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新版PEP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新版PEP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研究的特点?
A. 观察
B. 实验
C. 猜测
2. 以下哪个是不可见光?
A. 红光
B. 蓝光
C. 绿光
3. 下列哪个不属于生物的特征?
A. 呼吸
B. 腿脚
C. 心脏
4. 热胀冷缩是物体受到温度影响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A. 生物学变化
B. 化学变化
C. 物理变化
5. 为了保护眼睛不受到伤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电脑?
A. 坐姿端正
B. 用眼时间控制
C. 阅读距离适当
二、解答题
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科学实验?
2. 简述一下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的区别。
3. 请列举三个人体生物的特征。
4. 举例说明一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5. 请简要解释如何正确使用电脑保护眼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B
4. C
5. A
二、解答题
1. 科学实验是为了验证或证明科学现象或理论的真实性和准确
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和步骤的过程。
2. 可见光是人眼能够直接感知到的光线,而不可见光则是人眼
无法直接感知到的光线。
不可见光包括紫外线、红外线和X射线等。
3. 人体生物的特征包括呼吸、心脏跳动、肌肉运动等。
4. 物理变化的例子包括水的沸腾和冰的融化;化学变化的例子
包括纸燃烧和铁锈的生成。
5. 正确使用电脑保护眼睛的方法包括保持坐姿端正、适当控制
用眼时间、保持适当的阅读距离等。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曲靖市罗平县阿岗镇岗德完小:高红玉(整理)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太阳和影子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2、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自西向东),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4、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5、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高—低)。
6、太阳的位置越高,物体的影子越(短),太阳的位置越低,物体的影子越(长)。
7、太阳的位置越高,气温越(高),太阳的位置越低,气温越(低)。
8、一年内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昼夜相等。
9、纬度越高,夏季白天(越长),冬季白天(越短)。
地球北极则是半年(白天),半年(黑夜)。
10、每天下午放学的时候,太阳大约在(西方)。
11、影子与太阳分别在物体的两侧,影子的底端是与物体相连的。
12、影子是(灰色的),无论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一样。
13、在赤道上,一年四季昼夜的长短是(不变的)。
14、(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2、太阳钟1、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
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2、(日晷)也叫(太阳钟),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3、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4、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5、根据日晷晷面所放置的位置不同,日晷可分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立晷)、(斜晷)等。
6、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种是能量来源的“原虫”?A. 知了B. 青蛙C. 苍蝇D. 蚊子*答案:C*2. 表示盐和胡萝卜是食物的是哪组符号?A. 闭口、闭腿B. 开口、闭腿C. 闭口、开腿D. 开口、开腿*答案:A*3. 大力士进行胡萝卜接力,首先吃完一根胡萝卜后,将它放到一个什么形状的地方?A. 椭圆形B. 三角形C. 正方形D. 圆形*答案:D*4. 请在下面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拼音:动物核 __ 俩学生核 __*答案:紧、经*5. “新东方”商标中的“东”字含有多少划?A. 2B. 3C. 4D. 5*答案:C*6. 动物是根据什么特征分成不同的类别?A. 生活性B. 颜色C. 大小D. 声音*答案:A*7. 下面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A. 大象是羊类B. 狗是鸟类C. 蛇是爬行类D. 羊是鱼类*答案:C*8. 装有饮料的瓶子属于什么垃圾分类?A. 可降解垃圾B. 有害垃圾C. 可回收垃圾D. 其他垃圾*答案:C*9. 树叶的形状有很多种,下面哪一种形状的树叶是正确的?A. 球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扇形*答案:D*10. 人喝醋时会感到口酸,这是因为醋属于什么酸?A. 香醋酸B. 果醋酸C. 乙酸D. 冰醋酸*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 食物的特点有味道好、颜色多、口感佳。
味道好、颜色多、口感佳。
2. 比弹簧还轻、能飞得最远的是纸牌。
纸牌。
3. 盐、糖是食物,钢笔、胡萝卜是非食物。
非食物。
4. 大力士胡萝卜接力,首先吃完一根胡萝卜后,将它放到一个圆形的地方。
圆形的地方。
5. 生活中常见的年纪是根据出生的几年来计算的。
出生的几年来计算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举例说明一种食物的特点和一个食物作用的例子。
特点:味道好、颜色多、口感佳例子:草莓作用:提供维生素C,提供能量例子:苹果2. 用简短的话解释“分类是认识事物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题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科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
A. 天文学
B. 地理学
C. 化学
D. 自然现象
2. 下列哪个是一种自然现象?
