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知识

合集下载

水泵基础必学知识点

水泵基础必学知识点

水泵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水泵的工作原理:水泵通过旋转叶轮产生离心力,将液体引入泵体,并通过压力差将液体推出泵体,实现液体的输送。

2. 水泵的分类:常见的水泵有离心泵、柱塞泵、螺杆泵、自吸泵等。

根据用途和工作原理的不同,水泵还可分为给水泵、排水泵、清洁水泵、污水泵等。

3. 水泵的选型:在选择水泵时需要考虑液体的性质、流量需求、扬程
要求等因素。

根据这些需求来确定合适的水泵类型和规格。

4. 水泵的性能参数:常见的水泵性能参数有流量、扬程、功率、效率等。

这些参数反映了水泵的工作能力和效果。

5. 水泵的安装与维护:水泵的安装要求水平稳固,进出口管道连接牢固,且有足够的密封。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维护,如清理进出口、更换密封件、检修电机等。

6. 水泵的故障排除:水泵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如启动困难、流量减小、压力下降等。

故障排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在检查时需要注
意安全措施。

7. 水泵的节能措施:水泵的运行主要消耗电能,因此节能对于降低运
行成本和保护环境都非常重要。

可以采取的节能措施包括选择高效水泵、优化系统设计、合理调整运行参数等。

8. 水泵的应用领域:水泵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领域,例如给水、供暖、农田灌溉、污水处理、工业生产等。

不同应用领域需要不
同类型的水泵。

这些是水泵基础必学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水泵知识大全

水泵知识大全

水泵知识大全1、什么叫泵答:通常把提升液体,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加压力,即把原动力机的机械能变为液体能量的机器统称为泵。

2、泵的分类?答:泵的用途各不相同,根据作用原理可分为三大类: 1、容积泵 2、叶片泵3、其他类型泵3、容积泵的工作原理?举例?答:利用工作容积周期性变化来输送液体。

例如:活塞泵、柱塞泵、隔膜泵、齿轮泵、滑板泵、螺杆泵等。

4、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举例?答:利用叶片的液体相互作用来输送液体。

例如: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漩涡泵等。

5、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答:离心泵依靠旋转叶轮对液体的作用把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由于离心泵的作用液体从叶轮进口流向出口的过程中,其速度能和压力能都得到增加被叶轮排出的液体经过出室大部分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然后沿排出管路送出去。

这时,叶轮进口处侧因液体的排出而形成真空或低压,吸入池中液体在液面压力(大气压)的作用下,即被压入叶轮进口。

于是,旋转着的叶轮就连续不断地吸入和排出液体。

6、离心泵的特点?答:其特点为: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流量大、结构简单、性能平稳、容易操作和维修等特点。

不足是:起动前泵内要灌满液体、粘度大对泵性能影响大,只能用于近似水的粘度液体。

流量适用范围:5-20000米3/时,扬程范围在8-2800米。

7、离心泵分几类结构形式?各自的特点和用途?答:离心泵按其结构形式分为:立式泵和卧式泵。

立式泵的特点为:占地面积小建筑投入小安装方便。

缺点为:重心高,不适合无固定地脚场合运行。

卧式泵特点:使用场合广泛重心低稳定性好。

缺点为:占地面积大、建筑投入大、体积大、重量重。

例如:立式泵为管道泵,DL 多级泵、潜水电泵等卧式蹦 IS 泵、D 型多级泵、SH 型双吸泵、B 型、BA 型、IH 型、IR 型。

按扬程流量的要求并根据叶轮结构和组成级数分为:1、单级单吸泵:泵为一只叶轮,叶轮上一个吸入口。

一般流量范围:5.5-2000 米3/时,扬程在:8-150米,特点是:流量小、扬程低。

水泵的基础知识大全

水泵的基础知识大全

水泵的基础知识大全一、什么是水泵?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

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

水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水泵通常可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水泵、动力式水泵和其他类型水泵三类。

