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1)
八年级初二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测试题(试卷+答案版)(1)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计17分)1.下列对相关文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三峡》一文先总体描绘三峡雄伟气象,接下来分别写出了夏天的动人心魄、春冬的沉静优美、秋天的肃杀凄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答谢中书书》一文以感慨发端,后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的景色,最后以赞美和感慨收束全篇。
C.《记承天寺夜游》作者仅用80余字便创造出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最后议论抒怀,寥寥数语,意味隽永,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D.《与朱元思书》以写景为主,写景时从俯仰远近等多角度描绘,同时调动听觉、视觉、嗅觉多种感官,辅以比喻、夸张、动静结合等多种手法。
2.下列画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似乎是一个天生的斡旋高手,一个“骑墙者”,两面挨光,四处逢源。
B.她要是在这里,好歹也能拿个主意。
C.小王同学在学校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D.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造、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因此,要得国风清,尚需家风正。
②家风与物质无关,家庭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需要讲家风。
③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④家风与精神有关,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都离不开家风。
⑤家风亦关乎国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正如歌中所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与国相连相通。
A.③④⑤②①B.③②④⑤①C.③①④②⑤D.②④①⑤③4.(5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他确舒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②“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综合性学习1.汕尾某校九年级开展“传承本土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实践活动,假如你是该年级学生,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1)任务一:某班同学以“红色福地”命名他们的随手拍本上文化作品集,但对于下列两种封面设计中选用何种红色印章图案拿不定主意。
请你帮他们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我选:(A或B)理由:(注:印章皆为红色)(2)任务二:某班组织召开以“立足本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班会课,如果你负责策划,请按以下提示,将这节班会课的环节补充完整。
首先,专家介绍本土红色文化:其次,再次,最后,全班同学进行承诺签名(3)任务三: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名著内容和人物相符。
班刊栏目:红色榜样人物特点名著内容“红小鬼”坚韧不拔,一心向党①周恩来不屈不挠,冷静理智②毛泽东自信幽默,理智果断③A.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
B.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C.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有许多人是出征山西期间加入红军的。
(4)任务四:请从青春榜样(“红小鬼”、周恩来、毛泽东)中任选一个,结合名著,在班刊栏目“致敬榜样”中写下你的感悟。
致敬的榜样是。
我向您致敬,。
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下面对此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亭亭”“瑟瑟”形象地写出了“山上松”和“谷中风”相互扶持的情态。
B.以“风盛”衬托“松劲”,连用两个“一何”,对松柏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单元测试(三)(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推崇.(cónɡ) 伧.俗(cānɡ) 重峦叠障亭台轩榭B.匀称.(chènɡ) 藻.井(zǎo) 井然有序独占骜头C.帷幕.(wéi) 残损.(sǔn) 巧妙绝伦胸中丘壑D.蟠.龙(pán) 嶙.峋(lín) 因地自宜雅俗之别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个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
B.校园广场的设计者别出心裁....地以革命事件作为广场主题,这就比一般的广场更具历史文化意义。
C.喷泉旁边的那几棵柏树修剪得惟妙惟肖....,连叶片的数量都基本相同。
D.每到放学时,校园就热闹起来了,食堂里排队打饭的,操场上生龙活虎蹦跳的,三五成群往家赶的……虽然忙碌,但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3.(黔东南中考)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你明天什么时候出发?坐飞机?还是火车?请提前告诉我。
B.他走过来告诉我说,原定今天F午的会议已经改到明天上午。
C.家乡盛产的梨呀,柿子呀,猕猴桃呀,都是我从小到大喜欢吃的水果。
D.他还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怎能承受那么大的打击呢?4.(邵阳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在《出彩中国人》栏目中,让人眼花缭乱的歌声和绚丽的舞台赢得广大观众的点赞。
B.邵阳的山水孕育了勤劳善良的邵阳人,也孕育了特有的“霸得蛮”的邵阳精神。
