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规范》
住宅建筑规范标准

1 总则1.0.1 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住宅设计。
1.0.3 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1.0.4 住宅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用关规定。
1.0.5 住宅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及居住区规划的要求,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
1.0.6 住宅设计应推行标准化、多样化,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1.0.7 住宅设计应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
1.0.8 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除满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根据需要应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使用要求。
1.0.9 住宅设计除应符合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住宅 residential buildings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0.2 套型 dwelling size按不同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
2.0.3 居住空间 habitable space系指卧室、起居室(厅)的使用空间。
2.0.4 卧室 bed room供居住者睡眠、休息的空间。
2.0.5 起居室(厅) living room供居住者会客、娱乐、团聚等活动的空间。
2.0.6 厨房 kitchen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
2.0.7 卫生间 bathroom供居住者进行便溺、洗浴、盥洗等活动的空间。
2.0.8 使用面积 usable area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的面积。
2.0.9 标准层 typical floor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
2.0.10 层高 storey height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住宅建筑规范

住宅建筑规范住宅建筑规范是为了确保房屋的设计、建造、使用等环节能够符合相关的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保障住户的安全和生活质量而制定的规范。
下面是一份大致的住宅建筑规范,包括了设计、建造和使用方面的要求。
设计方面:1. 建筑用地应具备相关的法定土地用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且具备基本的防洪、防渗条件。
2. 设计应根据住户数量、功能需求等进行合理布局,确保通风、采光和舒适度。
3. 建筑结构设计应符合强度、稳定性和抗震要求,能够承受正常的荷载和外部环境变化。
4. 设计应符合相关的消防安全标准,包括消防通道、灭火设备等配置。
建造方面:1. 建筑材料要求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建筑施工应按照相关的工艺流程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 建筑结构应进行必要的地基处理,确保建筑的稳定和安全。
4. 建筑外墙应具备防水、保温等功能,能够抵抗风雨侵蚀。
使用方面:1. 住宅应具备基本的居住功能,包括合理的室内布局、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条件。
2. 住宅内部设施应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包括供水、排水等系统。
3. 住户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理的使用和管理,不得私自改造或拆除构件。
4. 住宅小区应配备相关的配套设施,包括照明、绿化、停车等服务设施。
总结:住宅建筑规范是为了保障住户的安全和生活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
设计上要符合合理布局、通风、采光和结构强度的要求;建造上要保证使用符合标准的材料和施工工艺;使用上要按照规定进行合理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居住的便利和安全。
只有遵循住宅建筑规范,才能够建造出安全、舒适且符合标准的住宅。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住宅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住宅设计规范》一、通用规定1、为保证住宅群落的安全、功能高效、节约能源,提高居住人居环境品质,依据《住宅建筑规范》,制定住宅设计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各种住宅建筑设计。
3、设计单位(个体)必须遵守本规范,依据本规范,根据本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优化建筑设计方案,维护居住人的安全和群落和谐发展。
二、建筑外观要求1、建筑外观要寓意和谐、舒适、安逸的美感,形制按照当地传统建筑风格设计,其中有特色、有秩序、有节制。
2、建筑及其围护结构的形体设计应尽量减少山体的开挖,不增加山体形体的改变。
3、建筑外墙应采用抗震设计,并选用耐候、耐腐蚀高端新材料,外墙要受排水性能良好,保护墙面。
三、建筑布局要求1、住宅建筑布局要紧凑,交通布置合理,群落几何形式应协调统一,融合自然环境。
2、室外布置要有通风光照的畅通,有充足的景观及娱乐设施,道路等要设置标识灯,方便居民活动。
3、住宅建筑周围应设置绿化带或公共空间,实现群落的有机结构,提升住户的居住质量。
四、室内设计要求1、设计要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合理布置室内空间结构,保证室内空间通风采光足够。
2、住宅室内装修要注意节约能源,选用节能环保材料,保障室内空气洁净,避免污染,执行各项安全技术规范,确保人的安全。
3、住宅室内噪音控制要有效,如室内应当采用厚实的吸音隔墙,减少外界噪音的侵入,保护住户的健康。
五、配套设施要求1、社区绿地设施应完善,设有儿童游乐场、水景公园、植物景观等设施,丰富居民活动。
2、社区停车场应设计合理,车辆交通顺畅,停车设施要完善,配有停车灯、活动台、锚索等设备,保证社区安全。
3、住宅配套设施应包括物业管理服务、健身设备、生活服务等,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提供必要的服务。
六、安全设计要求1、建筑应按有关国家建设标准的设计和施工要求,采取合理的抗震技术,确保建筑的安全可靠。
2、群落内部和外部要设有合理的防盗、消防和紧急救护等设施,保证住户及其财物的安全。
