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结构
浅析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

浅析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中常见的一种建筑形态,其具有高度、规模大、各层楼间通行等特点,因此对其结构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在高层建筑的结构中,转换层被广泛应用,因其在高层建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增强建筑的稳定性、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
转换层,又称为中间层、过渡层、转换台等,是指高层建筑中每隔一定层数所设置的一种水平结构。
转换层可以解决高层建筑在强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承载压力,减少振动,并能为不同功能区域提供合理的布局。
因此,转换层的结构体系必须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分析,以提高其稳定性。
目前转换层主要有三种结构体系,分别为筏板式结构、框架式结构和壳体式结构。
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三种结构体系进行详细分析。
1. 筏板式结构体系筏板式转换层结构是指将钢筋混凝土板作为主体承力结构,将不同层之间的力作为活荷载作用在板上,板与水平梁之间通过膨胀螺栓固定,整体与外立面拼装成一体。
该结构具有自重轻、承载能力强、构造简单等优点。
同时,筏板式转换层结构反应灵敏,便于发现建筑物在任何高度的变形变化。
框架式转换层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作为主体承力结构,将地震、风荷载等作用于楼层的水平力通过框架传递到基础上。
框架式结构通过减小层高、提高地下室结构强度等方法,以增强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壳体式转换层结构采用弧形或曲线构形作为承力体系,依靠曲面的内弯和外张来获得恰当的强度和刚度。
其结构具有强的耐震性、自重轻、施工便捷,使转换层的承力体系更加完善。
总之,高层建筑中的转换层结构体系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设计意图和使用功能等因素考虑局部、整体、功能的要求,并通过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技术手段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
通过这样的设计方案决策,才能提高高层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浅析高层住宅的抗震结构设计

浅析高层住宅的抗震结构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在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地震作为一种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对高层住宅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抗震结构设计成为了高层住宅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高层住宅的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地震发生时,良好的抗震结构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减少结构的破坏和倒塌,为居民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抗震结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建筑场地的选择是关键的一步。
应尽量避开地震活动频繁、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如地震断层带、软土地基等。
同时,对选定的场地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土层的分布、性质和承载力等,为后续的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结构体系的选择对高层住宅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框架结构具有布置灵活的优点,但抗震性能相对较弱;剪力墙结构则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但空间布置不够灵活;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在高层住宅中应用较为广泛。
