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筛查到底该不该做

合集下载

癌症筛查与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癌症筛查与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癌症筛查与早期诊断的重要性癌症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大健康挑战,它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还对整个家庭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癌症筛查和早期诊断被广泛认为是预防和控制癌症的关键一环。

本文将探讨癌症筛查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见的筛查方法和检测技术。

一、癌症筛查的重要性癌症筛查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测和观察,旨在发现患者身体内是否存在癌症或潜在的癌症风险因素。

其目的是在症状出现之前就能够尽早发现疾病,从而提供更早的治疗和干预机会。

癌症筛查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1. 提供早期治疗机会:癌症在早期阶段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癌细胞会逐渐侵袭周围组织和器官,导致更严重的症状和并发症。

通过定期进行癌症筛查,可以在癌症尚未发展到晚期时发现和诊断,提供更早的治疗机会,增加治愈的可能性。

2. 减少治疗成本和负担:早期诊断能够避免患者接受过度治疗或复杂的手术,从而减少治疗的时间和成本。

此外,早期治疗所需的医疗资源和药物剂量通常较少,可以减轻患者的身体和经济负担。

3. 提高生存率和预后:许多类型的癌症,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在早期阶段有较高的治愈率。

通过筛查发现癌症,可以及时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二、常见的癌症筛查方法1. 体检:定期体检是最常见的癌症筛查方式之一。

通过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指标,医生可以初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并观察是否存在异常症状。

2. 影像学检查: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CT扫描、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发现异常情况,进一步进行诊断和治疗。

3. 实验室检测:例如,常用的癌症标志物检测,如CA125、PSA等,可以通过血液或尿液样本检测特定物质的含量,从而发现癌症或癌症风险的存在。

4. 组织活检:组织活检是通过获取病变组织的样本,进行显微镜下的检查和诊断。

这种方法常用于疑难病例或其他检查结果异常的情况。

早癌筛查心得体会

早癌筛查心得体会

早癌筛查心得体会
我今年x岁,在一家软件公司工作。

在前年三月份的时候,公司组织常规体检。

报告一切都显示正常。

但是老婆和我说,她之前在ECS早癌筛查平台看过一篇推文,普通体检可能不会发现早期癌症,应该再进行早筛。

我是传统的东北男人,也就是网上说的“妻管严”。

于是就和老婆一起做了早筛。

原本想着就是哄老婆开心,没想到这个决定救了我一命。

报告下来之后,老婆的各项指标都正常,而我被检测出来得了肝癌。

看到报告的瞬间说不慌是假的。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实际上还是没到伤心处。

我和老婆都很崩溃。

这时候医生告诉我们,是早期的,预后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肝癌死亡率很高,因为80%左右患者发现就是中晚期了。

中晚期的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20%,基本上失去了手术根治的可能。

而早期肝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了60%,甚至可以实现临床治愈。

甲状腺防癌筛查多久做一次?不同人的频率不同!

甲状腺防癌筛查多久做一次?不同人的频率不同!

甲状腺防癌筛查多久做一次?不同人的频率不同!
甲状腺所分泌的激素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对于内分泌和生殖等多个系统都有协调作用,由此可见它很重要,甲状腺的发病患癌防治工作也是相当的关键,那甲状腺防癌筛查多久做一次?
1、一般人群筛检
甲状腺癌的患病风险在逐年升高,普通大众可安排定期检测,那甲状腺防癌筛查多久做一次?建议从35岁起每年做一次甲状腺功能检查,尤其是女性,一般人群需要做甲状腺检查的频率不需要太频繁,根据第一次检测报告的结果和医生的建议再做检测安排好了,甲状腺癌的筛查主要通过颈部触诊和血液甲功和超声成像来完成,香港中环专科现有全套的甲状腺预防检查计划,在官网或v信(tchchk)预约检测很方便。

通过筛查可早排查甲状腺各种异常的可能,除去癌症外,其他疾病也值得引起重视。

2、高危人群排查
对于高风险罹患甲状腺癌的人群来说,更需要加紧早做检测去排查风险,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全身放射治疗史,有着家族性多发息肉病和个人甲状腺癌综合征的既往史或家族史,这些人群都需要按照医嘱和实际病情进行定期检测,大概几周到半年内检测一次不等。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甲状腺癌在我国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增长,女性的患癌新发率排在所有女性恶性肿瘤中的第4位,其属于慢性病,定期检查去排查很重要,那甲状腺防癌筛查多久做一次?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的排查频率不等,建议在第一次检测后,再根据医嘱进行调整,此外,检查时建议选择正规的检测地点,例如香港中环专科,有专业设备和医生以获取准确的检查结果。

甲状腺癌筛查工作总结

甲状腺癌筛查工作总结

甲状腺癌筛查工作总结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

及早发现和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因此,甲状腺癌筛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甲状腺癌筛查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工作经验。

首先,我们建立了完善的筛查机制。

通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等相关机构合作,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甲状腺癌筛查流程,包括宣传教育、风险评估、筛查检测、诊断治疗等环节,确保每一位需要筛查的人都能够及时参与。