C.为了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D.为了防止教育“三乱”事件不再发生,市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北版 2024年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北版2024年秋)第一部分(1~2题1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共8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曾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确实,生活中的美好无处不在:(xīngchén)璀璨,与蓝天依傍;月影婆娑,与绿波(cùyōng)。
五千年的风雨(cāngsāng),铸成今日之华夏胜景。
祝愿吾辈不负山川,不负韶华A(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行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①(xīngchén) ②(cùyōng)③(cāngsāng)(2)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2分)①璀璨②韶华(3)若文段为演讲词的最后一段,你觉得A处填哪种标点,能把情感推向高潮?简单说说理由。
(3分)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岁月如歌,谱写绚丽人生;青春似画,描绘缤纷世界;青春像书,流淌丰富情思。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眼前。
(回看/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难忘初进校园时的青涩腼腆,难忘语文课里的谈笑风生,难忘运动会上的挥汗如雨,难忘钻研难题后的豁然开朗……青春就好似一幅长长的画卷,虽描绘了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但也(营造/建造)着难以割舍的氛围。
青春也是一本仓促的书,纵然流淌着缕缕怅惘,可岁月的鼓点却催着我们勇往直前。
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甲)意味着前一段路途的结束,(乙)是新征程的开始。
(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2分)(2)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无论都B.即使也C. 既又D.只要就(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第二部分(3~18题56分)一、古诗文阅读(一)古诗文默写(6分)3.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让我们追随古代文人墨客,共赏自然之美。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三单元)一基础知识(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热忱.(chãng)殉.职(xùn)纯粹.(cuì)绕.口(rào)B.狭隘.(yì)鄙薄.(bó)修饰.(shì)逻辑.(jí)C.圩.堤(wãi)斟酌.(zhuó)勉强.(qiáng)卸.却(xiâ)D.契.约(qiâ)诞.生(dàn)效率.(lǜ)懒.汉(lăn)2.将下列每组词语中书写错误的字改正过来。
(4分)A.弄巧成绌年轻怕重头头是道循规蹈矩()B.精疲力尽以讹传讹见议思迁一劳永逸()C.如试重负约定俗成娓娓动听精益求精()D.疲惫不堪梦寐已求悲天悯人适得其返()3. 下面句子的横线上,所填汉字正确的一项是()(3分)然他已经丧失了明是非的能力,那么使跟他争得面红耳赤,恐怕也无济于事。
A、即辩既辨B、既辩即辨C、既辨即辩D、即辨既辩4.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2分)A.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道他收到没有。
(句中用一“仅”字,流露出了作者的内疚之情。
)B.《诗经》上说“七月流火”意思是到了七月,天气热得就像喷火一样。
C.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自问自答,如与人促膝相谈,又引人深思。
)D.懒惰的智慧。
(这里的“懒惰”是指人们懒于付出无效劳动、重复劳动。
“智慧”则表现了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5.数量从“1”增加到“7”和从“7”减少到“1”,对两者的表述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增加了6倍,减少了6/7 B. 增加了7倍,减少了6倍C.增加了7倍,减少了6/7 D. 增加了6倍,减少了6倍6.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11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shuài领红军先锋部队的是指挥员A,他曾在四川一个军阀的军队里当过军官。
A熟悉这个部落民族,熟悉他们的内争和不满,他特别熟悉他们仇恨汉人,而且他能够说几句彝.族话。
他奉命前去谈判友好联盟,进入彝族的境内,同彝族的首领进行谈判,他说彝族人反对军阀刘湘、刘文辉和国民党;红军也反对他们。
彝族人要保持独立,红军的政策主张中国各少数民族都自zhì。
彝族人仇恨汉人是因为他们受到汉人的压迫,但是汉人有“白汉”和“红汉”,正如彝族人有“白彝”和“黑彝”,老是杀彝族人,压迫彝族人的是白汉。
红汉和黑彝应该团结起来反对他们的共同敌人白汉。
彝族人很有兴趣地听着。
他们狡黠.地要武器和弹药好保卫独立,帮助红汉打白汉,结果红军都给了他们,使他们感到很意外。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shuài领( ) 彝.族( ) 自zhì( ) 狡黠.(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先锋部队”不相同的一项是()A.友好联盟B.共同敌人C.保持独立D.汉人的压迫(4)结合选段内容,分析红军长征途中顺利经过彝族区的原因。
①②【连线采访】(2)2011年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一批年轻人继承并开始弘扬起了陶瓷烧制技艺。
小明想对他们进行采访,请你帮他补充一个采访问题并写在横线处。
采访提纲时间、方式:2023年2月5日,微博在线采访对象:刘嘉豪,90后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铜官窑传承人采访问题:①②你在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上有什么创新?【发起倡议】(3)通过以上活动,小明意识到每个人都肩负着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