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的高度、功能要求和经济因素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
在构件设计方面,柱子、梁和剪力墙等主要构件的尺寸、配筋和材料强度等都需要经过精心计算和设计。
柱子作为竖向承重构件,其截面尺寸和配筋应满足抗震要求,以保证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延性。
梁的设计要考虑其与柱子的连接节点,确保节点的可靠性和抗震性能。
剪力墙的布置应均匀合理,避免出现局部薄弱环节。
此外,加强节点的设计也是提高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
节点是结构中受力较为复杂的部位,容易在地震中发生破坏。
因此,需要对节点进行详细的受力分析,采取合理的构造措施,如增加箍筋的配置、加强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等,以提高节点的强度和延性。
抗震防线的设置也是抗震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一个良好的抗震结构体系应该具有多道抗震防线,当第一道防线在地震中破坏后,后续的防线能够继续发挥作用,消耗地震能量,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1)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多层和高层结构的差别主要是层数和高度上,但从实际情况上分析两者并没有实质性差别,它们都要抵抗竖向及水平荷载作用,从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而言,基本上是相同的。
但是在高层建筑中,要使用更多结构材料来抵抗外荷载,特别是水平荷载,因此抗侧力结构成为结构设计的主要问题。
一、高层住宅结构分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水平荷载成为控制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
结构内力、位移与高度的关系,除轴向力与高度成正比之外,弯矩和位移随高度都呈指数曲线上升,因此,随着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将成为主要控制因素。
水平力作用下结构是否优化,材料用量将有很大差别。
2、在抗震地区,随着层数的增加,地震作用对高层建筑危害的可能性也比对多层建筑大,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应受到加倍重视,工程位于抗震区,无需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仍需要考虑抗震的构造措施。
3、结构侧向位移成为控制指标。
与多层建筑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迅速增大,因而应将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
4、轴向变形不容忽视。
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数值很大,使得柱产生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使得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
轴向变形还会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需要根据轴向变形的计算值调整下料长度。
另外轴向变形也会对构件的剪力和侧移产生影响,如不考虑构件竖向变形将会得出偏于不安全的计算结果。
5、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
相对于多层建筑而言,高层建筑更柔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会更大一些。
为了避免结构倾覆倒塌,特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合理措施,使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即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二、结构分析的基本原则1、整体参数的设定开始结构计算时,首先需要根据规范的具体规定和软件手册对参数意义的描述,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准确设置软件的初始计算参数。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1 结构 延性 是 高层建 筑设计 重 要性 质 . 3
延性是指构件和结构屈服后具有足够塑性变 形能力的一种性能, 一般 用延性 比来表示 。对于受 弯构件来说 , 随着 荷载增加, 首先受 拉区混凝 土 出现裂缝, 表现 出非弹性变形。然后受拉钢筋屈服 , 受压区高 度减 小, 受压区混凝土压碎, 构件最终破坏 。从 受拉钢筋 屈服到 压 区混凝土压碎. 是构件的破坏过程 。在这过程 中, 构件 的承载
