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word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学案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精品教学案.docx

3.1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导学目标】1. 简述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及受精过程。
2. 简述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及其主要特点。
3. 认同胚胎工程建立及发展的意义。
【自主学习】一、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哺乳动物)1. 精子的发生(1) 场所: _________ 。
(2) 时期:从 _______ 开始,到生殖机能衰退。
染色体复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薛裂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 遁丄四个③第三阶段:精子细胞亚精子。
(4)形态:外形似蝌蚪,分头、 __________ 和尾三大部分。
2.卵子的发生(1) 场所: _____ 。
(2) 时期:在 _______ 分化后。
(3) 过程:卵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 _________ 一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 _________ 一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 ______________ o二、受精1. 概念: __________ 与 ______________ 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
2. 场所:雌性的 ____________ o3. 受精过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子获能:刚排出的精子,不能立即与卵子结合,而必须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内发生一定 的生理反应,而获得 的现象。
⑵卵子的准备:动物排除的卵子,有的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有的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 们都要在 ____________ 内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 ________________ 时,才具备受精的能力。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精阶段:主要包括精子穿越 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入卵黄膜, _ 形成和 ______________ 结合。
人教版选修三 3.1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第1课时)教案

专题三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全专题的基础,理论性较强,学生会感到抽象和深奥,也不适宜过分探究。
但本专题又是社会热点,容易调动学习兴趣。
因此,宜借助多媒体和网络,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及受精过程。
(2)简述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及其主要特点。
2.能力目标:快速阅读提高自学的能力,有助于理解精子获能、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的概念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胚胎工程建立及发展的意义。
体会运用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在评价过程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不断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的发生(2)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3)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2.教学难点(1)哺乳动物受精过程中精子获能、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2)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四、学情分析五、教学方法1.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完成学案预习部分。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2课时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
例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
目的:经过处理后的胚胎,还需要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八、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1931年3月11日-),美国著名的新闻和媒体经营者,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英里的一个农场,毕业于牛津大学。
高中生物选修3优质教学设计15: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教案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是教材中专题三《胚胎工程》的第一节。
本节内容的前半部分介绍了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学生在必修二的“减数分裂”中已经学习过相关知识,但当时仅侧重于对染色体变化的学习。
本节将继续学习精子和卵子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侧重从发生的时间、场所、具体过程等角度来学习。
对不少“减数分裂”认识不清的学生来讲,本节课的内容有些难度,比如卵子发生过程中的MⅡ进行的时间。
教材针对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延伸,提出一系列问题,比如:精卵形成后,如何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如何发育成为一个完整的新个体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参的要求,本节知识分两个课时、三个层次进行讲授。
第一课时学习第一个层次,即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对发生的时间、场所要注意强调;第二课时学习后两个层次,即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胚胎工程的概念。
(2)理解和掌握精子和卵细胞的发生时间、场所和过程。
2.过程与方法由于学生相关的知识储备不足和本节知识的抽象性,教师在讲授时采用问题引导法和多媒体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胚胎工程建立及发展的意义。
(2)通过精子细胞变形过程的学习,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精子和卵子的发生过程。
难点:理解和掌握卵子发生的时间、场所。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引入新课:我们知道,一般一头母牛一年只能孕育一个胚胎,生下一头小牛。
如果让一头高产奶牛大量繁殖是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办法一,利用核移植技术培育克隆牛;办法二,借腹怀胎,让高产奶牛的若干卵子和优秀公牛的精子体外受精并发育成若干胚胎,然后再把胚胎移植到若干母牛子宫内,以实现一年时间生育大量优质后代的目的。
[答案]是肯定的。
这就是胚胎工程的内容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胚胎工程,了解精子和卵子是怎样产生的。
高中生物选修3优质教学设计1:3.1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教案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教案【教学目标】1、简述胚胎工程的概念。
