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压强》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复习资料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复习资料一.知识详解。
第1节 压强一、压力1、压力的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方向:总是与被压物体表面垂直并指向被压物体表面。
3、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上。
4、压力有时由重力引起,这时它的大小与重力有关;有时不是由重力引起,它的大小与重力无关。
5、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二、压强1、压强的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
3、压强公式为F p S=(这个公式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
),其中F 表示压力,单位为牛(N );S 表示受力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2);p 表示压强,单位为牛/平方米(N/m 2),牛/平方米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 。
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第2节 液体的压强一、液体的压强1、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公式为p gh ρ=,其中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 3);g 为常数,一般取9.8 N/kg ;h 表示液体深度,即自由液面到所求液体压强处的距离,单位为米(m );p 表示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 ).3、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重、容器的横截面积(粗细)等因素无关。
二、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特点:如果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3、应用:茶壶的壶身与壶嘴组成连通器,锅炉与外面的水位计组成连通器,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连通器,此外船闸也是利用连通器的道理工作的。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压强》思维导图【压力】(1)定义: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初中生家长(2)方向:压力垂直被压表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项目重力压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产生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
由于物体对物体的挤压而产生。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垂直于受压面且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物体的重心在受压物体的表面。
地球对受力物体产生挤压作用的物施力物体体。
在通常情况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如果竖直方向只联系受重力和支持力,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
注意压力不一定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而引起的。
典例如图所示,把物体G依次放到水平地面上、斜面上和挤压在墙壁上,物体G对接触面的压力依次为F1、F2、F3。
试将压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填写出来,不能比较大小关系的填写“≠”,并说明原因。
F1G、F2G、F3G,原因是。
解析:压力和重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物体间的相互挤压,属于弹力;而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如图所示,A图中的压力与重力方向相同,大小相等,压力是由于重力而产生的;B图中的压力F2垂直于斜面,重力G垂直于水平面;@初中生家长C图中的压力F3垂直于竖直面,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压力不是由于重力而引起的。
答案:=<≠压力不是由于重力而引起的,比较不了大小【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实验原理物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量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实验方法①本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分别控制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变量。
②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运用了转换法。
(3)实验过程和结论【压强】(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2)公式:p=F/S。
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初中生家长单位是N;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m2(4)对压强计算公式的理解①公式p=F/S无论对于固体、液体还是气体产生的压强都普遍适用。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复习提纲
一、压强的概念
1.压强的定义
2.压强的计算公式
3.压强的单位
二、压强的性质
1.压强与力、面积的关系
2.超压与负压的概念和特点
三、压力的传递与压强的应用
1.压力的传递
2.压强的应用
a.刀刃原理与利刃的设计
b.空气垫原理与运动与气垫车
c.鱼类捕食的群体优势
d.液压装置的应用
四、浮力的概念和性质
1.浮力的概念
2.浮力与物体的浸没、浮沉条件的关系
3.浮力的计算公式
4.浮力的性质
五、建立浮力的经验规律
1.等体积法则的实验验证
2.阿基米德定律的实验验证
3.阿基米德原理与物体的浮沉条件
六、浮力的应用
1.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a.游泳救生圈和浮标原理
b.鲸鱼的浮出原理
c.热气球的升空原理
2.浮力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a.船只和潜水器的浮力原理
b.浮桥和浮码头的构造原理
c.浮石和浮冰的成因和运动规律
七、小结回顾
1.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压强的性质和应用
3.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4.浮力的经验规律和应用。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提纲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压强

压强是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力,用数值表示的物理量。
在中考物理复习中,压强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下面是根据人教版中考物理课程内容整理的压强复习提纲。
一、定义与公式1.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的力。
2.压强的公式:P=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力,A表示面积。
单位用帕斯卡(Pa)表示。
二、压强的概念理解1.压强与面积的关系:在力不变的情况下,面积越小,压强越大;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2.压强与力的关系: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力越大,压强越大;力越小,压强越小。
3.压强与物体位置的关系:同一物体上的不同位置受到的压强相同。
三、压强与液体1. 液体压强的公式:P = ρgh,其中P表示液体压强,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深度。
2.压强的方向:液体压强的方向垂直于液体表面,并且垂直向下。
四、气体压强与大气压1.气体压强的公式:P=F/S,其中P表示气体压强,F表示气体受到的合外力,S表示气体受力面积。
2.大气压:大气对地面和物体的压力。
3.大气压的变化:随着高度的升高,大气压逐渐减小。
五、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1.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温度降低,气体压强减小。
2.理论公式:P1/T1=P2/T2,其中P1、T1分别表示初始状态下的气体压强和温度,P2、T2分别表示变化后的气体压强和温度。
六、压强的应用1.与平衡力的关系:平衡力与压强成正比,力越大,压强越大。
2.压力传递:液体或气体在封闭容器内或管道中的压力传递。
3.液体的浮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压强的关系。
以上是关于压强的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建议在复习过程中重点掌握压强的定义、公式以及与面积、力、液体、气体和温度的关系。
同时,还需了解压强的应用场景和相应的计算方法。
通过多做相关的习题和实验,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九章压强复习提纲

