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池州学院为例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社会工作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社会工作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作者:高鹏程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24期摘要:铜仁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于2013年开始探索教学改革,逐步探索了“一课多师”、“项目化课程”等多项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效。

值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之际,该院社会工作专业师生以平时教学改革和实践为基础,申报了铜仁学院“同心圆公益创新创业项目”,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本文以此次创新创业项目为例,略述社会工作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教学改革;创新创业;第二课堂;社会工作一、教学背景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有关指示精神,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特点的需求,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我院开设了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提供创新创业能力的针对性培训。

其中“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是创新创业教育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赛事,是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基础上,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共同组织开展的,以“中国梦,创业梦,我的梦”为主题,以增强大学生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为重点的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本案例中的教学内容则是针对“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的公益创业赛而设计的创新创业第二课堂,从各年级中挑选出优秀学生组成特别团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理论综合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有机结合,提出创办非盈利性社会组织同心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项目策划。

二、教学准备(一)项目化实践教学准备社会工作源于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服务,是以价值观为灵魂、以实践为基础的专业助人专业,社会工作教育源于对“友善访问员”实务能力的培训,因此,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需要高质的理论教学,更需要高质的实践教学和应用。

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于2013年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着力从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习教学和学生课外自主实践教学三大模块构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近三年来,我们以积极的行动探索项目化教学方式与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陆续将项目化管理教学理念应用到社区工作、社会工作实务等五门课程中,在学校周边四个社区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学生在实习基地获得充分的专业锻炼和成长。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契合度研究——以池州学院为例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契合度研究——以池州学院为例

理论研究科技风2021年1月DO#10.19392/ki.1671-7341.202103071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契合度研究----以池州学院为例肖新乐陈建兵”池州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池州247000摘要:为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以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导向为标准,培养适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本文以池州学院为例,分析了池州学院与池州市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所需专业群之间的契合度,为池州学院今后的专业调整提供参考,并为其他同类型高校提供可借鉴的专业建设路径。

关键词:专业群;学科;地方经济;应用型本科;本科教育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为深入贯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的持续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战略任务精神,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相关意见,强调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成一批对区域和产业发展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高水平应用型高等学校。

与此同时,安徽省按照“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的发展思路和“地方性、应用型、合作式、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主动服务省域产业发展,构建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在2020年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向中职毕业生对口考试和招生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更好地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强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有序开展并逐步扩大本科院校与优质高职院校联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

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地方政府政策规划来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优质高职院校之间如何联合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而服务,这中间的契机在哪里?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就可以得知,与地方产业链(群)紧密对接的学科专业群至关重要。

那又如何对接?本文以池州学院为例,来探讨分析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从学科专业群的构建、与地方产业链的对接从而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社工校园社会实践报告

社工校园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工作专业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组织了一次校园社会实践。

本次实践旨在让学生深入社区,了解社会工作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实践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社会工作人才,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实践目的(1)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

(3)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践内容与过程1. 实践内容本次社会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社区调研:了解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需求及存在的问题。

(2)个案辅导:针对社区居民的具体问题,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服务。

(3)小组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4)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社区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2. 实践过程(1)前期准备:成立社会实践小组,明确分工,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2)社区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

(3)个案辅导:针对社区居民的具体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4)小组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5)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社区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四、实践成果与收获1. 实践成果(1)完成了社区调研,了解了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需求及存在的问题。

(2)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个性化的辅导服务,解决了部分居民的实际问题。

基于真实社会工作服务的项目化实习模式——Y高校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改革的一种有效途径

基于真实社会工作服务的项目化实习模式——Y高校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改革的一种有效途径

