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模式选择—基于商业银行全面介入的视角
竞争与合作:第三方支付业与商业银行的发展

竞争与合作:第三方支付业与商业银行的发展竞争与合作:第三方支付业与商业银行的发展一、高速发展的第三方支付业,不可避免地与商业银行间出现部分业务交叉,未来两者间关系发展走势如何?(一)总体来看,在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第三方支付业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不断深化,该行业与商业银行的业务交叉、功能替代也处于动态发展的趋势中。
从过去十多年第三方支付业的发展实践来看,该行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从不同角度来看,存在着竞争合作(业务关系角度)、融合渗透(商业模式角度)、博弈互动(竞争反应)、补充替代(发展态势)等多种类型的相互关系。
在科技引领综合金融的大趋势下,这种综合性、多样化的复杂关系还将长期存在。
(二)具体地看:1、网络支付安全是两个产业深化合作的重要领域。
在网络支付安全方面,第三方支付业与商业银行(包括银联)的利益诉求是一致的,支付服务的安全控制、风险管理是等未来合作的重要领域。
具体合作事项包括安全技术、反欺诈、反洗钱、防钓鱼、“黑名单”共享等等。
但这种合力的形成还面临着各种配套机制“由谁主导”的现实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政府监管部门的推动应当是有效的。
2、两者之间的竞争关系目前主要反映在第三方支付业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以及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上,而且这种影响还将持续、深入、强化。
目前,第三方支付业影响到的零售业务主要包括信用卡业务、个人信贷业务、代收代付业务(公用事业费、保险、考试等费用),以及与财资管理相关的流动资金管理解决方案、基金网销、应收账款融资中介和保理服务等等。
随着第三方支付业创新力度的加强(筹建中的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支付宝2月底推出的“虚拟信用卡”、已经试水一段时间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是第三方支付业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的“典型代表”),这“三大引擎”在未来十年都将面临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强力竞争。
3、在商业(服务)模式角度来看,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第三方支付业是推动新兴、灵活、多样的商业模式不断影响、改变传统商业模式的“引领力量”。
我国第三方支付企业与商业银行竞合关系研究

我国第三方支付企业与商业银行竞合关系研究一、本文概述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金融领域的背景下,我国第三方支付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竞合关系日益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深度应用,第三方支付以其便捷性、高效性及广泛的场景覆盖能力,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零售业务乃至整体金融服务生态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支柱,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正加速推进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力求在保持既有优势的基础上,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建立更加紧密且多元化的合作关系,共同塑造未来的金融格局。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我国第三方支付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探究二者在市场定位、业务模式、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等多个维度上的相互作用机制。
我们将回顾近年来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迅猛发展态势,剖析其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冲击与互补效应,特别是在用户基础、交易规模、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显著变化。
聚焦商业银行在应对支付行业变革过程中的策略调整与业务创新,探讨其如何通过网上银行、移动支付平台、开放银行等手段强化线上服务能力,以及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账户托管、资金清算、联合营销等方面的合作实践。
进一步,本文将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影响二者竞合关系的关键因素,如政策法规环境、用户支付习惯变迁、数据共享与信息安全问题等。
通过对典型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与商业银行合作案例的剖析,揭示双方在利益分配、风险共担、客户资源互引等方面的博弈与协同模式,以及在构建开放、融合的金融生态系统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尤为重要的是,面对监管环境趋严、金融科技日新月异、消费者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本文将前瞻性地探讨我国第三方支付企业与商业银行如何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保持竞争力的可行路径。
这包括但不限于:明确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与差异化定位,优化业务接口与技术标准以提升合作效率,探索新型业务合作模式如联合信贷、普惠金融、跨境支付等,以及在合规前提下推动数据共享与风险联防机制的建设。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1. 引言1.1 第三方支付的兴起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技术的迅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在中国市场迅速崛起。
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其便捷、安全的支付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线下支付方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
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用户数量和交易额持续增长,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利的支付方式,也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支付渠道。
第三方支付的兴起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
传统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客户流失、收入下降等挑战。
与此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在不断壮大自己的业务范围,拓展支付场景,与商业银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商业银行需要认识到第三方支付的崛起对其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冲击,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
1.2 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来自于第三方支付的竞争压力和服务升级需求。
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而不再依赖传统的银行卡支付方式。
这种转变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以留住客户和吸引新客户。
随着第三方支付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消费者对于支付方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希望能够享受更加便捷、快速和安全的支付体验。
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升级自身服务,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于如何适应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服务,保持竞争力并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满意度。
