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右肱骨上端骨折骨性愈合

合集下载

肱骨骨折的康复PPT

肱骨骨折的康复PPT

肱骨骨折的康复以下是肱骨骨折的康复的示例内容:Slide 1: 肱骨骨折的康复Slide 2: 引言- 肱骨骨折是指上臂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 康复是肱骨骨折恢复的关键,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恢复功能和重新获得日常活动能力。

Slide 3: 康复阶段- 康复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康复、中期康复和晚期康复。

- 早期康复:防止肌肉萎缩、维护关节活动度、控制疼痛和肿胀。

- 中期康复:增加力量和灵活性、恢复肌肉功能。

- 晚期康复:通过运动和功能恢复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Slide 4: 早期康复- 使用冰敷和压迫来减轻肿胀和疼痛。

- 进行康复性肩关节和肘关节的活动,以防止僵硬发生。

- 抬高手臂以减轻肌肉萎缩。

Slide 5: 中期康复- 开始进行被动运动,包括关节活动和肌肉平衡训练。

- 逐渐增加主动运动,如伸展、屈曲和旋转。

- 进行力量训练,以恢复肌肉功能并提高稳定性。

Slide 6: 晚期康复- 起始日常活动练习,如梳洗、穿衣和饮食。

- 逐渐增加负重训练,以提高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 进行功能恢复训练,如抬重物、开关门等。

Slide 7: 康复注意事项- 遵守医生和物理治疗师的指导和计划。

- 不要过度用力,以免引起新的损伤或延缓康复过程。

- 定期复查以确保骨折恢复情况良好。

Slide 8: 结论- 康复对于肱骨骨折的恢复至关重要。

- 通过早期、中期和晚期康复阶段的综合治疗,患者可以尽快恢复功能,并重新获得正常生活。

Slide 9: 谢谢!。

肱骨骨折的治疗及康复方案

肱骨骨折的治疗及康复方案

肱骨骨折的治疗及康复方案肱骨骨折是指上肢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常见于肱骨近端、干骺端或远端。

由于肱骨在人体的功能十分重要,因此骨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功能恢复。

为了更好地治疗肱骨骨折并促进康复,我们将探讨肱骨骨折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一、肱骨骨折的治疗方案1. 保守治疗:适用于非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肱骨骨折。

这种治疗方法通过戴上适当的臂固定器(如石膏固定器)来维持肱骨的稳定,促进骨折愈合。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需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性运动,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和力量。

2. 外科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移位或复杂性骨折的情况。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内固定物(如钢板、钢钉等)来稳定肱骨,促进骨折的愈合。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特定的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以恢复肱骨的功能。

二、肱骨骨折的康复方案1. 疼痛管理:在康复过程中,疼痛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可以通过使用非处方药物(如布洛芬、扑热息痛等)来缓解疼痛。

同时,冷热敷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肿胀。

2. 肌肉强化和功能恢复:康复阶段主要目标是增加肌肉强度和恢复肱骨的功能。

初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牵张和屈伸运动。

随着康复进展,逐渐增加运动的幅度和负荷,包括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力锻炼、肱二头肌屈伸运动等。

3. 关节活动度恢复:康复过程中,恢复肱骨的关节活动度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通过进行主动和被动的关节活动来促进关节的灵活性和运动范围,如抬举手臂、肩关节转动等。

4. 平衡和协调训练:肱骨骨折可能会对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进行平衡和协调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这些功能,如单脚站立、平衡球训练等。

