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立”视角谈词与音乐的关系
浅析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关系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浅析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关系赵芊宇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摘 要:不知从何时起,中国风、古风歌曲创作在歌坛上成为一大流行,备受人们喜爱。
唐宋词创制之初即为一种说唱文学样式,其中大部分可视为我国唐宋时期的流行歌曲。
作为不同时期的流行歌曲,二者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颇具有承继创新的意味,但因年代久远它们又在语言表达、主题内容等方面有差异。
本文将从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继承性、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初步探寻两者的关系,于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之路中提供方向。
关键词:唐宋词;当代流行歌曲;继承性;相似性;差异性作者简介:赵芊宇(1997-),女,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56-02唐宋词历经百年传诵仍具现代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乐坛中盛行的中国风、古风歌曲创作在引起听众兴趣的同时,也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关系研究在过去十年中已有数位学者进行过探讨和剖析,如以流行歌曲为视角从新审视和从新诠释唐宋词,对比唐宋词和当代流行音乐的异同,对后来学者钻研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但在两者关系的研究中,我们不应仅仅只看到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表面的继承和引用,两者内蕴的不同情感和内涵更值得引起探究。
一、百年沉淀添新曲有些当代流行歌曲是对唐宋词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使唐宋词历经数百年重新焕发生机,其继承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整体继承和局部继承。
第一,部分当代的流行歌曲是以唐宋词为歌词并直接添置新的曲调,从而丰富流行歌曲的内容与主题,扩展了流行歌曲的受众面。
当代流行歌曲多用以抒发婉转细腻的情感,这与唐宋词的抒情性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促进个人情感的抒发和流露。
与此同时,唐宋词作为一种倚声填词的新歌体,于创制之初就是应和之作,因此为将唐宋词添新曲后直接进行演唱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邓丽君演唱的专辑《淡淡幽情》应该是最负盛名且传唱度最广的作品,该专辑中收录了许多唐宋词名篇,如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知愁滋味)、秦观《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配以新曲别具一番风味。
浅谈宋词对当今古风音乐的影响

浅谈宋词对当今古风音乐的影响院系 :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月日宁德师范学院教务处制摘要我国的音乐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诗经》时代是我国古代流行歌曲蓬勃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而后是南北朝时期,一直到社会安定、城市商业经济发展极为发达的唐宋时期,我国的古代歌曲才迎来它的第三个黄金期。
歌曲发展到今天,己经成为了当代中国乃至全球流行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流行音乐的不断发展,一部分音乐创作者开始将传统的唐宋诗词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将传统的东方韵味杂揉到现代的音乐表达之中,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类别---古风音乐。
古风音乐在现代歌坛中虽然仅仅是小众型创作,可是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宋词对于现代古风歌曲的影响,先是简单介绍了古风歌曲和宋词,然后关键词:宋词;古风音乐;现代音乐;影响AbstractThe music in our country has a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During the times of "the book of songs" is China's ancient popular songs of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 golden age, and North and South Dynasties, has been to social stability, urban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economy developed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China's