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_2005年房屋建筑材料的科技发展

合集下载

建材行业发展历程

建材行业发展历程

建材行业发展历程
建材行业发展历程:
关于建材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开始使用各种材料来建造住所和其他建筑物的时候。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材行业经历了许多变革和改进。

以下是建材行业发展的一些重要阶段和里程碑。

1. 初期建材使用:在人类早期,人们主要使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石头和泥土来建造建筑物。

这些材料被广泛使用,因为它们容易获得并且可以满足基本的建筑需求。

2. 工业革命和发展:工业革命时期,建材行业迎来了一次重要的转折点。

新的技术和机器使得生产大量建材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

例如,钢铁的广泛应用改进了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3. 新材料的出现:随着科技的进步,建材行业引入了许多新颖的材料,例如混凝土、玻璃和塑料。

这些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也更加灵活多样。

这对建筑师和设计师来说,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空间和选项。

4.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长,建材行业的发展也朝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例如,研究和发展出许多新型的可再生建材,如新型水泥和再生木材等。

5. 数字化和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材行业也开始应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

这些技术使得建筑材料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更加智能高效。

例如,通过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和状况,从而提高使用效率和节约资源。

总之,建材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创新,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建材行业也将继续朝着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建筑材料的发展

建筑材料的发展

建筑材料的发展建筑材料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建筑材料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建筑需求。

在建筑材料的发展历程中,人们不断追求更加环保、耐久、美观和节能的材料,以满足建筑结构的需要。

本文将从建筑材料的分类、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建筑材料可以分为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两大类。

传统材料如砖、木材、水泥等,在建筑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建筑品质要求的提高,新型材料也逐渐崭露头角。

例如,钢结构、玻璃幕墙、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应用,为建筑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提升了建筑的整体性能和美观度。

其次,建筑材料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石器时代,人类利用石头、木头等天然材料搭建简单的住所。

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金属材料,如铁、铜等,来构建更加坚固耐用的建筑。

工业革命后,混凝土、钢铁等材料的广泛应用,使得建筑结构得到了革命性的改变。

而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材料的种类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如新型隔热材料、自清洁材料、智能材料等的涌现,为建筑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展望未来,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

新型建筑材料将更加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智能化、数字化也将成为建筑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例如智能玻璃、光伏材料等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另外,建筑材料与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的融合将更加紧密,以实现建筑结构的更高效、更安全、更美观。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的发展是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它不仅是建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建筑品质要求的提高,建筑材料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建筑材料的发展,将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舒适的生活空间。

