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高层建筑设计

合集下载

建筑设计文献综述

建筑设计文献综述

建筑设计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建筑设计的文献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建筑设计中的三个主要方面:概念设计、形式设计和功能设计。

其中,概念设计讨论了自然、文化和历史环境,设计灵感及创新性的概念;形式设计讨论了空间安排、结构系统及技术系统及空间语汇;功能设计则讨论了建筑功能及用户要求等等。

文章结合了多种文献资源,从生态学、文化学及跨学科知识的角度考察与建筑设计相关的主要观点。

综上,本文指出,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确保最终的设计结果能够满足用户要求。

关键词:建筑设计,概念设计,形式设计,功能设计IntroductionConcept DesignConcept design is the first stage of the architecturaldesign process, and is concerned with establishing the design intent and direction for the project. It involves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the natural,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sin which the project will be situated, as well as an exploration of design inspiration and innovation. David Pearson's work on "contextual design" is an exampl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which context is given equal importance as form, and the concept of understanding a place through its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aspects is embraced (Pearson, 1997).Form DesignForm design is the next stage of the design process, and is concerned with the physical arrangement of space, structural systems, and technical systems, as well as the creation of a spatial vocabulary. Through form design, architects are able to achieve an emotional response in the user through a variety of methods, including pattern, color, texture, and light. Leland Roth's seminal work on "form and function" is an example of how form can be used to express function (Roth, 1985).Functional DesignFunctional design is the final stage of the design process, and is concerned with both the practical and aesthetic aspectsof a project.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as it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at the building meetsuser needs and requirements. Robert Venturi's work on "function and symbolism" is an exampl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whichthe expressive potential of a building is explored in order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form, function, and symbolism (Venturi, 1996).。

办公楼文献综述

办公楼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办公楼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土木工程和相关领域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使得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建造成为可能,而且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

高层建筑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城市的建筑布局,而且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

一座高层建筑,不仅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的体现,而且往往成为城市的地标。

我国的高层建筑的真正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在50~60年代,受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高层建筑规模小,发展速度也慢。

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的发展为高层建筑的发展创造了充分的经济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提供了技术条件,高层建筑,甚至是超高层建筑在全国各地像雨后春笋般地矗立了起来。

1998年,88层、高420.5m的上海金茂大厦的建成,标志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建设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在高层建筑中办公建筑占据了绝大部分,办公建筑作为收集和处理信息的主要场所之—,将在信息时代获得巨大的发展,据预测,至本个世纪中叶,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办公建筑中工作,正如日本建筑师林昌二所言,从某个角度讲,本世纪可以说是“办公楼的世纪”。

1.功能特点高层办公建筑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工作场所了,并兼作生活场所的功能,逐渐体现出功能的综合性和智能化的趋势。

目前,高层办公建筑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功能多样化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瞬息万变要求时间必须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同时为了追求土地最大的价值,餐厅、娱乐、休闲、商店等生活辅助设施也进驻办公楼,造成现代的办公建筑往往集办公、娱乐、餐饮、休闲、购物、居住等体,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办公楼的综合化和多功能化,造成了办公楼建筑设计与能耗系统设计的复杂性。

