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诗》重出作品21首及其归属
《宋词三百首》目录清单及作者

卷一·唐五代词忆秦娥·箫声咽(李白)三五七言(李白)调笑令·边草(戴叔伦)宫中调笑·团扇(王建)潇湘神·斑竹枝(刘禹锡)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忆江南三首(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白居易)花非花·花非花(白居易)梦江南·兰烬落(皇甫松)望江南·梳洗罢(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温庭筠)女冠子·四月十七(韦庄)女冠子·昨夜夜半(韦庄)思帝乡·春日游(韦庄)忆江南·衔泥燕(牛峤)南乡子·乘彩舫(李珣)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韦庄)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薛昭蕴)生查子·新月曲如眉(牛希济)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李珣)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李白)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刘禹锡)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白居易)采莲子·菡萏香连十顷陂(皇甫松)卷二·唐五代词谒金门·风乍起(冯延巳)摊破浣溪沙(李璟)摊破浣溪沙(李璟)长命女·春日宴(冯延巳)清平乐·别来春半(李煜)长相思·一重山(李煜)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顾复)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孙光完)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冯延巳)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李煜)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徐昌图)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佚名)鹊踏枝·叵耐灵鹊多谩语(佚名)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佚名)望江南·天上月(佚名)卷三·北宋词点绛唇·感兴(王禹偁)酒泉子·长忆观潮(潘阆)相思令·吴山青(林逋)踏莎行·春暮(寇准)苏幕遮·怀旧(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定风波·自春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迷仙引·才过笄年(柳永)八声甘州(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柳永)千秋岁·数声鶗鴂(张先)青门引·春思(张先)醉垂鞭·双蝶绣罗裙(张先)清平乐·红笺小字(晏殊)破阵子·春景(晏殊)山亭柳·赠歌者(晏殊)玉楼春·春景(宋祁)贺圣朝·留别(叶清臣)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张先)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张昪)卷四·北宋词诉衷情·眉意(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凤箫吟·锁离愁(韩缜)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清平乐·春晚(王安国)定风波(苏轼)清平乐·留人不住(晏几道)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苏轼)江城子(苏轼)蝶恋花·春景(苏轼)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欧阳修)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欧阳修)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王安石)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王安石)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晏几道)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晏几道)卖花声·题岳阳楼(张舜民)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晏几道)卷五·北宋词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减字木兰花·竞渡(黄裳)念奴娇·断虹霁雨(黄庭坚)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王雾)青门饮·寄宠人(时彦)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秦观)八六子·倚危亭(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秦观)水调歌头·游览(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千秋岁·水边沙外(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石州引·薄雨初寒(贺铸)南柯子·十里青山远(僧仲殊)诉衷情·宝月山作(僧仲殊)摸鱼儿·东皋寓居(晁补之)杵声齐·砧面莹(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贺铸)盐角儿·亳社观梅(晁补之)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朱服)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秦观)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