《住宅科技》2OO5年总目次

《住宅科技》2OO5年总目次

《住宅科技》2OO5年总目次题目HOUSINGSCIENcE雹缈《住宅科技》2OO5年总目次期?页题目●300期特稿贺词谢家瑾,蔡育天题词宋春华,张元端,顾云昌,桑荣林,张开济住宅的质量和品质应超越历史郑时龄越办越精彩赵冠谦关注居住生活品质创建最佳人居环境开彦赞美你一《住宅科技》300期的光辉业绩蔡镇钰建筑师的心里话邢同和●专稿紧凑新城镇——节能省地与可持续发展之路开彦王涌彬9.3推广利用地温能源利国利民扶承发9.7夏热冬冷地区高舒适度低能耗建筑新技术史勇9.8要环保节能是否一定要多付钱邹佳媛9.11IAQ营造会呼吸的房屋袁路9.15人居科技产业平台建设管理办法中国人居环境委员会917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人居环境专项基金简介本刊9.19●要闻加大力度全面推进节能与绿色建筑本刊3,3新时期建筑方针要立足国情本刊4,3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与产品展览会在京举行本刊4.4国务院提出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八项措施本刊5.3曾培炎对抑制房价上涨提出四点要求本刊5,3建设部出台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本刊6,3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本刊7.3第三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本刊10.3强化管理全面推进墙体材料革新本刊11.3●专论人居环境中的园林孟兆祯13生态住区几个问题的探讨朱坦余世金1.6中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上没有多少泡沫顾云昌2.3长三角地区大力发展节地型住宅探索陈伯庚2.5努力构筑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褚银良2,9囝I2005借鉴国外经验走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应对能源资源环境挑战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建造高品质住宅引领住宅产业发展——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创建实践的启示依托住宅产业现代化推进资源节约型住宅发展期?页仇保兴3.5汪光焘4.5孙克放4.6上海市房地资源管理局住宅产业管理处4.11全装修住宅是中国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田灵江5,4住宅全装修问题要引导与推进徐建国5.9转变观念大力推行一次装修到位陈慷5.12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加快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刘志峰7.7 观念?技术?政策一一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思考宋春华7.11依托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蔡育天7.17全面实施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毛佳操7_21大盘地产不能等同于小区开发——大盘地产开发规划属性及在城市化中的地位开彦8.3住宅建筑节能形势涂逢祥9.20循环经济与住宅产业——以3R原则促进住宅产业发展林驹9.27提升住宅产业技术层次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顾启浩田灵江10.4科技引领人居未来秦铮10.9广义建筑节能与综合节能措施宋春华11.5从土地闲置看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思考●规划设计居住区绿化景观建设的几点思考住宅建设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自然?人?建筑——上海广粤花园住区设计随想改善居室曰照环境住宅小区入口的建筑设计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分析新都市主义与旧区改造中的小户型设计王新军苏小波11.5刘敬疆12.3王安石1.9刘李哲1.11黄秀生1.14谢浩1.18尹建波1.21吴震潘纶1.24胡军宋波1.26城市居住区曰照的认识误区及对策李旭光1.28 豁¨1,w管器鞋§;;}g}}≯{fI,;≥£}l《i;,}*鼍警;.}¨l彰l;;斜HoUslNGsclENcE题目期?页东方前城住宅小区的设计理念徐志辉陈洵琳212 现代住宅小区室外泳池与景观设计郭小阳秦华周达2.14中小户型商品住宅的设计郭军2.18恒美嘉园居住/J,区规划设计杨丽丹3.8续建工程的改造一谈金春住宅/J,区的规划建筑设计林俊3.11住宅空调室外机搁板设计高胜跃3.14宿舍楼异型框架设计尹美华王真安3.16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在高层住宅中的应用研究吕猛李强汪海霞3.18卧龙山庄的规划设计褚作勇3.21无锡惠山新城规划设计理念的思考陈亮4.17/J,户型住宅户型分析任为民赵晓芳4.2f)城市?景观?自然的和谐统一——台州市椒江解放南路环艺设计征集方案述评燕山大学高层住宅的个性化设计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一一以武汉市"风华天城"居住/J,区为例青岛华阳路5号项目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惠-富——-u—I■■-,▲一题目期?页森林生态学理论在小区绿化中的应用研究王庆胡卫华227住宅区景观水生态化处理问题周金娥6.9生态小区水资源的开源节流杨战社陈菲7.26军队生态营区特征和建设邬涓蔡良才王治11.14●典型住宅上海苏州河畔的生态居住小区——大华清水湾花园潘伟光6.6让普通百姓享用的健康住宅一一天龙?