A. 料理美食
B. 骑自行车
C. 下雨
D. 阅读书籍
3. 下列哪个是一种科学实验?
A. 跑步比赛
B. 观察植物的生长
C. 画一幅油画
D. 弹奏乐曲
4. 哪种工具可以用来放大看清小东西?
A. 放大镜
B. 锤子
C. 剪刀
D. 手电筒
5. 下列哪个不是一种测量工具?
A. 毛笔
B. 手表
C. 尺子
D. 天平
二、填空题
1. 科学研究的方法有观察、实验和 _______。
2. 科学实验中,要保持实验环境的 _______。
3. 需要放大看清小东西时,可以使用 _______。
4. 科学家根据他们对事物规律的 _______ 来做出结论。
5. 使用天平可以测量物体的 _______。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科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2. 什么是观察?请举一个例子。
3. 什么是实验?请举一个例子。
4. 为什么科学家要使用工具?
5. 科学家是如何做出结论的?
请根据文档内容进行复习,并回答文中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在最后的简答题中,根据个人理解回答即可,不需要详细阐述。
祝你复习顺利!。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及答案(最全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及答案(最全版)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3、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高—低).*5(日晷)也叫(太阳钟),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6、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7、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8、(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10、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1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1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13、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14、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15、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16(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17、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18、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19、(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20、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21、(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22、(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23、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2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25、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26、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27、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28、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29、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30、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31、(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32、(白天);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33、像郁金香这样会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变化的植物还有:(牵牛花)、(合欢树)、(昙花)、(夜来香)等.34、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了(花钟).35、白天活动的动物有:(狗)、(公鸡)、(蝴蝶)、(蜜蜂)等;夜间活动的动物有:(猫头鹰)、(蛾)、(蝙蝠)、(刺猬)等.36、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时要注意:(1)不伤害小动物.(2)不惊动小动物.(3)留下小动物活动痕迹.(4)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5)不尝小动物留下的东西.(6)调查后;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简答题:1、问: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1、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答: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2、问: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答: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气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低……但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侯;而是在下午1——2点之间;这是因为那时地球吸收太阳热辐射最多;故气温最高.3、问:人们利用什么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太阳的变化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规律4、问: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该朝哪个方向转动?答:逆时针转动(或自西向东自转)5、问: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答:美国(华盛顿)7:00、德国13:00、澳大利亚22:00、当北京是白天时;(中午);华盛顿是黑夜;巴黎是清晨;夏威夷是黄昏.1 / 46、问:阅读了古人对昼夜交替的解释的资料后;你有什么想法?答:科技是在不断发展的;科学事业也是在争论中不断进步的.7、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刺猬:喜静怕光;白天休息;夜晚活动蛾:常在夜间活动狗:一般根据主人的生活习性而定;狗一般早晨起得较早;晚上睡得较晚(和主人差不多);当然晚上有事也会“加班”;狗是很尽职的;夜视能力较强;因此保留了夜行的本能.蝴蝶:为典型的昼间活动性昆虫(有些种类喜欢在强光下飞行;有些则爱好在阴暗处飞行).猫头鹰:夜间活动;白天视力变差;如不小心现身还会被其他鸟欺负公鸡:在夜间不能够看到东西;早晨一看到光亮就打鸣;因此属于白天活动的动物蜜蜂:白天采蜜;晚上回巢蝙蝠:昼伏夜出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菊花是短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需要每天8-12小时数;就能加快发育提前开花.反之;如果超过12小时日照时数就会推迟开花.除菊花外;一品红、蟹爪兰等也属于短日照花卉.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合理的光照能刺激排卵;增加产蛋量.第二单元《光与色彩》*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3、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4、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5、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潜望镜)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6、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7、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8、(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 *9、(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10、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11(凸透镜)有(放大)作用;能使光线(聚焦);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12(凹透镜)有(缩小)作用;能使光线(发散);不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13、放大镜和老花镜的镜片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14、(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相似;所以是天然的(放大镜).15、用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正像);用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像).