贺铸)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张耒)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侯蒙)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洞仙歌·雪云散尽(李元膺)卷六·北宋词瑞龙吟·大石春景(周邦彦)满庭芳(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周邦彦)解语花·上元(周邦彦)兰陵王·柳(周邦彦)六丑·落花(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周邦彦)蝶恋花·早行(周邦彦)蓦山溪·梅(曹组)三台·清明应制(万俟咏)武陵春·春晚(李清照)鹧鸪天·西都作(朱敦儒)南柯子·山冥云阴重(王炎)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赵佶)南歌子·天上星河转(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谢逸)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毛滂)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叶梦得)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蒋兴祖女)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点绛唇·新月娟娟(汪藻)好事近·摇首出红尘(朱敦儒)卷七·南宋词秦楼月·芳菲歇(向子諲)忆秦娥·与君别(房舜卿)苍梧谣·天(蔡伸)忆王孙·春词(李重元)满江红·写怀(岳飞)卜算子·咏梅(陆游)谒金门·春半(朱淑真)蝶恋花·送春(朱淑真)踏莎行·秋入云山(张抡)钗头凤·红酥手(陆游)鹊桥仙·华灯纵博(陆游)钗头凤·世情薄(唐琬)贺新郎·送胡邦衡(张元干)柳梢青·茅舍疏篱(杨无咎)饮马歌·边头春未到(曹勋)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岳飞)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周紫芝)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韩元吉)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朱淑真)瑞鹤仙·郊原初过雨(袁去华)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范成大)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吕本中)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张元干)卷八·南宋词临江仙·暮春(赵长卿)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严蕊)西江月·遣兴(辛弃疾)卜算子·独自上层楼(程垓)昭君怨·赋松上鸥(杨万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杨万里)西江月·遣兴(辛弃疾)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张孝祥)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张孝祥)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无云(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辛弃疾)卜算子·见也如何暮(石孝友)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刘过)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水龙吟·春恨(陈亮)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辛弃疾)卷九·南宋词踏莎行·燕燕轻盈(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姜夔)齐天乐·蟋蟀(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姜夔)暗香·旧时月色(姜夔)疏影·苔枝缀玉(姜夔)柳梢青·岳阳楼(戴复古)双双燕·咏燕(史达祖)宴清都·初春(卢祖皋)贺新郎·九日(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刘克庄)虞美人·听雨(蒋捷)玉楼春·春思(严仁)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姜夔)减字木兰花·莎衫筠笠(卢炳)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俞国宝)绮罗香·咏春雨(史达祖)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卢祖皋)浪淘沙·莫上玉楼看(韩疁)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黄机)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刘克庄)长相思·惜梅(刘克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刘克庄)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刘克庄)卷十·南宋词满江红·送李御带珙(吴潜)蓦山溪·自述(宋自逊)谒金门·花过雨(李好古)长相思·花深深(陈东甫)湘春夜月·近清明(黄孝迈)八声甘州(吴文英)莺啼序·春晚感怀(吴文英)唐多令·惜别(吴文英)清平乐·宫怨(黄弄)贺新郎·西湖(文及翁)八声甘州(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张炎)江城子·示表侄刘国华(吴潜)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黄公绍)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方岳)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西江月·新秋写兴(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刘辰翁)满江红·太液芙蓉(王清惠)。
