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常用谦辞敬辞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古代常见的敬辞和谦辞敬辞在古代,人们使用各种敬辞来表示对他人的尊敬和礼貌。

其中包括以下几种:令:用于称呼对方父亲的敬词。

令堂则是指对别人母亲的尊称,令郎则是对方儿子的敬称,而令爱则是对方女儿的尊称。

惠:意为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除了令之外,还有令XXX(尊称对方妻子)和令亲(尊称对方亲戚)等。

垂:指向下俯视,用于表示自己向别人请教或询问。

例如垂询就是指别人对自己的询问,而垂念则是上级对下级挂念的敬称。

赐:表示赏赐或授予,例如赐教就是请求对方给予指教,赐复则是敬称人覆信的套语。

高:表示更好、更高明,例如赐高就是请求对方给予更高明的见解或指导,高论则是称赞对方的言论高明。

谦辞在古代,人们也使用各种谦辞来表示自己的谦虚和恭敬。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谦辞:家:用于表示自己的家庭,例如家父就是指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家严则是对自己父亲的尊称。

劳驾:用于请求别人帮忙做事时的谦称,表示自己的麻烦和谦恭。

赏脸:用于请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请求、要求或礼品时的谦称,表示自己的恭敬和感激。

贵姓:用于询问他人姓氏时的谦称,也可以用于表示对方的高贵和尊贵。

贵庚:用于询问长辈的年龄时的谦称,表示自己的尊敬和敬意。

总之,在古代社会中,敬辞和谦辞是人们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体现了人们对彼此的尊重和礼貌。

在家庭中,人们会使用不同的称呼来表示对亲人的尊敬和谦恭。

比如,父亲常被称为“家君”或“家尊”,而母亲则会谦称自己的母亲为“XXX”。

在称呼兄弟姐妹等亲属时,可以在前面加上“家”字,表示自己的身份低于对方。

祖父母可以自称为“家祖”,而侄子可以自称为“家侄”,但子孙则不应该自称为“家子”“家孙”,这是一种轻视的表现。

在谦称比自己辈分低的亲人时,可以使用“舍”字,比如XXX称自己的弟弟,XXX称自己的妹妹。

男性朋友之间也可以相互使用“小弟”的谦称。

小孩子则会谦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女孩子则会谦称自己的女儿为“小女”。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七年级上册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七年级上册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七年级上册古代的社会等级观念十分严格,人们在言谈之中往往需要使用敬辞和谦辞来表示尊重和谦逊。

敬辞和谦辞在古代社会中被广泛运用,是古代人们言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介绍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一、敬辞1.对长辈的敬辞在古代社会中,对长辈使用敬辞是非常重要的。

对父母、师长、长辈亲戚等都需要使用适当的敬辞。

例如,对父亲称为“父亲”,对母亲称为“母亲”,对师长称为“师傅”或“老师”,对长辈亲戚称为“叔叔”、“阿姨”等。

此外,对于皇帝、官员等尊贵的人物也需要使用特定的敬辞,比如称为“陛下”、“圣驾”等。

2.对客人的敬辞在古代,对客人使用敬辞也是非常重要的。

主人对客人的接待需要谨慎周到,同时在言谈之间也需要使用恰当的敬辞。

对客人称为“贵客”、“光临”等,表示尊敬和欢迎之意。

在款待客人时,还需要使用一些客套话来表示尊敬和热情。

3.对上级的敬辞古代社会中的等级观念较为严格,对上级的敬辞更是必不可少。

对官员、领导、上司等都需要使用适当的敬辞。

比如称呼官员为“大人”、“大官”等,表示尊崇和恭敬。

对领导或上司称呼为“尊敬的领导”、“老板”等,表示对其地位和权威的敬重。

二、谦辞1.谦虚之辞古代人们在言谈之间非常重视谦虚之辞,常用的有“愚兄”、“敝人”、“微末”等。

使用这些谦辞可以显示出人的谦虚低调之态度,受到他人的欢迎。

谦虚待人是古代社会中的美德,因此谦辞也是十分重要的。

2.谦逊之辞古代社会中,对于自己的评价往往需要使用谦逊之辞。

比如在自我介绍时,常用的有“不才”、“愚钝”、“未足挂齿”等。

这些谦逊之辞可以显现出自己的谦虚之态度,获得他人的好感和喜欢。

3.谦和之辞在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要保持和谐相处,因此谦和之辞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与人交往时,需要使用一些谦和之辞来表达自己的谦逊和友好。