5. 功能日常活动训练:在康复的后期阶段,患者应该进行一些日常活动的模拟训练,比如抬重物、书写、穿戴衣物等。

这有助于患者重新适应日常生活并恢复功能性能力。

三、肱骨骨折的预防预防肱骨骨折的关键是避免摔倒和游泳时肩部外伤。

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应该注意加强肌肉力量,保持良好的平衡能力和骨骼健康。

此外,在进行高强度、高冲击性的运动时,应注意使用适当的保护装备。

描述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

描述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

描述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骨折是指骨骼发生断裂,需要经过愈合才能恢复。

骨折的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炎性反应阶段、修复阶段和重建阶段。

以下是对每个阶段的详细描述。

第一阶段:炎性反应阶段当骨折发生时,创伤会引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

血管在受伤处破裂,形成血肿。

受损的组织释放化学物质,吸引白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到达受伤区域。

这些免疫细胞清除死亡细胞和碎片,还会释放生长因子和细胞信号分子,促进下一阶段的修复。

第二阶段:修复阶段在这个阶段,骨折的断裂端开始形成血凝块,并形成骨结缔组织桥梁(称为骨芽组织)。

此时,血凝块上开始生长新的血管,供应营养和氧气。

骨芽组织的形成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骨骼固定器来支撑和促进。

内固定使用骨钉、钢板或螺钉将骨折断端紧密地固定在一起。

外固定使用金属框架通过骨皮质中的针或钢丝,将骨折部位稳定起来。

骨芽组织会成为骨折断端重新连接的桥梁。

骨细胞(称为成骨细胞)在骨芽组织上工作,形成骨小梁。

这些骨小梁会逐渐增加,并在断端之间形成钙盐沉积。

这个过程可以从骨缺损的边缘或远端的血管进入。

在修复过程中,新骨组织和原有骨组织逐渐连接并恢复力量。

第三阶段:重建阶段在重建阶段,骨折的突出部分被修复,并且骨芽组织开始形成成熟的骨。

这个过程被称为骨重建。

骨细胞继续工作,吸收旧的骨组织并形成新的骨组织。

骨重建可以持续数月到数年的时间。

这个过程中新骨组织逐渐取代骨芽组织,并最终恢复正常骨结构。

在整个骨折愈合过程中,还有许多因素会影响愈合的速度和质量。

这些因素包括年龄,骨折的严重程度,骨质状况,血液供应和外部支持等。

年轻人通常愈合更快,因为他们的骨细胞活跃度更高。

严重的骨折可能需要手术修复,而较轻的骨折则可以通过保守的治疗方法(如石膏固定)来恢复。

总而言之,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且精确的过程,需要多个阶段的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

通过了解这些过程,医生可以了解何时和如何最好地支持和促进骨折的愈合,以确保最佳的康复结果。

龚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

龚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

龚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审理法院】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1.08.24【案件字号】(2021)川01民终9583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徐苑效付冬琦陈丽华【审理法官】徐苑效付冬琦陈丽华【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龚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当事人】龚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当事人-个人】龚某【当事人-公司】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代理律师/律所】江敏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钟雨珂泰和泰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江敏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钟雨珂泰和泰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江敏钟雨珂【代理律所】泰和泰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被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本院观点】龚某提交的证据1第1页关于骨巨细胞瘤的定义部分载明,骨巨细胞瘤是一种间质来源,富含特征性多核巨细胞,以局部骨质溶解为主要表现,具有局部侵袭性、潜在恶变和转移倾向的交界性骨肿瘤;该证据不能达到龚某关于骨巨细胞瘤系恶性肿瘤的证明目的,本院不予采信;证据2不能证明龚某遭受具体损害的事实,本院不予采信;证据3、证据4为双方当事人在一审诉讼中已经提交并经举证、质证的证据,不属于二审新证据,本院不作为二审证据进行认定;证据5不能达到龚某关于免疫组化检测在2006年就广泛运用于临床的证明目的,本院不予采信。

龚某认可华西医院在一审诉讼中已经提供了龚某进行放射治疗的病历资料;2014年9月10日会诊记录。

【权责关键词】法定代理过错无过错法定代理人鉴定意见证据不足新证据重新鉴定质证证明责任(举证责任)诉讼请求维持原判执行【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二审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一致,对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归纳各方当事人的诉辩意见,本案二审的争议焦点是:1.渝法正[2019]医过鉴字第48号鉴定意见书应否作为认定本案事实的依据?2.华西医院是否存在伪造病历资料的情形?3.华西医院应否赔偿龚某经济损失166523元、精神损害赔偿金200000元,以及龚某父母的精神损害赔偿金200000元?针对前述争议焦点,本院评述如下:一、关于渝法正[2019]医过鉴字第48号鉴定意见书应否作为认定本案事实依据的问题一审诉讼中,因龚某申请,一审法院委托法正鉴定所对华西医院的医疗行为是否具有过错、过错与龚某所述的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及因果关系参与度进行司法鉴定。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人们普遍认为,肱骨骨折术后的恢复复原对于恢复患者肩部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肱骨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骨折骨折的功能,缩短骨折复原的时间,并减少疼
痛的发生。