(2)建筑通透化信息时代,人们的行为模式与选择方式更加趋于便捷和直接。

人们没有时间深入建筑内部去细细探索,而需要一种更快速、更高效、更富吸引力的传达建筑内部信息的方式。

因而诸如大面积玻璃幕墙,甚至完全的玻璃外墙开始流行以至繁荣至今,体现了现代建筑的风格。

综述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问题及安装方法

综述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问题及安装方法
科技导报
综述 高层 建 筑 电气设计 中的 问题 及安装方法
胡百鸣
( 江西 省建 工集 团 ,江西 南 昌 3 3 0 0 2 9 ) 中 图分类 号 :T U 8 5 5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 1 0 0 3 — 2 7 3 8( 2 0 1 3 )O 1 — 0 4 5 1 一 O l 摘 要 : 当前 我 国正 处于 城 市 化进 程 的快 速 发展 阶段 ,大量 的高层 建 筑 兴建 在解 决 了 日趋 紧张 的 人地 矛 盾 的同 时 ,给建 筑 电气 设 计也 带 来 了诸 多的 问 题 。本 文作 者从 实际 工作 出发 对 高层建 筑 电气设 计 问题 及安 装方 法做 出 了全面 的 阐述 。 关键 词 :高 屡建 筑 ; 电气 设计 ;安 装 方法
三、安装施工质量问题与措施
1 . 影 响防雷效果 的质量 问题 。 问题 : ① 引下线 、均压环 、避雷带搭接处有夹渣 、焊瘤 、虚焊 、 咬 肉、焊 缝不饱满等缺 陷;②焊渣 不敲掉 、避 雷带上的焊接处 不刷防 锈漆 ;③ 作防雷 引下线 的主钢筋连接 错误 ,特别 是在裙楼与标准层 转 换,标准层 向塔楼转换时易发生错接、漏接,会削弱引霄人地效果。 解决 办法 :① 加 强对焊 工 的技 能培训 ,要 求做 到搭 接焊 处焊 缝 饱 满、平整 均匀,特别是对 立焊 、仰焊 等难度较高 的焊 接进行培训 ; ② 增强管理人 员和焊工 的责任 心,及 时补 焊不合格 的焊 缝,并敲掉焊 渣 ,刷防锈漆 ;③ 为预 防防雷引下线主钢 筋连接错误 ,必须在每层柱 防雷 引下线对角主钢筋处作 出标识 。 2 . 电事故 的质量 问题 。 问题 :①安装漏 电开关时 ,不 作校验与 调试 ,致使线路漏 电时不 动作 ,危及人身安全 ;②灯具距地面 小于2 . 4 米时,不执行规范要求 , 对可接近 裸导体 ( 金属外 壳) 作 接地 ( P E ) 或 接零 ( P E N ) 保 护,致使人 体 触及灯具外 壳引发触 电事故;③个别 插座接线错误 ,接地线与相 线错 位,使用时使设备外壳带 电引发触 电事故 ;④接地 ( P E ) 或接 零 ( P E N ) 支 线采 用 串联连接 ,不执行 必须单独与接地 干线相连 的规 定,造成接地 不可靠 ,引发 人体触 电事 故。 解 决办法 :① 加强现场巡 视检查 ,严格 执行规范 中强制性条文 ; ②加 强对重要部位 ,关键工序 进行重 点检 查,如漏 电开 关的校验与调 试 、灯具与线路 的绝缘 电阻测试等 。 3 . 与 防火 、灭火有关 的质量 问题 。 问题 :①防 火 电缆施 工难 度大 ,工 艺要 求高 ,往往 由于接 头工 艺有缺 陷, 电缆耐压达 不到要求 ,敷设时转弯 半径不够或用力 过猛、 过大 、损坏 氧化镁绝缘 ,绝缘 电阻测 试时发现不 了 问题 ,火灾 时防火 电缆不 能正常工作 ,影 响灭火 ,后 果严重 ;②插接 母线安装 时,不注 意穿心螺栓 的绝缘层保 护,穿人 时硬 塞硬敲 ,拼 紧时螺栓跟转 ,结果 造成绝缘受 损。安装弯 头时, 由于尺 寸有偏差 ,常采用 硬敲 、硬撬 的 措施 ,强行 使弯头母线 与直线段母线 组装起来 ,导致 绝缘损坏 ,由于 螺栓 绝缘与母 线之 间绝缘 损坏程度不 同,仪表不一 定能测试 出来 ,投 运 一段时 间后 会突然短路起火 ,后果严 重;③安装 高温 灯具时 ,不按 规范 要求进行 隔热防火或调整 灯具发热 部位 与顶棚 、墙板 的距离 ,使 用后 ,常会 引发火 灾;④工程 进入装璜 阶段 时,为满足装 璜效果 的需 要 ,常会增加照 明灯光 ,但 回路功率与管线 的设计施工往 往不符合规 范要求 ,正式投运后 ,电线发热 引起火灾 。 解 决办法 :①加 强现场巡视检 查,巡视 的重点应为施工质 量通病 与规范 中强制性执行 条文 ;②对 于特 别重要 部位,特别重要工 序应加 强重视 ,如高压 电缆 的耐压试验 ,低 压 电缆 、电线、母线 的绝 缘 电阻 测试 ,防火 电缆敷设 ( 初 始阶段) 等等 ;③认真根据 图纸、规范进 行每