除按工作原理分类外,还可按其他方法分类和命名。

如,按驱动方法可分为电动水泵和水轮水泵等;按结构可分为单级水泵和多级水泵;按用途可分为锅炉给水水泵和计量水泵等;按输送液体的性质可分为水水泵、油水泵和泥浆水泵等。

水泵的各个性能参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依赖变化关系,可以画成曲线来表示,称为水泵的特性曲线,每一台水泵都有自己特定的特性曲线。

二、水泵的定义与历史来源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

广义上的水泵是输送流体或使其增压的机械,包括某些输送气体的机械。

水泵把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能源的能量传给液体,使液体的能量增加。

水的提升对于人类生活和生产都十分重要。

古代已有各种提水器具,如埃及的链水泵(前17世纪)、中国的桔槔(前17世纪)、辘轳(前11世纪)、水车(公元1世纪),以及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阿基米德发明的螺旋杆等。

公元前200年左右,古希腊工匠克特西比乌斯发明了最原始的活塞水泵-灭火水泵。

早在1588年就有了关于4叶片滑片水泵的记载,以后陆续出现了其他各种回转水泵。

1689年,法国的D.帕潘发明了4叶片叶轮的蜗壳离心水泵。

1818年,美国出现了具有径向直叶片、半开式双吸叶轮和蜗壳的离心水泵。

1840~1850年,美国的H.R.沃辛顿发明了水泵缸和蒸汽缸对置的蒸汽直接作用的活塞水泵,标志着现代活塞水泵的形成。

1851~1875年,带有导叶的多级离心水泵相继发明,使发展高扬程离心水泵成为可能。

随后,各种水泵相继问世。

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水泵的效率逐步提高,性能范围和应用也日渐扩大。

三、水泵的分类依据水泵的种类繁多,按工作原理可分为:①动力式水泵,又叫叶轮式水泵或叶片式水泵,依靠旋转的叶轮对液体的动力作用,把能量连续地传递给液体,使液体的动能(为主)和压力能增加,随后通过压出室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又可分为离心水泵、轴流水泵、部分流水泵和旋涡水泵等。

八年级物理水泵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水泵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水泵知识点汇总本文为八年级物理的水泵知识点汇总,主要介绍水泵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等内容。

一、水泵的定义和分类水泵是利用某种原理将液体吸入,然后压送到某处的机械设备。

水泵主要分为离心式水泵和容积式水泵两种。

二、离心式水泵知识点1. 离心式水泵的结构离心式水泵主要由叶轮、泵壳、进出口管口、轴承和密封装置组成。

2. 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机驱动叶轮高速旋转,液体在叶轮的作用下产生离心力,从而产生压力,把水推到出口管道当中,完成抽水过程。

3. 离心式水泵的性能参数离心式水泵的性能参数主要有扬程、流量、效率和轴功率等。

三、容积式水泵知识点1. 容积式水泵的结构容积式水泵由于其“抽一次、推一次”的工作原理,结构比较复杂,主要由进口截止阀、进口管、叶轮、柱塞和出口管等组成。

2. 容积式水泵的工作原理容积式水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柱塞在运动中周期性改变工作腔的容积,产生吸水与排水的作用,实现水的运输。

3. 容积式水泵的性能参数容积式水泵的性能参数主要有流量、排压、进口压力、出口压力等。

四、常见水泵故障及解决方法1. 水泵无法启动可能原因:电源故障,电机毁坏,启动电容故障等。

解决方法:检查电源和电路,更换电机或启动电容。

2. 水泵漏水可能原因:密封圈老化,密封面磨损,松动或破裂等。

解决方法:更换密封圈或密封面,增加密封。

3. 水泵流量减少可能原因:进口管道进水不足,吸入阀门失灵,泵体渗漏,叶轮磨损等。

解决方法:增加进口流量,更换吸入阀门,修理泵体漏水部位,更换叶轮。

以上是本文针对八年级物理水泵知识点的汇总,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各种水泵知识点总结图解

