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危险品泄漏事件现场处置
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措施

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措施在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盛装化学品的容器常常发生一些意外的破裂,倒洒等,造成化学危险品的外漏,因此需要采取简单、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来消除或减少泄漏危险下面介绍了化学品泄漏必须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一、切断火源切断火源对化学品的泄漏处理特别重要,如果泄漏物是易燃品,则必须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区域内的各种火源;二、疏散与隔离在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首先要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漏污染区;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学品大量泄漏,这时一定要打“119”报警,请求消防专业人员救援,同时要保护、控制好现场;三、个人防护参加泄漏处理人员应对泄漏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征有充分的了解,要于高处和上风处进行处理,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要用水枪雾状水掩护;要根据泄漏品的性质和毒物接触形式,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防止事故处理过程中发生伤亡、中毒事故;1.呼吸系统防护为了防止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呼吸系统侵入人体,应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防护器具;对于泄漏化学品毒性大、浓度较高,且缺氧情况下,必须采用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送风式长管面具等;对于泄漏中氧气浓度不低于18%,毒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场合,可以采用防毒面具毒物浓度在2%以下的采用隔离式防毒面具,浓度在1%以下采用直接式防毒面具,浓度在%以下采取防毒口罩;在粉尘环境中可采用防尘口罩;2.身体防护为了避免皮肤受到损伤,可以采用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橡胶工作服、防毒物渗透工作服、透气型防毒服等;3.眼睛防护为防止眼睛受到伤害,可采用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安全防护面罩等;4.手防护为了保护手不受损害,可以采用橡胶手套、乳胶手套、耐酸碱手套、防化学品手套等;四、泄漏控制如果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要在统一指挥下,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切断与之相连的设备、管线,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等方法来控制化学品的泄漏;如果是容器发生泄漏,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堵塞和修补裂口,制止进一步泄漏;另外,要防止泄漏物扩散,殃及周围的建筑物、车辆及人群,万一控制不住泄漏,要及时处置泄漏物,严密监视,以防火灾爆炸;五、泄漏物的处置要及时将现场的泄漏物进行安全可靠处置;1.泄漏物处置应急处理人员要做的只是止住泄漏,如果可能的话,用合理的通风使其扩散不至于积聚,或者喷洒雾状水使之液化后处理;2.液体泄漏物处理对于少量的液体泄漏,可用沙土或其它不燃吸附剂吸附,收集于容器内后进行处理;而大量液体泄漏后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可以采用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为降低泄漏物向大气的蒸发,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进行覆盖,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后,抑制其蒸发,然后进行转移处理;3.固体泄漏物处理用适当的工具收集泄漏物,然后用水冲洗被污染的地面;。
化学危险品泄漏处置方案

化学危险品泄漏处置方案第一步:紧急响应和疏散当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时,首先应迅速判断泄漏物质的性质和危害程度,从而决定相应的处置措施。
同时,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计划,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确保人员的安全。
第二步:封锁泄漏源封锁泄漏源是阻止泄漏物质进一步扩散的关键步骤。
封锁措施包括关闭阀门、切断电源、堵塞破损部位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泄漏量,从而降低后续处理的难度和风险。
第三步:评估泄漏风险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泄漏时,需要对泄漏物质的性质、危害程度、扩散范围等进行详细评估。
同时,还需考虑周边环境因素,如气象条件、水源等。
通过评估泄漏风险,可以制定合理有效的处置方案。
第四步:选择适当的处置方法针对不同的泄漏情况,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置方法。
主要的处置方法包括:1.集中固化:将泄漏物质快速固化,并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收集和封装,以减少扩散和进一步危害。
2.中和化处理:针对酸碱类泄漏物质,可通过加入中和剂来中和泄漏物质,从而减少其危险性。
3.化学物质转移:对于液体泄漏物质,可以通过泵等设备将其转移到密闭容器中,从而减少泄漏和扩散。
4.水分解:对于水溶性化学品的泄漏,可以通过加入大量水分解的方法,将其稀释和分解。
5.燃烧处理:对于易燃物质的泄漏,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控制燃烧的方式进行处理,以减少其对环境和人员的危害。
第五步:清理和恢复在完成泄漏物质的处置后,需要进行清理和恢复工作。
这包括清理现场、清除残留物、恢复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等。
同时,还需进行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预防和应对危险化学品泄漏的能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泄漏时,必须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员的安全。
