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芪对糖尿病大鼠CYP450 2E1活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

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

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杨红霞;朱敏怡【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05(21)17【摘要】目的:探讨黄芪对糖尿病(DM)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2型DM模型,黄芪组给予5 mL/(只·d)灌胃.12周测体重、血糖、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尿肌酐(Cr),处死大鼠,用PAS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 7的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血糖、UAE及肾重/体重比值、Ccr比值均显著上升(P<0.05/0.01),肾小球系膜及基底膜相对面积、肾间质纤维组织相对面积均显著增大(P <0.01),肾组织TGF-β1和Smad 7的蛋白质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0.01)).黄芪注射液治疗组,上述上调指标除血糖外都被显著抑制(P<0.05/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2型DM大鼠肾组织有保护作用,其疗效可能与下调肾组织TGF-β1表达相关,使TGF-β1诱导的内源性Smad 7产生减少,从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总页数】2页(P1964-1965)【作者】杨红霞;朱敏怡【作者单位】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相关文献】1.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CTGF 蛋白及其mRNA 表达的影响 [J], 宋恩峰;刘蒙;贾汝汉;项琼2.黄芪多糖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Ⅳ型胶原及层黏连蛋白表达的影响 [J], 蒋赛;彭晓珊;黄志华;王硕辉;谢月;唐映红3.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COX-2和NF-κB表达的影响 [J], 孙京华;杨晶;李胜开;张颖;蒋甘孺;尹忠诚4.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SOCS1表达的影响 [J], 张娟;方敬爱5.当归黄芪汤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J], 吕娟;曹兰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芪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质代谢的调控

黄芪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质代谢的调控

黄芪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质代谢的调控管志美;罗娟;李果【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08(003)015【摘要】目的黄芪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质代谢的调控.方法将实验用6个月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GK大鼠和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黄芪治疗组.治疗8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前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酯蛋白、高密度酯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氧化低密度酯蛋白的影响.结果①造模2组大鼠均出现血脂异常;②黄芪能改善基本状况,黄芪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三酰甘油(P<0.05)、胆固醇(P<0.05)、低密度酯蛋白(P<0.05)、糖化血红蛋白(P<0.05)、氧化低密度酯蛋白(P<0.05),升高高密度酯蛋白(P<0.05).结论黄芪具有调节糖尿病大鼠血脂作用.【总页数】3页(P82-84)【作者】管志美;罗娟;李果【作者单位】410001,长沙,湖南省药品审评认证与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分泌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相关文献】1.基于肝基因表达谱分析的黄芪及其拆分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脂质代谢影响的机制研究 [J], 崔宁;赵文晓;季旭明;蒋海强;韩冰冰;高洁;韩旭;王世军2.姜黄素对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脏氧化应激以及脂质代谢的保护作用 [J], 马丽芬;苏振丽;王文科;闫丽娟3.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调控大鼠脂质代谢的初步研究 [J], 张瓅方;韩华刚;李梦华;毛秉豫4.阿昔莫司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J], 姜爱雯;杜佩珊;石金铮;汤建华;李方江5.RYGB手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肝脂质代谢途径及关键酶的影响 [J], 齐婷;王述进;牛瑜;刘宋芳;马磊;杨华;冯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探究

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探究

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探究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其特点在于肾小球病变和肾功能损伤。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是一种中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并且被认为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保护作用。

本文旨在探究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研究在实验室使用糖尿病大鼠模型进行,将大鼠分为三组:正常组、模型组和黄芪治疗组。

模型组和黄芪治疗组分别接受高糖高脂饮食诱发糖尿病,并进行8周的观察。

结果发现,模型组大鼠的血糖水平明显升高,肾功能指标例如尿酸、尿素氮和肌酐等也明显异常。

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显示肾小球肥大和间质纤维化。

黄芪治疗组的大鼠显示出显著的改善。

黄芪能够降低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黄芪还能够降低肾功能指标的异常水平,表明黄芪具有对肾脏保护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黄芪治疗组的肾脏组织显示出更少的肾小球肥大和间质纤维化,说明黄芪能够减缓糖尿病肾病的病理进展。

进一步的实验发现,黄芪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黄芪可以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肾脏组织的炎症因子水平。

黄芪还可以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氧化应激对肾脏造成的损伤。

黄芪还可以减少糖尿病大鼠中肾脏的纤维化,可能通过抑制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来实现。

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氧化应激和抑制纤维化等方面。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黄芪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

进一步的研究仍然需要进行,以更好地理解黄芪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机制和疗效。

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探究

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探究

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就是肾脏的病变。

研究表明,黄芪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并且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研究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实验用大鼠60只,其中40只为糖尿病模型大鼠,另外20只为正常对照组大鼠。

2. 实验设计: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黄芪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大鼠。