南国名城骆涛9.37●示范工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上海绿色建筑示范楼技术集成体系邱晓红5.16●康居工程吴存华5.20星河湾居住小区规划设计魏海波5.22郭奇董晓东6.11亲和力的建筑设计张炜林俊614晋城花园高层结构设计分析黄良波任相椟6.18住宅区儿童游戏空间的创造黄丽霞杨振华6.22社区的商业街周茵杜庄739大底盘多塔商住楼的结构设计黄勉88健康住宅的居住空间设计张国军胡振宇8.13同层排水技术在住宅中的应用周河宣张敏龙817一切缘与设计——住宅设计中的思考程伟9.43住宅落地窗,飘窗弊多利少王岩松王岩峰王震10.12上海郊区村民住宅的调研与设计陈宏亮1f).15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梁骏10-2()高层住宅的防火与疏散设计陈晓红1().24国内住宅户型及功能空间创新设计剖析谭荣伟12.8 几种建筑空间利用的方案评析朱建中12.13多层商住楼消防给水设计陈碧祥12.16南方地区"城中村"规划建设与节能设计改造措施籍存德郝瑞珍谭庶常民1219●生态住宅生态住宅小区的环境性能评价与改善陈亢利甘泉2.23 伍晓红1.30●检测维修室内氡污染的监测与分析纪文英1.35中共二大会址的保护性修缮张慎娣2.37住宅全装修模式控制室内甲醛污染龚七一王健2.40文物建筑外墙风化检测与分析朱开宇1().35光纤光栅用于木结构健康监测技术陆铮11.25慈溪市房屋结构危险点状况及成因分析陈利展于长海韩建业11.29●材料设备室内装饰材料有害气体污染的防治对策徐智梅全亭1.38建材纤维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章宏东方鸿强234安洋集成木业全装修房的理想选择方可圆3.27运用绿色建筑材料营造健康的人居环境郝瑞珍籍存德3.29住宅装修污染及其防治孙凌峰陈岩332FRP在混凝土结构加固中的应用及其展望陈曦虎梁春霞5.3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的裂缝防治措施伍杏彩王真安631聚丙烯纤维双掺混凝土在地下连续墙中的应用周娅6.35低温地板辐射供暖在上海地区住宅中的应用时震璞8.2()碳纤维加固技术的应用杨琦朱陆明8.242oo5l囹HoUsINGsclENcE雹斜题目期?页题目智能水表及几种智能卡的Iz$~E与发展分析郝桂青1228●保温节能受压性能分析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高层建筑节能评估方法研究期?页肖建庄王幸黄键胡永忠1232范宏武I,震曹毅然陆善后李德荣2.30 ●施工深基坑支护结构的选用与破坏分析高层建筑深基坑围护方案分析单层地下室上浮事故分析及处理张季平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点粘法施工宝钢办公生活设施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措施董兴华CFG桩复合地基在高层住宅中的应用混凝土砌块的抗裂抗渗措施吴于和王峰536陈芦8.36周剑波8.4()杨伟中9.47●室内设计住宅卫浴间的人性化设计曹双梅杨建国437住宅全装修设计探讨一一大连"大有恬园"居住区住宅全装修设计介绍胡沈健李健邓威11.20陈全金1O,4(1●老年住宅张守峰11.33经济适用房设计应关注老龄化问题崔小宁11.37老年公寓开发模式建议●节能技术既有住宅电气节能改造措施盛同平3,24住宅窗系统节能技术分析赵晓颖4.22建筑物体形系数与节能关系的探讨曹毅然陆善后范宏武震李德荣4.26住宅侧窗设计方案探析戴立飞4.29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创作与节能于富昌5.26建筑供水的节能方式探讨葛军葛伦应慕欣529节能技术在我国建筑节能工程中的应用张虎6.25 住宅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现状与前景展望古小英沈峻孙生根杨永巍6.28杭州景芳小区53号住宅节能改造工程设计与评价孙宝梁7.31茂名市住宅节能及墙体材料发展现状及对策部瑞珍籍存德彭波7.36绿色建筑海水冲厕初探耿安锋王启山王秀艳8.27 上海的居住小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可行性研究地源热泵的工程应用西安市住宅围护结构节能状况分析我国外墙外保温技术的应用安全分析浅谈既有住宅节能评估寒冷地区市郊住宅的节能节地问题建筑的天然采光与遮阳设计孙坚黄晓翔9,33徐云生1O.27朱玉梅刘加平1029俞宏伟1f】.32陈春阳周俊II.17董海荣祁少明12.22杜峰刘辉12.25●智能住宅浅谈智能化小区安全防范设计周英俊况东4.32经济实用的智能住宅刘力红王哓平4.35建设"以人为本"的智能化住宅小区张开丽8.31困I2o05●借鉴荷兰当代城市居住的多维解析一以BorneoSporenburg住宅区为例国外老年住宅发展的若干动向日本东京都都民住宅草砖建筑研究●造价控制结构设计中控制造价的体会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孙思奇4.4O柳林会5.4O王馥1,40李湘洲337郭俊倩443张帆7,43徐文炜2.44费树林3,35●物业管理关于对物业"硬件"维修工作的几点认识杨燕敏6.37●简讯聚焦城市边缘探索巨型城市的未来之路●其他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评价体系初探李伟国朱坚鹏3.39" 住宅使用中的安全因素谈永奎徐中吕浩5.43上海浦东新区住宅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王静6.42读者来信八则本刊7.46屋面防水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建议周俊8.43住宅钢结构发展研究黄伟10.44探讨现代住宅的策划设计周振华II.41逻辑代数法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周晓海11.44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思考赵提纲12.36 住宅屋顶水箱的利与弊汪建新12.39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意义李瑞礼12.43}喜麓谨{峨鬃;{毒《《lll;《;;i;}}缸《。