同时,在实施处置措施时,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和周边社区的安全,以减少对环境和人员的影响。
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置措施

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置措施作为一名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置人员,我们需要遵循科学规范和安全程序,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置措施,避免化学品泄漏带来的严重后果。
以下是化学品泄漏现场常见的处置措施。
一、现场安全处理1.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压制泄漏源。
如发现泄漏管道,应关闭部位阀门,并通过紧急切割、抛砖、用胶水等方法将出现泄漏的管道进行封堵。
如发现废液储罐泄漏,应立即用汽车胎垫、砖块、沙袋等封堵设备进行封堵。
2.启动紧急漏洞泄漏预警措施,加强现场安全管控,进行危险品紧急疏散和应急救援。
应在安全距离外设置安全隔离带、警示牌等安全防护设施,利用警告器等装置,及时将泄漏事故的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空间隔离。
3.全力配合公安部门及环保部门对现场进行科学合理的指挥调度,实施分散式安全撤离和现场包围控制,减少事故因素与人员伤亡的风险。
二、气体泄漏现场处理措施1.立即启动气体抽排设备,通风排放泄漏气体,保障现场人员的安全。
2.利用风力测定泄漏气体的传播方向和轨迹,并在此方向设置风向桥、通风道等防护设施,减少泄漏气体对周围环境以及人和物的伤害。
3.使用泡沫灭火器、沙土、水等材料控制泄漏气体,扩大泄漏气体的表面积,使其尽快散发。
4.对于有色气体泄漏,如氯气、氨气等,应及时报告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启动民兵、消防、卫生人员等应急处理措施。
三、液体泄漏现场处理措施1.使用填沟、堆土、挖坎、筑堤等措施限制液体泄漏范围,避免泄漏液体进一步泻滥,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2.使用沙土、吸附剂、分散剂等措施控制液体泄漏,使液体表面积增大,有利于泄漏物体的渐进发散。
3.使用防护材料,如纱布、泡沫、气垫等进行覆盖,避免液体进一步扩散,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如果液体泄漏产生了明火,应立即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器等措施进行灭火,避免火势扩散,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固体泄漏现场处理措施1.使用工具进行固化处理,如钢板、不锈钢网等,并加强措施,避免泄漏固体的进一步扩散。
2.使用防护设施安全控制固体泄漏的范围和密度,降低衍生事故的概率和危险程度。
危险化学品运输中泄漏的应急处置范本

危险化学品运输中泄漏的应急处置范本危险化学品运输中发生泄漏时,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置措施来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针对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应急处置流程。
请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一、紧急报警1. 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如110、119等),向相关部门报告泄漏情况,提供详细的信息,包括事发地点、泄漏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泄漏的状况等。
二、人员疏散1. 首先确保自身安全,快速撤离泄漏现场,并迅速将附近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2. 发现受伤人员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治。
三、隔离与封锁1. 封锁泄漏区域,防止泄漏物进一步蔓延,设置警戒线和标志,阻止无关人员靠近。
2. 根据泄漏物的性质和规模,采取控制措施,封堵泄漏源,防止物质扩散,并采取措施控制有害气体的扩散。
四、随身装备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呼吸器、化学手套、眼镜等防护用品。
2. 根据泄漏物性质,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五、泄漏源控制1. 尽可能找到并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一步泄漏。
2. 对泄漏源进行堵塞、封堵或中和处理。
六、泄漏物收容1. 尽量避免泄漏物流入排水口、河流等水源,采取措施将泄漏物进行收容。
2. 使用合适的吸附材料或围堰将泄漏物覆盖,避免扩散。
七、紧急处理1. 根据泄漏物的种类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中和剂、吸附剂等。
2.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减少对环境和人员的伤害。
八、废物处置1. 将泄漏物、吸附材料等进行分类收集,封装,并妥善标识。
2.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将废物交由专门的处置单位进行处理。
九、现场清理1. 清理现场时,需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以确保清理人员的安全。
2. 采用合适的清理工具和方法,将泄漏物、吸附材料等进行清理。
十、事故调查和报告1. 对事故进行调查,确定事故原因及造成的影响。
2. 根据要求,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交事故报告。
以上是危险化学品运输中泄漏的应急处置范本,请在实际操作中参考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024年危险化学品泄漏的一般处置程序及方法

2024年危险化学品泄漏的一般处置程序及方法
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发现危险化学品泄漏后,第一时间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如消防部门、环保部门和公安部门等,并提供准确的事发地点和泄漏情况的详细描述。
2.隔离和撤离:在确认泄漏事故后,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隔离泄漏区域,并尽可能撤离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3.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处理泄漏事故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带有过滤装置的呼吸器、橡胶手套和防护眼镜等。
