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考【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问题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虽然近年来农
村居民收入有所增长,但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地区农村居民收入远低于城市居民,部分农民依然处于贫困状态。

因此,研究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有助于寻找解决
农村居民收入问题的有效途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寻找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出合理
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内容
1. 通过梳理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状况和特点,梳理农民
收入增长的相关因素和机制。

2. 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探讨其
根本原因。

为了更深入了解与分析农村居民收入的相关因素,本研究将采用多个层面
的数据:全国范围内的统计数据、小区域的村庄级别数据以及定向样本的调查数据,
以确保研究的多维性和可靠性。

3. 分析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存在的困境,从制度、政策、文化等多个角度寻找长效机制。

4. 提出符合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规律的政策建议。

同时还将在补充和完善现有政
策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现实可行的具体对策,如多元化农业经营模式
的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农村人才规划的实施等。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成果将有助于深入探究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并从多个角度提出具有现
实可行性的政策建议,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收入结构视角下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收入结构视角下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收入结构视角下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问题背景农民收入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也是一直以来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拉大,农民收入问题更加凸显。

在我国,农民收入问题主要表现为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慢、收入来源单一等特点。

目前,虽然国家对于农业和农村发展做了很多措施,但是农民收入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理性研究农民收入问题,探索其根本原因,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从收入结构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我国农民收入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具体目的如下:1.分析农民收入的组成结构,找出导致收入水平低的主要原因;2.探究收入来源单一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3.提出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4.对于研究农民收入问题提供参考,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对于推进“三农”工作以及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民收入组成结构分析对农民收入的组成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导致农民收入水平低的主要原因,确定研究重点。

(2)收入来源单一的问题分析探究收入来源单一的原因,指出其影响因素和机制,探讨解决方案。

(3)政策研究通过对当前政策的分析和比较,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

2.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法:通过对相关文献、报告以及研究成果的分析,确定研究框架和理论基础。

(2)实证研究法: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获取实际数据,对于收入组成结构以及收入来源单一的问题进行定量分析。

(3)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政策的实施情况,探讨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和关键环节,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

四、研究步骤和进度安排1.研究步骤(1)收集农民收入和农村发展的相关文献、报告和数据;(2)对收入组成结构和收入来源单一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3)设计问卷,实地调研,获取实际数据;(4)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提取有效信息;(5)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6)完成论文撰写和答辩。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但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019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率约为8%,但最高收入阶层的人均收入是最低收入阶层的29倍以上。

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也较大。

这种收入差距不仅会影响到社会稳定,也会影响到消费、投资等方面的经济活动,因此研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对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 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通过收入分配的测算方法和数据,综合考虑城乡、地区、性别、职业等不同维度的收入差距现状,深入了解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程度和特点。

2. 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原因分析:从制度、政策、市场经济等角度,深入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并探讨各种原因之间的关联性和影响力,为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3. 对策研究:综合考虑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对策,包括加强收入分配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的政策建议,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提供参考。

本研究采用专家访谈、现场观察、文献调查、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开展研究。

三、预期研究结果与创新点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 揭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程度、形成原因、影响机制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和趋势。

2. 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政策矛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3. 对现有收入分配制度、政策提出适当改进和完善建议,为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支持。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在于将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并突出考虑了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和制度性因素的重要性,为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农民工工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民工工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民工工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农民工工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1.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扩大,农民工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在工资方面却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获得感。

因此,对农民工工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农民工的融入城市化进程,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农民工工资现状和问题,找到提高农民工工资待遇的对策和解决办法,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农民工工资现状是怎样的?(2)影响农民工工资的因素有哪些?(3)农民工工资待遇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怎样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5)相关政策应该如何制定,以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3.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农民工工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系统的研究,具体包括:1.农民工工资现状分析:通过调研采集相关数据和文献深入地了解农民工工资现状。

2.影响农民工工资的因素分析:对影响农民工工资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

3.农民工工资待遇问题分析:从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农民工工资待遇的问题表现和原因。

4.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对策: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5.政策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三个方法:1.文献调研:收集相关文献、报告和数据,全面了解农民工工资现状和问题。

2.实地调研:利用问卷和个别访谈等方式,对一定数量的农民工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

3.统计分析:将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农民工工资水平、问题表现和影响因素等。

4.论文结构安排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1.3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1.4 研究内容和方法1.5 论文结构安排第二章农民工工资现状分析2.1 农民工工资水平2.2 农民工工资的性别、专业和区域差异第三章影响农民工工资的因素分析3.1 物价和生活成本3.2 劳动力市场3.3 国家政策和法律3.4 企业和雇主第四章农民工工资待遇问题分析4.1 工资拖欠问题4.2 社会保障问题4.3 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等问题第五章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对策5.1 加强行业管理5.2 修改法律和政策5.3 提高企业责任意识第六章政策建议6.1 加快城市化进程6.2 加强劳动合同制度6.3 推广信息技术第七章结论参考文献。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农民收入增长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农民收入增长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农民收入增长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等问题,农村经济仍面临许多困
难和挑战。

因此,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和理论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农民收入增长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促进我国农村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内容:
1.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包括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等。

2.探讨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分析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

3.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4.结合实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等,以促进我国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

2.统计分析法: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3.案例研究法:收集一些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方面的典型案例,分析其发展过程和产生的影响,为研究提供实证数据。

五、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探讨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
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农民增收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民增收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民增收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市场化经济的不断深化,农民增收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政策的重点之一。

然而,仍然存在许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收入下降的现象。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农民增收的因素及对策,以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农民增收因素的分析,寻找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和对策,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农民增收的因素及对策:1.农村经济结构分析。