比如“在下意思”、“承蒙您”、“何敢”等都是常见的谦和之辞。

总结:古代社会中的敬辞与谦辞在人们的言谈之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教学文案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教学文案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

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

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使用敬辞和谦辞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一、敬辞类:“令”字一族:令,意思是美好的,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指对方父亲;令堂,指对方母亲;令郎,指对方的儿子;令爱,指对方的女儿。

“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如:惠顾: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垂爱、垂怜(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

“赐”字一族:用于敬称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

如:赐教:表示请求对方给予指教;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复,包括口头的,书面的等等。

“高”字一族:用于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称别人的见解;高论:称别人的议论;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朋:对朋友的敬称;高邻:对邻居的敬称;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

“贤”字一族: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

如:贤弟:称对方的弟弟;贤侄:对侄辈年轻人的美称。

“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

如: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告:告诉;奉陪:陪伴;陪同做某事。

“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称对方学校。

“大”字一族:尊称对方或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大哥:可尊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大姐:可尊称女性朋友或熟人;大妈、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大驾:称对方;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古代常见的谦辞和敬辞

古代常见的谦辞和敬辞

古代常见的谦辞和敬辞古代常见的谦辞和敬辞敬辞,即表⽰对别⼈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

敬辞,即表⽰对别⼈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于⾃我表⽰谦恭的词语。

千百年来,中国⼈在⼈际交往中使⽤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于⾃我表⽰谦恭的词语。

仪之邦的特点,使⽤敬辞和谦辞还可体现⼀个⼈的⽂化修养。

归纳为“家⼤,舍⼩,令外⼈”⼀句话,意思即对别⼈称⾃⼰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 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如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称⽐⾃⼰⼩的家⼈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家中的⼈(外⼈),则冠以“令”表⽰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称⾃⼰的⼥⼉)、“拙”(如拙见,称⾃⼰的见解)、“鄙”(鄙见,称⾃⼰的意见)、“寒(寒舍,称⾃⼰的家)等等。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年龄)、“⼤”(⼤作,称对⽅的作品)、“⾼”(⾼见,称对⽅的见解)、“拜”(拜托,托⼈办事)等等。

敬辞⽤语,⽤于对⽅ ⼀、“令”:⽤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对别⼈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令尊、令堂:对别⼈⽗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兄妹的敬称 令郎、令爱:对别⼈⼉⼥的敬称令阃:尊称别⼈的妻⼦ 令亲:尊称别⼈的亲⼈ “令”字⼀族,⽤于称呼对⽅的亲属。

如令尊:称对⽅的⽗亲;令堂:称对⽅的母亲;令郎:称对⽅的⼉⼦;令爱、令媛:尊称对⽅的⼥⼉;令兄、令弟、令侄等。

 ⼆、⼆、“惠”:敬辞,⽤于对⽅对⾃⼰的⾏动。

 惠临、惠顾:指对⽅到⾃⼰这⾥来惠存:请别⼈保存⾃⼰的赠品 “惠”字⼀族,⽤于对⽅对待⾃⼰的⾏为动作。

如惠存(多⽤于送⼈相⽚、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到⾃⼰这⾥来;惠顾(多⽤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对⽅允许⾃⼰(做某事);惠赠:指请求对⽅赠送(财物等)。

三、“垂”:敬辞,⽤于别⼈对⾃⼰的⾏动。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附注释)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附注释)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令令尊: 称对方父亲。

