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五节工资的本质English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本章将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阐明剩余价值理论,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从而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在今天,它仍然是我们剖析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依据。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货币是资本的最初形态。
资本家有一定量的货币才能去购买,进入生产过程。
货币是资本的最初形式—用货币采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货币是资本家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
(一)从流通形式看,作为资本的货币与作为货币的货币是不同的:1、商品流通形式:W—G—W’。
目的在于获得其它消费品。
2、资本流通形式:G—W—G’。
目的在于获得更多的货币。
(二)商品流通形式与资本流通形式的区别:1、形式不同:顺序—先卖后买与先买后卖、起点和终点—商品到商品与货币到货币、媒介不同—货币与商品。
W—G—W’;G—W—G’。
2、内容不同:商品流通是价值量相等的两种不同商品相交换,流通的主体是不同的使用价值;资本流通是用货币换回更多的货币,流通的主体是价值。
3、目的不同:商品流通形式是为了使用价值,是为买而卖;资本流通形式是为了得到更多的价值G’=G+△G作用不同:作为货币的货币只是一般等价物,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
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三)资本运动的总公式及矛盾1、资本运动的总公式:G—W—G’,适用于一切形式的资本,它概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等各种形态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2、资本运动的总公式矛盾:资本在流通中发生了价值增值,带来了剩余价值,但按照价值规律等价交换的要求,资本不可能在流通领域中增殖的;W也不可能在流通过程中使价值增值。
3、价值增殖—剩余价值是从何处产生的(1)剩余价值不可能从流通领域产生。
剩余价值的总量可以在资本家之间分配,但绝不可能通过贱买贵买而使价值增殖。
(2)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劳动创造并在流通领域中得以实现。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资本总公式矛盾的解决条件:
要解释总公式的矛盾不能只着眼于 流通,也不能脱离流通单纯研究生 产,必须将两方面结合起来。
✓剩余价值不可能在流通中产生
✓离开流通领域,剩余价值也不可 能产生
只有在以下情况下资本才能增殖:
货币的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一种商品,这 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于它能够创造价值,并 且而在它的使用中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 更大的价值。将这一更大的价值加以出售实 现,就使最初投入的货币变为更多的货币, 实现了价值增殖。
的影响。 2,劳动力商品价值不
是固定不变的。 3,劳动力商品价值 受到降低和提高两种
因素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 第三章
(四)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者创造商品、创造价值 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在商品经济中, 劳动是可以创造价值的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劳动力商品的使用 价值就是劳动,在劳动中,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变成 产品,从而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同时, 一定时间的抽象劳动可以创造出新价值。而且,劳动 力商品创造的价值可以大于自身的价值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目录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 第五节 例证分析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心是研究资
本的价值增殖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 质——剩余价值生产;揭示生产中不同阶级 的地位和作用。
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用于购置生产资料的资本 ——不变资本 (c)
这部分资本随着具体劳动过程,变为商品的 一部分,因而它们的价值也转移到商品中,或 者说再现于商品中。这部分资本转移的价值以 它们原有的价值量为限,不会发生数量上的变 化,所以,称为不变资本。
【价值管理】第三章--资本、剩余价值和工资理论

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p50)
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律 相矛盾的。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按照等价原 则进行,因而交换的结果只会使价值的表现形 式发生变化,而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但资本 总公式表明,货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增 值,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11
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 在于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的,它的来源是什么。
--《独立宣言 》(美国)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 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 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 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人权宣言》(法国)
23
劳动力成为商品就是雇佣劳动制度的 建立,接受雇佣就是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商 品,交易的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权。
5
假定某台商拥有200万新台币,其中60万 用于购买一辆奔驰车,140万用于到大陆苏 州的昆山地区投资生产玩具以获取利润。
问:这60万元货币与140万元货币有何区 别?
