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的含义和方法》同步练习题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4.2一起来分类_北师大版(含解析)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4.2一起来分类_北师大版(含解析)

《一起来分类》同步练习一、应用题1.把应放在书包里的东西圈出来。

2.不是蔬菜的圈出来。

3.把不是学习用品的圈出来4.把不是同一类的用○画出来。

5.把不是同一类的用○画出来。

6.把属于车类的圈出来。

7.把会飞的动物圈出来。

8.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

9.请把在天上飞圈出来。

10.把不是水果的圈出来。

11.把吃饭时可能用到的物品圈出来。

12.把左右两边同一类的物品找出来,连一连13.请你先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放合适?14.分一分,把同类物品的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

15.分一分,把同类物品的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

16.按照用途将下列物体进行分类。

17.你能给这些式子分一分吗?18.你能按要求自己分一分吗?19.说一说,可以怎样分。

二、综合题根据图片回答问题:(1)请你认真观察图中都有什么?(2)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3)你能想办法,把它们分一分吗,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吗?(4)笑笑能想出两种分法,你呢?请试一试?答案解析部分一、应用题1.【答案】毛笔、铅笔、钢笔、尺子、转笔刀、橡皮【解析】【解答】图上呈现了8种物体,依次是毛笔、铅笔、钢笔、锯子、小提琴、尺子、转笔刀、橡皮。

其中毛笔、铅笔、钢笔、尺子、转笔刀、橡皮属于学习用品,应该放在书包里,而锯子、小提琴不是学习用品,不需要放在书包里。

所以答案是将毛笔、铅笔、钢笔、尺子、转笔刀、橡皮分别圈起来。

本题考查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

【分析】毛笔、铅笔、钢笔、尺子、转笔刀、橡皮属于学习用品,应该放在书包里,而锯子、小提琴不是学习用品,不需要放在书包里。

本题考查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

2.【答案】【解析】3.【答案】【解析】【解答】以上五种依次是铅笔、练习本、篮球、尺子、数学书。

其中铅笔、练习本、尺子、数学书是学习用品,而篮球是体育用品。

所以答案选择篮球。

考察知识点为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

【分析】铅笔、练习本、尺子、数学书是学习用品,而篮球是体育用品,所以答案选择篮球。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分类》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分类》试卷及答案
按加减法分:1+2=3、1+1=2、0+3=3为一类,5-2=3、5-3=2、4-2=2为一类。
七、两只脚的:①③⑥⑦ 四只脚的:②④⑤⑧⑨
会游泳的:①④⑦⑧
八、提示:可以按照男女分,也可以按照大人、小孩分,还可以按照长发、短发分。
八、说一说,可以怎么分?
第四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提示:第一行圈电脑,第二行圈小麦,第三行圈饮料。
二、提示:不同类的分别是第一个图形、铅笔、球、手套。
三、①②③⑤
四、天上飞的:③⑥⑦ 地上跑的:②④⑤⑧⑩
水里游的:①⑨
五、
六、按得数分:1+2=3、5-2=3、0+3=3为一类,5-3=2、4-2=2、1+1=2为一类。
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圈出每组中不同类的。
二、选一选,在每组中不是同类的物体上面画“✕”。
三、找一找,填一填。
学习用品有()。
四、分一分,把序号填在相应的圈里。
五、分一分,学习用品画“ ”,体育用品画“ ”。
六、填一填,可以怎么分?
1=3
按分
按分
七、想一想,填一填。(只填序号)

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类》单元测试卷(二)及答案-北师大版数学

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类》单元测试卷(二)及答案-北师大版数学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类》单元测试卷(二)
评卷人
得分
一、填空题(题型注释)
1.在水果下面画“△”,在蔬菜下面画“○”。
2.在文具下面画“△”,在家具下面画“○”。
3.
1. 按大小分:______________;
2. 按颜色分:______________;
3. 按形状分:______________。
4.
评卷人
得分
二、解答题(题型注释)
5.把不同类的划掉。
6.
评卷人
得分
三、连线题
7.找朋友。(把同类的用线连起来)
8.分一分,连一连。
9.连一连。(把下面的树叶分一下类放在三个盘子里,用线连一连)
参数答案
1.(○); (○); (○); (△)
【解析】1.

2.(○); (△); (○); (△)
【解析】2.略ຫໍສະໝຸດ 3.②④⑤⑧;①③⑥⑦①⑤⑥;②③④⑦⑧①⑧;②⑥;③⑤;④⑦
【解析】3.

4.分法一: ①③⑤; ②④⑥
分法二: ②⑤⑥; ①③④
分法三: ①②④; ③⑤⑥
【解析】4.

5.
【解析】5.

6.
【解析】6.

7.
【解析】7.

8.
【解析】8.

9.
【解析】9.