其次,我们加强了宣传教育工作。

针对不同的人群,我们开展了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甲状腺癌的相关知识,认识到早期筛查的重要性,提高了社会对甲状腺癌筛查的关注度。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筛查技术的培训和推广。

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我们提升了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推广了先进的筛查技术,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们建立了健全的随访制度。

对于筛查出的高危人群,我们建立了健全的随访制度,及时跟进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进行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我们在甲状腺癌筛查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甲状腺癌筛查工作的投入,不断完善筛查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筛查技术水平,健全随访制度,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为减少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做出更大的努力。

判断甲状腺癌的金标准

判断甲状腺癌的金标准

判断甲状腺癌的金标准
甲状腺癌的诊断金标准是病理检查结果,如果病理检查结果符合此标准,可以诊断为甲状腺癌。

其他的甲状腺疾病比如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也可以被诊断为甲状腺癌,但检查结果一般不符合诊断标准。

1、病理检查结果:在手术中取出病理组织后,经过病理科医生的修复,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甲状腺癌的标准,可以诊断为甲状腺癌;
2、TBS分期:在TBS分期中,如果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甲状腺癌的标准,可以诊断为甲状腺癌。

在TBS分期中,如果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且肿瘤没有出现远处的转移,也称为甲状腺微粒细胞癌,属于早期甲状腺癌。

如果发生了淋巴结转移,则为晚期甲状腺癌;
3、核素扫描:核素扫描是通过放射性仪器,利用同位素原理,通过血液到达甲状腺,之后通过特殊仪器检测甲状腺的功能,判断甲状腺是否发生癌变。

如果肿瘤大小<5mm,属于甲状腺微粒癌,如果肿瘤大小在5-10mm,一般称为甲状腺肿块,这种情况也提示可能是甲状腺癌,并且是比较常见的甲状腺癌。

核素扫描的优点是可以敏感地发现甲状腺的病变,以及了解癌组织的摄碘情况,对判断甲状腺癌有一定的作用;
4、穿刺病理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是诊断甲状腺癌的金标准,如果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甲状腺癌,可以确诊为甲状腺癌。

诊断为甲状腺癌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病情,选择
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比如苹果、香蕉、菠菜、胡萝卜等,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

【课题申报】甲状腺癌的预防与筛查

【课题申报】甲状腺癌的预防与筛查

甲状腺癌的预防与筛查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

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辐射等因素的不断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对甲状腺癌的预防与筛查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甲状腺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患病率明显上升,国内也不例外。

因此,探索甲状腺癌的预防与筛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课题旨在通过系统的研究,总结甲状腺癌的预防与筛查的最新国内外研究成果,评估不同预防和筛查方法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关的指导措施。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详细收集和分析国内外关于甲状腺癌预防与筛查的研究成果和专家观点,系统梳理相关研究中使用的方法和技术。

2. 流行病学调查法:通过开展大规模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甲状腺癌患者个体及环境因素的信息,总结相关风险因素。

3. 临床观察法:针对一定的人群,比如高危人群或特定地区,对甲状腺肿结等相关指标进行筛查和监测,探讨甲状腺癌筛查的有效性。

四、预期结果1. 系统总结和分析甲状腺癌预防与筛查的研究成果,评估各种预防和筛查方法的有效性。

2. 针对甲状腺癌高发地区或高危人群,开展相关临床观察研究,评估筛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 探讨甲状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的机制和技术,提出相应的预防与筛查的指导意见。

五、可行性分析1.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成熟,且经过前期的调研,可行性较高。

2. 有充足的研究时间和经费保障,以及相应的研究人员支持。

3. 甲状腺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六、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收集并分析国内外关于甲状腺癌预防与筛查的文献和研究成果,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预计用时3个月。

2. 第二阶段:针对高发地区或高危人群开展临床观察研究,评估不同筛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为什么健康人不建议做癌症筛查什么人需要做

为什么健康人不建议做癌症筛查什么人需要做

为什么健康人不建议做癌症筛查什么人需要做例行体检、基因检测、癌症筛查,成了不少人自查健康状况的指定动作。

尤其是防癌理念特别深入人心,很多公立和私立的体检机构都推出了癌症筛查套餐,有些人一次要做好几项,不管有创、无创,检查清楚才能安心。

家医君能够理解大家关心自己身体健康的心情,但是过度的癌症筛查,可能会带来很多弊端。

为什么不建议健康人群做癌症筛查?癌症筛查确实能够让癌症患者早早地发现癌症,早早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从这一方面来看,是有必要做癌症筛查的。

但是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过多地去进行各类癌症的筛查,真的没有必要。

美国就有专家曾做过一项研究,是关于前列腺癌的,实验将7万多名男人分为两组,一组做癌症早期筛查,一组不做任何检查,随访多年,结果发现,两组男性的生存率并不存在明显差别。