各种水泵知识点总结图解

各种水泵知识点总结图解一、水泵的基本工作原理水泵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械设备将能量转换成流体的动能,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当水泵开始工作时,电机驱动叶轮开始旋转,叶轮的旋转会产生离心力,使液体被抛到叶轮外缘,然后被排出泵体,形成一个强大的液体流,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二、水泵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用途,水泵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主要的分类包括离心泵、柱塞泵、涡轮泵、真空泵等。

其中离心泵是最常见的一种,适用于输送清水、污水、化工液体等。

柱塞泵适用于高压输送,而涡轮泵适用于输送清水和低粘度液体。

三、水泵的工作性能水泵的工作性能主要包括流量、扬程、效率等指标。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输送液体的体积,通常以立方米/小时或者升/秒来表示。

扬程是指水泵能够克服液体自重和阻力把液体提升到的高度,通常以米来表示。

效率是指水泵利用输入能量与输出能量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

四、水泵的主要部件水泵的主要部件包括泵体、叶轮、轴承、机械密封等。

泵体是水泵的壳体,用来容纳叶轮和承受液体的压力。

叶轮是水泵的核心部件,通过叶片的旋转将能量转换成流体的动能。

轴承是支撑叶轮的关键部件,能够减少叶轮的摩擦损失。

机械密封是防止泵体内的液体泄漏的重要部件。

五、水泵的维护保养水泵的维护保养能够保证水泵的正常运转,延长使用寿命。

在维护保养时,需要定期检查水泵的密封性能、轴承磨损情况、叶轮的磨损程度等。

另外,还需要定期更换润滑油、清洗泵体内的杂质。

总结:水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重要机械设备,了解水泵的基本原理、分类、工作性能、主要部件和维护保养对于合理选择水泵、使用水泵和保养水泵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了解水泵有所帮助。

如需详细了解水泵的知识和图解,请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如维基百科等。

各种水泵知识点总结

各种水泵知识点总结

各种水泵知识点总结一、水泵的工作原理水泵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旋转叶轮产生的离心力将液体吸入,并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水泵的驱动装置通常是电动机或者内燃机,通过带动叶轮旋转来产生流体动能。

液体首先通过进水口进入泵体,然后被叶轮离心力作用下产生压力,并被推送到出水口。

水泵的输送能力受到叶轮的直径、叶片数目、叶轮转速等因素影响。

同时,液体的黏度、密度、温度等参数也会影响水泵的工作效果。

二、水泵的种类水泵根据工作原理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1. 离心泵离心泵是最常见的一种泵,通过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液体吸入,并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离心泵通常用于工业、建筑、城市供水等领域。

2. 混流泵混流泵是一种介于离心泵和轴流泵之间的泵,具有较大的流量和较低的扬程,通常用于农田排灌和船舶引水等领域。

3. 轴流泵轴流泵是一种用于输送大量液体的泵,其特点是具有较大的流量和较小的扬程,通常用于农业灌溉、排水、泵站等领域。

4. 深井泵深井泵是一种专门用于输送地下水的泵,通常安装在水井或者水箱中,用于居民用水、农田灌溉等领域。

5. 污水泵污水泵主要用于输送含有固体颗粒或者污染物的液体,通常用于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站等环境保护领域。

6. 浸没式泵浸没式泵是一种通过浸入液体中来工作的泵,通常用于池塘、湖泊、地下水库等地方的水泵。

7. 压缩泵压缩泵是一种通过压缩气体或者蒸汽来工作的泵,通常用于石油化工、化肥厂、冶金等工厂的工艺设备中。

8. 混合式泵混合式泵是一种结合了离心泵和轴流泵的特点的泵,通常用于需要兼顾流量和扬程的场合。

9. 柱塞泵柱塞泵是一种通过柱塞来实现进出液体的压力变化,通常用于高压或者高粘度的流体输送。

10. 螺杆泵螺杆泵是一种通过螺杆旋转来实现液体的输送,通常用于化工、食品、造纸等行业的工艺设备中。

三、水泵的性能参数水泵的性能参数是评价其工作能力和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流量流量是水泵单位时间内输送液体的体积,通常以立方米/小时或者升/秒为单位。