建筑材料的发展史

建筑材料的发展史

建筑材料的发展史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其发展历程与建筑材料的不断演进息息相关。

从远古时期的简单天然材料到现代高科技的新型材料,建筑材料的进步不仅改变了建筑物的外观和性能,也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

在远古时代,人类居住在洞穴或简单的窝棚中,建筑材料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现成物质,如树枝、树叶、石头和泥土。

石头是最早被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因其坚固耐用的特性,被用于建造简单的墙壁和基础。

泥土则经过简单的加工,如揉捏和晒干,制成土坯,用于建造房屋的墙体。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入了古代文明时期,建筑材料有了显著的进步。

在古埃及,人们开始使用石头建造宏伟的金字塔和神庙。

这些石头经过精心的切割和堆砌,展现出了高超的建筑技艺。

而在古希腊,大理石成为了主要的建筑材料,用于建造精美的柱式建筑,如帕特农神庙。

古罗马时期,发明了混凝土,这是一种由石灰、沙子和碎石混合而成的材料,使得建筑的规模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如罗马的万神殿就是混凝土建筑的杰出代表。

中世纪的欧洲,建筑材料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砖石结构的广泛应用。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耸的尖顶和精美的花窗玻璃而闻名,这些建筑大量使用了石头和砖块,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和精湛的施工工艺,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中国古代,建筑材料也有着丰富的发展历程。

木材一直是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从宫殿到民居,都能看到木构架建筑的身影。

中国古代的工匠们通过巧妙的榫卯结构,将木材拼接成坚固的建筑框架。

此外,砖石也在城墙、桥梁和塔等建筑中得到了应用。

进入近代以来,工业革命带来了建筑材料的重大变革。

钢铁的大规模生产使得钢结构建筑成为可能。

1851 年伦敦的水晶宫,就是一座以钢铁和玻璃为主要材料的建筑,展示了新材料在建筑中的巨大潜力。

同时,水泥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也为现代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水泥与沙子、石子等骨料混合,可以制成坚固的混凝土,其强度和耐久性大大提高,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的基础、梁、柱等结构中。

2005年建设部发布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2005年建设部发布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2005年建设部发布新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1 地基基础和一下空间工程技术1.1桩基新技术1.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1.2长螺栓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

1.2地基处理技术1.2.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G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1.2.2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1.2.3真空顶压法加固软基技术1.2.4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1.2.5爆破齐淤法术1.2.6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3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术技术1.3.1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3.2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1.3.3组合内支撑技术1.3.4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3.5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深基坑施工技术1.3.6高边坡防护技术1.4地下空间施工技术1.4.1暗挖法1.4.2逆作法1.4.3盾构法1.4.4非开挖埋管技术2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2.1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2.2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3混凝土耐久性技术2.4清水混凝土技术2.5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6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3 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3.1高效钢筋应用技术3.1.1 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2.1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3.2.2 HRB400钢筋焊接网3.2.3焊接箍筋笼3.3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3.4预应力施工技术3.4.1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3.4.2有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3.4.3拉索施工技术4 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早拆模板成套技术4.3液压自动爬模技术4.4新脚手架应用技术4.4.1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4.4.2爬升脚手架应用技术4.4.3市政桥梁脚手架施工技术4.4.4外挂脚手架和悬挑脚手架应用技术5 钢结构技术5.1钢结构CAD设计与CAM制造技术5.2钢结构施工安装技术5.2.1厚钢板焊接技术5.2.2钢结构安装施工仿真技术5.2.3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型钢构件的滑移施工技术5.3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4预应力钢结构技术5.5住宅结构技术5.6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5.7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技术6 安装工程应用技术6.1管道制作(通风、给水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6.1.1金属矩形风管薄板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1.2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6.2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6.3电缆安装成套技术6.3.1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6.4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6.4.1通信网络系统6.4.2计算机网络系统6.4.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6.4.4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6.4.5安全防范系统6.4.6综合布线系统6.4.7智能化系统集成6.4.8住宅(小区)智能化6.4.9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6.5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整体提升吊装技术)6.5.1直立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其重机技术6.5.2直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型设备技术6.5.3龙门(A字)桅杆扳立大型设备(构件)技术6.5.4无锚点推吊大型设备技术6.5.5气顶升组大型扁平灌顶盖技术6.5.6液压顶升拱顶灌倒桩法6.5.7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6.5.8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移)大型设备与构件技术6.6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和评估6.6.1系统检测6.6.2系统评估7 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7.1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7.1.1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7.1.2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7.1.3节能型建筑检测评估技术7.2新型空调和采暖技术7.2.1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7.2.2供热采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7.3预拌砂浆技术8 建筑防水新技术8.1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8.1.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8.1.2自粘型橡胶沥青防水卷材8.1.3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合成橡胶类防水卷材和合成树脂类防水片(卷)材8.2建筑防水涂料8.3建筑密封材料8.4刚性防水砂浆8.5防渗堵漏技术9 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9.1施工过程测量技术9.1.1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9.1.2施工放样技术9.1.3地下工程自动导向测量技术9.2特殊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9.2.1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9.2.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9.2.3大跨度结构施工过程中受力与变形监测和控制10 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10.1工具类技术10.2管理信息化技术10.3信息化标准技术。