综述高层建筑外部尺度设计

综述高层建筑外部尺度设计

综述高层建筑外部尺度设计一、高层建筑及外部尺度的定义1、高层建筑的定义高层建筑是指超过一定层数或一定高度的建筑,在世界各国,高层建筑规定不同,没有严格的标准,具体见表1.2、外部尺度的定义现阶段,我国的每一栋高层都想突出自我,造型设计上以追求新奇为目标,从而使得城市形象生硬无序,建筑缺乏应有的亲近感。

这种现象来源于人们缺乏对高层建筑外部尺度的认识。

所谓尺度就是不同空间范围,建筑物给人的感觉,这又取决于建筑物及其局部给人的印象。

这种印象来源于建筑物的高度、宽度、整体与局部、整体与城市、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比例协调关系,及其给人留下的印象。

这里提到的尺度不是尺寸,尺度是建筑物给人的感觉,尺寸是建筑的具体度量出来的大小。

有的尺度使高层建筑庞大,有的尺度看上去轻飘,有的看上去挺拔,还有的则看上去显得厚重,这都直接影响观赏者的主观心理感受。

高层建筑的复杂性和大体量使得其设计尺度难以把握。

二、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设计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人的观察视角和距离,用人的尺度作为主要参考,不能单纯重视建筑物本身的造型。

接下来,本文将整体尺度、城市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细部尺度五个方面分析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设计。

1、整体尺度整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主体、顶部等主要构成部分给人的感觉。

对高层建筑而言,建筑设计师最为重视的就是整体尺度,对整体尺度的均衡性非常看重。

把握高层建筑的整体尺度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决定了设计师对建筑物的感知和理解。

而要做到很好的掌握建筑物的整体尺度首先要注意建筑物各部分比例的协调。

裙房、主体和顶部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高层建筑,处理好这三个部分的协调比例能够让高层建筑的造型更加精美。

要协调这三个部分的比例,就得使用同一的参考尺度,否则会导致整个高层建筑的尺度难以把握。

掌握高层建筑的整体尺度,其次需要注意高层建筑中各部分应有较强的层次性,高层建筑的局部共同构成其整体,局部的尺度应该有等级性,各个部分的造型方能更加丰富,一般高层建筑应该设置三个以上的尺度等级。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综述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综述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综述[摘要]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影响到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影响到使用者、居住者以及周边居民的切身利益。

因此,完整的、细致的设计不仅帮助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目标得以实现,还能够为建设单位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品牌优势。

笔者针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结构设计;房屋建筑;常见问题中图分类号:f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0117-01一、房屋建筑基础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在房屋建筑基础结构设计过程中,主要由以下常见问题。

(一)地质勘查对于数量较少或是独栋的住宅建筑,建设单位一般都会委托专业的地质勘查单位进行地质勘查工作,能够获得较为详细、准确的地质勘查技术相关资料。

但是对于数量较多或是成片的多层房屋建筑进行地质勘查时,往往会由于需要巨额勘查费用,或是地质勘查单位的探点选择不够科学和规范,仅仅在多栋建筑单位中选择一个探点进行勘察,导致地质勘查报告中的结果和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在基础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对地质勘查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必须要做到合理、准确、全面、科学,这样才能够为设计人员提供出详细的真实的地质勘查资料。

(二)软弱地基处理一般多会采用级配砂石换填来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设计过程中,仅提出换填的深度和最终的承载力要求,并没有对其他相关数据和要求进行规定,并且在技术中也只是要求执行《地基处理规范》,并不能够和建筑自身实际情况和功能相结合,并没有对具体的开挖边线、砂石换填应力扩散角等进行规定。

因此,在多数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往往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

个人认为,应当在地基处理设计过程中,对相关数据和要求进行严格、详细的规定,这样才能够保证实施时的准确合理。

(三)基础设计参数在基础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对一些基础工程进行具体的技术参数设计,例如混凝土的独立基础、筏板基础、节点设计以及条形基础等,且对于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抗震选择等都不够明确,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导致施工阶段发生扯皮的现象。

综述高层建筑中给排水设计与应用

综述高层建筑中给排水设计与应用

综述高层建筑中的给排水设计与应用摘要:本人从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阐述了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和消防防护等方面,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分析,结合自己在建设、管理中常遇的问题,对工程的设计方面提出些肤浅的看法,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 高层建筑;设计;给排水;消防1高层建筑中给水工程的设计过去给水管道的材料一般采用的是热镀锌钢管,但这种钢管容易锈蚀,不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用水的水质卫生标准,而且使用寿命也较短。