第九章压强复习提纲一、压强1、压力: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与被压物体的表面垂直画出下列各力A:水杯对桌面的压力,桌面对水杯的支持力B: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斜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C: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支持面对物体a 的支持力D:A物体对天花板的压力注意: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如:手对图钉的压力,两只手对铅笔的压力。
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F = G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F3、压强:⑴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⑵公式:p =S⑶单位:压力F的单位:牛顿(N),面积S的单位:米2,压强p的单位:帕斯卡(Pa)。
(4)应用:减小压强。
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增大压强。
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5)请提出两个问题并简答问题1答:问题2答:(6)一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该同学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 ;该同学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 。
(7)、随着时代的进步,轿车的车速和性能有了较大提升,某娇车如图13所示,它的质量是1.6 t ,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02 m2 (1)求它空载时,静止在地面上受到的压强 (取g=10N/kg)。
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压强的特点: ⑴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⑵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⑶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如下图所示仪器叫 ,用来测量_______。
当它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 )所示的情 景.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 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 大气压(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 )A .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小明再作图(b )所示的检查. 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__(1)比较①②两幅图得出 ;(2)比较⑤⑥两幅图得出的结论是(3)比较③④⑤三幅图,结论: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三、连通器: 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九章 压强”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必背知识点一、压力1. 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称为压力。
2. 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3. 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
4. 作用效果:使受压物体发生形变。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5. 与重力的区别:压力可以由重力引起,也可以由其他性质的力产生。
当物体静置在水平面上且无其他外力作用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但在其他情况下 (如斜面、竖直面),压力大小可能不等于重力。
二、压强1.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称为压强。
2. 公式:P = F/S,其中P是压强,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
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1Pa = 1N/m²。
3.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或者同时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三、液体压强1. 特点: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同一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不同液体,在深度相同时,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 计算公式:P = ρgh,其中ρ是液体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约为9.8N/kg),h是液体深度。
3. 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称为连通器。
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常见的连通器有茶壶、锅炉水位计等。
四、大气压强1. 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 产生原因:空气受重力的作用,且空气具有流动性。
3. 著名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1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13×10^5Pa。
4. 测量仪器:气压计,常见的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5. 应用:吸饮料、活塞式抽水机、注射器吸药水等都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
《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

第九章压强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指向受力物体。
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在受力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在压力相等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我们引入压强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压力叫压强,计算公式:,变形公式其中P代表压强,F代表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1 Pa=1 N/m2。
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都可以增大压强,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都可以减小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③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④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压强公式:P=,变形公式其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Pa,ρ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h 表示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与容器所盛液体的重力G液的关系:①上大下小容器F<G液②上下大小相同容器F=G液③上小下大容器F>G液。
3、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原理是: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保持相平,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等都是连通器的应用。
4、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它产生的原因是:空气受重力并且有流动性。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1个标准大气压=760mm水银柱=10.3m水柱=1.013×105Pa 。
常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液体的沸点随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这一性质的应用:高压锅。
喝水、活塞式抽水机、医生用针筒抽药水都利用了大气压。
第九章复习提纲

第九章压强复习提纲一、知识梳理知识点1:压强1、压力: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方向:总是_____于被压物体表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
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实验采取__________________法。
(2)对比甲和乙,当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对比乙和丙,当压力相同时,___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强:物体所受_____的大小与_________之比叫做压强。
公式:P=_________单位:_______,1Pa的物理意义:在1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______牛。
4、增大压强的方法:(1)_____压力(2)_____受力面积5、减小压强的方法:(1)_____压力(2)_____受力面积知识点2:液体的压强6、由于液体受到_____作用,且具有__________,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
7、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1)液体内部向_________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__;(3)同种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________;(4)液体的压强还与________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_____。
8、计算公式:P=_________,从公式可以看出,液体压强只跟液体的_____和_____有关。
9、连通器:上端_______,下端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里装的是同种液体,且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_____的。
知识点3:大气压强10、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首先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________实验11、1标准大气压=________________Pa,1标准大气压支持_______mm高的水银柱,能够支持____________的水柱。
12、大气压的影响因素: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也受季节、天气等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压力和压强》复习提纲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和对比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 公式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米2(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 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 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
的压强约为:1.5×104Pa 。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容+G 液),后
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
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 说明:
A 、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 、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 :Pa ;g :N/kg ;h :m
C 、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 、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
F=GF<GF>G
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 ;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①作图法 ②对直柱形容器 F=G
7、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 0表示。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 ,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 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
A 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
B 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
C 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 若外界大气压为H cmHg 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
H 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E 标准大气压: 支持76cm
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105Pa
5、大气压的特点:
(1)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2)
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
6、测量工具:
定义: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7、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8、沸点与压强:内容: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9、体积与压强:内容: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应用: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风箱原理。
☆列举出你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知识的几个事例?
答:①用塑料吸管从瓶中吸饮料②给钢笔打水③使用带吸盘的挂衣勾④人做吸气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