因此,如果身体确实出现不适,可以针对性进行筛查,但如果你的身体杠杠的,却过度去做癌症筛查,折腾自己的身体,反而会有下面这些害处:第一,穿刺危害。

如果初步筛查结果不理想,需要进一步的穿刺活检,以确诊是否是恶性肿瘤。

如果没有发现癌症,就会白白地受到创伤。

况且,有些人一次要筛查好几种不同的癌症,同时进行几项穿刺活检,对身体危害就更大。

第二,心理压力。

《英国医学杂志》曾经刊登过一篇论文,说癌症筛查的假阳性结果会导致被检查人出现严重的心理压力。

在等待最终结果的过程中,压力会越来越重,怕是本来没病没痛也被吓出身体问题。

第三,经济压力。

有些人把癌症筛查当做常规体检去做,一次做多项,这还会带来比较大的经济压力,因为癌症筛查比常规体检价格要高得多。

有些体检机构为了挣更多的钱,推出许多癌症筛查套餐,全然不顾被检者的健康。

那什么人需要做癌症筛查?1、家族有人患过癌症的人有许多的癌症都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也有的癌症会存在家族聚集性。

如果家里有人患有癌症,尤其是父母、兄弟姐妹等近亲属,需要定期做癌症筛查。

尤其是像乳腺癌、卵巢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这是遗传倾向较大的四种癌症。

甲状腺癌的防治科普文章

甲状腺癌的防治科普文章

甲状腺癌的防治科普文章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预防和治疗甲状腺癌,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甲状腺癌的防治知识。

了解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甲状腺癌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家族史是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如果家族中有甲状腺癌患者,那么自己也要格外警惕。

此外,放射线的暴露、碘摄入不足或过多、甲状腺疾病以及长期接触有机溶剂等环境因素也会增加患甲状腺癌的风险。

注意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

甲状腺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常常被人们忽视。

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颈部肿块、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然后,进行甲状腺癌的筛查是非常重要的。

甲状腺癌的早期筛查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疾病,提高治愈率。

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有甲状腺癌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检测。

对于一些病理性肿物,如甲状腺结节,应及时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肿物的性质。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甲状腺癌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适量的碘元素。

同时,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期暴露在有害物质中。

另外,不要吸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有助于预防甲状腺癌的发生。

及时治疗是甲状腺癌防治的关键。

一旦被确诊为甲状腺癌,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根据病情的不同,手术范围可能涉及到甲状腺的全切、部分切除或淋巴结清扫等。

手术后,还需要根据病理报告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等。

甲状腺癌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预防和治疗。

通过了解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留意早期症状,进行定期筛查,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并及时治疗,我们可以减少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提高治愈率。

让我们共同关注甲状腺健康,共同抵御甲状腺癌的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癌筛查到底该不该做
作者:王艳
来源:《百姓生活》2018年第01期
最近,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发文,不推荐对没有症状的成人进行甲状腺癌筛查。

研究显示,过去10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每年增加4.5%,远超其他肿瘤,但是死亡率并没有相应变化。

因此美国学者认为,筛查和治疗的整体益处不大,可能导致过度诊断和治疗。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的这项建议,是否符合中国国情?记者就此事采访了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肿瘤医院副院长高明,他表示,甲状腺筛查也许会给部分患者带来精神压力增大、检查费用支出等问题,但对于早期發现肿瘤功不可没,特别是高危人群非常有必要。

另外,筛查不光是为了检出肿瘤,还有助早期发现其他甲状腺疾病。

“目前甲状腺癌,已经成为增长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但同时也是我国二级预防做得最好的恶性肿瘤之一。

”高明表示,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升高,除了与放射线、不良生活习惯、家族史等因素有关外,也与检出率的提升有一定关联。

过去甲状腺疾病的初步诊断,主要依靠医生用手触诊,但由于受到肿块位置、大小、患者身形等客观因素影响,很多甲状腺癌尤其是微小癌会被漏诊。

而如今,随着检查手段增加,特别是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提高,B超分辨率大大提升,CT等各类先进影像学检查也得以普及,再加上体检人群逐年增加,许多小至1毫米的早期肿瘤都能及时被发现。

甲状腺癌是一种进展较慢的实体肿瘤,是目前所有恶性肿瘤之中存活率和治愈率最高的。

因此,一方面即使筛查出有问题,患者也不必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学界也在强调规范化诊疗。

以往对于体检筛查出的小于1厘米的微小癌患者,到底要不要手术,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式,业内一直存在争议,缺乏统一的标准作为指引。

2016年,中国抗癌协会甲状
腺癌专业委员会,严格进行危险分层,出台了国内首个《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共识》明确指出,对于部分单发、低危的甲状腺微小癌,不提倡一切了之,而是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研判,在充分考虑患者意愿和心态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选择暂不手术,采取密切观察随访。

同时也强调,微小癌并不等同于早期癌或低危害癌,其中有50%发现时就已经出现了淋巴结转移。

是否需要手术,最好在专业外科医生的引领下,综合其他专科医生意见共同决定,以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高明强调,对于高危人群,即使没有症状,定期筛查也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颈部出现无痛肿块,并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同时出现声音嘶哑、吞咽障碍、呼吸困难等症状,提示癌变的可能性很大,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诊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