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发展共44页
第二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第30页,共65页。
2011年世界各国GDP排名
国家 总值(亿美元)
1美国 15,924,2 2中国 7,426,1 3日本 5,974,3 4德国 3,305,9 5法国 2,555,4 6英国 2,258,7 7意大利 2,023,7 8巴西 2,023,5 9加拿大 1,563,6 10俄罗斯 1,476,9
第16页,共65页。
3、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
(1)规模经济 (2)差异性产品 (3)跨国公司的水平一体化投资和 垂直一体化投资。
第17页,共65页。
▪ 结论:要素禀赋形成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产业间贸易模式, 而差异性产品的规模经济生产决定了产业内贸易模式;要 素禀赋差别越大的国家之间(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的产业间贸易越多,要素禀赋越接近的国家之间(如发达 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多;产业间贸易反映了先天的 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反映了后天的比较优势。
AC
AC1
AC2 AC
Q1 Q2
Q
厂商的平均成本线
第7页,共65页。
(3)内部规模经济与市场结构
▪ 内部规模经济多见于产品差异性较强的 行业。
▪ 在内部规模经济条件下,企业规模越大, 竞争优势越大,即大企业具有成本优势。
▪ 这些行业中的企业通常面临的市场是不完 全竞争的。
第8页,共65页。
2、外部规模经济
国家
总值(亿美元)
11印度
12360
12俄罗斯 12292
13澳大利亚 9972
14墨西哥 8749
15韩国
8325
16荷兰
7948
17土耳其 6153
18印尼
5394
19瑞士
4946
国际贸易规制

第六章国际贸易规制第一节概说一、一般理论:1、国际贸易规制主要体现在一国对其对外贸易的规制(管理)和国际(区域性组织)对国际贸易的规制两个层面。
2、传统的贸易规制主要集中于对有形货物进出口的管理,而如今已扩大至技术和服务领域,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投资措施,环境措施,劳工核心标准以及无纸贸易等方面。
3、贸易管制的具体内容包括:关税制度、许可证制度、配额制度、外汇管理制度、商品检验制度、原产地规则,有关保护竞争、限制垄断及不公平贸易做法的法律与制度以及市场准入、实际履行要求等。
4、国际贸易规制不仅通过相关的立法来实现,而且更多地还要通过国家的贸易政策来实现。
5、在贸易战中发动主动规制的国家,其规制行为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影响(如大选、财政危机、货币政策、失业状况等),规制与反规制的措施,受到世界贸易组织及其有关制度的制约。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出现,主要体现对美国利益的保护并以此为核心,其特点:1、授权美国总统可以在国际条约规定的义务之外,对其他国家采取单方面的报复措施。
2、美国在支持GA TT(WTO)的同时,与特定国家签订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如美加墨自由贸易区协定,亚太经合组织等。
3、更多采用“行政保护”来设置贸易壁垒和在双边谈判中实现救济。
4、实施管理贸易政策,推行“结果导向型贸易”(固定数量的贸易制度),而改变“规则导向型贸易”,预先确定交易数量。
可概括为:贸易政策法律化,提倡管理贸易,进攻性单边主义,区域主义。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国际规制一、一般理论:1、“二战”后国际社会各国根据主权原则合意建立、遵守和维持国际贸易秩序,实现了对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联合干预,管理和协调。
形成了一套关于国际贸易的国际规制的规则和制度。
2、世界性的国际规制主要有“关贸—世贸组织”等组织性规制以及条约规制。
3、组织性规制主要是“关贸—世贸”体制,及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等专门机构。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12小时
2/3 > 1/6 第20页,共75页。
生产布的劳动生产率:葡是英的1.5倍
生产酒的劳动生产率:葡是英的6倍
6 > 1.5
英国生产布 葡萄牙生产酒
第21页,共75页。
比较优势理论事例(生产成本) (分工前)
产品 国家
葡萄酒
毛呢
英国 葡萄牙
120人 80人
100人
90人
第22页,共75页。
要素丰裕( factor abundance) 一国或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 要素相对于其他要素的供给量较大 的情形。
第46页,共75页。
测算方法:
▪ 将本国该要素总供给量 与其他要素总供 给量的比率与别国相同两种要素总供给 量的比率进行比较;
§以要素相对价格衡量,若一国某要素 的 相对价格 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 ,则该国该要素相对与别国丰裕。
第1页,共75页。
第2页,共75页。
第3页,共75页。
第4页,共75页。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 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
第5页,共75页。
第一阶段:古典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
第6页,共75页。
▪ 一、主要假定前提
▪ 两个国家和两种产品;
▪ 全社会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 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即使生产两种产品时各投入的 要素数量不同,但只要所投入的各种要素的相对比率相同, 那么这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就是相同的。
第51页,共75页。
三、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假设条件
▪ 只有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 劳动和资本);
▪ 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国际贸易术语stu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国际间商品(commodities) 和劳务(services)的交换活动。
主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 客体: 商品和劳务(经济和技术合作) 对外贸易:一国与其他国家进行商品和 劳务的交换活动。
第5页/共183页
当代国际贸易的新发展
1.功能多元化:最早的贸易只是为了互通有无,现在的贸易 :经济、政治、科技、军事扩张、综合国力的提升等
,各种电器的市场准入标准,我国的长城电工标准, 7.保护手段更加规范化:WTO框架下,大国下国的不平等可
以部分得以消除。如美国的钢铁板倾销案,未成立,最后授 权欧盟制裁美国,中国和韩国的手机对大蒜案例
第6页/共183页
1.2 国贸基本统计概念
一、贸易额和贸易量 贸易额(贸易值):Value of trade
第2页/共183页
§1.1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国际贸易
1.定义 2.与国内贸易的区别 3.与对外贸易的区别
二、国贸的产生与列强迫使下的对外开放 4.1949年之后的中国对外贸易
四、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第3页/共183页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
2.商品结构智能化、高档化和软性化:只有买不起的,没有 买不到的
3.货物、技术、服务三足鼎立:WTO的三大基础协议: GATT,GATS,TRIPS
4.经济全球化 V 区域经济一体化 EU NAFTA ASEAN 5.跨国集团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力军,垄断与竞争更为激烈 6.保护手段更加隐蔽: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劳工标准等
易关系 分散的好处:风险小、避免恶性竞争、有利于
贸易关系 分散的劣处:成本高、收益不确定
第12页/共183页
五、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国贸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讲课文档