因此建设部正在大力推广和应用塑料输水管。

塑料输水管和金属管道相比,其质量更轻、耐压的强度也更高、并且输送时液体阻力小、使用寿命长。

国内外建筑经常使用的供水设备一般分为以下几种:高位水箱供水、无水箱变频泵供水以及气压水箱供水。

这些也是国内外的高层建筑中供水系统里普遍采用的三种形式。

给水系统中的分区是指沿着建筑物外墙的垂直方向,按照顺序合理地将其划成若干个供水区域,每个供水区域都具有完整的供水系统。

对供水纵向分区的确定是高层建筑在整个供水系统设计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环节之一,纵向分区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供水系统的运行、维修、使用、节能和管理的情况与效果。

如果分区过大,会因为下层管网水压过大,从而给用户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并且由于水压过高,极易造成管材损坏,就易导致回流污染和水锤噪声。

如果分区过小,将会使得高层建筑的供水分区数增加,从而也会使得给水系统管道、设备与土建投资和维护管理工作的增加。

为此,对于管道及其设备的布置问题,应该在满足了用户对水量与水压的大致要求下,通过合理地选择布置路段、水管直径以使得铺设水管的投资最小化。

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对管道设备的布置优化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其中原因可归结于是因为和城市的管网相比,建筑方面的管网管段较短、管径也较小,并且整个管道网络的投资也较小,优化之后的经济效益也没有城市管道网络那样明显。

但是,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内部的设施逐渐趋于完善,这就使得建筑里的管道类型会相应增多、数量也将持续增大,并且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高层建筑对管道的质量与性能要求相对较普通建筑较高,这自然也会增加在这方面的投资。

综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综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4 结构软件及设计 参数的采用
按建筑物抗震设 防类别 、 防烈度 、 构体 系 、 设 结 高度 、 场地类别 , 确 定建筑物的抗震等级 . 《 按 高规》 3 . 第 .2条考虑地震作用 ; 3 应根 据结构
的实际情况确定结构 的分析模型而采用不 同的结构软件 . 当体 型及结 构布置复杂 应采用至少 两个不 同力学模型 的结构分析 软件进行 整体 计算 : 结构基本周期是计算风荷载 的重要指标 . 可保 留软件 的缺省值 , 数 算。 计 l 计算后从计算 书中读取其 值 . 填入 软件的 “ 构基本周期 ” 结 选项 . 重新 【 考文献 】 参 计算 即可 : 构计算振 型数 的确定 . 以计算 结果 中的有效质量 系数 结 应 1G 5 0 0 2 0 S 北京: ] 20 . ( 规范称 为参与质量 ) 是否超过 0 来判断振型数 是否足够 , 注意振 [ ] B 0 1 — 0 2混凝 土结 构设计规范[ .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0 2 . 9 应 [] B0 1—0 1 2G 50 120 建筑抗震设 计规范【. s北京: 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 0 . ] 中 2 2 0 型数不应超过结构总 自由度数 即结构层 数的 3 : 倍 当软件计算 出最大 地震作用方 向绝对值大于 1 度 时 , 5 应将数 值 回填到软件 的“ 水平力与 [ 责任编辑 : 王爽 ] 整体坐标夹角 ” 选项重新计算 . 得最不 利地震 作用方 向的效应值 。 取

5 电算结果的合理性判断
位移 比是体现结构平面不规则性 的重要指标 ,应满 足 《 规》 高 第 43 _5条规定 , . 注意位 移比的值应是在 “ 对所 有楼层强制 采用刚性楼 板 假定 ” 情况下取得 ; 周期 比是体现扭转效应 的重要 指标 ,力之 比. 是体现结构竖 向不规

现代办公建筑【文献综述】

现代办公建筑【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建筑学现代办公建筑一、主题部分2l世纪高层办公建筑突出表现为如下特征:1)空间的可变性;2)内涵的文化性;3)办公的资讯性;4)形象的艺术性;5)环境的休闲性;6)建筑的地域性。

1、环境协调高层建筑往往以其宏伟的尺度和巨大的体量,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同时也决定和影响着所在城市区域的艺术风格和美学价值。

