农民、果农合作社成员等培训方式:讲解结合实地示范培训时间:2周4. 养殖技术培训内容:包括畜禽养殖技术和水产养殖技术,如饲料配制、疾病防治、场地选址等内容。
培训对象:畜牧养殖户、渔民、水产养殖户等培训方式:理论讲解、实地操作培训时间:2周第二部分:农业管理经营培训1. 农业合作社管理培训内容:包括合作社组建、成员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内容。
培训对象:农业合作社管理者、会员代表等培训方式:案例分析、互动讨论培训时间:1周2.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培训内容:包括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农田基本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等内容。
培训对象:农田管理者、土地承包者等培训方式:讲解结合实地考察培训时间:1周3.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培训内容:包括农产品质量监管政策法规、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内容。
培训对象: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等培训方式:案例分析、专家讲解培训时间:1周第三部分:农业科技创新培训1. 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内容:包括农业科技政策法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等内容。
培训对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民科技站工作人员等培训方式:讲座、座谈会、实验示范等培训时间:1周2. 农业科研与创新培训内容:包括农业科研项目立项、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与解读等内容。
家庭农场农业培训计划

家庭农场农业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家庭农场是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并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因此,为了帮助家庭农场的主人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本培训计划旨在提供全面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帮助家庭农场主人提高生产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
二、培训内容1. 农业基础知识家庭农场主人需要掌握农业基础知识,包括土壤、水源、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耕作、播种、施肥、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基本的农作物栽培技术。
2. 农产品种植技术家庭农场主人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种植的农产品,本培训将重点介绍一些适宜在家庭农场种植的农产品种植技术,如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蔬菜、果树、草药等。
3. 农产品养殖技术除了植物种植,家庭农场还可以进行动物养殖,如家禽、水产养殖等。
本培训将介绍家庭农场常见的养殖技术,包括禽类饲养管理、水产养殖技术、养殖设备的选择和养殖场地的规划等。
4. 农产品加工与销售除了生产农产品,家庭农场还需要了解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知识,包括农产品加工工艺、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策略等,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5. 农业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家庭农场主人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本培训将重点介绍农业生产中的环保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策略,如有机农业、生物农药、循环农业等。
6. 农业政策与资金支持家庭农场主人需要了解相关的农业政策和资金支持措施,以便更好地利用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本培训将介绍家庭农场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政策支持。
三、培训方法本培训将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教学部分将通过课堂授课、讲座、讨论等形式进行,实践操作部分将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示范、参观学习等形式进行,以便家庭农场主人深入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农业知识和技术。
四、培训对象本培训主要对象是家庭农场主人、从业人员和有志于从事家庭农场经营的农民,覆盖范围包括农业机械、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领域。
村农业培训计划

村农业培训计划一、培训计划目的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而乡村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据点,为了提高乡村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推动乡村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我们制定了该村农业培训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培训课程,提高乡村农民的农业种植、养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带动整个乡村经济的发展。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的对象为该村的农民,以及希望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年和妇女。
三、培训内容1. 农业种植方面的培训- 作物种植技术的培训,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和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技术,种植季节、种子选用、地块选择、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 农田管理技术的培训,包括土壤肥力管理、田间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农田立体种植、绿色农业等方面知识。
- 新型农业技术的培训,包括大田覆膜、秸秆还田、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的应用、精准施肥等新技术的应用。
2. 农业养殖方面的培训- 畜禽养殖技术的培训,包括鸡、鸭、鹅、猪、牛等家禽家畜的饲养管理、疫病预防和防治、养殖环境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 渔业养殖技术的培训,包括鱼池建设和管理、养殖场环境维护、水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 农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 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培训,包括蔬菜水果的加工制作、畜产品肉品的加工制作、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 农业产销一体化的培训,包括农产品市场营销技能、农产品采购与销售技能、农产品价格行情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四、培训方式本次培训将采取多种方式,包括课堂教学、田间实践、讲座演示、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以确保培训效果。