肱骨骨折术后恢复训练,可以分成局部功能训练和全身性功能训练两个部分。

1、局部功能训练:一般在肱骨骨折手术后第一阶段,主要是恢复患者上肢动作范围,缓解骨折处疼痛,增强上肢肌肉力量,以及提高上肢关节肌肉平衡性,发展关节活动度。

例如:用有气压平衡泵及阻力带结合手持物体,做支点活动、伸肌练习和肩关节活动,可
增加肩关节活动度和肩部的伸展性。

2、全身性功能训练:在肱骨骨折后,要在适宜的时期开始考虑针对全身性功能训练,包括腹肌肌肉力量训练,佩戴不同重量的训练哑铃或集中训练夹,练习劣质负重活动,以
及胸肌训练等,以提高肱骨骨折处及躯干的肌肉力量,恢复患者体能,减少后遗症发生。

在肱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情况起居及有氧运动训练来进行
康复。

康复的目的,一方面是帮助患者减少肩部疼痛,另一方面也需要改善其肩部功能。

运动康复,尤其是有效的肱骨骨折术后康复程序,必须精心设计,指导有系统性,以便帮
助患者尽快恢复肩部功能,重返正常生活状态。

骨折愈合评价标准

骨折愈合评价标准

骨折愈合评价标准一、骨折对位情况骨折对位情况是评价骨折愈合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端应保持良好的对位,以便骨骼能够正常生长和愈合。

一般来说,骨折对位良好是指骨折端接触紧密,无明显错位或成角畸形。

二、骨痂形成骨痂形成是指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端周围形成的新的骨质。

骨痂形成的量和质量是评价骨折愈合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骨折后2-3个月内应形成较为明显的骨痂。

骨痂的形成量越多、质量越好,说明骨折愈合越良好。

三、骨痂成熟度骨痂成熟度是指骨痂从形成到矿化完成的程度。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需要经过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最终转化为正常骨质。

一般来说,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的成熟度越高,说明骨折愈合越良好。

四、骨密度恢复骨密度恢复是指骨折愈合过程中,骨骼密度的恢复情况。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骼的密度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一般来说,骨折愈合后,骨密度恢复得越好,说明骨折愈合越良好。

五、疼痛减轻疼痛减轻是指骨折愈合过程中,患者疼痛感的减轻程度。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随着骨骼的生长和修复,患者的疼痛感会逐渐减轻。

如果患者的疼痛感减轻明显,说明骨折愈合良好。

六、功能恢复功能恢复是指骨折愈合过程中,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情况。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随着骨骼的生长和修复,患者的生理功能会逐渐恢复。

如果患者的功能恢复良好,说明骨折愈合良好。

七、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是指骨折愈合过程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情况。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会逐渐恢复。

如果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良好,说明骨折愈合良好。

右肱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

右肱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

右肱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
右肱骨骨折的康复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保持肩关节的活动:康复早期应重视肩关节的活动,以避免肩关节僵硬,影响日常生活。

可以进行旋转、上举、外展、内收等肩关节活动,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天进行2-3次。

2. 恢复肘关节的活动:从康复早期开始,应重视肘关节的活动,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可以进行轻轻握物、提水、手腕翻转等肘关节活动,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天进行2-3次。

3. 肱二头肌的锻炼:肱二头肌是肘关节的主要屈曲肌,应在康复中得到重视。

可以进行手臂屈曲或使用重物进行肱二头肌的锻炼,每次15-20次,每天进行2-3次。

4. 训练手掌和手指的灵活性:骨折后手指的灵活性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进行手掌和手指的训练,提高手指的灵敏度。

可以进行手指的弯曲和伸直、拇指对其他手指的对合等训练,每次15-20次,每天进行2-3次。

5. 肩部及臂部功能训练:骨折后需要恢复肩部和臂部的功能,以便正常进行日常生活。

可以进行肩部及臂部的活动和功能训练,包括上举、侧举、伸展、屈曲等,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天进行2-3次。

任何康复训练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建议患者在康复期间注意饮食和休息,避免激烈运动和过度疲劳。

肱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与效果评估

肱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与效果评估

肱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与效果评估肱骨骨折是上肢骨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患者在肱骨骨折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以及功能。

本文将探讨肱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评估。

一、肱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1. 保护期治疗:在骨折刚发生时,首要任务是保护骨折部位,以减少进一步的损伤。

通常会采用固定石膏或外固定器等装置来稳定骨折,使其处于正确的位置。

2. 早期康复治疗:在骨折固定后的早期,患者可以进行一些被动运动和功能锻炼。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保持关节的活动度,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骨折部位的肌肉萎缩。