在面对第三方支付带来的挑战时,商业银行也需要认真思考如何与第三方支付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2. 正文2.1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第三方支付的兴起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随着移动支付、电子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的不断涌现,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资金交易,而无需依赖传统的银行卡或现金支付方式。
这使得商业银行在支付服务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国第三方支付企业与商业银行竞合关系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的竞合关系还将继续发 展。未来,两者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合作也将更加紧密。第三方支付和商 业银行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支付行业的发展,提高支付服务的整体水平。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领域中,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作为主要的参与主 体,他们的竞合关系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3、关系平衡:虽然第三方支付企业和商业银行在某些领域存在竞争,但总 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主要源于双方在共同应对监管压力、防范金融风 险等方面的共同利益。同时,双方通过合作还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整个金融 行业的发展。
然而,随着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快速发展,两者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可能 会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挑战。因此,需要双方在遵守监管政策的前 提下,积极寻求更加紧密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第三方支付出现之前,商业银行在支付领域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随着互 联网的普及和第三方支付的兴起,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挑战。许多学者对 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的竞合关系进行了研究。赵明等人(2019)认为,第三方 支付和商业银行存在合作与竞争两种关系,两者在业务上具有互补性,同时也在 市场上展开竞争。
文献综述
第三方支付企业自2000年代初在国内兴起以来,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金融 市场的重要力量。商业银行则一直是国内金融市场的主导者,但在互联网技术的 冲击下,其传统业务模式受到了挑战。近年来,关于第三方支付企业与商业银行 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作、竞争和监管等方面。然而,大多数研究仅从理论层 面进行分析,缺乏对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
一、第三方支付平台与银行合作 现状
在移动支付领域,第三方支付平台与银行的合作已经成为了趋势。这种合作 能够有效地提高支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支付体验。同时, 银行也可以通过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提高客户黏性。 然而,这种合作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研究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方支付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改变了传统的支付方式,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分析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这种变革。
本文将概述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阐述其在中国市场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力。
接着,通过分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种类和特点,探讨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代理收付、银行卡业务等中间业务的具体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客户关系、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影响,揭示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市场逻辑。
本文还将探讨商业银行在面对第三方支付冲击时应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通过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的成功案例和实践经验,提出商业银行应如何调整业务结构、优化服务流程、创新金融产品,以应对第三方支付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竞争格局和商业模式。
本文还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与特点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和互联网的普及,第三方支付作为电子商务交易的重要支撑,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其便捷、安全、高效的特性,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和商家,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统计,近年来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是在移动支付领域,其便捷性和普及性使得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第三方支付完成交易。
产品创新层出不穷: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如二维码支付、NFC支付、声波支付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和商家的多样化需求。
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与竞争并存: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电子支付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其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第三方支付发展问题研究

网络 支付 , 是指依 托公共 网络或 专用 网络在收付 款人之 间转 移货 币资金 的行 为 , 括货 币汇兑 、 包 互联 网支付 、 动电 话支付 、 移
固定 电话 支付 、 数字 电视支付等 。 第三 方支付 , 特指 这种 支 付服务行 为 , 是指 具备 一定 实力 和 信誉保 障 的独立机 构 。 采用 与各大 银行签 约的 方式 . 提供 与银 行 支付结 算系统 接 口的交 易支持 平 台的 网络 支付 服务 行为 。相应 地 , 种服务 模式 的 网络 平 台称为第 三方 支付平 台 , 台的运 营 这 平 机 构称为第 三方支付企业 。 因此 , 第三方 支付 实际 上是 网络支 付 的一种 实现 形式 , 内 从 容上讲 , 第三方支 付隶属 于网络支付 。 目前 , 内 从 事 网 上 支 付 业 务 的 有 两 类 机 构 组 织 , 网 上 银 国 即 行 和第 三方支付 。 国的网上银行 都是传统 商业银行依 托 自身 的 我
发 , 过 分 析 第 三 方 支付 行 业 现 状 及 监 管 对 其 发 展 的 影 响 . 为 通 认
中. 商业银行应顺 应形势 . 调整思路 , 断提高 自身创新能力 。 不
二 、 国 第 三 方 支 付 现 状 分 析 我
商业银行应抓 住机遇 、 全面介入 , 展 自身的业 务领域 . 实从根 拓 切