2、简述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及受精过程。
【教学重点】1、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的发生2、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教学难点】哺乳动物受精过程中精子的获能、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巩固练习】1.一个卵泡中能形成成熟的卵子的个数是( A )A.1B.2 C.4D.82.初级卵母细胞的第一次减数分裂完成于( A )A.排卵前后,在卵巢内 B. 受精前,在卵巢内C. 排卵前后,在输卵管 D. 受精时,在输卵管内3.次级卵母细胞的第二次成熟分裂完成于(D )A.排卵前,在卵巢内 B. 受精前,在输卵管内C. 排卵后,在腹腔内D. 受精时,在输卵管内4.卵子的成熟部位和受精部位正确的是(C)A.卵巢卵巢B.卵巢输卵管C.输卵管输卵管D.输卵管子宫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A.雄性动物从初情期开始产生精子B.1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C.对多数家畜来说,精子在睾丸内形成时间为两个月左右D.动物体型大的产生的精子多且大6.关于精子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B)A.由精子细胞变态形成B.精子一旦形成,便具有了受精能力C.精子头侧面观呈梨形D.精子是处于最后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7.一个杂合体的雌豚鼠,基因型为FfEe,其排出的一粒卵细胞基因为Fe,则可推知其随之产生的极体基因为( C )A.a、b、b B.a、b、c C.c、d、d D.a、b、d8.排卵是指( A )A.卵子从卵泡中排出B.卵泡从卵巢中排出C.排出的卵子是成熟的卵细胞D.排出的卵子马上可以与精子结合9.精子与卵子结合过程中穿越的两道屏障是(B)①顶体反应②透明带反应③卵黄膜封闭作用④精子穿越放射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0.在受精过程中(B)精子必须发生顶体反应,释放顶体酶顶体酶可使精子穿过放射冠、透明带、卵细胞膜卵细胞恢复并很快完成了第一次成熟分裂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分别形成雄原核和雌原核⑤透明带反应防止了多精入卵和多精受精的发生A.①②⑤B.①⑤④C.②③④D.②④⑤。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3.2《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word教案

【优化设计】-高中生物 3.2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教学建议本节内容是在哺乳动物体内受精和胚胎发育的理论基础上,着重简述哺乳动物体外受精和胚胎早期培养的技术方法。
本节内容简单,学生通过阅读基本能明白。
另外,由于所讲内容技术性较强,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不易激发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可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以“试管牛”为例,创设出一种新的学习情境,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以胚胎工程学家的身份出现,去思考和探究“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的过程,领悟其探究的方法,以达到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获取知识的目的。
创设情境,提出如何解决良种牛的快速繁殖问题,并很自然地提出“借腹怀胎”问题。
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体外受精在生产实际中的意义,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抽象内容的兴趣。
请学生回忆第一节课的内容,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哺乳动物体内胚胎的形成需要经过哪些过程?(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受精—胚胎的发育)(2)哺乳动物体外胚胎的发育需要完成哪些环节?(获得精子和卵子—体外受精—体外胚胎培养)首先,请学生阅读教材;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研究“试管牛”工厂化生产的技术流程,并拟出以下关于技术流程的研究题目,由学生讨论交流: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胚胎的早期培养,画出“试管牛”工厂化生产的技术流程图解;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参考资料如何选择用于体外培养的卵母细胞在选择卵母细胞时,无论用哪种方法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外围一般都应该有数层卵丘细胞所包围,形成一个叫卵丘复合体的结构。
这种结构对于卵母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的成熟是十分重要的。
在对家畜体外受精的操作中,一般把未成熟的卵母细胞分成A、B、C、D四级。
对A级卵母细胞要求是有3层以上的卵丘细胞包围,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均匀;B级是少于3层卵丘细胞,但卵母细胞质要均匀;C级为没有卵丘细胞包围的卵母细胞,又称裸卵,培养效果很差;D级是退化或死亡的卵母细胞,应淘汰。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教案: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Word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简述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的发生比较精子和卵子发生的异同点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表达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体验自主获取知识的快感,从而产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求知欲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精子的变形,卵子的发生和成熟难点:卵子的发生和成熟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通过播放受精作用的视频导入新课,用倒叙的方式提出问题,发生受精作用的精子和卵子是如何形成的?学生回答:“减数分裂”,这是必修二减数分裂的内容,然后用幻灯片简单展示精子和卵子的发生的过程,唤起学生对减数分裂知识的记忆,然后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
【讲授】精子的发生在幻灯片上展示精子发生的3个问题:(1)精子发生的场所、时间,(2)各种家畜的精子发生过程大体分为哪三个阶段?(3)第三阶段精子细胞如何变形为精子?成熟的精子包括几部分,形态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精子的发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61页—62页相关内容,在导学案上独立完成相关的问题。
在学生自主学习完后,由老师抽问和在展示平台展示学生导学案的方式学生来一一解答这3个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老师进行引导并作点评。
【讲授】精子的发生老师又提出两个思考题:(1)精子细胞变成精子的过程中,细胞核和线粒体都保留了下来,怎样理解这一现象?为什么精子中线粒体集中在尾的基部?(2)家畜每次射精排出的精子数以亿计,但是通常只有一个精子能够与卵子结合,这能说是一种浪费吗?怎样理解这一现象?【活动】精子的发生学生通过思考来解答,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讲授】精子的发生在此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教版选修三 3.1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教案 (3)