建筑材料的发展史

建筑材料的发展史

建筑材料的发展史从远古时代人类以洞穴为居,到如今高楼大厦林立,建筑材料的发展见证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

它不仅是建筑物的构成基础,更是人类智慧与科技进步的生动体现。

在远古时期,人们最先利用的是天然材料。

石头,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建筑材料之一。

那些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石块,经过简单的堆砌,便成为了遮风挡雨的住所。

石头坚固耐用,能够抵御自然的侵袭,但加工难度较大,限制了其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

木材也是早期被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

树木易于获取,加工相对简单,能够被制成各种形状和结构。

木质房屋给人以温暖和亲切的感觉,但木材容易受到火灾、虫蛀和腐朽的影响,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土逐渐成为重要的建筑材料。

土坯房在许多地区都曾十分常见,人们将泥土与水混合,制成土坯,经过晾晒和烧制,就可以用来建造房屋。

这种材料成本低廉,但强度和耐久性相对较差。

进入古代文明时期,建筑材料有了显著的进步。

砖的出现是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通过将泥土制成特定形状,并经过高温烧制,砖变得坚固耐用,而且规格统一,便于施工。

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等伟大建筑都大量使用了砖。

与此同时,石材的加工技术也得到了提高。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中,精美的石材雕刻和建筑结构令人赞叹不已。

大理石等优质石材被广泛应用于宫殿、神庙等重要建筑,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建筑水平。

在中世纪的欧洲,哥特式建筑兴起,玻璃开始被用于建筑。

彩色玻璃镶嵌在教堂的窗户上,不仅为室内带来了光线,还营造出了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到了近代,工业革命带来了钢铁的大规模生产。

钢铁以其高强度和良好的可塑性,迅速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材料。

钢结构建筑开始出现,如埃菲尔铁塔,展示了钢铁在建筑中的巨大潜力。

混凝土的发明更是给建筑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将水泥、骨料和水混合而成的混凝土,具有强度高、成本低、施工方便等优点。

现代的高楼大厦、桥梁、大坝等众多大型工程都离不开混凝土的应用。

进入现代社会,建筑材料的发展更加多样化和高科技化。

建筑材料发展史

建筑材料发展史

建筑材料发展史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建筑材料的使用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简要介绍建筑材料的发展历程。

古代建筑材料主要以天然材料为主,比如木材、石材、泥土等。

在古代文明中,人们利用这些天然材料建造了许多宏伟的建筑,比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等,这些建筑至今仍然被人们所赞美。

古代建筑材料的特点是原始、粗糙,但却展现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材料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

在中世纪,人们开始
使用砖瓦、水泥等材料,这些材料使得建筑工程更加稳固耐用。

而到了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建筑材料的种类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钢材、混凝土等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使得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更加灵活和高效。