住宅建筑规范

住宅建筑规范住宅建筑规范是指为了保障人民居住安全和健康、提高住房质量,按照国家关于住宅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对住宅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住宅建筑规范是建筑行业的基础性标准和保证人民居住安全的法律法规。
住宅建筑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住宅建筑施工规范、住宅建筑验收规范、住宅建筑使用规范和住宅建筑维护规范等方面。
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一、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设计规范是住宅建筑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规范住宅建筑的设计过程,确保住宅建筑的安全、健康、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GB 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的规定,住宅建筑的设计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进行,并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住宅建筑安全。
设计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住宅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规范设计烟雾报警器、灭火器、安全门、消防通道等相关设备和设施。
2.住宅建筑的健康性。
设计要考虑室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建材、装修、通风、采光等方面着眼设计。
3.住宅建筑的环保性。
从节能、节水、减少噪音、减少污染等方面进行设计,注重可持续发展。
二、住宅建筑施工规范住宅建筑施工规范是住宅建筑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规范住宅建筑的施工过程,确保住宅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国家标准GBJ 91-75《建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明确指出,建筑施工应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等要求,并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材料的质量。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保证住宅建筑的质量。
2.建筑施工的工艺。
应用符合规范要求的施工工艺和方法,确保建筑质量与工艺要求相符合。
3.安全操作。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各种安全事项,保障工人的安全。
三、住宅建筑验收规范住宅建筑验收规范是住宅建筑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对住宅建筑进行验收,确保住宅建筑的安全、健康、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要求。
住宅建筑的验收应该根据国家标准GBJ 87-85《建筑工程验收规范》进行,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验收。
《住宅建筑规范》50368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的全部内容。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1 总则1.0。
1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住宅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
0.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
1.0。
3 住宅建设应因地制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到适用、经济、美观,符合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要求。
▼ 展开条文说明1.0.1~1。
0。
3 阐述制定本规范的目的、适用范围和住宅建设的基本原则。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住宅的建设、建成之后的使用和维护及既有住宅的使用和维护.本规范重点突出了住宅建筑节能的技术要求。
条文规定统筹考虑了维护公众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要求。
1。
0。
4 本规范的规定为对住宅的基本要求。
当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抵触时,应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 展开条文说明1.0.4 本规范的规定为对住宅建筑的强制性要求。
当本规范的规定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抵触时,应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
0。
5 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1.0.5 本规范主要依据现行标准制定。
本规范条文有些是现行标准的条文,有些是以现行标准条文为基础改写而成的,还有些是根据规范的系统性等需要新增的。
本规范未对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提出全面的、具体的要求。
在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尚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住宅建筑规范》(给排水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住宅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 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规范住宅建筑的给排水系统建设,提高工程质量,国家制定了
《住宅建筑规范》(给排水部分)。
给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生活需求
给排水系统是住宅建筑中不可或缺的 部分,为居民提供饮用水和生活用水 ,同时负责排放生活污水和雨水。
住宅建筑给水系统规范
给水水质与水量
给水水质
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含有 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细菌、 病毒等。
给水量