6
当货币作为商品交易的媒介而存在时,作为
交易媒介的货币体现在商品流通公式中。(p49)
( W--G--W´) 当货币被用于从事投资活动以追求价值增值, 货币就变成了资本,作为资本的货币体现在资本 流通公式中。(G--W--G´,G´=G+△G)
3
第一节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p49) 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但是货币 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转化为资本。
4
如果货币被用于从事投资活动以追求价 值增值,货币就变成了资本。
如果货币只是被用来购买生活消费品以 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则货币是作为商品 流通媒介而存在的,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政治经济学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G—W—G′实质上是一个矛盾的公式:一方 面,货币资本在流通中发生了价值增殖,产生 了多于预付资本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另 一方面,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作为资本的货 币在买卖过程中奉行等价交换原则,不能发生 价值的增值。
对G—W—G′矛盾的有效解释与说明,能够 回答剩余价值的来源,从而能够回答货币如何 转化为资本,价值增值“必须在流通中,又必 须不在流通中”产生,“这就是问题的条件”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8—189页)。
劳动日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生理界限,二是社会的 和道德的界限。
政治经济学
“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 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
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允许八 小时工作日。”
19世纪80年代,为了刺激 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 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采 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 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 1883年,美国工人平均日工 作超过10小时,每天工作12 至15个小时的现象非常普遍。 在很多工厂,白班倒夜班时, 工人会连轴干24小时。
政治经济学
一、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首先是劳动的过程。无论任何社 会,都要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以某种方式结合起来,生 产有用的产品。这是劳动过程的一般。 但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不同社会的劳动过程又 具有特殊性。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 决定了劳动者作为雇佣劳动者对资本的从属地位,在 资本家监督下为资本家劳动;也决定了劳动者在劳动 中创造的产品归于资本家,而不是归于劳动者。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与价 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价值增殖 过程是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过程。前者是后者的物质 基础 ,后者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所在。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对资本价值增殖过程 的考察可以分成两个层次: 首先,是“到达一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即预付资本 价 值的补偿过程。
政治经济学 题库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三章一、名词解释1.劳动2.劳动力3.剩余价值4.必要劳动时间5.剩余劳动时间6.不变资本7.可变资本8.剩余价值率9.绝对剩余价值10.相对剩余价值11.超额剩余价值12.工资13.计时工资14.计件工资15.名义工资16.实际工资二、单项选择题1.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①生产资料②劳动资料③劳动力④货币2.资本的本质在于它是()①资本家手中的纸币②资本家手中的生产资料③价值的代表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体现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剩余价值()①不能从流通中产生②能从流通中产生③不能离开流通产生④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①货币是一般等价物②生产资料可以买卖③劳动力成为商品④资本主义市场已经形成5.劳动力转化为资本是因为()①它具有使用价值②它是为别人提供的使用价值③它耗费了人类劳动④这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生产关系6.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①降低劳动的价值②追逐超额剩余价值③获取绝对剩余价值④获取相对剩余价值7.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①个别资本家首先改进技术的结果②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③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时延长工作日的结果④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8.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①绝对延长工作日②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③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④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9.资本主义工作日是指()①工人全部必要劳动时间的总和②工人全部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③工人全部必要劳动时间和全部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④工人生产全部剩余价值和剩余产品的时间总和10.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是()①生产力决定论②劳动价值论③剩余价值论④人口论11.二战后,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主要是靠()①延长劳动时间②提高劳动强度③压低工人工资④提高劳动生产率12.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①工人的必要劳动②工人的剩余劳动③绝对价值④相对剩余价值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①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②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③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④工人必要劳动过程和剩余劳动过程的统一14.资本主义商品价值中的C是()①工人具体劳动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②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③工人劳动新创造的价值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15.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①不变资本的比率②可变资本的比率③预付总资本的比率④所费资本的比率16.机器的出现说明了()①剩余价值不再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②机器人能比雇佣工人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③机器人和雇佣工人共同创造剩余价值④雇佣工人的生产效率能够提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17.假定工人劳动力日价值为6元,每小时劳动创造价值为1元,工作日为12小时,当劳动力日价值下降为3元时,剩余价值率的变化是()①从100%下降至50% ②从100%上升至200%③从100%上升至300% ④从100%上升至400%1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①工人劳动的报酬②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③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④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19.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①供求规律②价值规律③竞争规律④剩余价值规律2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②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③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的矛盾④需求过旺和生产不足的矛盾21.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因为它()①表现为劳动的价值②是劳动力的价值③是劳动力的价格④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22.