基于真实社会工作服务的项目化实习模式——Y高校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改革的一种有效途径
郭志巧
【期刊名称】《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社会工作专业的传统实习模式总体上存在着实习与教学无法有效整合的诸多困境,Y校积极探索的项目化实习模式在实习内容、实习管理、实习评价等环节进行了大胆改革,做到了以真实服务项目引导实习、反哺教学,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一种务实而新颖的实习路径.本文尝试对项目化实习模式进行了建设性阐述.【总页数】2页(P225,227)
【作者】郭志巧
【作者单位】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上海2014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
【相关文献】
1.社会工作视域下城市机构养老服务专业化问题探索——基于浙江省衢州市的调查研究 [J], 陈郑之
2.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基于社区工作者访谈 [J], 安芹;王艳艳
3.从综合到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服务的创新模式探索——基于对部分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的考察 [J], 张明锁;王萌;杜晓楠
4.基于真实社会工作服务的项目化实习模式——Y高校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改革的一种有效途径 [J], 郭志巧;
5.基层实践的社会工作专业主体性探索与构筑\r——基于一项政府购买服务的行动研究 [J], 李倍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部二本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情况分析——以川南某高校调查为例

西部二本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情况分析——以川南某高校调查为例

教学 现状是 比较客 观 的。因此 , 结合 实 际 , 笔者 选择
Y校 社 会工 作 专 业 的 2 0 、0 8和 2 0 0 720 0 9级 在 校 学
生 19人 为抽样 调查 对 象 , 用 问卷 调 查法 和观 察 0 采 法 对专 业师 资 、 材及 教学 辅 导 资料 、 堂 教学 、 教 课 实

9 ・ 2
1专业 师 资方 面 、
根据 ( 1 调查 结 果 可知 , 调查 者认 为 Y校 表 ) 被 社 会 工 作 专 业 的任 课 教 师 在 专 业 知 识 拥 有 量 以及
询 问 了解 到 , 目前 Y校 社 会工 作 专 业教 师 很 少 , 以 年 轻 老师 居 多 ,基 本上 没 有 科班 出身 的 专 业 教师 , 不 少 老 师 都 是 “ 路 出 家 ”, 其 它 专 业 转 行 过 来 半 从
关 键词 : 西部 二本 院校 ; 会 3 作专 业 ; 学 ; 社 - 教 小组 工作


研 究背景
定 了我 国高 校社 会工 作 专业 教 育发 展 的不 均衡 , 特
别是 地 处西 部地 区的二 本 院校 , 比其他 地 区的 高 相
校来 说 , 面临 的问题更 为 复杂 和特殊 。 所
经 常做 的仅 占 1%; 三 , 习 的效 果 不佳 , l 第 学 当问到 根据 所 学 知识 能否 准 确 区分 本课 程 与其 他课 程 时 , 回答 ‘ ”的 仅 占 3% , 部 分 是 “ 概 能 ”, 能 8 大 大 占
5 %, 8 4 有 %的调查对 象 回答为 “ 能 ”。 不
很一般 ,7 1%的同学觉得很差。 目前 , 我国社会工作
表 2 教 材及 教 学辅导 资料

新建本科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目标、思路与效益——以池州学院为视角的解读

新建本科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目标、思路与效益——以池州学院为视角的解读
了现阶段实验教 学面临的问题, 提 出了实验教学 改革 的 目标 , 并对新建 院校池州 学院在 有限条件下实施实验课程 的实验教学 改革 思路 进行 了探 讨和 效益分析, 即以有限的教 学投入, 在教 、 学、 研的实验模 用型 ; 本科院校 ; 保 障和创新 【 中圈分 类 ̄] G 6 4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1 1 0 4 ( 2 0 1 3 ) 0 3 - 0 儿9 - 0 4
上, 虽 大 力 投 入购 置 新 实验 设 备 、 但 部 分 实 验 设备 随 着科 技发 展 而 落后 、 实验 设 备 台套 少 。 不 利 于发 挥学 生进 行独 立 思考 和动 手 能力 的培 养 . 不利 于学 生 与时俱 进 的实验 技能 培养 ; ( 3 )实验 教学 方 式上 ,
1 实验 教 学 面 临 的 问题
对 于新建 的本 科 院 校 , 大多 定位 为 地方 性应 用 型本 科 院校 。 池 州 学 院也 不 例 外 , 其 本 科 实 验 教 学 的模式 是 专科 基础 上 建立 的 。 虽 然为 了适 应 本科 专
业 的发 展 需要 , 已进行 了一 些 改 革 和探 索 , 有 了较 大 程 度 的发展 , 但 由于 实验 师 资 、 经 费的 限制 , 仍 难
备 维 护上缺 乏 专业 技术 人员 ; ( 5 )实 验教 学 经费 和 实 验 设 备 购置 及 更 新经 费 相 对 缺 乏也 制 约 了实 验 教 学 的创新 。 上 述问题 的存 在 , 导致 实验本 身缺乏 吸引力 , 从 而在 一定程 度上挫伤 了学生 进行实验 的积极 性和 主 动性 ,客观 上影响 了实验教 学的效果 和培养应 用型 人才 的质量 , 更谈不 上在实验 教学上进 行创新 。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研究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研究