根据住宅建筑规模和居民人数确 定,应满足居民生活和公共设施 用水的需求。
给水系统设计与设备
系统设计
根据建筑规模、地形和水源条件,合 理设计给水系统,确保供水安全可靠 。
设备选择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给水设备和管材 ,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智能化技术
智能水表
智能维护系统
推广使用智能水表,实时监测和记录 用水量,便于用户和管理部门掌握用 水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漏水问题。
建立智能维护系统,对给排水设备进 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 潜在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智能控制系统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对给排水设备进行 远程监控和控制,实现自动化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
节能与环保
合理的给排水设计能够降低能耗, 减少资源浪费,符合绿色建筑和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卫生与健康
良好的给排水系统能够保证水质, 防止水污染,对保障居民的身体 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与舒适
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关系到居民的 生活安全和舒适度,如发生故障易导 致供水不足或排水不畅等问题。
Part
02
排水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设部关于做好《住宅建筑规范》、《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宣贯培训工作的通知【法规标题】建设部关于做好《住宅建筑规范》、《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宣贯培训工作的通知【发布部门】建设部(已撤销) 【发文字号】建办标函[2006]183号【批准部门】【批准日期】【发布日期】2006.03.31 【实施日期】2006.03.3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唯一标志】75845【全文】建设部关于做好《住宅建筑规范》、《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宣贯培训工作的通知(建办标函[2006]183号)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等有关精神,我部会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先后发布实施了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为做好这三项国家标准宣贯培训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对标准重要性的认识工程建设标准是从事建设活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实施工程建设标准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我部围绕房屋建筑组织制定并发布实施了一大批技术标准规范,明确了相关的强制性条文,基本涵盖了房屋建筑的各个方面,对指导具体建筑活动发挥了作用。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制定并强制推行更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的要求,我部针对住宅建筑的特点,从住宅的总体性能出发,重点突出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以及安全有关的技术要求,组织编制了《住宅建筑规范》、《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作为住宅建筑的基本技术要求,将更好地推动住宅建筑健康发展。
《住宅建筑规范》_图文解析共61页

第二讲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解析
相关规范:民用通则 住宅设计规范 低规、高规 人防 有关建筑物理的规范
4.1.1 住宅间距,应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 光、通 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
住宅 日照标准应符合表 4.1.1 的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
合下 列规定:
1. 老年人住宅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h的标准; 2. 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以酌情降低,但
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 h的标准。
2014年至2040年
这一时期的城市建筑将倾向于修道
院式设计,由建筑群围成一个或几个天井形状。这是出于
对人多地少和犯罪率高的考虑,因为与外界相比,在这种
以建筑物围成的天井内自然要安全得多。这个时期的建筑
物大多是智能型的,在建筑物中安装有多种智能传感器,
用于检测应力、沉降、裂缝、腐蚀,以及可能出现的其它
3.2.1 住宅建设应选用经过认证或具有标识的合格设备与产品。 3.2.2 当住宅建设采用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时,必须经相关程序核准。 3.2.3 未经技术鉴定和设计许可,不得拆改结构构件和加层改
造。 3.3.1 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既有住宅需要继续使用时,应委托
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处理。 3.3.2 既有住宅的改造、改建应与节能、防火改造同步进行。
问题。借助于环境传感器,可检测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至2040年
这一时期的城市建筑将倾向于修道
院式设计,由建筑群围成一个或几个天井形状。这是出于
对人多地少和犯罪率高的考虑,因为与外界相比,在这种
以建筑物围成的天井内自然要安全得多。这个时期的建筑
物大多是智能型的,在建筑物中安装有多种智能传感器,
用于检测应力、沉降、裂缝、腐蚀,以及可能出现的其它
计算起点 :底 层 窗 台 面 (距室内地坪 0.9m 高的外墙位置) 有效日照时间带 (当地真太阳时) 8~16 9~15
4.1.2 住宅至道路边缘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 4.1.4 的规定; 注:当道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 住宅不应向路面宽度大于9m的道路开设出入口。
4.1.3 住宅周边设置的各类管线不应影响住宅的安全,并应防 止管线腐蚀、沉陷、震动及重压。