正常对照组20只大鼠不做任何处理。

3. 实验处理:黄芪治疗组大鼠采用灌胃给药的方式,每天给予黄芪提取物,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0毫克。

对照组大鼠和正常对照组大鼠分别采用相同的方式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4. 实验指标: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肌酐(Cr)、血尿酸( Sua)、尿蛋白(U-pro)等指标,对两组大鼠的肾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和超微结构观察。

研究结果:1. 血清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黄芪治疗组大鼠的血清肌酐和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而尿蛋白水平也明显减少。

2. 病理学检查显示,黄芪治疗组大鼠的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肾小管变性程度也较对照组减轻。

3. 超微结构观察显示,黄芪治疗组大鼠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通透性减弱,足突脚突数量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程度减轻。

结论: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功能和肾脏组织结构。

这一发现为黄芪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也为寻找新的糖尿病肾病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黄芪在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肾脏保护效果,但在临床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对其具体的保护机制和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希望未来能够加强对黄芪的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使其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血清GLP-1及TNF-α、IL-18的影响

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血清GLP-1及TNF-α、IL-18的影响

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血清GLP-1及TNF-α、IL-18的影响江红;段滨红;杜馥曼;向朝峰;仲恒【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4(023)005【摘要】目的观察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8(IL-18)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大鼠60只,随机选取40只以链脲菌素(STZ)30 mg/kg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余下20只正常喂养,设为对照组.将成模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对照组与黄芪治疗组.将60mg/mL黄芪药液按200 mg/kg体质量给药,同时模型对照组和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2周后给予3组大鼠葡萄糖液灌胃,30 min后尾静脉采血.应用酶免法(ELISA)方法测定两组大鼠空腹血清GLP-1、IL-18、TNF-α水平及大鼠服糖后30 min血清GLP-1水平.结果模型组及黄芪组血清空腹及糖负荷后GLP-1水平低于对照组、TNF-α、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黄芪组血清空腹及餐后GLP-1水平高于模型组、TNF-α、IL-18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GLP-1水平与IL-18、TNF-α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64,P<0.05;r=-0.37,P<0.05).结论黄芪可升高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GLP-1水平,GLP-1水平的升高可能与IL-18、TNF-α相关.【总页数】3页(P801-803)【作者】江红;段滨红;杜馥曼;向朝峰;仲恒【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UAER、UACR、β2-MG及血清IL-6、IL-18、TNF-α的影响研究 [J], 潘险峰;袁仲飞;黄国威;唐妮;李瑛2.黄芪注射液联合胰岛素疗法对糖尿病大鼠血清TNF-α、IL-6表达的影响 [J], 张然然;程杰;郭蔚莹;高影3.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清IL-1β、TNF-α、NGF和坐骨神经NGFmRNA的影响 [J], 周雯; 方颖; 储全根; 王亚东; 黄万秋; 张澳门; 梁雯; 孙玉敏4.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清IL-1β、TNF-α、NGF和坐骨神经NGF mRNA的影响 [J], 周雯;方颖;储全根;王亚东;黄万秋;张澳门;梁雯;孙玉敏5.黄芪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IL-1β、IL-6、IL-18的影响作用 [J], 裴文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芪复方制剂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黄芪复方制剂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表 1 克癣膏 3 号对供试真菌的 M IC 测定结果
用克癣膏 3 号治疗豚鼠实验性体癣, 当给药 6
石膏样 红色 石膏样 土曲
毛癣菌 毛癣菌 小孢子 菌 霉菌
克 癣膏 3 号 100*
50
100 200
水杨酸 400 800 800 800
青 霉菌 紧 密着
申 克氏 白色 新型
白 地霉
( SP) 色 真菌
近几十年来, 人们对中药的抗真菌作用进行了 大量研究, 虽发现许多中药具有抗真菌活性, 但多由 于其有效成份含量较少, 达不到有效浓度或难以从 中药中大量提取等原因, 用于临床的较少。本研究结 果证明, 根据某中药的抗真菌有效成分试制的克癣 膏 3 号, 无论在试管内还是利用动物模型进行治疗 实验, 均表现出明显的抗真菌活性和对动物真菌感 染的治疗效果, 特别是对浅部真菌的作用更明显, 其 作用较传统抗真菌药物水杨酸为强, 据此可认为克 癣膏 3 号对浅部真菌病的治疗具有一定价值。
7. 68±0. 43* 7. 28±0 . 81* 8. 12±0. 28*
注: * P < 0. 01
2. 4 自然恢复组及降糖素口服液治疗组大鼠肠道
菌群变化 见表 4。
表 4 自然恢复组及治疗组大鼠肠道 菌群均值( X- ±SD ) lg10n / g )
EM B 自然恢复组 6. 92±0. 83
组别 克癣膏 3 号组
水杨酸组*
对照组
病灶总数 病灶直径( mm) ( X- ±S D)
18
6. 67±0. 64
18
11. 19±0. 60
18
11. 30±0. 60
P( t) < 0. 01
> 0. 05 —

