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动力站空调水二次泵系统的设计
二泵站课程设计

二泵站课程设计
二泵站课程设计通常涉及到泵站的设计、选型、布局、电气设计等方面,是学习水泵和水泵站课程的实践性环节之一。
在二泵站课程设计中,学生将结合所学知识,针对特定的工程需求,进行泵站的设计和计算,并绘制相关图纸。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二泵站课程设计流程:
1.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首先需要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包括泵站的规模、功能、地理位置、水源条件、排水要求等。
2.确定泵站设计参数:根据设计任务和要求,确定泵站的设计参数,如水泵的型号、流量、扬程、功率等。
3.进行泵站布置:根据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进行泵站的平面布置,确定水泵、电机、管道等设备的布局。
4.进行泵站计算:根据设计参数和布置情况,进行泵站的流量计算、扬程计算、功率计算等,选择合适的水泵和电机。
5.绘制泵站图纸:根据计算结果和布置情况,绘制泵站的平面图、立面图、管道系统图等,标注相关尺寸和参数。
6.进行泵站优化: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对泵站进行优化设计,如采用新的技术或设备、调整设备参数等。
7.完成设计报告:将设计过程、计算结果、图纸等相关内容整理成设计报告,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版和打印。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二泵站课程设计流程,具体的设计过程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通过二泵站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更加
深入地了解水泵和水泵站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技术要求,提高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集中空调冷(热)水系统设计---一次泵、二次泵

集中空调冷(热)水系统指的是将空调冷(热)水集中配制后,送至房间或区域空调末端设备并承担相应的空调冷热负荷的冷(热)水系统。
集中空调水系统的特点是:冷热源装置集中设置,并对生产的冷(热)水通过水泵和相应的管道,输送至空调区域末端设备中,对于空调区域进行制冷(或供热)。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和设计集中空调冷(热)水系统,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集中空调冷(热)水系统方面知识:集中空调冷(热)水系统的基本形式和构成进行分类(1)按照空调末端设备的水流程,可分为同程系统和异程系统;(2)按系统水压特征,可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3)按照冷热管道的设置方式,可分为两管制系统和四管制系统;(4)按照末端用户侧水流量的特征,可分为定流量系统和变流量系统。
集中空调冷(热)水系统的特点:1.同程系统和异程系统空调冷冻水管由供水总管、干管和支管组成。
各供回水支管和空调末端装置相连接,构成一个个并联回路。
为了保证各末端装置应有的水量,除了需要选择适合的管径外,合理布置各回路的走向也是非常重要的。
(1)同程系统同程系统是指系统内水流流经各用户回路的管路物理长度相等或相近。
图3.7-1中的三种图式是常见的同程系统。
图3.7-1(a)中。
水流经同一层每个末端的水平之路供水与回水管路长度之和相等简称水平同程;(b)中,水流经每层用户的垂直供水与回水的管路长度之和相等,简称立管同程;图(c)中,水流经每一末端的水平和垂直的供回水管长度之和均相等也称为全同程系统。
(2)异程系统异程系统是指水流经每一用户的管路长度之和不相等。
通常由于用户位置分布无规律,或如图3.7-2所示的、用户位置分布虽然有规律但有的用户供回水支管路较短,有的用户供回水支管路较长,造成各并联回路的管路物理长度相差较大。
(3)设计原则同程系统的特点是:各并联回路物理长度相等。
在同程系统中,如果末端设备水阻力基本相同,那么由于水在管道中的流程相同,设计时通常也对管路的比摩组进行适当的控制,可以认为各末端环路管道的水阻力相差不大,且水管路阻力与末端相比,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因此这时同程系统容易实现各并联回路之间的水力平衡。
中央空调二次泵主机系统设计要点