4.1.1 住宅间距,应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 光、通 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1 的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老年人住宅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h的标准; 2. 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以酌情降低,但
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 h的标准。
2056至2070年 这个时期将大规模地建造带穹顶的城市。为 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利用现有的高层建筑的柱子,在城市 的上空撑起一个重量轻、半透明的巨大的罩子。有了这样的 穹顶,整个城市可以变得四季如春,一切活动都可以一天2 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每当夜幕降临时,由电脑控制的无数 的彩色激光,会将穹顶变成色彩斑斓的反光镜。
《住 宅 建 筑 规 范》解 析
第一讲 新规范简介
一、《住宅建筑规范》简介 二、《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简介 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简介
第二讲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详解
一、住宅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二、住宅建筑 三、住宅结构 四、住宅设备 五、住宅的防火与疏散 六、住宅的节能 七、住宅的使用与维护
3.1.8 住宅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和隔声的要求。 3.1.9 住宅选材应避免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 3.1.10 住宅应具有防止外窗玻璃、外墙装饰等坠落伤人的措
施。 3.1.11 住宅必须进行节能设计,且住宅及其室内设备应能有
效利用能源和水资源。 3.1.12 居住区和住宅应符合无障碍设计原则。
问题。借助于环境传感器,可检测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污
染程度等情况,并通过墙壁和房顶对空间进行过滤。所有
这些信息都能很快反馈到一个中心处理机构,以保证建筑
物的可靠及居民的安全与健康。在住房设计方面,个性化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个性化空间的追求几乎是永无
止境的,因而房屋装修技术在这一时期将会迅速发展。
2041至2055年 在这一时期,由于人们普遍怀念 “昔日美好时光”,怀旧的城乡建筑设计比重将 越来越大。到了这个时期,陈旧的建筑物已落伍, 势必纷纷被具有生气的新型建筑物所取代。这一 时期的新型建筑物着重追求美感。这时,各种先 进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建筑材料将广泛使用,从而 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在这个时期还可 能采用一种高科技新产品——滋悬浮电梯,这种 电梯不仅可像磁悬浮列车那样运行平稳和安全, 而且升降速度也要比普通电梯快好几倍。
第一节 住宅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一、可持续发展对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的基本要求
二、规范主要内容
3.1.1 住宅建设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保障居民基本的生
活条件和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
3.1.2 住宅选址应有利于避免有害气体和工程地质灾害等对住 宅的影响。
3.1.3 住宅应具有与人口规模或住宅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服务设 施、道路和公共绿地。
4.2.1 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 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 邮电、社区服务、市 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九类设施。
3.2.1 住宅建设应选用经过认证或具有标识的合格设备与产品。 3.2.2 当住宅建设采用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时,必须经相关程序核准。 3.2.3 未经技术鉴定和设计许可,不得拆改结构构件和加层改
造。 3.3.1 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既有住宅需要继续使用时,应委托
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处理。 3.3.2 既有住宅的改造、改建应与节能、防火改造同步进行。
第五节 建筑预测 2001至2013年 刚跨入21世纪,建筑设计师
们将大胆创新和极力追求建筑的艺术化。例如,将 原来传统的透明玻璃改用通电后能发光的彩色玻璃, 一到晚上,使建筑物显得光彩夺目。有的建筑物通 体蓝色,有的建筑物是晶莹的黄色,有的则闪烁着 各式广告图案及红绿相间的条纹,等等。这个期间 的建筑物设计,其最大的特点是追求曲线美。建筑 物上采用的曲线,曲面形式将会比直线和平面式多 得多,如窗户多为圆形、椭圆形或其它各种形状。
第一讲 新规范简介
第一节 《住宅建筑规范》简介 一、目的和意义 二、编制原则和指导思想 1、全文强制。 2、以住宅建筑作为一个完整的对象,《规范》对九个方面的基本功能做
了规范,包括基本规定、外部环境、建筑、结构、室内环境、设备、 防火与疏散、节能、使用与维护等方面。其中对涉及到居住基本需求 的外部环境和室内环境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规定。 3、体现性能化原则,主要规定住宅建设在结构安全、火灾安全、使用安 全,卫生、健康与环境,噪声控制,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以及其他涉 及公众利益方面,必须达到的指标或性能要求。 4、全面兼顾、突出重点。在系统完成《住宅建筑规范》有关内容的同时, 重点突出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有关的技术要求,以及维护公众 利益、构建和谐社会、城乡统筹等方面的要求。
2071年以后,不再是比例或顺序,而是活力和动态,这是 20世纪建筑艺术的延续和发展。动态建筑能改变建筑物的 外形。借助铰链和滑道,墙和房顶可重新排列和组合,房 间可大可小,形状可以变化,从而更满足人的需求。
第二讲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解析
相关规范:民用通则 住宅设计规范 低规、高规 人防 有关建筑物理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