专题3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一、教学目标1.简述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及受精过程。
2.简述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及其主要特点。
3.认同胚胎工程建立及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的发生。
(2)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
(3)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
2.教学难点(1)哺乳动物受精过程中精子的获能、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2)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策略本节是本专题的起始课,课文的导入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重要作用。
本节可用题图或其他有关的背景材料导入,通过背景材料引出胚胎工程的概念。
关于《科技探索之路──胚胎工程的建立》,建议用学生快速阅读和教师讲述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快速阅读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有助于理解课文)。
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读完一遍教材,然后,将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重新快速阅读一遍,再从读过的段落和句子中试着分析和理解下面的问题:(1)胚胎工程的建立可大致分为几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胚胎工程技术有什么重大突破?这些重大突破对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说胚胎移植技术的成功和应用带动和加速了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3)美籍华人科学家张明觉在动物生殖生理学上有什么重大发现?这个发现对促进胚胎工程实现产业化有何意义?(4)通过胚胎工程的建立过程,你如何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最后,由小组推选一人,或由教师随机地选择学生来讲解这些问题。
当发言的学生讲完后,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教师的讲述着重于对学生的讨论发言进行总结和评价。
要明确指出,研究胚胎工程的百年发展史,能增加我们对胚胎工程研究过程的了解,从中领悟科学的发展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
同时,也使我们看到,胚胎工程的研究每取得一项突破,都会给畜牧业、医学的发展带来一次飞跃;而畜牧业、医学的每一次飞跃发展,又都会给胚胎工程带来新的课题,促进胚胎工程的发展。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高中生物教案又范文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内受精的概念,掌握受精过程及受精卵的早期发育。
2. 通过对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内受精的定义及过程2. 受精卵的早期发育过程3. 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来源4. 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化5. 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内受精的过程,受精卵的早期发育,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
2. 教学难点:受精卵的分裂和发育过程,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来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生殖系统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体内受精的概念和过程:详细讲解受精卵的形成过程,受精卵的早期发育。
3. 讲解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来源:介绍胚胎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来源及作用。
4. 讲解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化:通过实例展示细胞分化的过程和结果。
5. 讲解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介绍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6. 课堂练习:设置相关题目,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作业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作业、小测验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对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七、教学拓展:1. 介绍体内受精在其他生物中的例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 探讨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在人类生殖健康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2. 教学参考书:提供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
育》word教案
教学建议
1.关于“体内受精过程”的教学,建议在学生已有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图解等进行讲述。
对学生没学习过的精子的变形、卵泡的形成、卵子成熟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场所及时刻等有关内容进行重点介绍,以使学生对精子和卵子发生的过程有更全面的了解。
讲述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概念,而不是将概念灌输给学生。
例如,让学生自己比较出精子与卵子在发生上的重要区别,总结出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
2.关于受精作用的过程的讲解,建议结合下图进行
结合此图讲解受精作用的过程时,能够据图设置问题串,关心学生明白得这一抽象过程,因为这一过程概念太多,借助模式图,“透亮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就能在明白得的基础上把握。
3.关于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教材删繁就简地讲述了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及胚层分化→胎儿雏形形成的过程,以及各时期的重要特点。
其中重点讲述了与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紧密相关的桑椹胚细胞的全能性、囊胚中具有分化能力的内细胞团。
这些内容为本专题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教师要充分利用录像、动画或图片等进行讲述,以增强直观性。
参考资料
哺乳动物卵巢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位于雌性动物的腹腔,左、右各有一个,多为椭圆状或圆球状。
其形状、大小和结构因种类、年龄和生理状态而异。
卵巢由实质部和被膜构成。
实质部又分为皮质部和髓质部。
皮质部靠近被膜,其中储存大量的原始卵泡和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卵泡和卵泡的续产物,要紧包括:黄体、白体和闭锁卵泡等。
卵巢的髓质部位于卵巢的中间部位,含有纤维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
卵巢中有卵泡,每个卵泡中有一个卵母细胞。
卵泡中的卵母细胞在排卵前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哺乳动物卵巢结构模式图
卵巢的要紧功能有两个,其一是储备卵泡,排出卵子;其二是产生与生殖有关的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