家公司之一,
并连续两年入选《财富》杂志
“最受赞赏的在华企业”之一。
2021/10/11
2021/10/11
3
第三页,共44页。
2021/10/11
10
2021/10/11
10
第十页,共44页。
如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石油和天然 气的勘探、开采,以管道、油槽和车船运输石油和天 然气,经营大型炼油厂,从原油中精炼出最终产品, 批发和零售几百种石油衍生产品。
法国的珀若一雪铁龙汽车公司公司内部实行专业 化分工,它在国外的84个子公司和销售机构,分别
17
第十七页,共44页。
第三节 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跨国公司通过其全球经营网络布局市场、生产和销售; 其内部贸易为的是保障公司利益。这种行为在客观上对世界贸 易产生以下影响:
1. 促进世界贸易的快速增长
其生产能力、世界市场份额、内部贸易增加贸易流量
2. 深化和扩展国际分工
FDI(对外直接投资)促成国家间的国际的分工、中间产品、 贸易壁垒、资源的配置、高技术产品(国际产品)
2021/10/11
18
2021/10/11
18
第十八页,共44页。
3. 加快科技的转移和创新
技术创新、技术转让(技术贸易)、全球科技水平提升
4. 强化了其在大宗商品和高科技产品贸易的垄断 地位
区域性市场下,大宗商品贸易往往被垄断性跨国公司控 制
5. 对东道国国际贸易发展有极大促进
刺激扩大东道国的出口(竞争意识与经营能力的提升、技术 升级与创新)、帮助发展中国家拓展市场;出现越来越多的发 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及趋势(ppt 44页)