雇佣工人出卖劳动力是()①劳动力所有权的完全放弃②劳动力所有权在一定期限内的放弃③劳动力使用权的完全放弃④劳动力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的让渡23.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①工人工资的高低②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③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④剩余价值率的高低三、多项选择题1.作为资本货币的流通()①形式是先买后卖②内容是货币与货币相交换③目的是为了交换价值④是无限的⑤反映资本主义剥削关系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①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②劳动者必须是小商品生产者③劳动者有人身自由④劳动力具有价值⑤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来源3.劳动力的价值包括()①维持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劳动者家属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全面发展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④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⑤劳动者掌握一定技术必须的教育和训练费用4.劳动力的使用价值()①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②是资本积累的直接源泉③是扩大再生产的直接源泉④是价值的源泉⑤对货币转化为资本有决定意义5.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有重要特点,它能够()①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②转移自身的价值③生产新的使用价值④创造出新价值⑤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更大的价值6.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①劳动属于资本家②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③劳动产品属于资本家④劳动产品由资本家,工人支配⑤劳动产品由资本家和工人共同所有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能够()①生产出使用价值②再生产出已耗费的原材料价值③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④生产出剩余价值⑤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8.货币()①本身不是资本②作为剥削工人的手段时是资本③作为生产要素时才是资本④作为带来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时才是资本⑤作为活劳动的“吸收器”,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是资本9.剩余价值率是()①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②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比③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之比④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⑤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比10.根据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资本可分为()①不变资本②固定资本③可变资本④流动资本⑤流通资本11.商品流通过程与资本流通过程的区别表现为()①运动的目的不同②运动的限度不同③运动的起点与终点不同④运动过程中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⑤运动过程中的媒介物不同12.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要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就必须()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②降低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降低劳动力价值④提高生产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⑤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13.固定资本包括()①厂房②机器设备③工具④原材料⑤辅助材料14.决定剩余价值的因素有()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②生产资料数量的多少③工人人数的多少④可变资本总量的多少⑤生产的产品品种的多少15.超额剩余价值()①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②是个别企业采用新生技术产生的③当新技术普及后就消失④采用更新技术的企业才能获得⑤是暂时的16.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总量的方法有()①增加工人人数②压低工人工资③延长工作日④提高劳动强度⑤提高劳动生产率17.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因为()①它的价值无法确定②它在出卖之前不能独立存在③它不是劳动力的支出④劳动属于资本家而工人无权支配⑤如果说它是商品就违背价值规律或剩余价值规律18.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①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来源②揭示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③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④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⑤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前提19.考察计时工资必须联系()①工作日长度②工人的实际生活③名义工资④实际工资⑤计件工资20.战后资本主义剥削的新特点主要是()①劳动力构成发生变化②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发生变化③工作日缩短④工人实际生活水平提高⑤工人的社会地位没有得到改变21.剩余价值率反映着()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②工人创造的价值多少为资本家所占有③所费资本的增殖程度④所用资本的增殖程度⑤工人创造的价值在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分配比例22.工人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①生理因素②心理因素③经济因素④资本家的愿望⑤道德和社会因素四、简述题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是什么?2.为什么说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产生?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什么?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5.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什么特点?6.简述资本主义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1.劳动力价值是如何决定的?主要包括哪几部分的内容?参考答案:一、同任何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独特物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力商品的生产过程,有其特殊性,劳动力存在于劳动者的身体之中,其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也就是维持劳动者生存、繁衍后代和劳动者知识与技能不断强化的过程。
二、它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一,为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满足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基本生活需要;第二,维持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后代,保持劳动力源源不断地供给;第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这是劳动者为适应机器大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所必需的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广义工资和狭义工资有何区别与联系?参考答案:一、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也就是劳动力商品的价格。
资本家要进行生产,必须从市场上购买劳动力,工资就是购买劳动力的货币支付。
马克思说过:“工资不是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掩蔽形式”,1“只要把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换成外在的工资形式,那里的一切规律就会转化为工资运动的规律。
”2但是在表面现象上,工资却取得了“劳动的价值”或“劳动的价格”的形态,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马克思在将劳动和劳动力加以区分的基础上,创造了科学的工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真相。
二、广义工资和狭义工资的区别与联系:狭义工资:工资的形式主要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两种,这构成了狭义工资的主要内容。
计时工资是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支付工资的一种形式。