*16、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折射;形成(彩虹).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17、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七色光又能合成(白色光).*18、阳光可以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18、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颜色的光(过滤)掉.19、(太阳)、(灯泡)、(萤火虫)等是光源;(月亮)、(镜子)不是光源.20、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就(越多).21、可以用两面(平面镜)制作一架潜望镜.22、(万花筒)和(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23、(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根据(光的折射)的原理制成的.24、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25、(凸透镜)能使光线(聚焦);(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26、(凸透镜)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凹透镜)不能.27、放大镜和老花镜的镜片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28、彩虹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29、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一、1.光在同一种物质(空气、水中、真空)里沿直线传播.2."小孔成像”是古代墨子发现的;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成像特点:上下颠倒;左右向反.3.一般指能够发出可见光的物体叫光源;通常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二、4.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表面时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的物体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射物.例如:潜望镜和万花筒5.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的像左右是相反的;两面直立的镜子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所成的方向也不同.三、6.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2 / 4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7.凸透镜的镜片特点:中间厚;边缘薄.作用:扩大;可聚光.成像特点:放大倒立.如:放大镜、老花眼镜片.凹透镜的镜片特点:中间薄;边缘厚.作用:缩小;使光发散.成像特点:缩小正立.如:近视眼镜片.8、望远镜是把凹凸镜片(凸在前;凹在后)看到正立像;两个凸透镜放在一起;出现放大倒立的像.四、9、白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构成的.不同的单色光会合成不同的彩色光.10、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的颜色过滤掉.五、问答题:1、彩虹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彩虹?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2.为什么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答:因为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的形状相同.3小孔所成的像左右颠倒吗?为什么?.答:是的;小孔所成的像左右也颠倒;因为物体左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右侧;右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左侧. 试用光的折射道理解释水中的物质弯折现象1、光的行进自然光:闪电太阳萤火人造光:灯泡蜡烛焰火解释光的现象: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用什么办法可以观察光在水中行进的方向?可以在水中加入细小颗粒的物质;如粉笔灰.2、照镜子照镜子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1、在镜子中看见你;你也能看见我;光路是可逆的.2、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两面镜子成90度;镜中出现三辆车;如果成60度;将出现五辆车;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越多;这是因为两个镜子互相映照产生的.3、研究透镜透过不同镜片观察物体;凸透镜有放大作用;凹透镜有缩小作用.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是正像.如果把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放在一起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像.4、彩虹的颜色彩虹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当圆盘旋转起来时;彩色顿时就会消失;而呈现出一片灰白色.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而在一定条件下;七彩光又能合成白色光.都是电池惹的祸第三单元《电和磁》*1、一个简单电路要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四部分组成.*2、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3、开关的作用是(决定是否让电流通过).*4、只能使用(电池)实验;不能从插座接电.*5、利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组合成一个(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物品能否使(电流)通过.*6、(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7、常见的导体有:各种金属(金、银、铜、铁、铝等);酸、碱、盐的水溶液(硫酸、盐酸等);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盐水;湿木头*8、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塑料梳子);橡胶(橡皮);玻璃;陶瓷;干燥的木头;木铅笔等.*9、避免触电的方法有:(不要在电线上晾晒湿衣服)、(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用湿毛巾擦电器)、(不要把几个电器插在一个电源插座上).10、通过(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看小灯泡亮不亮;判断电线是否连着.利用这个检测器可以检测暗盒里的电路.*11、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时;小灯泡不亮——电路不通;小灯泡亮了——电路通了;小灯泡变暗了——电路通了;但增加了用电器;小灯泡变亮了——增加了电池.12、常见的磁铁有(环形磁铁)、(马蹄形磁铁)、(条形磁铁)、(菱形磁铁)13、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向北的一端叫做(北极);用( N )表示;指向南的一端叫做(南极);用( S )表示.*14、磁铁的性质有:(磁铁能吸铁)、(磁性可以传递)、(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磁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15、(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司南) .*16、用(磁铁)在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十次;就做成了(指南针).17、消去缝衣针磁性的方法有:(用木棒敲)、(在火上烤)、(与大磁铁放在一起)18、指南针总是一头指南;一头指北;是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的北极)吸磁铁的(N端);(地球的南极)吸磁铁的(S端).*19、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有:(磁性黑板)、(磁带)、(磁卡)、(软盘)、(带磁性的冰箱门)、(门吸)、(磁性铅笔盒)等.