ancient songs was ushered in its third gold period.Today, the song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popular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even in the whole world. Combined with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music. Some music creators began the traditional poems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nd popular music, traditional oriental flavor miscellaneous rubbed into the modern music expression, the formation of the a new music category - ancient music. Ancient music in modern music, although only a minority type creation, but it for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song for the modern ancient songs, the first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ancient song and song, thenKey words: Song Dynasty; ancient music; modern music; influence 目录1 引言...................................................................... .................................................... 52 古风音乐与宋词的相关概念 ..................................................................... (5)2.1 古风音乐的相关概念...................................................................... . (5)2.2 宋词的概念...................................................................... ................................ 6 3 宋词与现代音乐的现状 ......................................................................................... 7 4 宋词融合到古风音乐中的原因 ..................................................................... .. (7)4.1 两者的共性...................................................................... .. (7)4.2 创作者的偏好...................................................................... . (8)4.3 听众的审美需求...................................................................... ........................ 8 5 宋词对古风音乐的影响 ..................................................................... .. (9)5.1 对宋词名篇的直接引用...................................................................... (9)5.2 对宋词名句的化用...................................................................... (10)5.3 对宋词意境风格的模仿...................................................................... . (11)5.4对宋词典故词作的借鉴...................................................................... .. (12)6 古风歌曲对古典诗词的传承的意义 ...................................................................127 总结...................................................................... .................................................. 13 致谢...................................................................... ................................................ 14 参考文献...................................................................... (15)1 引言宋词和音乐所处的时代背景并不相同,但是在流行程度上却是不相伯仲。
浅议诗词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诗词

