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政策选择
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发展策略分析

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发展策略分析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财务会计工作也在不断的变革和升级。
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发展策略成为了当今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从当前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信息化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旨在为企业提供参考和对策。
一、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工作现状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工作已经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深入到财务会计的方方面面。
传统的手工会计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电子会计、网络会计成为了主流。
信息化为财务会计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信息化条件下,财务会计工作需要适应新的环境,主动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和技术手段。
一方面,信息化的发展为财务会计工作提供了更加高效的工具和手段,财务会计的基础工作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工作也面临着挑战,一些新的问题和难点也随之而来,如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共享和保密等。
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使得财务工作的核心内容从过去的“记录”向“分析、预测和规划”方向发展,财务数据不再是简单的原始记录,而是以数字化、网络化的形式呈现,财务会计要从中提炼出更多的价值,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而企业发展也要从传统的单一核算向综合管理、全面利用财务信息、灵活高效地管理企业的方向转变。
1、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财务处理的速度大大增加,审核和核对等繁琐工作可以通过系统自动完成,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2、提高信息准确性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工作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通过系统自动对账、核算等功能,避免了人为错误,保证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加强内部控制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工作加强了内部控制,系统可以对各种财务操作进行权限控制,规范了财务操作流程,大大减少了财务风险,提高了内部控制的效率和可靠性。
信息化环境下的管理会计探讨

信息化环境下的管理会计探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在流程化管理、数据积存与挖掘利用方面取得了极大的飞跃,既提出了更为迫切具体的管理会计必须求,也通过大量的施行积存了许多有益的方法和途径。
在信息化环境下,管理会计职能必将得到更好地发挥和发展。
1.信息化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影响与支持我国企业信息化以金融、物流、制造业为先导,可以说是大潮已起,方兴未艾,已经在各行各业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与推广。
以会计电算化为基础,逐渐扩大到企业的各类业务,在制造、销售、客户管理以及企业的综合管理,涌现了不少出色的软件系统,企业内的应用也从业务信息化、部门信息化过渡到管理信息化、集成应用、协同共享的时代。
各大软件厂商也不断丰富完善产品线,提供功能更为全面的行业解决方案。
随着SOA架构的推广,异构厂商之间的兼容性问题逐步解决,壁垒逐渐消失,业务数据之间的交互共享取得重大突破,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严格的流程控制,获取大量的业务信息和会计信息,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具备了前所未有的环境。
目前国外成熟的软件ERP和管理软件都有较为强大的管理会计功能,比如SAP的管理会计就是独立的功能模块。
但我国大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应用的国产软件中,有的内嵌了部分分析功能,但总体来讲,管理会计功能还十分缺乏或是非常薄弱,在企业管理中还未能按照管理会计的要求进行信息化应用,造成管理会计职能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2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1.长期、继续地提升整体经济效益是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战略管理会计目标是在战略管理会计网络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目标,它是引导战略管理会计行为的航标,是战略管理会计系统运行的动力和行为标准。
会计与经济效益的血缘关系正被广大会计理论工和实务工所熟悉,会计的基本目标就是提升经济效益的激烈追求;追求经济效益也是经济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
但是,会计的基本目标如果直接作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这个定义就显得太宽泛,不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的论文

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的论文关于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的论文不同的会计政策对会计信息的处理结果不同,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影响也不同。
那么该如何进行选择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的论文篇12000年7月1日施行的《会计法》第十八条和第四十二条等有关条款中规定: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
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属于违法行为,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很明显,法律赋予了各单位行使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权,但各单位在选择权的使用上不能带有随意性。