令堂: 称对方母亲。

令郎: 称对方儿子。

令爱: 称对方女儿。

惠惠顾: 称他人的光临。

惠存: 请保存。

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

惠赠: 称人赠与的敬词。

垂垂问: 俯问;下问。

垂询: 旧称上对下有所询问。

垂念: 俯念;关怀。

垂爱:关怀, 俯爱。

赐赐教: 对他人指教或来信的敬称。

赐复: 敬称人覆信(回信)的套语。

高高见: 称别人的见解。

高论: 称对方的言论。

高寿: 问老人年龄的敬词。

高龄: 称老人的年龄。

高就: 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高朋: 犹贵宾。

高邻: 对邻居的尊称。

贤贤弟: 对弟子或年岁较幼之友的敬称。

贤侄: 对侄辈年轻人的美称。

奉奉送: 赠送;敬献。

奉还: 敬词。

归还。

奉劝: 敬词。

勉励;劝告。

奉陪: 敬词。

陪伴。

其他久仰: 早已仰慕。

与人初次见面时的客气话。

劳驾: 请别人帮忙做事时用以表示谦恭的套语。

犹言麻烦您。

赏光: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 接受自己的意见。

赏脸: 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贵姓: 动问他人之姓的敬语。

贵庚: 动问中青年人年龄的敬语。

大作: 称人作品的敬词。

大驾: 对他人的敬称。

家家父、家严、家君: 对人称说自己的父亲。

家母、家慈: 对人称说自己的母亲。

舍舍弟: 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弟弟。

舍妹: 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妹妹。

小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称自己的店铺。

愚愚兄: 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

愚见: 谦指自己的意见。

拙拙作: 称自己作品的谦词。

拙著: 谦称自己的著作。

拙见: 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敝人: 对自己的谦称。

敝校鄙鄙人: 自称的谦词。

鄙见: 谦称自己的见解。

其他寒舍: 谦称自己的家。

见教: 指教我。

见谅: 谦词。

谓请对方原谅自己。

斧正: 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常用的敬辞与谦辞教学内容

常用的敬辞与谦辞教学内容

常用的敬辞与谦辞常用的敬辞与谦辞(2019年汇总)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礼”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

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

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

作为一名中国人,怎能不知礼,不明礼呢?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些我国古代常用的一些敬辞和谦辞。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经典,学习礼仪,提升自身!一、敬辞类:“令”字一族:令,意思是美好的,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指对方父亲;令堂,指对方母亲;令郎,指对方的儿子;令爱,指对方的女儿。

“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如:惠顾、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多用于商店对顾客的敬称,如欢迎惠顾,感谢惠顾等,但与欢迎光临有一定区别;欢迎光临,即热情地欢迎客人到来,适用于多种场所,表达对对方到来的一种热情的感情);惠存,用于自己向别人赠送物品,如相片、书籍等,请对方保存的敬辞(多用于向他人赠送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惠赠:指对方赠予自己礼物,向赠予方表达感谢之意的敬辞(比如,收到一位朋友的礼物后,复信可以这样写:足下惠赠精美土产,十分感谢!);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垂爱、垂怜,称对方对自己的关爱(主要用于书信);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

“赐”字一族:用于敬称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

如:赐教,表示请求对方给予指教;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复,包括口头的、书面的等等。

“高”字一族:用于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称别人的见解;高论,称别人的议论;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朋,对朋友的敬称;高邻,对邻居的敬称;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

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

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使用敬辞和谦辞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尤其全国卷,比较注重对谦辞敬辞的考查,今作一小结。

一.谦辞1.“家”字族:对别人表示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

存有:家父(家严、家君、家尊)家母(家慈)家叔、家兄、家姐。

2.“舍” 字族: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

(有人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

“令” 字族放在“敬辞”专项中讲述)有:舍弟、舍妹、舍侄、舍亲(谦称自己的亲戚)、舍间/舍下(谦称自己的家)。

3.“大”字族:胡少安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例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胡少安自己),小儿(自己儿子),小女(自己女儿),小人、小可(地位高的人胡少安自己),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为),小店(自己的商店),小老儿(老年人自称为)。

4.“老”字族:用于老年人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主要有:老朽(老年男子谦称自己),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老衲(老和尚谦称自己,如言“老叫花子”“老要饭的”),老尼(老年尼姑谦称自己),老脸(老年人指自己的面子),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5.“仁义”字族:用作自己的Monestier。

例如:愚兄(向比自己年长的人称自己),高见(表示自己的看法)。

6.“拙”字族:拙作、拙著(谦称自己的文章、著作),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书画),拙见(同“愚见”),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7.“鄙/敝”字族:胡少安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例如:鄙人/敝人(胡少安自己),鄙意、多多(胡少安自己的意见、看法),敝姓(胡少安自己的姓),敝处(胡少安自己的房屋、除此),敝校(胡少安自己所在的学校)。

8.“敢”字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如:敢问(问对方问题),敢烦(麻烦对方做某事),敢请(请求对方做某事)。