宋诗300首完整版

宋诗300首完整版01.《琵琶行/ 琵琶引》唐代·白居易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不得志一作: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暂歇一作: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银篦一作:云篦)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宋诗一百首(50-102)

宋诗一百首(50-102)51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2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53 《饮酒》小舟真一叶,下有暗浪喧。
夜桌醉中发,不知枕几偏。
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
嗟我亦何为,此道常往还。
未来宁早计,既往复何言。
53苏辙(1039-1112)《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54黄庭坚(1045-1105)《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55《病起荆江亭即事》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56《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57《登快阁》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58《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59《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其一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其二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61黄庭坚《弈棋二首呈任渐》其一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63其二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湘东一目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唐宋诗词300首

《春晓》作者: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作者: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作者: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作者: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作者: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草》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作者: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望月怀远》作者: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望》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作者: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终南别业》作者: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宋诗50首

宋诗50首1.《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6.《春宵》——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7.《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8.《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9.《观书有感二首·其一》——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0.《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1.《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2.《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3.《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4.《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5.《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6.《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7.《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全宋诗》(1-2卷)录诗人9800余人,荟萃了两宋300年间全部诗作

《全宋诗》(1-2卷)录诗人9800余人,荟萃了两宋300年间全部诗作《全宋诗》是宋代的诗作。
继唐诗的高度繁荣之后,宋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有新的开拓和创造,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家作品,形成了许多流派,对元、明、清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代印刷业发达,刻印方便,曾出现大量的诗文集。