浅议诗词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诗词诗词与音乐本来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诗词是以文字为载体,通过视觉,给人以丰富的情感体验;而音乐是以声音为载体,通过人的听觉,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
当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时:诗词以文字的形式将音乐加以记述、描绘呈现给人们;音乐则通过演奏音乐声音的方式将诗词表演给听众。
琵琶是我国最为传统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其音色优美,左右手演奏技巧繁多,是民族器乐中表现力最为丰富的乐器。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描写琵琶及琵琶表演的诗词、诗歌。
根据我国当代琵琶教育学者庄永平在20XX年所编着的《琵琶手册》中统计,仅唐代诗词中出现的与琵琶相关的、并且较为有名的诗词作品就有近百首余首。
这其中有描写琵琶演奏者的,如《诉衷情?小莲初上琵琶弦》;有描写诗词曲和歌调方面的,如《琵琶行》、《琵琶歌》等。
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写了《琵琶行》、《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等多篇与琵琶有关的诗词。
从这些古老的诗词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琵琶演奏艺术在中国是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的。
在众多的歌咏琵琶的诗词中,以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最具代表性。
本文以唐诗《琵琶行》和琵琶协奏曲《琵琶行》为例,来分析诗词与音乐的结合。
一、唐诗《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诗里所描述的是作者由长安贬到九江期间,夜晚在船上聆听一位长安琵琶女弹奏琵琶,诉说自身不幸遭遇的故事。
诗中对琵琶的表现形式、演奏技法、乐人、乐音、乐境等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绘声绘色地再现了琵琶那千变万化的旋律音响的丰采,让人觉得这不仅仅是一首叙事诗,更是一首音乐诗。
因此唐诗《琵琶行》无论是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还是在音乐史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
《琵琶行》中白居易细腻地刻画了琵琶女精湛的演奏技术和琵琶乐曲的动人音响,将听觉转化为视觉,使音乐更加形象、生动,不得不让我们惊叹诗人深厚的音乐修养和艺术才华。
浅谈宋词词韵与音乐的关系

浅谈宋词词韵与音乐的关系摘要:宋词是隋唐燕乐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宋词是一种可以把诗歌和音乐融合在一起的文学形式。
本文就三方面对词韵以及音乐之间的深层联系展开论述,包括词韵和宫调,词韵与板拍,词韵与腔韵。
关键词:宋词词韵音乐联系要讨论宋词词韵与音乐之关系,首先要知道宋词是隋唐燕乐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宋词是一种诗歌以及音乐融合在一起的文艺形式。
刘熙载就有在《艺概》里说过:“词曲本不相离,唯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
”还有“其实词即曲之词,曲即词之曲也。
”等。
它强调词和曲之间要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中无论是在分片结构、平仄字声、长短句式,甚至是关于词的协韵方式都和曲调分不开。
也正因为这样大家如果想要探究宋词的协韵为什么会比近体诗要来得复杂,以及宋词韵位的排布上又有哪些讲究。
还有宋代的人之所以会这样重视词的韵声原因。
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能够从词韵以及音乐之间的深层联系上去进行讨论,本文就三方面展开了论述,包括了词韵和宫调,词韵和板拍,词韵和腔韵。
一、词韵和宫调我们如果从声律方面来看,宋词的字调是属于不断变化着的,而且宋词的用韵也是属于具有统一性的。
一首词的平仄四声不管存在多少变化,最后都是要能够统一起来的,然而宋词在字调的统一上也是要依赖于音律的,比如在《文心雕龙·声律篇》说的:“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这就像是宋词歌曲中的“同声相应”的韵率以及宫调都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由于宫调的不断丰富,这为作曲家们创造了很多感情和灵感,这让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起宫调的作用来。
比如说北宋的柳永就创作出了很多慢调的新声,他在每一首词上都分别标出宫调,同时也会把同一首词的调作出不同宫调的变化,比如说《归去来》,又分中吕调和平调。
由此可见,柳永是会运用宫调在手法上的变化,宋代人在运用宫调的时候很注重调式主音的意思,就像沈括倡导的“杀声”,张炎注重的“结声”,白石注重的“住字”等。
宋代人对调式主音的看法不全是一样的,他们非常注重调式的作用,强调调式主音可以按一定思维做出相应的变化,最后还是统一和谐的,又不至于一成不变。
宋词中的音乐与文学结合

宋词中的音乐与文学结合概述宋代是中国古典诗词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中以宋词最为著名。
而在宋词中,音乐与文学的结合被广泛应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深入探讨宋词中音乐与文学结合的特点、表现方式以及对宋词创作的影响。
