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和瘦素水平变化

合集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陈桂兰【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3(20)6【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互关系.方法: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性单纯性急性脑梗死患者33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的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血清TNF-α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的TNF-α、FPG、FINS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比对照组低(P<0.01);急性脑梗死组ISI与FINS呈负相关(r=-0.68,P<0.01)、血清TNF-α与FINS呈正相关(r=0.49,P<0.01)、与ISI呈负相关(r=-0.55,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病人存在IR和血清TNF-α水平增高,TNF-α与IR有关,两者共同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总页数】2页(P921-922)【作者】陈桂兰【作者单位】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来宾,54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J], 刘红斌;耿丽;刘志远;汪成;蔡旗2.急性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关系的初步探讨 [J], 吴海琴;张桂莲;徐静;展淑琴3.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J], 周茵;刘英;宋雷凤4.急性脑梗死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J], 马付坚5.急性脑梗死患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J], 黄继良;张欣然;王东华;张国清;赵瑞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及意义

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及意义

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及意义袁平;周翔宇;黄黎;何延政【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07(22)11【摘要】急性血栓性脑梗死(cerebra linfarction,CI)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研究发现,CI是多因素的疾病,而炎症起重要的作用,炎症介质的水平升高被认为是此类疾病的危险标志。

本研究通过CI患者外周血致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检测来探讨炎症在此类疾病中的作用。

【总页数】2页(P790-791)【作者】袁平;周翔宇;黄黎;何延政【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泸州,四川,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泸州,四川,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免疫研究室,泸州,四川,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泸州,四川,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相关文献】1.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6受体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J], 陈哲林;许金诚2.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韩晨鹏;韩庆伟;姚文杰;王青梅3.葛根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影响 [J], 赵香生;郑定容4.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宋洁;李辉;张晓东;石理华;李瑛5.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血清和胆汁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J], 彭宁; 何松青; 肖开银; 陶意文; 纪豪俊; 尚丽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L-8和TNFα-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L-8和TNFα-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AMI 患者 在治疗 后 1 和 6周分别 抽 取静 脉血 3 周 mL, 分离 血清 , 2 ℃冻存 集 中检 测 。I 一 - 0 L 8和 T - NFa试剂 盒 由加拿 大 YY SB O CH 公 司 提 供 , E I TE 检测 操 作 按 试剂 盒 说 明 书 , B O TE 在 I - CH 酶 标 仪 上 测 吸 光 度 ( 5 ) 作标 准 曲线 , A4 O , 计算 结果 。 1 3 统计 学处理 . 统计 分析用 S S I. P S O 0软 件 ,L 8和 TNF a水平 I一 — 符合 正态分 布 , 间 I - 组 L 8和 TNF a水 平 比较 用 方 差 -
表 1 。 .
1 1 一般 资料 . 2 0 . 院 02 6 05 1 心 内科 收治 的 6 O例急 性 冠 脉 综 合 症 患 者 , 据 1 7 依 99 年冠 状动 脉粥样 硬 化性 心脏 病 ( 心病 ) 断 标 准口 , 冠 诊 ]
分 为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组 ( MI ) 5 ,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A 组 3例 不
表1 A 、 MIUA 及 NC组 血 清 I- 及 T - 平 比较 ( L8 NFa水 i士5 )
组( UA组 ) 5例。其 中男 性 3 2 8例 , 女性 2 例 ; 均年 2 平
龄 (4 1 5 9 ) , 有患者 除 既往有 冠心病 外 , 5. ±1. 1岁 所 均无 其他疾病 阳性 史 。AMI 诊断 基 于典型 胸痛持 续 半小 时 或以上 , 电 图相 邻 2个 或 2个 以上 导 联 S 心 T段 抬 高 02 .mV 以上 , 肌酸激酶 同工 酶升高正常 2倍 以上 。正 常 对照组 : 河北 北方学 院附属第二 医院健康 体检者 4 例 , O 男性 2 5例 , 女性 1 例 ; 均年龄 (4 2 3 2岁 。 5 平 4 . 土1 . )

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8的动态变化及相关研究

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8的动态变化及相关研究

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8的动态变化及相关研究高瑞利;张国华;高宁;蒋欣;刘希奇;张宏炜【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08(23)17【摘要】脑梗死后机体发生了一系列的炎性反应,众多细胞因子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病理作用。