中央空调二次泵主机系统设计一、建筑物情况及当地气候条件XX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位于北纬34°36′——35°02′,东经109°43′一110°19′,素有“三秦通衢”、“三辅重镇”之称。
地貌分为黄土台塬、渭河阶地、洛南沙苑、黄河滩地四个类型。
自然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降水量514mm,无霜期214天,夏季最高温度约为35℃左右,冬季最低温度约为-5℃左右。
XX未来城住宅小区位于XX县迎宾大道,总建筑面积14.6万㎡,套内空调使用面积约10万㎡,共计12栋楼为多层、高层住宅和商铺,小区布局东西长600m左右,南北宽最大60m,最小约30m。
二、水系统设计方案1、机房位置选择根据小区现场实际情况和后期运行成本考虑,建议制冷机房位置选择在5#、6#建筑与9#、10#建筑之间的空地处,建议机房采用地下设计,同时应做防噪处理。
制冷机房面积建议不小于600m2(含锅炉房,不含锅炉燃料堆放场地)。
冷却塔建议选择方形横流式低噪冷却塔,与主机一一对应,放置于18#楼后空地或其他对居住环境影响较小的高楼屋面。
2、系统设计小区采用末端为风机盘管的集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在各栋楼和各户分别设置热力入口及流量调节与热量计量装置。
风机盘管制冷由机房提供供回水为7℃~12℃的冷冻水,制热由机房提供60℃热水,通过板式换热器提供供回水为45℃~40℃的循环水。
风机盘管建议采用温控器控制回水支管上的电动二通阀,风机的启停与风机盘管上的电动阀联锁。
冷热源采用集中供冷和供热的变流量二次泵系统。
一次循环水泵采用定速泵,二次循环水泵为变频水泵(以下分别简称“一次泵”、“二次泵” ,以分、集水器及连通管为分界,将整个系统分为一次水环路和二次水环路两个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
3、冷热源选型所有建筑室内空调设计情况如下楼号层数建筑高度建筑面积总冷负荷冷指标总热负荷热指标立管压力损失m ㎡KW KW/㎡KWKW/㎡Kpa1# 1855.4718890 1492 79.0 1492 79.035.22#3# 9 26.4 4406 315 71.5 201 45.6 38.14# 18 60.2 20158 1601 79.4 1370 68.0 35.5# 9 17.4 2114 172 81.4 114 53.9 32.6# 1855.3723286 1839 79.0 1583 68.033.37# 17 54.6 25827 1960 75.9 1652 64.0 32.88# 17 54.6 16914 1240 73.3 1031 61.0 32.39# 6 9320 565 60.6 440 54.8 24.10# 8 24.4 8932 541 60.6 416 46.6 28.611# 8 24.2 5956 541 90.8 416 69.8 28.612# 8 24.4 10440 845 80.9 730 69.9 28.6合计14624311110.59445备注:9#楼设计数据未出,系根据现有建筑情况估算的面积及负荷。
某动力站空调水二次泵系统的设计

某动力站空调水二次泵系统的设计
王珏
【期刊名称】《科技与企业》
【年(卷),期】2012(000)018
【摘要】介绍了哈尔滨某动力站空调水二次泵系统设计,包括负荷计算、设备选型、空调自控、并提出自己的设计体会。
【总页数】1页(P200-200)
【作者】王珏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空调水二次泵系统选用条件的思考
2.编组站驼峰空压动力站的优化设计
3.螺杆式真空泵系统设计及其在卷烟企业的应用
4.RH机械真空泵系统主抽气管道的设计研究与应用
5.某特大型铁路站房采用空调水二级泵系统设计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次泵系统与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优缺点设计要点及控制逻辑

根据设计流量和扬程等参数,选择合适的一次泵型号,以满足系统需求并保证高效运行。
考虑一次泵的变流量控制策略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变流量控制策略,如压差控制、流量控制等,以实现系统的节 能和稳定运行。
关键参数选择与计算方法
设计流量的确定
根据建筑物的冷热负荷、空调系统的形式和运行策略等,合理确定设 计流量。
二次泵系统在节能方面表现更优,而一 次泵变流量系统在部分负荷工况下能耗 较高。
VS
控制复杂性
二次泵系统控制较为复杂,需要精确控制 水泵的运行状态;而一次泵变流量系统控 制相对简单。
对比分析及应用场景探讨
• 投资成本:二次泵系统的设备投资和运行 维护成本较高,而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相对 较低。
对比分析及应用场景探讨
选择合适的二次泵型号
根据设计流量和扬程等参数,选择合适的二次泵 型号,以满足系统需求并保证高效运行。