如按日、按周、按月、按年计算的日工资、周工资、月工资、年工资(年薪)等。
计件工资是按照标准质量的劳动成果的数量或作业量(如合格产品件数)来支付工资的形式。
这种工资形式与计时工资并无本质区别。
广义工资:指劳动者因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收入,包括以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形式获得的固定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其它货币的,或者是非货币福利收入。
资本和剩余价值最新课件

第四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四、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程自动化程 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已经出现了“无人车间”和“无人工厂”。那些使用机 器人从而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工厂企业,直接在生产第一线从事劳动的工人大 大地减少,但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不仅不减少,反而急剧地增长。一些资产阶 级经济学家正是抓住这一现象宣扬机器人创造价值和利润,并以此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其实,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都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源泉仍然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这是因为: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一、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他所购买的劳动力的过程,因而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价值增殖
定点
价值形成向价值增殖的转化
价值形成
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时间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生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是商品的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则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解决了。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扩大到劳动力商品上的结果。有决定意义的是劳动力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力的使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一天的劳动时间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结束后,资本家按商品的价值出售商品后,收回的价值大于预付资本的价值,大于的部分即剩余价值,从而实现了资本增殖的使命。
政治经济学 第3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M’=
3小时 6小时 9小时 6小时 必要时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300% 100%
45
2、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
• ①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整个社会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
• 要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必须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价 值——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惟一途 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36
③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 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创造的, 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工人的剩 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 资本的这种划分,为确定资本家 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 依据。
37
C:不变 资本
V:可变
资本
38
四、 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 1、剩余价值率及其表示公式
•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量同可变资本 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
•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剩 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 m′= m/ v
• 剩余价值率准确地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 剥削程度,因而剩余价值率也称为资本主 义的剥削率。
39
2、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的关系
• 在可变资本量已定的情况下,剩余 价值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用公式来表示:m=m’•v表示。
41
②工作日的界限
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大于必要劳动时间。 • 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两个因素的限制: • a、生理上的限制。工人在一天内必须有吃饭、 睡眠等时间,以便劳动能力的恢复,这是生理 上所必需的时间; • b、历史的、道德的因素。工人必须有一定的时 间料理家务、抚育子女、学习文化和参加社会 活动等,以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这种需 要的范围、数量,要由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的 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来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re are two approaches to produce surplus values. 1. One is absolute surplus values producing, which mainly depends on extending working time to produce more surplus values. 2. The other is relative surplus values producing, which mainly depends on raising efficiency to produce more surplus values.
报酬和福利
1.报酬水平是一个广泛的比较概念,通常
是指一个组织的报酬激励,与同行业雇 用类似员工的其他组织相比较所处的相 对位置。 2.报酬结构是指对工作进行分类,以反映 它们对组织及其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所 需技能的水平,以及其他管理者认为重 要的特征。 1994年欧洲CEO平均年薪389711美元 美国CEO平均年薪819428美元
商品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表现为劳动 的价值或价格,是由工资的特点或 及其支付形式本身产生的。
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工资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 转化形式,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 系。 社会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 是按劳分配的结果和实现形式,反映劳 动平等和报酬平等的经济关系。
3、弹性福利计划:允许员工自己决定度 假时间、选择保险及其他福利项目。 价值报酬方案:一个把报酬建立在业绩 基础上的薪酬计划。 效率工资:如果工资的差异足够大,工 人就会被吸引到进行有效的工作上来, 这家厂商就将没有偷懒的问题。
案例:劳动工资的确定
一、劳动工资的集体协商制 江苏南京爱德华印刷有限公司,2001年劳动 工资由5名企业代表与5名工人代表谈判协商 确定。 优点:维护工人权益;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 企业可以兼顾双方利益,激励工人,稳定成本, 保证企业平稳发展。
二、最低工资制
由政府颁布法定的最低工资,强制企业 执行 广东最低工资12月起平均涨8.61%。分 七类,684~352/月。包含社保,不含 加班、津贴、福利。低于最低工资将处 于低于50000元重罚。 优点:维护工人权益 缺点: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为减少成本, 企业裁减雇佣工人,使部分工人失业, 扩大失业面。
三、工资的形式和变动
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按照劳动者 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
按照标准质量的劳动成 果的数量支付的工资形 式。
计时工资
工作1小时得2元工资
工作1天(8小时) 得16元工资
计件工资
生产一把椅 子得5元工 资 工作1天(生 产3把椅子) 得15元工资
工资的变动
各义工资 实际工资 以货币来表现的工资, 劳动者实际的得到的一 定数量的货币工资。 以货币所能实际购买到 的生活资料的数量来计 算的工资
案例讨论 用劳动工资的理论分析以上工资 制度是否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如何合理确定劳动工资?