[全]水泵的基础知识

[全]水泵的基础知识

水泵的基础知识第一节水泵用途及分类一、定义和用途泵是一种抽送能量液体的机械。

就是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所抽送液体位能的机器。

它在动力机械的带动下,能把液体从低处抽送到高处或远处,为生产服务。

泵能抽送水、油、酸碱溶液、液态金属、纸浆、泥浆等。

用于抽水的泵叫水泵,又叫抽水机。

水泵用于农业灌溉和排涝,提高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可增产、保收、并为农业实现机械化、水利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二、分类和型号泵的种类很多,以转换能量的方式来分,通常分为有转子泵和无转子泵两种。

前一类是靠高速旋转或往复运动的转子把动力机的机械能量转变为提升或压送流体的能量,如叶片泵、容积泵、漩涡泵;后一类则是靠工作流体把工作能量转换为提升或压送流体的能量,如水锤泵、射流泵、内燃泵、空气扬水机等。

但在农业排灌、排涝工作中,用得最多的还是叶片泵。

常用水泵基本类型如下:三、型号表示方法我国大中型泵站,目前用到的水泵有:IS型单级离心泵、S(SH)型单级双吸离心泵、1200LW型立式蜗壳离心泵、1700ZLB型立式轴流泵几种型号。

真空泵主要以SZ-1、2型为主。

1单极单吸离心泵2单级双吸中开离心清水泵3立式离心泵4立式轴流泵5真空泵第二节水泵基本工作原理一、离心泵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的种类很多,但工作原理相同,构造大同小异。

其主要工作部件是旋转叶轮和固定的泵壳(图2-1)。

叶轮是离心泵直接对液体做功的部件,其上有若干后弯叶片,一般为4~8片。

离心泵工作时,叶轮由电机驱动作高速旋转运动(1000~3000r/min),迫使叶片间的液体也随之作旋转运动。

同时因离心力的作用,使液体由叶轮中心向外缘作径向运动。

液体在流经叶轮的运动过程获得能量,并以高速离开叶轮外缘进入蜗形泵壳。

在蜗壳内,由于流道的逐渐扩大而减速,又将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达到较高的压强,最后沿切向流入压出管道。

在液体受迫由叶轮中心流向外缘的同时,在叶轮中心处形成真空。

泵的吸入管路一端与叶轮中心处相通,另一端则浸没在输送的液体内,在液面压力(常为大气压)与泵内压力(负压)的压差作用下,液体经吸入管路进入泵内,只要叶轮的转动不停,离心泵便不断地吸入和排出液体。

水泵必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水泵必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水泵必学知识点总结大全水泵是一种用于输送液体或将液体从低处提升到高处的机械装置。

水泵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掌握水泵的相关知识对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泵的各种类型、工作原理、选型方法、安装与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水泵。

一、水泵类型根据水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可以将水泵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水泵类型包括离心泵、排渣泵、深井泵、潜水泵、齿轮泵、螺杆泵等。

每种类型的水泵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在选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1. 离心泵离心泵是最常见的一种水泵类型,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离心力将液体从吸入口吸入并压送到出口。

离心泵适用于输送清水、污水、石油、化工液体等各种介质,广泛用于城市供水、工业生产、排水排污等场合。

2. 排渣泵排渣泵是一种专门用于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介质的水泵,其特点是具有较大的排渣能力和不易堵塞。

排渣泵适用于输送污水、矿浆、河道淤泥等含有固体颗粒的介质。

3. 深井泵深井泵是一种专门用于从深井或井下提取地下水的水泵,通常安装在井管或管道内部,能够将地下水提升到地面上。

深井泵适用于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工业生产等场合。

4. 潜水泵潜水泵是一种能够直接潜入液体中工作的水泵,适用于在水池、水塘、水库等自然水体中进行排水、输水等工作。

潜水泵广泛应用于城市排水、工程施工、矿山排水等场合。

5. 齿轮泵齿轮泵是一种利用两个或多个啮合齿轮来输送液体的水泵,因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而得到广泛应用。