*20、在通电状态下具有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它由(电池)、(导线)、(铁钉)三部分组成.3 / 4*21(电磁铁)的制作方法是: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再接通电路.22、给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2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24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正负极方向)或(绕线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25、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相同点是:(都能吸铁)、(都有磁性)、(都有磁极)、(都能指示方向).*26、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不同点是:电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和(磁极的方向)可以控制和改变;磁铁却不可以.*27、电磁铁的应用有:(电铃)、(电动机)、(电扇)、(电磁起重机)、(电话)、(磁悬浮列车).2、导体和绝缘体潮湿的物体和大部分的风筝线都是导体;易触电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如何判定手心里的电线是连着的还是断开的:用电池和灯泡将电线连成电路;灯泡亮起来电线就是连着的;反之是断开的. 消去缝衣针的磁性的方法:加热、砸打5、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电流大小线圈匝数两极变化和哪些因素有关?线圈绕向、电池正负极接法有关.电磁铁和磁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相同:都有磁性不同:磁铁磁性是永久的;电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1、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所以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慢慢恢复.*2、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3、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4、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5、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6、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呼出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7、我们要呼吸是因为: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东西;同时需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 *8、(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9、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10、测肺活量的方法:深吸一口气吹大一个气球;测气球最宽处的周长;或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倒立;吸一口气后用吸管向水里吹气;排出的水量就是肺活量.11、肺活量大对健康的好处是: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任务.*12、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扫地前洒水)、(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不要吸烟).*13、(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14、心脏的形状像(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位于(左胸部);在胸骨后面;肋骨内侧.*15、(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16、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相同).*17、(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18、(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又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19、保护心脏的方法有:(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情绪).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1、(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2、做出正确解释;需要有充分的(证据);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合理思考.3、(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4、许多科学结论就是令人信服的(解释);它们是科学家长期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并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5、颜色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6、对发生在吸水纸上颜色分解的解释是:一些颜色并不是我们所看见的那样;而是由不同颜色混合后组成的.*7、科学家对“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解释:毕达哥拉斯——眼睛发出不可见的光接触物体;柏拉图——看见物体前;阳光与眼睛内部发出的光先混合;亚里士多德——通过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来看见东西;托勒密——物体像镜子那样反射射向它的光.阿尔哈曾——光由物体发出;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眼睛.*8、(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4 / 4。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1

《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28分)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东到西。
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到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2、太阳钟也叫(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它是根据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制造出来的。
3、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_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5、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
6、刺猬、蛾、猫头鹰等动物是在夜间活动的,公鸡、蝴蝶、蜜蜂等动物是在白天活动的。
牵牛花是凌晨开放,_芍药花_是上午开放,万寿菊花是下午开放,昙花是晚上开放的。
(这个题目答案不唯一)7、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比如: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8、林奈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花钟”。
17、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18、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19、(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20、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
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21、(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22、(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23、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填空(含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和(充足的空气)。