3
考虑二次泵的调节方式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调节方式,如变频调 节、阀门调节等,以实现系统的节能和稳定运行 。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设计要点
确定一次泵的位置和数量
根据系统的需求和布局,合理选择一次泵的位置和数量,确保系统水力平衡和稳定运行。
,如改进控制策略、更换高效设备等。
存在问题二
一些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在控制逻辑上存在缺陷,导致室内温度波动较大。改进措施包括 :对控制逻辑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如引入先进的控制算法、提
高传感器精度等。
07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1
揭示了二次泵系统与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基本工 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优缺点
• 控制简便: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控制逻辑相对简 单,易于实现和调试。
中央空调二次泵主机系统设计要点

中央空调二次泵主机系统设计一、建筑物情况及当地气候条件XX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位于北纬34°36′——35°02′,东经109°43′一110°19′,素有“三秦通衢”、“三辅重镇”之称。
地貌分为黄土台塬、渭河阶地、洛南沙苑、黄河滩地四个类型。
自然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降水量514mm,无霜期214天,夏季最高温度约为35℃左右,冬季最低温度约为-5℃左右。
XX未来城住宅小区位于XX县迎宾大道,总建筑面积14.6万㎡,套内空调使用面积约10万㎡,共计12栋楼为多层、高层住宅和商铺,小区布局东西长600m左右,南北宽最大60m,最小约30m。
二、水系统设计方案1、机房位置选择根据小区现场实际情况和后期运行成本考虑,建议制冷机房位置选择在5#、6#建筑与9#、10#建筑之间的空地处,建议机房采用地下设计,同时应做防噪处理。
制冷机房面积建议不小于600m2(含锅炉房,不含锅炉燃料堆放场地)。
冷却塔建议选择方形横流式低噪冷却塔,与主机一一对应,放置于18#楼后空地或其他对居住环境影响较小的高楼屋面。
2、系统设计小区采用末端为风机盘管的集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在各栋楼和各户分别设置热力入口及流量调节与热量计量装置。
风机盘管制冷由机房提供供回水为7℃~12℃的冷冻水,制热由机房提供60℃热水,通过板式换热器提供供回水为45℃~40℃的循环水。
风机盘管建议采用温控器控制回水支管上的电动二通阀,风机的启停与风机盘管上的电动阀联锁。
冷热源采用集中供冷和供热的变流量二次泵系统。
一次循环水泵采用定速泵,二次循环水泵为变频水泵(以下分别简称“一次泵”、“二次泵” ,以分、集水器及连通管为分界,将整个系统分为一次水环路和二次水环路两个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
3、冷热源选型所有建筑室内空调设计情况如下楼号层数建筑高度建筑面积总冷负荷冷指标总热负荷热指标立管压力损失m ㎡KW KW/㎡KWKW/㎡Kpa1# 1855.4718890 1492 79.0 1492 79.035.22#3# 9 26.4 4406 315 71.5 201 45.6 38.14# 18 60.2 20158 1601 79.4 1370 68.0 35.5# 9 17.4 2114 172 81.4 114 53.9 32.6# 1855.3723286 1839 79.0 1583 68.033.37# 17 54.6 25827 1960 75.9 1652 64.0 32.88# 17 54.6 16914 1240 73.3 1031 61.0 32.39# 6 9320 565 60.6 440 54.8 24.10# 8 24.4 8932 541 60.6 416 46.6 28.611# 8 24.2 5956 541 90.8 416 69.8 28.612# 8 24.4 10440 845 80.9 730 69.9 28.6合计14624311110.59445备注:9#楼设计数据未出,系根据现有建筑情况估算的面积及负荷。