齿轮泵适用于输送润滑油、燃油、化工液体等介质。

6. 螺杆泵螺杆泵是一种利用螺杆旋转运动将液体从进口吸入并压送到出口的水泵,适用于输送高粘度介质、高温介质、易结晶介质等。

以上介绍的水泵类型只是常见的几种,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水泵,如旋片泵、离心沉淀泵、离心供水泵等。

在选用水泵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场合和介质特点来选择最合适的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流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分类(1)工作原理、结构和分类工作原理轴流泵依靠旋转叶轮的翼形叶栅对绕流液体产生的升力来传递能量结构叶轮为螺旋浆式,过流部件由进水管、叶轮、导叶、出水管和泵轴等组成分类·固定叶片式—叶片不可调;·半调节叶片式—停机拆下叶轮后可调节叶片安装角;·全调节叶片式—装油调节机构使泵在运转中可以调节叶片安装角;·叶轮叶片数z选择—n s = 500 ~ 600,z = 6 ~ 5;n s = 600 ~ 1000,z = 4 ~3;n s = 1000~ 1400,z = 3 ~ 2(2)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性能特点·轴流泵是一种高比转数(n s = 500 ~ 1200)的叶片泵,适用于大流量、低扬程作业;·轴流泵的H-Q特性曲线很陡,关死扬程(流量Q = 0时)是额定值的1.5 ~ 2倍;·与离心泵不同,一般不采用出口阀调节流量,常用改变叶轮转速或改变叶片安装角度的方法调节流量。

·与离心泵不同,轴流泵流量愈小,轴功率愈大;·高效操作区范围很小,在额定点两侧效率急剧下降;·轴流泵的叶轮一般浸没在液体中,因此不需考虑汽蚀,启动时也不需灌泵适用范围水利工程、农田灌溉,现在常做成潜水轴流泵和潜水贯流泵第四节立式轴流泵和导叶式混流泵原规范第四章仅包括中、小型整体泵的安装,近年来,我国大型轴流泵的生产发展很快,其应用范围很广。

如:大型钢厂、火电厂、热电厂的循环水泵站等,同时在农业排灌、船坞升降水位方面也大量采用。

为此,在本规范中增加立式大型解体泵的内容。

且因立式导叶式混流泵性能介于离心泵与轴流泵之间,其结构型式及使用场合、安装施工均与立式轴流泵相近,为此,将立式导叶式混流泵与立式轴流泵共列为一节以适应安装的需要。

中、小型卧式轴流器及混流泵和旋涡泵的安装可参照一般规定和离心泵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4.4.1条泵开箱后,按施工顺序一般应先做好清洗和检查工作,以便在泵就位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4.4.2条检查联轴器的径向跳动、叶轮外圆对转子轴线的径向跳动、叶轮外圆与叶轮壳之间的间隙等,如发现超差时,应首先从安装方面调整有关部分以达到规定的范围;如安装方面无法调整达到要求,则可能是泵轴弯曲造成的,切实查出原因后,如需调直泵轴应交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安装前对泵轴和传动轴进行这些方面的检查十分必要。

经检查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安装时可做到心中有数。

第4.4.3条按立式轴流泵和导叶式混流泵的安装形式及其有关的技术要求并总结安装经验制订的。

第4.4.4条大型轴流泵和混流泵就其结构特点,不能在厂内进行总装,厂内只能进行某些部件的装配和一些必要的试验,泵的组装和调整工作均应在安装现场进行。

大型泵在现场组装时,应先组装不动件(泵座、导叶体外壳、叶轮外壳、套管……),再组装动件(叶轮部件、叶轮轴、橡胶轴承、泵联轴器、填函……),而后联接泵与电机并组装出水管路等。