能力 没 有 多 大 变 化 , 其 变 形 的 大 小 却 决 定 了破 坏 的性 质 。 钢 但 是
筋混凝土受弯 构件 的 M— 曲线 , 是 屈服 变形 , A( ) AY △u是极 限变形 。提高延性可以增加结构抗震潜力 ,增 强结构抗 倒塌 能 力 。高层建筑相对低层 结构而言 , 结构设计更柔一些 , 如果遇到 地震 ,震动作用下的建筑结构变形更大一 些。为了做好 防震设 计 , 免倒塌 , 避 建筑 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 强的变形能 力, 别需要在构造上采 以适当的设计, 特 确保建筑 设计具有很好
防 结构 的脆 性 破 坏 。
— 10 2 EI
21 构 件截 面抗 震承 载 力调整 .
水平地震作用 与重 力荷 载效应组合对 应的结构构件截面抗
震承载力须根据受力状态进行调整放大提高, 以达到结构 的柔
性破坏 。
设计高层结构时 , 不仅要求结构具有足够 的强度 , 能够可靠 地承受风荷载作用产生 的内力; 要求 具有 足够 的抗侧刚度 , 还 使 结构在水平荷载下产 生的侧移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 内,保证 良 好 的居住和工作条件 。 这是因为高楼 的使用功能和安全, 与结构
的 延性 。
随着楼层 的增加 , 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侧 向变形迅速增大 。
浅析城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2 高层建筑结构 抗震分析和设计 的主要 内容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 , 抗震结构都会 部分进入塑性状态 , 了 为 满足大震作用下结构的功能要求 ,有必要研究和计算结构的弹
塑 性 变 形 能力 。我 国现 行 抗 震 规 范 ( B 0 2 — 0 1要 求 高 层 建 G 5 0 12 0 )
园林 、 筑 、 划 与 结构 设 计 建 规
建材 与 装 饰 2 1 年 o 月 00 4
浅析城 市高层 建筑 结构 抗震 设计
石 韦
( 东 广州 广 500) 100 摘 要: 分析和探讨了现行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 中的一些 问题, 从建筑物的场地条件 、 平立面布置、 抗震结构体系和 非结构 构件设计等方面 阐述 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的一般原则、 规律及其重要性 。 关键词 : 高层建筑; 抗震设计 ; 概念设计
A a vi 进行 结 构 抗震 分析 。这 种 方 法 并 非创 新 , 有 较 多 优 nl s) d s 但
点。弹 塑性静力分析采用空间协 同平 面结构模 型或三维 空间模 型; 每个构件 ( 柱 、 都根据其截面尺寸、 梁、 墙) 配筋及材料确定其
弹 塑性 力 — — 变 形 关 系 ;在 结构 上 施 加 某 种 分 布 的楼 层 水 平 荷 载 , 级增 大 ; 逐 随着 荷 载 逐 步 增 大 , 些 杆 端 屈 服 , 现 塑 性 铰 , 某 出 直 至 塑 性 铰 足 够 多 或层 问位 移 角 足 够 大 , 算 结 束 。 计 由弹 塑性 静 力 分 析 ,可 以了 解 结构 中每 个 构 件 的 内力 和 承 载 力 的关 系 以及
为减少基础作用力。 降低基础材料耗量.0k 5 0 V单 回、 大负荷 塔, 曾使用 过不少大坡度塔。 随着 5 0 V同塔双回并架输 电线路 0k 的建设. 宽身、 大坡度塔身 的应用将 日益增多 。回首国 内近 一二 十年使用的宽身、 大坡度塔身塔I 均存在着不 同程度 的塔 身斜材 弯曲问题。 是设计者应当解决也可 以解决的问题。笔者就这一问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分析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分析
曲进莲
% 大 连建 筑技 术发 展中 心设 计院 有限 公司 " 辽 宁大 连 着 社会 发展 " 科 学技 术的 进步 " 基 本 建设 规模 的 大型 建筑 $ 高 层 建筑 等结 构 形式 越来 越多 ! 总结 了高 层 建筑 结构
2 应 用于高 层建 筑 的结 构体系