小明拟写了一封倡议书,呼吁全校师生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倡议书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它们展现着人工的巧妙,凝聚了人类的智慧。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测试题附答案(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测试题附答案(部编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赋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积累与运用(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A.略无阙.处(quē)沿溯.阻绝(sù) 飞漱.其间(sù) 经纶.世务(lún)B.水皆缥.碧(piǎo)能与.其奇(yǔ) 藻荇.交横(xìng) 鸢.飞戾天(yuān )C.泠.泠作响(líng) 互相轩.邈(xuān)嘤.嘤成韵(yīng)沉鳞.竞跃(lín )D.夕日欲颓.(tuí) 隐天蔽.日(bì) 素湍.绿潭(tuān) 徙.倚欲何(tú)【解析】A项“漱”应读“shù”;B项“与”应读“yù”;D项“徙”应读“xǐ”。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A.与眼花缭乱....的社交网络相比,读书不仅能够使人远离纷扰的环境,保持内心的沉静,而且可以使人感受世界,体悟人生,获得启迪。
B.这个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内心十分恐慌,但是他却从容不迫....地抹桌子、擦椅子,若无其事。
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戒烟一小时,健康亿人行”的倡议发出后,一些烟民对此默默无闻....【解析】B项从容不迫,褒义词,用在此处不当。
C项抑扬顿挫,形容声音。
D项默默无闻,指没有什么名声。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原定于2020年举办的奥运会延期到2021年,此刻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C.读者深受喜爱的鲁迅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8年级上册第3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6分)1.(本题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水皆缥碧(piǎo)急湍甚箭(tuān)猛浪若奔(bēn)B.互相轩邈(miǎo)泠泠作响(líng)直视无碍(ài)C.嘤嘤成韵(yùn)鸢飞戾天(lì)窥谷忘反(kuī)D.经纶世务(lún)好鸟相鸣(hào)疏条交映(shū)2.(本题2分)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城郭大荒流疏条交映B.落晖结海楼沉粼竞跃C.征蓬鹦鹉州五色交辉D.采薇白沙堤经伦世务3.(本题2分)下列对相应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三峡》中第四段作者引用渔歌歌谣,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B.《答谢中书书》通过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象,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C.《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D.《与朱元思书》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以书信短札的形式,描写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
4.(本题2分)下面对《黄鹤楼》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B.前两联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C.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远远望去,鹦鹉洲上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D.尾联由景生情,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望,望不见故乡而生无限愁思。
5.(本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2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0分)
颓.唐()琐屑.()瞥.见()黯.淡()褴褛
..()
歉疚.()万籁.()歧.路()宦.游()城阙.()
2.根据拼音写汉字。
(6分)
sùsùpánshān
在( )的落花中,父亲( )地走向远方。
我触目伤怀,不能
xīxīxūxūshì
自已,( )地哭了起来。
直到父亲的背影消失了很久,我才 ( )干了泪,失魂落魄地回家去。
这一夜,我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又怕惊醒了生病的母亲,只好饮泣吞声。
3.结合句子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变卖典质:(把自己的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去。
B.“干什么?”传达室的老头面带愠色的走了出来。
愠色:温和的态度。
C.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
歉疚:感到对不起别人,内心痛苦不安。
D.财主夫人一听是女孩,有些不高兴,但是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4.作品、作家、时代(国籍)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背影》——朱自清——现代
B.《人琴俱亡》——刘义庆——宋朝
C.《我的母亲》——邹韬奋——现代
D.《父母的心》——川端康成——日本
5.默写古诗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
(10分)
①城阙辅三秦,。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化作春泥更护花。
( 《已亥杂诗》)
③何当共煎西窗烛,。
(李商隐《》)