1. 课堂教学:由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授课,讲解种植和养殖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2. 田间实践:组织培训学员到田间进行实地观摩和操作,掌握实际操办技能。
3. 讲座演示: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和成功农民进行讲座演示,分享成功的种植和养殖经验。
农民培训计划与科目

农民培训计划与科目一、培训计划概述农民培训计划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改善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而制定的。
培训计划需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设计,通过灵活的培训目标、教学方法和培训形式,使农民能够学到实用的技能和知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培训科目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管理知识、市场营销、职业培训等方面。
二、培训科目及内容1. 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是农民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业机械使用等方面。
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种植技术:玉米、小麦、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包括选种、育秧、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养殖技术:猪、鸡、牛、羊等畜禽养殖技术,包括饲料配制、疾病防治、养殖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农业机械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使用、保养、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 农业管理知识农业管理知识是指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掌握的管理技能和知识,包括生产计划、成本控制、营销策略、风险管理等方面。
农业管理知识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计划:制定种植、养殖等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提高生产效率。
(2)成本控制:合理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3)营销策略:开发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销售价值。
(4)风险管理:防范生产风险,提高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农产品生产的重要环节,培训农民掌握市场营销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销售自己的农产品,提高收入水平。
市场营销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价格趋势、竞争情况等,为产品销售提供依据。
(2)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赢得市场信誉,提高竞争力。
(3)销售技巧:掌握销售技巧,提高销售效率,拓展销售渠道。
4. 职业培训职业培训是为了帮助农民掌握一项具体的技能或职业知识,提高就业能力,增加收入来源。
农民培训教学计划3篇

农民培训教学计划 3 篇XX年邳州市XX镇地方任务职业农民(高效种植)培训班教学计划为贯彻落实《江苏省中长期农业农村人才发展规划》,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和现代农业经营者,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进我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按照《XX 年江苏省农村教育培训工程农民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要求。
经研究决定,从X月X日一X日举办邳州市XX镇职业农民(高效种植)培训班。
一、培训对象:从事高效粮食生产种植大户、设施蔬菜生产,农村在乡青年、返乡劳动力等。
二、培训内容:设施蔬菜栽培管理技术、小麦秋播生产技术和高产创建、设施农业施肥措施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与推广、无公害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三、培训方法:采取集中辅导、生产实践和跟踪服务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集中培训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服务能力的提高,同时组织学员到相关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进行观摩学习。
四、培训规模及时间安排:集中授课32课时,从X月X日开始,至x月x日结束。
学员学习时间及课程安排见附表。
五、培训地点:邳州市镇农民培训教学点。
六、培训学员安排:全镇设施蔬菜生产、高效粮食生产、林果生产种植大户,农村在乡青年,返乡劳动力XX人。
XX年X月X日附:XX年邳州市XX镇地方任务职业农民(高效种植)培训班课程安排表计算机应用培训教学计划、培训宗旨培训具有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适应就业需求的新型农民工。
二、培训对象农民工。
三、培训教材根据中国人口出版社的《计算机操作员》教材。
四、培训内容第一章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及应用第一节电子计算机概述第二节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第三节计算机的启动与退出第四节键盘与鼠标的使用第五节计算机常用术语第二章操作系统Win douws XP的应用第一节Win dows XP的桌面第二节Windows 磁盘文件管理第三节系统帮组功能的使用第三章汉字输入法第一节汉字输入法简介第二节添加与删除中文输入法第三节智能ABC输入法的使用第四节五笔字型输入法的使用第四章Word 文字处理软件第一节创建新文档第二节文档的格式化第三节页面格式的设置第四节表格排版第五节Word 图片对象的操作第五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 的应用第一节Excel 的基本操作第二节Excel 函数的使用与数据的处理第六章图形图像处理第一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第二节采集屏幕图像第三节图像扫描第七章计算机网络应用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第二节连接Inter第三节拨号方式连接Inter 第四节局域网方式连接Inter 第五节网上信息浏览第六节电子邮件的使用第八章计算机病毒与安全第一节计算机病毒概述第二节常用杀毒软件简介五、培训方式培训采取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授课240 课时。
小麦种植项目活动方案

