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3-1选修三2.10《简单的逻辑电路》WORD教案4

合集下载

物理选修3-1人教新课标2.10逻辑电路教案

物理选修3-1人教新课标2.10逻辑电路教案

选修3-1 第二章2.10简单的逻辑电路教案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观察门电路的基本作用。

初步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从中可以看出:第一、这里的要求很低;第二、学习逻辑电路必须做实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符号及真值表;(2)会用真值表表示一些简单的逻辑关系;(3)会分析、设计一些简单的逻辑电路。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与实验,理解“与”、“或”、“非”逻辑电路中结果与条件的逻辑关系;(2)通过简单的逻辑电路设计,体会逻辑电路在生活中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数字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巨大改变,关注我国集成电路以及元器件研究的发展情况;(2)体验物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3)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体会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种门电路的真值表及符号。

难点:数字电路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学生刚学完稳恒电流及复杂电路分析,对电势等概念比较清晰,但分析复杂电路的水平有限,加上教材中本节属于对稳恒电流的补充,对后面的传感器知识起引领。

故准备重点讲解“与”门、“或”门以及“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六、课前准备门电路演示板、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讲解:楼道自动控制灯。

①白天,灯不亮。

②没有声音,灯不亮。

③通电,夜晚,拍手,灯亮。

师:像这样,现在很多电器中都包含了“智能”化逻辑关系,实现这些逻辑功能离不开数字信号。

请同学们举例。

生:遥控器、机器人等。

师介绍:①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电压信号。

②数字信号:只有两个对立的状态,高电平“1”,低电平“0”。

数字信号的“0”和“1”好比事件的“是”与“非”,而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数字电路,就有了辨别“是”、“非”的逻辑功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电路——门电路。

高中物理 2.11《简单的逻辑电路》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 2.11《简单的逻辑电路》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第二章第11节《简单的逻辑电路》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1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1:《简单的逻辑电路》教案-新版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1:《简单的逻辑电路》教案-新版

2.10 简单的逻辑电路核心素养通过《简单的逻辑电路》的自主探究学习过程,让学生养成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并感受数字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巨大改变、体验物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教学目标1、知道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概念,了解数字电路的优点。

2、知道“与”门、“或”门、“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3、初步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电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

教学难点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的意义。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手段声光控感应灯、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设备、三种门电路演示示教板、电压表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演示:一盏神奇的灯接通电源,灯不亮;有声,灯不亮;挡住光线,全场安静,灯不亮;挡住光线,拍手,灯亮。

点评:通过演示声光控感应灯,引发学生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

(2)教师简介:身边的“数字”话题:数码产品、数字电视、DIS实验、家电等。

这些电器中都包含了“智能”化逻辑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逻辑电路。

二、进行新课1、数字电路的介绍教师介绍:A、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1)数字信号在变化中只有两个对立的状态:“有”,或者“没有”。

而模拟信号变化则是连续的。

(2)调节收音机的音量,声音连续变化,声音信号是“模拟”量。

(3)图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息:点评:引导学生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特征。

B、数字电路逻辑电路门电路数学信号的0和1好比是事物的“是”与“非”,而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称数字电路,因此,数字电路就有了判别“是”与“非”的逻辑功能。

下面我们将学习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电路—门电路。

2、门电路(1)“与”门教师介绍:所谓“门”,就是一种开关,在一定条件下它允许信号通过,如果条件不满足,信号就被阻挡在“门”外。

教师:(投影)教材图2.10-2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

体会“与”逻辑关系。

思考与讨论:谈谈生活中哪些事例体现了“与”逻辑关系。

人教版物理选修3-1《简单的逻辑电路》教案设计

人教版物理选修3-1《简单的逻辑电路》教案设计

简单的逻辑电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与”门、“或”门及“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2.初步了解“与”门、“或”门及“非”门电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学会识别各种不同的门电路。

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最基本的逻辑电路“与”门、“或”门和“非”门的功能。

以及理解各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

三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数码产品、数字电视、DIS实验、家电等。

这些电器中都包含了“智能”化逻辑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逻辑电路。

新课讲解:1.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在变化中只有两个对立的状态:“有”,或者“没有”。

而模拟信号变化则是连续的。

调节收音机的音量,声音连续变化,声音信号是“模拟”量。

图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2.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叫数字电路我们研究数字电路研究逻辑电路研究门电路门电路是一种有一个或多个输入端,只有一个输出端的开关电路,是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