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基础知识(暖通空调+动力)综合检测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基础知识(暖通空调+动力)综合检测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200题)1、下列关于过失误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过失误差就是“粗大误差”B.大多数由于测量者粗心大意造成的C.其数值往往大大的超过同样测量条件下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D.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消除过失误差的影响【答案】 D2、下列哪项是流动相似不必满足的条件?()A.几何相似B.必须是同一种流体介质C.动力相似D.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相似【答案】 B3、介质的被测温度范围0~600℃,还原性工作气氛,可选用的热电偶为()。
A.S型热电偶B.B型热电偶C.K型热电偶D.J型热电偶【答案】 D4、常物性无内热源一维非稳态导热过程第三类边界条件下微分得到离散方程,进行计算时要达到收敛需满足( )。
A.B.Fo≤1C.D.【答案】 C5、一套管式水—水换热器,冷水的进口温度为25℃,热水进口温度为70℃,热水出口温度为55℃。
若冷水的流量远远大于热水的流量,则与该换热器的对数平均温差最接近的数据为( )℃。
A.15B.25C.35D.45【答案】 C6、在圆管流中,紊流的断面流速分布符合()。
A.均匀规律B.直线变化规律C.抛物线规律D.对数曲线规律【答案】 D7、采用串联超前校正时,通常町使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ω( )。
A.减小B.不变C.增大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答案】 C8、状态参数用来描述热力系统状态特性,此热力系统应满足( )。
A.系统内部处于热平衡和力平衡B.系统与外界处于热平衡C.系统与外界处于力平衡D.不需要任何条件【答案】 A9、有80件某种零件,经t时间后,失效6件,其余仍能正常地工作,则此零件的可靠度R为( )。
A.0.075B.0.75C.0.925D.0.25【答案】 C10、太阳能集热器或太阳灶的表面常做成黑颜色的主要原因是()。
A.黑色表面的辐射率较大,ε≈1B.太阳能中的最大辐射率处于可见光波长范围C.黑色表面可以最大极限吸收红外线辐射能D.黑色表面有利于辐射换热【答案】 D11、某分度号为K的热电偶测温回路,其热电势E(t,t0)=17.513mV,参考端温度t0=25℃,则测量端温度t为()。
泵站课程设计---某水厂二泵站初步设计

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 (1)2给水泵站设计 (3)2.1 设计题目 (3)2.2 设计资料 (3)2.3设计任务 (4)2.5设计计算说明书 (6)2.5.1 确定泵的设计流量及扬程 (6)2.5.2初步选泵和电动机 (7)2.5.3设计机组的基础 (10)2.5.4决定泵站的形式 (12)2.5.5决定水泵吸、压水管的直径并计算其流速 (12)2.5.6水泵机组和吸压水管路的布置 (13)2.5.7计算泵站范围内吸、压水管路的水头损失 (14)2.5.8校核选泵方案——泵站工作的精确计算 (15)2.5.9计算水泵最大安装高度,确定水泵泵轴标高和机器间地面标高 (15)2.5.10决定起重设备的型号,确定泵房的建筑高度 (16)2.5.11选择真空泵、排水泵等附属设备 (17)2.5.12进行泵站的平面布置,定出泵站的平面尺寸 (18)2.5.13汇总泵站的设备及管件表 (19)3排水泵站设计 (20)3.1设计题目 (20)3.2 设计资料 (20)3.3 设计任务 (20)3.4设计步骤 (20)3.5设计计算说明书 (22)3.5.1确定设计流量及扬程 (22)3.5.2初步选泵和电动机,包括水泵型号、工作和备用泵台数 (22)3.5.3确定集水池容积 (24)3.5.4决定泵站的形式 (24)3.5.5机组与管道布置 (24)3.5.6泵站总扬程核算 (24)3.5.7泵站内部标高的确定 (25)3.4.8泵站中辅助设备设计 (25)3.4.9进行泵站的平面布置,定出泵站的平面尺寸 (27)3.4.10整理说明书,汇总泵站的设备及管件表 (27)附录 (28)参考文献 (28)2给水泵站设计2.1 设计题目某水厂二泵站初步设计2.2 设计资料(1)已知某城市经设计计算的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33975m3。
各小时用水量(2)在设计决定城市管网、二泵站、清水池、高位水池(水塔)的共同工作状况时,经方案比较后已决定二泵站采用两级供水,即0~4点,每小时供水量为2.5%;4~24点,每小时供水量为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动力站空调水二次泵系统的设计
[摘要]介绍了哈尔滨某动力站空调水二次泵系统设计,包括负荷计算、设备选型、空调自控、并提出自己的设计体会。