Conclusion
Capital is a wealth in the form of money or property, used or accumulated in a business and can bring surplus values. According to the use of capital in producing surplus values, capital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lassifications. One is the fixed cost, the other is the variable cost. 1. Fixed cost is transformed to new products. 2. Variable cost increases values of new products.
一、工资的一般现象与本质
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虚幻的外观或现象
劳动是商品吗?
一、工资的一般现象与本质
劳动不是商品。
如果劳动是商品,价值量无法计算
商品的价值量由他所包含的劳动量来计量。 “劳动的价值由劳动来决定”——无意义的同 语反复
劳动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不能作为商品出 卖。 把劳动看作商品,不是违反价值规律,就是 违背剩余价值规律。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名义工资高于实际工资。
四、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其他转换形式
奖金:对劳动者超额劳动支付的价值。
及时、灵活,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技术革新、节约、安全生产
津贴:对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劳动者的额外劳动 和对某种艰苦劳动的补偿。
高空作业、地下作业、高温作业、野外作业 保护劳动者健康,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主讲:林学军
Tlxj@
暨南大学 在课堂上实践“忠信笃敬”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源泉与资本的属性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第四节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企业制度的演进 第五节 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第五节 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工资不是它表面形式上呈现的那种东 西,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 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掩蔽形势。 ——马克思
工 资:
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劳动力价格。 工资 是劳 动力 的价 格 工资 不是 劳动 的价 格 劳动 不是
劳动本身没 有价值 在劳动力被 购买和使用 前劳动无法 独立存在 逻辑上不能 成立
1. 2. 1. 2.
Wages are the values or prices of labor force. Two wage systems: Wages according to output Wages according to working time Auxiliary system of wages Bonus Allowance
垄断性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仍然相对较 高,金融业(3634元/月),电力、燃 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623元/月), 卫生业,社会福利业(2864元/月)等 都属于较高收入行业。 低收入行业主要包括住宿和餐饮业 (1371元/月),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 业(1376元/月),批发和零售业 (1518元/月),制造业(1569元/月) 等行业。
今年深圳市高技能人才的工资水平继续看涨。 工资增长幅度最大的10个职业基本集中在技能 型职业上,其中工资涨幅最大的是通讯交换设 备调试工,与去年相比涨幅达到57%。 一些“高级蓝领”收入甚至超过了新毕业的 硕士生。一名高级技师的月收入高位数可达到 1.84万元,而一名新毕业的硕士以上学历者月 工资的高位数为1.72万元。高级技师月平均工 资可达近5500元,远远高于硕士以上学历者的 3807元。而中式烹调师的月薪高位数接近保障局公布了2004年 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涉及了16个行 业的418个工种。 深圳市2003年从业人员的年工资收入 平均达到2.55万元。金融业的工资水平最 高。企业董事则成为工资收入最高的职业, 最高月薪达3.12万元。由于高技能人才短 缺,今年技师、高级技师的工资指导价位 已经高于本科和硕士学历者。
The key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ney into capital is that labor force becomes a kind of commodity . The value of labor force comprises: 1. The living fee of labor to live. 2. The cost of maintaining their families 3. The tuition of labor’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