剪力墙体系! 当受力主体结构全部由平面剪力墙构件组成 时 " 即 形 成剪 力墙 体 系! 剪力 墙 体系 的 强度 和 刚度 都 比较 高 " 有 一 定 的延 性" 传力 直 接均 匀" 整 体性 好 " 抗 倒 塌能 力 强 " 是 一种 良 好的 结构 体系 " 能 建高 度大 于框 架或 框架!剪 力墙 体系 ! 框 架"剪 力墙 体 系! 当框 架体 系 的 强度 和 刚度 不 能满 足 要求 时 " 往 往 需要 在建 筑 平面 的适 当 位置 设置 较 大 的剪 力 墙来 代 替部 分 框 架" 便形 成了 框 架#剪力 墙 体系 ! 在承 受 水平 力 时 " 框 架和 剪 力 墙 通 过有 足 够 刚度 的 楼 板 和连 梁 组 成 协同 工 作 的结 构 体 系 ! 在体系中框架体系主要承受垂直荷载" 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剪力! 筒 体 体系 ! 凡 采用 筒 体为 抗侧 力 构 件的 结 构体 系 统称 为 筒体 体 系 " 包括 单 筒 体 $ 筒 体 $框架 $ 筒 中筒 $ 多 束筒 等 多 种 型 式 ! 筒 体 是一 种空 间 受力 构件 " 分 实 腹筒 和 空腹 筒 两种 类 型 ! 实 腹筒 是 由 平面 或曲 面 墙围 成的 三 维竖 向结 构 单体 " 空腹 筒 是由 密 排柱 和 窗 裙梁 或开 孔 钢筋 混凝 土 外墙 构成 的 空间 受 力构 件 ! 筒 体 体系 具 有 很大 的刚 度 和强 度" 各构 件 受力 比 较合 理 " 抗 风 $ 抗 震 能力 很 强" 往往 应用 于大 跨度 $ 大 空间 或超 高层 建筑 !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

1 高层 建筑不规则性 的概念
自2 0 1 2年起 , 我国规定高度大于 2 7 m的住宅建筑 和其他建
绍:
( 1 ) 高层 建 筑 物 中侧 向刚 度 结 构 不 规 则 : 判 断 的依 据 是 本 楼
筑高度大于 2 4 m的非单层建筑为高层建筑 。对称规则的高层建 层 中侧 向 刚度 取 值 是否 小 于 该 楼 层 相 邻 上 层 侧 向 刚 度 平 均 值 的 0 %,或 者 小于 本 楼 层 上 面 相 邻 的 三个 楼 层 该 值 平 均 值 的 8 0 %, 筑 与不规则性 的高层建筑 的形象和全方 位造型 是完全 不同的 。 7 受环 境 、 条件 、 设计等条 件的影 响, 建筑 体不可 能绝 对 的规 则和 除 去 顶 层 不 包 括 在 内 ,楼 层 局 部 收 进 的水 平 方 向数 值 不 小 于 与 5 %。 对 称 的现 象 时 有 发 生 。建 筑 物 的 不 规 则性 一 般 表 现 在 : 平 面 设 计 本 层 相 邻 下 一 层 的 2
介 绍 了高层 建筑 中不规 则建筑的发展现状 , 分析 了高层建 筑中不规 则性结构的类型 , 并详 细阐述 了建筑设计 中不规 则结
构 建 筑应 采 取 的 措 施 。 关键词 : 高层 建 筑 ; 不规则性 ; 偏心距 ; 抗 扭 刚度 比 科 学 技 术 的 发展 , 促进 了人 们 物 质 和 精 神 生 活 水平 的不 断 提 结构类型和平面不规则结构类型 。其 中, 竖直方 向不规则结构类
一
侧( 如客厅 、 储物 室的降板) 尺 寸 大 于 该 楼 板 投 影 方 向上 面 总
( 7 ) 高层 建 筑 物 楼 板 局 部产 生 不 连 续 : 判 断 的依 据 是 本 层 楼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浅析,基层建设.doc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浅析,基层建设,《基层建设》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浅析潘小娃张红刚王磊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因我国是多地震国家,地震会造成建筑物灾害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首先分析了地震对高层建筑的影响,然后归纳了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最后详细阐述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地基;抗震防线;隔震一、地震对高层建筑的影响分析(一)对高层建筑构件形式方面1、在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中,通常地震对板和梁的破坏程度轻于柱;2、地震作用经常在多肢剪力墙(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窗下引起交叉斜向的裂缝;3、如果混凝土柱配置螺旋箍筋,即使地震引起较大的层间位移,对柱以及核心混凝土作用并不明显;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长、短柱并用于同一楼层,长柱受损害较轻。
(二)对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方面1、对于钢筋混凝土柱、板体系的高层建筑,各层楼板因楼层柱脚破坏或者侧移过大以及楼板冲切等因素而在地面坠落重叠;2、对于“填墙框架”体系的高层建筑,由于受窗下墙的约束,因而容易发生外墙框架柱在窗洞处短柱型剪切现象;3、对于“填墙框架”体系的高层建筑,地震对采用敞开式框架间未砌砖墙的底层破坏严重;4、对于框架-抗震墙体系的高层建筑,地震损害不大;5、对于“底框结构”体系的高层建筑,地震严重破坏刚度柔弱的底层。
(三)对高层建筑地基方面1、如果地基自振周期与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周期相同或相近,地震作用因共振效应而增加;2、如果高层建筑处在危险和地形不利的区域,则容易使高层建筑因地基破坏而受损;3、地基处地质不均匀,在地震作用下容易使上部结构倾斜甚至倒塌;4、若高层建筑的地基处有较厚的软弱冲积土层,则地震作用对高层建筑的损害显著增大。