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探究

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探究

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在长期高血糖状态下,出现肾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临床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症状。

黄芪是一种医用植物,被用作中药材,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本研究旨在探究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影响。

实验设计: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20)、糖尿病组(n=20)和黄芪组(n=20)。

研究中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对大鼠进行糖尿病模型建立,糖尿病组和黄芪组注射STZ,而正常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黄芪组在注射STZ后,口服黄芪高剂量(800mg/kg)处理,正常组和糖尿病组口服等量的生理盐水。

处理4周后,测定所有组的血糖、肌酐、尿酸、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

同时取肾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变化,并检测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NO等指标。

结果显示,糖尿病组与正常组相比,血糖、肌酐、尿酸、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均显著上升(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下降(P<0.05)。

糖尿病组的肾脏组织中SOD、GSH-Px、NO水平均比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MDA水平比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同时,糖尿病组的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病理学损害也更明显。

而黄芪组的血糖、肾功指标均显著改善,SOD、GSH-Px、NO水平均比糖尿病组明显升高(P<0.05),MDA水平比糖尿病组明显降低(P<0.05)。

同时,黄芪组的病理学损害也较小。

综上所述,黄芪对于糖尿病肾病大鼠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可以改善血糖和肾功指标,减轻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病理学损害。

可能的机制是通过提高肾脏抗氧化能力和减少肾脏氧化应激反应来实现的。

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

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

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
冯毅;冯烈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6(022)021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制成链脲佐菌素糖尿病模型,12周后观察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肾小球平均体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平均厚度的影响,观察血、尿内皮素-1(ET-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结果:黄芪可降低糖尿病大鼠Ccr、尿白蛋白排泄率、肾小球平均体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平均厚度,并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尿ET-1、TGF-β1水平.结论:黄芪可延缓糖尿病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此作用可能与黄芪降低ET-1、TGF-β1水平有关.
【总页数】3页(P2457-2459)
【作者】冯毅;冯烈
【作者单位】528400,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510630,广州市,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黄芪甲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J], 郭维文;黎帅;陈玲玲;陆文松;李佑生
2.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J], 马丹;谢晓娜;邹敬韬;刘
玉佳;孙中华;高影
3.黄芪甲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J], 冉来虎;马红珍
4.黄芪菟箭合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足细胞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J], 史晓虎; 朴元林; 尹德海; 石玥; 孙莹
5.黄芪甲苷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J], 李竹青;鞠营辉;陈清青;马可可;李卫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黄芪对糖尿病大鼠CYP450 2E1活
性的影响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用探针药物研究黄芪对大鼠CYP450活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大鼠,正常大鼠为对照组,给予黄芪水提物诱导,通过HPLC检测探针药物的代谢率来评价各组CYP450 2E1活性。

结果给药组动物血液中的氯唑沙宗的含量与模型组和空白组的含量无显著区别(P0.05)。

结论黄芪对大鼠CYP2E1活性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CYP450 氯唑沙宗探针药黄芪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uangqi on CYP2E1 activity of diabetic rats with probe drug.MethodsDiabetic rat model was induced by alloxan.The rats were given the aqueous extracts of Huangqi orally for six days.The activity of CYP2E1was evaluated by measuring chlorzoxazone, a drug probe for CYP2E1,and its metabolites were detected by HPLC.ResultsHuangqi had no effect on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cholrzoxazone,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hen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and diabetic-model group(P>0.05).ConclusionHuangqi has no effect on CYP2E1 activity.
Key words:CYP450; Chlorzoxazone; Probe drug; Huangqi
黄芪作为一种常用中药,不论是组方配伍汤剂,还是提取物的注射剂,均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糖尿病(中医“消渴”)的治疗[1],但黄芪对CYP450酶系的影响尚属空白,因此本实验研究了黄芪对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酶系一般简称药酶,在外源性物质和内源性物质的代谢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

本实验用探针药物法,通过体内实验来评价黄芪对CYP 2E1活性的影响,CYP 2E1底物为氯唑沙宗(chlor zoxazone)[3,4]。

1 器材与方法
1.1 药物黄芪(购自河南省药材公司,经河南中医学院中药鉴定学科鉴定为正品),粉碎并准确称量,经水煎浓缩,使其浓度相当于1 g/ml的原药萃取液。

冷藏备用。

1.2 试剂四氧嘧啶、氯唑沙宗为Sigma公司试剂,氯仿、甲酸和2-丙醇为分析纯试剂,乙腈为色谱纯试剂。

1.3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美国Waters公司);Millennium2010色谱工作站。