机组不动件和电机安装的高程偏差、垂直中心(同轴)偏差、安装水平偏差等均应以泵座为基准进行测量。

本条文根据安装的先后顺序并参照国家现行标准《轴流式清水泵技术条件》和《斜流泵(即混流泵)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及同类型产品安装要求而制订。

第4.4.6条全调节的泵在启动前或启动时可借减小叶片开度(通过调节叶片角度)降低电机启动的动力矩。

带有真空泵的机组启动时应先启动真空泵,排出虹吸管内气体,形成真空减少启动扬程,方可启动主机。

第4.4.7条本条文系根据国家现行标准《轴流式清水泵技术条件》、《斜流泵技术条件》和现行国家标准《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

第4.4.9条根据轴流泵的工作原理,若泵的进水位过低时,水泵将会产生不正常振动。

混流泵利用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和推力联合作用工作,斜向出流,又称斜流泵,有蜗式(卧式)和导叶式(立式)两种。

它兼有离心泵和轴流泵优点,结构简单,高效区宽,使用方便,适用于平原圩区农田排灌泵站。

中国研制的混流泵中,蜗壳式的扬程5~12m,流量900~4000m3/h;导叶式的扬程3~25.7m,流量45~20160m3/h。

江苏省宿迁县皂河泵站安装的两台导叶式泵。

叶轮直径5.7m,流量80~100m3/s,扬程6~12m,转速75r/min,最高效率92.1%,配套功率7000kW,是世界上投入运行的大型混流泵之一。

混流泵是国际泵行业的技术开发重点之一。

它将部分代替离心泵和轴流泵工作。

在日本、苏联、澳大利亚等国,混流泵的最高效率都达到或超过90%。

混流泵是一种怎么样是水泵?它与离心泵、轴流泵有何异同点?混流泵是介乎于离心泵和轴流泵之间的一种泵型。

根据泵壳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蜗壳式混流泵和导叶式混流泵两种。

混流泵的构造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是同样由叶轮、泵壳、泵轴、轴承和填料密封装置等五个部件组成。

蜗壳式混流泵的外形酷似离心泵;而导叶式混流泵的外形则很象立式轴流泵。

混流泵叶轮形状粗短,它一部分象离心泵的叶轮;一部分又象轴流泵的叶轮,叶片是螺旋形扭曲叶片,叶轮叶片间的流道较宽,叶片出口边倾斜,它与离心泵和轴流泵叶轮内水流状况不同。

水在混流泵叶轮中流动,是轴向进来,以倾斜的方向流出去,所以,混流泵又叫做斜流泵。

泵壳的结构形式有两种:一是蜗壳形,例如HB型混流泵,基本上与离心泵相同,但其泵体宽大,卧式安装使用;另一是圆筒形,例如导叶式混流泵、农排泵,它们与立式轴流泵相似,泵体内也装有导叶,立式安装使用。

由于混流泵的叶轮形状是介于离心泵和轴流泵之间,叶片又是扭曲的。

我们知道:水在离心泵叶轮中流动,是轴向进来径向流出;水在轴流泵叶轮中流动,是轴向进来轴向出去。

而混流泵叶轮中水流是斜向的。

因此,当混流泵叶轮在水中旋转时,叶片对水既产生离心力作用,又具有升力作用,叶轮转动时靠这两种力的混合作用,故称为混流泵,它把动力机的功率传递给水,使水获得能量,具有一定流量和扬程,从而把水从低处输送到高处或远处,进行农田的排水或灌溉。

泵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第四章泵(从第四章开始)第一节一般规定第4.1.1条本章适用于离心泵、井用泵、立式轴流泵及导叶式混流泵、机动往复泵、蒸汽往复泵、计量泵、螺杆泵和水环式真空泵的安装。

第4.1.2条应检查泵的安装基础的尺寸、位置和标高并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第4.1.3条泵的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清点泵的零件和部件,并应无缺件、损坏和锈蚀等;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二应核对泵的主要安装尺寸并应与工程设计相符;三应核对输送特殊介质的泵的主要零件、密封件以及垫片的品种和规格。