小麦种植项目活动方案项目名称:小麦种植项目项目目标:通过小麦种植项目,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增加小麦产量,改善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项目背景: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广泛,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农民种植技术较为落后,导致小麦产量低,农民收益不高。
因此,开展小麦种植项目,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能够有效增加小麦产量,改善农民收入,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项目内容:1.组织培训班:邀请农业专家和种植大户组织培训班,传授先进的小麦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农民学习种植技能、了解市场需求、掌握销售渠道等。
2.提供优质种子和农资:为参与项目的农民提供优质小麦种子和农资,以确保种植的小麦品质和产量。
3.技术指导和服务:安排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定期走访参与项目的农户,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和服务,解答农民的问题,及时解决种植中的难题。
4.联合销售合作社:成立小麦种植项目合作社,将参与项目的农民组织起来,集中销售小麦,实现规模化销售,提高销售额和利润。
5.宣传推广活动:通过农业展览会、农民培训会、宣传片等多种渠道,宣传小麦种植项目的成果和经验,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其中。
项目成果:1.提高小麦产量:通过培训和指导,农民能够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率,增加小麦产量。
2.改善农民收入: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销售价格,增加收入。
3.农民技术水平提高:通过培训和指导,农民能够学习到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4.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小麦种植项目的顺利实施,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项目预算:1.培训班费用:30000元2.优质种子和农资费用:15000元3.技术指导费用:20000元4.合作社组建费用:5000元5.宣传推广费用:20000元项目总预算:90000元项目实施计划:1.招募项目团队成员,并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2.组织小麦种植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和大户进行培训;3.购买优质小麦种子和农资,并发放给参与项目的农民;4.安排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服务,定期走访农户;5.成立小麦种植合作社,协助农民集中销售小麦;6.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宣传项目成果和经验;7.定期评估和总结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项目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桥职教中心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小麦种植技术专业培训计划为进一步加强农民培训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切实提高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化水平,根据党中央和农业部关于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部署要求、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特征和现代小麦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范。
一、培训对象
重点面向从事现代小麦产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骨干,以及拟扩大小麦产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承包农户,有志在现代小麦产业务农创业的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农村新生劳动力等。
二、培训目标
培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具备现代农民综合素质,具有现代小麦产业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经营技能,能够从事现代小麦产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培训教材
《小麦生产技术》
四、培训内容
五、培训要求(一)通用知识
1、职业道德
(1)习礼仪,讲文明。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2)知荣辱,有道德。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加强道德教育,陶冶个人情操,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遵守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正确认识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含义及作用,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3)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内容,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预防犯罪,防范职业活动中的犯罪行为
(4)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学会维护公民人身权、公民财产权,学会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熟悉劳动合同法规,依法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学习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规。
2、农产品质量安全
(1)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意义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生产者的法定义务。
知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解决“卖难”的关键,是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效益的现实途径。
知道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信誉,能够做到坚持诚信生产,自觉接受监督。
(2)全程标准化
了解产地条件对小麦品质和安全生产的影响,知道不同生产类型如何进行产地环境选择;学会科学选购、合理使用、安全存放农业投入品的知识和操作要点;知道生产过程涉及到的其他投入品(如水、肥料等)也会影响小麦品质和质量安全。
能树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标准化理念;掌握按行业查找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环节的方法;学会通过集成、转化、建立自身标准体系,通过培训、执行、监督、生产档案记录落实标准化措施。
知道要严格执行休药期和间隔期,遵循动植物生理生长成熟期等,能够适时收获农产品;了解农产品初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及防控措施;能够对农产品进行正确的包装标识。