3. 主动锻炼:当骨折开始愈合时,患者可以逐渐进行主动运动和肌力训练。

这些锻炼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关节稳定性和改善功能。

4. 牵引治疗:对于肱骨干骨折,有时需要进行牵引治疗以恢复骨折的长度和位置。

牵引可以通过外固定器、内固定器或外科手术来实现。

5. 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理疗师可以采用多种物理治疗方法,如热敷、电疗、按摩等来缓解疼痛、消肿、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

此外,康复训练还包括肌力锻炼、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平衡训练、日常功能训练等。

二、肱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评估1. 关节活动度评估:通过测量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可以评估康复治疗的效果。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测量肘关节伸展活动度、屈曲活动度和旋转活动度。

通过与对侧健康肢体进行比较,可以评估患肢的恢复情况。

2. 肌力评估:通过力量测试仪或手动测力仪等工具,可以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

通常会测量肩外展、肘伸直、肘屈曲等动作的力量。

力量评估的结果可以反映患者恢复的进展情况。

3. 日常功能评估:通过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自理能力、握力、抓取能力等,可以评估康复治疗对患者日常功能恢复的影响。

4. 生活质量评估:通过问卷调查或使用生活质量评估工具,可以评估患者的心理和社交功能恢复情况。

评估结果可以反映患者康复治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5. 术后并发症评估: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评估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如感染、神经损伤、骨不连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院记录姓名:王志成工作单位和职业:学生性别:男家庭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呼玛路15号501年龄:14 入院日期:2006-08-01婚否:未婚病史采集日期:2006-08-01籍贯:山东省济南市病史记录日期:2006-08-01民族:汉病情陈述者:患者本人主诉:右肱骨骨折术后骨性愈合16个月现病史:患者于去年3月前骑自行车时摔伤,无昏迷,当即感面部出血, 右上肢肢畸形、肿胀、活动受限,急诊送至当地医院就诊。

X线检查示:右肱骨上段骨折、右尺骨近端骨折、左桡骨远端骨折、骨盆骨折(左耻骨下支骨折)、左姆趾近节趾骨骨骺骨折。

遂转入我院治疗,2005-3-24日在全麻下行右孟氏骨折、肱骨近端骨折及左姆趾近节趾骨骨骺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术后骨折端愈合好,门诊复查肱骨骨折处骨性愈合,患者要求取出内固定。

病程中患者神志清,精神可,饮食差,睡眠好,小便正常,未大便。

过去史: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青霉素等药物过敏,预防接种不详。

个人史:出生、成长于原籍,否认长期外地居住史,否认疫水、毒物接触史,无吸烟及饮酒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倾向性疾病史,否认家族性传染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6.0 ℃脉搏:78次/分呼吸:16 次/分血压:120/75mmHg 神志清楚,对答切题。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毛发分布均匀。

双侧眼球活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右眼角膜充血红肿,对光反射灵敏,无红肿及渗出,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未见异常分泌物,听力正常。

鼻腔通畅,鼻中隔无偏曲。

口唇颜色正常,伸舌居中,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及脓性分泌物。

胸廓对称,两侧呼吸动度均等,语颤一致,胸廓挤压征阴性。

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前区无抬举性搏动,心尖搏动位于左第五肋间锁骨杂音。

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脾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未触及腹部异常包块,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2-3次/分。

肛门、外生殖器未查。

专科情况: 步行入科,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侧凸,各棘突无压痛。

右上臂前侧可见长约10cm红色疤痕,疤痕隆起,右肘部可见长约20cm纵行切口,切口愈合好,左足姆指近端可见长约2cm横行切口,切口愈合好。

双下肢痛温觉无异常,肌力、肌张力正常。

骨盆挤压试验(-),骨盆分离试验(-)。

辅助检查: X线(本院)示右肱骨近端骨折骨性愈合,钢板螺丝钉在位。

最后诊断:(2006-08-1)初步诊断:1. 右肱骨上端骨折骨性愈合 1. 右肱骨上端骨折骨性愈合2.右侧孟氏骨折、左桡骨远端骨折、左姆趾近节趾骨骨骺骨折术后2.右侧孟氏骨折、左桡骨远端骨折、左姆趾近节趾骨骨骺骨折术后3.骨盆陈旧性骨折 3.骨盆陈旧性骨折病程记录2006-08-1 16:30(首次)患者,王志成,男,14岁,汉族,未婚。