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最能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襟并且已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名句
是:,。
⑤自由默写古诗词中有关母爱亲情的诗句。
(2分)
,。
二、阅读理解(63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5分)
己亥杂诗·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6.找出诗中的成语。
(2分)
7.根据你的理解,对比这首诗和《乙亥杂诗(浩荡离愁)》在思想内容上的异同。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27分)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乙)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8.给下列字注音(4分)
猷()笃()恸()舆()
9.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6分)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子敬素.好琴()
何以都
...不闻消息()()此乃.英雄也()
10.用现代汉语疏通下列句子的意思,加点字的意思要力求译准。
(8分)
(1)语时了不悲。
(2)便索舆来奔丧。
(3)便径入坐灵床上。
(4)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11. 《世说新语》是一部名人轶事笔记小说,对唐宋传奇很大,出于其书的出于很多,你能写多少?2分
12.曹植有一首《七步诗》,和(甲)文都是写的,请你把它工整地写在下面。
(4分)
13.(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乙)文中的魏武就是曹操。
文中的他是怎样的形象?(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16分)
母爱
母亲一天比一天老了,走路已经显出老态。
她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各自忙着自己的事,匆匆回去看一下她,又匆匆离去。
往日儿女绕膝欢闹的情景如今已恍如梦境,母亲的家冷清了。
那年我去湖南,去了好长时间。
我回来时母亲高兴极了,她不知拿什么给我好,又忙着给我妙菜。
“喝酒吗?”母亲问我。
我说喝,母亲便忙着给我倒酒。
我才喝了3杯,母亲便说:“喝酒不好,要少喝。
”我就准备不喝了。
刚放下杯子,母亲笑了,又说:“离家这么久,就再喝点儿。
”我又喝。
才喝了两杯,母亲又说:“可不能再喝了,喝多了吃菜就不香了。
”我停杯了。
母亲又笑了,说:“喝了5杯?那就再喝一杯,凑个双数吉庆。
”说完亲自给我倒了一杯。
我就又喝了。
这次我真准备停杯了,母亲又笑着看看我,说:“是不是还想喝?那就再喝一杯。
”
我就又倒了一杯,母亲看着我喝。
“不许喝了,不许喝了。
”母亲这次把酒瓶拿了起来。
我喝了那杯,眼泪就快出来了,我把杯子扣起来。
母亲却又把杯子放好,又慢慢给我倒了一杯。
“天冷,想喝就再喝一杯吧。
”母亲说,看着我喝。
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上来。
……
我搬家了,搬到离母亲家不远的一幢小楼里去。
母亲那天突然来了,气喘吁吁地上到4楼,进来,倚门喘息了一会儿,然后要看我睡觉的那张六尺小床放在什么地方。
那时候我的女儿还小,随我的妻子一起睡大床,我的六尺小床放在那间放书的小屋里。
小屋真是小,床只能放在窗下的暖气旁边,床的一头是衣架,一头是玻璃书橱。
“你头朝哪边睡?”母亲问我,看看小床。
我说头朝那边,那边是衣架。
“不好,”母亲说,“衣服上灰尘多,你头朝这边睡。
”
母亲坐了一会儿,突然说:“不能朝玻璃书橱那边睡,要是地震了,玻璃一下砸下来要伤着你,不行不行。
”
母亲竟然想到了地震!百年难遇一次的地震。
“好,就头朝这边睡。
”我说,又把枕头挪过来。
待了一会儿,母亲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又突然说:“你脸朝里睡还是朝外睡?”
“脸朝里。
”我对母亲说,我习惯右侧睡。
“不行不行,脸朝着暖气睡太干燥,嗓子受不了,你嗓子从小就不好。
”母亲说。
“好,那我就脸朝外睡。
”我说。
我的眼泪一下子又涌上来,涌上来。
……
我的母亲老了,常常站在院子门口朝外张望,手扶着墙,我每次去了,她都那么高兴,就像当年我站在院门口看到母亲从外边回来一样高兴。
我除了每天去看母亲一眼,帮她买买菜擦擦地板,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的母亲!我的矮小、慈祥、白发苍苍的母亲……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和母亲之间发生的两件事。
(4分)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15.文中“母亲”的哪一处语言或行动最使你感动?为什么?(3分)
16.文中两次在提到眼泪“涌上来”后用了省略号,你能揣摩出作者此时的心理活动吗?请选择其中一次,用具体的语言把省略的内容描述出来。
(4分)
第()次
17.生活中,我们都曾经接受过别人的关心,这种关心来自于父母、朋友、老师,甚至陌生人。
翻开我们记忆的画廊,撷取其中的一个瞬间,把它生动地描述出来,不少于60字。
(4分)
三、写作与表达(40分)
30.以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体裁自选。
参考答案
一1.略 2.略 3.B 4.B 5.略。
二7.万马齐喑不拘一格
8.都针对人才问题,表达作者对人才的爱惜;本诗写作者希望政府打破一切陈规旧制,让各种各样的人才充分发挥作用,使国家振兴。
《浩》表现作者奉献自己培养人才的崇高献身精神。
9.yóu dǔ tòng yú
10.都、(病)重;一向,向来;为什么、总竟;是
11.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看丧事;一直走进去会在灵床上;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12.兄弟之情
13.略
14.母亲劝我喝酒又怕我多喝;母亲关心我睡觉的方向和姿势。
15.例:(语言)“天冷,想喝就再喝一杯吧”写出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惟恐儿子受一些委屈。
(行动)“母亲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母亲把早已成人的儿子看作一个小孩子,在生活小事上予真切的关心。
16.第一次:这就是母爱,在母亲的心中汹涌,却又怕给儿子带来伤害,于是,给与的方式也变得如此谨慎。
第二次:我无法想象,昨晚的漫漫长夜,母亲是怎样入睡的。
在母亲眼里,只要和儿子相关的,不没有小事。
17.略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