1.4 动物SD大鼠,雄性(230±20)g,二级,购自郑州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1.5 方法
1.5.1 模型制作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空腹12 h后按200 mg/kg体重腹腔注射2%四氧嘧啶,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造模期间检测体重、血糖(强生血糖仪)。

于第7天,禁食12 h,眼内眦静脉丛取血测血糖。

空腹血糖升高,体重下降,表明已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

因四氧嘧啶对肝脏可能有潜在损伤,故监测谷丙转氨酶(GPT)。

将已制备成2型糖尿病模型的大鼠(且GPT无明显改变者)随机分为模型组、给药组,每组5只。

1.5.2 给药方法给药组每天清晨空腹灌胃给予黄芪提取液1次,0.3 ml/100 g,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诱导时间为6 d。

黄芪诱导后的第6天在乙醚麻醉下,于大鼠的右侧颈静脉处做插管手术,次日给予探针药物氯唑沙宗。

氯唑沙宗按20 mg/kg的剂量加入少量聚山梨酯-80研磨,再加入生理盐水制成乳浊液静脉注入,并于给药后的0.17,0.5,0.83,1.17,1.5 h由插管处取出约0.25 ml血液,立即以4 000 r/min离心5 min,准确取出100 μl血清,加入内标,混匀,再加入650 μl氯仿,混悬振荡2 min,离心(5000 r/min,5 min),取有机相氯仿500 μl,氮气下干燥,加入流动相100 μl溶解,取80 μl进样。

1.6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AUC0~8 h用梯形法计算,Cmax和tmax可以从药-时曲线直接读出。

Ke和t1/2运用药代动力学专用软件PAS
2.0计算。

给药前后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用SPSS10.0统计,显著性检验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造模第5天,大鼠的体重平均值下降,血糖均值上升,造模前后体重和血糖的t检验表明,P0.01,均有极显著差异,说明用四氧嘧啶成功地诱导了大鼠糖尿病的形成。

表1 体重、血糖和GPT(略)
大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后2 d开始出现多饮、多尿及体重不增等典型糖尿病症状,于给药后1周,糖尿病组大鼠血糖较对照组血糖明显增加(P<0.001)。

因四氧嘧啶对肝脏可能有潜在损伤,故监测GPT。

结果表明,给药前后GPT无显著差异。

对氯唑沙宗的对照品进样量和峰面积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可以得到氯唑沙宗的回归方程为Y=285.986 5+7.684e+0.05X(图1),两者的相关系数均为1,呈线性相关,表明可以从方程推算样品氯唑沙宗的含量。

运用药动学PAS 1.0 软件对氯唑沙宗药动学数据进行处理,分别按单室、双室、三室模型以最小二乘法拟和后,氯唑沙宗同单室模型相吻合,权重为1/CC。

0~1.5 h的药动学参数(表2)以及药时曲线(图2)可以看出:给药组动物血液中的氯唑沙宗的含量与模型组和空白组的含量无显著区别(P0.05)。

表2 各组血浆中2种探针药物的药动学参数(略)
3 讨论
药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化主要由肝细胞内滑面内质网上的肝药酶催化,其中的细胞色素P450(CYP450)同工酶是催化药物进行
氧化、还原、水解等代谢作用的重要的酶系。

CYP450不仅在药物的代谢、降解和排泄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研究中药与CYP450酶系的关系意义重大。

不但可以推知中药的体内代谢过程,而且可以为临床中西药物的合理搭配使用提供直接依据。

本实验采用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应用氯唑沙宗作为CYP2E1的探针药物来观察比较中药黄芪对肝药酶活性是否有影响。

同时,由于四氧嘧啶对肝脏有潜在损伤,所以测定GPT可以监测有无肝损伤。

从实验结果来看,0~1.5 h的药动学参数(表2)以及药时曲线(图2)可以看出:给药组动物血液中的氯唑沙宗的含量与模型组和空白组的含量无显著区别(P0.05)。

这表明黄芪很可能对CYP2E1没有作用,提示当黄芪和CYP2E1酶底物的药物合用时,很可能不会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研究中药对CYP450酶系的影响,可以为临床中西药物的合理配伍应用,中药与中药间的相互作用提供指导具体原则,同时还可以为中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提供研究思路和科学的研究数据。

【参考文献】
[1]侯士良.中药八百种详解[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30.
[2]侯艳宁,程桂芳,朱秀媛.黄芩甙对小鼠肝细胞色素P450
及其亚家族的诱导[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0,16(2):68.
[3]闫淑莲.Cocktail探针药物同时评价连翘对肝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10):761.
[4]李玲,张远.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CYP2E1酶活性的变化[J].药学学报,1998,33(12):8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