2.植物生长必须有(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仙人掌、松树和香蕉树的叶子大小与当地降水量的关系)3.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动物也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4.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蔷薇)—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蔷薇一-毛毛虫一-(小鸟)5.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6.(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7.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体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池塘里有哪些非生物?(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土壤、岩石等)。
像池塘里的这些(植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9.生态瓶里小鱼太多会有什么结果?(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
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10.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几十只昆虫生活在一起不能叫生物群落。
)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草原上过度放牧,草原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草原上过度放牧,会发生草原退化,面积减少等现象。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一单元 《光》复习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光提升训练科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做光会“拐弯”实验时,光源最佳的选择是()。
A.普通手电筒B.聚光手电筒C.日光灯2.平面镜里的像都与物体()。
A.相同B.左右相反C.上下相反3.在北半球,黄昏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在()。
A.东B.南C.西D.北4.我们排队时,如果一位同学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就表明队伍排整齐了,这是因为()。
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沿直线传播5.下面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水中月亮B.雨后彩虹C.皮影戏中的手影D.海市蜃楼6.我们做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时,验证的内容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曲线传播C.光的反射7.奇奇体验和参观完室内区,于是跟家人一起来到室外区。
奇奇看到农场果园区的树木排列得很整齐,一眼望过去,前面果树的树干会挡住了后面果树的树干,这主要是因为()。
A.光传播速度快B.光沿直线传播C.光的反射D.光的折射二、填空题8.把筷子插入水中,看到筷子弯折了,这种现象属于光的________。
9.光源发出的光都是沿______传播的。
10.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______)千米,(______)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测量(______)距离的单位。
11.三日同辉是由于________现象而产生的。
12.潜望镜是利用光的(______)制成的,是由用(______)面平面镜构成。
13.雨后的天空或瀑布的上空经常出现彩虹,彩虹的形成与光的(______)现象有关。
14.光不仅为我们提供光源,还能为我们提供________,从古时候的烽火台和灯塔到现在的交通灯,都是通过________来传递信息的。
三、判断题15.白色物体会反射所有颜色的光,所以呈现白色。
(______)16.光的直射也叫反光。
(_____)17.平面镜子中的像都和镜外物体大小相等。
(_____)18.光既能被分解,也能被混合;既能被反射,也能被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试题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一、填空
1、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和适宜的温度。
3、蚯蚓适于生活在、的环境中。
4、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是相互、相互的。
5、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6、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直接或间接利用别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7、动物生存需要的条件是:、、、等。
8、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种消费者,生产者是。
9、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
10、由多条食物来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
二、判断题:
1、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兔、鼠等。
( )
2、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 )
3、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
4、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 )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
三、名词解释
1、食物链
2、食物网
四、选择
1、冬天,大棚里的蔬菜也能生长得很好,主要原因是()。
A这些蔬菜适应了寒冷的环境条件
B有蓬布和草苫遮挡风雨
C具有蔬菜生长需要的条件
2、适应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的动物是()。
A青蛙B企鹅C燕子
3、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A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B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
C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4、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
A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
B三江源保护区
C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
5、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6、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相互利用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 D.互惠互利的关系
7、苹树不宜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8、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9、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
A、植物 B动物 C、植物和动物
五、连线题
把下面动物与它相关的食性用直线连在一起。
蝗虫 肉食动物 老鼠
蚂蚁 植食动物 瓢虫
狼 杂食动物 蚜虫
六、想想做做
1、有一则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你一定听说过。
它的含义是一些人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利益,而不顾后果,不知大祸就在身后。
可是你知不知道,这个成语实际上还道了了这几种动物之间有趣的食物联系呢!想一想,填在下面的空格。
( )→( )→( )→( )
2.请你把下图中的动、植物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在图上用箭头连成食物链。
(至少2条)
七、 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属于生产者的是 。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 。
(3)该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
(4)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有 种。
(5)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一定时间内将先 ,其理由是 。
鹰
八、实验题。
1, 请你做个生态瓶
(1)、建造方案
(2)、设计图
2、根据对蚯蚓的观察与实验完成下表填写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