【关键词】动力站;二次泵变流量系统;设计;节能
一、工程概况
本动力站负担新建20万m2地下商场(含影城,马戏城等),原有10万m2地下商场。
商场冬夏季均采用集中空调,另设散热器系统,作为值班采暖。
见负荷统计表。
二、空调冷热源
在地下一层的制冷机房内设4台2000USRT的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温)水机组,2台2000USRT离心冷水制冷机组。
在屋顶与冷水机组对应设置12台横流式冷却塔。
锅炉房内设3台6t蒸汽锅炉作为商场热风幕及值班采暖的热源。
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度为7℃/12℃,温水60℃/55.8℃。
冷温水循环采用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为定流量系统设置台数与冷机相同,二次泵采用变频泵。
三、冷温水循环系统
在定流量的空调水系统中,负荷侧采用压差旁通控制方法。
当负荷减小时,用户阀门关小,分集水器压差增加,电动调节阀开大,部分冷水经旁通短路,维持机组流量不变,用户负荷增加时动作相反。
这种系统水泵流量是恒定的,不利于节能。
本设计由于负荷分两大部分:黄河公园及红博(原有冷热源取消改由本动力站负担),两部分负荷量及输送长度相差较大,因此考虑采用二次泵系统。
一次泵为定流量,负担制冷机组到分集水器间的阻力。
二次泵为变流量系统,通过改变循环水量实现对用户的负荷调节。
常见的变水量调节方法有台数调节和变速调节两种。
本工程采用变速调节:二次泵克服的阻力包括管网、末端、平衡阀及控制阀等。
当负荷减少时,通过改变水泵转速使扬程和流量减少,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空调系统是按照满负荷设计的,但实际运行中,空调设备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低于最大负荷的情况下运转。
在部分负荷下,虽然冷水机组可以根据实际负荷调节相应的冷量输出,但是在冷水机组的蒸发器侧的流量是固定的,系统的冷冻水流量并没有跟随实际的负荷变化而变化,冷冻水泵能耗也没有跟随实际负荷减少而降低。
在变流量系统中,系统的冷冻水流量不是按照满负荷的水量固定不变,而是在部分负荷时水流量减小,冷冻水泵的能耗随之减小,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本设计中一次泵负责克服冷机侧的阻力,一次泵与冷水机组一一对应,水泵设计流量为冷水机组蒸发器额定流量。
选用6台G=1320m3/h H=20mH2O。
二次泵用来克服末端的阻力,二次泵根据两大环路负荷变化进行独立控制、变频调节。
本工程系统较大、阻力较高,且各环路负荷特性相差较大,如果采用一次泵方式,水泵流量和扬程要根据主机流量和最不利环路的水阻力进行选择,配置功率都比较大;部分负荷运行时,无论流量和水流阻力有多小,水泵也要满负荷配合运行,管路上多余流量与压头只能采用旁通和加大阀门阻力予以消耗,因此输送能量的
利用率较低,能耗较高。
因此采用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二次泵的流量与扬程可以根据不同负荷特性的环路分别配置。
一环路采用三台G=1850m3/h H=30mH2O 变频水泵;二环路为三台G=757m3/h H=38mH2O变频水泵。
因为制冷机房到用冷用户的距离较长(管路单程800m),所以二次泵扬程较大。
二次泵采用变流量控制分别对两个环路的启停控制,负荷侧的流量调节范围也更大;采用变频控制时,其节能效果更好。
四、联锁及自控
1.冷水机组,冷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及其进水电动蝶阀应进行电气连锁启停,其启动顺序为: 冷却塔进水电动蝶阀-冷却水泵-冷水泵-冷却塔风机-冷水机组,系统停车时顺序相反。
2.冷水系统采用负荷和供回水温差来控制冷水机组及其对应的水泵,冷却塔的运行台数;冷却塔风机的运行台数成组控制。
3.压差控制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利用分集水器之间压差,一种是利用最不利点末端压差。
在本工程中,采用的是检测分集水器之间压差的压差控制法。
当分集水器之间压差大于设定值时,通过变频器减小其中一台二次泵流量,若该二次泵已经达到其最小流量,则关闭该泵,对另一台二次泵进行变频调节;当分集水器之间压差小于设定值时,通过变频器增大其中一台二次泵流量,若该二次泵已经达到其最大流量,则将该泵转为工频运行,启动另一台二次泵,并对其进行变频调节。
设计体会:
对于商业建筑的符合特点是全年冷负荷大,且不均匀,尤其在过渡季:虽需制冷,但冷负荷不大,末端负荷变化较大。
如采用传统定流量的水系统,势必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而针对本工程两个环路负荷、末端阻力相差较大的情况下,采用二次泵定-变流量的水系统,节能效果更佳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