会计处理方法属于会计政策的内容,实际上法律赋予了各单位具有会计政策的选择权。
目前实行的会计改革,要求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的原则进行职业判断后再进行会计处理和会计核算,这对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都提出了挑战。
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人知道、了解、运用职业判断,从而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
相反,有些上市公司又存在着通过滥用会计政策进行操纵的情况。
本文想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会计政策的内涵我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是这样定义会计政策的:指企业翟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这个定义包括了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是政府必须制定可以供企业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它们主要是通过会计准则(含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和现行的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来体现;二是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政府所提供的原则和方法中,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原则和方法。
因此,我们可以直接明确地得出的结论是:会计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企业只能是选择、执行、采用会计政策的主体。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现行会计制度的内容,从会计政策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必须遵守执行、无权变更的,如会计期间、借贷记帐法等的规定;各类资产的划分;会计报告的格式等。
浅析新形势下我国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

2 0 1 3 年 第2 7 期l 科技 创新 与应 用
浅析新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下我 国企业会计政策 的选择
曾 广 红
( 哈 尔滨新 中新 电子股份有限公 司 , 黑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 断发展 , 会计工作在 企业的经营中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会计工作是置身在社会 的大环境 中, 所以会计 政 策的制定应该是符合社会发展环境的 , 与国家的政 策及 经济环境的变化都有很 大的关 系。在新的发展形势下 , 我 国的企业为 了适应时代 的发展需求, 都做 出了不同的策略调整 , 所以会计工作也要适时的变化。只有制定正确 的会计政策 , 才能够更好 的为 企业 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关键 词 : 会 计 政 策选 择 ; 空 间; 因素 ; 原则 企业 中的会计 工作 在运行 的过程 中,需要遵照一定 的运 行准 收益 , 而降低企业负债和损失的会计政策 。 如折 旧政策( 直线和加速 则, 按照一定的规律来 执行 , 采取科学合理 的手段促使企业不 断的 方法 ) 、 存货会计政策( 先进先出、 后进先出、 加权平均法) 、 减值准备 发展 。国家对于会计工作的运行会制定出一定 的法律规定 , 然后企 政策 ( 坏账准备 、 投资减值等 ) 的选择都会对企业的营运状况和盈余 业的会计工作是在这个大的环境下执行 的。 但是企业可以根据 自身 产生显著的影响 , 为企业会计信息处理提供机会 。 的发展状况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 的会计政策 , 所以说企业 的会计政 2 . 2 政府 与公 众 的关 注 策 是 在大 的环境 下 具 有 非 常 自由的 空间 。 企 业会 计 政 策 的选 择 对于 政 府 对企 业 的关注 主要 体 现在 税 收 上 , 而 不 同会 计 方法 的选 择 会计信息 的使用者有重要 的影响 , 同时对企业 的信息披露也会有所 会对所得税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 , 必 影响 , 所以说在对会计政策进行选择的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须要考虑其对税负的影响。 另外有些企业为了避免政府 和市场管制 l我 国 会计 政 策选 择 的空 间 机构 的关注 , 以及给投资者 、 信贷人和企业员工 以企业稳步增长 的 1 . 1经 济 环 境 的影 响 良好印象 , 往往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左右会计信息的生成 , 采用 会 计 工 作 的运 行 是 和经 济 发展 有 很 大 关 系 的 , 因为会 计 工 作 是 平滑受益 的会计政策 , 以使各期收益保持相对均衡 。 经济事项的一种 , 所发生的一切活动都属于经济 的范畴。所 以说经 2 _ 3市场经济 的发展与会计政策的弹性 济的发展模式不 同对于会计政策会有不同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 的过 市 场经 济 是 动态 的 、 发展变化的, 新 的经 济 事项 不 断 涌 现 , 经 济 程 中, 是 会 受 到政 府 的 行政 管 控 的 , 政 府 所 干 预 的越 深 , 对 于经 济 政 交 易充 满 了 多样 性 和不 确定 性 。企业 在进 行 会计 政 策 选 择 时 。 要 跟 策 的影 响 也 就越 深 , 从 而 对会 计 政 策 的 制定 也 就 越 严 格 。我 国在 经 随 和适 应 这种 变 化 , 以 动态 的 、 发 展 的 眼光 灵 活 地选 择 会 计 政策 , 并 济发 展 中 , 政 府 对 于 经 济 的 干 预非 常深 , 所 以 在 经 济政 策 的 制 定 方 赋予会计政策一定 的弹性 , 使其具有一定的信报价值 , 不论投资者 面也就 比较严格 , 那么会计 政策的制定也就更加 的规范 , 由此可选 和管理者从何种角度去测定企业的价值或是评价企业 的风险, 都能 择的空间也就非常有 限。 够灵活地体现企业经营者的 目的。 但是 ,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思考的话 ,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 对会 3企 业 会计 政 策选 择 应 遵循 的原则 计政策的选择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的 , 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 , 势必 3 . 1合法性与适应性相结合 是会对市场的发展形势引起变革 , 各项经济事项都需要 革新 , 由此 我 国实行 以会计准则为会计规范主体的制度 , 准则赋予企业一 为会计政策 的选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在我 国市场经济快速发 定 的会计 政 策 选择 权 , 而 这种 选 择 必 须在 企 业 会计 准 则 规 定 的框 架 展的形势下 , 经济环境变 的愈发 的复杂 , 由此对会计工作提 出了更 内进 行 , 不能超越 , 只有这样 , 才 能 保 证 会 计 信 息 的 真 实 性 和 可 比 高的要求 。