转变. 做好人 民的公 仆 , 向人 民学 习 , “ 为人 民服 务 , 人 民评判 , 请 让 人 民满 意 ” 同 时 , 完 善 法 制 建 设 , 强 公 务 员 法 治 意 识 的 培 。 要 加 养, 使公 务员脱 去人 治 的外 衣 , 依法行 政 , 时时处 处为 民办 事 。 提 高服务质量 和效率 。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

Financial View金融视线 |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13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冀国欣 王麒瑞 莫凡玉 唐小丰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山东烟台 264670一、第三方支付现状(一)运营模式1.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
在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下,第三方支付平台仅为用户提供支付系统解决方案与支付服务。
平台在网上交易中独立第三方支付中扮演支付网关的角色。
但与纯网关公司不同,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开设了虚拟账户,而虚拟账户可用于收集接受平台服务的商家信息。
在此基础之上,独立第三方支付系统平台便可以以所收集的商家信息为依据,提供支付方式结算管理功能以外的其他增值服务。
汇付天下、拉卡拉便是该种运营模式。
B2B与B2C市场是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主要市场。
与担保支付企业相比,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更加灵活。
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能够推出个性化的支付方案,方便资金周转,使消费者得到便捷的支付体验。
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线上业务规模小,线下业务规模较大,中国银行的手续费分成以及为客户企业提供定制服务取得的收入是平台收益的重要来源。
图1 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摘要: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持续发展、金融机制不断完善,使第三方移动支付得以迅猛发展。
第三方支付的迅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的三大基本业务的规模受到重大影响。
这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又使其发展道路上充满了新的机遇。
如何在保证自己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改革创新等措施来应对不断发展壮大的第三方支付是当下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任务。
在此背景之下,两者达成良好的竞合关系,才能最终实现共赢,使客户的资金得到更有力的保障,并最大限度地维护客户利益。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商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0)29-0113-03[24]李树斌,何云,郭明晶.信息披露质量、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23):161-164.[25]张嘉望,彭晖,李博阳.地方政府行为、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J].财贸经济,2019,40(07):20-35.[26]毕晓方,姜宝强.财务松弛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基于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的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04):83-90.[27]顾群,翟淑萍,苑泽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与R&D投资效率关系研究[J].经济经纬,2012(05):77-81.[28]Martin Hoeg,Michael Gibbertand,David Mazursky.Financial constraints in innovation projects: When is less more[J].Research Policy,2008,37:1382-1391.[29]路春城,吕慧.政府补贴、融资约束与制造业研发投入[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9,35(04):17-27.[30]何丹.融资约束、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经验证据[J].科技与管理,2015,17(05):76-82.[31]Hovakimian G,Titman S.Corporate Investment with Financial Constrains:Sensitivity of Investment to Funds from Voluntary Asset Sales[R].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2003(38).[32]许敏,朱伶俐,方祯.融资约束、R&D投入与中小企业绩效[J].财会月刊,2017(30):37-43.[33]魏文君,吴蒙.内部控制、融资约束与公司绩效[J].会计之友,2019(21):53-58.作者简介:1.唐洋,天津商业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与成本管理。
论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论文

论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论文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第三方支付已成为一种主要的支付方式,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第三方支付在提供支付服务、金融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了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
1. 引言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第三方支付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一种重要的支付方式。
第三方支付是指独立于买卖双方的一种支付机构介入支付过程中,为买卖双方提供资金托管、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等服务的支付方式。
相比传统的现金支付和银行卡支付,第三方支付具有便捷、快速、安全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本文将重点分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2.1 提供支付服务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支付工具和渠道。
通过第三方支付,消费者可以方便地进行线上线下的支付,商家也可以接收到更多的支付方式。
这使得商业银行需要关注和应对第三方支付的竞争,提升自己的支付服务水平,以满足消费者和商家的需求。
2.2 金融创新第三方支付具有强大的技术和数据能力,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风控模型识别和预防风险。
同时,第三方支付还可以开展融资、贷款、理财等金融创新业务,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机遇。
商业银行可以与第三方支付合作,借助其技术和数据能力,开展更为智能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3 风险管理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支付风险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商业银行需要关注第三方支付所带来的风险,建立起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和控制机制。
商业银行还需要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风险防控措施,避免因第三方支付风险而导致的金融危机和损失。
3.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机遇和挑战3.1 机遇第三方支付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商业银行可以借助第三方支付的渠道和技术优势,推出更多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盈利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即时 到账 服 务
.
. 2 资金 转 移 安 排 的 1提 供 可 靠 的 担 保
.
.