4.控制泄漏源:根据泄漏物性质的不同,采取合适的方法控制泄漏源,如关闭阀门、切断电源或者使用吸油布等材料进行吸附。
5.交通路线封锁:对于较大的泄漏事故,应封锁事发地周边的交通路线,避免事故蔓延。
6.泄漏物的处置:根据泄漏物的性质和数量,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置,如化学品捕集、中和处理、转运和处置等。
7.清理和恢复:在泄漏物处理完毕后,应对相关区域进行彻底的清理工作,包括清除残留液体、物质和设备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环境恢复和修复。
以上仅为一般的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程序和方法,具体的处理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决策和操作。
如果需
要详细和专业的处置程序和方法,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相关部门。
危险化学品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5
注意事项
1、处置危险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时,必须加强个人防护,根据作业情况,穿戴防护用品。进入高浓度现场时,必须配戴好防毒面具;
3
应急组织
现场处置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4
应急处置
1、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现场人员应尽快撤离到上风口位置,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
2、通知周围营地和单位人员不要开窗通风,通知保卫人员在其周围拉上警戒线或竖立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3、警戒区内要堵截一切火源,易燃易爆品区域应尽可能不开启灯具和动用电器,即使救援需要也必须禁止开启非防爆灯具,要求使用防爆电器,以免产生火花,迅速疏散受威胁的物资;
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序号
项目
具体内容
1Hale Waihona Puke 危险因素分析1、容器阀门密封不好或未拧紧导致泄漏;
2、容器、罐体在高温、阳光下暴晒,致使容器内压力增大,导致容器破裂。
2
事故特征
施工过程中,使用和储存大量乙炔、氧气等气体,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和火灾事故等。
2、进入氧气站及作业面较小的区域之前,必须看清风向,人员保持在上风口范围,并应注意人员的着装、用具必须符合防爆要求,避免产生静电和火花;
3、作业人员要熟悉掌握危险化学危险品的特性及危害程度,杜绝盲目作业。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风险分析1、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公司危险品储罐及车间,储存并使用酒精、柴油等化学品,如在储存、搬运、或使用过程中,包装物本体缺陷或破损,违规操作或违规指挥,管道密封不良或腐蚀穿孔,工作人员未按要操作规程装卸、搬运、分装危险化学品等,均可能导致化学品泄漏。
泄漏化学品遇明火,静电火花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也可能使作业人员通过呼吸道,吸入体内,导致中毒和窒息。
2、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主要是:化学品泄漏、火灾与包扎、中毒和窒息事故。
3、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危险化学品储罐区、酒精配置作业区、发电机房等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区域。
4、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化学品泄漏、火灾与爆炸、中毒或窒息事故,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
危害严重程度是危险的。
影响范围:危险化学品的存放或使用区域及其附近的作业人员。
5、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泄漏事故。
如操作不当,或者腐蚀等原因极易造成容器(储罐) 管道破裂引起泄漏。
(2)中毒事故。
泄漏时有异味,员工可能吸入有毒气体,引起中毒。
(3)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报警。
6、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1)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事故后,可能污染水源,土壤,造成环境污染事故。
(2)泄漏后,可能导致群体性中毒和窒息事故。
(3)泄漏后,可能引起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
二、应急工作职责现场应急组织为应急处置小组,应急处置小组组长为事故现场车间、部门主管;现场应急处置小组成员为班组长及车间、部门主管和现场员工。
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现场应急响应,现场指挥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抢险救援,各成员听从指挥,分工协作。
同时,还需履行以下职责:车间、部门主管:向公司应急指挥部请示是否启动更髙级别预案,组织疏散现场人员;班组长:在现场指挥的指挥下负责通讯、报警、救护、疏散、抢险等任务。
仓库(车间)及现场员工:听从指挥,配合抢险救援工作。
三、应急处置1、应急处置程序(1)一旦发生泄漏事故,最早发现者应大声呼叫,跑出事故现场至安全地点打电话报警。
化学危险品泄漏事件现场处置

化学危险品泄漏事件现场处置方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高效有序地做好我厂化学危险品泄漏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机组设备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制定本处置方案。
1.2编制依据国务院令第645号(201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GB/T 29639-20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电监安全[2009]22号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试行)Q/SJPS . 002 沙角A电厂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1.3适用范围本处置方案适用于我厂化学危险品泄漏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2事件特征2.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类型2.1.1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使用和储存大量液氨、氢气、乙快、氨水、氮气、氧气、氨(液化的)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和火灾事故等。