3.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世界服务贸易中 的地位趋于上升。发展中国家家和地区 服务出口年均增长要快于发达国家,比 重已经到30%。 在发展中国家里,亚 洲(主要是东亚)服务贸易发展尤为迅速。 的一半。在亚洲服务出口中。海上运输 业发展强劲。发展中国家还在旅游、劳 务出口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4. 运输、旅游、通讯、建筑、金融、保险、信 息、专利权等的使用费、文化经营咨询等服务 贸易最为活跃。
全球化的表现
(1)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全球金融 市场迅速发展。
(2)全球性经济重组。国际分工出现新的 趋势,由过去的按最终产品分工演变为 按生产环节分工。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 较大的改变。跨国公司成为生产活动全 球化的主要载体。
(3)区域经济一体化明显加强
区域经济一体化或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 地理上毗邻的若干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合 作、经济联合或经济融合。目前,区域 经济一体化按照贸易壁垒的取消程度和 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大致可分成以下 几种形式: (1)优惠贸易安排。这是市场 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最松散的一 种形 式。 (2)自由贸易区(3)关税同盟 (4) 共同市场(5)经济同盟(6)完全经济 一体化。
全球化导致服务产品的国际分工,服务 的国际分工也产生了对服务产品国际交 换的需要。
4.跨国公司对世界服务贸易的推进
战后跨国公司的兴起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而“企业移民”则是服务跨国流动的常见形式。 所谓“企业移民”是指发达国家或比较发达国 家,包括新兴工业化国家和部分技术较先进的 发展中国家及地区,把自己已淘汰的技术设备 以投资的方式转移到另一目进行生产,从而带 动向外输出的服务人员。这些服务人员部分长 期居住在国外,而多数人则是工作一段时间后 就返回国内。这些服务人员和技术、资本服务 是作为—个整体向外输出的。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ppt 44页)

2003 0.42
2004 0.42
钢铁制品
1.24 1.36 1.32 1.38 1.51 1.62 1.55 1.52
1.47
1.51
船舶
0.86 1.12 1.35 1.33 1.18 1.06 1.03 0.83
0.98
0.78
汽车及其底盘 0.015 0.016 0.017 0.011 0.006 0.013 0.012 0.0065 0.0075 0.018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ppt 44 页)
• 国际贸易纯理论要解决的问题 •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 绝对优势理论 • 比较优势理论 • 要素禀赋理论及其检验
•数据来源:/world_economy/construct_industry/ mac_production/2012-02-16/17032.html
纯国际贸易理论回答的问题
• 为什么国家之间存在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发生的 基础)
• 国际贸易的模式(各国出口什么,进口什么) • 贸易利得及其分配问题(各国参与贸易之后能得
到那些好处,这些好处是如何在各国之间进行分 配的)
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动
第二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2.1 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
国家干预 经济活动
开采金银矿藏 发展对外贸易
促进本国商品输出 限制外国商品输入
实现对外贸 易的顺差
2.1 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
2.2 绝对优势理论
• 绝对优势理论的产生背景
– 理论提出者: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 因的研究》,亚当·斯密
– 理论背景:英国资产阶级扩张遇到国内的制 度阻碍 • 行业公会:规定产量和价格 • 重商主义:
绝对劣势比较小的产品,也就是具有比较 优势的产品。 • 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 • 贸易所得:产出增加 • 贸易性质:正和博弈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课件

➢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虽然上述变化的出现,会使我国丧失一
部分国际市场和收入,但这并不意味中国制 造会被“柬埔寨制造”或“越南制造”所全 面取代。因为这两国制造业的优势只有一项, 那就是更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但吸引制造 业的并非仅有这一个条件。
除人口数量、劳动力价格之外,还有劳动力 素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市场规模等因 素,而中国的产业体系目前是世界上最完整 的,越南等国短时间内根本没有能力超越。 但面对着这些国家的步步紧逼和本国劳动力 成本上升等诸多挑战,“中国制造”在新的 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探究与分享
教材41页
➢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已具备了哪些更好 的发展条件。
第一幅图说明我国的高学历人才越来越 多,第二幅图说明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科技成果越来越多,第三幅图说明我国的基 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第四幅图说明我 国的财政收入不断增加。
这四则材料共同说明,经过几十年的 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 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城具备良好的积累, 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 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 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少困难和风险。
探究与分享
教材45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为了适应世界贸易 组织的规则,我国修改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 市场秩序、遵守贸易规则,为更好地融入国际贸 易体系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行动。很多国家认可中 国的努力,并与中国保持良好的贸易往来。与此 同时,我国面临的贸易争端也迅速增多。
➢ 请结合上面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看 待这些贸易争端。 贸易争端是大国崛起过程中必然会 遇到的挑战,妥善处理好贸易争端,化 压力为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是中 国崛起过程中的必修课。应对贸易争端 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