门电路就像一扇门,当具备开门条件时,输出端就有一个信号输出;反之,门关闭,就有另一个信号输出。

3.“与”门在图 2.10-2中,使灯L亮的条件是。

像这样:如果一个事件的几个条件都满足后,该事件才能发生,这种关系叫“与”逻辑关系。

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简称“与”门。

所以该电路是一个“与”门电路。

课本P75的思考与讨论。

“与”门的符号如图 2.10-3所示。

一个开关有通、断两种情况,请在表1中填写开关A 、B 通断的四种可能组合及灯泡亮熄的不同情况。

若用数学语言表述表1中的关系,就是: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

请用这种描述填写表2表2用数字描述了各种控制条件和控制结果,这种表格称为真值表。

表2由真值表可知,“与”门逻辑式Y=。

课本P76的演示4.“或”门在图 2.10-6中,使灯L 亮的条件是。

像这样:如果几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输入结果ABY条件结果开关A开关B灯泡L件得到满足,某事件就会发生,这种关系叫“或”逻辑关系,具有“或”逻辑关系的电路叫“或”门。

人教版物理【选修3-1】优秀教案:2.10《逻辑电路》

人教版物理【选修3-1】优秀教案:2.10《逻辑电路》

选修3-1 第二章2.10简单的逻辑电路教案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观察门电路的基本作用。

初步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从中可以看出:第一、这里的要求很低;第二、学习逻辑电路必须做实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符号及真值表;(2)会用真值表表示一些简单的逻辑关系;(3)会分析、设计一些简单的逻辑电路。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与实验,理解“与”、“或”、“非”逻辑电路中结果与条件的逻辑关系;(2)通过简单的逻辑电路设计,体会逻辑电路在生活中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数字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巨大改变,关注我国集成电路以及元器件研究的发展情况;(2)体验物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3)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体会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种门电路的真值表及符号。

难点:数字电路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学生刚学完稳恒电流及复杂电路分析,对电势等概念比较清晰,但分析复杂电路的水平有限,加上教材中本节属于对稳恒电流的补充,对后面的传感器知识起引领。

故准备重点讲解“与”门、“或”门以及“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六、课前准备门电路演示板、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讲解:楼道自动控制灯。

①白天,灯不亮。

②没有声音,灯不亮。

③通电,夜晚,拍手,灯亮。

师:像这样,现在很多电器中都包含了“智能”化逻辑关系,实现这些逻辑功能离不开数字信号。

请同学们举例。

生:遥控器、机器人等。

师介绍:①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电压信号。

②数字信号:只有两个对立的状态,高电平“1”,低电平“0”。

数字信号的“0”和“1”好比事件的“是”与“非”,而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数字电路,就有了辨别“是”、“非”的逻辑功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电路——门电路。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十节《简单的逻辑电路》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十节《简单的逻辑电路》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十节《简单的逻辑电路》精品教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概念,了解数字电路的优点。

2、知道“与”门、“或”、“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3、初步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电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突出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数字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巨大改变;2、体验物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3、体验网络互动课堂在学习活动中的优越性。

【学习重点】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

【学习难点】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的意义。

(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课件展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波形,这两种信号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得出模拟信号是连续的,数字信号只有两个对立的状态。

教师活动: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叫数字电路,数字电路主要研究电路的逻辑功能,现在我们学习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电路-门电路。

课件展示什么是门电路。

(二)进行新课一、“与”门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某单位财务室为了安全,规定不准一个人单独进入。

为此在门上以右图的形式装了两把锁。

怎么样门才能被打开呢?学生活动:只有两个人同时把锁打开,门才能被打开。

教师活动:思考这个事例中事件和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事件的几个条件都满足后,该事件才发生。

教师活动:这种关系就是“与”逻辑关系,生活中还有那些事例能体现“与”逻辑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并回答:声光控开关,只有晚上,有声音这两个条件都满足,灯才亮(学生一)登陆QQ,只有账号和密码都正确,才能登陆(学生二)(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具体事例的分析,加深对“与”逻辑关系的理解)教师活动:教师进行点评,并介绍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叫“与”门电路,简称“与”门。

然后课件展示新问题:请同学们利用前几节课中我们学习的串并联电路设计一个电路,能够实现只有两个电键都闭合,电灯才能发光的功能,并记录两个开关的断开和闭合对灯泡亮灭的影响,并思考其中的逻辑关系。

人教版物理【选修3-1】优秀教案:《逻辑电路》

人教版物理【选修3-1】优秀教案:《逻辑电路》

简单的逻辑电路教案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观察门电路的基本作用。

初步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从中可以看出:第一、这里的要求很低;第二、学习逻辑电路必须做实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符号及真值表;(2)会用真值表表示一些简单的逻辑关系;(3)会分析、设计一些简单的逻辑电路。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与实验,理解“与”、“或”、“非”逻辑电路中结果与条件的逻辑关系;(2)通过简单的逻辑电路设计,体会逻辑电路在生活中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数字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巨大改变,关注我国集成电路以及元器件研究的发展情况;(2)体验物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3)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体会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种门电路的真值表及符号。

难点:数字电路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学生刚学完稳恒电流及复杂电路分析,对电势等概念比较清晰,但分析复杂电路的水平有限,加上教材中本节属于对稳恒电流的补充,对后面的传感器知识起引领。

故准备重点讲解“与”门、“或”门以及“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六、课前准备门电路演示板、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 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讲解:楼道自动控制灯。