通过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分析,找出农业发展中的瓶颈和难点,探讨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政策和农村产业升级等方面的解决途径。

2.现代农业技术应用。

分析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影响,如新型肥料、农药、种子、灌溉等技术的应用,以及先进的养殖、渔业技术对收益的提升。

3.农村金融服务分析。

探讨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和改进方案,如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布、服务范围和金融产品的创新等方面的问题。

4.农村教育和培训分析。

分析农村教育和培训对农民收入的提高作用,如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和资金扶持等方面的实践效果。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预计将得出以下结果:1.找出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并对其作出分析和评估。

2.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政策调整、技术创新、金融服务和教育培训等方面。

3.为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参考。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有以下意义:1.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农民增收的途径和对策,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2.为相关政策制定和改进提供参考,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为农村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相关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中国城乡结构转变和经济发展,城乡收入差距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少社会阶层分化,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
发展。

2. 研究问题和目标
本研究的问题和目标是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原因,探
索有效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途径和政策建议。

3. 研究方法和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相关统计数据、文献资料,并运用相关经
济学理论和方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实际情况,
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途径和政策建议。

研究步骤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收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
(2)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原因;
(3)探讨有效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途径和政策建议;
(4)撰写研究报告。

4. 预期成果和意义
预期成果将报告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原因,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途径
和政策建议。

该研究对于加强城乡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平等化和社会公正化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考【开题报告】

关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考【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思想政治教育关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考一、选题的意义“三农”工作的重点是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

我国13亿人口中有9亿是农民,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解决好农民的问题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没有9亿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只能是一种愿望,不很好地解决农民问题,农村和农业问题就无从下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农民收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

农民收入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标志。

农民是否增加收入和减轻负担是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标准。

进入21世纪,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我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农民收入却没有像我们国家经济增长的势头那样强劲,农民收入没有显著提高,这样的状况对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将发生负面影响。

农民因为是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农民担负着近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农民收入上不去,肯定影响农民积极性,势必影响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

农民增收减少,不仅制约着农民的生活改善,而且制约着农民再生产的投入。

从这个角度说,农民收入问题,也是农业生产问题。

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农民收入水平直接影响着每个农民的生产投入水平。

农民收入还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

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教训,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发展经济主要是要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内需。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以农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里,显然,只有提高农民的收入才能扩大国内需求,农民口袋里的钱多了,购买力自然增加了,农民愿意花钱了,农村经济自然搞活了。

如果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民购买力就上不来;购买力上不去,农村市场就打不开,直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考
一、选题的意义
“三农”工作的重点是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

我国13亿人口中有9亿是农民,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解决好农民的问题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没有9亿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只能是一种愿望,不很好地解决农民问题,农村和农业问题就无从下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农民收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

农民收入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标志。

农民是否增加收入和减轻负担是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标准。

进入21世纪,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我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农民收入却没有像我们国家经济增长的势头那样强劲,农民收入没有显著提高,这样的状况对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将发生负面影响。

农民因为是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农民担负着近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农民收入上不去,肯定影响农民积极性,势必影响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

农民增收减少,不仅制约着农民的生活改善,而且制约着农民再生产的投入。

从这个角度说,农民收入问题,也是农业生产问题。

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农民收入水平直接影响着每个农民的生产投入水平。

农民收入还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

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教训,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发展经济主要是要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内需。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以农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里,显然,只有提高农民的收入才能扩大国内需求,农民口袋里的钱多了,购买力自然增加了,农民愿意花钱了,农村经济自然搞活了。

如果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民购买力就上不来;购买力上不去,农村市场就打不开,直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才能形成购买力,才能使潜在的、巨大的农村市场变成现实的市场,为工业经济的升级发展创造持续的拉动力量,带动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
主要研究我国农民收入增长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运用的策略。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和分析,阐述了该问题的发展研究意义,把我国农民收入问题与现实联系起来,深刻理解农民收入问题的原因,农民收入低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透彻分析我国政府所采取的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的依据及采取的具体措施,以此可以为未我国对更好的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三、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思路)
(一)研究(工作)步骤:
(1)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2)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确定本论文的研究方向。

(3)根据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以及开题报告,此后开始初稿撰写。

(4)大致列出论文的基本框架,查找各类数据,增加相关的例证研究。

(5)认真撰写初稿并提交指导老师审定,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二)方法及保障措施:
理论探索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采用顺查法、追溯法、浏览法等查阅方法。

采用文献法、二手资料法、在线调查法等调研方法。

学校图书馆、清华同方数据、网络联机资源、指导老师给我们的毕业设计提供了保障,这些资源可以确保我们按时的完成我们的毕业设计。

四、毕业论文提纲
(一)我国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二)研究我国农民收入提高的意义
(三)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比较相对低下的原因
1.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
2.我国城乡差距相对大的原因
(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对我国的影响
(五)建议及对策
1.农业方面
2.农民方面
3.公共政策方面
(六)结语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张秀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M]. 北京:农业出版社,2008.
[2]徐浩.农民经济的历史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蔡昉.王德文.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4]史宝华.当议现阶段农民增收问题[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04).
[5]马东才.新形势下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J].南方论刊.2009(02).
[6]李旖婷.建立增加农民收入长效机制研究.广西大学硕士论文[J].2008(ll).
[7]韩彦莉.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J].决策探索.2006(2).
[8]呼世忠.积极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06).
[9]刘保明.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路子[J]前进,2004(03).
[10]朱洪跃.尚楠楠.我国当前农民收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10(04).
[11]于静. 略谈增加农民收入[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0 (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