(四)对高层建筑刚度分布方面1、对于采用L形以及三角形等平面不对称的高层建筑,地震作用能够使建筑结构发生扭转振动,因而损害现象严重;2、对于采用矩形平面布置的高层建筑结构,如果该建筑的抗侧力构件(如电梯井等)布置存在偏心情况时时,同样会使建筑结构发生扭转振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立柱
框架横梁
连系梁
楼板
框架结构体系
注:由L形、T形、Z形或十字形截面柱构成的异形柱框 架结构,截面各肢的肢高肢后比不大于4。
2、分类: 按施工方法不同,框架结构可分为现浇式、装 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在地震区,多采用梁、柱、 板全现浇或梁柱现浇、板预制的方案;在非地震区, 有时可采用梁、柱、板均预制的方案。
(1)优点: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充分发挥钢结构优 良的抗拉性能以及混凝土结构的抗压性能 进一步减轻结构重量,提高结构延性 (2)类型 1)用钢材加强钢筋混凝土构件 钢骨钢筋混凝土构件 钢管钢筋混凝土构件 2)部分抗侧力结构用钢结构,另一部分采用钢 筋混凝土结构(或部分采用钢骨钢筋混凝土 结构)
剪力墙 框架 17×4650=79050
7500
4950
7500
4950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一般用于25层以下为宜,最高不超过35层。 但若布置合理,也可更高
3、优点: 兼有框架和剪力墙的优点,比框架结构的水平承载力和侧向 刚度都有很大提高,比剪力墙结构布置灵活,可应用于 10~20 层的办公楼、教学楼、医院和宾馆等建筑中。 4、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数量和布置: 1)剪力墙的数量:不宜过多,以满足位移限值为宜。 2)剪力墙的布置:不宜过长;不宜少于3道,最好作成筒体; 对称布置;在纵横向数量接近;应贯通全高,上下刚度连贯而均 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主框架
次框架 3
次框架 2
次框架 1
钢结构
优点:强度高、韧性大、抗震性能好、易于加工,能缩 短现场施工工期,施工方便。 缺点:用钢量大,造价很高,而且耐火性能差 深圳地王大厦,(81层,383.95m) 北京的京广中心(56层,208m)、
深圳地王大厦
北京的京广中心
1.世界贸易中心的建筑形式 一.世界贸易中心简介(1)
18×3000=54000
13400
3000 45700
34000
组合筒体结构
将几个筒体组合成一 个整体,共同承担竖 向和水平荷载的结构 承重体系----组合筒 体结构 常用于75层左右的 高层建筑中
组合筒体结构
巨型框架
利用筒体作为柱子,在各筒体 之间每隔数层用巨型梁相连,筒 体和巨型梁即构成巨型框架。巨 型框架具有很大的承载能力和侧 向刚度。 由于它可以看作是由两级框 架组成,第一级为巨型框架,是 承载的主体;第二级是位于巨型 框架单元内的辅助框架(只承受 竖向荷载),也起承载作用。因 此,这种结构是具有两道抗震防 线的抗震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 性能。
3、优缺点:
1)优点:剪力墙结构水平承载力和侧向 刚度均很大,侧向变形较小;房间墙面及天 花板平整,层高较小,特别适用于住宅、宾 馆等建筑。(结构高度:几十米~ 100多米) 2)缺点:结构自重较大;建筑平面布置 局限性大,较难获得大的建筑空间(一般剪 力墙间距3~8m)。
框支剪力墙结构:
钢骨钢筋混凝土构件
组合结构
钢管钢筋混凝土构件
钢管屈曲破坏
钢管混凝土结构 工程实例(1)
美国西雅图 双联广场大厦
58层 四根大钢管混凝土柱 混凝土抗压强度133Mpa 直径3.05m 管壁厚30mm 承受60%竖向荷载
2)部分抗侧力结构用钢结构,另一部分采用钢筋混凝 土结构(或部分采用钢骨钢筋混凝土结构) 上海静安希尔顿饭店(钢筋混凝土筒体,钢框架) 香港中国银行(钢骨钢筋混凝土角柱,横梁及斜撑为 钢结构)
筒体结构体系
是指由一个或几 个筒体作为竖向 承重结构的高层 建筑结构体系
筒体结构平面图
分类:实腹筒、框筒和桁架筒。
1)实腹筒: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围成的筒体。
2)框筒:布置在房屋四周、由密排柱和高 跨比很大的窗裙梁形成的密柱深梁框架围成 的筒体。 3)桁架筒:将 筒体的 四壁 做成桁 架,就 形成 桁架筒。
实腹筒一般位于框架 之内----框架-核心筒 结构 将空腹筒布置在房屋 的外围,框架布置在 房屋的中部形成的框 架-筒体结构——空 腹筒体
两个都为框架——实 腹筒体结构
34200
筒体结构
框架-空腹筒体结构
框架
空腹 筒体
筒中筒结构
372.000
372.000
将实腹筒体置于建筑 物的内部,空腹筒体 作为建筑物的外框, 利用楼板将二者连为 一体,共同承受竖向 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结 构承重体系----筒中 筒结构
框架
5200
6800
4350 550 5200
5200框架Leabharlann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剪力墙
剪力墙