七上部编版语文《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七上部编版语文《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专题四 语言表达得体
返回目录
2.(2018北部湾经济区5题2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真是献丑了。”小云拿自己的书法作品向长辈请教,“初学不久,技艺不精, 敬请雅正。” B.送考仪式上校长热情致辞:“一将功成万骨枯!衷心祝愿同学们得偿所愿,中 考大捷!” C.“广播已说要放包安检,你没带耳朵啊?”车站工作人员批评直接背包过安检 的小林。 D.同学提醒我:“记得坚持锻炼哦!”我回应她:“放心吧,我没忘,你不必多 此一举。”
专题四 语言表达得体
返回目录
【解析】A项表达得体。B项中“你走路不长眼呀”一句不文明,有骂人之意,不 得体。C项中“光临”是敬称他人来访,不能是做客的人说,“寒舍”是谦称自 己的家,不能指称别人家,不得体。D项中“有什么话赶紧说”带有命令语气, 不尊重师长,不得体。 【答案】A
专题四 语言表达得体
②不能含有讽刺,如2018北部湾经济区5题C项中的“没带耳朵”。 3.注意有些话语在生活中使用时,因说话人之间的亲疏关系看似没有问题,
但实际上存在不得体之处。
专题四 语言表达得体
返回目录
二、注意语境,明确目的 劝阻、安慰、赠言、祝福、感谢、夸奖、道歉、鼓励等都要注意采用不同的
方式,不能用命令、责备、强硬的语气。如2017北部湾经济区5题C项,本意是写 西瓜的促销广告,但是“多食无益须谨慎”,明显不符合促销的目的。 三、分清褒贬
奉陪:陪伴、陪同对方做某事。
奉还:归还对方。
奉送、奉赠:赠送。
奉托:拜托对方。
专题四 语言表达得体
劳驾: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久仰: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赏光: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接受自己的意见。 赏脸:指给面子,用于请对方接受请求或馈赠。 贵姓:询问对方的姓氏。 贵庚:询问对方的年龄。 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大驾:对对方的尊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常用谦辞敬辞古代常用谦辞一、“拙”字一族: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拙笔:称自己的文章和书画。

如:拙笔一幅,敬请惠存。

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拙著(拙作):称自己的作品。

拙荆: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二、“小”字一族: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

如:小弟有一不情之请。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可:谦称自己。

如:小可不才。

小人:古人指地位低的人,后来地位低的人也用于自称。

如:小人不敢。

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

小店:称自己的店。

小照:指自己的尺寸较小的照片。

如:附小照一张。

三、“薄”字一族:称自己的事物薄技:微小的技能,谦称自己的技艺。

如:薄技在身。

愿献薄技。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的谦词。

如: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

如:些许薄礼,敬请笑纳。

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

如: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一次。

四、“贱”字一族: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贱姓:与“贵姓”相对,谦称自己的姓。

如:(您)贵姓?贱姓王。

贱内: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多见于早期白话)。

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五、“敝”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敝姓:称自己的姓。

敝人:对人称自己。

敝处:谦称自己的家或停住的地方。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六、“鄙”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鄙人:谦称自己。

鄙意:称自己的意见。

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七:“愚”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谦称愚兄:对比自己年龄小的人谦称自己。

愚见:谦称自己的意见。

如:愚见浅陋抛砖引玉。

愚以为:谦称自己认为。

如:愚以为不可。

八、“忝”字一族: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忝列:有愧被引入或处在其中。

如:忝列门墙(愧在师门)忝在:有愧处在其中。

如:忝在相知之列。

忝任:有愧地担任。

如:忝任宰相之职。

九、“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敢问:冒昧地询问,请问。

如:敢问先生贵姓?敢情:请求。

如:敢情先生替我写封信。

敢烦:冒昧地麻烦你。

如:敢烦小姐办件事。

十、“劳”字一族: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劳驾:麻烦你。

劳步:用于别人来访。

如:您公事忙,请问不要劳步。

劳烦:麻烦别人。

如:劳烦尊驾。

劳神:客套话,用于请人办事。

如:劳神代为照顾一下。

十一、“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

家母、家慈:称母亲。

家兄:称兄长。

家姐:称姐姐。

家叔:称叔叔。

十二、“浅”字一族:较少浅见:浅显的见解。

十三、“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舍弟:称弟弟。

舍妹:称妹妹。

舍侄:称侄子。

舍亲:称亲戚。

十四、“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

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

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十五、“寒”字一族:较少寒舍:对人称自己的家。

十六、“不”字一族不才:没有才能。

不敢当:表示承担不起(对方的招待、夸奖等)。

不敏:不聪明(表示自谦)。

不佞:没有才能。

不肖:品行不好(多用于子弟)。

十七、管”字一族:较少管见:浅陋的见识。

另外,还有些零散谦词,数量不多,也容易掌握。

如下:寡人:本来是君王的谦称,即寡德之人。

奴:青年女子自称。

奴家:青年女子的谦称。

妾:古时女子谦称自己。

过奖:谦辞,过份的表扬或夸奖。

后进: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

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不才、鄙人、在下、卑下、窃:“我”的谦称。

过奖:指对方的表扬或夸奖。

见笑:指自己言行的拙劣被人笑话。

托福:指对方福气使自己幸运。

高攀:指与地位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

恕:请对方宽恕原谅自己。

涂鸦: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写画。

错爱:表示感谢对方的爱护、培养。

古代常用敬辞一、“令”字一族:尊称他人的亲属,相当于“你的”令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媛):称对方的女儿。