知道农产品上市前应进行自检,不符合标准的农产品不得上市销售;能够积极配合政府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对于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或农产品质量安全有疑惑时,能够加强农业投入品检测。
(二)现代小麦产业生产经营
1、种子准备
了解本地区主要小麦优良品种及其特征特性;掌握品种的加工品质(强筋、中筋、弱筋),成熟期(早熟、中熟和晚熟),
发育特性(春性、半冬性、冬性),品种类型(大穗型、多穗型和中间型),对当地主要病虫害和常发气候灾害的抗耐性;学会选择适合本地区生态条件与种植模式的小麦品种。
了解评价小麦种子质量标准的纯度、净度、发芽率、发芽势、水分等指标;能够利用红墨水染色法、浸种催芽法等鉴定种子活性和发芽率;熟练掌握选种、晒种、拌种、种子包衣等小麦种子播前处理的技术和方法。
2、科学施肥
了解不同种类肥料(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硫酸锌、复合肥、专用肥等)的有效含量,学会用有效含量计算化肥的施用量;掌握鉴别主要化肥种类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了解土壤肥力测定和配方施肥的基本知识;能够独立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基本处理;学会利用测土结果进行配方施肥。
了解小麦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的吸收特点、吸收量和肥料配比关系;掌握基肥、种肥以及各个时期追肥的时间、方法和用量。
3、节水灌溉
了解水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熟悉土壤水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土壤墒情的简单测定方法,掌握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需水规律;能根据各时期小麦苗情及外部条件确定合理的灌溉时期和方法,掌握农艺节水措施。
4、整地播种
了解本地区农田基本环境,以此选择适宜的耕作、播种方式,主要耕整机具类型和小麦生产要求;能够从整地时间、整地方式和整地质量标准等方面评价耕整作业质量。
了解小麦适期播种的基本原则,把握本地区小麦播种适期范围;了解小麦种子萌发的条件需求:温度、水分、氧气等;学会分析影响小麦出苗的原因:干旱、低温、播种过深或过浅、种子质量差、种肥烧苗、籽粒腐烂、病虫为害等。
了解小麦合理密植的原则和意义;能够计算不同种植模式下合理密度的株行距配置;学会计算播种量,能够合理购置播种所需种子量。
了解小麦播种机械的类型、特点,能够利用粒距、重播指数、漏播指数、播种深度、作业速度、播种量、出苗率、出苗整齐度等指标评价机械播种质量;掌握种肥的施用技术:种肥种类、施用量以及种、肥隔离要求;了解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主要技术环节:整地质量、播种深度、种肥严格隔离、适墒播种、播前造墒、播后镇压等。
掌握当地主要耕作模式的关键技术环节:前作的后期水分管理、秸秆处置;旱地免耕栽培的播种、施肥、镇压等;稻茬田免耕或少耕的沟渠配套等;套种栽培的播种时间、播种方式、套种规格、播后管理等。
学会识别常见小麦地下、地上害虫,如蛴螬、金针虫、蝼蛄等,掌握药剂拌种、种子包衣、土壤处理、药剂防治等防治技术;
能够正确选择苗前除草剂,并独立进行田间作业,掌握施用时间、施用量、注意事项等。
5、田间管理
了解小麦苗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和管理目标;掌握小麦播后苗情促控原则与方法;了解小麦苗期中耕机具类型和作业要求,能够评价苗期中耕作业质量;了解苗期追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并能够进行追肥作业;了解小麦冬季灌水的作用,掌握正确的灌水时机和灌水量。
能够科学选择苗后除草剂,并独立进行田间作业,掌握施用时间、施用量、注意事项;了解不同化学除草剂的药害症状,知道应对措施。
6、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学会识别常见小麦苗期病虫害:锈病、白粉病、根腐病、病毒病、麦蜘蛛、蚜虫等,掌握小麦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等;能够根据药剂要求确定合适的施药量,并独立配置适合浓度的药液。
了解小麦田间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技术,学会利用统防统治。
了解小麦苗期异常如黄叶苗、僵化苗、无分蘖苗、主要缺素症状等的形成原因和应对措施。
了解本区域主要自然灾害对小麦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掌握抗逆生产关键技术:干旱、涝渍、低温等。
7、主要间作套种方式
了解间套技术增产的原因,理解其技术原理,初步掌握间套作技术要点。
了解河北省小麦的主要间套作类型及其技术要点,以便在实际生产中借鉴应用。
8、不同类型麦田栽培技术
介绍专用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晚播麦栽培技术、旱地小麦栽培技术。
掌握其高产栽培要点。
六、培训实施与考核颁证
(一)培训规范使用
培训规范是制定培训计划、编写教材、教师授课的基本依据。
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培训机构要对培训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在充分了解当地小麦产业发展和相关从业人员实际需要等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依据本规范,制定科学实用的培训计划。
培训教材应选用依据本规范编写的专门教材,不得以简单的讲义、明白纸等替代。
可结合当地实际,对规范中的培训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整合,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
培训结束后,按照培训要求对学员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试考核。
(二)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应对培训内容、学时分配、培训教材、培训教师、培训地点、考试考核等做出具体安排,对学员组织、培训方式、培训管理提出明确要求。
本培训属于农业系统培训,按照“一点两线”开展全程培训,立足产业发展这个中心点,以技术和田管为主线开展从种到收的技术培训,以成本和效益为主线开展从生
产决策到产品销售的经营培训,参考学时数150学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比一般为1:2。
(三)培训方式
适应务农农民学习规律特点和生产生活实际,坚持方便农民、贴近生产和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用组织高效、务实管用、农民欢迎的模式。
“就地就近”便利培训,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基地开展培训;实行“农学结合”分段培训,按关键环节划分培训阶段,推行模块化教学,紧密结合农时季节组织培训,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交替进行,促进学用结合和学习、生产“两不误”。
(四)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张宏路吴桥职教中心常务副校长
副组长:李勇吴桥职教中心副校长
魏丽丽吴桥职教中心教研室主任
组员:王霞汪艳王彬刘玉霜
(五)考核颁证
根据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要求,采取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真实可靠的考试考核办法,综合运用理论考试、实践考核和生产经营水平考察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参训学员进行必要的考试考核。
考试考核合格的学员,由培训机构颁发写实性培训证书,记载培训班次、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课程)、学时
数、考试考核结果等,作为认定新型职业农民的一个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