在这种复杂的经济环境中, 对于会计工作来讲是 一项锻 性 , 否 则将 会 受 到法 律 的 制裁 。 在 合法 性 的前 提 下 , 企业 可 以 自由地 炼, 使其 可以面对不 同的状况从而制定 出不同的应对策略。我国是 进 行会 计 政 策 的取 舍 , 充分 选 取 体现 企 业 自身经 营 特 点 和 固有 规 律 个发展中国家 , 各 项 经 济 建 设 都 处 于发 展 中 阶段 , 所 以随 时 都 会 的会计 政 策 , 为 企业 的经 营管 理 服务 。 有意料不到的情况发 生 ,为我 国会计政策的选择制造 了更大 的空 3 . 2一 贯 性 与灵 活性 相 结 合 间, 对于会计工作的发展是一次机遇。 会计政策 的制定是根据 市场经济 的发展形势以及企业 自身的 1 . 2法 律 环境 的制 约 发 展 状 况来 执行 的 , 所 以在 制 定 一 项 会 计 政 策之 前 , 已经 对 各 项 数 我国是法律制度较为严谨的国家 , 那么在法律条文的制定方面 据都已经进 行了科学合理的研讨 , 最后 形成规 范的会计政策 , 所 以 就 比较严格 、 全面和系统。 一般情况下 , 我国政府对于经济活动 的干 说一 旦 会 计政 策 确定 后 ,在 一 定 的 时 间段 内部应 该 随 意 的 变更 , 保 预性较强 , 而大多数的会计准则都是通过 国家以法律条文 的形式来 持一贯性。 但是如果市场经济环境或者是企业的发展状况有所变化 进行颁布的 , 所 以说 会计 政 策 的制 定受 到政 府 的 制 约性 较 强 。虽 然 后 , 现 有 的 会计 政策 已经 无 法 满 足 发展 形 势 时 , 应该 根据 实 际状 况 说 我 国政府 在 相 关方 面赋 予 了会 计 工 作 一 定 的发 展 空 间 , 但 是 政 府 灵 活的改变会计政策 , 以使会计活动能够更好 的反映经济状况以及 的这种管制方式 , 使得会计政策 的选择空 间当达到额减少 了, 在我 企业的经营成果 , 所以应该将一贯性和灵活性结合运用 。 国 的会计 政 策 选 择方 面 受 到 法律 环 境 的制 约 比较强 。 3 . 3 先 进性 原 则 1 . 3 会计 发 展 的现 实 状 况 与会 计 监 管 的影 响 企 业 生产 技 术 的发 展 速 度 越来 越 快 , 会 计 的 核算 方 法 也越 来 越 对 于会 计工 作 进 行 系统 的规 范 在 我 国 的形 成 时 间 比较 短 , 所 以 多 , 为了能使会计信息及时有 效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 , 企业在会 说在制度以及规范方面还 不够完善 , 没有健全的规章体系 , 对于从 计政策选择时 ,应该力求选用会计发展过程 中最为先进的技术 , 以 事 会计 工 作 的人 员 制 度 也 只是 在 近些 年 才 实行 的 。 由 于从 事 会计 工 求对经济活动进行最有效地核算和监督 , 而不能落后于企业的发展 作的人员在个人素质方面参差不齐 ,所 以在进行会计操作 的过程 速 度 。 中, 难 免会 违 章 行 事 , 掺 杂一 些 个 人 的 主观 色 彩 , 对 于 会 计 政 策 的制 参 考 文 献 定 在科学性以及规范性方面就会缺乏依据 ,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 了会 【 1 】 戴奉 祥 . 企 业会 计 政 策 选 择 的 经 济后 果 与 政 治 成 本 [ J ] _ 财务 会 计 , 计政策 的发展, 缺乏可靠性。 在会计工作职能中 , 会计监管是对会计 2 0 0 1 ( 1 ) . 工作是 否规 范运行进行 的监督管理 ,保证会计 工作依法依规的进 [ 2 ] 唐松华. 企业 会 计政 策 选择 的经 济 学分析 [ J 】 . 会计研究, 2 0 o 0 ( 3 ) . 行, 是 会 计 工 作 良性 发 展 的 基 础 。但 是 在 实 际运 行 中 , 因 为 种 种 原 [ 3 ] 秦秋 菊, 梁芳. 对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 的理性 思考[ J ] . 中国科技 因, 会计监管工作不到位 , 对于可能会触及到会计质量的部分不纳 信 息 , 2 0 0 8 . 入会计准则中, 这样 , 对 于 会 计政 策 的制 定 就会 存 在 一 定 的 局 限性 , 影 响 到会 计 工 作 的发 展 。 2企 业 会 计政 策 选 择应 考 虑 的 因素 2 . 1企业 的现 状 与经 营 目标 处 于不 同发 展 阶段 的企 业 , 有 着不 同 的 经 营 目标 , 为 了实 现 不 同时期 的经营 目标 , 企业往往会通过变更会计政策的方法 , 达到 自 己的目的。比如处于发展扩 张阶段的企业 , 为了吸引投资者追加投 资, 或是取得债权人 ��
浅析信息化环境下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

浅析信息化环境下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1. 引言1.1 信息化环境下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信息化时代,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作为企业重要的管理工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信息化环境下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企业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信息化环境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成为一个趋势。
传统的财务会计主要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而管理会计更强调对企业内部运营进行监控和控制。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二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整合变得更加紧密。
信息化技术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影响是深远的。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变得更加高效和准确。
企业可以更加及时地获取财务信息和经营数据,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信息化技术也推动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创新和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了这两个领域的理论体系和方法。
信息化环境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不再是简单的概念,而是需要真正的实践。
不少企业已经开始探索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整合起来,建立起一个全面的、动态的管理信息系统。
这样的融合实践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还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竞争优势。
在信息化环境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整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信息,企业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动态,从而更加精准地制定战略和计划。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还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效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值最大化。