令亲:称对方的亲戚。

二、“尊”字一族: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尊上:称对方父母。

尊亲:称对方亲戚。

尊驾:称对方。

尊命:对方的嘱托。

尊意:对方的意思。

三、“高”字一族:敬称别人的亲属或事物高堂:尊对方父母。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职位。

如:另谋高就。

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高见:称对方的见解。

四、“拜”字一族:用于动词之前表示尊敬拜访:看望别人。

拜望:指探望别人。

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

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五、“先”字一族:表示已死,用于尊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先帝:称已死皇帝。

先考(先父):称已经死去的父亲。

先慈(先妣):称已死母亲。

先贤: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

六、“华”字一族:称美之词,通常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华诞:称对方的生日。

华堂:称对方的房屋。

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七、“谨”字一族:多用于署名下谨禀:用于祖父母及父母。

谨肃:用于尊长。

谨启、谨白:用于平辈。

谨复:用于复信。

八、“台”字一族:表示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行为台驾:旧称对方。

如:怎奈台驾见了圣上。

台甫: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如:见面问我台甫。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台端: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九、“垂”字一族: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为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

垂青:称别人的重视。

如:台商垂青黄帝故里。

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如:伏自将军垂念。

十、“贤”字一族:表示对尊辈、平辈或晚辈的敬称贤宰:称知县。

如:寄语河南贤宰。

贤家:称对方。

贤弟:称自己或对方的弟弟。

贤郎:称对方的儿子。

如:已与贤郎当面言定。

十一、“屈”字一族:表示委屈对方屈驾:委屈大驾(多用于邀请人)。

屈就: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

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

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十二、“老”字一族:用来尊称别人,有时特指老年人老伯、老大爷、老太爷:可尊称老年男子。

老前辈:尊称同行里年纪较大、资格较老、经验较丰富的人。

老兄:尊称男性朋友。

老总:尊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某些高级领导人(多和姓连用);现也指一些公司的总经理或董事长。

“老”字用于表示姓氏的词后,也可以表示尊重,如称巴金为巴老。

十三、“俯”字一族:旧时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

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

俯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

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十四、“光”字一族: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称客人来到。

光临:称宾客到来。

十五、“雅”字一族: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雅教:称对方的指教。

雅量:称对方的度量大。

雅兴:称对方的兴趣大。

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

十六、“芳”字一族: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芳邻:称对方的邻居。

芳龄:称对方(多用于年轻女子)的年龄。

芳名:称对方(多用于年轻女子)的名字。

十七、“华”字一族:称对方的有关事物华诞:称对方生日。

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华堂:称对方的房屋。

华宗:称人同姓。

十八、“叨”字一族叨光:沾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

叨教:领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

叨扰:打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

十九、“玉”字一族:指对方身体或行动玉成:成全。

玉音: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辞(多用于书信)。

玉体:称对方身体。

玉照:称对方的照片。

二十、“大”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

大哥:可尊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

大姐:可尊称女性朋友或熟人。

大妈、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

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

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

大驾:称对方。

大师(大师傅):尊称和尚。

大名:称对方的名字。

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

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二十一、“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贵干:问人要做什么。

贵庚:问人年龄。

贵国:称对方国家。

贵姓:问人姓。

贵校:称对方学校。

贵恙:称对方的病。

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

二十二、“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恭贺:恭敬地祝贺。

恭候:恭敬地等候。

恭请:恭敬地邀请。

恭迎:恭敬地迎接。

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二十三、“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

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二十四、“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达:告诉,表达(多用于书信)。

奉复:回复(多用于书信)。

奉告:告诉。

奉还:归还。

奉陪:陪伴或陪同做某事。

奉劝:劝告。

奉送:赠送。

奉托:拜托。

奉迎:迎接。

奉赠:赠送。

二十五、“某下”一族:表示对别人的敬称殿下:对帝王的尊称。

阁下:称指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多用于书信中,外交场合)。

麾下:指将帅。

膝下:给父母或祖父母写信时,常在开头的称呼下面加“膝下”。

足下:尊称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