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材料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型建
筑材料,比如玻璃钢、碳纤维等材料的应用,使得建筑工程在外观和功能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同时,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为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总的来说,建筑材料的发展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代到现代,建筑材料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建筑材料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建筑材料的不断创新,将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

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

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建筑装饰材料,作为建筑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展历程与人类文明的进步息息相关。

从最初简单的天然材料到如今丰富多样的高科技合成材料,每一次的变革都反映了社会需求的变化和科技的巨大进步。

在古代,人们主要依赖天然材料来装饰建筑。

比如,木材因其易于获取和加工,被广泛用于建造房屋的结构和内部装饰;石头则常被用于建筑的基础和外墙,以提供坚固的支撑和防护。

而泥土,经过加工后制成土坯,也是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

这些天然材料虽然在当时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求,但它们的性能和美观程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的发展促使建筑装饰材料不断进化。

在工业革命之后,新的技术和工艺为材料的制造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钢铁、玻璃和混凝土等材料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新宠。

钢铁的高强度使得建筑能够建造得更高更大,玻璃的透明性为建筑带来了充足的自然采光,而混凝土则因其良好的可塑性和耐久性,成为了现代建筑中广泛使用的基础材料。

进入20 世纪,化学工业的崛起进一步丰富了建筑装饰材料的种类。

各种合成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开始崭露头角。

塑料由于其重量轻、耐腐蚀、易成型等特点,被用于制造各种装饰部件,如管道、门窗框和装饰线条等。

合成纤维则为室内装饰提供了新的选择,如地毯、窗帘等。

在当代,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环保化和智能化的趋势。

多元化体现在材料的种类和功能越来越丰富。

除了传统的材料,新型的复合材料不断涌现。

例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轻重量的特点,在一些高端建筑和特殊结构中得到应用;而纳米材料的出现,为建筑装饰材料带来了新的性能,如自清洁、抗菌等功能。