信息化环境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不仅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2. 正文2.1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趋势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
这种融合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化程度加大,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发展策略分析

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发展策略分析1. 引言1.1 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发展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信息化已经深刻地改变了财务会计的工作方式和内容。
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发展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财务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变得更加高效和准确。
传统手工录入和处理财务数据的方式逐渐被计算机软件取代,大大提升了财务会计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发展背景还体现在数据共享和协同办公方面。
通过网络和云计算等技术,财务会计部门可以与其他部门和外部机构实现数据共享和实时协同办公,促进企业内部各项财务活动的协调与合作。
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发展背景还包括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考量。
随着财务数据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企业需要加强数据安全的管理和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被篡改,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保密性。
1.2 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发展意义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发展意义是与时俱进、适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财务会计工作已经从以往的手工录入、纸质报表为主转变为数字化、自动化的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发展意义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财务会计工作可以实现自动化处理和数据即时共享,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错误率,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发展意义在于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信息化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全面记录、分析和监控,为企业管理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实现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
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发展意义在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信息化的财务会计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把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发展意义重大,对企业的管理、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论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方式的新选择

论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方式的新选择[论文摘要]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方式的选择应遵循新的原那么。
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化的不同时期及其特点进行简要分析,进而对会计核算方式的选择原那么进行探讨,并提出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对计量属性、存货计价、坏账预备计提、累计折旧计提、辅助生产本钱分派、制造费用分派等方式选择的新思路。
[论文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会计核算方式;新选择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崭新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标志的信息时期。
信息时期的到来,对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包括会计在内,必然产生庞大的冲击。
由此,会计界提出了“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本文旨在对我国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核算方式的新选择进行探讨。
一、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工作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会计信息化是顺应网络化、信息化进展趋势,依据现代治理模式和最新信息技术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变革和进展的必然结果,它全面运用以运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递、存储、应用等处置,成立运算机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经营治理、操纵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沛、实时、全方位的信息效劳。
我国会计信息化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为止可分为以下两个进展时期:——会计电算化时期:会计电算化是通过对手工会计系统的改良,仿照手工会计程序,利用运算机对经济业务进行记账、算账、转账及提供报表等活动。
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减轻了会计人员的负担,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置的速度和质量。