1 财付通账户 . 信用 担保 2 提 供 网上支付 财付通 2 中介 服务 : . 保管 、 代收 、 代付 、 ( ) 、 询、 户纪 中介服务 3 资金 和货 物 安 全 的技术支持 退 付 款 查 账 . 录、 交易异常处理、 暂停或限制部分服务功能 的风险防范保证 3 4 进行支付结算 方 便、 快捷 的通 道 服务
中图分类号 :80 3 F 3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62 2 1 (090 —04 ~0 17 — 872 o )2 0 5 5
’
一
、
引 言
从 20 00年到 20 年 , 03 很多商业银行把 主要精力
调整 。商业银行 从 当初 的有 限合 作 到积极 地全 面介
图 1。 )
收 稿 日期 :O 8 2— 1 2O —1 3
作者简介 : 张细松(94 , , 17 -)男 湖北黄冈人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博士研究生, 山东经济学院后勤处助
教, 研究方向为宏观金融调控。
4 5
西 安 财经 学 院 学报
图 1 0 4— 0 1年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交易额规模 图 2 0 2 1
入 已是情 势使然 。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从 当初的有限合作到商
业银行全 面介入 , 正值全球金融混业 经营主 导背景下
放在“ 将柜 台业务搬 到网上”多数商业银行对于“ 电子支付这一 柜台不能办理 的业 务” 不像 以前那 样需要 借助 外力 , 全面介 入电子支 付业务运 营成 为银行界 的主流 。继 几家 国有商业银 行和股 份制商业银行成 立 , 电子银行 部大力发展电子支付业务后, 第三方支付如雨后春笋
中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模式选择
— —
基于 商业银行全面介入 的视角
张 细 松 , 2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新华金融保险学院 , 1 湖北 武汉 406 ;.山东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0 1) 30 02 5 04
摘 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 , 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迈 向混业经营是一段漫长的过程。第三方支付 的迅速崛起对 中国商业银行传统 的电子支付 主导地位构成了挑战。商业银行全面介入第三方支付有切实的紧迫性和 自身的
第 2 卷第 2期 2 2o 09年 3月
西 安 财 经 学 院 学 报
Jun l f ’IUnv i f 删 o ra Xial i ̄s yo o t a dE [ l i n o Knc I s
V .2 Io2 d I 2 ' . 4
Ma . o 9 r2 o
第 三 方 支付 业务 分 析 表
代表性第三方支付
支付工具 1 支付 宝账户 . 业务范 围 业 务性质
第三方支付 的功能
银 行在第 三方支
付 的作用
. 代管 、 代收 、 代付 、 退返 ( 现 )查 询、 提 、 款项 支付宝 2 中介 服务 : 类金融服务 1 交 易 过 程 的 中介 专属、 交易异常处理 、 暂停 或限制部分服务功能 服务
注: 资料整理来 自 艾瑞咨询(0 7 2 0 年中国第 三方 电子支付交 易额 规
模突破 10亿) 0 。
据艾瑞公司的企业统计 , 在众 多第 三方支付 中 07 “ 支付宝” 市场份额最大 ( 4 .0 , 占 7 6 %)其次是“ 财付 图 2 2 0 年 中国 第 三 方 电子 支付 市 场 交 易额 规 模 市 场 份 额 注: 资料整理来 自艾瑞 咨询( 0 7 2 0 年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交易额规 通 ”( 1 . 0 占 7 0 %)和 “ 国 银 联 电 子 支 付 ”(占 中
规模和市场份额、 第三方支付业务两个方面的研究, 求 证中国商业银行全面介人第三方支付的合适理由。
( ) 一 第三方 电子支付 交易额 规模和市 场份额 艾瑞公司 20 07年的市场调查显示, 中国第三方
支付 20 年电子支付交易额规模超过 1 0 亿元。 07 0 0 根据 20 年到 20 年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交易额 04 07 规模以及持续的增长势头推算 , 2 1 年中国第三 到 01 方电子支 付交易 额规模 将达 到 1 0 2 50亿元 ( 见
般涌现 。第三方 支付 作为 “ 有信 誉保 障 , 用与相 具 采
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关键时期, 第 三方支付如何 发展 , 商业 银行 以何种 方式 介入 , 入 介 的程度又如何 ?
二、 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
本节力图通过对第三方支付市场 电子支付交易额
应各银行签约的方式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 口 和通道服务, 能实现资金转移和网上支付结算服务的 机构”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发展得几近 神速 , 网银在 , 如 线、 云网、 快钱网、 西部支付等国内共有几十家之多。 这些第三方支付的电子支付交易额规模从 20 年的 04 7 亿元发展到 20 年的 10 多亿元 , 4 07 00 其中几家大的 公司规模相当大, 业务还相当成熟。在电子支付市场 的波涛汹涌中, 第三方支付离不开商业银行, 商业银 行也急需借助第三方支付的平台完成业务和战略的
1 .O , 图 2 2 2 %) 见 。
模突破 lO O O亿) 。
( ) 二 第三方支 付业务 分析
以2 0 年第三方 电子支付市场交易额规模市 07 场份额 最大 的三 家公 司 为代 表 , 析第 三 方 支付 交 分
附表
易过程中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的不同作用。其分 析结 果如 附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