现代经济信息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研究童 翎 湘南学院法学院摘要: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巩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的主要途径,在高校中,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校内的实践教学课程、社会工作实践技能竞赛以及校外的实习等。

但是随着学校在为学生构建实践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也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本文在了解了现阶段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机制建设的问题的基础上来思考如何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实践保障和评估机制,以更好的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发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保障机制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5-0396-02社会工作专业从本质意义上来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它与其他相类似的专业,如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有一套科学的、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且这一套方法也通过实践的检验变的更加具有实用价值和丰富意义。

当今社会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很多问题和矛盾产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需求不断增大,同时也对社会工作人才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之下,不断加快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是解决问题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在当前,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也面临着很多的困境,如何解决这些实践困境,通过专业实习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值得我们思考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一)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整体发展现阶段,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有了很多的发展和表现形式,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部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大多是在校外的社会工作机构、学校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

[1]而就当前我国内地的社会工作实习机构的主要情况来看,大多数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并不完备,中西部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单位也比较少,大多社工机构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新兴起来的,缺乏实践经验。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构想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构想

The Concept of "practice-teaching system" in
Social Work Profession
作者: 许子婵;方香廷;范景武
作者机构: 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80
出版物刊名: 社会工作
页码: 15-18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4期
主题词: 实践教学系统;系统设计;系统模式
摘要: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除了具备一般社会科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和知识之外,还应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掌握社会工作的方法、技能。

这就要求必须强化社会工作实务教学,使之贯穿整个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过程。

本文分析和反思了目前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实效的问题,从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性特征入手探讨了"角色—方式—目标"相结合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系统的设计。