——会计信息化时期:在1999年召开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以为,随着运算机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进展,会计电算化的功能不断拓展和丰硕,将会计电算化改称为“会计信息化”更有利于会计信息化的研究和进展。
会计信息化系统全面地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使业务处置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主动实时地报告会计信息,呈现出开放性、智能化、实时化等特点。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以某企业为例

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改为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以某企业为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会计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会计政策的合理选择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会计政策产生的原因,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及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提出了解决我国会计政策选择存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的发展;会计政策;存在问题的对策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orporate accounting environment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plex, Reasonable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accounting policies, the objective necessity of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s and choose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corporate accounting polici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our problems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Keywords: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unting policies ;Existing Problems目录1. 绪论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4)1.1.1 我国的研究现状 (4)1.1.2 国外的研究现状 (5)2. 会计政策的概述 (6)2.1会计政策的含义 (6)2.2 会计政策的特点 (6)2.3 会计政策选择产生原因分析 (7)2.3.1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合理 (7)2.3.2 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 (8)2.3.3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的不断变化 (8)2.3.4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及职业判断力不够 (8)3我国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9)3.1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的不断扩大 (9)3.2企业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来操作利润 (9)3.3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难以得到真实反映 (9)3.4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9)3.5会计人员的地位及职业判断能力不容乐观 (10)4解决我国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主要对策 (10)4.1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空间 (10)4.2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教育以及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11)4.3进一步完善会计规范体系 (11)4.4进一步加强证券部门的监管力度 (12)4.5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 (12)5结论 (13)参考文献 (13)致谢 (14)1. 绪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业务也更加复杂多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词 】 信息技术; 会计政策选择; 信息供给成本 [ 中图分类号 ]F3 ;20 [ 22F 3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 14 08 2 00— 4 6 309 ( 0) —09 0 2 0 会计政策选择是指在会计准则或相关经济法规 的可 公司经营水平 、 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 、 经营者激励机制 、 会 选择域 内, 根据会计主体 的经营管理 目标 , 对可供选择的 计披露制度等。 但会计信息系统是基于一定的数据处理技 会计原则 、 方法 、 程序进行定性、 定量的 比较分析 , 从而拟 术手段运行 的, 必然要受到信息处理技术 的影响 , 也就是 定会计政策的过程 。从经济动机角度分析 , 影响会计政策 说 . 会计信息处理技术所导致 的信息供给成本在一定程度 选择的因素主要有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公司治理结构 、 上影响着会计政策选择 。 因此 , 在信息化环境下, 会计政策
3 S LS r 数据库性 能优化 []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 0 , e J. 2 5 0 此值在进行数据插入和修改时都无须用户指定该值 , [ ]尹萍. Q evr 而由 ( ) 5 - 3 3 :1 5 . 数据库系统管理和维护。因此, 该列具有关键字的特性 , 即
值唯一 ;而且在数据表的操作 中又可保持列的 ie t 属 dni t y
维普资讯
20 年 1 08 月
中 国 管 理 信 息 化
Chn n g me t no ma inz to iaMa a e n f r t iain I o
Jn , 0 8 a .2 0
Vo . 1 N . 1 , o2 1
第 1 卷第 2期 1
[] 5 金天荣. Q r r S LS v 的查询优化方法 的设计和实现 [] 微计算 机 ee J.