音乐与文学结合的背景与意义宋代文化和音乐的发展概况在宋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艺术得到了蓬勃发展。
其中,音乐作为一种重要形式深受人们喜爱,并且成为了社交活动和宴会娱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音乐与文学结合的意义1.丰富情感表达:音乐既有自身独立传达情感的能力,又能辅助文字表达情感。
2.增加艺术韵味:音乐与文学相互交融使作品更具艺术美感。
3.加强节奏感:通过运用特定的音律,使词句更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音乐与文学结合的表现方式对音乐形式的借鉴1.采用曲调:宋词常常以曲调为基础,在其中嵌入诗词。
2.引用民间音乐:宋词中经常引用民谣、童谣等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使作品更具亲近性。
运用修辞手法1.以音韵起意:通过运用押韵、叠字、对仗等技巧,使得词句在语言层面上呈现出旋律感。
2.利用声音描写景物:通过选择特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描绘具体的声音效果,增强读者对于音乐的感受。
使用象征符号1.以乐器代指情感:将乐器或其特点作为象征符号,表达特定情感或意境。
2.借助声音来比喻情绪:通过比喻手法将特定的声音与某种情绪相联系。
音乐与文学结合对宋词的影响丰富了宋词艺术表现手法通过融入音乐元素,宋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化,能够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需求。
增强了情感的传达力音乐具有直接触动人心的力量,与文学结合后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并引起读者共鸣。
提高了阅读体验通过运用音律和节奏感,宋词中的音乐与文学结合使得作品更具韵律美,从而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结语宋词中音乐与文学结合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一种独特的创作手法。
它丰富了作品表达情感、增加了艺术韵味、加强了节奏感,并对宋词产生深远影响。
这种结合不仅开辟了艺术创作的新境界,也让读者深深陶醉其中。
论歌“词”与歌“曲”的关系

辞 畅 ,此 直 文之 本 源也 。” 因此 内容才 是根 本 。 当然 形式 具 有 相 对 的独立 性 ,完 全独 立 的形式 具有 独特 的价 值 、独特 的 审美 意 义 ,合 理 的形 式有 助于 内容 的表 达 ,不 合理 的形式 则不 利 于 内容 的表现 。只 有合 适 的形 式与 合适 的 内容相 结合 ,艺术形 式才 能得
“呼父母 ”,希 望通 过 “嗟 叹 ”或者疾 呼来 发泄 ,但 当这 种 “ 呼 天地 ”、 “呼父 母 ”的方 式对 于 白视清 高的文 人雅 士 而 言则 显得 有 失身份 , 而歌 咏 、吟唱 则成 为更 加文 明更加 有效 的方式 , 也正 因为 如此 才有 了 屈原 的 《 离骚 》 、 白居 易 的 《 长恨 歌 》等 一系 列 脍 炙人 口的优 秀诗篇 。 从 我 国 诗歌 的发 展 来 看 ,诗 与 乐 是 密不 可 分 的 ,最 初 的诗 歌 就是 与 乐舞 相 配 的 ,诗就 是 歌 舞者 的咏 唱之 词 。 《 氏春秋 ・ 吕 古乐 篇 》就有 这样 的记载 : “ 葛天 氏之 乐 ,三人 操 牛尾 ,投 足 昔 以歌 八 阕:一 曰载 民,二 曰玄 鸟 , j日遂 草木 , 四 日奋五 谷 ,五 日敬 天 常 ,六 日建 帝 功 ,七 日依 地 德 ,八 日 , 兽 之 极 ” 。我 e禽 2 国最 早 的诗歌 总集 《 诗经 》 ,每一 篇 原本 都是 配乐 歌 唱 的,也 可 以说 《 经 》就是 中国最 早 的歌词 集 ,但 是 由于 中 国古代 乐谱 并 诗 不 发达 ,因此 绝大 部分 的古乐 调在 口耳 相传 的过程 中遗 失 了 ,而 歌 词则 凭借 文 字保 留 了下来 ,后来 经过 孔子 的修编 ,借 着 董仲 舒 的 “ 黜 百家 ,独 尊儒 术 ”而 被推 崇 为经典 。朱 自清先 生 说 “中 罢 国诗体 的变 迁 ,大 抵 以 民间音 乐为 枢纽 。四言 变为 乐府 ,诗变 为 词 ,词变 为 曲.都 源 于 民间乐 曲 。所 以能行 远 持久 ,大 半便 靠 这 种 音乐性 ,或 音乐 的根据 。 ” 朱 自清先 生更加 明确 地提 出了诗 歌 发 展与 音乐 的 天系 。到 了2 世 纪初 期 , 白话 文运 动 轰轰 烈烈 地进 O 行 着 ,中 国现 代新 诗被 赋予 了新的 J 使命 ,掀起 l一 场源 自北 力史 『 大 轰轰 烈烈 的歌谣 收集 运动 ,这 场 运动 被视 为 中 国现代 新诗 “歌 谣 化 ”努力 的 开端 。乔 羽在 为 《 国歌 词选 》 作序 时说 : “ 国 中 中 的新诗 一直 沿着 两种 轨 道在 发展 。 …种 是与 音 乐相 结合 的这 便 是 歌 词 。一种 是所 谓 自由体的 诗 ,它不 受 淫欲 的制 约 ,只 寻求 语 言 自由的规 律, 因此 形式 是多种 多样 的。 ”。 中 国学术界一直 以来也将文 学体裁 分为 “小说、散文 、戏剧和 诗 ” , 因此 流 行 歌 曲 的歌 词 无 论 从 形 式 到 内 容 看 都 应 归 为 诗 歌 类 。 2 .歌 曲所要 表达 的内容才 是根 本 自古 中 国学 术界 就有 “ 言 志 ,歌咏 言 ” 的说法 , 因此 作 为 诗 现 代诗 的一 种特 别 形式 的流 行 歌词 ,也 应 同诗 是相 同 ,最重 要 的 是 歌者 借歌 曲所 要 抒发 的情 怀 , 内容才 是最 根本 , 没有 丰富 的 内 涌 作为 灵魂 , 而只剩 下干 奇 百怪 的形 式 ,只 能让 人看 来 听来 不伦 不类 ,并很 快 的被 遗忘在 历史 的角落 。 随 着市 场化 、全 球化 推进 ,8 后 、9 后 的 成长 ,无 知无 畏 的 O O 年 轻一 代如 饥似 渴 的吸 收着 来 自世 界各 地 的各种 文 化形 式 , 由于 缺 少有 效 的措 施对 此进 行管 理 , “无畏 的 ”他们 无 论好 坏 ,对 外 来 的一 切都 照 单全 收 ,而且 根据 西 方流 行音 乐 的形 式 ,衍生 出一 系 列形 式各 异 的歌 曲形 式 ,这些 歌 曲与 以往 的 歌 曲形式 不 同 ,它 们 不追 求音 律 的和 谐 、旋律 的优美 、歌 词 的动 听 、不凭 借真 挚 的 情 感 、丰 厚 的思想 内涌 去感 染 人 ,而是 一 味 的追求 形式 的奇特 , 用奇 吸 引眼球 , “出奇 制胜 ”。它 们 的歌 唱形 式并 非美 声 ,并 非 通 俗 ,而 是一 种哀 吼 ,或 者暴 虐 的嘶 叫 ,或者 低俗 嘻 哈谩 骂 。例