框架梁
框架梁
剪力墙
框架梁
框架
5200 5200
6800
5200 550 4350
框架-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
6×7500=45000
4350 550 5200
7500 7500
6800
5200
框架-剪力墙结构
7500
框支剪力墙
楼电梯间
框支剪力墙 落地剪力墙
9×5400=48600
3×4800=14400
框支剪力墙结构:
框支剪力墙结构: 1)框支剪力墙结构将剪力墙结构房屋的底层或底部几层做 成框架,这种结构亦称为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 2)破坏特点: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在其转换层上、下层 间侧向刚度发生突变,形成柔性底层或底部,在地震作用下易遭 破坏甚至倒塌。 3)布置原则:在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中,一般应把落地剪 力墙布置在两端或中部,并将纵、横向墙围成筒体;另外,还应 采取增大墙体厚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等措施加大落地墙体的侧向 刚度,使上、下部侧向刚度差别尽量小。(上部可采用短肢剪力 墙)
301.100 270.000 176.400 34.600 4.100
301.100
270.000
176.400
34.600
4.100
筒中筒结构
3550 4200
48 0 80
4200 3500
19100
34600
48800
4200
4450
17300 34600
4450
4200
30
20
筒中筒结构
2 钢筋混凝土结构
优点:造价较低,材料来源丰富,可浇注成各种复杂断面形状, 可以组成多种结构体系;可节省钢材,承载能力较高,经过合 理设计,可获得较好的抗震性能。 缺点:构件断面大,占据面间大,自重大
广州广东国际大厦(63层,200.18m) 底层柱尺寸已达1.8*2.2m
3组合结构
框架结构体系
4、优缺点:
1)优点: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大空间 (特别适用于商场、餐厅等)也可按需要隔成小房间; 建筑立面容易处理;结构自重较轻;计算理论比较成 熟;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造价较低。 2)缺点:侧向刚度较小,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 较大,有时会影响正常使用;如果框架结构房屋的高 宽比较大,则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也较大,而且引 起的倾覆作用也较大。因此,设计时应控制房屋的高 度和高宽比。(以15~20层以下为宜)
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
承重体系分类: 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筒体结构
材料分类: 钢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组合结构
框架结构体系
房屋结构均由梁、柱 构件通过节点连接而 构成。
纵向连系梁
横向主梁
柱
楼板
连系梁
框架横梁
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立柱
框架横梁
在非地震区可做到 15层,最高可做到 20层。 不宜超过60米。 常用于综合办公楼、 旅馆、医院、学校、 商店等建筑
1.
撞机1
2.
撞机2
1.
倒塌瞬间1
二、世界贸易中心倒塌过程(7)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遇袭,原高约415米的两座双 子大楼轰然倒塌,超过2600人丧生,911事件后,原意为导弹目 标或核装置爆炸点的“归零地(Ground Zero)”一词,成为了世贸 中心一片废墟的代称。据《华盛顿邮报》称,10年6月又在“归 零地”发现了72具尸体。
框支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5200 5200 550 4350 6800
7500 7500 6×7500=45000 剪力墙
剪力墙
框架
17×4650=79050
7500
4950
7500
4950
7500
*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 水平荷载的结构体系称为框架-剪力 墙结构体系。在整个结构体系中, 剪力墙负担决大部分的水平荷载, 框架以负担竖向荷载为主,分工合 理,物尽其用
剪力墙结构体系
利用房屋墙体作为 竖向承重和抗侧力 结构的体系称为剪 力墙结构
剪力墙上可开洞口, 洞口越大,越接近 于框架
1500
7100
1500
360 0
0
360 0
420
0
420
157 0
上
下
上 下
3600
3600
3600
2900
3600
3600
3600
1200
4200
2900
2800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