第4.1.4条出厂时已装配、调整完善的部分不得拆卸。

第4.1.5条驱动机与泵连接时,应以泵的轴线为基准找正;驱动机与泵之间有中间机器连接时,应以中间机器轴线为基准找正。

第4.1.6条管道的安装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管子内部和管端应清洗洁净,清除杂物;密封面和螺纹不应损伤;二吸入管道和输出管道应有各自的支架,泵不得直接承受管道的重量;三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应平行;螺纹管接头轴线应对中,不应借法兰螺栓或管接头强行连接;四管道与泵连接后,应复检泵的原找正精度,当发现管道连接引起偏差时,应调整管道;五管道与泵连接后,不应在其上进行焊接和气割;当需焊接和气割时,应拆下管道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应防止焊渣进入泵内;六泵的吸入和排出管道的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规定时,可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进行。

第4.1.7条润滑、密封、冷却和液压等系统的管道应清洗洁净保持畅通;其受压部分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

当无规定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4.1.8条泵的试运转应在其各附属系统单独试运转正常后进行。

第4.1.9条泵应在有介质情况下进行试运转,试运转的介质或代用介质均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第二节离心泵第4.2.1条泵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整体出厂的泵在防锈保证期内,其内部零件不宜拆卸,只清洗外表。

当超过防锈保证期或有明显缺陷需拆卸时,其拆卸、清洗和检查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当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拆下叶轮部件应清洗洁净,叶轮应无损伤;2 冷却水管路应清洗洁净,并应保持畅通;3 管道泵和共轴式泵不宜拆卸;二解体出厂的泵的清洗和检查符合下列要求:1 泵的主要零件、部件和附属设备、中分面和套装零件、部件的端面不得有擦伤和划痕;轴的表面不得有裂纹、压伤及其他缺陷。

清洗洁净后除水分应将零件、不见和设备表面涂上润滑油和按装配的顺序分类放置;2 泵壳垂直中分面不宜拆卸和清洗。

第4.2.2条整体安装的泵,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0/1000,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0/1000,并应在泵的进出口法兰面或其它水平面上进行测量;解体安装的泵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均不应大于0.05/1000,并应在水平中分面、轴的外露部分、底座的水平加工面上进行测量。

第4.2.3条泵的找正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驱动机轴与泵轴、驱动机轴与变速器轴以联轴器连接时,两半联轴器的径向位移、端面间隙、轴线倾斜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当无规定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二驱动机轴与泵轴以皮带连接时,两轴的平行度、两轮的偏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三汽轮机驱动的泵和输送高温、低温液体的泵(锅炉给水泵、热油泵、低温泵等)在常温状态下找正时,应按设计规定预留其温度变化的补偿值。

第4.2.4条高转速泵或大型解体泵安装时,应测量转子叶轮、轴套、叶轮密封环、平衡盘、轴颈等主要部位的径向和端面跳动值,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4.2.5条转子部件与壳体部件之间的径向总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4.2.6条叶轮在蜗室内的前轴向、后轴向间隙、节段式多级泵的轴向尺寸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多级泵各级平面间原有垫片的厚度不得变更。

高温泵平衡盘(鼓)和平衡套之间的轴向间隙,单壳体节段式泵应为0.04~0.08mm,双壳体泵应为0.35~lmm;推力轴承和止推盘之间的轴向总间隙,单壳体节段式泵应为0.5~1mm,双壳体泵应为0.5~0.7mm。

第4.2.7条叶轮出口的中心线应与泵壳流道中心线对准;多级泵在平衡盘与平衡板靠紧的情况下,叶轮出口的宽度应在导叶进口宽度范围内。

第4.2.8条滑动轴承轴瓦背面与轴瓦座应紧密贴合,其过盈值应在0.02~0.04m m的范围内;轴瓦与轴颈的顶间隙和侧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4.2.9条滚动轴承与轴和轴承座的配合公差、滚动轴承与端盖间的轴向间隙以及介质温度引起的轴向膨胀间隙、向心推力轴承的径向游隙及其预紧力,均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