浅谈宋词与音乐

浅谈宋词与音乐歌词是诗歌的一类,是一种抒情的艺术。
歌,便是歌词在文学分类上的名称,入乐与否,是歌与诗的根本区别。
今天,歌是诗歌的一个支系,溯本求源,诗歌的最早形式却是歌。
我国是诗之国,词之邦,从诗经,楚辞,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可以唱的。
这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感情思想的流露,“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发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其实我们最熟悉的莫过香港明星王菲的《明月几时有》了,这首词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之笔,苏老夫子永远不会想到他这首“水调歌头”会在他所在的年代风靡一时后,在21世纪的今天仍能独领风骚,红极一时。
词兴于唐,盛于两宋,合乐而兴,失乐而藉,下面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段演变过程。
中国的诗词文化开始于《诗经》,到唐宋发展到最为繁盛的时期,唐诗,宋词,元曲三个词语一层一层的递进,道出了诗词与音乐的关系。
诗,本来是能歌的,孔子在选编《诗经》305首,北方民间诗歌曾一一“弦歌之”,只是恐怕那个时候,吟诵的成分较多罢了。
而《诗经》中所分的三大部分风,雅,颂的划分皆因音乐的风格不同。
风:是各地土风民谣(爱情歌曲)。
雅:周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宴享歌曲)。
颂:宗教祭祀的音乐,(祭享赞美君王以及始祖功绩的歌)。
到了汉代,汉乐府也是可以唱的,“相合歌”、“鼓吹”和“杂曲”三大类也因音乐风格不同而各具特色:“相合歌”是“丝竹相和”和“人声相和”的民间音乐。
“鼓吹”是北方民族音乐,当时作为军乐以壮军威。
“杂曲”是杂牌曲子,南北朝的乐府民歌,以五七言的绝句体开辟了抒情诗形式的新路,于是在歌词上给唐代的绝句奠定了基础。
“功成作乐”《乐记·乐礼篇》封建统治者历来重视礼乐之治,因此也重视汲取外来音乐养分。
隋代大量引入了胡乐,“炀帝定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以九部”(《音乐志》)。
唐太宗时,增《高昌乐》,《燕乐》去《礼毕》为十部乐,又分坐部伎,立部伎,其中除清商乐为固有的传统音乐,燕乐为华夷合乐外,其余都为外来音乐。
唐宋词人的音乐欣赏与诗词创作的联系

唐宋词人的音乐欣赏与诗词创作的联系介绍音乐和诗词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唐宋时期,词人们对音乐的欣赏与诗词创作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唐宋词人不仅在音乐中寻找灵感和创作词曲,还通过音乐的美妙之处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本文将探讨唐宋词人的音乐欣赏与诗词创作的紧密联系,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唐宋词人与音乐唐宋词人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唐宋词人对音乐有着深厚的热爱和广泛的欣赏。
他们喜欢参加音乐会、听取音乐演奏,亲自演唱以及创作音乐作品。
许多著名的词人,如李白、杜甫、苏轼等都是兼具词人和音乐家身份的人物。
他们不仅能够演唱各种曲调,还能够弹奏乐器。
唐宋词人经常与音乐家和乐师交往,相互借鉴艺术,使得音乐与诗词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音乐对唐宋词人创作的影响和启示音乐不仅仅是唐宋词人欣赏的对象,它对他们的诗词创作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唐宋词人通过对音乐中的旋律、节奏、音调等元素的感受和理解,从中获得灵感,创作出富有音乐感的词曲作品。
音乐给予了他们创作的灵感和启示,使得诗词创作更具有表现力和魅力。
音乐对唐宋词人的情感抒发和思想表达的影响音乐对唐宋词人的诗词创作不仅仅是给予灵感的源泉,更重要的是它对他们的情感抒发和思想表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音乐作为情感表达的媒介音乐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能够触动人的情感。
唐宋词人通过欣赏音乐和创作音乐作品,在其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他们借鉴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到诗词中,使得词曲作品更加感人、动情。
音乐对诗词创作的节奏和韵律的影响音乐与诗词之间最为密切的联系就是节奏和韵律。
唐宋词人从音乐中汲取灵感和美感,充分运用诗词中的韵律和节奏元素,使得词曲作品达到音乐的效果。
通过音乐对节奏和韵律的敏感,唐宋词人创作出了许多具有音乐美感的词曲作品,使得诗词更加动听。
音乐对词曲的意境和形象塑造的影响音乐的美妙之处不仅仅表现在旋律和节奏上,还表现在意境和形象上。
唐宋词人通过音乐的美感和表达方式,塑造出了词曲作品中的意境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