信 息 ,O 6 (8 :3 -41 2 0 , 1 )2 9 2 .
维普资讯
[ 收稿 日期 ] 0 - 5 2 2 70 —2 0 [ 作者简介 ] 杨定泉 (9 9 ) 男 , 16 一 , 湖北荆 门人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
学 院 会计 学 系副 教 授 。
选择应 当以提升信息质量 为 目 , 可靠性 、 标 遵循 相关性和 完整性原则 。
一
、
会计 政 策选 择 的理论 回顾
论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政策选择
杨 定泉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会计学系, 郑州 4 0 1 ) 50 5
[ 摘 要] 从经济动机角度分析, 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主要有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经营水 平、 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 经营者激励机制等。但会计信 息 系统是基 于一定的数据处理技术手段 运行 的, 必然在一定
于设计数据表时未能通过关键字实现实体完整性的约束 , 以作为在实际数据库维护工作 中的有效方法。 或是指定了关键字, 但在表的合并或相关操作中缺失了这 主 要参考文 献 特性 , 因此 , 本文提出一种在设计表得 到解决 。 使
在 S LSre 0 Q vr 00中提供了在设计表时,通过标识 e 2 列属性 i n t可以为该列提供一个唯一的、 d ty ei 递增的值。 该 机制需要同时指定种子和增量 , 若不指定默认值 (,)则 11 ,
性。 Cett l jbx (e_o e n iety 11 , h r e a e b x k ycd tdni (,)k a b i t mb
[] 4 王振辉 , 吴广茂. Q S L查询语句优化研究 []计算 机应用 , 0 5 J. 20 ,
(2 :0 — O . 1 )2 7 2 8
4 避免 冗余数据 产生 的方法
’ 5 结
论
虽然采用本文提供的方法可以清除冗余数据 , 但更有 在实际工作中, 数据冗余的存在会引起操作错误的出 效的做法是避免冗余数据 的出现,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 因数 现, 以是每个数据库管理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问 所
据冗余造成的在操作记录时的出错现象。 题的产生原 因进行分析 ,给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解决方 通过前面的分析 , 可以得知 , 数据冗余 的产生或是 由 法 , 并通过定义隐含关键字方法避免了该 问题 的出现 , 可
eeueq @ t xct l s s r&将 a a中的记 录插 回
其中 , i x 中的 ky cd 列被定义为标识列 , 表 b x b e_o e 在 添加记录时, 其值单调增加, 保持唯一性 , 从而保证了实体
到原表
Reu n tr
的完整性, 因此, 不会在操作( 如修改 、 删除) 中出现错误。
Wa s n i m r n (9 6 根据经济学的契约理 t d m e ta Z ma 18 )
除记 录
S t t=i s r t"@d a +s lc fo e @st e t no+ bn me ee t r m a n i a EXEC p s
_
ca(0 , j c a(82 ,q eia(82 , a - hr1 ) ce ei l1 ,) j dc l1,) qdt q d m be m r e t ecyhca() i , b r ) m z h 2
[ ]萨师煊 , 1 王珊. 数据库 系统概论 [ . 3版. 京: M] 第 北 高等教育 出版
社 ,0 0 4 — 5 2 0 :5 5 .
[ ]许菱 , 晓海 , 2 秦 孔令新. 巧用存储过程进行数据处理 [] 中国管理 J.
信 息化 ,0 6 ( )6 — 4 2 0 ,7 :2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