环保化成为了当今建筑装饰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环保材料应运而生。

例如,竹材作为一种快速生长的可再生资源,被用于制作地板、墙板等装饰材料;回收材料如再生塑料和再生金属也被广泛应用,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代初开始发展蒸压灰砂砖 ! 至 +" 年代中期达到顶 峰 !全国年产达 %"" 多亿块 # 在技术上除消化引进德国 十六孔转盘式压砖机并根据国情改为八孔转盘压砖机 外 !还先后引进过德国 &波兰凸轮连杆式及液压压砖机
!" 多台 !提高了蒸压灰砂砖的生产技术水平及产品质
量 # 在蒸压灰砂砖的启发下 !发展了利用大量的电厂粉 煤灰代替天然砂生产蒸压粉煤灰砖行业 # 由企业自主 研发成功压 力 达 到 ;<5--""= 的 自 动 液 压 压 砖 机 组 ! 每次成型 %! 块 !年生产能力 .""" 万块标准砖 !在压制 灰砂砖时年产达 3."" 万块 ! 实现了生产自动化 & 规模 化 ! 使我国生产蒸压砖的技术和装备达到世界领先水 平 # 可利用固体废弃物达 7">以上 !为我国利用固体废 弃物制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国 & 美国 ! 也有日本 & 意大利 & 法国 & 西班牙 & 丹麦 & 韩国 等国家 ! 可以说世界绝大部分砌块设备制造公司的设 备都有不同程度引进 # 在国内市场需求拉动下 ! 国内 不少企业学习国外引进技术! 进行模仿制造供应市 场 ! 其中部分企业采购国外液压件和控制系统对设备 进行改进和提高 ! 并按中国市场接受能力和原材料及 市场情况进行一定的改造 # 就目前而言 ! 在装备上特 别是主机仍以学习模仿为主 ! 修修改改 & 增增减减 ! 相 互抄袭成风 ! 重大改进较少 ! 但也开始有所创新 # 毕竟 发展了 !" 年 ! 各方面都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 尽管国产 装备技术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 但这一 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 少数几家企业已逐步接近国外一 般水平 ! 可以满足国内现阶段砌块工业发展的需要 ! 并开始出口国外 ! 参加国际竞争 # 此外 ! 少数国外设备 制造商落户中国进行本土制造 #
A8 石膏砌块 # 由于我国天然石膏资源分布过于集
中 ! 加上在石膏建材领域投入不足 ! 除纸面石膏板外 ! 其他石膏建材制品没有受到各方面足够重视 ! 石膏制 品的生产技术装备普遍落后 !整个行业发展滞后 # 至今 企业和产品数量都很少 !还没有成为一个行业 ! 但近年 来在生产技术装备上有了一定进步 ! 引进了世界上水 平最先进的德国熟石膏炒制设备和石膏砌块全套生产 线以及中等技术水平的成型机械 # 国内企业相继消化 了中等水平的技术装备 ! 并开发了机组流水工艺生产 石膏制品生产技术 !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
?8 混凝土砌块 # 混凝土砌块在 !" 世纪 %" &’" 年代
中国已有应用和生产 ! 真正发展是在 !" 世纪 +" 年代 以后 !!" 年来取得很大进步 ! 生产企业数量多 & 分布面 广 ! 产品品种繁多 ! 服务于建筑 & 市政 & 水利 & 交通等领 域 ! 成为替代烧结实心粘土砖做承重墙体的重要品种 之一 # 近年来在铺地砖方面得到迅猛发展 # 在生产技 术装备方面 & 用于高品质产品生产的以引进国外装备 技术为主 # 据不完全统计 !!" 年来约引进 !"" 多台套 混凝土砌块成型机及部分配套设备# 主要来源于德
!
科技进步状况 建筑事业的发展 !建筑技术的进步对建筑材料提出
了多元 # 多方面的要求 ! 市场需求的拉动 ! 促进 # 推动了 房屋建筑材料行业和技术的进步 " !" 多年来 !由政府组 织及企业自行引进了不同领域 # 不同门类 # 不同品种花 色的产品 #技术 #设备 !使我国房屋建筑材料在短短十几 年内飞快发展 !迅速提升 #大大丰富了人民生活 "
!
的建筑 ! 按有关部门规划预测到达 !"!" 年将计划再建
&"" 亿 %! 建筑 ! 平均每年新建 !" 亿 %! 建筑 ! 这样大面
积建筑的建造需消耗大量的自然矿物资源 # 能源 ! 而建 筑物在使用中又会消耗大量能源 ! 并向大气排放大量 二 氧 化 碳 # 二 氧 化 硫 #’() # 烟 尘 等 ! 严 重 污 染 环 境 # 破 坏生态 " 仅以 !"""*!""+ 年为例 " 房屋建筑的建造每年 消耗了我国钢产量的 ,-& # 水 泥 产 量 的 ."/ 以 上 # 平 板 玻璃产量的 ."/*0"/ # 建筑卫生陶瓷的 ,""/ # 烧结砖 的 ."/*0"/ " 即每年使用 &" 多亿 1 的砂子 # 石子 !!" 多亿 1 的烧结砖 !. 亿多 1 的水泥 !."""*0""" 万 1 的钢 材 !#""" 多 万 1 的 建 筑 卫 生 陶 瓷 !$+"" 万 1 的 花 岗 石 # 大 理 石 !,$"" 多 万 1 的 平 板 玻 璃 以 及 大 量 的 木 材 及 有 机材料和工程塑料 "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 ! 建筑 使用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 !./ ! 建筑材料生产的 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 ,23#/ ! 两 者 之 和 为 $+4#/ ! 其中 !-& 为住宅建筑所消耗的 ! 住宅建造及使用所用 能耗约达全社会总能耗的 &"/!数量巨大 "
@8加气混凝土制品 # 加气混凝土制品是一种资源
消耗较少 ! 生产使用能耗低的轻质 & 保温墙体材料 ! 可 以利用电厂粉煤灰做原料 ! 是非常符合建设节约型社 会 &实施循环经济 &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理想材 料 # 在我国已发展 ’" 年 !已有一定规模 !全国生产能力 已有 ’""" 多万 9%# 但在整个墙体材料中所占比例还 很低 !不足 -"!!>!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 我国加气混凝 土的生产 & 应用 & 发展乃是源于国外技术的引进 ! 但在 引进后比较注重消化吸收并根据国情及时开展了集成 创新 ! 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 装备 ! 特别在 利用粉煤灰做原料生产加气混凝土的技术和关键设 备( (( 切割机研发方面更具特色 # 装备是一个行业技 术进步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 # 加气混凝土装 备比较早 ! 比较好地国产化 ! 使投资大大减少 ! 大大促 进了加气混凝土工业的发展 # 加气混凝土工业的发展 走了一条引进和自主开发并举 !以自主开发为主 ! 引进 学习为辅的正确的路子 ! 实现了健康 & 快速 & 稳定的发 展 # 生产线的规模 &生产效率 &产品尺寸精度及部分产 品的内在质量都已达到或接近国外先进国家同等水 平 !但在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和水平 &装备制造的质量和 精细程度方面 !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 #
!""#!""# 年第 $% 期
砖瓦
产方式 ! 以国际先进技术装备实现了烧结砖生产工业 化 " 现代化 " 规模化 # 经过对国外技术装备消化吸收并 经 外 围 创 新!从 原 料 加 工 制 备"泥 条 挤 压 成 型 到 砖 坯 干燥" 焙烧的装备及技术都实现了国产化并有所发 展 ! 特别在利用全煤矸石生产烧结空心砖方面取得到 了很大成绩 ! 基本上做到 $ 制砖不用土 ! 烧砖不用煤 %! 其技术已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 # 该技术已在全国全 面 推 广 !取 得 了 很 大 的 社 会 效 益 &经 济 效 益 和 环 境 效 益 # 烧结煤矸石空心砖引进消化成功启发 & 引导着利 用粉煤灰生产烧结砖的研究和发展 ! 并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 # 一些掺加量不等的生产线已在运行中 ! 为烧结 砖生产增加了一个新的原料来源 ! 为粉煤灰综合利用 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 与此同时 ! 利用页岩或页岩与煤 矸石混合料生产出了孔洞率 $%"& & 抗压强度达 %"!’"
%"#"" 块 / 时的 0123"43"5%" 0163.65’" 型大型 砖 机
及配套的 轮 碾 机 &切 坯 机 &砖 坯 运 码 机 械 ’干 燥 窑 炉 & 焙烧窑炉的设计 & 建造 ’ 生产自动控制系统 # 隧道窑的 宽度已达 78!!-"8’ 9 ! 成为世界最宽的窑炉 #
:8蒸压灰砂砖 &蒸压粉煤灰砖 # 我国于 !" 世纪 #"
砖瓦
!""# 年第 $% 期