其中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是急性脑梗死后炎症反应所产生的重要炎症介质。

因此,我们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IL-8的含量,并分析其与脑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旨在探讨其在疾病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总页数】2页(P1247-1248)【作者】高瑞利;张国华;高宁;蒋欣;刘希奇;张宏炜【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00;辛集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河北,辛集,05003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相关文献】1.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血清白细胞介素-6表达及动态变化的研究 [J], 李晨;王慧芬;胡瑾华;段学章;万谟彬;辛绍杰2.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hs-CRP 的动态变化及相关研究 [J], 高瑞利;薛新琴;左平祥;张云书;赵平平;王军英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白细胞介素-6的相关性研究 [J], 熊湘明;田凤石;汤乃军;姜霞4.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C反应蛋白含量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J], 范玮玮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张国华;高瑞利;周毅;刘希奇;蒋欣;张宏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与白细胞介素的动态变化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与白细胞介素的动态变化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与白细胞介素的动态变化目的研究血清脂联素(adiponeefin)、瘦素(leptin)与白细胞介素(IL-1、6、8)水平变化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治疗、病情转归和判断预后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ELISA法分别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脂联素及IL-1、IL-6、IL-8含量,并探讨各指标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

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瘦素及IL-1、IL-6、IL-8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脑梗死治疗后以上各指标明显下降;而血清脂联素结果在治疗前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升高程度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脑梗死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各指标变化均呈显著相关(P<0.01)。

结论血清脂联素、瘦素及IL-1、IL-6、IL-8含量的变化与脑梗死的临床变化有较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脑梗死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和预后判断指标,同时也为在脑梗死发病早期药物治疗开发提供临床实验依据。

标签:脂联素;脑梗死;瘦素;白细胞介素脂肪组织可合成与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瘦素(1eptin,LP)、脂联素(adiponectin,ADPN)等。

脂联素在抑制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观察脂联素、瘦素等与脑梗死的关系未见文献报道。

为进一步探讨脂联素、瘦素、白细胞介素(IL-1、IL-6、IL-8)在脑梗死过程中的作用,笔者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的住院患者。

患者人选标准:第一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7 d以内,无心、肺、肝、肾等器官严重的并发症,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各种炎症等。

诊断标准依据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

本组急性脑梗死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50~77(62.2±9.0)岁。

COPD急性发作期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变化及预后分析

COPD急性发作期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变化及预后分析

COPD急性发作期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变化及预后分析李芝兰;申叶珍【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3(018)010【摘要】目的探讨白介素-8(IL-8)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6例AECOPD患者(观察组)与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6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IL-8与TNF-α的基础水平.同时比较观察组刚入院时与治疗一个月后IL-8与TNF-α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IL-8平均水平为(0.488±0.221)μg/L,TNF-α平均水平为(3.354±0.282) μ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经抗感染及综合治疗一个月后IL-8水平为(0.442±0.230)μg/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水平为(2.881±0.289) μg/L,与治疗前相比,TNF-α水平有显著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8、TNF-α共同参与了COPD复杂的炎症反应,在COPD急性发作期有显著升高,对临床诊断急性 COPD有指导意义.同时,TNF-α水平可随病情好转而下降,可作为判断COPD预后的指标.【总页数】3页(P1753-1755)【作者】李芝兰;申叶珍【作者单位】030001,山西,太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干部病房;030001,山西,太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干部病房【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COPD患者血浆白介素17及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探讨 [J], 高蔚;翁婷;王丽芳;孟文书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8、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J], 程勇;赵亚敏;苏剑;尹体英3.血清呼吸道解脲支原体感染诱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白介素-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陈霞; 杨磊; 王丽; 张平英4.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甘学军;汪小华;胡刚5.COPD急性发作期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与预后分析 [J], 董平;孔令敏;陈文靖;赛立夏;康炳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云南残疾人康复中心检验科650000)【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同时分析这两项指标水平与脑梗塞病情的相关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hs-CRP、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严重程度脑梗塞患者的hs-CRP、TNF-α水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s-CRP和TNF-α是临床诊断急性脑梗塞的重要指标,能够为病情评价和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R743A2095-1752(2014)24-0105-02急性脑梗塞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该病具有发病率高、发病急、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1]。