一年级上册《整理房间》分类的含义和方法

一年级上册《整理房间》分类的含义和方法

没错,我们在超市 看见过!
我们发现超市里这 样的指引牌......
生活中还有哪些分分类......
课堂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分类的方法:分类时先判断所给 的物品中哪些具有相同的特征、 用途等,再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 起,最后把每类物品放在不同的 位置上。
寄语
整理房间
(分类的含义和方法)
分享时间
情景导入
你喜欢谁的房间?
探究新知 例 说一说怎样整理房间。
01 衣服整理在一起放在柜子的最下层; 02 书本整理在一起放在柜子的中间; 03 玩具整理在一起放在柜子的最上层。
玩具类
书本类
衣服类
笑笑的物品都是分类摆放的, 即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就是分类。
如果妈妈又给笑笑买了图画 书和布娃娃,应该怎么放呢?
希望你们以后多多利用自己学会的分类本领,整理好自 己的房间和书包,做一个爱整洁、讲卫生的孩子。
玩具类
书本类 衣服类
你能帮助淘气整理房间吗?
学习用品类——“√”;玩具类——“×”; 衣服类——“○”;
把在学校需要用的 书本放在书包里, 其余的书本放在柜 子的最上层。
把球、魔方、小汽 车和玩具熊放在柜 子的中层。
把上衣、裤子叠好, 放在柜子的最下层, 袜子放在衣服的上 面。
把铅笔装在文具盒 里,装好后也放在 书包里,再把书包 放在桌子上。
把床整理好,椅子 放在桌子的下面。
请你动手帮助淘气整理房间!
看!多整洁。
书本类 玩具类 衣服类
练一练
1.把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
练一练
2.把不同类的圈起来。(课外)
(1) (2)
练一练
2.在水果下面画“√”,蔬菜下面画“○”。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一上第四单元《分类》word检测试卷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一上第四单元《分类》word检测试卷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分类”检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制卷人: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众兴中心小学赵龙学习目标:1、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给事物分类的过程中,体验活动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小朋友xi ǎo p ?n g y ǒu 吗m a ,一y ī个g a 单元的d ān y u án d e 学习x u ?x í已经y ǐj īn g 结束j i ?s h ù了l e ,相信xi āngx ìn 你n ǐ一定y íd ìn g 有y ǒu 很多h ěn d u ō收获s h ōu h u ?吧b a ,下面x i àmi a n 就j i ù让r àng 我们w ǒm e n 一起y ìq ǐ展示z h ǎn s h ì一下y íx i à自己z ìj ǐ的d e 学习x u ?x í成果ch ?nggu ǒ吧!一、在z ài 下x i à面mian 的d e ○里l ǐ填ti án 上sh àng “+”或h u ?“-”,使s h ǐ等d ěng 式s h ì成ch ?ng 立l ì。

(每题2分,计10分)8○5=3 10○5=5 2○7=9 5○0=5 4○4=0二、小xi ǎo 朋p ?ng 友y ǒu 们m e n ,请q ǐng 拿n á出c h ū你n ǐ的d e 彩c ǎi 笔b ǐ,把b ǎ同tong 一y ī类l a i 的d e 物w ù品p ǐn 涂t ú成ch ?ng 同tong 一y ī种zh?ng 颜y án 色s a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一起来分类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一起来分类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一起来分类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一起来分类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应用题(共20题;共115分)1.(5分)不是蔬菜的圈出来。

2.(5分)把不是水果的圈出来。

3.(5分)把不是学习用品的圈出来4.(5分)把不是同一类的用○画出来。

5.(5分)把不是同一类的用○画出来。

6.(5分)把属于车类的圈出来。

7.(5分)把会飞的动物圈出来。

8.(5分)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

9.(5分)请把在天上飞圈出来。

10.(5分)把应放在书包里的东西圈出来。

11.(5分)把吃饭时可能用到的物品圈出来。

12.(5分)把左右两边同一类的物品找出来,连一连13.(5分)请你先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放合适?14.(5分)分一分,把同类物品的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

15.(5分)分一分,把同类物品的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

16.(5分)按照用途将下列物体进行分类。

17.(5分)你能给这些式子分一分吗?18.(5分)你能按要求自己分一分吗?19.(5分)说一说,可以怎样分。

20.(20分)根据图片回答问题:(1)请你认真观察图中都有什么?(2)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3)你能想办法,把它们分一分吗,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吗?(4)笑笑能想出两种分法,你呢?请试一试?参考答案一、应用题(共20题;共11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0-2、20-3、20-4、。

2021-2022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分类

2021-2022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分类

2021-2022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分类一.选择题(共2小题)1.下面物品()与其它三个物品不是一类。

A.B.C.D.2.(2021春•武川县期末)下面()是会飞的动物。

A.B.C.二.填空题(共1小题)3.(2020秋•项城市期末)分一分。

(填序号)上衣:,裤子:。

三.判断题(共4小题)4.(2020秋•怀安县期末)苹果、香蕉和葡萄都是水果。

(判断对错)5.(2020秋•沈阳期末)苹果和西红柿都是水果。

(判断对错)6.(2021春•武川县期末)小明和爸爸、妈妈、姐姐一起做游戏,小明说:“我按性别把大家分为“大人和小孩”两个小组.小明这样分类,对吗?(判断对错)7.(2021春•永昌县期末)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判断对错)四.操作题(共5小题)8.(2021春•永吉县期中)按要求分类。

9.(2020秋•成都期末)把同类的圈起来。

10.(2020秋•民乐县期末)帮妈妈把买的东西分装在两个袋里,用线连一连。

11.(2020秋•怀安县期末)想想放哪里,连一连。

12.(2020秋•肇源县期末)请把不同类的圈起来。

五.解答题(共3小题)13.(2021春•玉门市期末)(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在表格中记录4种球的个数。

(2)最多,最少。

和同样多。

(3)和一共有个,比多个。

14.(2021春•雅安期末)数一数,分一分,填一填。

(1)有个,有个。

(2)三种杯子一共有个,其中,没有盖子的有个。

(3)再添上个,的个数就和一样多。

15.(2021春•沁阳市期中)分类与整理。

把上面这些物体分成三组,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数量2021-2022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分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小题)1.下面物品()与其它三个物品不是一类。

A.B.C.D.【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专题】应用意识.【分析】尺子、橡皮、削笔器是文具,小汽车是玩具,小汽车与其它三个物品不是一类;据此解答即可。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一起来分类∣北师大版-word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一起来分类∣北师大版-word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4.分一分,说一说。
2.“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按要求分一分,说一说。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3.分成两组,分一分,说一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