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明代中期对宋诗的排斥,大量作品散佚无存。
至明末清初的集子有《宋诗钞》、《宋诗别裁集》、《宋诗纪事》及《补遗》等流传至今,作品数量超过《全唐诗》数倍,诗总集。
收录诗人9800余人,荟萃了两宋300年间的全部诗作。
风格或流畅自然、或清新放逸、或古硬奇峭。
他们的作品由此确立了宋诗的基本特色,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随后的发展方向。
由于欧阳修等人的努力,宋代诗歌在神宗年间进入了第一个繁荣期。
这期间,诗人辈出,流派纷呈,代表人物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受欧阳修影响,他们都较重视思想内容,并且不同程度地有着以文为诗或以议论为诗的习气。
王安石的诗内容充实,个性鲜明,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晚年讲求诗律精严,开宋人师法杜甫风气。
苏轼的诗则是才气奔放,随物赋形,风格多样。
而且其门下诗人如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等,也各具特色。
宋诗发展至苏轼,完成了自晚唐、西昆以来的一次诗风转变,使宋诗于唐诗之外另辟天地。
黄庭坚则在这新天地中对诗歌的表现形式、创作技巧进行了深入探索,在立意、句法、用韵、用典等方面自出机杼,开创了宋代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
北宋灭亡后,面对国运的衰微和江西诗派在流行中所暴露出来的弊病,一些作家开始跳出江西派的藩篱,自立门户,并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
其中南宋四大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的出现,标志着宋代诗歌进入了第二个繁荣时期。
此期能别具一格的诗人尚有姜夔。
南宋后期出现的四灵派、江湖派则彻底放弃自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而来的传统,转学贾岛、姚合等人,内容上或写山水田园,不谈世事;或写落拓文人的生活和情感。
《全宋诗》误收唐诗考辨共27页文档

《全宋诗》误收唐诗考辨文献标识码:A《全宋诗》是规模最大的中国古典诗歌总集,是20世纪古文献整理的代表性成果;《全唐诗》更是诗歌总集整理的典范。
但《全宋诗》、《全唐诗》所录诗歌重出叠见,数量相当可观。
当代学者佟培基、胡可先、方健、房日晰、吴宗海等曾不同程度地指出、考辨过《全宋诗》、《全唐诗》的重出、误收问题,但都非专论。
其后,韩震军的《(全宋诗)误收同姓名唐人诗文举正》(一)、(二)、(三)(载《江海学刊》2009年第6期、2010年第1期、2010年第2期)列举了《全宋诗》误收的同姓名的唐代诗人作品,是唯一一组论《全宋诗》误收《全唐诗》的专文。
除以上各位学者所论,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全宋诗》、《全唐诗》重出、误收、重见的诗歌有300余组,可粗略分为作者两收诗歌重录、《全唐诗》误收、《全宋诗》误收、诗歌重见不能考订时代等四种情况。
这些重出、误收、重见诗歌的考辨对《全宋诗》、《全唐诗》的研究整理及相关作者别集的编纂研究,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今胪列《全宋诗》误收唐诗如下,并缘例释证,甄别真伪,以求教于方家。
一、误收李世民诗宋高宗赵构《秋日》:“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全宋诗》册35卷1982页22216)又见李世民《秋日二首》其二:“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全唐诗》卷1)赵构作出《新编增广事联诗苑丛珠》卷1。
李世民作见《初学记》卷3、《文苑英华》卷158、《锦绣万花谷》后集卷3、《记纂渊海》卷2、《御定渊鉴类函》卷15、《御制诗集》初集卷42、《瀛奎律髓》卷12、《全唐诗录》卷1。
此诗既见《初学记》,非赵构作无疑。
二、误收陈叔达诗陈与行《句》其二:“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
”(《全宋诗》册53卷2775页32845)陈叔达《咏菊》:“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
「诗词鉴赏」宋代诗词赏析大全560首(21——40)值得收藏,细细品味

「诗词鉴赏」宋代诗词赏析大全560首(21——40)值得收藏,细细品味目录21贺铸——《六州歌头》22贺铸——《鹧鸪天》23黄庭坚——《虞美人》24黄庭坚——《登快阁》25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26朱敦儒——[鹧鸪天]《东都作》27王安石——《元日》28王安石——《登飞来峰》29王安石——《泊船瓜洲》30王安石——《三衢道中》31岳飞——《满江红》32岳飞——《小重山》33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34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35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①选一36范成大——[临江仙]《夜登小忆洛中旧游》37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38石孝友——《眼儿媚》39刘克庄——[贺新郎]《九日》40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21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肝胆洞,毛发耸。
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
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kong),斗城东。
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
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
乐匆匆。
似黄梁梦,辞丹凤。
明月共,漾孤逢。
官冗从,怀倥傯,落尘笼,簿书丛。
鶡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