早期确诊对于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诊断急性脑梗塞缺乏可靠的检验指标,血清hs-CRP及TNF-α均为血管炎性反应的标志物,有助于区分高危脑血管病[2]。

为进一步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本文将做如下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6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塞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及MRI确诊。

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9例,平均年龄(58.9±2.4)岁,按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3组,其中轻型组18例,中型组32例,重型组13例。

另选取同期6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和年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和瘦素动态测定的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和瘦素动态测定的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和瘦素动态测定的临床意义陈国芳;耿德勤;蔚志刚【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年(卷),期】2006(032)003【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瘦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它们与脑梗死病情严重性之间的关系.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在发病后24 h内入院.分别在入院后d 1、d 3、d 7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动态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及瘦素的水平,采用欧洲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ESS)评价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同时检测30例健康成人作对照组.结果:脑梗死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和瘦素水平在发病后d 1、d 3、d 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SS评分与IL-8水平间有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8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肿瘤坏死因子-α和瘦素水平增高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标志.【总页数】3页(P163-165)【作者】陈国芳;耿德勤;蔚志刚【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江苏,徐州,221009;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徐州,221002;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江苏,徐州,221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瘦素动态测定的意义 [J], 陈国芳;耿德勤;蔚志刚2.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和瘦素水平变化 [J], 张艳红;陈丽丽;王海英;吕艳华;曹亦宾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韩晨鹏;韩庆伟;姚文杰;王青梅4.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的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 [J], 齐红双;薛士鹏;段冰杰;卢瞧;胡兵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的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 [J], 齐红双[1];薛士鹏[2];段冰杰[1];卢瞧[1];胡兵[1]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和瘦素水平变化张艳红陈丽丽王海英吕艳华曹亦宾(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二科,河北唐山063000)〔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瘦素(LP )水平变化情况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1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4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后第1、3、7天早6:00 8:00采集静脉血5ml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IL-8和LP 含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8和LP 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三者含量到达高峰的时间各不相同,在时间上具有波动性。

结论IL-8直接参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TNF-α和LP 升高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瘦素〔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13-2731-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3.025第一作者:张艳红(1975-),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诊治方面的研究。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急性脑梗死(ACI )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主要诱发因素有体重超重、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

脑梗死过程中多伴有炎症反应,研究表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瘦素(LP )相关的炎症反应是发生ACI 后脑神经细胞损伤、死亡的主要原因。

LP 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具有调节糖、脂肪及能量代谢,减少机体摄食,抑制脂肪合成等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老年ACI 患者血清TNF-α、IL-8和LP 含量水平的研究,旨在探讨血清TNF-α、IL-8和LP 水平变化情况对老年ACI 患者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1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ACI 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1例(64.58%),女17例(35.42%),年龄60 80〔平均(71.47ʃ6.33)〕岁,所有患者病程小于24h 。

患者诊断参照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正)〔1〕,且经颅脑CT 证实。

排除标准:①发病前1w 有感染病史;②周围血管栓塞;③心肌梗死;④血液系统疾病;⑤心、脑、肾功能不全。

选择于我院体检健康人4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60.42%),女19(39.58%),平均年龄(69.31ʃ4.79)岁。

1.2方法分别于ACI 患者入院后第1、3、7天早6:00 8:00空腹采集静脉血5ml 送检,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5ml 送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IL-8和LP 含量。

1.3评价标准患者入院后第1、3、7天分别进行ESS 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ESS )是脑血管病神经功能损失评价的常用方法,包括14项指标,满分100分,评价分数越低说明病情越重。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软件,资料数据以x ʃ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

2结果2.1两组血清TNF-α、IL-8和LP 含量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8和LP 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8和LP 在第1、3、7天的含量具有动态变化,三者含量在7d 内达到高峰的时间各不相同,其中TNF-α、LP 含量在发病后第3天达到高峰,随后出现下降趋势,IL-8含量在发病后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增长趋势。

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各检测指标比较(x ʃs ,ng /ml )组别TNF-αIL-8LP 观察组第1天0.66ʃ0.191)0.65ʃ0.181)9.86ʃ3.571)第3天0.72ʃ0.211)0.67ʃ0.171)9.94ʃ4.591)第7天0.68ʃ0.201)0.69ʃ0.211)9.75ʃ4.191)对照组0.52ʃ0.180.53ʃ0.126.95ʃ1.91与对照组比较:1)P <0.052.2观察组ESS 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病第3天ESS 评分最低(64.84ʃ21.36),与第1天(71.43ʃ19.75)、第7天(69.39ʃ20.49)ESS 评分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