患者因“右肱骨骨折术后骨性愈合16个月”要求入院取出内固定入院。

诊断依据及病历特点如下:1.少年男性,有明确的外伤手术史。

2. 患者于去年3月前骑自行车时摔伤,无昏迷,当即感面部出血, 右上肢肢畸形、肿胀、活动受限,急诊送至当地医院就诊。

X线检查示:右肱骨上段骨折、右尺骨近端骨折、左桡骨远端骨折、骨盆骨折(左耻骨下支骨折)、左姆趾近节趾骨骨骺骨折。

遂转入我院治疗,2005-3-24日在全麻下行右孟氏骨折、肱骨近端骨折及左姆趾近节趾骨骨骺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术后骨折端愈合好,门诊复查肱骨骨折处骨性愈合,患者要求取出内固定。

病程中患者神志清,精神可,饮食差,睡眠好,小便正常,未大便。

3.体征:步行入科,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侧凸,各棘突无压痛。

右上臂前侧可见长约10cm 红色疤痕,疤痕隆起,右肘部可见长约20cm纵行切口,切口愈合好,左足姆指近端可见长约2cm横行切口,切口愈合好。

双下肢痛温觉无异常,肌力、肌张力正常。

骨盆挤压试验(-),骨盆分离试验(-)。

4.辅助检查: X线(本院)示右肱骨近端骨折骨性愈合,钢板螺丝钉在位。

5.鉴别诊断:患者有明确的外伤手术史,结合体征及确定的影像学资料,诊断明确。

6.初步诊断: . 1、右肱骨上端骨折骨性愈合;2.右侧孟氏骨折、左桡骨远端骨折、左姆趾近节趾骨骨骺骨折术后;3.骨盆陈旧性骨折7.治疗计划:①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

②积极术前准备,择期手术治疗2006-08-02 8:30 卢旭华主治医师查房记录今日上午卢旭华主治医师查房指出:一、诊断:1、右肱骨上端骨折骨性愈合;2.右侧孟氏骨折、左桡骨远端骨折、左姆趾近节趾骨骨骺骨折术后;3.骨盆陈旧性骨折。

二、诊断依据:1.患者少年男性,有明确的外伤手术史。

2. 右肱骨骨折术后骨性愈合16个月3.体征:步行入科,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侧凸,各棘突无压痛。

右上臂前侧可见长约10cm红色疤痕,疤痕隆起,右肘部可见长约20cm纵行切口,切口愈合好,左足姆指近端可见长约2cm横行切口,切口愈合好。

双下肢痛温觉无异常,肌力、肌张力正常。

骨盆挤压试验(-),骨盆分离试验(-)。

辅助检查:X线(本院)示右肱骨近端骨折骨性愈合,钢板螺丝钉在位。

三、鉴别诊断:外伤手术史明确,结合体征及确定的影像学资料,诊断明确。

四、诊疗计划:1、完善各项术前检查;2、积极术前准备,择期手术治疗。

2006-8-2 16:00 候春林主任医师查房记录今日侯春林主任医师查房,详细询问病情,认真查体及阅片后指出:一、诊断: 1、右肱骨上端骨折骨性愈合;2.右侧孟氏骨折、左桡骨远端骨折、左姆趾近节趾骨骨骺骨折术后;3.骨盆陈旧性骨折二、诊断依据:1. 患者少年男性,有明确的外伤手术史。

2. 右肱骨骨折术后骨性愈合16个月。

3.体征:步行入科,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侧凸,各棘突无压痛。

右上臂前侧可见长约10cm红色疤痕,疤痕隆起,右肘部可见长约20cm纵行切口,切口愈合好,左足姆指近端可见长约2cm横行切口,切口愈合好。

双下肢痛温觉无异常,肌力、肌张力正常。

骨盆挤压试验(-),骨盆分离试验(-)。

辅助检查:X线(本院)示右肱骨近端骨折骨性愈合,钢板螺丝钉在位。

三、鉴别诊断:有明确的外伤手术病史,结合影像学所见,诊断明确。

四、诊疗计划:1、完善各项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2、积极术前准备,准备择期手术。