①白天,灯不亮。

②没有声音,灯不亮。

③通电,夜晚,拍手,灯亮。

师:像这样,现在很多电器中都包含了“智能”化逻辑关系,实现这些逻辑功能离不开数字信号。

请同学们举例。

生:遥控器、机器人等。

师介绍:①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电压信号。

②数字信号:只有两个对立的状态,高电平“1”,低电平“0”。

数字信号的“0”和“1”好比事件的“是”与“非”,而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数字电路,就有了辨别“是”、“非”的逻辑功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电路——门电路。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1.“与”门师:门是一种条件开关,只有当输入信号满足一定条件时,门才能被打开,才有输出信号。

高中物理2.10逻辑电路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_1

高中物理2.10逻辑电路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_1

2.10简单的逻辑电路教案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观察门电路的基本作用。

初步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从中可以看出:第一、这里的要求很低;第二、学习逻辑电路必须做实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符号及真值表;(2)会用真值表表示一些简单的逻辑关系;(3)会分析、设计一些简单的逻辑电路。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与实验,理解“与”、“或”、“非”逻辑电路中结果与条件的逻辑关系;(2)通过简单的逻辑电路设计,体会逻辑电路在生活中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数字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巨大改变,关注我国集成电路以及元器件研究的发展情况;(2)体验物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3)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体会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种门电路的真值表及符号。

难点:数字电路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学生刚学完稳恒电流及复杂电路分析,对电势等概念比较清晰,但分析复杂电路的水平有限,加上教材中本节属于对稳恒电流的补充,对后面的传感器知识起引领。

故准备重点讲解“与”门、“或”门以及“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六、课前准备门电路演示板、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讲解:楼道自动控制灯。

①白天,灯不亮。

②没有声音,灯不亮。

③通电,夜晚,拍手,灯亮。

师:像这样,现在很多电器中都包含了“智能”化逻辑关系,实现这些逻辑功能离不开数字信号。

请同学们举例。

生:遥控器、机器人等。

师介绍:①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电压信号。

②数字信号:只有两个对立的状态,高电平“1”,低电平“0”。

数字信号的“0”和“1”好比事件的“是”与“非”,而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数字电路,就有了辨别“是”、“非”的逻辑功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电路——门电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门
(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选修3-1第78页)
实验原理:
图 1 图1是集成电路非门的引脚图,逻辑非门工作时,需要把DD V 接到稳压电源的正极,把SS V 接到稳压电源的负极,因为元件上面集成6块独立的非门,在实验中只需要使用一个就可以了,因此把1i 作为输入端,接输入电压,把1o 作为输出端,接输出电压,下面是非门的在电路中的通用逻辑符号和真值表。

图 2
表 1
当然非门也可以用晶体三极管做成,采用图3中的电路图就可以实现该逻辑功能。

图 3
电路中100b R k =Ω, 1.8c R k =Ω,电容器F c μ470=。

当输入低电压时,基极b 和发射极e 之间没有足够的电压,因此三极管基本处于截止状态,集电极c 与发射极e 之间相当于一个非常大的电阻,因此输出电压为高电压;当输入高电压时,三极管可以产生很大的集电极电流c I ,相应的输出电压为低电压。

实验目的:
了解非门的逻辑作用。

实验装置:
电子计算机,数据采集器,两个电压传感器,电阻箱,非门集成电路或者晶体三极管或者逻辑门电路板,直流电源,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1.先按电路图连接各个器件,并注意集成电路的引脚位置,把DD V 接到稳压电源的正极,把
SS V 接到稳压电源的负极;
2.将两个电压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的1,2通道连接,然后将数据采集器与计算机连接,进
入“TriE iLab ”数字化信息系统;
3.把两个电压传感器的信号输入端的导线分别短接,对电压传感器进行校零,将电压传感
器的两个信号输入端的负极都接到稳压电源的负极,也就是电路中的地,然后把连接1通道的电压传感器的信号正极接到非门的1i 脚,把连接2通道的电压传感器的信号正极接到非门的1o 脚;
4.打开模板“非门”,在采集间隔和采集数量窗口输入合适的数值,点击开始按钮,然后
输入端分别与高电压与低电压接触,观察输出结果;
5.实验也可以采用图3中的电路进行实施,只要把将电压传感器的两个信号输入端的负极
都接到稳压电源的负极,也就是电路中的地,然后把连接1通道电压传感器的信号正极接到输入端正极,然后把2通道电压传感器的信号正极接到输出端正极,就可以按相似的步骤完成实验了。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采用集成电路做出的实验结果
可以看出,输入低电平(约0.41V)时,输出高电平(约5.19V);输入高电平(约4.62V)时,输出低电平(0.00V),实现了逻辑非。

2.采用晶体三极管电路的实验结果
同样可以看出,输入高电平(约 4.19V)时,输出低电平(0.06V);输入低电平(0.37V)
时,输出高电平(约4.50V),实现了逻辑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