该系统通过将"实验型"实习模式、"项目化"实习模式及"分类分层化"实习模式合理、有机地整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适宜的实习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一直 是专 业教 育领 域 的薄弱 环 节 , 存 在 着制 度不 健全 、 教师 自身 缺乏 实 务 经验 、 具 有 社 会 工作 专 业
理念 的社会 机构 缺 乏 , 以及 案主 资源 稀缺 等 问题 和
高校 教 师 实践 经 验 不 足 主要 体 现 在 自身 缺 乏
实 践经 验和 缺乏 指导学 生实 践经 验两 个方 面 。 当前
州雩院 非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2 0 1 3 年 8月 第 2 7 卷 第4 期
Aug .2 01 3 Vo 1 . 2 7 No . 4
地方性 院校社会 工作专 业实践教 学改革
— —
以池 州 学 院为 例
杨修 菊
( 池 州 学 院 历 史 与 社会 学 系 , 安徽 池州 2 4 7 0 0 0 )
【 摘 要】 地方性院校 在社会 工作 实践教学 中受到诸多限制, 存在缺乏 实践场地、 案主和督导不足、 教 师实践经验 欠缺 等问题 。社会Z - 作专
业 实 践教 学 从 改进 课 堂教 学 、 改革专业实训、 完善 社 会 实 践 等 方 面 开 展 , 可 以提 高教 学质 量 , 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社 会 工作 实 践 教 学首 先 是 缺 乏必 要 的实 践 场
地—— 实 验室 。 社 会工 作实 验室对 实践 教 学重要 性
体 现在 : 在学 生把 书本 知识 转化 为初 步操 作 能力 的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1 4
基金项 目: 安 徽 省 C类 省级 重 点 学 科 ( 专门史) 建设 项 目; 池 州 学 院教 研 项 目( 2 0 1 0 J Y0 3 2 ) 。 作者简介 : 杨 修 菊( 1 9 8 O - ) , 女, 山东 临 沂 人 , 池 州 学 院历 史 与社 会 学 系 讲 师 , 硕士 , 主 要从 事 社会 学 教 学 与 社 会 史 的 研究 丁 作 。
障碍 。 学 界近 年来加 大 了对社会 工作 专业 实践 教学
的研究 , 也 产生 了不 少 的研 究成 果 。 但是 . 由于各地
高 校 教 师 的培 养模 式 致 使其 在 自身 学 习 期 间就 以 理 论 知 识 为主 。 缺 乏 实践 技 能 的培 养 , 致 使教 师 队
伍 的实践能 力普 遍不 强 。从业 后 , 地方 性 院校 又缺 乏针 对 性地 提 高 教 师实 践 能 力 的指 导 和 培 训 。 因
[ 关键词J 社会工作; 教 学改革 ; 实践 【 中图分类 号】 G 6 4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1 6 7 4 一儿 0 4( 2 0 1 3) 0 4 — 0 1 5 0 —0 3
社 会 工作专 业 是一 门 以助人 自助 为 目标 的 、 实 务性 取 向非常 强 的专 业 。 社会 工作 的专 业教 育 目标 不仅 要培 养学 生对 专业 概念 与 理论 的理 解 和掌握 , 更要 培养 学生 的实 践能力 。即把专业 知识转化 为为 社会提供 服务 的能力 。 根据专业 相关标 准 。 社会工 作 本科专 业学生应 该在教 师指导下 完成 8 0 0小 时以上 的社会 实践 . 这 是达到专 业社会 工作者 的硬性要 求 。 社会 工作专业 的特性要 求教师 在教学过 程 中应该 特
具体情况不同、 各校 校 情 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同 , 我 国社 会 工 作 专业
的 实践 教 育 至今 尚没有 一 个 规 范化 的实 践 教 学 大
纲. 没 有让 本 行 业都 信 服 并彻 底 贯彻 的标 准 , 也 没
有形 成规 范化 和制度 化 的专业 实践教 学模 式 。
1 . 1缺 乏 实 践 场 地
1 地 方 性 院 校 社 会 工 作 实 践 教 学 现 状 及 存
在 问题
我 国内地 由于社 会工 作专 业起 步较 晚 , 实践 教
践 教学 相契合 。在这 种状 况下 , 即使建 立 的 了实 习
基地 . 但 往往 达不 到实践 效果 . 最终 名存 实亡 。
1 . 2教 师 实践 经 验 不 足
过程 中 , 首 先需 要通 过在 实验 室 的多 次演 练才 能具 有 了初 步 的操作 能 力 , 而初步 的操作 能力 是参 加 社
会实 践 的前提 。 因为缺 乏实 验 室 , 教 师 只能 空讲 理
论, 无 法 对学 生 进行 针 对 性 的训 练 。另外 “ 只 说 不
练” 的教 学模 式 导致 课 堂 教学 空 洞 枯燥 , 提 不 起 学
第 4期
杨修菊 : 地方 性 院校 社 会 工 作 专 业 实 践 教 学 改 革— — 以池 州 学 院为 例
1 5 1
决 实践 中 的 问题 等等 也 需 要 教 师依 靠 自身 实 践 经 验 给予指 导 。 因此 不 断 提高 教师 的 实践 指 导能力 , 是决 定实 践教 学质 量 高低 的关键 。
生 的学 习兴趣 . 学 生 的专业 能力 自然 也 就难 以得 到 有 效提高 。 同时 。 社会 工 作实 践教 学还 缺 乏具 有较 好社 会
别 注重实践教 学 , 以培养 学生 的实际操作 能力 。
工作 专业 理念 的社 工机构 。 地方性 院校 一般 处 于地
理 位 置欠 发 达 地 区 , 民 间组 织较 少 , 社 区 和政 府 民 政 部 门等在 工 作理 念 和 方法 上 难 以与社 会 工 作 实
此. 教 师 的专业操 作 方法 很难 跟上 社会 工 作专业 技
术 的发展 和进步 。 教 师 自身 经验 的欠 缺 直 接影 响到 学 生 实践 能 力 的培养 。 一方面。 理论 层面 上 的课 程实 践 、 专业实 践 和社 会实 践 等需要 教 师根 据 自身经 验 进行 设计 。 另一 方面操 作层 面上 学 生实 践计 划 、 实践 形式 和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