2.1.2化学制水过程中使用的盐酸、氢氧化钠、汽轮机使用的EH油及透平油、炉内加药等液体,发生泄漏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对环境造成破坏。
2.1.3发电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氢气、氨气、氧气、乙快气体发生泄漏事件时易发生人员伤亡和火灾事故。
2.2事件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2.2.1脱硝系统及氨区、制氢站、海水加药间、化学水处理区域、锅炉补给水加药间。
2.2.2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设备、危险化学品使用过程中的设备,连接的管道、截门发生故障,造成危险化学品外泄等。
2.3事件可能发生的季节(时间)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及其影响范围2.3.1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
2.3.2化学危险品在运输、存放、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爆炸或污染,从而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或造成环境污染。
2.4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2.4.1监控设备报警,保护动作。
2.5事件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2.5.1危险化学品泄漏可能导致发生爆炸、火灾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XH213001—2017化学危险品泄漏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高效有序地做好我厂化学危险品泄漏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机组设备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制定本处置方案。
1.2编制依据
国务院令第645号(201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GB/T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电监安全[2009]22号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试行)
Q/SJPS110.07.002沙角A电厂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处置方案适用于我厂化学危险品泄漏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2事件特征
2.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类型
2.1.1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使用和储存大量液氨、氢气、乙炔、氨水、氮气、氧气、氨(液化的)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和火灾事故等。
2.1.2化学制水过程中使用的盐酸、氢氧化钠、汽轮机使用的EH油及透平油、炉内加药等液体,发生泄漏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对环境造成破坏。
2.1.3发电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氢气、氨气、氧气、乙炔气体发生泄漏事件时易发生人员伤亡和火灾事故。
2.2事件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2.2.1脱硝系统及氨区、制氢站、海水加药间、化学水处理区域、锅炉补给水加药间。
2.2.2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设备、危险化学品使用过程中的设备,连接的管道、截门发生故障,造成危险化学品外泄等。
2.3事件可能发生的季节(时间)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1
2.3.1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
2.3.2化学危险品在运输、存放、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爆炸或污染,从而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或造成环境污染。
2.4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2.4.1监控设备报警,保护动作。
2.4.2异常气味和响声。
2.5事件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2.5.1危险化学品泄漏可能导致发生爆炸、火灾事故。
3应急组织及职责
3.1应急处置工作组
组长:运行部部长
副组长:化学分部主任
组员:当值值长、事件发生部门相关人员、化学分部副主任、化学分部安培工程师、技术分部
化学工程师、化学分部水处理班班长、化学分部检修一班班长、化学值班员、保卫消防分部人员
3.2职责
3.2.1应急处置工作组组长决定是否启动、终止本现场处置方案,负责现场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负责组织和监督本处置方案的修订、培训、演习和评价。
3.2.2应急处置工作组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现场应急处置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3.2.3当险情发生突然,危及到人身安全、设备安全时,当值值长可直接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3.2.4化学分部主任具体负责本分部抢险救援工作,以及应急救援、应急响应工作。
3.2.5厂消防队、护厂队负责事件现场的人员疏散、现场警戒、引导等工作。
3.2.6当班运行人员负责运行方式调整,负责运行措施的隔离,做好事故预想。
4应急处置
4.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4.1.1发现化学品泄漏事件后,发现者应立即汇报当值值长(6266/6278)。
4.1.2值长接到报告后,打电话通知应急处置工作组组长(运行部部长,电话6547)和应急协调员(安健环分部主任,电话6002)
4.1.3应急处置工作组组长接到报告后,启动本处置方案,并通知应急处置工作组成员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4.1.4应急处置工作组在组长和副组长的指挥下开展现场处置工作。
4.1.5当值值长在应急处置工作组组长、副组长到达现场前,全面负责现场指挥工作,在应应急处置工作组组长、副组长到达现场后,将指挥权移交给最高职务者,并向其报告当前险情。