!!本栏编辑 !李密芳
!"""#!""$ 年房屋建筑材料的科技发展
陶有生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科技教育委员会 "北京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概况 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 材料
!" 世纪 ." 年代以前即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基本建
设规模较小 !社会发展对建筑功能 #档次要求较低 !结构 形式以砖混结构为主 ! 约占全部建筑的 0"/ ! 建筑材料 数量需求不多 !品种单一 #档次不高 #功能不全 " 在品种 上仅有砂子 #石子 #水泥 #花岗石 #大理石 #玻璃 #陶瓷 #石 灰 #沥青油毡 #油漆 #钢材 #木材少数几种 " 改革开放后旅 游业的发展 !各种档次宾馆 #饭店 #写字楼及各种公共设 施的建设 ! 对房屋建筑材料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 已有的 材料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要求 " 为此在 !" 世纪 ." 年代至 0" 年代开展了大规模的广泛的产品及产品生产 技术装备的引进 ! 并在此基础上对引进的产品 # 技术装 备进行了有选择的消化吸收 !面对部分技术装备进行了 外围创新和集成创新 " 经过 !" 多年的努力和发展 !到目 前国外绝大部分房屋建筑材料及技术设备我国都有了 ! 凡是建筑业发展需要的 ! 基本上都有了 ! 新型房屋建筑 材料像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起来 ! 很多产品从无到有 # 从少到多 # 产品结构更趋合理 # 配套 ! 已形成门类齐全 # 花色品种繁多 #数量充足 #档次分明 #质量上乘的新型房 屋建筑材料产业和产品系列 !适应和满足了居民住房建 设和不同档次建筑建设与装修的需要 " 全面满足了四星 级宾馆要求 ! 除更高档特殊要求外 ! 也基本满足五星级 宾馆 #各类写字楼 #商贸建筑建设的要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