五、注意事项:五、注意事项:(1)手术仔细分离,清楚暴露,防止滑丝、断钉。

(2)术后加强功能锻炼,促进功能的恢复,预防感染。

术前小结与讨论一、术前小结诊断依据: 1. 少年男性,手术、外伤史明确。

2. 因右肱骨骨折术后骨性愈合16个月,要求取出内固定物,收入院。

3.专科情况: 步行入科,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侧凸,各棘突无压痛。

右上臂前侧可见长约10cm红色疤痕,疤痕隆起,右肘部可见长约20cm纵行切口,切口愈合好,左足姆指近端可见长约2cm横行切口,切口愈合好。

双下肢痛温觉无异常,肌力、肌张力正常。

骨盆挤压试验(-),骨盆分离试验(-)。

4.辅助检查:X线(本院)示右肱骨近端骨折骨性愈合,钢板螺丝钉在位。

手术指征: 患者外伤手术史明确,影像学结果支持,可以手术治疗。

各项检查未显示明显手术禁忌证。

拟施手术名称: 右肱骨内固定物取出术手术时间:2006-08-3术前特殊准备:备皮二、术前讨论讨论主持人及参加人员:侯春林教授、陈爱民教授、卢旭华主治,江曦等医生。

讨论结论(手术名称、术中困难估计、手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手术名称: 右肱骨内固定物取出术术中困难估计:术中显露困难,术中内固定物取出困难甚至失败。

手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术中显露困难,术中损伤神经血管,术中内固定物取出困难甚至失败,术中再骨折。

防范措施有:术前完善各项检查,预防手术并发症。

熟悉解剖,术中精细操作,防止血管神经损伤。

术后认真做好护理工作,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填写人:上级医师:填写日期:2006-08-03 日期:2006-08-03手术知情同意书患者疾病诊断:右肱骨骨折术后骨性愈合拟施手术名称:右肱骨内固定物取出术拟行麻醉方法:臂丛麻醉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1.麻醉意外,呼吸心跳骤停死亡;2.术中大血管损伤、大出血、休克、死亡;3. 术中损伤外周神经等引起相应感觉运动障碍;4.术中内固定物取出困难,发生断钉等情况致内固定物取出失败;5.术中取内固定物时造成再骨折;6.术后出现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7.术中术后可出现脂肪栓塞综合征,下肢深静脉栓塞,肺栓塞;8.术后切口深部感染致骨髓炎、关节炎;9.术后切口感染、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10.内固定物取出后局部骨质疏松,术后过分活动可能致再骨折;11、术中根据情况改变手术方案;12.其他难以预料的情况。

有关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医生已向我们详细阐明,经慎重考虑,我们完全理解,同意施行手术治疗,签字为证。

患者(代理人)签名:2006年8月2日谈话医师签名: 2006年8月2日手术记录术前诊断: 右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性愈合手术日期: 2006-8-3开始时间:15:30完成时间:16:30术后诊断:右肱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手术方式:右肱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手术者:卢旭华助手:高文武、龚立麻醉方式:臂丛麻醉者:张燏操作步骤及病理改变: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沿右肱骨原手术疤痕处,作一长约10cm 纵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筋膜,暴露至肱骨干,肱骨干骨折处骨性愈合,钢板螺丝钉在位,依次取出6枚螺丝钉及钢板,放置半管引流,逐层缝合切口,敷料包扎。

术中出血约100ml,未输血,术中麻醉满意,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记录医师:2006-8-3 术后病程记录今日患者在臂丛下右肱骨内固定物取出术,术程顺利,拔除6枚螺丝钉及钢板,术中出血100ml,术后给予抗感染、脱水,补液治疗。

现患者一般情况好,神志清、精神可,常规给以消炎、止血治疗,抬高患肢,注意观察。

2006-8-4 15:00术后第一天,患者一般情况尚可,诉切口略疼痛。

查体:切口对合好,右切口少量渗血,患肢远端血运好,桡动脉搏动可触及。

上午已予以换药,现将引流管全部拔除,继行预防感染、消肿、止血治疗,并患者嘱抬高患肢,注意功能锻炼。

2006-7-15 10:00 卢旭华主治医师查房记录术后第二天,患者诉手术切口处疼痛减轻,饮食、睡眠好,大、小便正常。

查体:切口干燥,无红肿、渗出。

今日卢旭华主治医师查房看过病人,嘱患者注意功能锻炼,注意手术切口情况。

2006-7-16 10:00侯春林主任医师查房记录术后第三天,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患者无不适主诉。

复查X线示: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已取出,今日侯春林主任医师查房看过病人,伤口敷料干燥、无渗出,右足动脉搏动可。

继行抗炎、脱水等对症治疗,嘱患者抬高患肢,注意功能锻炼,如无异常,可择日出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