Q/XH213001—2017
4.1.6如险情扩大时,视化学危险品伤亡事故具体情况,启动对应的《液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氢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异常事件进一步扩大时应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造成人身伤
害时启动《人身事故应急预案》,造成火灾的启动《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4.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1现场警戒
1)化学危险品发生泄漏事件,在泄漏点区域设置警戒区域。
2)警戒区域的边界设置警示标志并设专人警戒,保护现场。
除消防及应急处置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域。
4.2.2紧急疏散
1)化学危险品发生事件,迅速标示泄漏点的存储位置并制定疏散路线,疏散泄漏点区域内所有人员。
2)疏散时抢险队员按疏散路线、向上风方向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清点人数并确定受困人员名单。
4.2.3现场急救
立即组织一切力量救出受困人员。
当现场有人受到伤害时,立即进行以下救护:
1)迅速将患者救离现场,并移至空气新鲜的安全区域;
2)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服苏急救;
3)对皮肤受化学危险品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将患者移至喷淋装置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受污
染时,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4)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衣服脱去,将患者移至喷淋装置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灼伤面,
避免伤面污染;
5)经现场处理后,协助急救中心医务人员迅速将患者送至医院进行救治。
4.2.4化学危险品泄漏控制
1)抢险队员必须按有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带防护眼镜、穿耐酸碱鞋、穿耐酸碱工作服、戴口罩、戴耐酸碱手套,必要时戴防毒面具、穿防止高温工作服,在应急机构总指挥统一指挥下,切断泄漏源。
2)在卸酸、碱过程中滴撒到地面上的药液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刷干净。
3)当酸、碱溶液排放到地沟内,应立即用碱性溶液或酸性溶液进行中和,防止地下管道受损和造成污染事故。
4)溶液漏至地面时,采用围堤堵截方法:用沙土等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
5)对液氨储罐及输送管线发生泄漏时,应采取措施隔离。
罐本体泄漏时,首先考虑采用倒罐转移法,视泄漏情况启动《液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必要时将事故容器内的溶液稀释中和处理。
3
6)当发生酸罐大量泄漏时,应立即从碱罐中抽碱液至外漏酸液中,进行中和,用熟石灰对地面存留的酸液进行中和;加水稀释,用潜水泵抽出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
7)当发生碱罐大量泄漏时,应立即从酸罐中抽酸液至外漏碱液中,进行中和,加水稀释,用盐酸对地面存留的碱液进行中和。
用潜水泵抽出后,并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
8)处理联胺泄漏时,因其可引起燃烧和爆炸,要注重防火工作。
9)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在厂内发生事故时,人员应尽快撤离到上风口位置,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其他机动车驾驶员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地撤离事故现场。
10)警戒区内要堵截一切火源,易燃易爆品区域应尽可能不开启灯具和动用电器,即使救援需要也必须禁止开启非防爆灯具,要求使用非防爆电器,以免产生火花,迅速疏散受威胁的物资。
11)酸碱中和过程中,加药管应插入外漏液体下,加入液体速度不易过快,作好防止中和的酸碱管道、液体溅起的安全措施。
4.3事件报告
Q/XH213001—2017
图1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报告流程图
5注意事项
5.1泄漏控制注意事项
5.1.1进入事故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避免应急处置过程中中毒或灼伤。
5.1.2如果所泄漏的化学品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并使用防爆型工器具。
5.1.3急处置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必要时使用水枪来掩护。
5.2现场急救应注意事项
5.2.1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
5
5.2.2 进入泄漏点转移伤员前尽可能切断毒物来源。
5.2.3 迅速将中毒者(伤员)转移危险区。
5.2.4 要注意对伤员污染衣物的处理,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5.3 现场恢复注意事项
5.3.1 及时对事故现场泄漏物进行覆盖、稀释、清洗处理;及时收集废液、废料。
防止废液、废料扩 散或遗失,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5.3.2 废液、废料、废旧容器等有毒有害物质及时移交有资质废危险品处理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
其 它破坏的设备和物资材料严格按照《废弃物监控与处置管理标准》处理。
5.3.3 在抢险过程中使用的器材,应及时恢复原状。
5.4 应急救援结束后注意事项
5.4.1 在确定各项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时,清点人员后,确认事故条件已消除并无继发可能,由工作组 组长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5.4.2 事故救援结束后,开展事故调查分析。
6 附件
6.1 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6.1.1 本厂应急部门、人员联系方式
6.1.2 外部应急机构联系方式
6.2 应急设施、器材和物资清单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存放位置
管理责任人(岗位)/联系
电话
Q/XH213001—2017
6.3相关文件
6.3.1相关的现场处置方案或相衔接的专项应急预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