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
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赏析:若能经列酒蓄为海洋,词人笔下这汪洋一片倾泻而下的气势,从天而降,又激起冲天的怒涛,天地间尽是豪侠少年的血气奔涌。
“东匆匆”一声感慨将凌云壮志牢牢系住,再也挣扎不脱,手擎宝剑却无路请缨,当日种种气吞山河的豪情只有化为无尽的悲凉。
如暮色四起的铺天盖地而来的鼓声,沉痛击人心腑。
22贺铸——《鹧鸪天》重过阔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赏析:同来何事不同归?本已永结同心,生死以共,却还是生死相隔,痛断肝肠。
一句突兀问来,千言万语无以作答,空余泪痕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2
殷 都 学 刊
四、 王十 朋与阳枋互见 : 癸未 守岁》 《 岁 宜 乡里守 , 共弟兄衔 。明 日人相 问, 杯 行年
五 十 三。
六、敖 陶孙与周端 臣互见 : 仆 以绍熙 壬子 中 《 夏》 奇石 斓横道 , 山信 多姿 。江湖酾 两股 , 兹
《 全宋诗 》 的编 纂 出版 为 研 治宋 代文 史者 提
供 了极 大的便利 , 因书成众手 , 中有所 瑕疵亦 然 其 所难免 。 自《 全宋 诗》 问世 以来 , 相关 订补 文 章时 有刊发 。本 文 在 学 界 已有 成 果 的基 础 上 , 出 检
二 、 时 与 张 载 互 见 : 诗 《 宫 观 梅 寄 康 杨 杨 渚 侯》(9 19 9 与张诗 《 宫观 梅 寄 胡康 侯 》 9 1/ 2 4 ) 诸 (/
此外金陵怀古六首之一二三五六法宝寺暮雨又见收于江湖小集初至长干寺戒坛又见收于江湖小集宋百家诗存阴山又见收于江湖小集江湖后集宋百家诗存作者俱为周文璞
21 00钲
殷 都 学 刊
7l
《 宋诗》 出作 品 2 全 重 1首及 其归属
常德 荣
( 上海 大 学 文 学 院 , 海 20 4 上 044)
一
按, 此诗《 全宋 诗》 四库 本《 山集 》 据 龟 收入杨
时名下 , 又据 《 濂洛 风 雅 》 五 收 入 张载 名 下 , 卷 诗
、
米芾 与苏洞 互见 : 甘露 歌上 呈 留守 门下 《
太微渊 默严 不 动 , 为其 车 运 中央 。 四 斗
应 为杨 时作 品 。康 侯 为胡安 国之 字 , 安 国生 卒 胡
泓乃孤危 。相 传 龙 所 家 , 或恐 神 护持 。腥
风 转霪口 , 阴崖立淋 漓。惜 无纬萧 勇, 此抱 探 宝痴 。 山僧作 屋 意 , 淡 生 幽思。 胡 为金 缪 惨 影 , 倒眩俗 儿。 坐来 百念 失 , 官 导前 驰。 颠 苍 招提果 深登 , 屐痕 恍前 期。 咄哉少 肉山, 着此 高颧 师。端 能致邀 头 , 唱相娱 嬉 。过 溪 亦 绝 何事 , 送 了不 疑 。渠 能缚 禅 律 , 相 因来 数 须
年为 17 ~1 3 , 载 生 卒 年 为 12 - 1 7 , 0 4 18 张 0 0 0 8 杨
侍 郎》
时生卒 年 为 15 一 l3 。张 载 与 胡 安 国并 非 同 0 3 15 时代人 , 怎会有 诗相寄 。另外 , 南宋 中后期理 学家 杜范有 《 晦翁 书杨 龟 山赠胡 文定 公诗 后 》 , 题 … 杨 龟 年 即杨 时 , 胡文 定 即胡安 国 , 其所 说 “ 胡文 定 赠 公 诗 ” 指 《 宫观 梅寄 康侯 》 正 渚 ②。则 诗 为 杨时 之
摘要 : 文章辑录《 全宋诗》 出作品 2 首 , 重 1 并对其 归属做 了考 辨, 全宋诗》的进一步完善 , 几可献杯薪 对《 庶
之力。
关键词 :全 宋诗》 重 出作品 《 ;
中图 分 类 号 : 0 .2 1 7 2 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0 1 0 3 (00 0 0 7 — 4 10 — 2 8 2 1 )4— 0 1 0
本” 《 ) 泠然 斋 诗 集 》 入 苏 洞 名 下 (4 387 。 收 5/ 38 )
四库本《 泠然斋诗集 》 为四库馆 臣辑 自《 乐大 永
典》 。从版本 角度考 虑 , 此诗 显然 为米芾作 品。
[ 稿 日期 ]00— 8— 9 收 2 1 0 2
[ 作者简介 ] 常德荣 (9 0 ) 男 , 18 一 , 山东德州人 , 上海大学文学 院博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
柱, 至今 朝廷虚 衮舄 。皇皇辟君 明如 日, 安用 动威偃禾 木 , 以甘露 太和液 。饮 太液 , 表 亲寿
益, 公难 老 ( 苏诗 作 “ 老 ) 归致 太 平 万 物 虽 ,
好。
三、 韩驹《 题李 白画像 》 为其 《 王 内翰 家 李 题
伯 时 画太 一姑射 图二首 ・ 其一》 中旬 :
一
按, 此诗《 宋 诗 》 明正 统 刘谦 刊 《 溪 先 全 据 梅 生 文集 》 收入王 十朋 名下 ( 6 2 6 ) 又据 四库 3 /2 7 7 , 本《 字溪 集》 收入 阳枋名下 ( 7 6 2 ) 5 /3 14 。王 十朋
生 卒 年 为 1 1 — 17 , 枋 生 卒 年 为 18 — 2 1 阳 1 1 17
作 明矣 。
序 回旋 变造 化 , 一杓 直 指 无偏 傍。 柄 臣比之
号八柱 , 一柱 难 阙各 有 当。 绍 圣 元年 ( 诗 苏 作“ 熙 元 年 ” 绍 )图 旧德 , 公 玉 麟 使 过 国。 更 屹然 山立天 子 重 , 列作 八柱 扶 天 极。 天极 尊 严物 有道 , 减 不溢 常 不 忒。均 劳 于外 天 阙 不
玉 堂学士今 刘 向, 直 岩晓 九 天 上。不 禁 须对此 融心神 , 会植 青藜夜相 访。
按 , 诗《 此 全宋 诗》 宋嘉 泰元 年 (2 1 筠 阳 据 宝 1/
12 4 , 2 4 ) 又据 文 渊 阁 四库 全 书本 ( 下简 称 “ 库 四
按, 韩驹 《 题李 白画像 》 2/64 ) 全宋诗 》 (5 168 《 据《 今事 文类 聚》 录 。此 诗实 为韩 驹《 王 内 古 收 题 翰 家 李 伯 时 画 太 一 姑 射 图 二 首 ・其 一 》( 5 2/ 150 末 尾二联 , 《 阳集 》 一 、 诗 人 玉屑 》 69) 见 陵 卷 《 卷十八 、声 画集》 《 卷二 。《 古今事 文类 聚》 或割裂 原诗 , 断取成 章 。故 《 题李 白画像 》 当删 。
68 ) 2 7 实为一诗
欲驱残腊 变春风 , 张诗 作“自” 有寒 只( ) 梅作选 锋 。莫把 疏英 轻 斗 雪, 藏 清艳 月 明 好
中。
《 全宋诗 》 出作 品 2 重 1首 , 对 其 归 属做 了简 要 并 考辨 。对 《 宋诗》 全 的进 一步 完善 , 几可 献杯 薪 庶 之力。文 中所 涉及诗 歌均 以阿拉伯数 字标 出其 在 《 宋诗》 全 中的具 体位 置④。