通过对基地环境的细致分析,来寻求既能体现现代化办公建筑新颖、独特的整体风范,还要与城市周边环境协调一致的建筑形象。

当真正把建筑看作是城市环境的一部分时,建筑设计不仅仅是简单意义的单纯设计,单纯满足使用功能、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要求,已不再是设计的全部内容。

强调环境与城市对存在于其中的建筑的重要性,探求空间形体与内在秩序的和谐统一,是设计方案的基点。

设计首先要对建筑环境进行理性分析和比较,提出一个符合美观、高效、适用、经济等发展原则的布局方案,力求达到城市景观界面的连续性,以北方为例,根据气候寒冷的特点,应采用集中布局,主要入口应有交通便利的道路,并能提供宽阔的城市公共空间,在视觉术效果方面和谐统一,同时还要考虑其它三个方面与城市景观是否和谐,界面是否连续,以此来确定建筑位置,主体与裙楼的体量、形式以及功能布置。

创造一个造型新颖、轮廓优美的建筑形象,体现现代化建筑对城市环境的尊重,显示现代办公建筑的气势不凡,别具一格的高层主体。

2、形体处理建筑型体组合与造型是办公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建筑型体组合与造型是建筑空间组合的外在因素,它是内在诸因素的反映。

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外部体型是建筑造型艺术处理问题中的矛盾双方,是互为依存不可分割的。

往往完美和谐的建筑艺术形象。

总是内部空间合乎逻辑的反映。

1、主与从的构图方法①以轴线的关系表达主与从的构图手法。

②采用对比的手法。

对比的内容一般有体量之间、线形之间、虚实之间、质感之间以及色彩冷暖、浓淡之间的对比等。

2、体型组合体量组合中的主从关系,不仅限于对称的布局,在不对称的体量组合中依然可以运用体量的大小、高低、粗细、横竖、虚实以及材料的不同质感和色彩的处理手法,来强调其体量组合中的主从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高层建筑设计
摘要:高层建筑一般由裙房、主体和顶三个部分构成,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高层建筑是其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的标志,往往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和象征性。

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实现高层建筑设计的完善。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城市规划
Abstract:The high-rise building generally by the skirt building, the main body and the top three components, for a city character, high-rise building is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the degree of signs, often have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and symbolic. This paper probes into how to realize the perfection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Keywords: high building, design, urban planning
1 影响高层建筑设计的因素
1.1 能量。

外围护墙耗费能量较大,大约占25%左右的能量,外围护墙的保温效果弱将消耗能量较大。

1.2 形状。

建筑的形体也影响着占地面积多少,例如:圆柱宝塔形状,椭圆形建筑,立方体形状等。

1.3 人文环境。

从城市的发展来说,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传说、自己的习俗,这些构成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以及人文环境。

而自古以来,高层建筑就具有重要的象征功能,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的凝固性表达。

因此,高层建筑设计中设计必须一开始就要融入当地的精神内涵,以实现与人文环境的和谐。

1.4 季节。

不同的季节对建筑需要的热能不同,冬季风强就会热损失较大,增大冷空气的渗透量,使室内热损失加大。

由于建筑某些部位处理不当,墙体内部易产生冷凝水。

因此,建筑保温材料的选用,建筑构造的合理性应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

1.5 风荷载是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高,风荷载的影响越来越大。

高层建筑中除了地震作用的水平力以外,主要的侧向荷载是风荷载,在荷载组合时往往起控制作用。

对于高层建筑更改设计时,应在图纸首页说明更改原因、更改范围、更改内容等,以减少设计存在的因素。

2 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
2.1 高层建筑规划设计的原则
进行高层建筑的规划设计,首先要避免高层建筑密集和控制高层建筑数量,高层建筑的密集虽然对于城市办公等条件方便有利,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挤;其次是高层建筑要和城市空间较好的融合,高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选择和城市风景相符合的建筑形式,实现和自然和谐相处,融入城市空间是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

最后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高层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选择合理的造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2.2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1) 高层建筑结构受力性能
对于一个建筑物的最初的方案设计,建筑师考虑更多的是它的空间组成特
点。

而不是详细地确定它的具体结构。

建筑物底面对建筑物空间形式的竖向稳
定和水平方向的稳定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建筑物是由一些大而重的构件所组
成,因此结构必须能将它本身的重量传至地面。

结构的荷载总是向下作用于地
面的,而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搞清楚所选择的体系中向下的作用力
与地基土的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所以。