3讨论TNF-α是一种直接参与人体正常免疫反应的促炎细胞因子,主要由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2〕,在恶性肿瘤、心脏衰竭和炎性反应性疾病病理状态下可出现增多现象,是机体最早出现和起核心作用的炎性介质。

IL-8又称趋化因子,主要由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分泌,具有最强的趋化中性粒细胞作用,能增加对中性粒细胞的吸引,使其聚集在病变部位,进而作用于脑缺血的再灌注时期,调节炎症反应和促进血管生成。

ACI 病变的根本原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脂质斑块形成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TNF-α直接参与动脉硬化和脂质斑块的形成,并可能导致脂质斑块稳定性破坏,使脂质斑块不断扩大。

有研究发现〔3〕,ACI 发作后7d 内,血清TNF-α含量与LP 含量变化关系密切。

LP 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具有调节糖、脂肪及能量代谢,减少机体摄食,抑制脂肪合成,从而减轻体重的作用。

有实验指出,LP 能抑制人体胰岛素的分泌,破坏人体内分泌系统,导致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和甘油三酯含量升高〔4〕。

ACI 患者发病时可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紊乱,致使下丘脑调节作用失常和脑组织受损,破坏LP 对下丘脑受体的作用,形成LP 拮抗,从而使LP 的作用不能发挥,刺激内分泌系统导致LP 分泌量增加。

本研究发现,患者血清LP 含量亦明显增高,说明LP 在ACI 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许多实验证明有大量细胞因子参与了ACI 的发病过程,其中血清TNF-α、IL-8和LP 最为重要,通过对血管内膜造成直接损害进而改变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产生自由基,促进凝血反应和血管收缩〔5〕,进而加重病情。

本研究发现,ACI 患者血清TNF-α、IL-8和LP 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血清TNF-α、IL-8和LP 参与了ACI 的发病过程。

本实验也发现血清TNF-α、IL-8和LP 含量具有波动性,其中TNF-α、LP 含量在发病后第3天达到高峰,随后出现下降趋势,发病后TNF-α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患者脑组织损伤、炎症反应的变化具有一致性。

虽然在恢复期其水平随病程的加长、炎症反应改善而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说明ACI 的发病过程中存在TNF-α所介导的炎症反应。

由于高血压、冠心病等造成的动脉硬化在ACI 的恢复过程中始终存在〔6〕,使血清TNF-α含量在恢复期仍高于正常水平〔7〕。

本研究发现,ACI 发作后LP 含量持续升高,在发生脑梗死的栓塞状态下,体内TNF-α与LP 等因子相互作用,所以使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LP 含量的升高激活交感神经,从而抑制胰岛素分泌水平,使血脂水平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ACI 患者的病情〔8〕;IL-8含量在发病后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增长趋势,多数ACI 患者表达IL-8的单核细胞mRNA 有所增加,使血清IL-8含量增加,促使白细胞向缺血部位聚集。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ACI 发病过程中体内存在明显炎症反应,且有诸多炎性因子的参与。

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发病第7天时ESS 评分与血清IL-8具有相关性,与TNF-α、LP 含量无明显关系,所以仍需更多的研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4参考文献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80.2毛小平,彭蕾,李翔.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因子-α测定的临床意义〔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1;20(6):454-4.3Johansson A ,Ahren B ,Nasman B ,et al .Cortisol axis abnormalities early after stroke-relationships to cytokines and leptin 〔J 〕.J Intern Med ,2000;247(2):179-87.4周亚茹.TNF-a 在胰岛素抵抗发生机制中的作用〔J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2;25(5):276-8.5Mahmud A ,Feely J.Arterial stiffness is retated to systemic inflammation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J 〕.Hypertension ,2005;46(5):1118-22.6王小燕,蓝春勇,钟维章,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病变的价值探讨〔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3):236-9.7Grau AJ ,Reis A ,Buggle F ,et al .Monocyte function and plasma levels of interleukin-8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J 〕.J Neurol Sci ,2001;192(1-2):41-7.8陈桂兰.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20(6):921-2.〔2011-09-14收稿2011-11-18修回〕(编辑袁左鸣/徐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2372·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年7月第32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