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就必须对主要的
承重柱和承重墙的数量和分布作出总体设想。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扭转问题
建筑结构的几何形心、刚度中心、结构重心为建筑三心,在结构设计时要求建筑三心尽可能汇于一点,即三心合一。

结构的扭转问题就是指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未做到三心合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发生扭转振动效应。

为避免建筑物因水平荷载作用而发生的扭转破坏,应在结构设计时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平面布局。

尽可能地使建筑物做到三心合一。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扭转作用的大小取决于质量分布.为使楼层水平力作用沿平面分布均匀,减轻结构的扭转振动。

应使建筑平面尽可能采用方形、矩形、圆形、正多边形等简单平面形式。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城市规划对街道景观的要求以及建筑场地的限制,高层建筑不可能全部采用简单平面形式,当需要采用不规则L形、T形、十字形等比较复杂的平面形式时,应将凸出部分厚度与宽度的比值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同时,在结构平面布置时。

应尽可能使结构处于对称状态。

(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构造措施
结构设计始终要牢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压若拉原则”,构件的延性性能;加强薄弱部位;注意钢筋的锚固长度,尤其是钢筋的执行段锚固长度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力。

2.3 高层建筑中的分类建筑设计
(1)底层入口
首先高层住宅的底层入口处一定要避免设在当地冬季主导风的迎风面。

(2)建筑围护
由于人们在高层建筑商居住多半都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一定要注重建筑维护的安装,从而给居民提供一定的安全感。

同时在高层住宅的窗户设计上,由于高层的风压过大,一方面会对外窗开关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人们擦玻璃的同时产生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外窗的设计上应该设计为推拉的启闭方式。

(3)服务设施
高层住宅建筑在设计上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建筑的服务设施,要在建筑底层入口处设置大楼管理人员的值班室。

在值班室中配置夜间电梯紧急呼叫装置、公用电话以及值班人员必要的生活用品:同时还要在大楼内外设计分户信箱以及车辆的存放处,在具体的分户信箱的尺寸安排上,应该大于300mm,同时要保证对墙面面积占用较小的基础上与墙面垂直。

2.4 高层建筑外部的尺度设计
高层建筑的尺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是整体尺度。

结构的整体尺度均衡十分重要,设计时要很好地处理裙房、主体和顶部的尺度关系;高层建筑各部分细部尺度的划分是建立在整体尺度的基础上的,各个主要部分应有更细的划分,尺度具有等级性,才能使各个部分造型构成丰富;其次是城市和街道尺度。

高层建筑对城市各构成要素也产生重大的影响,是城市的重要景点,不当的尺度会对城市产生不良的影响;街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临街面的尺度对街道行人的视觉影
响。

高层建筑主体因为尺度过大,易向后退,使底层的裙房置于沿街部分,减少了高层建筑对街道的压迫感;第三是细部尺度,设计师在设计高层建筑中充分地把握各种尺度,结合人的尺度,满足人的使用、观赏的要求,必定能创造出优美的高层建筑外部造型。

3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3.1 控制超高层建筑数量
超高层建筑往往以其象征性和代表性而存在,实际上这类建筑既不经济又不
合理,一些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投人使用后收益情况并不乐观。

可以说仅仅是体
现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盲目
建设超高层建筑。

3.2 避免高层建筑密集
高层建筑的密集虽然对于城市办公等条件方便有利,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
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挤,甚至会带来一些始料不及的污染和危害。

比如,一些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造成以前未出现过的光污染;还有就
是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这些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区
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进行限制.避免高层建筑的集中分布。

3.3 高层建筑与城市街道
高层建筑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商业发达的地段,这些地段的街道本身交通荷载
就较大,高层建筑将大大增加这些街道的交通压力,分布在这些街道两侧的高层
建筑要尽量控制其层数和高度,同时在规划设计时要对这些街道进行扩展,加大
其通行能力。

4 结束语
高层建筑是一个高效化、集约化的综合系统工程。

随着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化的标志之一。

对于高层建筑的设计工作,要求广大设计工作人员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新规范,同时借鉴西方高层建筑的理论、技术及经验,避免一些曾经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峰.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J].山西建筑2009,(23).
[2] 宋子煜. 论高层建筑设计原理[J]. 消费导刊,2010,(01).
[3] 曹丽新,王雪萍.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